CN104941300A - 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1300A
CN104941300A CN201410730033.1A CN201410730033A CN104941300A CN 104941300 A CN104941300 A CN 104941300A CN 201410730033 A CN201410730033 A CN 201410730033A CN 104941300 A CN104941300 A CN 104941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core
water inlet
inlet
deliver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00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1300B (zh
Inventor
陈小平
刘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7300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1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1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130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6256 priority patent/WO2016086864A1/zh
Priority to RU2017122355A priority patent/RU2666875C9/ru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1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1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 B01D35/04Plug, tap, or cock filters filtering el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fauc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净水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通过排管组件与净水器本体相连的水龙头连接器;净水器本体上设置有净水器进水口和净水器出水口;排管组件至少包括排管进水管路和排管出水管路;水龙头连接器上至少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相连,第一出水口和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净水器进水口相连;净水器出水口和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第二进水口相连,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相连。本公开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净水器安装不便且安装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简化安装过程和提高安装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作为一种健康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者在市场上见到的净水器大多为厨下式净水器。顾名思义,厨下式净水器通常安装在厨房水池下边的橱柜里面,其进水口与自来水进水管相连,出水口与橱柜台盆上的出水龙头相连。厨下式净水器可将自来水进行过滤得到纯净水。在使用时,用户打开橱柜台盆上的出水龙头即可取用到经厨下式净水器过滤得到的纯净水。
公开人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陷:厨下式净水器需要专业的安装人员根据自来水进水管的结构进行安装,安装不便且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的净水器安装不便且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通过排管组件与所述净水器本体相连的水龙头连接器;
所述净水器本体上设置有净水器进水口和净水器出水口;
所述排管组件至少包括排管进水管路和排管出水管路;
所述水龙头连接器上至少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所述净水器进水口相连;所述净水器出水口和所述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
可选的,所述水龙头连接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的第三出水口,所述水龙头连接器内部设置有电控阀门组件;
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包括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
在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进口端和所述第一出口端之间的通路连通,所述进口端和所述第二出口端之间的通路关断;
在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进口端和所述第二出口端之间的通路连通,所述进口端和所述第一出口端之间的通路关断。
可选的,所述电控阀门组件为一进二出的电控阀门;或者,
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包括两个一进一出的电控阀门和三通连接元件;或者,
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包括一个一进一出的电控阀门和三通连接元件。
可选的,所述净水器本体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壳、侧壁和顶盖;
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水路板组件内部设置有m条级联的水路腔,每条水路腔包括一个进水接口和一个出水接口,m≥2且m为整数;
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n级滤芯,每一级滤芯均设置有滤芯进水口和滤芯出水口,第i级滤芯的滤芯进水口与第j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所述第i级滤芯的滤芯出水口与第j+1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n≥1且n为整数,1≤i≤n且i为整数,1≤j≤m-1且j为整数;
管接口组件,所述管接口组件至少包括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端为所述净水器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二端与第1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一端为所述净水器出水口,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第m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净水器本体还包括:
泵组件,所述泵组件上设置有泵进水口和泵出水口;
其中,所述泵进水口与第k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所述泵出水口与第k+1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1≤k≤m-1且k为整数。
可选的,每一级滤芯包括:
滤芯底座,所述滤芯底座安装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所述滤芯底座上设置有所述滤芯进水口和所述滤芯出水口;
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可拆装地连接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上部,所述滤芯本体内包括有过滤空间,所述过滤空间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过滤通道和第二过滤通道,所述过滤空间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滤材;在所述滤芯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与所述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通道与所述滤芯出水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滤芯底座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安装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所述基体上设置有所述滤芯进水口和所述滤芯出水口;
转体,所述转体可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基体上部,所述转体包括转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滤芯进水通管和滤芯出水通管;
其中,在所述滤芯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滤芯进水通管的下部开口与所述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滤芯进水通管插入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内,且所述滤芯进水通管的上部开口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连通,所述滤芯出水通管的下部开口与所述滤芯出水口连通,所述滤芯出水通管插入所述第二过滤通道内,且所述滤芯出水通管的上部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连通;
在所述滤芯处于拆卸状态时,所述转板封闭所述滤芯进水口和所述滤芯出水口。
可选的,所述基体上部为凹槽结构,所述转板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滤芯本体下部为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相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和所述第二过滤通道内均设置有封水台肩、密封圈和封水块;
所述密封圈靠近所述基体设置,所述封水块位于所述密封圈上方,所述封水台肩位于所述封水块上方;
在所述滤芯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滤芯进水通管和所述滤芯出水通管顶靠所述封水块至所述封水台肩,使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与所述滤芯进水口通过所述滤芯进水通管连通,使所述第二过滤通道与所述滤芯出水口通过所述滤芯出水通管连通;
在所述滤芯处于拆卸状态时,所述封水块落下与所述密封圈配合,封闭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和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下部通口。
可选的,当所述至少一级滤芯包括反渗透滤芯时,所述净水器本体内还设置有水箱组件,所述反渗透滤芯还设置有浓缩水出水口;
其中,所述水箱组件上设置有水箱进水口;所述水路板组件内部还设置有浓缩水水路腔,所述浓缩水水路腔包括浓缩水进水接口和浓缩水出水接口;所述浓缩水出水口与所述浓缩水进水接口连接,所述水箱进水口与所述浓缩水出水接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水箱组件上还设置有水箱出水口,所述管接口组件还包括浓缩水出水管路,所述排管组件还包括浓缩水排管出水管路,所述水龙头连接器上还设置有第三进水口;
其中,所述水箱出水口与所述浓缩水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浓缩水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浓缩水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浓缩水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进水口相连。
可选的,所述水箱组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水位开关。
可选的,每条水路腔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容部;
所述扩容部设置于所述进水接口和所述出水接口之间,且所述扩容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接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出水接口的横截面积。
可选的,所述净水器本体还包括:滤芯固定组件;
所述滤芯固定组件的一侧边缘通过铰链和所述侧壁连接,所述滤芯固定组件上至少设置有n个固定孔;
每个所述滤芯的顶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插入各自对应的固定孔。
可选的,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把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净水器本体通过排管组件与水龙头连接器相连,而水龙头连接器可直接安装在水龙头的出水口;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净水器安装不便且安装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简化安装过程和提高安装效率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水龙头连接器的简略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水龙头连接器的简略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水龙头连接器的简略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水龙头连接器的简略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水龙头连接器的简略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爆炸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水路板组件的简略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水路板组件的刨面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管接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滤芯的刨面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滤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滤芯底座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滤芯底座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滤芯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滤芯拆卸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水箱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净水器的例子。
图1是根据1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净水器可以包括:净水器本体10,通过排管组件20与净水器本体10相连的水龙头连接器30。
净水器本体10上设置有净水器进水口和净水器出水口。
排管组件20至少包括排管进水管路和排管出水管路。
水龙头连接器30上至少设置有第一进水口31、第一出水口32、第二进水口33和第二出水口34。
其中,第一进水口31和第一出水口32相连,第一出水口32和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净水器进水口相连;净水器出水口和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第二进水口33相连,第二进水口33和第二出水口34相连。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净水器本体通过排管组件与水龙头连接器相连,而水龙头连接器可直接安装在水龙头的出水口;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净水器安装不便且安装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简化安装过程和提高安装效率的效果。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净水器可以包括:净水器本体10,通过排管组件20与净水器本体10相连的水龙头连接器30。
净水器本体10上设置有净水器进水口和净水器出水口。
排管组件20至少包括排管进水管路和排管出水管路。
水龙头连接器30上至少设置有第一进水口31、第一出水口32、第二进水口33和第二出水口34。
其中,第一进水口31和第一出水口32相连,第一出水口32和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净水器进水口相连;净水器出水口和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第二进水口33相连,第二进水口33和第二出水口34相连。
水龙头连接器30可通过套接方式直接安装在水龙头40的出水口。从水龙头40的出水口流出的自来水依次通过第一进水口31、第一出水口32、排水进水管路和净水器进水口流入净水器本体10。净水器本体10用于对流入的自来水进行过滤得到纯净水。纯净水依次通过净水器出水口、排水出水管路、第二进水口33和第二出水口34流出。
在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一种水龙头连接器的简略示意图。水龙头连接器30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进水口31相连的第三出水口35,水龙头连接器30内部设置有电控阀门组件36。
电控阀门组件36包括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进口端与第一进水口相连31,第一出口端与第一出水口32相连,第二出口端与第三出水口35相连。
在电控阀门组件36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进口端和第一出口端之间的通路连通,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之间的通路关断。此时,从水龙头40的出水口流出的自来水经净水器本体10过滤后得到纯净水,纯净水从第二出水口34流出。
在电控阀门组件36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之间的通路连通,进口端和第一出口端之间的通路关断。此时,从水龙头40的出水口流出的自来水不经净水器本体10过滤,自来水直接从第三出水口35流出。
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控阀门组件36为一进二出的电控阀门361。该电控阀门361的进口端361a与第一进水口31相连,该电控阀门361的第一出口端361b与第一出水口32相连,该电控阀门361的第二出口端361c与第三出水口35相连。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电控阀门361的进口端361a和第一出口端361b之间的通路连通,进口端361a和第二出口端361c之间的通路关断;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电控阀门361的进口端361a和第二出口端361c之间的通路连通,进口端361a和第一出口端361b之间的通路关断。
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控阀门组件36包括两个一进一出的电控阀门362、363和三通连接元件364。其中,三通连接元件364的第一端口364a与第一进水口31相连;三通连接元件364的第二端口364b与第一电控阀门362的进口端相连,第一电控阀门362的出口端与第一出水口32相连;三通连接元件364的第三端口364c与第二电控阀门363的进口端相连,第二电控阀门363的出口端与第三出水口35相连。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电控阀门362打开,第二电控阀门363关闭;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电控阀门362关闭,第二电控阀门363打开。
如图6所示,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控阀门组件36包括一个一进一出的电控阀门365和三通连接元件366。其中,三通连接元件366的第一端口366a与第一进水口31相连;三通连接元件366的第二端口366b与第一出水口32相连;三通连接元件366的第三端口366c与电控阀门365的进口端相连,电控阀门365的出口端与第三出水口35相连。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电控阀门365关闭;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电控阀门365打开。
在图4、图5和图6示出的不同实施方式中,电控阀门是指用电控制开/关的阀门,如电磁阀、电动阀。电控阀门可以通过导线和控制电路相连,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控阀门的开/关使得电控阀门组件36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可选的,水龙头连接器30表面还可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按键,该至少一个操作按键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该至少一个操作按键用于实现用户对电控阀门组件36的工作状态的控制。比如,该至少一个操作按键可以包括自来水按键和纯净水按键,电控阀门组件36可默认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用户点击纯净水按键时,控制电路接收第一操作指示,并根据第一操作指示向电控阀门组件36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控阀门组件36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当用户点击自来水按键时,控制电路接收第二操作指示,并根据第二操作指示向电控阀门组件36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控阀门组件36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图6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合理设计水龙头连接器30内部的结构或者借助于净水器本体10内部组件对水的阻力作用,可以保证在电控阀门365打开时,从水龙头40的出水口流出的自来水直接从第三出水口35流出。比如,如图6所示,通过设计第一进水口31和第一出水口32之间的通路垂直,且第一进水口31和第三出水口35之间的通路竖直向下,当两条出水通路均处于连通状态时,自来水将直接从第三出水口35流出。再比如,由于净水器本体10内部的滤芯组件对水存在阻力,从水龙头40的出水口流出的自来水将自动选择阻力小的通路,也即直接从第三出水口35流出。
另外,如图7所示,第二出水口34和第三出水口35还可整合为一个公共出水口37。在这种情况下,水龙头连接器30内部还设置有三通连接元件38。该三通连接元件38的第一端口38a与第二进水口33相连;该三通连接元件38的第二端口38b与公共出水口37相连;该三通连接元件38的第三端口38c经电控阀门组件36与第一进水口31相连。通过将第二出水口34和第三出水口35整合为一个公共出水口37,可以使得用户在取水过程中无需进行出水口的选择,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图3、图4、图5、图6或图7,在电控阀门组件36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时,可借助于电控阀门组件36中的电控阀门的高速瞬动特性,使得水龙头连接器30内部始终保持有至少一条敞开的出水通路,可以有效避免水龙头连接器30的承压问题,消除连接处的漏水和崩脱隐患,提高使用安全性。
在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其示出了一种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爆炸图。净水器本体10包括:壳体组件、水路板组件12、滤芯组件13和管接口组件14。其中:
壳体组件包括底壳111、侧壁112和顶盖113。
水路板组件12设置于底壳111上。结合参考图9和图10,水路板组件12内部设置有m条级联的水路腔121,每条水路腔121包括一个进水接口121a和一个出水接口121b,m≥2且m为整数。各条水路腔121在立体空间内交叉布置。如图9所示,举例来讲,水路板组件12整体可呈近似方块状,水路板组件12外侧为六个介面,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介面作为接口介面122。各个接口介面122上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即进水接口121a和/或出水接口121b。各接口用于按顺序连通各部件,如滤芯、增压泵、阀门等。当然,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水路板组件12外形也可选为其它多面体,接口界面122的数量也不限定。水路板组件12这种内腔交叉的结构,一种实现方式是分块注塑成型,另一种实现方式是采用3D打印成型,当然也能选择模注成型和机加工结合的方式制作。
滤芯组件13包括n级滤芯,每一级滤芯均设置有滤芯进水口和滤芯出水口,n≥1且n为整数。滤芯组件13内包括的滤芯的级数以及各级滤芯的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在通常情况下,滤芯组件13包括前置滤芯、主过滤滤芯和后置滤芯。如图11所示,举例来讲,该滤芯组件可以包括4级滤芯,依次为:PP棉滤芯131a、前置活性炭滤芯131b、反渗透滤芯131c和后置活性炭滤芯131d。其中,PP棉滤芯131a用于去除自来水中的污泥等杂物;前置活性炭滤芯131b用于吸附滤除自来水中的污染物、异味和颜色等;反渗透滤芯131c用于滤除自来水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细菌、病毒、胶体、放射性物质、溶解性的盐离子以及各种污染物质等;后置活性炭滤芯131d用于对水进一步过滤,提高净水效果。另外,第i级滤芯的滤芯进水口与第j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第i级滤芯的滤芯出水口与第j+1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1≤i≤n且i为整数,1≤j≤m-1且j为整数。以上述4级滤芯为例,第1级PP棉滤芯的滤芯进水口与第1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第1级PP棉滤芯的滤芯出水口与第2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第2级前置活性炭滤芯131b的滤芯进水口与第2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第2级前置活性炭滤芯131b的滤芯出水口与第3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第3级反渗透滤芯131c的滤芯进水口与第3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第3级反渗透滤芯131c的滤芯出水口与第4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第4级后置活性炭滤芯131d的滤芯进水口与第4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第4级后置活性炭滤芯131d的滤芯出水口与第5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
如图12所示,管接口组件14至少包括进水管路141和出水管路142。进水管路141的第一端为净水器进水口,进水管路141的第二端与第1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出水管路142的第一端为净水器出水口,出水管路142的第二端与第m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
可选的,如图8所示,净水器本体10还可以包括:泵组件15。泵组件15上设置有泵进水口和泵出水口。其中,泵进水口与第k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泵出水口与第k+1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1≤k≤m-1且k为整数。泵组件15可以是增压泵,该增压泵用于对水进行增压,并将增压后的水提供给滤芯。通过设置增压泵,可以保证供水速度和供水流量。在通常情况下,增压泵设置于前置滤芯和主过滤滤芯之间。举例来讲,仍然以上述4级滤芯为例,增压泵可设置于第2级前置活性炭滤芯131b和第3级反渗透滤芯131c之间。此时,第1级PP棉滤芯的滤芯进水口与第1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第1级PP棉滤芯的滤芯出水口与第2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第2级前置活性炭滤芯131b的滤芯进水口与第2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第2级前置活性炭滤芯131b的滤芯出水口与第3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增压泵的泵进水口与第3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增压泵的泵出水口与第4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第3级反渗透滤芯131c的滤芯进水口与第4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第3级反渗透滤芯131c的滤芯出水口与第5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第4级后置活性炭滤芯131d的滤芯进水口与第5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第4级后置活性炭滤芯131d的滤芯出水口与第6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
在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其示出了一种滤芯的结构示意图。滤芯组件中的每一级滤芯包括:滤芯底座132和滤芯本体133。
滤芯底座132安装于水路板组件12上。滤芯底座132可通过螺钉、螺栓之类的固定部件安装于水路板组件12上。滤芯底座132上设置有滤芯进水口132a和滤芯出水口132b,该滤芯进水口132a和滤芯出水口132b均连通外部,以分别形成进出两通道。
滤芯本体133可拆装地连接设置在滤芯底座132上部,以便于维护。滤芯本体133内包括有过滤空间133a,过滤空间133a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过滤通道133b和第二过滤通道133c,过滤空间133a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滤材133d,以对通过的水或其它液体进行过滤。在滤芯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过滤通道133b与滤芯进水口132a连通,第二过滤通道133c与滤芯出水口132b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可以通过下部的滤芯底座132进水出水,滤芯本体133设置于滤芯底座132上部,形成倒置的立式结构,不但节约管路设置,而且滤芯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滤芯底座132的结构如图15所示。滤芯底座132包括:基体132c和转体132d。其中:
基体132c安装于水路板组件上,用以支撑转体132d。基体132c的下部为座块,滤芯进水口132a和滤芯出水口132b设置于该座块上,并延伸出该座块,通过接头与水路板组件上相应的接口相连。基体132c的上部为凹槽结构,在凹槽132c1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该第一螺纹结构可以是内螺纹或者与内螺纹相似的斜面结构。相应的,滤芯本体133下部为凸台结构,凸台133e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结构,该第二螺纹结构与第一螺纹结构相配。
转体132d可转动地连接设置在基体132c上部。转体132d包括转板132d1、滤芯进水通管132d2和滤芯出水通管132d3。滤芯进水通管132d2和滤芯出水通管132d3设置于转板132d1上。转板132d1为片状结构,外缘与基体132c的凹槽132c1底面相适配,该转板132d1下部端面贴靠在凹槽132c1底面上,而且在转板132d1下部端面与凹槽132c1底面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结构132d4(如图18和图19所示)。密封结构132d4通常是密封圈,也可以是密封垫。转板132d1上部通过可拆卸的固定件压靠,压靠力度适当,要保证既能够使得转板132d1相对于基体132c发生平面转动,又能够保证转板132d1下部端面与凹槽132c1底面之间密封可靠。转板132d1上连接设置滤芯进水通管132d2和滤芯出水通管132d3,该滤芯进水通管132d2和滤芯出水通管132d3的下部开口分别对应滤芯进水口132a和滤芯出水口132b。
如图16和图17所示,转板132d1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共有两种状态。其中,在滤芯处于使用状态时,滤芯进水通管132d2的下部开口与滤芯进水口132a连通,滤芯进水通管132d插入第一过滤通道133b内(请一并参考图18和图19所示),且滤芯进水通管132d的上部开口与第一过滤通道133b连通。同时,滤芯出水通管132d3的下部开口与滤芯出水口132b连通,滤芯出水通管132d3插入第二过滤通道133c内,且滤芯出水通管132d3的上部开口与第二过滤通道133c连通。此时,滤芯进水口132a、滤芯进水通管132d2和第一过滤通道133b依次连通,水或其它液体通过该连通的通道进入过滤空间133a;同时,滤芯出水口132b、滤芯出水通管132d3和第二过滤通道133c依次连通,经过过滤的水或其它液体从过滤空间133a中通过该连通的通道流出,如图16和图18所示。另外,在滤芯处于拆卸状态时,转板132d1封闭滤芯进水口132a和滤芯出水口132b。在滤芯处于拆卸状态时,转板132d1转动,转板132d1上的滤芯进水通管132d2不再对应滤芯进水口132a,滤芯出水通管132d3也不再对应滤芯出水口132b,如图17所示。
结合参考图14,过滤空间133a的底部连通第一过滤通道133b,过滤空间133a的顶部连通第二过滤通道133c。为避免空气在过滤过程中逸出并滞留在过滤空间133a顶部,在第二过滤通道133c上连通设置一导引管133f。该导引管133f位于过滤空间133a中部,沿轴向延伸,导引管133f的上部开口靠近过滤空间133a的顶部设置,下部开口连通第二过滤通道133c。当水或其它液体经过滤材133d过滤后,只能通过过滤空间133a的顶部间隙进入导引管133f,这就造成一定压力,使得空气无法从中逸出,而是同水或其它液体一起进入导引管133f,并通过第二过滤通道133c排出滤芯本体133。
结合参考图18和图19,为方便滤材的填充和封闭及方便导引管133f的安装,在过滤空间133a内还设置有托架133g。托架133g主体为一托板,外周缘与过滤空间内壁结构适配,托架133g中部为空心轴结构,该空心轴内部设置有台阶通孔。导引管133f的下部套设有衬套133h,并和该衬套133h一起插设于台阶通孔内。导引管133f下端压靠在台阶通孔的台阶面上,为保证密封,导引管133f与台阶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3i1。托架133g下部安装于第二过滤通道133c的上部台肩133j上,且托架133g与第二过滤通道133c之间通过密封圈133i2进行密封。而且,托架133g的托板上设置有衬垫133k,以便将滤材133d封闭在过滤空间133a内。该结构通过整圆穿插定位,可以实现同轴防呆,180度防呆,使得滤芯的整体装配更加简单方便。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18和图19,第一过滤通道133b和第二过滤通道133c内均设置有封水台肩133l、密封圈133m和封水块133n。其中,密封圈133m靠近基体132c设置,封水块133n位于密封圈133m上方,封水台肩133l位于封水块133n上方。在滤芯处于使用状态时,如图18所示,滤芯进水通管132d2和滤芯出水通管132d3顶靠封水块133n至封水台肩133l,使第一过滤通道133b与滤芯进水口132a通过滤芯进水通管132d2连通,使第二过滤通道133c与滤芯出水口132b通过滤芯出水通管132d3连通。在滤芯处于拆卸状态时,如图19所示,封水块133n落下与密封圈133m配合,封闭第一过滤通道133b和第二过滤通道133c的下部通口。该封水块133n的落下可以是在自重作用下实现,也可以是在封水台肩133l与封水块133n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在该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封水块133n实现落下。
结合参考图14至图19,在初次安装滤芯的过程中,首先将转体132d装入基体132c中,并将整个滤芯底座132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水路板组件上,此时转板132d1封闭滤芯进水口132a和滤芯出水口132b。然后将滤芯本体133的下部凸台133e对应基体132c的凹槽132c1插入,在两螺纹(或类似螺纹)的结构配合下,滤芯本体133和转体132d一起相对基体132c转动,转动到位后,转体132d上的滤芯进水通管132d2与滤芯进水口132a连通,滤芯出水通管132d3与滤芯出水口132b连通,而且滤芯进水通管132d2和滤芯出水通管132d3的上部在滤芯本体133落下过程中将封水块133n向上顶,从而使得滤芯进水通管132d2上部开口与第一过滤通道133b连通,滤芯出水通管132d3上部开口与第二过滤通道133c连通。此时需要过滤处理的水或其它液体可以通过上述通道进出滤芯本体133内的过滤空间133a,并通过滤材133d进行处理。
拆卸滤芯本体133时,转动滤芯本体133,在两螺纹(或类似螺纹)的结构配合下,滤芯本体133和转体132d一起相对基体132c转动,转动到位后,转体132d上的转板132d1封闭滤芯进水口132a和滤芯出水口132b,而且滤芯进水通管132d2和滤芯出水通管132d3的上部在滤芯本体133升起过程中放开封水块133n,封水块133n在自重或复位弹簧作用下落下,并与密封圈133m配合,从而封闭第一过滤通道133b和第二过滤通道133c的对外通口,使得滤芯本体133中的水或其它液体不会滴出。
再次安装滤芯本体133时,只需将滤芯本体133旋入已固定好的滤芯底座132即可,其连通过程如上所述。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结构同样可以应用于非倒置立式滤芯中,其它滤芯(如卧式结构)中仍然可以使用该结构。
另外,结合参考图8,当上述至少一级滤芯包括反渗透滤芯时,净水器本体10内还设置有水箱组件16,反渗透滤芯还设置有浓缩水出水口。其中,水箱组件16上设置有水箱进水口。水路板组件12内部还设置有浓缩水水路腔。浓缩水水路腔包括浓缩水进水接口和浓缩水出水接口。浓缩水出水口与浓缩水进水接口连接,水箱进水口与浓缩水出水接口连接。水箱组件16用于储存从反渗透滤芯排出的浓缩水。
可选的,如图8所示,水箱组件16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水位开关161。水位开关161用于测定水箱组件16内的水量。当水箱组件16内的水量超过预设值时,可以提醒用户处理浓缩水,或者自动将浓缩水排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水箱组件16上还设置有水箱出水口。相应的,如图12所示,管接口组件14还包括浓缩水出水管路143;排管组件20还包括浓缩水排管出水管路,水龙头连接器30上还设置有第三进水口。其中,水箱出水口与浓缩水出水管路143的第一端相连,浓缩水出水管路143的第二端与浓缩水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浓缩水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三进水口相连。另外,水龙头连接器30上的第三进水口可以通过三通连接元件与第三出水口35相连,从第三出水口35排出浓缩水;或者,水龙头连接器30上还设置有与第三进水口相连的第四出水口,从第四出水口排出浓缩水。
在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其示出了一种水路板组件12的刨面示意图。图10示出了两条水路腔,包括第一水路腔1211和第二水路腔1212。每条水路腔均包括一个进水接口121a和一个出水接口121b。另外,每条水路腔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容部121c,该扩容部121c设置于进水接口121a和出水接口121b之间。进水接口121a与扩容部121c之间、出水接口121b与扩容部121c之间均平滑过渡。另外,水路腔内流道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矩形等其它多边形。
另外,扩容部121c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水接口121a的横截面积和出水接121b口的横截面积。
比如,如图10中的第一水路腔1211所示。当第一水路腔1211内流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假设第一水路腔1211的进水接口121a的直径为A1,第一水路腔1211的出水接口121b的直径为B1,第一水路腔1211的扩容部121c的直径为C1,其中C1>A1>B1,使得水路腔内流道形成典型的小-大-小的结构。这样,水或其它液体在水路腔的流道内流速变缓,减小了与流道侧壁的摩擦,从而有利于减少水流损失,从而提高出水量,减少带动水流的动力需求。
再比如,如图10中的第二水路腔1212所示。当第二水路腔1212内流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假设第二水路腔1212的进水接口121a的直径为A2,第二水路腔1212的出水接口121b的直径为B2,第二水路腔1212的扩容部121c的直径为C2,其中C2>B2>A2,使得水路腔内流道形成典型的小-大-小的结构。这样,水或其它液体在水路腔的流道内流速变缓,减小了与流道侧壁的摩擦,从而有利于减少水流损失,从而提高出水量,减少带动水流的动力需求。另外,当出水接口121b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水接口121a的横截面积时,水流在出水接口121b侧的流速小于其在进水接口121a侧的流速,因此,如此设计还可以减轻进水接口121a侧的瞬时压力变化对出水接口121b侧水压的影响。
当然,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水路腔的进水接口121a的横截面积还可以与出水接口121b的横截面积相等。
可选的,水路腔的扩容部处也可容纳水质传感器探头,如TDS(TotalDissolved Solids,总溶解固体)探针,以此扩容部作为水流缓冲水槽,在扩容部内进行水质检测可以提高检测数据的稳定性。
在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8和图20,净水器本体10还包括:滤芯固定组件17。滤芯固定组件17的一侧边缘通过铰链171和侧壁112连接,滤芯固定组件17上至少设置有n个固定孔172,n为正整数。相应的,结合参考图13和图14,每个滤芯的顶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134,该凸起结构134插入各自对应的固定孔172。在滤芯固定组件17处于闭合状态时,各个滤芯的顶面上的凸起结构134被对应的固定孔172固定,在滤芯受到震动或撞击时,不致发生晃动。可选的,滤芯固定组件17上还可设置有开启把手173,开启把手173可以设置成如图20所示的孔状结构,也可设置成凸起结构或者其它便于开合滤芯固定组件17的结构。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8和图20,当净水器本体10内还设置有水箱组件16时,水箱组件16上方还可设置有水箱盖162(如图21所示)。水箱盖162的顶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163。相应的,滤芯固定组件17上还设置有水箱固定孔174。水箱盖162的凸起结构163插入水箱固定孔174固定,在水箱组件16受到震动或撞击时,不致水箱盖162发生松动而导致水箱组件16内部的水溅出。
可选的,如图13所示,每个滤芯顶面上的凸起结构134上还可设置有把手135,以便手持操作,方便用户拆装滤芯。可选的,如图14所示,滤芯本体133的顶部外周围面还可设置有减震胶136,以减少震动并避免因发生碰撞损坏滤芯本体133。
另外,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净水器本体10内部还可设置有主控芯片,水龙头连接器30内部还可设置有控制电路。主控芯片和控制电路之间可通过导线相连,导线可设置于排管组件20内部。其中,主控芯片用于控制净水器本体10内的泵组件15的启停。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水龙头连接器30内的电控阀门组件36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切换。通过主控芯片和控制电路的相互配合,在用户需要取用纯净水时,电控阀门组件36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净水器开始制水,经净水器过滤得到的纯净水从水龙头连接器30流出;在用户需要取用自来水是,电控阀门组件36处于第二工作状态,自来水直接从水龙头连接器30流出。
另外,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水龙头连接器30内部或者排管进水管路中还可设置有水流传感器,水流传感器通过导线和控制电路或者主控芯片相连。水流传感器可以是叶轮式水流传感器。水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水龙头出水口的供水情况。在水源停水或无法正常供水时,净水器不启动增压泵进行制水,避免增压泵将滤芯中吸附的水抽干,保证下次制水的效率。
另外,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水龙头连接器30内部还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和控制电路或者主控芯片相连。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水龙头出水口流出的水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净水器切断进水管路,防止高温水流流入滤芯而损坏滤芯,延长滤芯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净水器本体通过排管组件与水龙头连接器相连,而水龙头连接器可直接安装在水龙头的出水口;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净水器安装不便且安装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简化安装过程和提高安装效率的效果。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通过在水龙头连接器内部设置电控阀门组件,借助于电控阀门组件中的电控阀门的高速瞬动特性,使得水龙头连接器内部始终保持有至少一条敞开的出水通路,可以有效避免水龙头连接器的承压问题,消除连接处的漏水和崩脱隐患,提高使用安全性。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通过在净水器本体内部设置水路板组件,通过水路板组件顺序连接各级滤芯、泵以及其它组件,避免产生复杂的管路连接,简化结构。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通过滤芯下部的滤芯底座进水出水,滤芯本体设置于滤芯底座上部,形成倒置的立式结构,不但节约管路设置,而且滤芯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另外,滤芯还采用防滴水漏水的结构设计,充分保证了使用安全性,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通过排管组件与所述净水器本体相连的水龙头连接器;
所述净水器本体上设置有净水器进水口和净水器出水口;
所述排管组件至少包括排管进水管路和排管出水管路;
所述水龙头连接器上至少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所述净水器进水口相连;所述净水器出水口和所述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排管进水管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连接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的第三出水口,所述水龙头连接器内部设置有电控阀门组件;
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包括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
在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进口端和所述第一出口端之间的通路连通,所述进口端和所述第二出口端之间的通路关断;
在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进口端和所述第二出口端之间的通路连通,所述进口端和所述第一出口端之间的通路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阀门组件为一进二出的电控阀门;或者,
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包括两个一进一出的电控阀门和三通连接元件;或者,
所述电控阀门组件包括一个一进一出的电控阀门和三通连接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本体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壳、侧壁和顶盖;
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水路板组件内部设置有m条级联的水路腔,每条水路腔包括一个进水接口和一个出水接口,m≥2且m为整数;
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n级滤芯,每一级滤芯均设置有滤芯进水口和滤芯出水口,第i级滤芯的滤芯进水口与第j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所述第i级滤芯的滤芯出水口与第j+1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n≥1且n为整数,1≤i≤n且i为整数,1≤j≤m-1且j为整数;
管接口组件,所述管接口组件至少包括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端为所述净水器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二端与第1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一端为所述净水器出水口,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第m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本体还包括:
泵组件,所述泵组件上设置有泵进水口和泵出水口;
其中,所述泵进水口与第k条水路腔的出水接口连接,所述泵出水口与第k+1条水路腔的进水接口连接,1≤k≤m-1且k为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级滤芯包括:
滤芯底座,所述滤芯底座安装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所述滤芯底座上设置有所述滤芯进水口和所述滤芯出水口;
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可拆装地连接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上部,所述滤芯本体内包括有过滤空间,所述过滤空间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过滤通道和第二过滤通道,所述过滤空间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滤材;在所述滤芯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与所述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通道与所述滤芯出水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底座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安装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所述基体上设置有所述滤芯进水口和所述滤芯出水口;
转体,所述转体可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基体上部,所述转体包括转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滤芯进水通管和滤芯出水通管;
其中,在所述滤芯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滤芯进水通管的下部开口与所述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滤芯进水通管插入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内,且所述滤芯进水通管的上部开口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连通,所述滤芯出水通管的下部开口与所述滤芯出水口连通,所述滤芯出水通管插入所述第二过滤通道内,且所述滤芯出水通管的上部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连通;
在所述滤芯处于拆卸状态时,所述转板封闭所述滤芯进水口和所述滤芯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部为凹槽结构,所述转板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滤芯本体下部为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相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和所述第二过滤通道内均设置有封水台肩、密封圈和封水块;
所述密封圈靠近所述基体设置,所述封水块位于所述密封圈上方,所述封水台肩位于所述封水块上方;
在所述滤芯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滤芯进水通管和所述滤芯出水通管顶靠所述封水块至所述封水台肩,使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与所述滤芯进水口通过所述滤芯进水通管连通,使所述第二过滤通道与所述滤芯出水口通过所述滤芯出水通管连通;
在所述滤芯处于拆卸状态时,所述封水块落下与所述密封圈配合,封闭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和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下部通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级滤芯包括反渗透滤芯时,所述净水器本体内还设置有水箱组件,所述反渗透滤芯还设置有浓缩水出水口;
其中,所述水箱组件上设置有水箱进水口;所述水路板组件内部还设置有浓缩水水路腔,所述浓缩水水路腔包括浓缩水进水接口和浓缩水出水接口;所述浓缩水出水口与所述浓缩水进水接口连接,所述水箱进水口与所述浓缩水出水接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上还设置有水箱出水口,所述管接口组件还包括浓缩水出水管路,所述排管组件还包括浓缩水排管出水管路,所述水龙头连接器上还设置有第三进水口;
其中,所述水箱出水口与所述浓缩水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浓缩水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浓缩水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浓缩水排管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进水口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水位开关。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12任一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每条水路腔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容部;
所述扩容部设置于所述进水接口和所述出水接口之间,且所述扩容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接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出水接口的横截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4至12任一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本体还包括:滤芯固定组件;
所述滤芯固定组件的一侧边缘通过铰链和所述侧壁连接,所述滤芯固定组件上至少设置有n个固定孔;
每个所述滤芯的顶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插入各自对应的固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把手。
CN201410730033.1A 2014-12-03 2014-12-03 净水器 Active CN104941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0033.1A CN104941300B (zh) 2014-12-03 2014-12-03 净水器
PCT/CN2015/096256 WO2016086864A1 (zh) 2014-12-03 2015-12-03 净水器
RU2017122355A RU2666875C9 (ru) 2014-12-03 2015-12-03 Очиститель вод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0033.1A CN104941300B (zh) 2014-12-03 2014-12-03 净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1300A true CN104941300A (zh) 2015-09-30
CN104941300B CN104941300B (zh) 2017-04-05

Family

ID=5415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0033.1A Active CN104941300B (zh) 2014-12-03 2014-12-03 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1300B (zh)
RU (1) RU2666875C9 (zh)
WO (1) WO201608686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1647A (zh) * 2016-02-01 2016-04-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水处理组件
WO2016086864A1 (zh) * 2014-12-03 2016-06-0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器
WO2016086868A1 (zh) * 2014-12-03 2016-06-0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配有水龙头分流器的净水机
CN107456799A (zh) * 2017-09-09 2017-12-12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机
CN109179752A (zh) * 2018-09-10 2019-01-11 孔华 一种纯水与制冷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2529A (zh) * 2016-11-23 2017-03-22 深圳市汉斯顿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集成水路板
CN108568143B (zh) * 2017-03-13 2023-09-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109316818A (zh) * 2017-08-01 2019-02-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107324524A (zh) * 2017-08-22 2017-11-07 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水路板
CN109851109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杜也兵 具有上置控制模块与下置u型滤胆仓的净水机
CN111818808A (zh) 2018-01-08 2020-10-23 成就变革实验室有限公司 定制饮料制作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543430B (zh) * 2018-07-02 2024-02-02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水装置
CN108869786B (zh) * 2018-09-04 2024-04-26 泉州万滤达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水处理水龙头
CN109027305A (zh) * 2018-09-27 2018-12-18 泉州万滤达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三合一滤水龙头
CN109058508B (zh) * 2018-10-15 2024-04-30 泉州万滤达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把阀门控制冷热水和过滤棒饮用水滤水龙头
CN109084041A (zh) * 2018-11-08 2018-12-25 泉州万滤达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抽拉水处理智能水龙头
CN109139972A (zh) * 2018-11-16 2019-01-04 泉州万滤达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出水合净水横杆滤水龙头
CN109185553A (zh) * 2018-11-16 2019-01-11 泉州万滤达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过滤出水装置合净水横杆滤水龙头
CN109296776A (zh) * 2018-11-26 2019-02-01 泉州万滤达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厨下净水单阀门控制水龙头
CN112811639A (zh) * 2021-02-08 2021-05-18 保蓝环保(江苏)股份公司 新型净化水制备工艺
CN114014481B (zh) * 2021-11-10 2022-06-17 西藏满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把水加热至一百摄氏度的高海拔用反渗透开水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1668A (ja) * 1994-11-28 1996-06-11 Inax Corp 浄水器付き湯水混合水栓
JPH1043751A (ja) * 1997-05-09 1998-02-1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浄水システム
JP2003328408A (ja) * 2002-05-08 2003-11-19 Kakudai:Kk 原水・処理水切替吐出装置
JP2004278761A (ja) * 2003-03-18 2004-10-07 Yanmar Sangyo Kk 複合単水栓
CN202113694U (zh) * 2011-04-22 2012-01-18 深圳市奥力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水路板及具有该集成水路板的过滤装置
CN102743916A (zh) * 2011-04-22 2012-10-24 深圳市奥力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水路板及具有该集成水路板的过滤装置
CN104128037A (zh) * 2014-08-15 2014-1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滤芯安装结构、联体滤芯结构、净水装置及封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74120C1 (ru) * 1994-07-26 1997-02-27 Товари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Фильтры М.М." Способ сорбционной очистки питьевой воды
US6540916B2 (en) * 1995-12-15 2003-04-01 Microban Products Company Antimicrobial sintered porous plastic filter
CN2362849Y (zh) * 1997-08-21 2000-02-09 梁子葵 一种带直通阀的四化净水装置
US7615152B2 (en) * 2001-08-23 2009-11-10 Pur Water Purification Products, Inc. Water filter device
US20030096703A1 (en) * 2001-08-23 2003-05-2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water filters
ATE370099T1 (de) * 2001-09-10 2007-09-15 Aquaest Internat B V Eingebauter wasserfilter mit zeolithen, filtrationmembranen und wasserdurchflussregelungsmitteln
CN101805073B (zh) * 2010-04-30 2012-05-09 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级净水器
CN202729912U (zh) * 2012-08-06 2013-02-13 东莞市同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多级组合式超滤净水器
CN203899259U (zh) * 2014-06-21 2014-10-2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机
CN104941300B (zh) * 2014-12-03 2017-04-05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器
CN204601792U (zh) * 2014-12-03 2015-09-02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1668A (ja) * 1994-11-28 1996-06-11 Inax Corp 浄水器付き湯水混合水栓
JPH1043751A (ja) * 1997-05-09 1998-02-1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浄水システム
JP2003328408A (ja) * 2002-05-08 2003-11-19 Kakudai:Kk 原水・処理水切替吐出装置
JP2004278761A (ja) * 2003-03-18 2004-10-07 Yanmar Sangyo Kk 複合単水栓
CN202113694U (zh) * 2011-04-22 2012-01-18 深圳市奥力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水路板及具有该集成水路板的过滤装置
CN102743916A (zh) * 2011-04-22 2012-10-24 深圳市奥力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水路板及具有该集成水路板的过滤装置
CN104128037A (zh) * 2014-08-15 2014-1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滤芯安装结构、联体滤芯结构、净水装置及封水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6864A1 (zh) * 2014-12-03 2016-06-0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器
WO2016086868A1 (zh) * 2014-12-03 2016-06-0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配有水龙头分流器的净水机
CN105521647A (zh) * 2016-02-01 2016-04-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水处理组件
CN107456799A (zh) * 2017-09-09 2017-12-12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机
CN109179752A (zh) * 2018-09-10 2019-01-11 孔华 一种纯水与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1300B (zh) 2017-04-05
RU2666875C1 (ru) 2018-09-12
WO2016086864A1 (zh) 2016-06-09
RU2666875C9 (ru)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1300A (zh) 净水器
CN204601792U (zh) 净水器
CN104128037A (zh) 滤芯安装结构、联体滤芯结构、净水装置及封水方法
CN106007031A (zh) 一种净水器及其原水水压状态检测系统
CN202974732U (zh) 水质监测系统
CN102735511A (zh) 水质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06837626U (zh) 一种提篮式过滤器
CN105582734A (zh) 滤芯和具有滤芯的净水系统
CN205892815U (zh) 一种净水器及其原水水压状态检测系统
CN209076163U (zh) 一种过滤器自封阀
CN205688565U (zh) 污水提升装置
CN206793187U (zh) 一种循环式带搅拌功能的污水处理器
CN105544705A (zh) 地漏展示装置
CN205252676U (zh) 一种自动清洗过滤器
CN211667182U (zh) 一种防止堵塞的球阀
KR20090035916A (ko) 여과기능을 갖는 볼밸브
CN102435464A (zh) 对四氯化钛进行取样的方法和装置
CN208545255U (zh) 一种高效节能排污水环保装置
CN209446356U (zh) 水质在线分析仪预处理装置
CN208687006U (zh) 一种清洁阀门
CN209779761U (zh) 一种智能无负压给水设备
CN110624702A (zh) 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
CN206229015U (zh) 直通式过滤器
CN206069560U (zh) 一种自动冲洗装置
CN220098583U (zh) 一种简易安装的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