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3232A - 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3232A
CN104933232A CN201510299196.3A CN201510299196A CN104933232A CN 104933232 A CN104933232 A CN 104933232A CN 201510299196 A CN201510299196 A CN 201510299196A CN 104933232 A CN104933232 A CN 104933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sub
mtd
mrow
mtr
parallel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91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3232B (zh
Inventor
任晓栋
冯祖仁
郑义
靳杰
梁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991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3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3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3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3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3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一类由螺母可旋转(称之为杆端浮动)的滚珠丝杠副作为主动关节的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公开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首先,对于给定的机器人末端位姿(位置和姿态)向量,计算出各个丝杠与其螺母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以及由该旋转角引起的附加杆长,给出带角度补偿的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其次,考虑丝杠与螺母的相对旋转,在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数值迭代解法给出由给定杆长计算机器人末端位姿的运动学正向求解方法。本发明可以解决滚珠丝杠副螺母旋转对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计算的影响,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利于实现该型并联机器人的高精度实时轨线跟踪控制。

Description

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领域,涉及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背景技术】
并联机器人是一类具有若干个并行连接的运动支链的智能化机械装备,与串联机器人相比,它的承载能力更高,结构刚性更好,累积误差也更小。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由于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实现“3自由度平动+3自由度转动”的复合运动,因此在机械加工与制造、航空与航天、通信与自动控制等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
从结构组成来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通常由一个固定平台,一个运动平台,以及以并行方式连接在两个平台之间的6根伸缩杆组成。伸缩杆通常由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杠副构成,丝杠副的两端则通过球铰关节分别与固定平台和运动平台相连接。然而由于球铰关节的运动范围相对较小,极大地限制了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因此可以采用运动范围较大的虎克铰关节与旋转关节配合来代替杆端的球铰关节。为了避免额外增加旋转关节,还可以利用螺母可旋转的滚珠丝杠副(称之为杆端浮动)与虎克铰配合(如图1所示),等效替代连接伸缩杆与运动平台的球铰关节。采用上述机构设计的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实时轨线跟踪控制的目的,其运动学求解需要特别关注由于螺母旋转对杆长变化量的影响。
并联机器人实时和高精度的运动学解算是实现机器人快速精确运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运动学解算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建立并联机器人末端位姿与主动关节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给定并联机器人运动平台的位姿条件下,计算出机器人各主动关节的输入变量,称之为逆向运动学求解;第二,对于给定的并联机器人主动关节输入变量,通过正向运动学求解计算出运动平台的位姿。从并联机器人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来看,运动学解算建立在机构分析的基础上,它又是开展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机构控制、误差分析与补偿等相关研究的基础。对于并联机器人而言,其运动学解算的特点是:一般来说,逆向运动学求解通常具有解析表达形式,而由于非线性和多值的影响,正向运动学求解相对复杂,很难构建解析形式的解。
目前的研究通常在分析并联机器人机构运动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几何分析方法建立从运动平台位姿到主动关节输入变量的解析形式的运动学逆解模型。而对于相对复杂的并联机器人正向运动学求解,采用的方法可以分为解析法和迭代法两大类。
解析法通过消去部分变量,试图将描述并联机器人逆向运动学关系的非线性方程组化成一元高次方程然后求得位姿正解。虽然对于少部分特殊类型的并联机器人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获得解析解,但是对于大多数并联机器人而言,采用这种消元方式求解构造过程非常复杂,有时甚至无法进行消元,即使可以也需要较高的技巧,缺乏一种完备的方法,容易产生丢根和增根的问题。
迭代法是目前相对应用广泛的求解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的方法,它也称为数值方法。迭代法的形式有多种,包括牛顿法、拟牛顿法、共轭梯度法、不动点法、区间分析法、同伦法等。以牛顿法为代表的基于梯度信息的方法,在初值选取适当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可以满足位置正解的实时计算需求。以同伦法为代表的大范围收敛算法,对初值的选取要求并不严格,但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已经应用于并联机构的位置分析与综合、机构特殊位形分析、柔性机构力逆解等问题的研究。此外,也有一些智能优化方法被应用于迭代求解并联机构的位置正解,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但其计算的实时性和精确性仍待加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机构特点(如图1所示),分析了由于螺母相对丝杠旋转对滚珠丝杠副的杆长变化量造成的影响(如图2所示),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该方法可以精确计算由于螺母旋转引起的滚珠丝杠副的附加杆长,并且在滚珠丝杠副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中进行补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求解精度,同时具有计算实时性好和易于编程实现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包括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
给定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末端位姿向量基于空间矢量链的传递关系,分别计算出并联机器人各个滚珠丝杠副的有效杆长li,i=1,2,...6,然后通过空间解析几何分析计算出各滚珠丝杠副中螺母与丝杠的相对旋转角θi,以及由该角度导致的滚珠丝杠副的伸长变化量,即附加杆长lai,将各个有效杆长与其对应的附加杆长相叠加,得到并联机器人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lci=li+lai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包括固定平台和运动平台,固定平台上安装有六个固定平台虎克铰关节,运动平台上安装有六个运动平台虎克铰关节;固定平台虎克铰关节与对应的运动平台虎克铰关节通过杆端浮动型滚珠丝杠副连接;杆端浮动型滚珠丝杠副均通过电机驱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滚珠丝杠副的螺母相对于丝杠的旋转角θi和由此产生的附加杆长lai的计算步骤如下:
Step1.1、第i个滚珠丝杠副的有效杆长为式中
x M i y M i z M i = cγcβ cγsβsα - sγcα cγsβcα + sγsα sγcβ sγsβsα + cγcα sγsβcα - cγsα - sβ cβsα cβcα x M i ′ y M i ′ z M i ′ + x y z - - - ( 1 )
其中, x M i ′ y M i ′ z M i ′ T 是运动平台上各个虎克铰关节在运动平台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 x B i y B i z B i T 是固定平台上各个虎克铰关节在固定平台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x y z α β γ]T=p为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平台在固定平台坐标系下的位姿向量;
Step1.2、对于给定的位姿向量p,令表示在当前位姿下由并联机器人运动平台坐标系的原点Om指向运动平台虎克铰关节Mi的向量,表示由并联机器人固定平台坐标系的原点Ob指向固定平台虎克铰关节Bi的向量,表示由点Bi指向Mi的向量,则由构成的平面为Γi,计算其法向量构成的平面为Κi,计算其法向量对于预先设置的初始位姿向量p0=[x0 y0 z0 α0 β0 γ0]T,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则在当前位姿p下螺母相对于丝杠的旋转角为
θ i = φ ( p ) - φ ( p 0 ) = arccos t i · n i | t i | · | n i | - arccos t i ′ · n i ′ | t i ′ | · | n i ′ | - - - ( 2 )
Step1.3、判断各滚珠丝杠副的螺母是正转还是反转:
Step1.4、根据螺母旋转方向,计算由螺母旋转引起的各滚珠丝杠副的附加杆长lai
其中,z为丝杠的头数,d为螺距;
Step1.5、计算各个滚珠丝杠副的电机指令杆长lci
lci=li+lai   (5)。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还包括以下控制步骤:
Step1.6、根据计算的电机指令杆长lci控制各电机转动,使各滚珠丝杠副达到对应的杆长,从而实现并联机器人精确的轨线跟踪控制。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计算方法:
给定并联机器人的主动关节输入变量即各滚珠丝杠副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lci,i=1,2,...6,基于所述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通过矩阵微分建立杆长向量的微小变化量δlc=[δlc1 ... δlc6]T与位姿向量的微小变化量δp的线性映射关系δp=Jδlc,根据给定杆长与当前计算杆长之间的偏差映射得到位姿的补偿向量Δp,将其与当前的计算位姿相叠加,如此不断的迭代计算,直至迭代k次之后杆长偏差小于预先设定的误差限,之后停止,此时计算得到的位姿向量pk即为与给定杆长相对应的位姿向量。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正向运动学计算方法中线性映射关系δp=Jδl的计算步骤如下:
(1)令表示并联机器人的位姿向量,由逆向运动型模型可知并联机器人各主动关节的输入变量是位姿向量p的函数,即lc(p)=l(p)+la(p),其中lc=[lc1 ... lc6]T,l=[l1 ... l6]T,la=[la1 ... la6]T
(2)对式lc(p)=l(p)+la(p)两端同时微分,得δlc=(J1+J2)δp,其中
(3)位姿微小变化量δp=Jδlc=(J1+J2)-1δlc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正向运动学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tep2.1、初始化,令给定的并联机器人电机的指令杆长向量为lcg=[lcg1 ... lcg6]T,迭代索引k=0,最大迭代次数为kmax,初始位姿向量为p0
Step2.2、对于当前位姿pk,根据所述的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计算出对应的电机指令杆长向量如果其中ε为给定的误差限,则停止,输出pk
Step2.3、否则,令i=1,2,...6,计算
同时,利用向前差商的数值求导方法计算J2(pk);
Step2.4、计算位姿向量的改变量令pk=pk+Δp,k=k+1;
Step2.5、如果k≥kmax,算法停止,否则,返回Step2.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在给定的位姿下计算螺母相对于丝杠的旋转角以及由此引起的附加杆长的方法,可以针对一类由螺母可旋转的滚珠丝杠副(称之为杆端浮动)作为主动关节的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极大的提高该类并联机器人的轨线跟踪控制精度。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计算,则可以获得与驱动电机指令杆长相对应的更加准确的位姿向量,从而为实现该型并联机器人的完整动力学分析与控制、工作空间分析以及运动安全防护提供坚实依据。本发明可以解决滚珠丝杠副螺母旋转对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计算的影响,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利于实现该型并联机器人的高精度实时轨线跟踪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主动关节,即由电机驱动的杆端浮动型滚珠丝杠副的示意图;其中1为运动平台虎克铰;2为固定平台虎克铰;3为驱动电机;4为杆端浮动型滚珠丝杠副;
图2a是并联机器人的位姿变化前的示意图,图2b为并联机器人的位姿变化前圆圈所示区域的滚珠丝杠副的螺母的位置示意图;图2c为并联机器人的位姿变化后的示意图;图2d为并联机器人的位姿变化后圆圈所示区域的滚珠丝杠副的螺母发生旋转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并联机器人的坐标系及运动支链的空间矢量关系示意图;
图4是计算平面Γi与平面Κi的夹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包括固定平台和运动平台,固定平台上安装有六个固定平台虎克铰关节2,运动平台上安装有六个运动平台虎克铰关节1;固定平台虎克铰关节2与对应的运动平台虎克铰关节1通过杆端浮动型滚珠丝杠副4连接;杆端浮动型滚珠丝杠副4均通过电机3驱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首先明确坐标系的建立方式,如图3所示,其中:
固定平台坐标系Ob-xbybzb——令Bi,i=1,2,...6表示固定平台上安装的六个虎克铰关节的中心点,由Bi组成的六边形的几何中心为Ob,以Ob为坐标系原点,xb轴垂直平分线段B1B2,yb轴在Ob、B1、B2确定的平面内,按右手法则建立固定平台坐标系Ob-xbybzb,令 x B i y B i z B i T 为Bi在固定平台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
运动平台坐标系Om-xmymzm——令Mi,i=1,2,...6表示运动平台上安装的六个虎克铰关节的中心点,由Mi组成的六边形的几何中心为Om,以Om为坐标系原点,xm轴垂直平分线段M1M2,ym轴在Om、M1、M2确定的平面内,按照右手法则建立运动平台坐标系Om-xmymzm,令 x M i ′ y M i ′ z M i ′ T 为Mi在运动平台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
令p=[x y z α β γ]T表示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平台在固定平台坐标系下的位姿向量,其中x、y、z是点Om在系Ob-xbybzb中的坐标,α、β、γ分别为系Om-xmymzm相对于系Ob-xbybzb的xb、yb和zb轴的旋转角;表示在当前位姿p下由点Om指向点Mi的向量,表示由点Ob指向点Bi的向量。
本发明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包括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和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计算方法:
第一步、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
Step1.1、根据图3所示的空间矢量的链接关系,有则第i个滚珠丝杠副的有效杆长为 l i = ( x B i - x M i ) 2 + ( y B i - y M i ) 2 + ( z M i - z B i ) 2 , 式中
x M i y M i z M i = cγcβ cγsβsα - sγcα cγsβcα + sγsα sγcβ sγsβsα + cγcα sγsβcα - cγsα - sβ cβsα cβcα x M i ′ y M i ′ z M i ′ + x y z - - - ( 1 )
Step1.2、对于给定的位姿向量p,由构成的平面为Γi,计算其法向量构成的平面为Κi,计算其法向量如图4所示。对于预先设置的初始位姿向量p0=[x0 y0 z0 α0 β0 γ0]T,类似的计算出则在位姿向量p下,螺母相对于丝杠的旋转角为
θ i = φ ( p ) - φ ( p 0 ) = arccos t i · n i | t i | · | n i | - arccos t i ′ · n i ′ | t i ′ | · | n i ′ | - - - ( 2 )
并联机器人运动平台的位姿向量为p时,平面Γi与平面Κi的夹角为并联机器人运动平台的位姿向量为p0时,平面Γi与平面Κi的夹角为
Step1.3、判断各滚珠丝杠副的螺母是正转还是反转:
Step1.4、根据螺母旋转方向,计算由螺母旋转引起的各滚珠丝杠副的附加杆长lai
对于并联机器人的初始位姿向量p0和给定的位姿向量p,各个滚珠丝杠副的螺母与丝杠之间的旋转角为θi=φ(p)-φ(p0);设滚珠丝杠为右旋,头数为z,螺距为d;
Step1.5、计算各个滚珠丝杠副的电机指令杆长lci
lci=li+lai   (5)
Step1.6、根据计算的电机指令杆长lci控制各电机转动,使各滚珠丝杠副达到对应的杆长,从而实现并联机器人精确的轨线跟踪控制。
第二步、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计算方法:
Step2.1、初始化,令给定的并联机器人电机3的指令杆长向量为lcg=[lcg1 ... lcg6]T,迭代索引k=0,最大迭代次数为kmax,初始位姿向量为p0
Step2.2、对于当前位姿pk,根据之前所述的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计算出对应的电机指令杆长向量 l c k = l c 1 k . . . l c 6 k T , 如果其中ε为给定的误差限,则停止,输出pk
Step2.3、否则,令i=1,2,...6,计算
同时,利用向前差商的数值求导方法计算J2(pk);
Step2.4、计算位姿向量的改变量令pk=pk+Δp,k=k+1;
Step2.5、如果k≥kmax,算法停止,否则,返回Step2.2。
下面以数值算例说明本发明方法的效果。选取并联机器人的机构参数如下:运动平台上6个铰点的外接圆半径0.275m,六边形短边对应的中心角为18.296°.,固定平台上6个铰点的外接圆半径0.65m,六边形短边对应的中心角为11.748°.。假设并联机器人运动平台的位姿如表1所示,不考虑螺母相对丝杠旋转时,计算得到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如表2所示,而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带角度补偿的逆向运动学方法得到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如表3所示。
计算实例表明,对于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利用通常意义下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和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所得的结果存在偏差,而这些偏差在实现该类型并联机器人高精度的轨线跟踪控制时绝不可忽略,将直接影响到控制的精度。同时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运算时间均小于0.02ms,完全能够满足机器人控制的实时性要求。
表1运动平台的实际位姿
表2不考虑杆端浮动效应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单位:m)
表3利用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方法得到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单位:m)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
给定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末端位姿向量基于空间矢量链的传递关系,分别计算出并联机器人各个滚珠丝杠副的有效杆长li,i=1,2,...6,然后通过空间解析几何分析计算出各滚珠丝杠副中螺母与丝杠的相对旋转角θi,以及由该角度导致的滚珠丝杠副的伸长变化量,即附加杆长lai,将各个有效杆长与其对应的附加杆长相叠加,得到并联机器人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lci=li+la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包括固定平台和运动平台,固定平台上安装有六个固定平台虎克铰关节,运动平台上安装有六个运动平台虎克铰关节;固定平台虎克铰关节与对应的运动平台虎克铰关节通过杆端浮动型滚珠丝杠副连接;杆端浮动型滚珠丝杠副均通过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滚珠丝杠副的螺母相对于丝杠的旋转角θi以及由此产生的附加杆长lai的计算步骤如下:
Step1.1、第i个滚珠丝杠副的有效杆长为式中
x M i y M i z M i = cγcβ cγsβsα - sγcα cγsβcα + sγsα sγcβ sγsβsα + cγcα sγsβcα - cγsα - sβ cβsα cβcα x M i ′ y M i ′ z M i ′ + x y z - - - ( 1 )
其中,[x′Mi y′Mi z′Mi]T是运动平台上各个虎克铰关节在运动平台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xBi yBi zBi]T是固定平台上各个虎克铰关节在固定平台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x y z α β γ]T=p为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平台在固定平台坐标系下的位姿向量,x、y、z是运动平台的位置坐标,α、β、γ为运动平台坐标系分别绕固定平台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
Step1.2、对于给定的位姿向量p,令表示在当前位姿下由并联机器人运动平台坐标系的原点Om指向运动平台虎克铰关节Mi的向量,表示由并联机器人固定平台坐标系的原点Ob指向固定平台虎克铰关节Bi的向量,表示由点Bi指向Mi的向量,则由构成的平面为Γi,计算其法向量由向量构成的平面为Κi,计算其法向量对于预先设置的初始位姿向量p0=[x0 y0 z0 α0 β0 γ0]T,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则在当前位姿p下螺母相对于丝杠的旋转角为
θ i = φ ( p ) - φ ( p 0 ) = arccos t i · n i | t i | · | n i | - arccos t i ′ · n i ′ | t i ′ | · | n i ′ | - - - ( 2 )
Step1.3、判断各滚珠丝杠副的螺母是正转还是反转:
Step1.4、根据螺母旋转方向,计算由螺母旋转引起的各滚珠丝杠副的附加杆长lai
其中,z为丝杠的头数,d为螺距;
Step1.5、计算各个滚珠丝杠副的电机指令杆长lci
lci=li+lai    (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还包括以下控制步骤:
Step1.6、根据计算的电机指令杆长lci控制各个电机转动,使得各滚珠丝杠副达到对应的杆长,从而实现并联机器人精确的轨线跟踪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计算方法:
给定并联机器人的主动关节输入变量即各滚珠丝杠副的驱动电机指令杆长lci,i=1,2,...6,基于所述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通过矩阵微分建立杆长向量的微小变化量δlc=[δlc1 ... δlc6]T与位姿向量的微小变化量δp的线性映射关系δp=Jδlc,根据给定杆长与当前计算杆长之间的偏差映射得到位姿的补偿向量Δp,将其与当前的计算位姿相叠加,如此不断的迭代计算,直至迭代k次之后杆长偏差小于预先设定的误差限,之后停止,此时计算得到的位姿向量pk即为与给定杆长相对应的位姿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位姿向量pk进行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安全防护计算与工作空间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运动学计算方法中线性映射关系δp=Jδl的计算步骤如下:
(1)令表示并联机器人的位姿向量,由逆向运动学模型可知并联机器人各主动关节的输入变量是位姿向量p的函数,即lc(p)=l(p)+la(p),其中lc=[lc1 ... lc6]T,l=[l1 ... l6]T,la=[la1 ... la6]T
(2)对式lc(p)=l(p)+la(p)两端同时微分,得δlc=(J1+J2)δp,其中
(3)位姿微小变化量δp=Jδlc=(J1+J2)-1δlc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类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运动学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tep2.1、初始化,令给定的并联机器人电机的指令杆长向量为lcg=[lcg1 ... lcg6]T,迭代索引k=0,最大迭代次数为kmax,初始位姿向量为p0
Step2.2、对于当前位姿pk,根据所述的逆向运动学求解方法,计算出对应的电机指令杆长向量如果其中ε为给定的误差限,则停止,输出pk
Step2.3、否则,令i=1,2,...6,计算
同时,利用向前差商的数值求导方法计算J2(pk);
Step2.4、计算位姿向量的改变量 Δp = JΔ l c = ( J 1 ( p k ) + J 2 ( p k ) ) - 1 ( l cg - l c k ) , 令pk=pk+Δp,k=k+1;
Step2.5、如果k≥kmax,算法停止,否则,返回Step2.2。
CN201510299196.3A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Active CN104933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9196.3A CN104933232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9196.3A CN104933232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3232A true CN104933232A (zh) 2015-09-23
CN104933232B CN104933232B (zh) 2018-04-17

Family

ID=54120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9196.3A Active CN104933232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323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4369A (zh) * 2016-05-25 2017-02-22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非对称变结构的操作臂前向运动学定位方法
CN106885676A (zh) * 2016-12-31 2017-06-23 重庆大学 气动载荷产生的非解耦六自由度机构末端位姿误差补偿法
CN106980751A (zh) * 2017-02-27 2017-07-25 浙江大学 一种含双c轴的六轴自动化制孔锪窝机床的运动学反解方法
CN107314091A (zh) * 2017-07-26 2017-11-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行星滚柱丝杠的电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CN108446425A (zh) * 2018-02-02 2018-08-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混联机构的海浪主动补偿系统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CN112847306A (zh) * 2020-12-31 2021-05-28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六轴机器人的速度逆解方法和六轴机器人
CN112847307A (zh) * 2020-12-31 2021-05-28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六轴机器人的反力逆解方法和六轴机器人
CN113219761A (zh) * 2021-05-14 2021-08-06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附带微型全景相机的稳定器及其稳定方法
CN114002990A (zh) * 2021-12-30 2022-02-01 之江实验室 并联双足机器人关节实时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8563A1 (en) * 2003-08-16 2005-02-17 Abdul Rauf Device and method for kinematic calibration of robots
CN102152307A (zh) * 2011-01-24 2011-08-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倾角约束的Stewart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
CN102962838A (zh) * 2012-11-15 2013-03-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有封闭式运动学正解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及解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8563A1 (en) * 2003-08-16 2005-02-17 Abdul Rauf Device and method for kinematic calibration of robots
CN102152307A (zh) * 2011-01-24 2011-08-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倾角约束的Stewart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
CN102962838A (zh) * 2012-11-15 2013-03-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有封闭式运动学正解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及解析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4369B (zh) * 2016-05-25 2019-09-2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非对称变结构的操作臂前向运动学定位方法
CN106444369A (zh) * 2016-05-25 2017-02-22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非对称变结构的操作臂前向运动学定位方法
CN106885676A (zh) * 2016-12-31 2017-06-23 重庆大学 气动载荷产生的非解耦六自由度机构末端位姿误差补偿法
CN106885676B (zh) * 2016-12-31 2019-10-11 重庆大学 气动载荷产生的非解耦六自由度机构末端位姿误差补偿法
CN106980751A (zh) * 2017-02-27 2017-07-25 浙江大学 一种含双c轴的六轴自动化制孔锪窝机床的运动学反解方法
CN106980751B (zh) * 2017-02-27 2019-08-13 浙江大学 一种含双c轴的六轴自动化制孔锪窝机床的运动学反解方法
CN107314091A (zh) * 2017-07-26 2017-11-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行星滚柱丝杠的电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CN108446425A (zh) * 2018-02-02 2018-08-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混联机构的海浪主动补偿系统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CN108446425B (zh) * 2018-02-02 2022-03-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混联机构的海浪主动补偿系统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CN112847306A (zh) * 2020-12-31 2021-05-28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六轴机器人的速度逆解方法和六轴机器人
CN112847307A (zh) * 2020-12-31 2021-05-28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六轴机器人的反力逆解方法和六轴机器人
CN112847307B (zh) * 2020-12-31 2022-05-17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六轴机器人的反力逆解方法和六轴机器人
CN113219761A (zh) * 2021-05-14 2021-08-06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附带微型全景相机的稳定器及其稳定方法
CN114002990A (zh) * 2021-12-30 2022-02-01 之江实验室 并联双足机器人关节实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002990B (zh) * 2021-12-30 2022-04-08 之江实验室 并联双足机器人关节实时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3232B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3232B (zh) 一种杆端浮动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带角度补偿的运动学求解方法
CN106647282B (zh) 一种考虑末端运动误差的六自由度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
CN105773620B (zh) 基于倍四元数的工业机器人自由曲线的轨迹规划控制方法
CN112757306B (zh) 一种机械臂逆解多解选择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
CN110561440B (zh) 一种冗余度机械臂加速度层多目标规划方法
CN109176488B (zh) 一种柔性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05159096A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冗余度空间机械臂关节力矩优化方法
CN112936273B (zh) 一种绳驱柔性机械臂的速度级运动学建模方法
CN107791248B (zh) 基于不满足Pieper准则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106844951B (zh) 基于分段几何法求解超冗余机器人逆运动学的方法及系统
CN113722864B (zh) 一种7自由度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及系统
CN109648564B (zh) 一种基于递阶结构mpc的多自由度柔性关节机械臂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146600A (zh) 基于运动学迭代学习控制的柔性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1890349A (zh) 一种四自由度机械臂运动规划方法
CN108972548B (zh) 一种移动平台-机械臂系统建模方法
CN114670177B (zh) 一种两转一移并联机器人姿态规划方法
CN112276940A (zh) 一种六自由度非球型手腕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CN114952860A (zh) 基于离散时间神经动力学的移动机器人重复运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Liu et al. Design and motion planning of a 7-DOF assembly robot with heavy load in spacecraft module
CN114347017B (zh) 基于平面投影的吸附式移动加工机器人曲面运动控制方法
CN114840947A (zh) 一种带约束的三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模型
CN114800521A (zh) 一种带约束的三自由度机械臂固定路径点运动控制系统
JP4970492B2 (ja) 多関節ロボット
Wang et al. The kinematic analysis and stiffness optimization for an 8-DOF cable-driven manipulator
CN107967241B (zh) 一种空间自由漂浮机器人的基座扰动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