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6498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6498B
CN104916498B CN201510089127.XA CN201510089127A CN104916498B CN 104916498 B CN104916498 B CN 104916498B CN 201510089127 A CN201510089127 A CN 201510089127A CN 104916498 B CN104916498 B CN 104916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ntact
pedestal
contact terminals
electromagnetic relay
normally cl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91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6498A (zh
Inventor
鹤巢哲朗
野田将之
簑部哲也
井户田修
井户田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16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6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6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6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2Non-polarised relays
    • H01H51/04Non-polarised relays with single armature; with single set of ganged armatures
    • H01H51/06Armature is movable between two limit positions of rest and is moved in one direction due to energis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 an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 is de-energised is returned by energy stored during the movem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e.g. by using a spring, by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by grav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33/1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33/182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2Ventilating; Cooling;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8Parts movable due to bending of a blade spring or re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使电弧消失的电磁继电器,在基于设置于基座(10)的电磁铁单元(30)的励磁或消磁进行摆动的可动接触片(42)上所设置的可动触点(45)与在立设于基座(10)的常闭和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1、22)的上端部上设置的常闭和常开固定触点(23、24)接触或分离。尤其,在所述基座(10)上配置有永久磁铁(53),使得在所述常开固定触点(24)和所述可动触点(45)之间产生的电弧(61)拉长至所述基座(10)的上表面侧。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尤其涉及有效使电弧消失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有效使电弧消失的电磁继电器例如存在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隔着第一空隙相互相向的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位于该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之间的第一可动触点,还具有隔着第二空隙相互相向的第三固定触点及第四固定触点、位于该第三固定触点与第四固定触点之间的第二可动触点,还具有对所述第一空隙和所述第二空隙赋予同一方向的磁通的永久磁铁,还具有在励磁时使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接触,且使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三固定触点接触的励磁驱动部,在该励磁驱动部非励磁时,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与所述第四固定触点接触(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为了使电弧消失,例如,如其图1所示,并排设置一对永久磁铁8、9。因此,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根据基于所述永久磁铁8、9的磁力线和电流的流向的弗莱明左手定则,使在可动触点4a与固定触点2a、3a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未图示的壳体的内侧面侧,使其消失。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142195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可动触点4a及固定触点2a、3a与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短,因此不能够充分地使所述电弧拉长,存在不能够有效地使所述电弧消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使电弧消失的电磁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该可动触点设置在借助设置于基座上的电磁铁单元的励磁或消磁来进行摆动的可动接触片上,该固定触点设置在立设于所述基座的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在所述基座上配置有永久磁铁,使得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侧。
根据本发明,由于产生的电弧拉长至基座的上表面侧,所以与以往的例子相比,电弧易于消失,能够有效地使电弧消失。
尤其,所述基座通常比壳体的壁厚,热容量大,所以得到耐久性优良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的所述电弧拉长的位置形成有槽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槽部的底面,所以能够有效地使电弧消失。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使所述槽部的底面比所述槽部的开口部宽。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引入槽部内的电弧拉长得更长,所以能够更有效地使电弧消失。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所述槽部的底面可以贯通。
根据本实施方式,若底面为贯通的孔形状,则电弧进一步被拉长,易于消失。
作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所述可动触点可以交替地与相向的常开固定触点端子的常开固定触点和常闭固定触点端子的常闭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使可动触点交替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消失。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和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横槽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所述横槽部内,所以能够有效地使电弧消失。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相向的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常闭固定触点端子平行地排列设置有多列。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使平行排列设置的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与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消失。
作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相向的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与相向的另一个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另一个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纵槽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所述纵槽部能够使相向的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常闭固定触点端子间产生的电弧消失。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的所述固定触点端子与所述永久磁铁之间设置有纵槽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永久磁铁能够使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上产生的电弧拉长至基座的上表面而消失。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永久磁铁上设置有至少覆盖所述永久磁铁的一个面的绝缘罩。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保护永久磁铁免受所述电弧的高热量的影响,延长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绝缘罩的侧面中的与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相向的侧面的下端缘部形成有锥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使从固定触点端子产生的电弧沿着所述锥面拉长至基座的上表面。尤其,在所述锥面的下方侧形成有纵槽部的情况下,由于电弧拉长至纵槽部内,所以具有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使电弧消失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从不同角度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A、图4B是图1A、图1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和侧视剖视图。
图5A、图5B是图1A、图1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图和主视剖视图。
图6A、图6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电弧消失方法的局部主视图以及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A、图7B是从不同角度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8A、图8B是图7A、图7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和侧视剖视图。
图9A、图9B是图7A、图7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图和主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基座
11 纵槽部
12 纵槽部
13 横槽部
15 定位突部
16 螺孔
21 常闭固定触点端子
22 常开固定触点端子
23 常闭固定触点
24 常开固定触点
25 可动触点端子
30 电磁铁单元
31 铁芯
32 卷轴
33 线圈
36 复位弹簧
40 可动触点单元
41 可动铁片
42 可动接触片
45 可动触点
46 引线
50 永久磁铁单元
51 定位板
52 插入部
53 永久磁铁
54 绝缘罩
56 锥面
57 脚部
60 磁力线
61 电弧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A至图9B说明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具有基座10、电磁铁单元30、可动触点单元40和永久磁铁单元50。
如图2所示,上述基座10是俯视为方形的树脂成形品,在其上表面的相邻的角部分别立设有两个作为一组的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以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在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以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上分别铆接固定有常闭固定触点23以及常开固定触点24。另外,在上述基座10的上表面中,在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以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之间设置有横槽部13,并且设置有与上述横槽部13交叉连通且穿过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的内侧基部的两个纵槽部11、12。并且,在上述基座10上设置有位于上述纵槽部11、12的里侧且连通的插入孔(上述纵槽部11的插入孔未图示)。另外,在上述基座10的上表面的剩余的相邻的角部分别立设有线圈端子26,并且在上述线圈端子26的内侧基部突出设置有一对定位突部15、15。在上述定位突部15、15之间设置有螺孔16。另外,在上述基座10的相向的侧端面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卡止突起17。
如图2所示,就上述电磁铁单元30而言,在压入有截面为方形的铁芯31的卷轴32上卷绕有线圈33,将突出的一端部作为磁极部31a,另一方面,在突出的另一端部31b(图4B)铆接固定有截面为大致L字形的轭铁34。另外,就上述轭铁34而言,在从其下端部延伸的安装舌片35上设置有螺孔35a,另一方面,在从其水平部切开立起而形成的卡止爪36上安装有复位弹簧37的一端部。
并且,就上述电磁铁单元30而言,将其安装舌片35定位在上述基座10的定位突部15、15之间,经由螺孔16通过未图示的螺钉进行紧固,并且将上述线圈33的引出线焊接在线圈端子26上。
就可动触点单元40而言,经由铆接板44将绝缘台43铆接固定在可动铁片41上,可动铁片41被上述轭铁34的水平部的顶端支撑且能够摆动,在绝缘台43上嵌入成形有一对可动接触片42、42。并且,在上述可动铁片41的被上述铁芯31的磁极部31a吸附的位置铆接固定有磁屏蔽构件41b。另外,在从上述可动铁片41的上端缘部延伸形成的卡止爪41a上卡止有上述复位弹簧37的另一端部。另外,上述可动接触片42、42经由与其上端部连接的引线46、46分别与可动触点端子25、25电连接。此外,47为虚设可动接触片。
上述永久磁铁单元50由定位板51、永久磁铁53及绝缘罩54构成,该定位板51压入固定于上述基座10,该永久磁铁53载置在定位板51上,该绝缘罩54压入固定在上述定位板51上且用于覆盖上述永久磁铁53。
将上述定位板51的插入部52(图3)插入固定在与上述基座10的纵槽部11、12交叉的横槽部13中。此外,上述基座10的形状能够按照需要变更,但是不必如此。
上述绝缘罩54保护上述永久磁铁53且将上述永久磁铁53定位在规定的位置上。并且,就上述绝缘罩54而言,在其上表面缘部设置有一对嵌合凹部55、55,并且在两侧面的下端缘部形成锥面56、56。上述嵌合凹部55与设置于未图示的壳体的内侧面上的嵌合突起嵌合来进行定位。另外,从上述绝缘罩54的内侧端面的下端缘部向侧方突出设置有一对脚部57、57。
并且,将组装有上述永久磁铁53的上述绝缘罩54的脚部57、57沿着设置在上述基座10上的一对纵槽部11、12组装,且插入插入孔,由此将上述永久磁铁53定位在上述定位板51的规定位置。此时,上述绝缘罩54的锥面56、56位于纵槽部11、12的上方。
接着,说明上述电磁继电器的动作。
首先,在没有向电磁铁单元30的线圈33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复位弹簧37的弹力对可动铁片41施力,可动接触片42的可动触点45与常闭固定触点23压力接触。
此外,如图6A所示,永久磁铁53在纸面的左侧为N极,在右侧为S极,因此永久磁铁53的磁力线60如图6B所示的虚线那样流动。另外,电流从常开固定触点24向可动触点45或从可动触点45向常闭固定触点23侧(从垂直纸面向里朝向垂直纸面向外)流动。
然后,通过向上述电磁铁单元30的线圈33施加电压,可动铁片41被铁芯31的磁极部31a吸引,因此,上述可动铁片41克服复位弹簧37的弹力进行摆动。因此,上述可动触点45从常闭固定触点23离开,在与常开固定触点24接触后,上述可动铁片41的磁屏蔽构件41b吸附于磁极部31a。
接着,在停止对上述线圈33施加电压时,借助复位弹簧37的弹力,可动铁片41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摆动,可动触点45从常开固定触点24离开,与常闭固定触点23抵接。并且,如图6A,6B所示,基于弗莱明左手定则,在常开固定触点24和可动触点45之间产生的电弧61借助永久磁铁53的磁力引向基座10的上表面。此时,由于设置在上述基座10的上表面上的横槽部13以及纵槽部11、12形成在上述电弧61引入的位置,所以能够使上述电弧61充分拉长,有效使其消失。
另外,只要使纵槽部11、12的底面比开口部宽,就通过使上述电弧61延伸至宽的底面,由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使电弧消失。
并且,在上述绝缘罩54的两侧面的下端缘部设置有沿着上述纵槽部11、12将上述电弧61引导至上述纵槽部11、12的锥面56。因此,上述纵槽部11、12的底面的宽度尺寸比上述锥面56所位于的上述纵槽部11、12的开口部的宽度尺寸大。结果,在上述电弧61拉长至上述纵槽部11、12的底面时,能够更可靠地使其消失。尤其,由于沿着上述锥面56拉长至纵槽部11、12的底面侧,所以上述绝缘罩54不阻碍电弧61的消失。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永久磁铁53的纸面的左侧作为N极,将右侧作为S极,且电流从常开固定触点24向可动触点45或从可动触点45向常闭固定触点23(从垂直纸面向里朝向垂直纸面向外)流动的情况。但是,即使永久磁铁53的配置和电流的流向相反,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即,可以将永久磁铁53的纸面的左侧作为S极,将右侧作为N极,且使电流从常闭固定触点23向可动触点45或从可动触点45向常开固定触点24(从垂直纸面向外朝向垂直纸面向里)流动。
如图7A至图9B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通过引线46使可动触点片42、42的上端部相互电连接。因此,两个常闭和常开固定触点23、24串联连接,电流从常开固定触点24向常闭固定触点23的方向流动,基于弗莱明左手定则进行电磁作用。其它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在同一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设计的自由度变大,且选择范围变宽的优点。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有常闭固定触点23和常开固定触点24的情况,但是可以仅设置常闭固定触点23或常开固定触点24中的任意一方。
另外,上述横槽部13以及纵槽部11、12为仅具有底部的槽形状,但是为了使上述电弧拉长得长,例如,当然可以为贯通的孔形状。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电磁继电器,当然可以适用于其它电磁继电器。

Claims (14)

1.一种电磁继电器,使可动触点交替地与相向的常开固定触点和常闭固定触点接触分离,该可动触点设置在借助设置于基座上的电磁铁单元的励磁或消磁来进行摆动的可动接触片上,该常开固定触点设置在立设于所述基座的常开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该常闭固定触点设置在立设于所述基座的常闭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上配置有永久磁铁,使得在所述常开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侧,
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的所述电弧拉长的位置形成有槽部,
在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和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横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的底面比所述槽部的开口部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的底面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相向的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平行地排列设置有多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的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与所述永久磁铁之间设置有纵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永久磁铁上设置有至少覆盖所述永久磁铁的一个面的绝缘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罩的侧面中的与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相向的侧面的下端缘部形成有锥面。
8.一种电磁继电器,使可动触点交替地与相向的常开固定触点和常闭固定触点接触分离,该可动触点设置在借助设置于基座上的电磁铁单元的励磁或消磁来进行摆动的可动接触片上,该常开固定触点设置在立设于所述基座的常开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该常闭固定触点设置在立设于所述基座的常闭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上配置有永久磁铁,使得在所述常开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侧,
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的所述电弧拉长的位置形成有槽部,
在相向的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与相向的另一个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另一个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纵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的底面比所述槽部的开口部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的底面贯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相向的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常闭固定触点端子平行地排列设置有多列。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的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与所述永久磁铁之间设置有纵槽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永久磁铁上设置有至少覆盖所述永久磁铁的一个面的绝缘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罩的侧面中的与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相向的侧面的下端缘部形成有锥面。
CN201510089127.XA 2014-03-14 2015-02-27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4916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2065A JP6277794B2 (ja) 2014-03-14 2014-03-14 電磁継電器
JP2014-052065 2014-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6498A CN104916498A (zh) 2015-09-16
CN104916498B true CN104916498B (zh) 2017-11-24

Family

ID=5259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9127.XA Active CN104916498B (zh) 2014-03-14 2015-02-27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62777A1 (zh)
EP (1) EP2919248B1 (zh)
JP (1) JP6277794B2 (zh)
CN (1) CN104916498B (zh)
ES (1) ES2606317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87450S1 (en) * 2014-12-04 2017-05-23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ic relay
USD791716S1 (en) * 2015-03-11 2017-07-11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ic relay
KR102531475B1 (ko) 2016-02-02 2023-05-11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릴레이
CN108469038B (zh) * 2018-03-07 2020-09-15 陈必通 磁力线碰击打火装置
CN109243924A (zh) * 2018-09-29 2019-01-18 厦门赛特勒继电器有限公司 小尺寸高压直流继电器及消灭电磁继电器电弧的方法
JP7088074B2 (ja) * 2019-02-20 2022-06-2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313168B2 (ja) * 2019-03-19 2023-07-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10010390B (zh) * 2019-05-14 2024-03-12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拍合式继电器
CN110676121A (zh) * 2019-09-05 2020-01-10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拍合式继电器
USD951210S1 (en) * 2020-11-20 2022-05-10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Electronic switch
USD951209S1 (en) * 2020-11-20 2022-05-10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Electronic switc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304A (zh) * 2010-03-30 2011-10-05 安电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83737U (zh) * 1974-12-27 1976-07-05
JPS5534346U (zh) * 1978-08-28 1980-03-05
JPS5784520A (en) * 1980-11-13 1982-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witch
JPS6087426U (ja) * 1983-11-18 1985-06-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直流電磁接触器
JPS60107550U (ja) * 1983-12-26 1985-07-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658170B2 (ja) * 1988-05-11 1997-09-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開閉器
JP4334057B2 (ja) * 1999-04-15 2009-09-1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083236B2 (ja) * 2009-02-02 2012-11-28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197480B2 (ja) * 2009-05-14 2013-05-15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電磁継電器
JP2011228087A (ja) * 2010-04-19 2011-11-10 Nippon Soken Inc 電磁継電器
JP5675337B2 (ja) * 2010-12-28 2015-02-2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304A (zh) * 2010-03-30 2011-10-05 安电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06317T3 (es) 2017-03-23
JP6277794B2 (ja) 2018-02-14
EP2919248A1 (en) 2015-09-16
CN104916498A (zh) 2015-09-16
JP2015176742A (ja) 2015-10-05
EP2919248B1 (en) 2016-11-09
US20150262777A1 (en) 2015-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6498B (zh) 电磁继电器
US1074134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5134657B2 (ja)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CN105470052B (zh) 直流继电器
US929952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4916499B (zh) 电磁继电器
CN111599646A (zh) 电磁继电器和基体
JP7124758B2 (ja) リレー
JP2015191857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05222946A (ja) 電磁リレー及びリセプタクル
JP5427492B2 (ja) 電磁継電器
US20150228431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5023782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2610450A (zh) 一种插座式接地故障线路断路器
JP2010049877A (ja) リレー装置
CN104037023B (zh) 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810342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0010390B (zh) 拍合式继电器
JP2020077472A (ja) マイクロ継電器
JP2015220269A (ja) トランスボビンおよびトランス
JP5323244B2 (ja)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CN203941866U (zh) 增加电磁继电器吸力的一种结构
JP2013038088A (ja)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CN103632889A (zh) 电磁铁装置
JP5722850B2 (ja)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電磁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