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5740A -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 Google Patents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5740A
CN104915740A CN201410086915.9A CN201410086915A CN104915740A CN 104915740 A CN104915740 A CN 104915740A CN 201410086915 A CN201410086915 A CN 201410086915A CN 104915740 A CN104915740 A CN 104915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user
relation
teaching
teach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69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869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57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5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57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提升了教学平台的产品化和通用化程度,使得教学平台既能满足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求,又能将完整的学习支持服务过程引入教学过程;既能适用于一个教育机构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业务调整和扩展,又能通用于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而传统的教学平台,过度依赖于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支持,受不同种类教育模式的业务数据制约,脱离教务管理系统后的教学平台自身无法独立运行。不具备跨不同教育领域的特性,无法广泛适用于不同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而且只解决课程范畴内的教学问题,班级、各级教学机构和其他非课程群体缺少互动空间,不能有效地开展学习支持服务。

Description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软件系统领域,属于教学与学习支持服务的综合型网络教学平台。
背景技术
教育学术界和不同软件软件开发商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定义各不相同。百度百科对网络教学平台作如下解释:
“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和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
“狭义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是指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一个完整地支持基于Web教学的支撑平台应该由三个系统组成:网上课程开发系统、网上教学支持系统和网上教学管理系统,分别完成Web课程开发、Web教学实施和Web教学管理的功能。就宏观层面来说,远程教育平台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水平。具体就一个远程办学实体来说,远程教育平台是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活动空间,关系到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教学平台的基本结构参考图1所示,教务管理系统101以数据接口或手工导入的方式,向教学平台102提供接口数据103,生成课程列表104、学生105、教师106等,学生和教师通过访问课程列表104提供的课程页面超链接,进入课程教学功能107进行学习活动。
现有的教学平台,不论是“交互式教学平台”(第二代)或社交网络教学平台(第三代),均是在原有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增加博客、RSS、即时通讯等互联网应用,虽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教学过程,促进了师生交互和反馈,但目前的这些教学平台依然存在着以下难题:
1)过度依赖于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支持,受不同种类教育模式的业务数据制约,脱离教务管理系统后的教学平台自身无法独立运行。
2)全日制高校以院系专业和年级划分班级,成人网络教育只分专业和学习批次、不区分院系和班级,中小学基础教育划分班别且逐年递进年级,社会培训以短期培训班为主,行业和企业内部培训以职别和岗位划分课程类别。由于各种不同的教育领域在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教学平台只能按照某一个教育领域的用户需求去设计和开发,不具备跨不同教育领域的特性,无法广泛适用于不同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
3)常见的教学平台只解决课程范畴内的教学问题,教务管理系统仅处理管理问题,而各级教学机构和团体组织的信息发布也必须依赖另外的网站发布系统单独维护,学生和教师必须自己登录网站才能看到公告、通知、新闻等重要信息,不能及时地自动获取机构和组织所发布的信息和通知,班级、各级教学机构和其他非课程群体缺少互动空间,不能有效地开展学习支持服务。
以上这些难题,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学平台的结构设计所导致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的新方法,使网络教学平台本身不再受制于不同教育模式和后台教务管理系统,新的方法将不同后台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教师所属的课程、专业、班级、机构等属性,重新排列组合,映射成用户与不同群组的关联关系,以群组成员关系构成教学平台的基本结构,通过扁平化的、统一的群组关系解决己知的各种复杂业务难题。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标识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针对传统教学平台的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发明在进行了深度抽象、分析、归纳后,提出了以群组与成员关系作为教学平台的基本架构:根据不同教育机构的要求自动创建所需的各种群组,可通过外部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映射为对应的各个群组,根据各个用户的不同业务属性,将个人用户与群组匹配为成员关系并赋予角色和相应权限。基于群组与成员结构,以各种应用程序构成所需的交互空间,达到传递信息和教学交互、实现学习支持服务等目的,克服了传统教学平台的上述结构性难题,使得教学平台既能满足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求,又能将完整的学习支持服务过程引入教学过程;既能最大程度地适用于一个教育机构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业务调整和扩展,又能通用于全日制高校、成人教育、中小学、社会培训、行业和企业培训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
不同于以往只能支持特定业务结构的方案,本发明以群组关系作为教学平台的基本架构,通过这个统一的、动态变化的群组和成员关联,对应外部管理系统的数据和业务关系,可自动或手动创建所需的各种群组和成员关联。可同时支持不同教育类型和教育模式的各种教育机构,也可支持同一个教育机构在不同时间点对业务模式的调整需求,而不需要修改系统结构和程序代码。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201由数据接口202、教学平台基础结构203、文件导入功能208、手工输入功能209、课程主页/教学功能215、非课程群组主页216组成。
教学平台基础结构203由用户210、用户与群组关系211、群组212组成,用户与群组关系211记录和表达为用户与群组之间的隶属成员关联、角色及权限。教学平台基础结构203内的这三项数据可由下列3种方式产生:A.由外部管理系统204通过数据接口202,将用户信息205自动对用户210进行创建、更新或删除,将用户的各种业务角色206自动对用户群组关系211进行创建、更新或删除,将课程信息、机构、班级及其他业务数据207自动对群组212进行创建、更新或删除;B.由文件导入功能208,通过指定的模板格式将对应数据文件批量导入到教学平台,创建、更新或删除用户信息210、用户与群组关系211、群组212;C.由手动输入功能209,以功能界面方式分别对用户信息210、用户与群组关系211、群组212进行创建、修改和删除。
群组212包括两种类别的具体群组:一种是课程群组213,是由对应的课程信息所产生的,每门课程有对应的课程主页和课程群组空间216,内置学生和教师完成课程学习的各种功能集合;另一种是非课程群组214,由除课程以外的其他业务信息对应产生,包括但不限于总校(或集团公司总部)、分支教学机构(或分公司)、院系、班级、专业、学科、教研组(或团队)、地域学习小组、学生会、学生社团、宿舍楼室等,每个群组有对应的群组主页和群组空间217,内置应用程序和应用提供给群组成员进行内容展示、开展交互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等。
群组空间216和217内置的各种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块因不在本发明范围,不予赘述。但某些指定应用程序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群组公告、群组日历、论坛发帖、学习内容、学习笔记、成员动态等,可通过用户与群组关系211所匹配到的用户210,实现向对应用户的个人首页215进行自动内容推送和叠加显示,用户在自己的个人页面即可获取与自己相关群组的最新内容,从而实现集中式学习支持服务和个性化信息推送。
基于上述教学平台基础结构203展开其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结构302,由群组数据接口305、用户数据接口306、群组类型307、群组308、用户309、群组成员角色310、群组成员311组成。《枚举-群组类型》312是对群组类型307的实例化,《枚举-角色类型》313是对群组成员角色310中的属性项-角色类型的实例化。
建立群组数据接口305和用户数据接口306,通过调用外部管理系统301的群组相关数据303和用户与角色数据304,根据接口设定的业务映射关系,转换为教学平台内对应的群组308、用户309、关联类-群组成员311,并可根据外部管理系统的数据变更而自动进行更新,包括对群组308、用户309、关联类-群组成员311等各项内容的创建、修改和删除。
本发明与传统教学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
1.增加了数据接口206和207、群组212、用户与群组关系211、非课程群组空间217,区别于传统教学平台是通过教务系统(或同类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专业和课程列表形成固定的结构,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是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不但实现了以专业和课程组成的互联网交互型学习群组,还可扩展到以任意业务属性划分的各类群组,包括但不限于总校(或集团公司总部)、分支教学机构(或分公司)、院系、班级、专业、学科、教研组(或团队)、地域学习小组、学生会、学生社团、宿舍楼室等。可将与学生、教师有关的教育机构、教学组织、其他的任意组织形态也导入教学平台,参与学习支持服务,解决了普通教学平台只能以专业和课程数据为基础开展有限的课程教学范畴。
2.单用户可对应多角色。与传统教学平台的一个用户只能拥有学生或教师的单一身份不同,本发明可支持一个用户同时拥有多重的身份角色,这一点是基于用户在不同群组中对应的不同成员角色来实现的。实现方法为用户309在与不同群组308所关联类的群组成员311可指定为不同的群组成员角色310。
3.有别于一般的社交类网站,基于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在群组管理员和群组成员两种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将群组管理员扩展为“主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并增加了“间接成员”和“向下关注”这两种用户与群组的成员关联关系,用于解决教学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特定权限问题。
a)在群组成员角色310的属性项-角色类型的枚举313中,增加了“间接成员”,这表示为用户与群组的关联类群组成员311中,可引用角色类型为“间接成员”的关联关系。“间接成员”表现为一个用户与相关上级业务群组的非直接成员关系,例如但不限于学习者(和教师)与各级教学机构(总校、所属院系、所属分支机构)的间接成员关系,“间接成员”关系用于解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获取某些群组的推送内容和参与部分活动的权限的需要。
b)在群组成员角色310的属性项-角色类型的枚举313中,增加了“向下关注”,这表示为用户与群组的关联类群组成员311中,可引用角色类型为“向下关注”的关联关系。“向下关注”表现为一个用户与相关下属业务群组的非直接成员关系,例如但不限于总校群组成员与下属分支机构、院系、专业、课程等业务群组的关联,用于解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拥有某些群组的访问和部分参与权限。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教学平台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201,是一个独立的软件系统,也可以是能集成入其他软件系统的独立构件,其用途是用来提供教学过程、信息发布、用户交互和学习支持服务。
外部管理系统204可以是任何应用领域和技术结构的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高等院校或中小学的教务管理系统、行业培训或社会培训的培训管理系统、企事业单位用于内部职员培训的员工档案系统等。
群组与成员关系结构的关键内容,即教学平台基础结构203中的用户210、群组212、用户与群组关系211等数据,可由三种方式产生和维护。第一种是与外部管理系统204通过数据接口202进行数据同步,自动创建、更新或删除;第二种是由文件导入功能208,以指定的模板格式批量导入数据;第三种是通过手动输入功能209分别创建、更新或删除。
用户210一旦创建,则自动生成对应的个人首页215,个人首页中集成了与用户个人相关的各种应用程序,并可获取来自于课程群组空间216和非课程群组空间217推送的内容。
课程群组213和非课程群组214一旦创建,则自动生成对应的课程群组空间216和非课程群组空间217,这两种群组空间中集成了群组多人交互的各种应用程序和学习内容资源,并根据事先设定的策略将内容推送至群组成员的个人首页215。
不同用户210对应群组212,拥有不同的用户群组关系211,表现为不同的用户角色类型310,用户角色类型310可由用户自定义其名称和属性。以课程群组的成员角色为“主讲教师”的用户210为例,可在课程群组空间216中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并上传学习内容和资源;以课程群组的成员角色为“辅导教师”的用户210为例,可在课程群组空间216中管理教学活动和过程;以课程群组的成员角色为“学习者”的用户210为例,可在课程群组空间216中进行学习内容和资源的阅读和下载、提交作业、记笔记、参与教学活动和过程。
而非课程群组的群组类型和成员角色则更为开放和灵活,群组类型307和用户角色类型310均可由用户自定义其内容,并可基于不同的群组类型在非课程群组空间217中设定不同的应用程序、应用策略和权限,以此支持与用户有关联的任何类型群组的各种活动。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201可用多种计算机语言实现,包括但不限于Java、C#、Ruby、PHP等常见语言。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结构302可用多种技术方法实现,包括但不限于Oracle、SQL Server、MySQL等数据库或XML数据文件。

Claims (7)

1.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结构,特征为: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201由数据接口202、教学平台基础结构203、文件导入功能208、手工输入功能209、个人首页215、课程主页/教学功能216、非课程群组主页217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平台基础结构203部分,特征为:
a)教学平台基础结构203由用户210、用户与群组关系211、群组212组成,用户与群组关系211记录和表达为用户与群组之间的隶属成员关联、角色及权限。
b)用户210、用户与群组关系211、群组212这3项数据,可由3种方式产生:A.由外部管理系统204通过数据接口202,将用户信息205自动对用户210进行创建、更新或删除,将用户的各种业务角色206自动对用户群组关系211进行创建、更新或删除,将课程信息、机构、班级及其他业务数据207自动对群组212进行创建、更新或删除;
B.通过指定的模板格式将对应数据文件批量导入到教学平台,创建、更新或删除用户信息210、用户与群组关系211、群组212;C.由手动输入功能209,以功能界面方式分别对用户信息210、用户与群组关系211、群组212进行创建、修改和删除。
c)群组212包括两种类别的具体群组:一种是课程群组213,是由对应的课程信息所产生的,每门课程有对应的课程主页和课程群组空间216,内置学生和教师完成课程学习的各种功能集合;另一种是非课程群组214,由除课程以外的其他业务信息对应产生,每个群组有对应的群组主页和群组空间217,内置应用程序和应用提供给群组成员进行内容展示、开展交互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等。
3.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结构,所实现的群组内容向个人用户首页推送的方法,特征为:
课程群组空间216和非课程群组空间217内某些指定应用程序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群组公告、群组日历、论坛发帖、学习内容、学习笔记、成员动态等,可通过用户与群组关系211所匹配到的用户210,实现向对应用户的个人首页215进行自动内容推送和叠加显示,用户在自己的个人页面即可获取与自己相关群组的最新内容,从而实现集中式学习支持服务和个性化信息推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教学平台基础结构203的系统结构,特征为:
a)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结构302,由群组数据接口305、用户数据接口306、群组类型307、群组308、用户309、群组成员角色310、群组成员311组成。《枚举-群组类型》312是对群组类型307的实例化,《枚举-角色类型》313是对群组成员角色310中的属性项-角色类型的实例化。
b)建立群组数据接口305和用户数据接口306,通过调用外部管理系统301的群组相关数据303和用户与角色数据304,根据接口设定的业务映射关系,转换为教学平台内对应的群组308、用户309、关联类-群组成员311,并可根据外部管理系统的数据变更而自动进行更新,包括对群组308、用户309、关联类-群组成员311等各项内容的创建、修改和删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结构,实现的一种业务对应关系和权限分配的方法,特征为:
在群组成员角色310的属性项-角色类型的枚举313中,增加了“间接成员”,这表示为用户与群组的关联类群组成员311中,可引用角色类型为“间接成员”的关联关系。“间接成员”表现为一个用户与相关上级业务群组的非直接成员关系,例如但不限于学习者(和教师)与各级教学机构(总校、所属院系、所属分支机构)的间接成员关系,“间接成员”关系用于解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获取某些群组的推送内容和参与部分活动的权限的需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结构,实现的一种业务对应关系和权限分配的方法,特征为:
在群组成员角色310的属性项-角色类型的枚举313中,增加了“向下关注”,这表示为用户与群组的关联类群组成员311中,可引用角色类型为“向下关注”的关联关系。“向下关注”表现为一个用户与相关下属业务群组的非直接成员关系,例如但不限于总校群组成员与下属分支机构、院系、专业、课程等业务群组的关联,用于解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拥有某些群组的访问和部分参与权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结构,实现的单用户可对应多角色的方法,特征为:
与传统教学平台的一个用户只能拥有学生或教师的单一身份不同,本发明可支持一个用户同时拥有多重的身份角色,这一点是基于用户在不同群组中对应的不同成员角色来实现的。实现方法为用户309在与不同群组308所关联的群组成员311中,可指定为不同的群组成员角色310,而群组成员角色310支持自定义其内容。
CN201410086915.9A 2014-03-11 2014-03-11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Pending CN1049157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6915.9A CN104915740A (zh) 2014-03-11 2014-03-11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6915.9A CN104915740A (zh) 2014-03-11 2014-03-11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5740A true CN104915740A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84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6915.9A Pending CN104915740A (zh) 2014-03-11 2014-03-11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574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7360A (zh) * 2017-01-18 2017-05-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6846156A (zh) * 2017-03-29 2017-06-13 弘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计算机映射技术和社交化手段增强学习效果的方法
CN108415997A (zh) * 2018-02-13 2018-08-17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课件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8874489A (zh) * 2018-04-18 2018-11-23 李世伟 一种多功能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035087A (zh) * 2018-07-16 2018-12-18 深圳市本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教育互动系统、学习侧终端及云平台
CN109214200A (zh) * 2018-08-29 2019-01-1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学习资源管理方法、系统及区块链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910827A (zh) * 2019-12-03 2021-06-0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262A (zh) * 2007-04-30 2008-11-05 余文胜 网络协同教育系统
CN101968932A (zh) * 2010-09-19 2011-02-09 深圳市摩拓触摸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324630A (zh) * 2012-03-22 2013-09-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学习社区中的用户聚合方法和装置
CN103426132A (zh) * 2012-05-21 2013-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交互式班级支持和教育管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262A (zh) * 2007-04-30 2008-11-05 余文胜 网络协同教育系统
CN101968932A (zh) * 2010-09-19 2011-02-09 深圳市摩拓触摸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324630A (zh) * 2012-03-22 2013-09-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学习社区中的用户聚合方法和装置
CN103426132A (zh) * 2012-05-21 2013-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交互式班级支持和教育管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7360A (zh) * 2017-01-18 2017-05-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6846156A (zh) * 2017-03-29 2017-06-13 弘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计算机映射技术和社交化手段增强学习效果的方法
CN108415997A (zh) * 2018-02-13 2018-08-17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课件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8874489A (zh) * 2018-04-18 2018-11-23 李世伟 一种多功能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035087A (zh) * 2018-07-16 2018-12-18 深圳市本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教育互动系统、学习侧终端及云平台
CN109214200A (zh) * 2018-08-29 2019-01-1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学习资源管理方法、系统及区块链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214200B (zh) * 2018-08-29 2021-10-1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学习资源管理方法、系统及区块链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910827A (zh) * 2019-12-03 2021-06-0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10827B (zh) * 2019-12-03 2022-08-0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tto The future high education distance learning in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Insights from before COVID-19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Qi et 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in China: History, current trends and challenges
Saba Critical issues in distance education: A repor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N104915740A (zh)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Cole The teaching green school building: A framework for linking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chofield et al. The Internet in school: A case study of educator demand and its precursors
Tondeur et al. Classroom biograph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evolving material landscapes (c. 1960‐2015)
Billig et al. Challenge 98: Sustaining the work of a reg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itiative
Khodyreva et 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Training of Future Science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ndemic
Barakat et al. Ripples of hope: Leading educational change for equity in Egypt’s public schools
Harsanto Innovation to enhance blended learning experience: Applying google sites in higher education
Gitau Application of the utaut model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e of web 2.0 tools in e-learning in kenyan public universities
Kecskes Collectivizing our impact: Engaging departments and academic change
Hussain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pen-sourc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Bridgman Child-friendly cities: Canadian perspectives
Jenstad et al. The MoEML pedagogical partnership program
Ziegler Closing the distance: Bringing a personal librarian program to online learners
Ortquist‐Ahrens Beyond surviv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turing of the POD Network
Eades Dimension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ome Japanese case studies
Alvi et al. Automated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Laura et al. University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Office 365
Ivanova et al. Report on Smart Education in Latvia
Jiang et al. Transcending the nature of refinement: The policy development on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n China
Pappu et al. Building effective school libraries: Lessons from the study of a Library Program in India
Polonyová et al.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viders–Slovak c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