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0827B -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0827B
CN112910827B CN201911223067.0A CN201911223067A CN112910827B CN 112910827 B CN112910827 B CN 112910827B CN 201911223067 A CN201911223067 A CN 201911223067A CN 112910827 B CN112910827 B CN 112910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recording
listening
speaking
broadcasting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30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0827A (zh
Inventor
袁延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30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0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0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0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04L65/4046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with distributed flo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通过将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设置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云平台将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录播主机,将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录播主机,以使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只接收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以实现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来提高增加多方互动的数量,提高互动效果。

Description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通信技术已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目前,人们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彼此可将各自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其他用户,从而进行多方互动。现有技术中,多方互动的过程中,多方均需将各自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其他用户,受限于设备固有的解码能力,导致参与互动的数量有限。目前,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增加互动的数量,接入更多路数的视音频码流,是通过降低当前已经接入码流的分辨率来实现,比如将接入视音频码流的分辨率从1080P修改为720P,从而将接入设备的路数扩展的。但是,过低的分辨率不但会影响互动效果,同时,过多的接入路数也会涉及更多的互动音频混音,设备支持的混音路数有限。因此,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互动路数的扩展会引入一系列的修改,改动复杂,工作量大,而且分辨率不高,互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实现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增加多方互动的数量,提高互动效果。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方互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录播主机及云平台,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
所述录播主机,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接收所述云平台转发的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所述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并将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将所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
可选的,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运行主讲模式的指令时,运行主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
所述云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录播主机发送的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并创建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所述预设服务分组的预设加入指令;
所述云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设加入指令,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云平台,具体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
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所述听讲模式;在获取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旁听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所述旁听模式。
可选的,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
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当接收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听讲模式转换为所述旁听模式,并停止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可选的,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
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当接收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旁听模式转换为所述听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可选的,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以申请将运行模式由旁听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将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根据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展示申请转换旁听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以申请将运行模式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将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根据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展示申请转换听讲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云平台具体用于:
获取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目标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将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目标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可选的,所述录播主机具体用于: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的指令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可选的,所述云平台具体用于:
获取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目标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将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目标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可选的,所述录播主机具体用于: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的指令时,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展示错误提示,其中,所述错误提示表示听讲模式录播主机数量已达上限。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方互动方法,应用于录播主机,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当前录播主机在处于旁听模式时,接收云平台转发的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所述当前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当前录播主机在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预设加入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当前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当接收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旁听模式转换为所述听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在接收到由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一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运行主讲模式的指令时,运行主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展示针对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将所述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展示针对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将所述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的指令时,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展示错误提示,其中,所述错误提示表示听讲模式录播主机数量已达上限。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的指令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当接收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听讲模式转换为所述旁听模式,并停止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转发给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在接收到由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二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方互动方法,应用于多方互动系统中的云平台,所述多方互动系统还包括多个录播主机,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并将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将所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
根据所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以使目标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预设加入指令;
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听讲模式;
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旁听模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将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将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将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将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方互动装置,应用于录播主机,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前录播主机在处于旁听模式时,接收云平台转发的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所述当前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预设加入指令模块,用于所述当前录播主机在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预设加入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当前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听讲模式转换模块,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当接收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旁听模式转换为所述听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模块,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在接收到由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一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主讲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运行主讲模式的指令时,运行主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展示针对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将所述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展示针对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将所述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的指令时,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第二发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展示错误模块,用于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展示错误提示,其中,所述错误提示表示听讲模式录播主机数量已达上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的指令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当接收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听讲模式转换为所述旁听模式,并停止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转发给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在接收到由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二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方互动装置,应用于多方互动系统中的云平台,所述多方互动系统还包括多个录播主机,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装置包括:
云平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并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
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以使目标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加入指令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预设加入指令;
加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可选的,所述加入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听讲模式;
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旁听模式。
可选的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将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将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将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
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将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或上述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或上述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或上述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将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设置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云平台将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录播主机,将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录播主机,以使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只接收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所述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接收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视音频码流和所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视音频码流,以实现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来提高增加多方互动的数量,提高互动效果。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方互动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方互动系统交互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方互动系统中云平台处理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方互动系统中录播主机处理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多方互动系统,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方互动系统的一种示意图,包括:
多个录播主机110及云平台111,上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
上述录播主机110,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接收上述云平台111转发的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110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110的视音频码流,其中,上述录播主机为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110。
上述云平台111,用于接收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110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110的视音频码流,并将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110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110和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110,将上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110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110、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110和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110。
在多方互动应用场景中,包括多个录播主机110和云平台111,其中录播主机110的运行模式可以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上述云平台111用于接收及转发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及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具体交互过程可以参见图2。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方互动系统交互的一种示意图,云平台111接收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及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并将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同一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录播主机,接收上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视音频码流,并将上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录播主机,即,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需要将本地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上述云平台111,通过上述云平台111将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同一服务分组下的其他录播主机,即通过上述云平台111将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处于旁听模式下的录播主机。
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处于旁听模式下的录播主机接收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后,对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进行解码,从而可以获取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方的视音频数据;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也需要将本地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上述云平台,通过上述云平台将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同一服务分组下的其他录播主机,即通过上述云平台将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处于主机模式的录播主机、处于旁听模式下的录播主机、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处于主机模式的录播主机和处于旁听模式下的录播主机以及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接收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后,对上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进行解码,从而可以获取上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方的视音频数据,以使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只接收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一般情况下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并不会向云平台上传自身的视音频码流,以节约带宽。当然,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也可向上述云平台发送本地的视音频码流,但上述云平台并不把上述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录播主机。
下面以教学场景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教学场景中,老师通过自己所在教室的录播主机创建教学服务,则其他的教室的学生可通过其他录播主机加入到上述教学服务,例如老师所在的教室为主教室,则老师通过主教室的录播主机向上述云平台发送创建教学任务指令,主教室的录播主机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则上述云平台创建教学任务,其他的教室,例如,一共5个从教室,具体为,从教室1,从教室2,从教室3,从教室4,从教室5,则从教室的学生可通过所在教室的录播主机加入到上述教学服务,因为录播主机解码能力的限制,录播主机最多可接受4路视音频码流,则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从教室2的录播主机,从教室3的录播主机,从教室4的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听讲模式,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旁听模式。主教室的录播主机将自己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将主教室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发送给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从教室2的录播主机,从教室3的录播主机,从教室4,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从教室2的录播主机,从教室3的录播主机,从教室4的录播主机,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对主教室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进行解码,从而使得从教室1,从教室2,从教室3,从教室4及从教室5的学生观看到主教室的画面,听到主教室的声音,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将自己的视音频码流发送给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将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发送给主教室的录播主机,从教室2的录播主机,从教室3的录播主机,从教室4,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主教室的录播主机,从教室2的录播主机,从教室3的录播主机,从教室4的录播主机,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对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进行解码,从而使得主教室,从教室2,从教室3,从教室4及从教室5的学生观看到从教室1的画面,听到从教室1的声音。其他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运行方式同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以使参与上述教学服务中的录播主机的只接收主教室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通过将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设置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云平台将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录播主机,将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录播主机,以使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只接收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以实现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来提高增加多方互动的数量,提高互动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录播主机110还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运行主讲模式的指令时,运行主讲模式,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
上述云平台111还用于:接收上述录播主机发送的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并创建预设服务分组。
当前的录播主机当接收到用户运行主讲模式的指令时,运行主讲模式,运行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向上述云平台111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上述云平台接收上述录播主机发送的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并创建预设服务分组,以使其他录播主机可以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其中,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具体可以包括服务形式信息,例如,上述服务为开放性服务,表示任何录播主机均可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或者上述服务为加密级服务,其他录播主机需要通过验证才可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
另外,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包括,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不超过预设阈值,其中上述预设阈值是根据录播主机的设备性能定义的,例如根据录播主机的设备性能,录播主机只能接收4路视音频码流,则上述预设阈值可以为4,也可以小于4。例如,录播主机只能接收4路视音频码流,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要求处于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不超过2台,即,所有的录播主机的只获取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2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以实现互动灵活的灵活性,提高互动体验,也以此实现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来提高增加多方互动的数量,提高互动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录播主机110还用于: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上述预设服务分组的预设加入指令;
上述云平台111还用于:接收上述设加入指令,根据上述预设加入指令,将上述录播主机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
例如,云平台创建了教学服务,其他录播主机可以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上述教学服务的预设加入指令,上述云平台接收上述设加入指令,根据上述预设加入指令,将上述录播主机加入上述教学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云平台111具体用于: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当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当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
上述录播主机110还用于:在获取到上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上述听讲模式;在获取到上述云平台发送的上述旁听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上述旁听模式。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方互动系统中云平台处理的一种示意图,在步骤S200中,上述云平台111获取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上述预设服务分组的预设加入指令;在步骤S210中,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在步骤S220中,当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在步骤S230中,当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例如,录播主机1申请加入上述云平台111创建的教学服务,其中,上述教学服务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为3,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4时,则上述云平台111向上述申请加入教学服务的录播主机1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则录播主机1可运行听讲模式;当上述教学服务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为3,等于预设阈值3时,向上述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则录播主机1可运行旁听模式。通过控制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以实现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来提高增加多方互动的数量,提高互动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录播主机110还用于:
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当接收到上述云平台111发送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上述听讲模式转换为上述旁听模式,并停止向上述云平台发送上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例如,上述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处于听讲模式,云平台111向上述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则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根据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并停止向上述云平台发送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云平台发送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可以是根据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出的预设指令进行设定的,也可以是云平台根据云平台的设备性能,例如,云平台当前硬件设备资源不足,为了保证各录播主机接收到的视音频的质量,随机或者按照预设的规则从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中选取其中一个,发送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录播主机110还用于:
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当接收上述云平台111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上述旁听模式转换为上述听讲模式,并向上述云平台111发送上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方互动系统中录播主机处理的一种示意图,上述录播主机110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在步骤S310中,接收到上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在步骤S320中,将运行模式由上述旁听模式转换为上述听讲模式;在步骤S330中,向上述云平台发送上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例如,上述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处于旁听模式,云平台111向上述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则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根据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向上述云平台111发送上述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可以是根据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出的预设指令进行设定的,也可以是云平台根据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进行设备的,例如,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提前离开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为了使得视音频数量不变,随机或者按照预设的规则从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中选取其中一个,发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录播主机110还用于: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111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以申请将运行模式由旁听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上述云平台111,还用于将上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发送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根据上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展示申请转换旁听模式信息。
例如,上述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处于听讲模式,但是从教室1的人员目前不需要参与互动,则上述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根据从教室1的人员发出的预设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向上述云平台111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或者当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因为设备性能的影响,例如,内存资源不足,则从教室的录播主机可向上述云平台111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以申请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上述云平台接收到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将上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发送给上述教学服务中的主教室的录播主机,以使处于主教室的录播主机根据上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展示申请转换旁听模式信息供主教室的老师确定是否同意将从教室1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录播主机110还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以申请将运行模式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上述云平台,还用于将上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根据上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展示申请转换听讲模式信息。
例如,上述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处于旁听模式,但是从教室5的人员目前需要参与互动,则上述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根据从教室5的人员发出的预设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向上述云平台111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以申请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上述云平台接收到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将上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给上述教学服务中的主教室的录播主机,以使处于主教室的录播主机根据上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展示申请转换听讲模式信息供主教室的老师确定是否同意将从教室5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云平台111具体用于:
获取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目标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将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目标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是运行听讲模式,或者运行旁听模式。例如,主教室的老师需要从教室1的人员不参与互动,则主教室的老师可以给主教室的录播主机发出一个指令,以使主教室的录播主机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上述云平台将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以使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录播主机110具体用于: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的指令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的指令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以使上述云平台将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实现多方互动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云平台111具体用于:
获取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目标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将上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目标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是运行听讲模式,或者运行旁听模式。例如,在上述教学服务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为2,小于预设阈值,主教室的老师需要从教室5的人员参与互动,则主教室的老师可以给主教室的录播主机发出一个指令,以使主教室的录播主机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上述云平台将上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以使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当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主教室的老师也可以从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中选择一个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以使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以实现互动灵活的灵活性,提高互动体验,也以此实现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来提高增加多方互动的数量,提高互动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录播主机具体用于: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的指令时,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上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当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展示错误提示,其中,上述错误提示表示听讲模式录播主机数量已达上限。
例如,在上述教学服务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为2,小于预设阈值,主教室的老师需要从教室5的人员参与互动,则主教室的老师可以给主教室的录播主机发出一个指令,以使主教室的录播主机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上述云平台将上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以使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当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主教室的录播主机展示错误提示,以此提示主教室的老师听讲模式录播主机数量已达上限,进而,主教室的老师也可以从选择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选择一个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以使从教室1的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以使从教室5的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以实现互动灵活的灵活性,提高互动体验,也以此实现在设备性能有限的情况下,控制加入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提高互动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方互动方法,上述方法应用于录播主机,上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当前录播主机在处于旁听模式时,接收云平台转发的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上述当前录播主机为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当前录播主机在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预设加入指令,以使上述云平台根据上述预设加入指令,将上述当前录播主机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当接收上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上述旁听模式转换为上述听讲模式,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上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上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在接收到由上述云平台转发的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一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运行主讲模式的指令时,运行主讲模式,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以使上述云平台根据上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上述云平台转发的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展示针对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以使上述云平台将上述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上述云平台转发的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展示针对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以使上述云平台将上述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上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的指令时,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当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展示错误提示,其中,上述错误提示表示听讲模式录播主机数量已达上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的指令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当接收到上述云平台发送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上述听讲模式转换为上述旁听模式,并停止向上述云平台发送上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上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转发给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在接收到由上述云平台转发的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二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各个方法步骤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系统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方互动方法,应用于云平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上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并将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将上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
根据上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以使目标录播主机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预设加入指令;
根据上述预设加入指令,将上述目标录播主机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将上述目标录播主机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包括:
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以使上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听讲模式;
当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以使上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旁听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将上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将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
将上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
将上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发送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各个方法步骤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系统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应用于录播主机,上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上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前录播主机在处于旁听模式时,接收云平台转发的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上述当前录播主机为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预设加入指令模块,用于上述当前录播主机在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预设加入指令,以使上述云平台根据上述预设加入指令,将上述当前录播主机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听讲模式转换模块,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当接收上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上述旁听模式转换为上述听讲模式,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上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模块,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上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在接收到由上述云平台转发的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一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主讲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运行主讲模式的指令时,运行主讲模式,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以使上述云平台根据上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上述云平台转发的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展示针对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以使上述云平台将上述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上述云平台转发的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展示针对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以使上述云平台将上述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上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的指令时,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第二发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当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展示错误模块,用于当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展示错误提示,其中,上述错误提示表示听讲模式录播主机数量已达上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的指令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当接收到上述云平台发送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上述听讲模式转换为上述旁听模式,并停止向上述云平台发送上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向上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上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转发给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在接收到由上述云平台转发的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二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系统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应用于云平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上述装置包括:
云平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并将上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将上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
创建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以使目标录播主机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加入指令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预设加入指令;
加入模块,用于根据上述预设加入指令,将上述目标录播主机加入上述预设服务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加入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以使上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听讲模式;
当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上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以使上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旁听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发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将上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发送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模块,用于将上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模块,用于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
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将上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上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模块,用于获取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
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模块,用于将上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发送给上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上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上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系统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示意图,包括: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和通信总线540,其中,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上述存储器530,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上述处理器510,用于执行上述存储器530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应用于云平台的多方互动方法或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应用于录播主机的多方互动方法。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上述应用于录播主机的多方互动方法或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上述应用于云平台的多方互动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上述应用于录播主机的多方互动方法或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上述应用于云平台的多方互动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各个可选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组合来形成方案,这些方案均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2)

1.一种多方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录播主机及云平台,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
所述录播主机,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接收所述云平台转发的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所述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并将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将所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
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所述预设服务分组的预设加入指令;
所述云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设加入指令,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所述云平台,具体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
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所述听讲模式;在获取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旁听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所述旁听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运行主讲模式的指令时,运行主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
所述云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录播主机发送的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并创建预设服务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
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当接收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听讲模式转换为所述旁听模式,并停止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
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当接收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旁听模式转换为所述听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以申请将运行模式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将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根据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展示申请转换旁听模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播主机还用于: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以申请将运行模式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将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根据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展示申请转换听讲模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具体用于:
获取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将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播主机具体用于: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的指令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具体用于:
获取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将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播主机具体用于: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的指令时,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展示错误提示,其中,所述错误提示表示听讲模式录播主机数量已达上限。
11.一种多方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录播主机,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当前录播主机在处于旁听模式时,接收云平台转发的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所述当前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当前录播主机在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预设加入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当前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在获取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所述听讲模式;在获取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旁听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所述旁听模式;
所述听讲模式运行指令为所述云平台在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发送的;所述旁听模式运行指令为所述云平台在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发送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当接收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旁听模式转换为所述听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旁听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在接收到由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一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运行主讲模式的指令时,运行主讲模式,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展示针对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将所述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接收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展示针对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将所述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根据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旁听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的指令时,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当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展示错误提示,其中,所述错误提示表示听讲模式录播主机数量已达上限。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主讲模式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将目标录播主机由听讲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的指令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针对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当接收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旁听模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由所述听讲模式转换为所述旁听模式,并停止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所述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听讲模式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以使云平台将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转发给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在接收到由所述云平台转发的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第二同意转换指令时,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23.一种多方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方互动系统中的云平台,所述多方互动系统还包括多个录播主机,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并将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将所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预设加入指令;
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所述将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听讲模式;
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旁听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
根据所述创建预设服务分组指令,创建预设服务分组,以使目标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将所述听讲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发送的针对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旁听讲模式转换指令;
将所述旁听模式转换指令发送给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
将所述申请转换听讲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旁听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听讲模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的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
将所述申请转换旁听模式指令发送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以使所述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判断是否同意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目标录播主机将运行模式转换为旁听模式。
29.一种多方互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录播主机,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前录播主机在处于旁听模式时,接收云平台转发的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其中,所述当前录播主机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录播主机;
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预设加入指令模块,用于所述当前录播主机在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时,向所述云平台发送预设加入指令,以使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当前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运行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听讲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所述听讲模式;在获取到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旁听模式运行指令时,运行所述旁听模式;
所述听讲模式运行指令为所述云平台在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发送的;所述旁听模式运行指令为所述云平台在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发送的。
30.一种多方互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方互动系统中的云平台,所述多方互动系统还包括多个录播主机,所述录播主机的运行模式为主讲模式、听讲模式或旁听模式,所述装置包括:
云平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和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并将所述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将所述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视音频码流转发给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主讲模式的录播主机、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其他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和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的处于旁听模式的录播主机;
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加入指令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录播主机发送的预设加入指令;
加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加入指令,将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加入所述预设服务分组;
所述加入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预设服务分组中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
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听讲模式运行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听讲模式;
当所述处于听讲模式的录播主机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录播主机发送旁听模式运行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录播主机运行旁听模式。
3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或权利要求23-2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
3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2任一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或权利要求23-28任一所述的多方互动方法。
CN201911223067.0A 2019-12-03 2019-12-03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10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3067.0A CN112910827B (zh) 2019-12-03 2019-12-03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3067.0A CN112910827B (zh) 2019-12-03 2019-12-03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827A CN112910827A (zh) 2021-06-04
CN112910827B true CN112910827B (zh) 2022-08-05

Family

ID=7610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3067.0A Active CN112910827B (zh) 2019-12-03 2019-12-03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082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880A (zh) * 2007-09-13 2008-02-20 深圳市融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直播节目中的视频信息传送方法
CN104915740A (zh) * 2014-03-11 2015-09-16 王波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CN105657326A (zh) * 2016-03-02 2016-06-08 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群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95211A (zh) * 2017-06-15 2017-09-22 北京大生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旁路的在线监课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6667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Gadi Singer Structure and adaptive apparatus for online educational learning through trusted mass collaboration
US20140120511A1 (en) * 2012-10-07 2014-05-01 Sharon L. Hall TeachAtCafe - TeaChatCafe, Transparent Digital and Social Media as an Op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ol with User Driven Content and Internet Content Submission Capability for Educators and Their Students
CN104539436B (zh) * 2014-12-22 2018-08-07 杭州施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课堂内容实时直播方法及系统
US10628901B1 (en) * 2016-09-23 2020-04-21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nnected learning centers
CN108968384A (zh) * 2018-06-25 2018-12-11 北京优教互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互动教学课桌及互动教学方法
CN109034036B (zh) * 2018-07-19 2020-09-01 青岛伴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分析方法、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880A (zh) * 2007-09-13 2008-02-20 深圳市融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直播节目中的视频信息传送方法
CN104915740A (zh) * 2014-03-11 2015-09-16 王波 以群组与成员关系构成的网络教学平台
CN105657326A (zh) * 2016-03-02 2016-06-08 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群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95211A (zh) * 2017-06-15 2017-09-22 北京大生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旁路的在线监课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827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1368B (zh) 多媒体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38722A (zh) 一种视频会议的内容交互方法及系统
US9485596B2 (en) Utilizing a smartphone during a public address system session
CN10547230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97581A (zh) 支持同声传译视讯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10777A (zh) 远程直播方法和系统
CN110677696A (zh) 直播互动系统及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US20130103393A1 (en) Multi-point sound mixing and distant view present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6082577A1 (zh) 视频会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283857A (zh) 多媒体会议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26336A1 (zh) 音频视频会议中的远程互动方法、系统及mcu
CN108989364B (zh) 基于云会议的数据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10570701A (zh) 一种同步视频的双向语音互动教学系统及方法
US20200329083A1 (en) Video conferen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cu
CN112910827B (zh) 多方互动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9157A (zh) 一种视频会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66396B (zh) 一种多终端会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036294B1 (ko) 지역 확대 및 참여자 확대, 정보제공 및 쌍방향 소통이 가능한 디지털 동시 통역 제공 시스템
US11800017B1 (en) Encoding a subset of audio input for broadcasting conferenced communications
CN113345281A (zh) 智慧教学系统
WO2016101623A1 (zh) 多点音频视频通信中远程互动的方法及设备
CN102934426A (zh) 数据分发设备、数据分发方法和程序
CN113450797A (zh) 基于在线会议的音频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1610387A (zh) Mcu端口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US11838687B2 (e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multi-point video conferencing s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