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4511A - 光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4511A
CN104914511A CN201510087038.1A CN201510087038A CN104914511A CN 104914511 A CN104914511 A CN 104914511A CN 201510087038 A CN201510087038 A CN 201510087038A CN 104914511 A CN104914511 A CN 104914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rism
sending device
substrat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70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4511B (zh
Inventor
土居正治
久保田嘉伸
川岛由匡
久保辉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Optical Components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Optical Component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Optical Component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Optical Component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14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4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4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4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4Optical coupling means utilising prism or gr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6Multiwavelength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72Wavelength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6Polarisation multiplex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光发送装置。基板是第一光调制器和第二光调制器沿着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基板。第一棱镜使通过第一光调制器调制第一波长的光而获得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沿着基板的宽度方向朝第二光调制器的相反侧移动。第二棱镜沿着基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远离第一棱镜的位置处,并且使通过第二光调制器调制第二波长的光而获得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沿着基板的宽度方向朝第一光调制器的相反侧移动。

Description

光发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光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偏振复用系统已知用作使光通信系统加速的传输系统。偏振复用系统是利用偏振复用的光一次发送两条独立的数据的传输系统,所述偏振复用的光是通过将具有彼此正交的偏振波的信号光合成而获得的。
在使用偏振复用系统的光发送装置中,安装有调制预定波长的光的光调制器。从通过光调制器调制的预定波长的光获得的两条信号光在偏振波彼此正交的状态下被合成,并且作为偏振复用的光输出给下游侧的光传输路径。
关于光发送装置,已对进一步改进通信速度的各种类型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例如,已知有这样一种技术,其中与多个不同的波长关联的多个光调制器被集成地布置在单个基板上。通过此技术,调制不同波长的两束光的两个光调制器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地布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36505号公报
然而,上述传统技术没有考虑在减小多个光调制器集成地布置在单个基板上的装置的尺寸的同时防止对光学部件的损伤。
下面将描述这一点。可以想到为了将多个光调制器集成地布置在单个基板上,基板的宽度增加。然而,如果基板的宽度增加,则妨碍了整个装置的尺寸的减小。另外,如果基板的宽度增加,则由于光调制器调制光所使用的电信号的传输距离变长,电信号衰减。结果,从利用该电信号调制的光所获得的信号光的品质劣化。为了避免这种信号光的品质的劣化,基板的宽度优选地减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想到使用在各个调制器的下游布置称为光路改变棱镜的光学部件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增加从各个调制器输出的信号光的光路的距离的结构。通过此结构,即使基板的宽度减小,也可在光路改变棱镜的下游侧确保用于布置另一光学部件的空间。然而,存在这样的问题:随着基板的宽度减小,由于接触光路改变棱镜而引起的损伤的可能性变高。
鉴于上述情况而想出本发明,其目的是在减小多个光调制器集成地布置在单个基板上的装置的尺寸的同时防止对光学部件的损伤。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方面,一种光发送装置包括:基板,在该基板上调制第一波长的光的第一光调制器和调制第二波长的光的第二光调制器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第一棱镜,其使通过第一光调制器调制第一波长的光而获得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沿着基板的宽度方向朝第二光调制器的相反侧移动;以及第二棱镜,其沿着基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远离第一棱镜的位置处,并且使通过第二光调制器调制第二波长的光而获得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沿着基板的宽度方向朝第一光调制器的相反侧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6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中公开的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光发送装置10包括光源11-1和11-2、连接块12、调制器基板13、准直透镜14-1和14-2、准直透镜15-1和15-2、光路改变棱镜16以及光路改变棱镜17。另外,光发送装置10包括偏振光束合成器18、偏振光束合成器19、壳体20、聚焦透镜21、透镜架22、光纤23、聚焦透镜24、透镜架25和光纤26。
另外,在图1中,假设y轴被定义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并且假设x轴被定义在调制器基板13的长度方向上。另外,假设第二光调制器132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反侧是y轴的正方向,并且假设第一光调制器131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反侧是y轴的负方向。另外,假设光路改变棱镜16在调制器基板13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反侧是x轴的正方向,并且假设光路改变棱镜16在调制器基板13的长度方向上的侧是x轴的负方向。
光源11-1和11-2发射不同波长的光。具体地讲,光源11-1发射波长λ1的光,而光源11-2发射不同于波长λ1的波长λ2的光。波长λ1的光和波长λ2的光分别是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的示例。
连接块12是将光源11-1和11-2与调制器基板13光学连接的块。从光源11-1发射的波长λ1的光经由连接块12被输入给调制器基板13(将稍后描述)上的第一光调制器131。从光源11-2发射的波长λ2的光经由连接块12被输入给调制器基板13(将稍后描述)上的第二光调制器132。
调制器基板13是连接到中继基板133并且用于利用从中继基板133供应的电信号调制光的基板。在调制器基板13上,第一光调制器131和第二光调制器132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即,在y轴方向上)并排布置。
第一光调制器131调制从光源11-1经由连接块12输入的波长λ1的光。具体地讲,第一光调制器131包括光调制单元131a和光调制单元131b。当通过光耦合器等分割波长λ1的光时,光调制单元131a利用从中继基板133供应的电信号对由于分割而获得的一束波长λ1的光进行调制。在下面的描述中,从光调制单元131a所调制的波长λ1的光而获得的光被称作第一输出光。光调制单元131a将第一输出光输出给准直透镜14-1。
光调制单元131b利用从中继基板133供应的电信号对通过分割而获得的另一束波长λ1的光进行调制。在下面的描述中,从光调制单元131b所调制的波长λ1的光而获得的光被称作第二输出光。光调制单元131b将第二输出光输出给准直透镜14-2。
第二光调制器132调制从光源11-2经由连接块12输入的波长λ2的光。具体地讲,第二光调制器132包括光调制单元132a和光调制单元132b。当通过光耦合器等分割波长λ2的光时,光调制单元132a利用从中继基板133供应的电信号对由于分割而获得的一束波长λ2的光进行调制。在下面的描述中,从光调制单元132a所调制的波长λ2的光而获得的光被称作第三输出光。光调制单元132a将第三输出光输出给准直透镜15-1。
光调制单元132b利用从中继基板133供应的电信号对通过分割获得的另一束波长λ2的光进行调制。在下面的描述中,从光调制单元132b所调制的波长λ2的光而获得的光被称作第四输出光。光调制单元132b将第四输出光输出给准直透镜15-2。
准直透镜14-1和14-2布置在调制器基板13与光路改变棱镜16之间,并且分别使从光调制单元131a和光调制单元131b输入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准直。
准直透镜15-1和15-2布置在调制器基板13与光路改变棱镜17之间,并且分别使从光调制单元132a和光调制单元132b输入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准直。
光路改变棱镜16使分别通过准直透镜14-1和14-2准直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在y轴的正方向上移动。换言之,光路改变棱镜16使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在使得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与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之间的距离增大的方向上移动。
光路改变棱镜17使分别通过准直透镜15-1和15-2准直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在y轴的负方向上移动。换言之,光路改变棱镜17使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在使得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与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之间的距离增大的方向上移动。
另外,光路改变棱镜17布置在调制器基板13的长度方向上,即,布置在x轴方向上远离光路改变棱镜16的位置处。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光路改变棱镜17布置在x轴的负方向上远离光路改变棱镜16达预先设定的距离S的位置处,使得光路改变棱镜16不与光路改变棱镜17接触。
另外,光路改变棱镜17布置在x轴方向上远离光路改变棱镜16的位置处,以从x轴方向看时与光路改变棱镜16的一部分交叠。由于从x轴方向看时光路改变棱镜17与光路改变棱镜16的一部分交叠,所以可使存在于y轴的正方向侧的光路改变棱镜16的端部与存在于y轴的负方向侧的光路改变棱镜17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最小化。
偏振光束合成器18对从光路改变棱镜16输出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执行偏振合成。具体地讲,偏振光束合成器18包括半波片181和偏振光束合成器(PBC)棱镜182。半波片181使从光路改变棱镜16输出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中的一个的偏振波相对于输出光中的另一个的偏振波旋转90度。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半波片181使从光路改变棱镜16输出的第二输出光的偏振波相对于第一输出光的偏振波旋转90度。
PBC棱镜182对偏振波通过半波片181而旋转的输出光中的一个与输出光中的另一个执行偏振合成,从而PBC棱镜182生成偏振复用的光。
偏振光束合成器19对从光路改变棱镜17输出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执行偏振合成。具体地讲,偏振光束合成器19包括半波片191和PBC棱镜192。半波片191使从光路改变棱镜17输出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中的一个的偏振波相对于输出光中的另一个的偏振波旋转90度。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半波片191使从光路改变棱镜17输出的第四输出光的偏振波相对于第三输出光的偏振波旋转90度。
PBC棱镜192对偏振波通过半波片191而旋转的输出光中的一个与输出光中的另一个执行偏振合成,从而PBC棱镜192生成偏振复用的光。
壳体20容纳连接块12、调制器基板13、准直透镜14-1和14-2、准直透镜15-1和15-2、光路改变棱镜16、光路改变棱镜17、偏振光束合成器18以及偏振光束合成器19。在壳体20的侧壁上,布置有连接器20a,该连接器20a布置在壳体20外部并且连接中继基板133与生成用于调制光的电信号的电信号源(未示出)。
聚焦透镜21朝着光纤23聚集从经受偏振光束合成器18的偏振合成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而获得的偏振复用的光。
透镜架22被固定在壳体20的外部并且保持聚焦透镜21。例如,透镜架22通过激光焊接来固定在壳体20的外部。
光纤23将聚焦透镜21所聚集的偏振复用的光传输给下游侧。
聚焦透镜24朝着光纤26聚集从经受偏振光束合成器19的偏振合成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而获得的偏振复用的光。
透镜架25被固定在壳体20的外部并且保持聚焦透镜24。例如,透镜架25通过激光焊接来固定在壳体20的外部。
光纤26将聚焦透镜24所聚集的偏振复用的光传输给下游侧。
以下,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的操作。从光发送装置10中的光源11-1发射的波长λ1的光经由连接块12输入给调制器基板13上的第一光调制器131。从光源11-2发射的波长λ2的光经由连接块12输入给调制器基板13上的第二光调制器132。然后,通过光调制单元131a和光调制单元131b对输入给第一光调制器131的波长λ1的光进行调制,从而获得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相比之下,通过光调制单元132a和光调制单元132b对输入给第二光调制器132的波长λ2的光进行调制,从而获得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
然后,分别通过准直透镜14-1和14-2来使从第一光调制器131输出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准直。相比之下,分别通过准直透镜15-1和15-2来使从第二光调制器132输出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准直。
然后,通过光路改变棱镜16使分别通过准直透镜14-1和14-2准直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在y轴的正方向上移动。相比之下,通过光路改变棱镜17使分别通过准直透镜15-1和15-2准直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在y轴的负方向上移动。即,分别通过准直透镜14-1和14-2准直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与分别通过准直透镜15-1和15-2准直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即使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减小,也可在光路改变棱镜16和光路改变棱镜17的下游侧确保用于布置诸如偏振光束合成器18和偏振光束合成器19的光学部件的空间。
然而,随着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变得过度减小,光路改变棱镜16和光路改变棱镜17接触并且损伤的可能性很高。就这一点,通过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光路改变棱镜17布置在调制器基板13的长度方向上,即,布置在x轴方向上远离光路改变棱镜16的位置处。因此,即使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减小,也可防止光路改变棱镜16与光路改变棱镜17之间的接触。
此后,通过光路改变棱镜16移动了光路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经受偏振光束合成器18的偏振合成。相比之下,通过光路改变棱镜17移动了光路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经受偏振波合成器19的偏振合成。
然后,聚焦透镜21将从经受偏振光束合成器18的偏振合成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而获得的偏振复用的光朝着光纤23聚集。相比之下,聚焦透镜24将从经受偏振光束合成器19的偏振合成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而获得的偏振复用的光朝着光纤26聚集。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包括调制器基板13,在该调制器基板13上调制波长λ1的光的第一光调制器131和调制波长λ2的光的第二光调制器132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另外,光发送装置10包括光路改变棱镜16,该光路改变棱镜16使从第一光调制器131所调制的波长λ1的光而获得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朝第二光调制器132的相反侧移动。另外,光发送装置10包括光路改变棱镜17,该光路改变棱镜17使从第二光调制器132所调制的波长λ2的光而获得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朝第一光调制器131的相反侧移动。然后,光路改变棱镜17布置在调制器基板13的长度方向上远离光路改变棱镜16的位置处。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即使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减小,也可避免光路改变棱镜16与光路改变棱镜17之间的接触。结果,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可在减小第一光调制器131和第二光调制器132集成地布置在单个调制器基板13上的光发送装置10的尺寸的同时,防止光路改变棱镜16和光路改变棱镜17的损伤。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可尽可能地减小,所以可缩短调制器基板13上的第一光调制器131和第二光调制器132调制光所使用的电信号的传输距离。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从第一光调制器131和第二光调制器132发射的光的品质的劣化可降低。
另外,通过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光路改变棱镜17布置在调制器基板13的长度方向上远离光路改变棱镜16的位置处,使得在从调制器基板13的长度方向看时光路改变棱镜17与光路改变棱镜16的一部分交叠。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使存在于y轴的正方向侧的光路改变棱镜16的端部与存在于y轴的负方向侧的光路改变棱镜17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最小化。结果,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光调制器131和第二光调制器132集成地布置在单个调制器基板13上的光发送装置10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减小。
另外,通过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透镜架22和透镜架25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调制器基板13的外部。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如果存在偏振复用的光的偏振波之间的损失差,则可通过调节透镜架22或透镜架25的位置以及光纤23或光纤26的位置来减小偏振波之间的损失差。另外,当在激光焊接时位置移位时,可通过附加焊接来微调。结果,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对于各个波长可减小偏振复用的光的偏振波之间的损失差。
另外,通过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偏振光束合成器18包括半波片181和PBC棱镜182。另外,偏振光束合成器19包括半波片191和PBC棱镜192。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可减小偏振光束合成器18和偏振光束合成器19的尺寸,结果,可进一步减小光发送装置10的尺寸。
[b]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210。图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2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光路改变棱镜的形状等不同,其它部件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以下描述中,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被指派相同的标号;因此,其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2所示,通过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210,光路改变棱镜16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于光路改变棱镜17。例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光路改变棱镜17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Lp2小于光路改变棱镜16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Lp1。因此,调制器基板13与壳体20的连接器20a之间的距离变小。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210,光路改变棱镜16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于光路改变棱镜17。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可自由地调节调制器基板13与壳体20的连接器20a之间的距离,因此其它光学部件的布置自由度增大。结果,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可进一步减小第一光调制器131和第二光调制器132集成地布置在单个调制器基板13上的光发送装置210的尺寸。
[c]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3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310。图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3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个准直透镜按照阵列保持,其它部件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以下描述中,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被指派相同的标号;因此,其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3所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310还包括准直透镜保持构件30。准直透镜保持构件30将准直透镜14-1和14-2以及准直透镜15-1和15-2在y轴方向上按照阵列保持。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310包括准直透镜保持构件30,其将准直透镜14-1和14-2以及准直透镜15-1和15-2在y轴方向上按照阵列保持。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当安装准直透镜时作业效率可改进。
[d]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410。图4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4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偏振光束合成器和聚焦透镜被一体地保持,其它部件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以下描述中,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被指派相同的标号;因此,其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4所示,通过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410,壳体20不包括偏振光束合成器18。另外,透镜架22一体地保持偏振光束合成器18和聚焦透镜21。另外,透镜架25一体地保持偏振光束合成器19和聚焦透镜24。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410,透镜架22一体地保持偏振光束合成器18和聚焦透镜21。另外,透镜架25一体地保持偏振光束合成器19和聚焦透镜24。因此,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壳体20的尺寸可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减小与偏振光束合成器18和偏振光束合成器19对应的区域。结果,第一光调制器131和第二光调制器132集成地安装在单个调制器基板13上的光发送装置10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减小。
[e]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510。图5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5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偏振光束合成器的配置,其它部件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以下描述中,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被指派相同的标号;因此,其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5所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510包括偏振光束合成器58和偏振光束合成器59,分别代替图1所示的偏振光束合成器18和偏振光束合成器19。
偏振光束合成器58对从光路改变棱镜16输出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执行偏振合成。具体地讲,偏振波合成器58包括半波片181和单轴晶体582。半波片181对应于图1所示的半波片181。
利用通过每一偏振波不同的折射率而生成的走离角,单轴晶体582对偏振波通过半波片181而旋转的输出光中的一个与输出光中的另一个执行偏振合成,从而单轴晶体582生成偏振复用的光。
偏振光束合成器59对从光路改变棱镜17输出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执行偏振合成。具体地讲,偏振光束合成器59包括半波片191和单轴晶体592。半波片191对应于图1所示的半波片191。
利用通过每一偏振波不同的折射率而生成的走离角,单轴晶体592对偏振波通过半波片191而旋转的输出光中的一个与输出光中的另一个执行偏振合成,从而单轴晶体592生成偏振复用的光。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510,偏振光束合成器58包括半波片181和单轴晶体582。另外,偏振光束合成器59包括半波片191和单轴晶体592。因此,根据第五实施方式,偏振光束合成器58和偏振光束合成器59的尺寸可减小,结果,可进一步减小光发送装置510的尺寸。
[f]第六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6描述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610。图6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6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光源11-1和11-2的布置,其它部件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以下描述中,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被指派相同的标号;因此,其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6所示,通过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610,壳体20还容纳光源11-1和11-2。另外,代替连接块12,光发送装置610包括透镜61和62。透镜61将从光源11-1发射的波长λ1的光输入给调制器基板13上的第一光调制器131。透镜62将从光源11-2发射的波长λ2的光输入给调制器基板13上的第二光调制器132。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610,壳体20还容纳光源11-1和11-2。因此,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第一光调制器131和第二光调制器132集成地布置在单个调制器基板13上的光发送装置610的尺寸可在调制器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上减小与光源11-1和11-2对应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光发送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方面,提供这样的优点:可在减小多个光调制器集成地布置在单个基板上的装置的尺寸的同时防止光学部件的损伤。

Claims (13)

1.一种光发送装置,该光发送装置包括:
基板,在该基板上对第一波长的光进行调制的第一光调制器和对第二波长的光进行调制的第二光调制器沿着宽度方向并排布置;
第一棱镜,该第一棱镜使通过所述第一光调制器调制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而获得的第一输出光和第二输出光的光路沿着所述基板的所述宽度方向朝所述第二光调制器的相反侧移动;以及
第二棱镜,该第二棱镜沿着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远离所述第一棱镜的位置处,并且使通过所述第二光调制器调制所述第二波长的光而获得的第三输出光和第四输出光的光路沿着所述基板的所述宽度方向朝所述第一光调制器的相反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棱镜沿着所述基板的所述长度方向布置在远离所述第一棱镜的位置处,使得在从所述基板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看时所述第二棱镜与所述第一棱镜的一部分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棱镜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于所述第二棱镜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送装置,该光发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准直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它们布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棱镜之间,并且分别使所述第一输出光和所述第二输出光准直;
第三准直透镜和第四准直透镜,它们布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棱镜之间,并且分别使所述第三输出光和所述第四输出光准直;以及
准直透镜保持构件,其将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以及所述第三准直透镜和所述第四准直透镜沿着所述基板的所述宽度方向按照阵列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送装置,该光发送装置还包括:
偏振波合成单元,该偏振波合成单元对从所述第一棱镜发射的所述第一输出光和所述第二输出光或者从所述第二棱镜发射的所述第三输出光和所述第四输出光执行偏振合成;
壳体,该壳体中容纳有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棱镜、所述第二棱镜和所述偏振波合成单元;
聚焦透镜,该聚焦透镜聚集通过对所述第一输出光和所述第二输出光或者所述第三输出光和所述第四输出光执行偏振合成而获得的光;以及
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且保持所述聚焦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送装置,该光发送装置还包括:
壳体,该壳体中容纳有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
偏振波合成单元,该偏振波合成单元对从所述第一棱镜输出的所述第一输出光和所述第二输出光或者从所述第二棱镜输出的所述第三输出光和所述第四输出光执行偏振合成;
聚焦透镜,该聚焦透镜聚集通过对所述第一输出光和所述第二输出光或者所述第三输出光和所述第四输出光执行偏振合成而获得的光;以及
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且一体地保持所述偏振波合成单元和所述聚焦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保持构件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保持构件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偏振波合成单元包括半波片和偏振光束合成器PBC棱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偏振波合成单元包括半波片和偏振光束合成器PBC棱镜。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偏振波合成单元包括半波片和单轴晶体。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偏振波合成单元包括半波片和单轴晶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发送装置,该光发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光源,该第一光源发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
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发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以及
壳体,该壳体容纳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
CN201510087038.1A 2014-03-11 2015-02-25 光发送装置 Active CN1049145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7913A JP6233113B2 (ja) 2014-03-11 2014-03-11 光送信装置
JP2014-047913 2014-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4511A true CN104914511A (zh) 2015-09-16
CN104914511B CN104914511B (zh) 2018-06-08

Family

ID=54068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7038.1A Active CN104914511B (zh) 2014-03-11 2015-02-25 光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20948B2 (zh)
JP (1) JP6233113B2 (zh)
CN (1) CN1049145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0237A (zh) * 2016-03-31 2018-11-09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制器件
CN108780239A (zh) * 2016-03-31 2018-11-09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制器件
CN109756272A (zh) * 2019-01-07 2019-05-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外调射频电光转换集成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0880B2 (ja) * 2016-03-16 2019-03-13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調デバイス
JP6638515B2 (ja) * 2016-03-29 2020-01-29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調器
JP6728888B2 (ja) * 2016-03-31 2020-07-22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調器
JP6269710B2 (ja) * 2016-03-31 2018-01-31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調デバイス
JP6376165B2 (ja) * 2016-03-31 2018-08-22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調デバイス
JP6376166B2 (ja) * 2016-03-31 2018-08-22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調デバイス
JP7367579B2 (ja) * 2020-03-23 2023-10-24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機能デバイス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6505A (ja) * 1999-06-23 2001-02-09 Jds Uniphase Inc 光回路および光信号多重化方法
US20030194237A1 (en) * 1999-06-23 2003-10-16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Micro-optic delay element for use in a time-division multiplexed system
JP2007212531A (ja) * 2006-02-07 2007-08-23 Ricoh Co Ltd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722039A (zh) * 2011-03-31 2012-10-10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光调制器
JP2012203282A (ja) * 2011-03-28 2012-10-22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偏波合成装置
JP2013182222A (ja) * 2012-03-04 2013-09-12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結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8314A (en) * 1959-04-06 1968-06-11 Control Data Corp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of frequencies higher than those of light
US3552859A (en) * 1964-03-04 1971-01-05 Texas Instruments Inc Optical instru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parallelism or nonparallelism of two reflecting surfaces
US5223975A (en) * 1988-11-11 1993-06-29 Fujitsu Limited Polarization beam coupler including a splitter for producing an output monitor beam
US5682236A (en) * 1993-07-02 1997-10-28 Metrolaser Remote measurement of near-surface physical properties using optically smart surfaces
JPH1114681A (ja) * 1997-06-18 1999-01-22 Tokin Corp 無線周波数信号受信システム
US6297907B1 (en) * 1997-09-02 2001-10-02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vices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interference filters
JP3871867B2 (ja) * 2000-09-13 2007-0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導波路モジュール
WO2003009436A1 (fr) 2001-07-18 2003-01-30 Oyokoden Lab Co., Ltd. Procede de couplage optique a excitation par la sortie, et coupleur optique a excitation par la sortie utilisant le procede
EP1436870A2 (en) 2001-10-09 2004-07-14 Infinera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TxPIC) AND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EMPLOYING TxPICs
JP2003329990A (ja) * 2002-05-13 2003-11-19 Fdk Corp 光制御デバイス
US8270067B1 (en) * 2008-07-28 2012-09-18 Optoplex Corporation Sagnac delay-line interferometer for DPSK demod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6505A (ja) * 1999-06-23 2001-02-09 Jds Uniphase Inc 光回路および光信号多重化方法
US20030194237A1 (en) * 1999-06-23 2003-10-16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Micro-optic delay element for use in a time-division multiplexed system
JP2007212531A (ja) * 2006-02-07 2007-08-23 Ricoh Co Ltd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03282A (ja) * 2011-03-28 2012-10-22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偏波合成装置
CN102722039A (zh) * 2011-03-31 2012-10-10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光调制器
JP2013182222A (ja) * 2012-03-04 2013-09-12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結合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0237A (zh) * 2016-03-31 2018-11-09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制器件
CN108780239A (zh) * 2016-03-31 2018-11-09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制器件
CN108780237B (zh) * 2016-03-31 2022-01-07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制器件
CN108780239B (zh) * 2016-03-31 2022-03-01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制器件
CN109756272A (zh) * 2019-01-07 2019-05-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外调射频电光转换集成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4511B (zh) 2018-06-08
US20150261017A1 (en) 2015-09-17
JP6233113B2 (ja) 2017-11-22
US9520948B2 (en) 2016-12-13
JP2015172630A (ja)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4511A (zh) 光发送装置
JP6361176B2 (ja) 光送信装置
US8437068B2 (en) Optical modulator
CN111512218A (zh) 光学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EP2485076A1 (en)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
WO2014119450A1 (ja) 光変調器
US8873898B2 (en) Polarization independent wavelength converter and polarization independent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thod
US20190113683A1 (en) Optical modulation device
US10027417B2 (en) Optical signal modul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268099B2 (en) Optical modulator and optical module
CN102545015A (zh) 双频激光器
US10422956B2 (en) Optical modulation device
JP6784144B2 (ja) 光モジュール
JP2021189227A (ja) 光変調器
US10578807B2 (en) Optical apparatus with paired input and output planar waveguides coupled to a reflective modulator
US20190004249A1 (en) Optical modulation device
JP2014072804A (ja) 光受信モジュール
CN213715621U (zh) 一种窄带可调滤波器
JP2010262299A (ja) 非偏向光の変調システム
JP6376166B2 (ja) 光変調デバイス
JP6269710B2 (ja) 光変調デバイス
JP6376165B2 (ja) 光変調デバイス
JP2016142809A (ja) 光変調器
CN115981069A (zh) 基于ppktp晶体的全光纤纠缠源及其器件耦合封装方法
KR20120014833A (ko) 파장 변환 소자 패키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