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2687B -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2687B
CN104912687B CN201510340485.3A CN201510340485A CN104912687B CN 104912687 B CN104912687 B CN 104912687B CN 201510340485 A CN201510340485 A CN 201510340485A CN 104912687 B CN104912687 B CN 104912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road
path
idle pulley
axle
pulley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04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2687A (zh
Inventor
钱多德
李龙超
赵文仲
孙邦江
周涛
张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3404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2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2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2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2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2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43Arrangements of mechanical driv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9/00Lubrication mean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7/00
    • F01M9/10Lubrication of valve gear or auxilia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包括正时齿轮室壳体,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内安装有依次啮合的第一惰轮组、第二惰轮组、第三惰轮组,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具有润滑油道和连通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进油孔,所述第一惰轮组具有第一润滑支路,所述第二惰轮组具有第二润滑支路,所述第三惰轮组具有第三润滑支路。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润滑油沿着正时齿轮室总成内的连通结构准确的进入各惰轮组的接合面,并通过润滑系统持续不断的供油,促进了润滑油膜的建立,较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溅润滑的润滑方案相比,其润滑效果更佳,延长了两结合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背景技术
对于发动机正时齿轮室的惰性齿轮,其主要作用是改变传动的方向,因此,齿轮与轴之间不能联动,而是通过套装在轴上的滑动轴承连接,这就造成滑动轴承与轴之间形成接合面,如果滑动轴承得不到有效润滑,轴承会因接合面的干摩擦而发生烧结。
现有技术中,滑动轴承常用的润滑方式为飞溅润滑,即将一定压力的润滑油通过喷嘴喷出,形成油雾,油雾飞溅到滑动轴承与轴之间的间隙进行润滑。如图1所示,惰性齿轮1’与滑动轴承2’为过盈配合,与轴3’为间隙配合,惰性齿轮1’滑动轴承2’联动,并与轴3’形成摩擦,一定压力的润滑油由喷嘴4’喷出形成油雾,油雾飞溅至滑动轴承2’与齿轮轴3’之间的间隙形成润滑油膜。
上述的润滑结构中,由于采用飞溅润滑,润滑油的油雾落入滑动轴承与齿轮轴之间带有偶然性,无法持续有效的提供充足的润滑油,且当齿轮的转速较高时,润滑油膜难以建立,局部会出现干摩擦,从而导致滑动轴承的烧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可为滑动轴承与轴的接合面提供充足的润滑油,以促进润滑油膜的建立,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包括正时齿轮室壳体,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内安装有依次啮合的第一惰轮组、第二惰轮组、第三惰轮组,所述第一惰轮组包含第一轴,和套装于所述第一轴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一滑动轴承,所述第二惰轮组包含第二轴,和套装于所述第二轴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滑动轴承,所述第三惰轮组包含第三轴,和套装于所述第三轴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三滑动轴承,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具有润滑油道和连通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进油孔,所述第一惰轮组具有第一润滑支路,所述第一润滑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惰轮组具有第二润滑支路,所述第二润滑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二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二轴的第二接合面,所述第三惰轮组具有第三润滑支路,所述第三润滑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三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三轴的第三接合面,润滑油自所述进油孔并经过连通结构分别流经于所述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接合面和所述第三接合面。
优选地,所述连通结构形成于所述进油孔与所述第一润滑支路、所述润滑油道依次连通,并经所述润滑油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润滑支路、所述第三润滑支路均连通而成的通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润滑支路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轴并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通路,和与所述第一通路相接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连通于所述第一接合面,且所述第二通路与回流至所述润滑油道的第三通路相接,且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进油孔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路相接的第四通路,所述第四通路相对于所述第二通路反向延伸,且所述第四通路与所述第一接合面连通。
优选地,第二润滑支路包括沿所述第二轴的轴向延伸的第五通路,和相接于所述第五通路的第六通路,所述第六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合面连通,且所述第五通路与所述润滑油道连通。
优选地,第三润滑支路包括沿所述第三轴的轴向延伸的第七通路,和相接于所述第七通路的第八通路,所述第八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合面连通,且所述第七通路与所述润滑油道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封闭所述润滑油道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道沿其周向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密封。
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垫。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包括正时齿轮室壳体,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内安装有依次啮合的第一惰轮组、第二惰轮组、第三惰轮组,所述第一惰轮组包含第一轴,和套装于所述第一轴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一滑动轴承,所述第二惰轮组包含第二轴,和套装于所述第二轴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滑动轴承,所述第三惰轮组包含第三轴,和套装于所述第三轴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三滑动轴承,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具有润滑油道和连通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进油孔,所述第一惰轮组具有第一润滑支路,所述第一润滑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惰轮组具有第二润滑支路,所述第二润滑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二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二轴的第二接合面,所述第三惰轮组具有第三润滑支路,所述第三润滑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三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三轴的第三接合面,润滑油自所述进油孔并经过连通结构分别流经于所述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接合面和所述第三接合面。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润滑油沿着正时齿轮室总成内的连通结构准确的进入各惰轮组的接合面,并通过润滑系统持续不断的供油,促进了润滑油膜的建立,较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溅润滑的润滑方案相比,其润滑效果更佳,延长了两结合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润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惰轮组、第二惰轮组、第三惰轮组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时齿轮室壳体与盖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润滑油道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盖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润滑支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润滑支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润滑支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1’-惰性齿轮;2’-滑动轴承;3’-轴;4’-喷嘴。
图2-8中:10-正时齿轮室壳体;20-第一惰轮组;21-第一轴;22-第一滑动轴承;23-第一接合面;24-第一润滑支路;241-第一通路;242-第二通路;243-第三通路;244-第四通路;30-第二惰轮组;31-第二轴;32-第二滑动轴承;33-第二接合面;34-第二润滑支路;341-第五通路;342-第六通路;40-第三惰轮组;41-第三轴;42-第三滑动轴承;43-第三接合面;44-第三润滑支路;441-第七通路;442-第八通路;5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结合图2-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包括正时齿轮室壳体10,正时齿轮室壳体10内安装有依次啮合的第一惰轮组20、第二惰轮组30、第三惰轮组40,第一惰轮组20包含第一轴21,和套装于第一轴21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一滑动轴承22,第二惰轮组30包含第二轴31,和套装于第二轴31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滑动轴承32,第三惰轮组40包含第三轴41,和套装于第三轴41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三滑动轴承4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做出了如下技术改进:正时齿轮室壳体10具有润滑油道11和连通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进油孔12,第一惰轮组20具有第一润滑支路24,第一润滑支路24连通于第一滑动轴承22与第一轴21的第一接合面23第二惰轮组30具有第二润滑支路34,第二润滑支路34连通于第二滑动轴承32与第二轴31的第二接合面33,第三惰轮组40具有第三润滑支路44,第三润滑支路44连通于第三滑动轴承42与第三轴41的第三接合面43,润滑油自进油孔并经过连通结构分别流经于第一接合面23、第二接合面33和第三接合面43。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润滑油沿着正时齿轮室总成内的连通结构准确的进入各惰轮组的接合面,并通过润滑系统持续不断的供油,促进了润滑油膜的建立,较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溅润滑的润滑方案相比,其润滑效果更佳,延长了两结合件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连通结构有多个实施方案,如实施例一:进油孔12与润滑油道11相接、润滑油道11分别与第一润滑支路24、第二润滑支路34和第三润滑支路44相接,当润滑油自进油孔12进入润滑油道11,润滑油并分三路,对三个接合面同时润滑。然而,考虑到第一润滑支路24、第二润滑支路34和第三润滑支路44并联时,润滑油进入各接合面的时间较长,这就造成三个惰轮组在运行初期,润滑状况较差,干摩擦剧烈,鉴于上述因素,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如下实施例二:连通结构形成于进油孔12与第一润滑支路24、润滑油道11依次连通,并经润滑油道11分别与第二润滑支路34、第三润滑支路44均连通而成的通路。此方案中,将进油孔12直接与第一润滑支路24连通,首先实现对第一结合面23的润滑,然后,多余的润滑油回流至润滑油道11,并通过润滑油道11分别流入与其连通的第二润滑支路34和第三润滑支路44,同时实现对第二结合面33和第三接合面43的润滑,此实施例中,通过对各接合面分层次的逐步润滑,缩短了各接合面之间干摩擦的时间,减小了磨损,实施例二较实施例一相比,连通结构的设置更为合理,润滑效果得到强化。
具体地,第一润滑支路24包括设于第一轴21并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通路241,和与第一通路241相接的第二通路242,第二通路242连通于第一接合面23,且第二通路242与回流至润滑油道11的第三通路243相接,第一通路241与进油孔12连通。此支路路径短,能量损失小,且加工方便。考虑第一轴21为阶梯轴,优选将第一通路241设于第一轴21的轴心部位,以方便实现第一通路241与进油孔12的连通,以此保证实现快速、高效的润滑。
且更优地,为了实现在整个第一接合面23的快速润滑,还优选包括与第一通路241相接的第四通路244,第四通路244相对于第二通路242反向延伸,且第四通路244与第一接合面23连通。此方案中,通过增设第四通路244,使得进入第一通路241的润滑油并分两路,分别进入第一接合面23的不同位置,增加了润滑油的流量,增加了同时润滑的接合面的面积,加强了润滑效果。
第二润滑支路34包括沿第二轴32的轴向延伸的第五通路341,和相接于第五通路341的第六通路342,第六通路34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接合面33连通,且第五通路341与润滑油道11连通;第三润滑支路44包括沿第三轴41的轴向延伸的第七通路441,和相接于第七通路441的第八通路442,第八通路4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接合面43连通,且第七通路441与润滑油道11连通。通过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第二润滑支路34和第三润滑支路44的结构相同,且结构设置简单,润滑可靠。
本发明提供的正时齿轮室总成,还优选包括封闭润滑油道11的盖板50,盖板50与正时齿轮室壳体10螺栓连接,当盖板50安装固定后,三个惰轮分别安装于盖板50上,盖板50的结构简单,并可避免润滑油泄漏,减小能量损失,并为各惰轮组提供安装基础。当然,也可直接利用各惰轮组自身的结构实现与润滑油道11的密封,但加工精度高,加工难度大。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润滑系统的有效循环,优选在润滑油道11沿其周向还设有密封结构,盖板50通过密封结构与正时齿轮室壳体10密封,以此实现对各接合面的快速润滑,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优选密封垫,结构简单,密封可靠。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包括正时齿轮室壳体,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内安装有依次啮合的第一惰轮组、第二惰轮组、第三惰轮组,所述第一惰轮组包含第一轴,和套装于所述第一轴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一滑动轴承,所述第二惰轮组包含第二轴,和套装于所述第二轴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滑动轴承,所述第三惰轮组包含第三轴,和套装于所述第三轴并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三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具有润滑油道和连通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进油孔,所述第一惰轮组具有第一润滑支路,所述第一润滑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惰轮组具有第二润滑支路,所述第二润滑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二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二轴的第二接合面,所述第三惰轮组具有第三润滑支路,所述第三润滑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三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三轴的第三接合面,润滑油自所述进油孔并经过连通结构分别流经于所述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接合面和所述第三接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形成于所述进油孔与所述第一润滑支路、所述润滑油道依次连通,并经所述润滑油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润滑支路、所述第三润滑支路均连通而成的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支路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轴并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通路,和与所述第一通路相接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连通于所述第一接合面,且所述第二通路与回流至所述润滑油道的第三通路相接,且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进油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支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路相接的第四通路,所述第四通路相对于所述第二通路反向延伸,且所述第四通路与所述第一接合面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润滑支路包括沿所述第二轴的轴向延伸的第五通路,和相接于所述第五通路的第六通路,所述第六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合面连通,且所述第五通路与所述润滑油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三润滑支路包括沿所述第三轴的轴向延伸的第七通路,和相接于所述第七通路的第八通路,所述第八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合面连通,且所述第七通路与所述润滑油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所述润滑油道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道沿其周向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正时齿轮室壳体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时齿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垫。
CN201510340485.3A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Active CN104912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0485.3A CN104912687B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0485.3A CN104912687B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2687A CN104912687A (zh) 2015-09-16
CN104912687B true CN104912687B (zh) 2017-06-16

Family

ID=5408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0485.3A Active CN104912687B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26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5737A (zh) * 2017-07-13 2017-09-15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齿轮润滑油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7424A (ja) * 1996-05-28 1997-12-09 Kubota Corp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2530045Y (zh) * 2002-02-08 2003-01-08 山东巨菱股份有限公司 单缸柴油机机油循环装置
CN203067118U (zh) * 2013-01-31 2013-07-17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正时齿轮室
CN204140225U (zh) * 2014-09-30 2015-02-04 富莱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正时齿轮室
CN204691929U (zh) * 2015-06-17 2015-10-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7424A (ja) * 1996-05-28 1997-12-09 Kubota Corp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2530045Y (zh) * 2002-02-08 2003-01-08 山东巨菱股份有限公司 单缸柴油机机油循环装置
CN203067118U (zh) * 2013-01-31 2013-07-17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正时齿轮室
CN204140225U (zh) * 2014-09-30 2015-02-04 富莱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正时齿轮室
CN204691929U (zh) * 2015-06-17 2015-10-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2687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35193U (zh) 内循环稀油润滑鼓形齿接轴
CN207278846U (zh) 一种矿用减速机轴端多重轴向机械迷宫式密封结构
CN105202169A (zh) 风电增速齿轮箱
CN203560407U (zh) 齿轮箱用非接触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CN203189693U (zh) 一种轨道车辆齿轮箱自回流式密封结构
CN208057907U (zh) 混合动力行星排中行星齿轮的润滑结构
CN104912687B (zh)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CN207034132U (zh) 惰齿轮组件
CN103671859A (zh) 一种发动机滑动齿轮的润滑结构
CN203453473U (zh) 鼓形齿接轴分油旋转密封装置
CN104948721A (zh) 行星减速机行星轮轴承润滑结构
CN205841701U (zh) 整体式减速箱密封结构
CN203800729U (zh) 煤矿主通风机用电机的稀油润滑轴承装置
CN202833684U (zh) 一种轴承轴瓦润滑冷却系统
CN104074955A (zh) 轨道车辆齿轮箱自回流式密封结构
CN204691929U (zh) 一种发动机的正时齿轮室总成
CN203948446U (zh) 一种主轴式全密封单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
CN202732910U (zh) 机械式变速箱轴承润滑系统
CN206439381U (zh) 风电齿轮箱中行星轮系支撑轴承的润滑机构
CN217130276U (zh) 飞轮取力器
CN103363071B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级润滑用密封结构
CN202955203U (zh)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惰轮装置
CN106594250A (zh) 风电齿轮箱中行星轮系支撑轴承的润滑机构
CN207161689U (zh) 一种减速箱体
CN201982631U (zh) 拖拉机传动箱主动压力润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