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1753A - 自动卷层拼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卷层拼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1753A
CN104911753A CN201510101603.5A CN201510101603A CN104911753A CN 104911753 A CN104911753 A CN 104911753A CN 201510101603 A CN201510101603 A CN 201510101603A CN 104911753 A CN104911753 A CN 104911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me layer
roller
lap
section
spli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16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1753B (zh
Inventor
药司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11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1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1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1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08Feeding apparatu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3/00Feeding fibres to machines; Conveying fibres between machin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并卷机或梳机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该设备通过使在后卷层的端部与在前卷层的端部重叠并且联结来执行卷层拼接。该设备包括检测部段和参数改变部段。检测部段检测重叠厚度对应量,该重叠厚度对应量对应于在后卷层与在前卷层的重叠部分的厚度。参数改变部段根据检测部段检测的重叠厚度对应量来改变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

Description

自动卷层拼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卷层拼接(lap splicing)设备。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并卷机(ribbon lap machine)或精梳机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其使在后卷层的端部重叠到在前卷层的端部上,从而拼接所述卷层。
背景技术
精梳机或并卷机拼接了卷层。即,当正使用的卷层量(在前卷层)变得较小时,精梳机或并卷机使在后卷层的一端(在下文中也被称作在后卷层端部)重叠到在前卷层的一端(在下文中,被称作在前卷层端部)上,由此使卷层拼接。例如在日本特开专利公告No. 4-222234和No. 4-257324中公开了自动执行这种卷层拼接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这些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具有:形成在前卷层端部的在前卷层端部形成装置;形成在后卷层端部的在后卷层端部形成装置;和重叠长度设置装置,重叠长度设置装置设置了在后卷层端部重叠到在前卷层端部上的长度。重叠长度设置装置在形成了在后卷层端部之后调整了在后卷层辊的向前旋转量(卷层进给量),由此设置在后卷层端部到在前卷层端部上的重叠长度。
卷层进给量由操作者在卷层拼接之前输入。由于卷层的纤维长度根据材料而不同,最佳长度并非总是输入为在前卷层与在后卷层的重叠长度。即使使用了相同材料,纤维分布和卷层端部的长度在在前卷层与在后卷层的分割端部处不同。因此,在拼接部分处长条(sliver)的大小在精梳机中不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其将在后卷层的端部适当地联结到在前卷层的端部。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并卷机或精梳机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该设备通过使在后卷层的端部与在前卷层的端部重叠并且联结来执行卷层拼接。该设备包括:检测部段,其检测重叠厚度对应量,重叠厚度对应量对应于在后卷层与在前卷层的重叠部分的厚度;以及,参数改变部段,其根据由检测部段所检测的重叠厚度对应量来改变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
结合附图理解,通过下文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然,附图以举例说明的方式图示了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目前优选实施例的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以及其目的和优点将被最佳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的精梳机的局部平面图;
图2为示出图1中的精梳头的侧视图;
图3为示出图2的喷嘴管附近的结构的局部侧视图,其中一部分被剖视;
图4为示出图2的抽吸喷嘴附近的结构的局部侧视图,其中一部分被剖视;
图5A和图5B为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分割在后卷层端部的分割步骤的侧视图;
图6A和图6B为示意性地示出分割步骤的侧视图;
图7A和图7B为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引导在后卷层端部的步骤的侧视图;
图8A和图8B为示意性地示出用于使在后卷层端部与在前卷层端部重叠的步骤的侧视图;以及
图9A至图9C为各自示出在后卷层端部与在前卷层端部的重叠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1至图9C描述根据一实施例具有自动卷层拼接设备的精梳机10。
如图1和图2所示,精梳机10包括精梳头11,精梳头11被布置成彼此平行。每个精梳头11包括一对卷层罗拉12,卷层辊LW被放置于卷层罗拉12上。在下文中,从每个卷层辊LW递送卷层L的方向被称作向前方向(如在图2中观察的向左方向),并且与递送所述卷层L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被称作向后方向(在图2中观察的向右方向)。每个精梳头11包括精梳部段13、引导板14、和辊部段15。精梳部段13位于卷层罗拉12下游。引导板14引导绒头织物(fleece)F,在经历精梳部段13的精梳效果之后递送绒头织物F、并且使绒头织物F集中。辊部段15对于由在引导板14处的集中而获得的长条S进行牵伸/牵拉(draw),并且压缩所述长条S。引导台16设置于辊部段15的下游侧上。引导台16在与牵伸所述长条S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或者如在图1中观察在侧向方向上延伸。从精梳头11牵伸的长条S与引导台16上的引导辊17接合以改变移动方向并且移动到牵引(draft)部段18,牵引部段18被布置成朝向引导台16的一端。长条S在牵引部段18处被集束(并合)并且在牵引部段18处受牵引。然后由卷取装置(未图示)将长条S储存在筒中。
如图2所示,每个精梳头11在卷层罗拉12前方和下方的位置处包括钳装置20、精梳锡林(combing cylinder)21、两对分离辊22、和顶梳23。钳装置20具有进给辊19。辊部段15位于分离辊22前方,并且引导板14位于分离辊22与辊部段15之间。辊部段15包括一对递送辊(牵伸辊)24和轧光辊组25,轧光辊组25包括驱动辊25a和从动辊25b。驱动辊25a由驱动轴驱动,驱动轴是所有精梳头11共同的。从动辊25b被驱使朝向驱动辊25a并且由驱动辊25a驱动。
钳装置20包括钳板框架(nipper frame)26,钳板框架26被枢转地支承于精梳锡林21上。钳板框架26具有在前部中的底部处的底部钳板27。钳板框架26还具有顶部钳板28。顶部钳板28与钳板框架26的枢转运动同步地打开和闭合以与底部钳板27夹住所述卷层L。
托辊/承载棍30和顶辊31布置于卷层罗拉12前方和钳装置20上方。顶辊31能在操作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操作位置处,顶辊31从上方被压靠在托辊30上,在缩回位置处,顶辊31从操作位置向上移动。托辊30和顶辊31在卷层拼接中配置了一种形成正使用的卷层L的端部、或在前卷层端部的在前卷层端部形成装置(或机构)。除了形成在前卷层端部的时间之外,顶辊31被保持在缩回位置处,从而使得卷层L能在托辊30上自由地移动。气体排放管32被设置于顶辊31上方和附近。气体排放管32与顶辊31平行布置并且从排放端口(未图示)向下排放气体(例如,空气)。
喷嘴管33位于托辊30与前卷层罗拉12之间。喷嘴管33沿着放置于卷层罗拉12上的卷层辊LW的轴线、并且在卷层辊LW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喷嘴管33经由软管34连接到压缩空气供应源(未图示)。抽吸喷嘴35位于卷层辊LW下方从而使得抽吸喷嘴35的远端位于卷层罗拉12之间。抽吸喷嘴35具有一种在卷层辊LW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的、并且经由软管36连接到负压源(未图示)的开口。
如图3所示,喷嘴管33具有附连到轴向端的臂37并且经由这些臂37附连到前卷层罗拉12,这允许喷嘴管33绕前卷层罗拉12的轴线枢转。喷嘴管33具有狭缝33a,狭缝33a平行于一种虚构平面而延伸,虚构平面包括臂37的枢转运动的中心(前卷层罗拉12的轴线)和喷嘴管33的轴线。狭缝33a位于其中允许狭缝33a在从臂37的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递送由压缩空气供应源所供应的压缩空气的位置处。喷嘴管33具有引导板38,引导板38引导由狭缝33a所递送的压缩空气。引导板38平行于狭缝33a和虚构平面延伸。喷嘴管33能布置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这由图3中的长虚双短虚线表示)和重叠引导位置(其由实线表示)处。当喷嘴管33处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处时,引导板38基本上平行于卷层罗拉12和卷层辊LW的公切线。当喷嘴管33布置于重叠引导位置处时,引导板38的远端被导向至介于托辊30与顶辊31之间接触点上方的点。
如图4所示,抽吸喷嘴35在其远端处具有:弯曲部分35a,弯曲部分35a向外朝向后卷层罗拉12弯曲;以及,保持构件39,其位于与弯曲部分35a相对的侧部上。保持构件39能被倾斜到保持位置,保持位置由图4中的长虚双短虚线表示。具体而言,保持构件39的近端形成为柔性的,并且突出部40形成于外表面上在保持构件39的附近。抽吸喷嘴35包括了一种在外表面上与近端靠近的支架42和一种缸41,缸41旋转地附连到支架42。缸41具有活塞杆41a,活塞杆41a旋转地联接到突出部40。当活塞杆41a突伸时,保持构件39处于保持位置处。
卷层罗拉12的枢轴12a由用于卷层罗拉的马达M驱动,用于卷层罗拉的马达M独立于精梳驱动部段而启动。卷层罗拉驱动马达M被配置成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上旋转并且经由逆变器装置44启动,逆变器装置44基于来自控制器C的命令而受控制。控制器C例如是处理器。在精梳机10的操作期间,控制器C控制所述卷层罗拉驱动马达M以在向前方向上旋转,同时符合预定驱动条件。
在卷层拼接中,控制器C控制卷层罗拉12在相反方向上旋转,且卷层L由托辊30和顶辊31所保持,使得卷层L被切割/分割以形成在前卷层端部。即,托辊30、顶辊31、卷层罗拉12、卷层罗拉驱动马达M、和控制器C配置了一种在前卷层端部形成装置(机构)。
在抽吸喷嘴35处形成吸力,控制器C驱动所述卷层罗拉12在向前方向上旋转并且造成抽吸喷嘴35抽吸新卷层辊LW的卷层L的端部。然后,被抽吸的卷层端部由保持构件39保持,控制器C驱动所述卷层罗拉12在相反方向上旋转以分割所述卷层L,从而形成在后卷层端部。即,抽吸喷嘴35、保持构件39、卷层罗拉12、卷层罗拉驱动马达M、和控制器C配置了一种在后卷层端部形成装置(机构)。
控制器C连接到检测部段46,检测部段中的每一个对应于精梳头11之一。当在相对应精梳头11处执行卷层拼接时,每个检测部段46检测重叠厚度对应量,重叠厚度对应量对应于卷层重叠部分的厚度,在卷层重叠部分处,在后卷层端部与在前卷层端部重叠。对于每个精梳头11,控制器C根据由相对应检测部段46所检测的重叠厚度对应量来改变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即,控制器C充当参数改变部段,参数改变部段根据由相对应检测部段46所检测的重叠厚度对应量来改变与卷层拼接相关的每个精梳头11的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部段46检测了在并合之前的长条S的大小为重叠厚度对应量。具体而言,每个轧光棍组25的从动辊25b能相对于驱动辊25a移位,从而使得调整了辊25a、25b的轴间距离。而且,利用弹簧将从动辊25b朝向驱动辊25a推压。因此从动辊25b被移位从而使得辊25a、25b的轴间距离根据长条S的大小而改变。作为检测部段46,使用了持续地检测在从动辊25b与驱动辊25a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是在后卷层端部与在前卷层端部的重叠部分的长度(重叠长度)。控制器C从检测部段46接收检测信号。对于每个精梳头11,控制器C基于检测信号、始于当卷层拼接结束时的精梳机的操作时间、和操作条件,来计算了与拼接的卷层部分对应的部分中的长条S的大小。当在该部分处的长条S的大小在预定范围以外时,控制器C改变重叠长度。由在形成了在后卷层端部并且停止了卷层罗拉12之后的卷层罗拉12的向前旋转量来确定了重叠长度。
控制器C用以下方式改变了重叠长度。即,当长条S的大小大于预定范围时,控制器C缩短了重叠长度,并且当长条S的大小低于预定范围时,控制器C延长了重叠长度。重叠长度的变化程度通过实验而预先被存储于控制器C的存储器中。
现将使用精梳头11之一作为示例来描述上文所描述配置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的操作。其它精梳头11以类似于下文描述的方式而操作。
当由精梳机10的操作使卷层辊LW的量减小到预定量时执行了卷层拼接。在停止了精梳机10的操作之后执行卷层拼接。首先,顶辊31从缩回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从而使得顶辊31与托辊30协同工作以保持卷层L,卷层L已从卷层辊LW经由托辊30而被引导至钳装置20。在此状态,卷层罗拉驱动马达M被驱动以在相反方向上旋转从而使得卷层辊LW卷起/盘卷所述卷层L。然后在前卷层罗拉12与其中托辊30和顶辊31保持着所述卷层L的位置之间切割/分割所述卷层L,从而形成在前卷层端部。在切割所述卷层L之后,从卷层罗拉12移除了卷层辊LW,并且将新卷层辊LW放置于卷层罗拉12上。
然后,如图5A所示,嘴35被维持在抽吸状态,在抽吸状态,供应了负压,并且所述卷层罗拉12被驱动以在向前方向上旋转。抽吸喷嘴35抽吸新卷层辊LW的卷层L的端部。在这个状态,在前卷层端部E1位于托辊30和顶辊31的后方。随后,如图5B所示,新卷层辊LW的卷层L的端部由抽吸喷嘴35抽吸到其中抽吸喷嘴35的保持构件39能保持卷层端部的位置。然后阻止卷层罗拉12并且所述保持构件39被布置在保持位置处,从而使得卷层L的端部由保持构件39和弯曲部分35a所保持。
之后,如图6A所示,驱动所述卷层罗拉12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并且在后卷层罗拉12与其中卷层L由所述保持构件39和所述弯曲部分35a所保持的位置之间切割所述卷层L,从而形成了在后卷层端部E2。然后,如图6B所示停止了卷层罗拉13。而且,停止向抽吸喷嘴35供应负压,并且所述保持构件39被布置在缩回位置处。
之后,如图7A所示,喷嘴管33布置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处,并且引导板38被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前卷层罗拉12与卷层辊LW二者的公切线。之后,当驱动所述卷层罗拉12在向前方向上旋转时,压缩空气从喷嘴管33的狭缝33a排放。在后卷层端部E2由于卷层罗拉12的向前旋转而朝向所述前卷层罗拉12移动,并且然后接触了前卷层罗拉12、并且在前卷层罗拉12上移动。当接触所述前卷层罗拉12并且在前卷层罗拉12上移动时,在后卷层端部E2被压靠/压抵在卷层辊LW上。
从狭缝33a所排放的压缩空气沿着引导板38移动,引导板38从靠近于前卷层罗拉12的位置延伸并且平行于卷层罗拉12和卷层辊LW二者的公切线。因此,从狭缝33a排放的压缩空气在靠近于引导板38近端的卷层辊LW表面上的区域中形成负压。负压分离了压靠在卷层辊LW上的在后卷层端部E2与卷层辊LW的表面。当卷层辊LW在向前方向上旋转时,如图7B所示,这允许在后卷层端部E2沿着引导板38的表面移动。当已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停止卷层罗拉12的旋转。在这时,在后卷层端部E2的顶端位于引导板38的远端前方。
之后,喷嘴管33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移动到重叠引导位置,如图8A所示。从介于前卷层罗拉12与卷层辊LW之间的接触位置到引导板38的远端的距离在当喷嘴管33布置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处时以及当喷嘴管33位于重叠引导位置处时之间变化。具体而言,当喷嘴管33布置于重叠引导位置处时,距离更大。因此,当喷嘴管33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移动到重叠引导位置并且卷层罗拉12处于停止状态下时,在后卷层端部E2的顶端朝向引导板38的近端移动。因此,当喷嘴管33布置于重叠引导位置处时,从引导板38的远端延伸的在后卷层端部E2的部分的长度与其中喷嘴管33布置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处的情况相比较是短的。
在此方面,当喷嘴管33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向重叠引导位置移动时,卷层罗拉12被驱动在向前方向上旋转,从而使得从引导板38的远端延伸的在后卷层端部E2的部分的长度在当喷嘴管33布置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处时与当喷嘴管33位于重叠引导位置处时之间相等。确定了卷层罗拉12的向前旋转量,使得当喷嘴管33布置于重叠引导位置处时,从引导板38的远端延伸的在后卷层端部E2的部分的长度对应于在前卷层端部E1与在后卷层端部E2的所希望的重叠长度。当喷嘴管33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移动到重叠引导位置时停止了压缩空气从狭缝33a的排放,从而使得在喷嘴管33移动时在引导板38布置成朝向在前卷层端部E1的状态下从狭缝33a所排放的压缩空气不会不利地影响在前卷层端部E1。因此,如图8A所示,当喷嘴管33布置于重叠引导位置处时,从引导板38的远端突伸的在后卷层端部E2重叠到在前卷层端部E1上。
然后,如图8B所示,驱动了卷层罗拉12在向前方向上旋转,并且托辊30在用于进给在前卷层端部E1的方向上旋转。气体排放管32向在前卷层端部E1和在后卷层端部E2的重叠部分排放压缩空气。从气体排放管32所排放的压缩空气使在前卷层端部E1和在后卷层端部E2的重叠部分中的纤维交织。之后,重叠部分在托辊30与顶辊31之间传递,同时由辊30、31压制。因此完成了卷层拼接。在图5A至图8B中,省略了诸如臂37和缸41这样的部件。
在完成了卷层拼接之后,启动/起动了所述精梳机10。拼接的卷层部分通过精梳部段13以形成长条S。当长条S经由轧光棍组25而递送到引导台16时,检测部段46检测了长条S的大小,长条S的大小为重叠厚度对应量,重叠厚度对应量对应于卷层重叠部分的厚度。控制器C从检测部段46接收检测信号并且判断所检测的长条S大小是否在与拼接卷层部分的预定适当厚度对应的范围内。如果长条S的大小从预定范围移位,控制器C改变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以减小移位量并且基于变化的参数而执行在后卷层拼接操作。
在执行了卷层拼接之后,如果由检测部段46所检测的长条S的大小从预定范围移位,控制器C改变与在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即,重叠长度,从而使得将减小移位量。如果由检测部段46所检测的长条S大小在预定范围内,将在相同条件下执行在后卷层拼接操作。因此,如果卷层重叠部分的厚度从预定范围移位,则重复了卷层拼接而同时改变参数的值,从而使得卷层端部E1、E2以适当方式联结。
在卷层拼接中,并不利用切割工具来切割卷层L。替代地,在一部分被保持的情况下,通过在与保持部分分离开的位置处牵拉所述卷层L来切割/分割卷层L。即,当形成卷层L的纤维被牵拉并且在保持侧与牵拉侧之间被分离时切割/分割了卷层L。因此,卷层L的分割端部的纤维密度小于其它部分,如在图9A至图9C中示意性地示出。如果在前卷层端部E1的分割部段和在后卷层端部E2的分割部段在在前卷层端部E1与在后卷层端部E2的重叠部分处适当地重叠(如图9A所示),则在卷层L中的纤维在接合部处均匀化,使得在由卷层L所构成的长条S中的纤维被均匀化。
然而,如果在前卷层端部E1的分割部段和在后卷层端部E2的分割部段的重叠长度比适当重叠长度短了长度Ls,如图9B所示,则卷层L将在接合部处较薄,并且由卷层L制成的长条S大小将在对应于接合部的部分处较小。而且,如果在前卷层端部E1 的分割部段和在后卷层端部E2的分割部段的重叠长度比适当重叠长度长了长度Lf,如图9C所示,则卷层L将在接合部处较厚,并且由卷层L制成的长条S的大小将在对应于接合部的部分处较大。在此方面,如果由检测部段46所检测的长条S的大小在预定范围以外,则控制器C改变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从而使得移位量减小,并且执行在后卷层拼接操作。因此,即使最初设置的重叠长度是不适当的,重叠长度将在反复执行卷层拼接时受到适当控制。
本实施例实现了以下优点。
(1)本实施例的精梳机10包括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其使在后卷层端部与在前卷层端部重叠并且联结。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包括检测部段46和参数改变部段(控制器C)。检测部段46各自检测重叠厚度对应量,重叠厚度对应量对应于卷层重叠部分的重叠厚度。对于每个精梳头11而言,参数改变部段根据由检测部段46所检测的重叠厚度对应量来改变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因此,如果在每个精梳头11中的卷层重叠部分的厚度在预定范围以外,那么在改变参数值的同时重复了卷层拼接,使得在前卷层端部E1和在后卷层端部E2以适当方式联结。
(2)检测部段46检测在并合之前的长条S大小。在精梳机10的情况下,并未检测在每个精梳头11中卷层重叠部分的厚度。替代地,已经由精梳头11精梳以变成绒头织物F并且由引导板14集中的长条S的大小被检测为卷层重叠厚度对应量。与其中检测了卷层重叠部分的厚度的情况相比,检测的准确度的变化较小。在精梳机10中,除了由精梳头11所形成的长条S之外,设有通过并合和牵引由精梳头11所形成的长条S而形成的长条S。在并合之前检测所述长条S的大小时的检测准确度高于当检测已并合的长条S的大小时。
(3)与卷层拼接有关的参数是在前卷层端部E1与在后卷层端部E2的重叠长度。影响卷层重叠部分厚度的参数包括了重叠长度和在卷层重叠部分处的纤维交织程度。重叠长度以比交织程度更大的程度影响卷层重叠厚度。因此,使用重叠长度作为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确保了高检测准确度。
本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配置,但可能做出如下修改。.
在上文示出的实施例中,长条S的大小在轧光棍组25处检测为重叠厚度对应量,重叠厚度对应量对应于卷层重叠部分的厚度。替代地,可以检测在托辊30与顶辊31之间传递的卷层的厚度。例如,顶辊31可以被配置成根据卷层L的厚度在操作位置处移动,并且可以检测移动量。
检测长条S的大小的检测部段46并不限于检测介于形成轧光棍组25的驱动辊25a与从动辊25b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例如,喇叭头(trumpet)可以布置于引导板14与递送辊24之间,并且喇叭头可以具有检测部段,检测部段检测通过喇叭头传递的长条的大小。检测部段可以包括检测构件,检测构件能与通过喇叭头传递的长条接触并且可以被配置用以检测该检测构件的位置的变化。检测构件由推压构件诸如弹簧推压,从而使得检测构件的位置根据穿过喇叭头的长条的大小而改变。
检测所述长条S大小的检测部段46并不限于机械传感器。即,检测部段46未必需要根据长条S的大小移动以检测移动量。替代地,检测部段46可以是电容传感器。
作为并合之前长条S的大小的替代,可以检测在牵引部段18处并合和牵引之后的长条S大小。然而,在并合长条中,难以定位在并合之前与长条的拼接卷层部分对应的一部分。因此,如果检测在并合之前的长条S的大小,则检测准确度更高。
可以由多个孔来替换喷嘴管33的狭缝33a,从而使得通过这些孔排放压缩空气。
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可以包括(除了重叠长度之外)空气排放到在后卷层端部E2和在前卷层端部E1的重叠部分上的排放流率或持续时间。在后卷层端部E2的纤维与在前卷层端部E1的纤维的交织状态根据空气排放到重叠部分上的流率或持续时间而不同,并且长条的大小根据纤维的交织状态而变化。如果在后卷层端部E2和在前卷层端部E1的交织纤维量较小,则长条被形成为具有相对较小的大小,因为长条在卷层拼接的中部被牵拉。因此当长条S的大小高于预定范围时空气排放流率或排放持续时间减小,并且当长条S低于预定范围时空气排放流率或排放持续时间增加。重叠长度的变化程度和空气排放流率或空气排放持续时间的变化程度通过实验而预先被存储于控制器C的存储器中。如果参数包括排放到重叠部分上的空气的排放流率或持续时间(除了重叠长度之外),则与使用仅重叠长度作为参数的情况相比,在前卷层端部E1和在后卷层端部E2能更适当地联结。
在图示实施例中,每次在每个精梳头11中执行了卷层拼接之后所述检测部段46检测了重叠厚度对应量时,参数改变。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具体而言,参数可以基于重叠厚度对应量的平均值(重叠厚度对应量的平均值已由检测部段46在过去若干操作中检测)或者基于另一函项演算/泛函演算诸如最小二乘法来改变。
臂37的枢转运动的中心未必需要位于与前卷层罗拉12的轴线相同的位置处。例如,臂37的枢转运动的中心可以被布置成使得:从介于前卷层罗拉12与卷层辊LW之间的接触位置到引导板38远端的距离在当喷嘴管33布置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处时与当喷嘴管33位于重叠引导位置时之间保持相同。在此情况下,在喷嘴管33布置于卷层端部牵伸位置处之后,当喷嘴管33移动到重叠引导位置处时,卷层罗拉12无需被驱动,在后卷层端部E2从新卷层辊LW牵伸,并且卷层罗拉12的旋转被停止。
喷嘴管33未必需要由枢转臂37在卷层端部牵伸位置与重叠引导位置之间移动。例如,喷嘴管33可以由机器人臂在卷层端部牵伸位置与重叠引导位置之间移动。
喷嘴管33的引导板38未必需要形成为从喷嘴管33中心在径向向外延伸。例如,引导板38可以被形成为基本上沿着喷嘴管33的切向延伸,并且狭缝33a可以被形成为基本上沿着切线排放空气。
本发明并不限于精梳机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而是可以适用于并卷机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
在自动卷层拼接设备中的参数调整未必需要在替换卷层辊LW时执行,而是可以通过利用新卷层辊LW重复进行卷层拼接若干次而在精梳机或并卷机的初始设置期间执行以将参数调整到适当值。在精梳机10中,卷层辊LW在大约两小时连续操作之后被替换。在替换卷层辊LW时,如果基于检测部段46的检测结果来调整参数,则花费较长时间来获得最佳条件。然而,如果在重复进行卷层拼接之后开始操作以调整参数从而在初始设置获得最佳操作状态,那么允许精梳机或并卷机操作以获得最佳拼接卷层部分。
因此,本发明实例和实施例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给出的细节,而是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效物内修改。

Claims (5)

1.一种用于并卷机或梳机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其中所述设备通过使在后卷层的端部与在前卷层的端部重叠并且联结来执行卷层拼接,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
检测部段,其检测重叠厚度对应量,所述重叠厚度对应量对应于所述在后卷层和所述在前卷层的重叠部分的厚度;以及
参数改变部段,其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段检测的所述重叠厚度对应量来改变与卷层拼接相关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在并合之前长条的大小作为所述重叠厚度对应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所述在后卷层和所述在前卷层的重叠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向所述重叠部分排放空气的流率或持续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卷层拼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改变部段基于所述检测部段在过去若干操作中已检测的重叠厚度对应量来改变所述参数。
CN201510101603.5A 2014-03-11 2015-03-09 自动卷层拼接设备 Active CN104911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7683 2014-03-11
JP2014047683A JP5967119B2 (ja) 2014-03-11 2014-03-11 ラップ自動継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1753A true CN104911753A (zh) 2015-09-16
CN104911753B CN104911753B (zh) 2018-05-18

Family

ID=5266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1603.5A Active CN104911753B (zh) 2014-03-11 2015-03-09 自动卷层拼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18711B1 (zh)
JP (1) JP5967119B2 (zh)
CN (1) CN1049117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2107A (zh) * 2015-11-10 2016-03-30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精梳机棉卷的自动接头方法
CN106868637A (zh) * 2015-11-02 2017-06-2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的棉卷切断方法以及棉卷切断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07404A1 (de) * 2016-04-21 2017-10-26 Jens Ristau Textile Gesamtmaterialbahn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JP6766749B2 (ja) * 2017-05-18 2020-10-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コーマ
CN107177909A (zh) * 2017-07-21 2017-09-19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精梳机棉卷自动接头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4095C2 (de) * 1979-06-08 1984-04-05 Veb Kombinat Textima, Ddr 9010 Karl-Marx-Stad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Faservlieswickeln für Kämmaschinen
CN1056321A (zh) * 1990-05-02 1991-11-20 里特机械公司 纺织机
US6167595B1 (en) * 1999-01-14 2001-01-02 Marzoli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replacing the lap, preparing and joining its edges and restarting it in a combing machine
CN2764795Y (zh) * 2004-06-08 2006-03-15 蔡华峻 条并卷联合机棉条转向装置
CN103484979A (zh) * 2012-06-07 2014-01-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3453A (en) * 1988-11-03 1994-04-19 Rieter Machine Works, Ltd. Textile machine
JPH03234850A (ja) * 1990-02-09 1991-10-18 Kureha Tec Kk 不織布の製造法
CH681894A5 (zh) 1990-10-22 1993-06-15 Rieter Ag Maschf
JP2572768Y2 (ja) * 1993-02-12 1998-05-25 株式会社原織機製作所 ラップ形成機におけるラップ品質保持装置
DE19739186A1 (de) * 1997-09-08 1999-03-11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und Zuführen von Faserbändern, insbesondere Karden- oder Streckenbändern
JPH11279863A (ja) * 1998-03-24 1999-10-12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の運転システム
DE102008049363B4 (de) * 2008-08-19 2022-10-13 Trützschler Group SE Vorrichtung für eine oder an einer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die ein Streckwerk zum Verstrecken von strangförmigem Fasermaterial aufweis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4095C2 (de) * 1979-06-08 1984-04-05 Veb Kombinat Textima, Ddr 9010 Karl-Marx-Stad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Faservlieswickeln für Kämmaschinen
CN1056321A (zh) * 1990-05-02 1991-11-20 里特机械公司 纺织机
US6167595B1 (en) * 1999-01-14 2001-01-02 Marzoli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replacing the lap, preparing and joining its edges and restarting it in a combing machine
CN2764795Y (zh) * 2004-06-08 2006-03-15 蔡华峻 条并卷联合机棉条转向装置
CN103484979A (zh) * 2012-06-07 2014-01-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8637A (zh) * 2015-11-02 2017-06-2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的棉卷切断方法以及棉卷切断装置
CN106868637B (zh) * 2015-11-02 2019-06-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的棉卷切断方法以及棉卷切断装置
CN105442107A (zh) * 2015-11-10 2016-03-30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精梳机棉卷的自动接头方法
CN105442107B (zh) * 2015-11-10 2018-08-03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精梳机棉卷的自动接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18711B1 (en) 2017-06-28
CN104911753B (zh) 2018-05-18
EP2918711A3 (en) 2016-03-09
JP5967119B2 (ja) 2016-08-10
JP2015172256A (ja) 2015-10-01
EP2918711A2 (en)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1753A (zh) 自动卷层拼接设备
JP5471924B2 (ja) 糸巻取装置
JP6829044B2 (ja) 糸掛けロボット
JP2013067475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ユニット
EP2594516A1 (en) Bobbin winding device
JP2011162351A (ja) 玉揚げ装置
CN109281008B (zh) 纺纱机或绕线机的工作位的操作方法
JP2013067892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ユニット
EP2738129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textile machine including the yarn winding machine
JP2013067474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ユニット
CZ283134B6 (cs) Způsob a zařízení pro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rotorovém dopřádacím stroji
WO2006030661A1 (ja) コアヤーン紡績機、コアヤーンの芯糸有無判定方法及びコアヤーン紡績機におけるサービス方法
CN112239106B (zh) 纱线卷取设备、强力推断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EP2749517A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07963512B (zh) 纱线卷取装置以及卷装的旋转停止方法
CN109137106B (zh) 自动挂丝装置、丝线处理设备以及挂丝方法
EP3378979A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05274664B (zh)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JP6895240B2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績機上の紡績工程を再開させるため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を準備する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エアジェット紡績機
EP3312117B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and yarn joining method
CN112110281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包头纱形成方法
JP2008101308A (ja) 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アヤーン製造装置
JP2007247108A (ja) 繊維機械
JP2023145987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JP2022189206A (ja) 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