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3424A - 用于改进经急冷焦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改进经急冷焦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3424A
CN104903424A CN201280077764.XA CN201280077764A CN104903424A CN 104903424 A CN104903424 A CN 104903424A CN 201280077764 A CN201280077764 A CN 201280077764A CN 104903424 A CN104903424 A CN 104903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
coke
car
barrier
quench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77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约翰·弗朗西斯·荃希
马特·威廉·吉尔
布拉德利·托马斯·罗杰斯
卡哈姆巴斯·维克特冯萨
蔡俊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Original Assignee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filed Critical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903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3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39/00Cooling or quenching coke
    • C10B39/14Cars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大体上涉及用于改进经急冷焦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更确切地说,一些实施例涉及在急冷期间或之后利用筛网、屏障或反射器板中的一或多者来容纳或重新引导焦炭的系统和方法。在特定实施例中,用于容纳焦炭的急冷车系统包含急冷车,其具有底部、多个侧壁以及顶部部分。所述系统可以进一步包含覆盖所述急冷车的所述顶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可渗透屏障,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具有穿过其的多个孔口。

Description

用于改进经急冷焦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大体上涉及用于改进经急冷焦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更确切地说,一些实施例涉及在急冷期间或之后利用筛网、屏障或反射器板中的一或多者来容纳或重新引导焦炭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急冷是在包含焦炭加工的许多类型的矿物加工中的重要步骤。在急冷期间,急冷塔将大量的水释放到急冷车中的经加热焦炭上以便快速冷却焦炭。预急冷焦炭是极其热的,有时具有大于2,000华氏度的温度。一旦焦炭被冷却,就可以在传送带上处理焦炭且筛选焦炭且将其发送给客户。
传统地,在急冷过程中丢失大量焦炭。更确切地说,急冷喷的力和急冷水在其形成蒸汽时的膨胀的组合导致一些焦炭跳出或飞出急冷车的上侧边缘的顶部。此焦炭随后落在路旁或被传递到集水坑中。为了回收此焦炭,必须疏浚水坑,这是一个成本高且耗时的过程。从坑中回收的焦炭水分较高且需要干燥和筛分以回收,因为焦炭必须具有相对较低的水分含量以可用于许多客户。因此,需要改进在急冷过程期间的焦炭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正进入急冷塔且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急冷车的等距、部分剖视图。
图2A是具有用于将经急冷焦炭引导到急冷码头上的侧密封板且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急冷车的等距视图。
图2B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具有后挡板密封板的急冷车的等距、部分剖视图。
图3是定位在急冷塔中的急冷车的部分示意性图示,所述急冷车具有焦炭保持特征且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
图4是定位在急冷塔中的急冷车的部分示意性图示,所述急冷车具有焦炭保持特征且根据本技术的另外实施例配置。
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具有焦炭保持特征的急冷车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大体上涉及用于改进经急冷焦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更确切地说,一些实施例涉及在急冷期间或之后利用筛网、屏障或反射器板中的一或多者来容纳或重新引导焦炭的系统和方法。在特定实施例中,用于容纳焦炭的急冷车系统包含急冷车,其具有底部、多个侧壁以及顶部部分。所述系统可以进一步包含覆盖急冷车的顶部的车少一部分的可渗透屏障,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具有穿过其的多个孔口。
在另一实施例中,焦炭急冷系统包含具有多个侧壁以用于容纳焦炭的急冷车,以及经配置以供应用于对焦炭进行急冷的急冷塔。急冷塔包含定位在急冷车上方且经配置以容纳车中的焦炭的偏转屏障。
在另一实施例中,焦炭急冷车包含底部和多个侧壁,所述侧壁从底部大体上正交朝上延伸且围绕经配置以容纳焦炭的中心区域。个别的侧壁可以包括与底部相邻的下部部分和与下部部分相对的上部部分。车少一个侧壁的上部部分可以朝向中心区域横向地朝内成角度。
以下参考图1到5描述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的具体细节。在以下揭示中未阐述描述通常与煤炭加工和/或急冷相关联的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系统的其它细节,以避免对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的不必要的混淆。图中示出的许多细节、尺寸、角度以及其它特征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其它实施例可以具有其它细节、尺寸、角度以及特征。因此,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因此理解,本技术可以具有其它实施例,所述其它实施例具有另外的元件;或者本技术可以具有其它实施例,所述其它实施例不具有以下参考图1到5所示出且描述的若干特征。
图1是正进入急冷塔104且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急冷车100的等距、部分剖视图。急冷车100包含多个侧壁102,其经布置以围封或至少部分围绕经配置以容纳在焦炭加工系统中的焦炭的空间。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急冷车100可以用于其它矿物加工系统中。尽管车100在本文中描述为“急冷”车,但它可以包括经配置以从焦炉接收焦炭的“热”车、急冷火车、移焦车、经组合热/急冷车或其它容器。
急冷车100包含可渗透偏转屏障106,其具有顶部部分108和一或多个侧壁部分110。在一些实施例中,屏障106包括顶部部分108或侧壁部分110中的仅一者,或延伸跨过急冷车100的顶部的仅一部分。在不同实施例中,顶部部分108与侧壁部分110成整体或可以可拆卸方式耦合到侧壁部分110或耦合到侧壁102。尽管屏障侧壁部分110图示为占据仅侧壁102的上部部分,但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侧壁102的更多或更少部分可以包括可渗透屏障。例如,在侧壁102的下部部分上包含孔口或可渗透屏障可以允许急冷水在急冷之后离开车100且防止焦炭位于急冷流体中。
可渗透屏障106可以可拆卸方式或永久地耦合到急冷车100,或者它可以与急冷车100间隔开(例如,定位在急冷车上方)。例如,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论述,屏障106可以通过急冷塔104或其它结构固持在车100上方。在其中可渗透屏障106以可拆卸方式耦合到急冷车100的实施例中,可渗透屏障可以通过绳索、链条、铰链、或钩子锁定、摩擦配合、覆盖到车100。例如,屏障106可以用铰链或类似装置耦合到车100(例如,耦合到侧壁102)且可以像汽车发动机罩一样打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屏障106可以具有锁或闩锁以将屏障106固定在闭合或打开配置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渗透屏障106在车装载或卸载期间可以抬起或以另外方式移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它附接机构。屏障106可以是成角度的或大体上水平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车100可以包含在屏障106下方的急冷喷喷嘴,所述喷嘴可以提供急冷流体的全部或一部分。
可渗透屏障106可以包括筛网、帘幕、网、或经配置以在急冷过程期间容纳焦炭同时允许急冷流体穿过其且到达所容纳的焦炭的其它结构中的一或多者。在特定实施例中,可渗透屏障106包括具有在其中的孔口的筛网。在一些实施例中,孔口具有近似0.25英寸到约0.75英寸的直径。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孔口具有约1.6英寸乘约0.56英寸的尺寸。在再另外的实施例中,屏障106的不同部分可以具有不同大小的孔口。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侧壁部分110可以具有比相对侧壁部分110更大的孔口。在另一实施例中,屏障106上的孔口样式可以与急冷塔104中的喷嘴样式匹配或互补。例如,屏障106可以具有在顶部部分108的区域上的较大孔口,所述孔口定位在急冷塔104中的喷嘴下方。这些较大孔口可以较好地接收急冷水。在再另外的实施例中,孔口专门地放置在急冷塔喷嘴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其它孔门样式用于优化在急冷车100中的急冷水分布。此外,孔口在本技术的不同实施例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障106包括不锈钢、高碳钢、AR400到AR500钢或可以耐受急冷过程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的其它合适的材料。在特定实施例中,可以将铁丝网围栏类型的材料用作屏障106。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钢链。屏障106可以是柔性的或刚性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急冷车100包含耦合到侧壁102的偏转或密封板112。在不同实施例中,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一或多个密封板112可以耦合到其它侧壁、急冷车门、屏障106或急冷车100的底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密封板112可以定位于在两个侧壁之间或在侧壁与车100的顶部或底部部分之间的接合点或拐角处。密封板112可以与侧壁102或车底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密封板112在本技术的不同实施例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密封板112可以成形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状。密封板112可以经弯曲或以另外方式成形以与急冷车100的形状互补,或可以经成形以实现在加工期间对焦炭的汇集或约束作用。例如,如下文将参考图2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中示出的密封板112成形为沿着侧壁102的边缘延伸的翅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板112可以足够紧密地抵靠着车100而装配以容纳焦炭,同时允许用过的急冷水离开车100以防止所容纳的焦炭位于水中。密封板112可以在急冷车10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或者它可以从内部延伸到外部部分。密封板112可以是实心表面或可以具有在其中的孔口。
在操作中,屏障106可以用以容纳焦炭和/或在急冷期间将“跳出的”焦炭反射回到急冷车100中。更确切地说,屏障106可以是足够可渗透的以允许急冷流体通过且到达焦炭,同时具有足够小的孔口以阻止焦炭从车100中跳跃或跳出。屏障106进一步允许急冷蒸汽逸出所述车。屏障侧壁部分110可以进一步允许穿堂风流经冷却中的焦炭。
图2A是具有侧密封板212的急冷车200的等距视图,所述侧密封板经配置以在焦炭已经在急冷塔204中急冷之后将经急冷焦炭引导到急冷码头220上。如上文参考图1所描述,急冷车200可以具有耦合到车200的侧壁202的密封板212。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侧壁202充当倾倒门;当车200朝向码头倾斜且侧壁门202打开时,经急冷焦炭通过密封板212汇集到码头220上以减少侧面溢出。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密封板212可以用以在急冷期间容纳焦炭或可以防止焦炭在接合点(即,在两个相邻侧壁之间或在侧壁与车200的底部之间的接合点)处溢出车200。
图2B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具有后挡板密封板262的急冷车250的等距部分剖视图。后挡板密封板262大体上以上文参考图2A所描述的密封板212的方式起作用。更确切地说,后挡板密封板262可以桥接在车250的底部264与侧壁门252之间的空间。在若干实施例中,后挡板密封板262相对于车250的底部264和侧壁门252倾斜。当门252打开时,后挡板密封板262可以防止焦炭落在底部264与门252之间的开口中间。后挡板密封板262可以进一步抑制焦炭在此接合点处累积且防止门252打开和闭合。在若干实施例中,后挡板密封板262可相对于侧壁门252和/或底部264移动,使得后挡板密封板262取决于侧壁门252是打开还是闭合而采用不同的位置。
图2B还图示,门252可以具有实心的下部部分和可渗透的上部部分。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门252可以是完全实心的或完全可渗透的,或下部部分可以是可渗透的且上部部分可以是实心的。在再另外的实施例中,门252可以包括可以独立于彼此而移动的多个分开的部分(例如,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在再另外的实施例中,上部部分可以被固定(例如,固定到车侧壁)且下部部分可以是可相对于固定的上部部分移动的(即,在铰链上打开和闭合)。上部和下部部分可以是可渗透和不可渗透表面的任何组合。在其中门252的至少一部分为实心的实施例中,实心部分可以有助于容纳或引导急冷蒸汽。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门252在闭合配置中时,门252接合顶部部分(例如,图1中示出的顶部部分108)或可以抵靠着所述顶部部分密封。
图3是定位在急冷塔304中的急冷车300的部分示意性图示,所述急冷车具有焦炭保持特征且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急冷塔304可以是副产物急冷塔、热回收急冷塔或任何其它类似的系统。急冷塔304包含耦合到其上的屏障306。屏障306可以附接到急冷塔304框架的任何部分且在不同实施例中可以定位在急冷喷嘴的阵列370的上方或下方。在其中屏障306在喷嘴阵列370下方的实施例中,屏障306可以是可渗透的以允许急冷流体流过。在其中屏障306与喷嘴阵列370共面或在所述喷嘴阵列上方的实施例中,屏障306可以是可渗透或不可渗透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任一者中,屏障306可以用来以上文参考图1所描述的方式反射或容纳在急冷车300中的焦炭。在再另外的实施例中,如上文参考图1所论述,喷嘴阵列370和屏障306可以定位在急冷车300上(或者除放置在塔304上之外或者代替放置在所述塔上)。
在若干实施例中,屏障306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大体上水平的平面朝下延伸的一或多个侧壁部分372。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屏障306仅仅具有侧壁部分372且不具有上部部分。侧壁部分372可以是刚性或柔性的帘幕且可以将在急冷过程期间飞起的焦炭引导回到急冷车300中。在各种实施例中,侧壁部分372可以包括许多大体上相邻的面板/链条或单一连续的面板。在再另外的实施例中,侧壁部分372可以定位在轨道、杆或其它类似系统上以沿着或围绕急冷车300延伸且随后在不使用时从车300移开。在不同实施例中,屏障306或侧壁部分372永久处于其相对于急冷塔304的位置中,或可以朝上缩回到急冷塔304中和朝下落在车300上方。在其它实施例中,屏障306可以通过起重机或其它提升/下降装置落在车300上方和/或朝上缩回急冷塔304的外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屏障306可以从急冷塔304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部分372的底部部分可以定位在车300的内部部分中,使得撞击侧壁部分372的任何焦炭将滑动回到车300中。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侧壁部分372的底部部分是车300的外部。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配置的具有焦炭回收板472的定位在急冷塔404中的急冷车400的部分示意性图示。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回收板472朝下延伸且朝向急冷车400横向地朝内倾斜。在其它实施例中,回收板472可以具有或者更多或者更步地朝向车400朝内定向的不同角度。回收板472可以将在急冷过程期间飞起的焦炭引导回到急冷车400中以增加焦炭回收率且减少在急冷塔404的底部处的累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替代耦合到急冷塔404或除耦合到所述急冷塔之外,回收板472耦合到车400。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收板472可以可移动以调整其相对于急冷塔404的角度。此可调整性可以可用于改变回收板472的焦炭分流特性或可用于适应急冷汽车400的不同大小或车400相对于急冷塔404的移动(例如,在车400行驶到急冷塔404中或行驶出所述急冷塔时,回收板472可以折叠)。尽管所说明的实施例示出了在喷嘴阵列470下方的回收板472,但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回收板472在喷嘴阵列470上方或与之共面。
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具有密封板572的急冷车500的正视图。密封板572可以从车500的侧壁502朝上延伸且在急冷过程期间将焦炭反射回到车500中。密封板572可以包括任何可渗透或不可渗透的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组合。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密封板572的最靠近侧壁502的一部分是实心且不可渗透的,而密封板572的最远地延伸到车500的中心中的一部分是可渗透的。侧壁502中的全部或仅一些可以包含密封板572。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仅两个相对的侧壁502具有在其上的密封板。在特定实施例中,密封板572在车500上的一或多个排放或倾倒门上。
尽管侧壁502可以大体上正交于车500的底部,但密封板572可以角度θ朝内成角度,使得飞起的焦炭撞击密封板572的底部且朝下偏转。角度θ在本技术的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发生改变或可以是可调整的(例如,密封板572可以在铰链上)。在特定实施例中,角度θ可以是相对于竖直平面从约10度到约90度。密封板572可以防止焦炭屑在下游移动或阻塞加工流。在一些实施例中,车500可以进一步包含在侧壁502之间(例如,在密封板572之间)的顶部部分,例如上文参考图1所描述的顶部部分108。密封板572可以独自使用或结合上文所描述的顶部部分中的任一者(实心的或可渗透的)来使用。
实例
1.一种急冷车系统,其用于容纳准备用于在急冷位置处进行急冷的焦炭,所述急冷车系统包括:
急冷车,其具有底部和界定开口的多个侧壁,所述急冷车具有顶部;以及
可渗透屏障,其覆盖所述急冷车的所述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可渗透屏障具有穿过其的多个孔口。
2.根据实例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以可拆卸方式耦合到所述急冷车。
3.根据实例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延伸跨过所述急冷车的所述顶部和至少一个侧壁。
4.根据实例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个别的孔口具有从约1/4英寸到约3/4英寸的直径。
5.根据实例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急冷车进一步包括密封板,其耦合到一或多个侧壁且经配置以容纳或汇集焦炭或急冷水。
6.根据实例5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个别的侧壁包括可移动门,并且其中所述密封板沿着所述门延伸且可在当所述门打开时的第一位置与当所述门闭合时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7.根据实例5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两个侧壁在拐角处相遇,并且其中所述密封板定位成与所述拐角相邻且与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8.根据实例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永久地耦合到所述急冷车。
9.根据实例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包括不锈钢。
10.根据实例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与所述急冷车的所述顶部间隔开。
11.根据实例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进一步包括急冷塔,其具有定位在所述急冷车上方的喷嘴,其中与所述喷嘴大体上竖直对准的个别孔口具有大于另一个别孔口的直径的直径。
12.一种焦炭急冷系统,其包括:
急冷车,其具有用于容纳焦炭的多个侧壁;以及
急冷塔,其经配置以供应用于对焦炭进行急冷的流体,其中所述急冷塔包含偏转屏障,所述偏转屏障定位在所述急冷车上方且经配置以容纳在所述车中的焦炭。
13.根据实例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急冷塔包含喷嘴,并且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耦合到所述喷嘴或定位在所述喷嘴下方的成角度的偏转板。
14.根据实例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急冷塔包含指向所述急冷车的多个喷嘴,并且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定位在所述喷嘴上方。
15.根据实例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可渗透屏障。
16.根据实例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多个竖直覆盖屏障。
17.根据实例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可移动屏障。
18.根据实例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多个约束板。
19.根据实例18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约束板朝向所述急冷塔的内部部分横向地朝内延伸且相对于水平平面成角度。
20.根据实例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急冷塔包含指向所述急冷车的多个喷嘴,并且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定位在所述喷嘴处或所述喷嘴下方的可渗透屏障。
21.根据实例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链式网。
22.一种焦炭急冷车,其包括:
底部;以及
多个侧壁,其从所述底部大体上正交朝上延伸且围绕经配置以容纳焦炭的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个别的侧壁包括与所述底部相邻的下部部分和与所述下部部分相对的上部部分,并且其中至少一个侧壁的所述上部部分朝向所述中心区域横向地朝内成角度。
23.根据实例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实心的屏障。
24.根据实例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所述上部部分以相对于竖直平面从约10度到约90度的角度朝内成角度。
25.根据实例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的所述上部部分朝向所述中心区域横向地朝内成角度。
26.根据实例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可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移动。
27.根据实例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两个侧壁在拐角处相遇,并且其中所述急冷车进一步包括横向地延伸的翅片,所述翅片耦合到与所述拐角相邻的所述车且经配置以容纳或汇集焦炭或急冷水。
28.根据实例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至少部分可渗透屏障。
29.根据实例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进一步包括顶部部分,其经配置以延伸跨过所述中心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顶部部分包括至少部分可渗透屏障。
从前文应了解,尽管本文中已经出于说明的目的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此外,在特定实施例的背景下描述的新技术的某些方面可以在其它实施例中被组合或去除。此外,尽管已经在那些实施例的背景下描述了与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相关联的优点,但其它实施例也可以显示此类优点,且并非所有的实施例都必需显示此类优点以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因此,本发明和相关联的技术可以涵盖未明确地在本文中示出或描述的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受除所附权利要求书之外的限制。

Claims (29)

1.一种急冷车系统,其用于容纳准备用于在急冷位置处进行急冷的焦炭,所述急冷车系统包括:
急冷车,其具有底部和界定开口的多个侧壁,所述急冷车具有顶部;以及
可渗透屏障,其覆盖所述急冷车的所述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可渗透屏障具有穿过其的多个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以可拆卸方式耦合到所述急冷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延伸跨过所述急冷车的所述顶部和至少一个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个别的孔口具有从约1/4英寸到约3/4英寸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急冷车进一步包括密封板,其耦合到一或多个侧壁且经配置以容纳或汇集焦炭或急冷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个别的侧壁包括可移动门,并且其中所述密封板沿着所述门延伸且可在当所述门打开时的第一位置与当所述门闭合时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两个侧壁在拐角处相遇,并且其中所述密封板定位成与所述拐角相邻且与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永久地耦合到所述急冷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包括不锈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中所述可渗透屏障与所述急冷车的所述顶部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车系统,其进一步包括急冷塔,其具有定位在所述急冷车上方的喷嘴,其中与所述喷嘴大体上竖直对准的个别孔口具有大于另一个别孔口的直径的直径。
12.一种焦炭急冷系统,其包括:
急冷车,其具有用于容纳焦炭的多个侧壁;以及
急冷塔,其经配置以供应用于对焦炭进行急冷的流体,其中所述急冷塔包含偏转屏障,所述偏转屏障定位在所述急冷车上方且经配置以容纳在所述车中的焦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急冷塔包含喷嘴,并且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耦合到所述喷嘴或定位在所述喷嘴下方的成角度的偏转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急冷塔包含指向所述急冷车的多个喷嘴,并且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定位在所述喷嘴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可渗透屏障。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多个竖直覆盖屏障。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可移动屏障。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多个约束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约束板朝向所述急冷塔的内部部分横向地朝内延伸且相对于水平平面成角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急冷塔包含指向所述急冷车的多个喷嘴,并且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定位在所述喷嘴处或所述喷嘴下方的可渗透屏障。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焦炭急冷系统,其中所述偏转屏障包括链式网。
22.一种焦炭急冷车,其包括:
底部;以及
多个侧壁,其从所述底部大体上正交朝上延伸且围绕经配置以容纳焦炭的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个别的侧壁包括与所述底部相邻的下部部分和与所述下部部分相对的上部部分,并且其中至少一个侧壁的所述上部部分朝向所述中心区域横向地朝内成角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实心的屏障。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所述上部部分以相对于竖直平面从约10度到约90度的角度朝内成角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的所述上部部分朝向所述中心区域横向地朝内成角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可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移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两个侧壁在拐角处相遇,并且其中所 述急冷车进一步包括横向地延伸的翅片,所述翅片耦合到与所述拐角相邻的所述车且经配置以容纳或汇集焦炭或急冷水。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至少部分可渗透屏障。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焦炭急冷车,其进一步包括顶部部分,其经配置以延伸跨过所述中心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顶部部分包括至少部分可渗透屏障。
CN201280077764.XA 2012-12-28 2012-12-28 用于改进经急冷焦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49034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2/072166 WO2014105061A1 (en) 2012-12-28 2012-12-28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quenched coke recover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3424A true CN104903424A (zh) 2015-09-09

Family

ID=51021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7764.XA Pending CN104903424A (zh) 2012-12-28 2012-12-28 用于改进经急冷焦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938704B1 (zh)
CN (1) CN104903424A (zh)
CA (1) CA2896473C (zh)
PL (1) PL2938704T3 (zh)
WO (1) WO2014105061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1796A (en) * 1977-08-08 1979-02-27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Coke oven e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194951A (en) * 1977-03-19 1980-03-25 Dr. C. Otto & Comp. G.M.B.H. Coke oven quenching car
JP2001164259A (ja) * 1999-12-08 2001-06-19 Shinagawa Refract Co Ltd 炭化炉用消火ボックス
CN101058731A (zh) * 2007-05-24 2007-10-24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穹顶式除尘熄焦塔
CN101395248A (zh) * 2006-03-03 2009-03-25 太阳焦炭能源公司 生产焦炭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CN201264981Y (zh) * 2008-09-01 2009-07-01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熄焦车挡焦罩
CN101649210A (zh) * 2009-06-18 2010-02-17 张家港长力机械有限公司 积水型接熄焦槽装置
WO2010107513A1 (en) * 2009-03-17 2010-09-23 Suncoke Energy, Inc. Flat push coke wet quench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N202415446U (zh) * 2012-01-06 2012-09-05 山东潍焦集团有限公司 熄焦塔挡焦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48087C (de) * 1939-10-06 1944-10-26 Einrichtung zur UEberfuehrung des gluehenden Kokses aus liegenden Koksoefen unter Abblendung gegen Fliegersicht
DE3741893A1 (de) 1987-12-10 1989-06-22 Hartung Kuhn & Co Maschf Koksloeschbehaelte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4951A (en) * 1977-03-19 1980-03-25 Dr. C. Otto & Comp. G.M.B.H. Coke oven quenching car
US4141796A (en) * 1977-08-08 1979-02-27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Coke oven e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1164259A (ja) * 1999-12-08 2001-06-19 Shinagawa Refract Co Ltd 炭化炉用消火ボックス
CN101395248A (zh) * 2006-03-03 2009-03-25 太阳焦炭能源公司 生产焦炭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CN101058731A (zh) * 2007-05-24 2007-10-24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穹顶式除尘熄焦塔
CN201264981Y (zh) * 2008-09-01 2009-07-01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熄焦车挡焦罩
WO2010107513A1 (en) * 2009-03-17 2010-09-23 Suncoke Energy, Inc. Flat push coke wet quench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N101649210A (zh) * 2009-06-18 2010-02-17 张家港长力机械有限公司 积水型接熄焦槽装置
CN202415446U (zh) * 2012-01-06 2012-09-05 山东潍焦集团有限公司 熄焦塔挡焦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2938704T3 (pl) 2020-03-31
EP2938704A1 (en) 2015-11-04
WO2014105061A1 (en) 2014-07-03
EP2938704B1 (en) 2019-08-07
CA2896473A1 (en) 2014-07-03
CA2896473C (en) 2018-06-05
EP2938704A4 (en)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31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quenched coke recovery
US1174629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quench tower design
US1180781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coke quenching
US2013027683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wall or ground surfaces
CN102948270B (zh) 叶片栅格
US6394031B1 (en) Nest arrangement for poultry
CA2514030A1 (en) Water screen
US11691820B2 (en) Conveyor belt with upright ribs
US20200338603A1 (en) Bunk Cleane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RU2642205C2 (ru) Рельсов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о снегоочистителем
CN104903424A (zh) 用于改进经急冷焦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US3721609A (en) Pollution free coke quenching car
CN103848160B (zh) 用于茶叶烘干设备的双行程输送带
RU2643319C2 (ru) Рельсов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US2728276A (en) Sheet metal air field deck mats
US4198275A (en) Equipment for extracting and purifying dirty gases arising on the coke side of a battery of chamber coke ovens with vertical flues
CN212711386U (zh) 用于烟厂烟料输送的活动罩机构
CA2896479C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coke quenching
SU1390089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чистки полувагонов от остатков сыпучих грузов
JP2022512177A (ja) 焼結冷却器の取り付けまたは後付け方法
DE971157C (de) Kuehler fuer heisses Agglomerat
BR112015015435B1 (pt) Sistema para têmpera de coque
RU2002135479A (ru) Хоппер-дозато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