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0342B - 高速绞线机分线器 - Google Patents

高速绞线机分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0342B
CN104900342B CN201510185074.1A CN201510185074A CN104900342B CN 104900342 B CN104900342 B CN 104900342B CN 201510185074 A CN201510185074 A CN 201510185074A CN 104900342 B CN104900342 B CN 104900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re
copper
inwall
wir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50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0342A (zh
Inventor
彭德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tar Copp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ng Dato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ng Dato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ng Dato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850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0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0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0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0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0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高速绞线机分线器,包括托架以及沿铜丝进线方向依次固定在托架上的分线板、预留板,在分线板、预留板上开设有多个过线孔,在所述预留板的轴心处固定有进线器,在所述托架滑动设置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活动端通过调节圈相互连接,调节圈内开设有进线孔,且在所述进线孔的上部设置内圆锥面,进线孔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滚珠;进线器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与之内径相同的调节环,在进线器的外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推杆贯穿弧形槽与调节环连接。调节圈通过连杆滑动设置在托架上,即能根据实际的铜丝直径来滑动改变调节圈的位置,进而减小铜丝与进线孔以及绞线机上进口处之间的磨损。

Description

高速绞线机分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线机,具体是指高速绞线机分线器。
背景技术
当铜线穿过绞线机上的绞弓,由绞弓通过圆周运动方式,使得各单根的铜线螺旋缠绕在一起;绞合铜线为单根铜丝最大用量之处,不同规格不同个数的铜丝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绞距绞合在一起后就变成直径较大的导体,这种绞合后的导体要比相同直径的单根铜丝柔软得多,做出的电线其弯曲性能也较好。单线沿着绞线的方向上每相隔固定距离出现一次,此相隔的固定距离即为绞线的节距(简称绞距)。绞距的另外一个定义是:指被绞合线体沿绞合轴向每旋转360度后其前行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m,英文为pitch。在当多个铜丝进入绞线机进行复合工序前,铜丝会通过分线板的分隔后再汇聚到一起以保证同一根铜绞线的各局部上的绞距相同;但是在针对于大直径的铜绞线的绞制过程中,会有数量众多的铜丝通过分线板,而普通的分线板上的孔数固定,并且在铜丝的移动过程中会发生径向的跳动,使得铜绞线上局部的绞距不一,即各铜丝的分布不均匀,直接导致铜绞线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速绞线机分线器,保证铜绞线生产时各铜丝均匀分布排列,确保铜绞线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高速绞线机分线器,包括托架以及沿铜丝进线方向依次固定在托架上的分线板、预留板,在分线板、预留板上开设有多个过线孔,在所述预留板的轴心处固定有进线器,在所述托架滑动设置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活动端通过调节圈相互连接,调节圈内开设有进线孔,且在所述进线孔的上部设置内圆锥面, 进线孔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进线器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与之内径相同的调节环,在进线器的外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推杆贯穿弧形槽与调节环连接,在调节环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短辊筒,在进线器的两端内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长辊筒,所述短辊筒与长辊筒突出于调节环内壁以及进线器内壁的部分高度相同。
在大直径的铜绞线绞制复合时,多个铜丝穿过分线板上的过线孔,再依次穿过进线器和调节圈后,由其离散状态变为聚拢状态后进入高速绞线机中,在当更大直径的铜绞线绞制时,可将铜丝先穿过分线板后,再穿过预留板,最后由调节圈内送至绞线机中,使得数量众多的铜丝在进入绞线机前保持其单个之间的有效间距,避免在绞制前发生小幅度的缠绕,以保证在绞制时整个铜绞线的各绞点的绞距一致,进而达到提高铜绞线性能的目的;在多个铜丝进入到调节圈中的进线孔时,各铜丝与进线孔的内圆锥面接触,使得多个铜丝构成的离散状态下的复合体的外径逐渐减小,即达到聚拢状态为绞线机的绞制做好准备,而在进线孔的出线端内壁上设置多个滚珠,利用滚珠与铜丝外壁之间的滚动摩擦,以此来减小铜丝与调节圈内部的相互磨损,降低铜线的磨损量;其中,调节圈通过连杆滑动设置在托架上,即能根据实际的铜丝直径来滑动改变调节圈的位置,进而减小铜丝与进线孔以及绞线机上进口处之间的磨损;
并且为进一步加强铜丝在进线器中的运行效率以及降低铜丝的磨损率,本发明在进线器内壁上设置多个沿内圆周方向上的长辊筒,铜丝利用滚动摩擦可减小其运行的阻力同时降低磨损,在针对超大直径的铜绞线绞制过线时,数量较多的铜丝无法完全掠过长辊筒的外壁,容易导致铜线在相邻的两个长辊筒间发生跳动甚至卡死,因此在进线器的内壁上转动设有调节环,调节环内壁上固定有多个短辊筒,在铜丝过线数量增加时,移动推杆使得调节环在进线器内转 动,将原本保持与两个长辊筒同处一条直线上的短辊筒与之交错开,进而增大铜丝在辊筒上的接触面积,保证更多的铜丝以滚动滑行的状态进入到调节圈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呈环形,且阵列分布在内圆锥面的外端部上。在内圆锥面的外端部上设置多个滚轮,可将经过分线板的扩张后保持一定的张力方便绞制,滚轮能对处于半离散状态下的铜丝进行轻微的滚动挤压,避免铜丝与进线孔的端面发生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板上的多个过线孔构成环形过线圈且沿分线板的径向辐射,所述预留板上的多个过线孔构成环形过线圈且沿预留板的径向辐射,且分线板上形成的环形过线圈的最大直径大于预留板上形成的环形过线圈的最大直径。在特大直径的铜绞线的绞制过程中,单个的分线板无法对多个铜丝进行张力提升,因此在托架上与分线板同轴安装预留板,且预留板上的环形进线圈的最大直径小于分线板上的环形进线圈的最大直径,使得各铜丝的张力逐级增大,在快速进入绞线机的同时,保证相互缠绕的铜丝之间具有相同的绞距,提高铜丝绞制的效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多个铜丝进入到调节圈中的进线孔时,各铜丝与进线孔的内圆锥面接触,使得多个铜丝构成的离散状态下的复合体的外径逐渐减小,即达到聚拢状态为绞线机的绞制做好准备,而在进线孔的出线端内壁上设置多个滚珠,利用滚珠与铜丝外壁之间的滚动摩擦,以此来减小铜丝与调节圈内部的相互磨损,降低铜线的磨损量;其中,调节圈通过连杆滑动设置在托架上,即能根据实际的铜丝直径来滑动改变调节圈的位置,进而减小铜丝与进线孔以及绞线机上进口处之间的磨损;
2、本发明在特大直径的铜绞线的绞制过程中,单个的分线板无法对多个铜 丝进行张力提升,因此在托架上与分线板同轴安装预留板,且预留板上的环形进线圈的最大直径小于分线板上的环形进线圈的最大直径,使得各铜丝的张力逐级增大,在快速进入绞线机的同时,保证相互缠绕的铜丝之间具有相同的绞距,提高铜丝绞制的效率;
3、本发明由于铜丝的直径相对较小,并且会与分线板或是预留板直接接触,为避免铜丝在经过过线孔时发生摩擦而产生大量热的同时,降低两者的磨损,本发明选用半硬质的塑料,以保证在对铜丝稳定性牵引的同时,减小铜丝的磨损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线器的截面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分线板、2-托架、3-预留板、4-过线孔、5-进线器、6-调节圈、7-连杆、8-弧形槽、9-推杆、10-通孔、11-调节环、12-短辊筒、13-长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托架2以及沿铜丝进线方向依次固定在托架2上的分线板1、预留板3,在分线板1、预留板3上开设有多个过线孔4,在所述预留板3的轴心处固定有进线器5,在所述托架2滑动设置有两个连杆7,两个连杆7的活动端通过调节圈6相互连接,调节圈6内开设有进线孔, 且在所述进线孔的上部设置内圆锥面,进线孔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进线器5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与之内径相同的调节环11,在进线器5的外壁上开设有弧形槽8,推杆9贯穿弧形槽8与调节环11连接,在调节环11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短辊筒12,在进线器5的两端内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长辊筒13,所述短辊筒12与长辊筒13突出于调节环11内壁以及进线器5内壁的部分高度相同;还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呈环形,且阵列分布在内圆锥面的外端部上。
在大直径的铜绞线绞制复合时,多个铜丝穿过分线板1上的过线孔4,再依次穿过进线器和调节圈6后,由其离散状态变为聚拢状态后进入高速绞线机中,在当更大直径的铜绞线绞制时,可将铜丝先穿过分线板1后,再穿过预留板3,最后由调节圈内送至绞线机中,使得数量众多的铜丝在进入绞线机前保持其单个之间的有效间距,避免在绞制前发生小幅度的缠绕,以保证在绞制时整个铜绞线的各绞点的绞距一致,进而达到提高铜绞线性能的目的;在多个铜丝进入到调节圈6中的进线孔时,各铜丝与进线孔的内圆锥面接触,使得多个铜丝构成的离散状态下的复合体的外径逐渐减小,即达到聚拢状态为绞线机的绞制做好准备,而在进线孔的出线端内壁上设置多个滚珠,利用滚珠与铜丝外壁之间的滚动摩擦,以此来减小铜丝与调节圈6内部的相互磨损,降低铜线的磨损量;其中,调节圈6通过连杆7滑动设置在托架2上,即能根据实际的铜丝直径来滑动改变调节圈6的位置,进而减小铜丝与进线孔以及绞线机上进口处之间的磨损。
并且为进一步加强铜丝在进线器中的运行效率以及降低铜丝的磨损率,本发明在进线器内壁上设置多个沿内圆周方向上的长辊筒13,铜丝利用滚动摩擦可减小其运行的阻力同时降低磨损,在针对超大直径的铜绞线绞制过线时,数 量较多的铜丝无法完全掠过长辊筒13的外壁,容易导致铜线在相邻的两个长辊筒13间发生跳动甚至卡死,因此在进线器5的内壁上转动设有调节环11,调节环11内壁上固定有多个短辊筒12,在铜丝过线数量增加时,移动推杆9使得调节环11在进线器5内转动,将原本保持与两个长辊筒13同处一条直线上的短辊筒12与之交错开,进而增大铜丝在辊筒上的接触面积,保证更多的铜丝以滚动滑行的状态进入到调节圈6中;内圆锥面的外端部上设置多个滚轮,可将经过分线板1的扩张后保持一定的张力方便绞制,滚轮能对处于半离散状态下的铜丝进行轻微的滚动挤压,避免铜丝与进线孔的端面发生磨损。
在特大直径的铜绞线的绞制过程中,单个的分线板1无法对多个铜丝进行张力提升,因此在托架2上与分线板1同轴安装预留板3,且预留板3上的环形进线圈的最大直径小于分线板1上的环形进线圈的最大直径,使得各铜丝的张力逐级增大,在快速进入绞线机的同时,保证相互缠绕的铜丝之间具有相同的绞距,提高铜丝绞制的效率。
作为优选,由于铜丝的直径相对较小,并且会与分线板1或是预留板3直接接触,为避免铜丝在经过过线孔4时发生摩擦而产生大量热的同时,降低两者的磨损,本发明选用半硬质的塑料,以保证在对铜丝稳定性牵引的同时,减小铜丝的磨损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高速绞线机分线器,包括托架(2)以及沿铜丝进线方向依次固定在托架(2)上的分线板(1)、预留板(3),在分线板(1)、预留板(3)上开设有多个过线孔(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留板(3)的轴心处固定有进线器(5),在所述托架(2)滑动设置有两个连杆(7),两个连杆(7)的活动端通过调节圈(6)相互连接,调节圈(6)内开设有进线孔,且在所述进线孔的上部设置内圆锥面,进线孔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进线器(5)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与之内径相同的调节环(11),在进线器(5)的外壁上开设有弧形槽(8),推杆(9)贯穿弧形槽(8)与调节环(11)连接,在调节环(11)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短辊筒(12),在进线器(5)的两端内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长辊筒(13),所述短辊筒(12)与长辊筒(13)突出于调节环(11)内壁以及进线器(5)内壁的部分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绞线机分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呈环形,且阵列分布在内圆锥面的外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绞线机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板(1)上的多个过线孔(4)构成环形过线圈且沿分线板(1)的径向辐射,所述预留板(3)上的多个过线孔(4)构成环形过线圈且沿预留板(3)的径向辐射,且分线板(1)上形成的环形过线圈的最大直径大于预留板(3)上形成的环形过线圈的最大直径。
CN201510185074.1A 2015-04-20 2015-04-20 高速绞线机分线器 Active CN104900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5074.1A CN104900342B (zh) 2015-04-20 2015-04-20 高速绞线机分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5074.1A CN104900342B (zh) 2015-04-20 2015-04-20 高速绞线机分线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0342A CN104900342A (zh) 2015-09-09
CN104900342B true CN104900342B (zh) 2017-04-12

Family

ID=5403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5074.1A Active CN104900342B (zh) 2015-04-20 2015-04-20 高速绞线机分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0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2914A (zh) * 2017-01-12 2017-05-31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束线装置
CN108183002A (zh) * 2017-12-29 2018-06-19 重庆腾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不易断线的叉绞机分线板
CN108154974B (zh) * 2018-01-30 2019-04-16 重庆市天宇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电缆绞线装置
CN110047628B (zh) * 2019-04-01 2024-04-05 重庆星达铜业有限公司 绞线机进线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9588A (zh) * 2012-07-25 2012-11-14 安福县海能实业有限公司 笼绞机上具有防翻转功能的分线装置
CN203397782U (zh) * 2013-08-14 2014-01-15 苏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 束线机进线防跳线装置
CN104269225A (zh) * 2014-08-29 2015-01-07 四川顶锐液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液压泵站供电电缆的管式绞线机
CN204632456U (zh) * 2015-04-20 2015-09-09 四川星达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绞线机分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02282B1 (ko) * 2007-02-02 2008-02-11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점적율을 향상할 수 있는 연선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9588A (zh) * 2012-07-25 2012-11-14 安福县海能实业有限公司 笼绞机上具有防翻转功能的分线装置
CN203397782U (zh) * 2013-08-14 2014-01-15 苏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 束线机进线防跳线装置
CN104269225A (zh) * 2014-08-29 2015-01-07 四川顶锐液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液压泵站供电电缆的管式绞线机
CN204632456U (zh) * 2015-04-20 2015-09-09 四川星达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绞线机分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0342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0342B (zh) 高速绞线机分线器
CN104851526B (zh) 一种高速绞线机过线装置
CN102330370A (zh) 集装箱设备用的平行捻压实股钢丝绳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65376A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电线用导向装置
CN201527811U (zh) 新型采煤机电缆
CN102610334B (zh) 核聚变装置用超导电缆导体绞缆外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296471A (zh) 用于集装箱设备的平行捻钢丝绳及其制作方法
CN204632456U (zh) 一种绞线机分线装置
CN207503730U (zh) 一种绞线装置
CN102191704B (zh) 一种抗挤压、耐疲劳旋挖机用钢丝绳
CN204632454U (zh) 高速绞线机过线系统
CN103741528A (zh) 一种高承载阻旋转钢丝绳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44564B (zh) 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
CN202202197U (zh) 集装箱设备用的平行捻压实股钢丝绳
CN101135116B (zh) 高速电梯钢丝绳
CN202610628U (zh) 一种点线混合接触钢丝绳
CN203858904U (zh) 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
CN102926247A (zh) 一种起重机用填塑钢丝绳
CN105161222A (zh) 一种核聚变装置用cs超导电缆导体生产方法
CN203573743U (zh) 一种导体绞合预成型机
CN109935396A (zh) 一种盾构机专用软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09173B (zh) 一种24对双绞线生产线
CN203812603U (zh) 耐曲挠、抗拉伸多用途编织电缆
CN107742550B (zh) 一种抗紫外线光伏电缆加工绞合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59513U (zh) 一种耐弯折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9

Address after: 402760 A1 building, No. 2 Corelle Road, Bi 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star Copper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8000 first floor, 59 west fourth section, two ring road, Nanhua Town, Zhongjiang, Deyang,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Xing Datong indust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