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7983A -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7983A
CN104887983A CN201510241710.8A CN201510241710A CN104887983A CN 104887983 A CN104887983 A CN 104887983A CN 201510241710 A CN201510241710 A CN 201510241710A CN 104887983 A CN104887983 A CN 104887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radix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17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417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79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7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79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天然中草药原料,无毒副作用,是通过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符合传统中医学辩证施治,综合治理的理论。本发明治疗妇科病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从总体上调节人体内部气血及脏腑生理功能,并对关联病症予相对应药物治疗,不同草药其颜色及花色遵循同色系相配伍,劫除同色别性质病、湿毒。主治药鸡血藤、当归、丹参、红花、川芎、升麻其颜色类别相同,活血补血,舒筋活络,劫除妇科同类别湿痹病毒;兼治药紫花地丁、黄芩、蒲公英、板兰根、白芨、青箱子其花色及颜色相同相近,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功效,治疗妇科相关联炎症;天麻、乳香为补益药;甘草调和诸药。此组配方辩证、综合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对妇科疾病患者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说明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草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妇科疾病的介绍:妇科病又称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统称,主要的妇科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常见的妇科疾病有:月经、痛经、闭经、月经不调、月经周期、月经量少、月经推迟、月经提前、尿道炎、宫颈炎、乳腺炎、葡萄胎、子宫癌、宫颈癌、乳腺癌、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疾病、阴道痉挛、输卵管疾病、附件炎、宫颈糜烂、乳腺增生、子宫颈炎、乳腺良性肿瘤、更年期综合征、绒毛膜癌、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器发育异常、性功能障碍等。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逐渐下降,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妇科疾病的症状:妇科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患者也没有不适感的表现,一般是在做妇科检查的时候才被发现,如果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有白带增多的症状,呈血性或者是脓性,还会伴有臭味,白带刺激外阴会引起外阴瘙痒的情况,严重时还会有下腹坠胀痛,性生活后加重,也有些患者会出现尿频等不适症状。妇科疾病典型病症有:症状一,腰酸背痛。如果你觉得容易劳累、而且腰酸背痛,很有可能不单是腰椎的问题,而是盆腔炎引起的! 如果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白带量多,甚至下腹部按压疼痛、尿痛或肛门坠胀的话,更应该考虑盆腔炎,盆腔炎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症状二,下腹坠痛一般子宫肌瘤患者会有下腹坠胀、腰背疼痛等感觉,很容易被忽视。感觉有肿块压迫的疼痛可能是卵巢囊肿的症状。妇科肿瘤往往伴随着各种妇科疾病和妇科炎症如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等并发症,如有不适,务必加以重视。专家提醒:很多人认为妇科肿瘤似乎并不严重,只要肿瘤切除就可以安然无恙,其实有部分妇科恶性肿瘤在初期是难以发现的,而这类肿瘤,往往都存在着癌变的危险。症状三,同房疼痛。一般宫颈疾病很少有疼痛症状,如果同房疼痛,甚至出血,很可能是宫颈病变。症状四,继发痛经。继发性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症状,还伴有月经量过多、经期长。同时也可能出现性交痛、肛门坠胀、尿频尿痛等症状。
妇科疾病病因:妇科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外邪侵犯、七情内伤和素体虚弱所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侵犯以寒、湿、热邪为主(包括细菌、病毒),房事不节、产育过多、饮食失调、跌扑外伤等也可归纳在外因范围,女子以血为主,血得寒则凝滞,可出现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等病证;血热则妄行,可引起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等疾患,湿邪蕴热,夹热下注,易引发带下等病;人的精神情志(七情)变化可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精神情绪刺激,能影响冲任功能的调节,可致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经前乳胀、经行吐衄等症,所谓“因郁而致病”。素体虚弱的内在因素,主要是肾、肝、心、脾的功能失调,以致气血两虚、冲任不足、带脉不固,女子以血为本,故以血分盈满,气分充足,气机条达为正常。所以气血失调是妇产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病机之一,由于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生理特点,易耗血,常使机体处于血分不足、气分偏虚的状态,《内经》云:“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癓瘕”。“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其女子不孕”。《 难经》云:“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着坐水中”。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后天失调、脾胃虚损,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虚,都可引起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胎漏、不孕等症。妇科疾病发病病理也可以概括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三方面。三者之间各有其不同的发病机制,又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气血不调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和冲任损伤,反之,脏腑有了病变,也必然会引起气血失调和损伤冲任二脉。总之,不论病变起于哪个脏腑、经络,病机反应往往是整体的。
妇科疾病治疗 :妇科病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疾病了,全球有很多女性正在遭受着妇科病的痛苦。要想彻底治疗妇科病得先了解妇科病,了解妇科病的种类,再进一步判断自己患上了哪一种妇科病,对症下药,才能治愈,因此患者应该多注意防护,合理锻炼以减少病情发作。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都是从人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整体观念着眼的,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必须辩证施治,整体对待,综合治理,虚则扶正,有邪祛邪,瘀则活血化瘀,祛邪、活血通络为必守常法。实者攻邪为主,虚者攻补兼施。因此在药物治疗上,寒症用热药,热症用寒药,虚症用补药,实症用泻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使用中国传统的天然中草药为原料,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是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以及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应用。里、寒、虚属阴证,里证:病变部位在脏腑,一般地说,内伤病、久病、寒证多为虚证,在八纲辩证属阴,虚、瘀、痹是致病的内因,虚则扶正,有邪祛邪,瘀则活血化瘀,活血通络为必守常法。本发明治疗妇科病的中药配方,主治药鸡血藤、当归、丹参、红花、川芎、升麻其颜色类别相同,调节人体气血,并活血补血,温中调经,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劫除妇科同类别湿痹病毒;兼治药紫花地丁、黄芩、蒲公英、板兰根、白芨、青箱子其花色及颜色相同相近,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凉血消肿,治疗妇科相关联类别性质炎症的天然配方;辅助药天麻、乳香调气活血,祛风通络;甘草调和诸药。本发明秉着以口服中药为本,对人体进行全面的整体调节,调整好全身状态,可迅速解除妇科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鸡血藤20克、丹参10克、当归20克、红花5克、川芎15克、升麻15克、紫花地丁15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天麻10克、 板兰根10克、白芨5克、乳香5克、青箱子5克、甘草10克。
制备方法 :
(1)、按照配方比例取鸡血藤、丹参、当归、红花、 川芎、 升麻、 紫花地丁、黄芩、蒲公英、天麻、板兰根、白芨、乳香、青箱子、甘草加水浸泡 5 小时以上,去除其加工后干燥及表面残留物质,放入砂锅于大火煮沸改文火煮 20-40 分钟,过滤冷却至室温,煮提三次后制成提取液备用;
(2)、按比例将净化后的提取液均匀装瓶,置于高温≥ 100℃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一种治疗妇科病的中药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
鸡血藤15份、丹参10份、当归12份、红花5份、川芎12份、升麻10份、 紫花地丁8份、黄芩8份、蒲公英10份、天麻8份、 板兰根10份、白芨10份、 乳香12份、青箱子5份、甘草10份。
一种治疗妇科病的中药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
鸡血藤12份、丹参10份、当归15份、红花6份、川芎10份、升麻12份、 紫花地丁6份、黄芩6份、蒲公英8份、天麻6份、 板兰根8份、白芨8份、 乳香10份、青箱子6份、甘草12份。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理及药性如下 :
鸡血藤
【释名集解】别名活血藤、大血藤.密花豆 本质藤本,长达数十米。老茎砍断时可见数圈偏心环,鸡血状汁液从环处渗出,三出复叶互生,花多而密,花冠白色,肉质,旗瓣近圆形。
【性味】苦、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功能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 《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
丹参
【释名集解】红参,血参,血参根,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外面红色。轮伞花序,花萼紫色。
【性味归经】苦,微寒。《本草经疏》:味苦,平,微温。《纲目》:手少阴、厥阴血分药,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当归
【释名集解】又名乾归、文无。〔时珍曰〕当归本非芹类,特以花叶似芹,故得芹名。古人取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颂曰〕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春生苗,七八月开花浅紫色,根黑黄色,以肉厚而不枯者为胜。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杲曰〕甘、辛,温无毒。气厚味薄,可升可降,阳中微阴,入手少阴、足太阴、厥经血分。
【功用主治】〔元素曰〕其用有三:一心经本药,二和血,三治诸病夜甚。凡血受病,必须用之。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之甘温能和血,辛温能散内寒,苦温能助心散寒,使气血各有所归。《本草纲目》别录: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滞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
升麻
【性味】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本草经解》:人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
【功能主治】《中国药典》: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纲目》:消斑疹,行窃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川芎
【释名集解】山鞠穷、香果、胡藭。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浓烈香气,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略带紫色,花瓣白色,花药淡绿色。
【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用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红花
【释名集解】红蓝花(《金匮要略》),刺红花(《四州中药志》),草红花(《陕西中药志》)。花不规则。红或红黄。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性味】辛,温。归心、肝经。《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能主治】《中国药典》: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本草正新》: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紫花地丁
【释名集解】地丁草,紫地丁、免耳草,地丁。多年生草本,花紫堇色或淡紫色。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黄芩
【释名集解】又名腐肠、妒妇、经芩。〔弘景曰〕黄芩今第一出彭城,郁州亦有之,惟深色坚实者好。〔颂曰〕其高一尺许,六月开紫花,根长四五寸,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性味归经】《本草纲目》:苦、平,无毒。〔好古曰〕气寒,味微苦而甘,阴中微阳,入手太阴血分。
【功用】黄芩之用有:泻肺热、去诸热、除脾经诸湿、妇人产后养阴、退阳,安胎。
【主治】〔时珍〕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蒲公英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天麻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用主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用药法象》疗“诸风麻痹不仁”,《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
甘草
【性味归经】《本草纲目》:“味甘,性平,无毒”。李时珍曰:通入手足十二经。
【功用主治】〔李时珍〕:“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包容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劳;普治百邪,得王道之造化。畏君力而不告于人,敛神功而不归于已,可谓药中良相。”〔权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其补中宜炙用,泻火宜生用。一九七一年兰州《新编中医入门》说:甘草补脾润肺,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板兰根
【释名集解】靛青根、蓝靛根。二年生草本根肥厚,近圆锥形表面土黄色,花瓣黄色。
【性味归经】苦,寒。《中华本草》: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本草述》:治天行大头热毒。《本草便读》:清热解毒,辟疫,杀虫。
白芨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乳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淤血刺痛。
青箱子
【性味】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附图说明
图例说明:图1是宫腔病变图:镜下所见,病理诊断为,宫腔、内膜呈增生期样改变;图2是子宫肌瘤图:镜下所见, 病理诊断为,子宫,良性病变; 图3是子宫内膜增生病变图:镜下所见, 病理诊断为,宫腔,破碎内膜组织呈增生期样改变; 图4是子宫内膜异位图:镜下所见,病理诊断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图5是子宫附件病变图:影像所见,子宫中位,大小:6.3*5.6*5.2cm,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子宫内膜厚1.8㎝。影像提示,子宫偏大,肌层回声不均匀,内膜增厚。子宫直肠内少量积液。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1,鸡血藤20克、丹参10克、当归20克、红花5克、川芎15克、升麻15克、紫花地丁15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天麻10克、 板兰根10克、白芨5克、乳香5克、青箱子5克、甘草10克。
制备方法:
(1)、按照配方比例取鸡血藤、丹参、当归、红花、 川芎、 升麻、 紫花地丁、黄芩、蒲公英、天麻、 板兰根、白芨、 乳香、青箱子、甘草加水浸泡 5 小时以上,去除其加工后干燥及表面残留物质,放入砂锅于大火煮沸改文火煮 20-40 分钟,过滤冷却至室温,煮提三次后制成提取液备用;
(2)、按比例将煮提后的提取液均匀装瓶,置于高温≥ 100℃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用法及用量 :煮提后的提取液每日 1-2 次 ,100ml/ 次,中午及晚上服用。6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 2,鸡血藤22克、丹参12克、当归21克、红花6克、川芎16克、升麻16克、紫花地丁18克、黄芩15克、蒲公英12克、天麻12克、 板兰根12克、白芨6克、乳香6克、青箱子6克、甘草12克。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 1 相同。
妇科疾病诊断方法:妇科专家说妇科疾病主要分为:妇科炎症、人工流产、性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肿瘤等6大类别,每个类别又有多个小病种:
妇科炎症: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
人工流产:无痛人流、可视人流、微创人流、药物流产等;
性病包括: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淋病等;
月经不调:卵巢疾病、内分泌疾病、妇科炎症以及其他原因等;
不孕不育:宫颈性不孕、内分泌性不孕、子宫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等;
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宫颈囊肿、卵巢肿瘤、宫颈癌等;
妇科疾病诊断标准:妇科疾病患病部位分一般为:阴道、子宫、卵巢、乳房、输卵管、盆腔、外阴等。阴道:阴道检查或肛门指诊可触及明显压痛的包块。
子宫:子宫颈,早期仅有接触性出血;出血、白带增多,阴道分泌物恶臭;宫颈呈糜烂型、溃疡型、菜花样改变;宫颈取标本活检可明确诊断。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下腹硬块;子宫增大、质硬;B超、子宫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晚期子宫增大变硬。子宫内膜,可在宫口见到息肉样肿物;诊断性刮宫,刮出物病理检查可确诊。
卵巢:早期可扪及腹部包块,偶有月经异常,晚期可有腹痛块、腹水、腹部实性包;早期多为活动性实质肿块、晚期肿块活动受限;腹水可查到癌细胞小囊肿多无症状,生长缓慢,大者下腹出现包块、蒂扭转、破裂或感染时产生急性腹痛;下腹肿块多为圆形可移动;妇科检查宫旁可触到球形囊性肿块,表面光滑可移动。
乳房:本病初起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 ;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在数天内软化,形成乳房肿,有波动感,脓肿深的皮肤发红及波动感不明显,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乳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最后形成脓肿。
输卵管:阴道排出黄水或血水样液体,下腹痛。晚期可有包块、腹水;子宫旁可触及腊肠形包块。
盆腔:高热、头痛、寒颤等,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下腹压痛,子宫、宫旁明显,严重时盆腔内充满硬块;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血沉加快;B超可明确包块大小,有无脓肿形成。
外阴:外阴、肛门附近出现小颗粒渐大、增多互相融合,表面菜花状;进行性加重的会阴或肛门部坠胀,疼痛或剧痛,可伴排便感或尿潴留;常有外阴瘙痒或外阴白色病损史,外阴有溃疡、结节或乳头状肿物,晚期肿块增大,伴疼痛、感染、坏死、出血;可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醋酸白试验、阴道、细胞学检查有助诊断。
用这些特点与其它疾病鉴别时,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鉴别的。
临床试验及疗效观察结论 :
1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
2 排除标准:鉴别后不符合纳入标准;未能按治疗方案用药或中途中断试验者 ;
3 入选病例:此次所入选临床病例均为常见妇科病患者。
用药及观察方法:口服 , 用法及用量 :每日 1-2 次,100ml/ 次。中午及晚上服用,6 天一个疗程。
对妇科疾病 1 疗程、2 疗程、3 疗程、4 疗程、5疗程、6疗程进行观察及疗效检验。
疗效判定及治疗效果如附例所示(以六人为例):
病例1:
段ⅹⅹ,女,下腹痛30多天。
该妇平素月经规则,无经期腹痛。患者于30多天前起无诱因下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隐痛,至中医院就诊,予静脉抗炎治疗,腹痛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复查B超示:子宫偏大,肌层回声不均匀,内膜增厚;子宫直肠少量积液。门诊拟以“盆腔炎”诊治,完善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抗炎症感染治疗。治疗给予服用本发明活血通经,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四个疗程好转,六个疗程治愈。
病例2:
郭ⅹⅹ,女,48岁,因下腹痛五月余入院。
患者既往月经规则,4/60天,量中等,无血块,无痛经史.一年来患者月经未来潮,自认为绝经,未得视,近五月来患者感下腹胀痛不适,逐渐加重,来医院就诊,查B超显示:宫腔积血,双侧输卵管囊性包块,子宫直肠少量积血.近期患者无畏寒发热,无渐进性消瘦.据妇科检查及相关操作考虑为“宫颈管粘连”,炎性指标偏高,不排除“盆腔炎”,故采取抗炎治疗。治疗给予服用本发明中药配方劫诸寒冷气,心腹坚痛,温中内寒,泻肺热、去诸热、除脾经诸湿,并清热解毒,消除妇科炎症,二个疗程好转,五个疗程痊愈。
病例3:
耿ⅹⅹ,女,42岁,因妇检发现子宫肌瘤三年余入院。
该妇女既往月经规则,5/30日,量中,时有轻度经期疼痛,无血块。患者三年前妇检发现子宫肌瘤直径约2厘米,时有轻度经期疼痛,未予特殊治疗,定期查B超肌瘤逐渐增大,门诊诊断为“子宫肌瘤”、“宫腔占位”、“附件囊肿”,有炎症病史。 治疗给予服用本发明中药配方活血行气,调经止痛,舒筋活络,消痈散结,凉血消肿,三个疗程好转,六个疗程治愈。
病例4:
王ⅹⅹ,女,35岁,渐进性腹壁切口疼痛伴“包块”二年。
该妇既往月经规则,患者两年前始出现腹壁切口疼痛,以月经期显著,渐进性加重,且自行发现腹壁切口处“包块”,开始较小,后渐增大,至医院就诊,B超显示腹壁低回声包块,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收治。治疗给予服用本发明,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三个疗程好转,五个疗程痊愈。
病例5:
王ⅹ,女,36岁,下腹隐痛伴包块二个月,加重四天。
该妇平素月经规则,二月前起无诱因下出现下腹隐痛,近四天来腹痛较前加重,呈持续性隐痛,不能自行缓解,B超提示:右侧附件稍强回声包块,医院诊断为盆腔炎性包块及卵巢肿瘤合并感染。治疗给予服用本中药配方,活血祛瘀,凉血消痈,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三个疗程好转,五个疗程治愈。
病例6:
刘ⅹⅹ,女,29岁,下腹痛一个月,加重一周。
该妇月经规则,患者于一月前开始出现下腹痛,呈持续性隐痛,近一周来感下腹痛加剧,来医院就诊,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子宫直肠少量积液,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盆腔炎,采取抗炎治疗。治疗给予服用本发明活血通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二个疗程好转,五个疗程治愈。
综上所示:本发明治疗妇科疾病效果好,在整个临床治疗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肝、肾等功能无异常变化,本发明方法从总体上调节人体内部气血及脏腑生理功能,并对症治疗关联疾病。以鸡血藤、当归、丹参、红花、川芎、升麻活血补血,温中调经,舒筋活络,散瘀止痛,治疗妇科主要病症;以紫花地丁、黄芩、蒲公英、板兰根、白芨、青箱子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凉血消肿,治疗相关联妇科炎症;天麻、乳香调气活血,祛风通络;甘草调和诸药。本发明最终试验结论表明对妇科疾病具有良好治愈效果,治疗各类以妇科炎症、性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肿瘤等为主的妇科疾病。本发明制作工艺简便,无毒副作用,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

Claims (5)

1.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
鸡血藤20克、丹参10克、当归20克、红花5克、川芎15克、升麻15克、紫花地丁15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天麻10克、 板兰根10克、白芨5克、乳香5克、青箱子5克、甘草10克。
2.制备方法 :
按照配方比例取鸡血藤、丹参、当归、红花、川芎、升麻、 紫花地丁、黄芩、蒲公英、天麻、板兰根、白芨、乳香、青箱子、甘草加水浸泡 5 小时以上,去除其加工后干燥及表面残留物质,备用。
3.按比例将净化后的提取液装瓶,置于高温≥ 100℃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
鸡血藤15份、丹参10份、当归12份、红花5份、川芎12份、升麻10份、 紫花地丁8份、黄芩8份、蒲公英10份、天麻8份、 板兰根10份、白芨10份、 乳香12份、青箱子5份、甘草10份。
5.制备方法同1。
CN201510241710.8A 2015-05-13 2015-05-13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8879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1710.8A CN104887983A (zh) 2015-05-13 2015-05-13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1710.8A CN104887983A (zh) 2015-05-13 2015-05-13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7983A true CN104887983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21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1710.8A Pending CN104887983A (zh) 2015-05-13 2015-05-13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79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8517A (zh) * 2021-06-02 2022-02-11 陈凤羽 妇康通宝丸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710A (zh) * 2008-06-01 2008-10-22 吕碧升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710A (zh) * 2008-06-01 2008-10-22 吕碧升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倪惠娟: ""抗炎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4例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
陈志斌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360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8517A (zh) * 2021-06-02 2022-02-11 陈凤羽 妇康通宝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5271B (zh) 一种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68641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胶囊
CN101926961A (zh) 一种内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21749A (zh) 一种治疗产褥感染后的中药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6637A (zh) 一种治疗妇女脾虚湿盛型带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7552B (zh) 一种防治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32270B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72699B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26993A (zh) 一种治疗遗精、早泄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26620B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4689279A (zh) 一种用于子宫腺肌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87983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1599B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4644956A (zh)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7946A (zh)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846B (zh) 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中药制剂配方
CN104173610B (zh)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1653572B (zh) 有效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组合物
CN102114221A (zh)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症的药物
CN1994448A (zh)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中草药制剂
CN105456945A (zh)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232997A (zh) 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491719A (zh)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00723A (zh) 一种治疗血瘀型月经不调的中药配方
CN104873866A (zh) 一种用于盆腔炎的蒲苓盆炎康药物制剂及其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