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5503B - 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5503B
CN104885503B CN201380062852.7A CN201380062852A CN104885503B CN 104885503 B CN104885503 B CN 104885503B CN 201380062852 A CN201380062852 A CN 201380062852A CN 104885503 B CN104885503 B CN 104885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c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
radio
radio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28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5503A (zh
Inventor
A.贝拉文
M.卡兹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4885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5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5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5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文中实施例涉及一种在用户设备(10)中用于在通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方法,用户设备(10)具装置内共存IDC能力并且在由通信网络(1)中的网络节点(12,13)服务。用户设备(10)接收来自网络节点(12,13)的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并且用户设备(10)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10月1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708340的优先权,并且也交叉引用2013年4月10日提交,题为“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USER EQUIPMENT,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的共同待定申请13/860378。交叉引用的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一般涉及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能够实现装置内共存的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无线电通信网络中,也称为移动台和/或用户设备(UE)的无线终端经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通信。RAN覆盖分成小区区域的地理区域,每个小区区域由例如无线电基站(RBS)等在一些网络中也可称为例如在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中的“NodeB”或在长期演进(LTE)中的“eNodeB”的基站服务。小区是指在无线和无线电基站不并置的情况下由在基站站点或天线站点的无线电基站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地理区域。每个小区通过在小区中广播的本地无线电区域内的身份识别。在整个移动网络中独特地识别小区的另一身份也在小区中广播。一个基站可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小区。小区可以是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小区。基站通过在无线电频率上操作的空中接口与基站范围内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些版本的RAN中,几个基站可例如,通过陆线或微波连接到监管和协调连接的多个基站的各种活动的控制器节点(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或基站控制器(BSC))。RNC一般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核心网络。
UMTS是从第二代(2G)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演进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实质上是为用户设备使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和/或高速分组接入(HSPA)的RAN。在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论坛中,电信供应商为第三代网络和将来代的网络提议了标准,就标准达成一致,并且研究增强数据率和无线电容量。
用于演进分组系统(EPS)的规范已在3GPP内完成,并且此工作在即将发行的3GPP版本中继续。EPS包括也称为LTE无线电接入的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和也称为系统体系结构演进(SAE)核心网络的演进分组核心(EPC)。E-UTRAN/LTE是3GPP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一种变型,其中,无线电基站节点直接连接到EPC核心网络而不是连接到RNC。通常,在E-UTRAN/LTE中,RNC的功能分布在例如LTE中的eNodeB等无线电基站节点与核心网络之间。这样,EPS的RAN具有包括无线电基站而不向RNC报告的基本上“平坦的”体系结构。
在今天的移动用户设备(UE)中,多个无线电收发器封装在相同装置内。UE能够配有外部无线系统,即非蜂窝通信系统。能够位于蜂窝装置或UE上的此类外部无线系统的示例是LTE、WiFi、蓝牙收发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体育或医疗有关的近距离无线装置、无绳电话等。GNSS的示例是全球定位系统(GPS)、Galileo、用于几个传感器的普通定位体系结构(COMPASS)、Galileo和额外导航卫星系统(GANSS)等。
有多种用户设备,并且用户设备以不同技术和品牌名称命名,例如,USB加密解密器、目标装置、移动装置、无线装置、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的无线终端、用于装置到装置通信的无线装置等。图1示出在大约2.4 GHz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带周围的3GPP频带。一个传送器的传送功率可以比另一收发器的接收功率电平高得多,由于这些无线电收发器极其接近的原因,这能够在受害无线电接收器上造成干扰。
Wi-Fi使用在ISM频带中的频带2400-2495 MHz。此频带分成14个信道,其中,每个信道具有22 MHz的带宽和与其它信道的5 MHz分隔,例外的情况是信道号14的分隔是12MHz。LTE频带40的传送器将影响WiFi的接收器,且反之亦然。由于频带7是频分双工(FDD)频带,因此,不存在从Wi-Fi传送器对LTE接收器的影响,但Wi-Fi接收器将受LTE上行链路(UL)传送器影响。蓝牙在2402-2480 MHz之间在每个1 MHz带宽的79个信道中操作。因此,类似于Wi-Fi,存在在频带40与蓝牙之间的干扰及从频带7 UL到蓝牙接收器(RX)的干扰。
此外,例如,在2483.5-2500MHz操作的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等在ISM频带中GNSS的接收能够受频带7 UL传送影响。
总之,干扰情形的一些示例是:
• LTE频带40无线电传送器(TX)对ISM无线电RX造成干扰
• ISM无线电TX对LTE频带40无线电RX造成干扰
• LTE频带7无线电TX对ISM无线电RX造成干扰
• LTE频带7/13/14无线电TX对GNSS无线电RX造成干扰
注意,上面讨论的频带和无线电技术只是不同可能情形的示例。通常,干扰能够由任何无线电技术造成,并且能够在任何相邻或子谐波频带中造成。
为避免从LTE收发器对其它技术的干扰,一些干扰避免解决方案能够在UE中或者由网络使用。干扰避免解决方案能够由UE自主进行,或者由网络基于来自UE的指示执行。
在下述内容中,简要地描述两种方法:
在UE遇到UE本身不能解决的装置内共存(IDC)干扰的级别时,UE经专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IDC指示以报告问题,所谓的网络控制的UE辅助干扰避免。无论何时UE在ISM DL接收中或者在LTE DL接收中有问题,UE便能够发送指示。IDC指示消息的一部分是干扰方向,这指示IDC干扰的方向。IDC指示的触发取决于UE实现,即,它可依赖现有LTE测量和/或UE内部协调。
在LTE RRC规范TS 36.331,Rel-11,v.11.1.0第5.6.9部分中定义并且也在下面示出的信息元素InDeviceCoexIndication描述在UE遇到与IDC有关的问题时,由UE发送到无线电基站的消息。
InDeviceCoexIndication消息用于通知E-UTRAN UE遇到的IDC问题、以前通知的IDC问题的任何更改,并且向E-UTRAN提供信息以便解决问题。
信令无线承载:SRB1
RLC-SAP:AM
逻辑信道:DCCH
方向:UE到EUTRAN
InDeviceCoexIndication消息
在通知来自UE的IDC指示得到IDC问题通知时,无线电基站能够选择应用频分复用(FDM)或时分复用(TDM)解决方案。
为帮助无线电基站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用于FDM和TDM解决方案的所有必需/可用辅助信息一起在IDC指示中发送到无线电基站。IDC指示也用于更新IDC辅助信息,包括对于UE不再遭受IDC干扰的情况。
下面更详细地解释两个解决方案:
FDM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是通过执行E-UTRAN内的频率间切换,将LTE信号移离ISM频带。UE通知网络何时操作LTE或其它无线电信号将从不使用某些载波或频率资源的LTE中受益或不再从中受益。通过发送受IDC问题影响的E-UTRA载波频率的列表,UE将指示哪些频率由于装置内共存而不可使用。
TDM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是确保无线电信号的传送时间与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或GNSS等外部无线系统的另一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时间不一致。UE能够向无线电信号指明必需的信息,例如,干扰源类型、模式和子帧中可能适当的偏移。UE也能够向无线电基站指明建议的模式。基于此类信息,由无线电基站配置最终TDM模式,即,调度和非调度的期间。
TDM解决方案分成不同类型的方法:
-基于非连续接收(DRX)的解决方案:LTE DRX机制要提供TDM模式以解决IDC问题。TDM模式由长为DRX周期性的总长度指定,并且如图2所示,由活跃期间、调度期间和活跃欺间、非调度期间组成。UE为无线电基站提供由TDM模式的周期性和调度期间或非调度期间组成的所需TDM模式。判定和指明由UE使用的模式的是网络节点。
所有DRX定义根据3GPP TS 36.321第3.1部分v.11.0.0。IDC指示消息包括与指示建议E-UTRAN配置的所需DRX周期长度的DRX周期长度、指示建议E-UTRAN配置的所需DRX起始偏移的DRX偏移和指示建议E-UTRAN配置的所需活跃时间的DRX活跃时间有关的信息。
-基于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在此TDM解决方案中,多个LTE HARQ过程或子帧预留用于LTE操作,并且剩余子帧用于ISM/GNSS业务。图3示出用于LTE时分双工(TDD)配置1,3GPP TR 36.816 v.11.2.0图5.2.1.2.2-1的HARQ预留过程的示例。这样,由于UE在它接收ISM/GNSS信号的某些子帧中不传送,因此,能够避免跨装置内共存系统的干扰。
基于UE报告的辅助信息,以位图的形式将子帧预留模式发送到UE。提供的位图是有一个或更多个子帧模式的列表,指示请求E-UTRAN放弃使用哪个HARQ过程。值0指示请求E-UTRAN放弃使用子帧。例如,比特序列1111110100表示必须不使用子帧号7、9和10。用于FDD的比特字符串的大小为40,并且对于子帧配0、1-5和6,用于TDD的比特字符串的大小分别是70、10、60。此处的关键点是预留的子帧应符合LTE第8/9版UL和DL HARQ定时。
UE也能够自主拒绝LTE子帧,以避免干扰其它无线电技术中的重要信令。在拒绝的子帧期间,UE不传送任何信号。它也可不接收任何信息。使用在拒绝有效期内最大允许拒绝子帧,限制拒绝量。最大拒绝子帧和拒绝有效期均由无线电基站配置。配置适当的拒绝率由无线电基站实现决定,但UE判定拒绝哪些子帧而无向无线电基站的任何其它反馈。这是它也称为“自主拒绝”的原因。如果无线电基站未配置任何拒绝率,则UE将不执行任何自主拒绝。
在LTE RRC规范TS 36.331,v.11.1.0第6.3.6部分中定义并且也在下面示出的信息元素“IDC-Config”描述由E-UTRAN (eNB)发送到UE以释放或设置自主拒绝参数autonomousDenialSubframes和autonomousDenialValidity的消息。
OtherConfig信息元素
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测量
几个无线电有关的测量由UE或无线电网络节点用于建立和保持连接及确保无线电链路的质量。
RRM测量在RRC闲置状态操作中使用,如例如在E-UTRAN之间、在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之间的小区选择、小区重新选择,并且对于非3GPP RAT,如最小化路测(MDT),以及在RRC已连接状态操作中使用,如对于小区更改,例如在E-UTRAN之间的切换、在不同RAT之间的切换及到非3GPP RAT的切换。
小区ID测量
UE要先检测小区,并且因此例如物理小区身份(PCI)的获得等小区标识也是信号测量。UE也可获得UE的小区全局ID (CGI)。
在HSPA和LTE中,服务小区能够请求UE获得目标小区的系统信息(SI)。更具体地说,SI由UE读取以获得独特地识别小区的目标小区的CGI。也请求UE获得来自目标小区的其它信息,如封闭订户群组(CSG)指示符、CSG邻近度检测等。
在接收经RRC信令来自服务网络节点的显式请求时,例如,来自HSPA中的RNC或在LTE的情况下来自eNodeB,UE读取例如频率内、频率间或RAT间小区等目标小区的SI。随后,向服务小区报告获得的SI。信令消息在相关HSPA和LTE规范中定义。
为获得包含目标小区的CGI的SI,UE要读取SI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如以后描述的主控信息块(MIB)和相关系统信息块(SIB)。术语SI读取/解码/获得、CGI/ECGI读取/解码/获得、CSG SI读取/解码/获得可互换使用,但具有相同或类似含义。为读取SI以获得小区的CGI,允许UE在DL期间并且也在UL中创建自主间隙。例如在UE要读取取决于RAT的小区的MIB和相关SIB时的情况下,创建自主间隙。以某个周期性重复MIB和SIB。每个自主间隙一般在LTE中是3-5 ms,并且UE需要几个自主间隙以获得CGI。
信号测量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是用于至少RRM的两个现有测量,如用于移动性,这包括在RRC已连接状态中及在RRC闲置状态中的移动性。RSRP和RSRQ也用于其它目的,如用于增强小区ID定位、最小化路测等。
RSRP测量提供在UE的小区特定信号强度度量。此测量主要用于根据其信号强度排列不同LTE候选小区,并且用作用于切换和小区重新选择判定的输入。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用于RSRP测量。这些参考符号在每个时隙的第一、第三和最后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插入,并且频率间隔是6个副载波。因此,在12个副载波和0.5 ms时隙的资源块内,有4个参考符号。
RSRQ是表示RSRP和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的比率的质量量度。后一部分包括来自所有源的干扰,如共信道干扰、相邻载波、带外辐射、噪声等。
取决于其能力的UE也可执行RAT间测量,以便在例如HSPA、GSM/用于GSM演进的GSM增强数据率(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码分多址CDMA2000、1倍往返时间(RTT)和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等其它系统上测量。UE能够执行的RAT间无线电测量的示例是公共导频信道接收信号代码功率(CPICH RSCP)和在用于RAT间UTRAN的总接收功率谱密度内的每芯片CPICH能量(Ec/No)、用于RAT间GSM的GERAN载波RSSI及甚至用于CDMA2000 1xRTT/HRPD的导频强度测量。
在RRC已连接状态中,UE能够执行频率内测量而无测量间隙。然而,除非UE能够无间隙执行频率间和RAT间测量,否则,通常,它在测量间隙中执行它们。为允许要求间隙,用于UE的频率间和RAT间测量,网络要配置测量间隙。为LTE定义了带有6 ms的测量间隙长度的两种周期性测量间隙模式:
●重复期间40 ms的测量间隙模式0
●重复期间80 ms的测量间隙模式1
随后,向网络报告UE执行的测量,而网络可将它们用于各种任务。
例如无线电基站等无线电网络节点也可执行信号测量。LTE中无线电网络节点测量的示例是在UE与本身之间的传播延迟、UL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UL信噪比(SNR)、UL信号强度、收到干扰功率(RIP)等。无线电基站也可执行以后面的一节中描述的定位测量。
无线电链路监视测量
UE也在服务小区(也称为主要小区)上执行测量以便监视服务小区性能。这在LTE中称为无线电链路监视(RLM)或RLM有关测量。
对于RLM,UE基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监视下行链路链路质量,以便检测服务小区或主要小区(PCell)的下行链路无线电链路质量。
为检测失步和同步,UE分别比较估计的质量和阈值Qout和Qin。阈值Qout和Qin被定义为下行链路无线电链路不能可靠接收并且对应于分别为假设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传送的10%和20%误块率的电平。
在非DRX中,在分别为200 ms和100 ms的评估期间内估计用于失步的下行链路链路质量和用于同步的下行链路链路质量。
在DRX中,在相同评估期间内估计随DRX周期进行缩放的用于失步的下行链路链路质量和用于同步的下行链路链路质量,例如,对于大于10 ms和最多40 ms的DRX周期,等于20个DRX周期的期间。
在非DRX中,由UE在每个无线电帧中评定失步状态和同步状态。在DRX中,由UE每个DRX评定失步状态和同步状态一次。
除在物理层上,即在评估期间进行过滤外,UE也基于网络配置的参数应用更高层过滤。这增大了无线电链路失效检测的可靠性,并且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无线电链路失效及因此的RRC重新建立。用于无线电链路失效和恢复检测的更高层过滤通常将包括以下网络受控的参数:
- 滞后计数器,例如,分别为N310和N311失步和同步计数器。
- 计时器,例如,T310无线电链路失效(RLF)计时器
例如,UE在N310次连续失步(OOS)检测后启动计时器T310。在N311次连续同步(IS)检测后,UE停止计时器T310。在T310计时器截止后的40 ms内,关闭UE的传送器功率。在T310计时器截止后,UE启动T311计时器。在T311截止时,UE启动RRC重新建立阶段,在该阶段期间,它重新选择新的最强小区。
在HSPA中,由UE执行称为失步和同步检测的类似概念。在HSPA中也使用更高层过滤参数,即,滞后计数器和计时器。在HSPA中也指定了RLF和最终RRC重新建立过程。
小区测量的采样
总服务小区和邻居小区测量量结果包括2个或更多个基本非相干平均样本的非相干平均。确切的采样取决于实现并且通常未指定。E-UTRAN中RSRP测量平均的示例在图4中示出。图4示出在不使用DRX时或者在DRX周期不大于40 ms时,通过在物理层测量期间(即,200 ms)内收集四个非相干平均样本或快照,UE获得总体测量量结果,在此示例中,每个样本有3 ms长度。每个相干平均样本是1 ms长。在此物理层测量期间内,指定例如RSRP或RSRQ等邻居小区测量量的测量准确度。应注意的是,采样率是UE实现特定的。因此,在另一实现中,UE可在200 ms间隔内只使用3个快照。无论采样率如何,重要的是测量的量满足在指定测量准确度方面的性能要求。
就RSRQ而言,应同时对分子RSRP和分母载波RSSI采样以在两个分量上遵循类似的衰落轮廓。采样也取决于DRX周期的长度。例如,对于大于40 ms的DRX周期,UE一般在测量期间内每DRX周期取一个样本。
类似的测量采样机制用于由UE并且也由无线电基站为UL测量进行的其它信号测量。
LTE中的HARQ
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是确认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中传送的过程。如果收到的数据无错,则将宣布肯定确认(ACK)的确认发送到传送器。如果另一方面 ,在传送中检测到错误,则将否定确认(NACK)发送到传送器,这意味着必须重新传送分组。在LTE中,在传送器与接收器之间为传送达成某个定时。
在FDD模式中,HARQ过程在UL和DL中均具有8 ms、8个子帧往返时间。这意味着在传送后4 ms,预期有来自接收器的ACK或NACK反馈,并且如果在反馈后4 ms要求重新传送,则重新传送分组。
在TDD模式中,由于DL和UL子帧能够不同,因此,在不同UL/DL配置中,HARQ定时不同。例如,在UL/DL配置1中,如下表所示,只能够在子帧号2、3、7和8上发送ACK/NACK反馈到下行链路传送。因此,用于FDD的提及的8 ms往返时间不能对此情况有效。
表1: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
CSI反馈
为在信道相关调度中利用信道中的变化,LTE UE必须为无线电基站提供信道状态报告。信道状态报告是基于在DL中传送的已知参考符号。信道状态报告包括一个或几个以下信息:
●秩指示(RI):RI是到eNB的有关在下行链路传送中必须使用多少层的建议。RI是表示建议的秩跨整个带宽有效的唯一值。
●预编码器矩阵指示(PMI):PIM指示在下行链路传送中必须使用的建议的预编码器矩阵。建议的预编码器矩阵能够是频率选择性的。
●信道质量指示(CQI):CQI显示能够用于DL传送的最高调制和编码。CQI也能够是频率选择性的,这意味着能够为带宽的不同部分发送多个CQI报告。
LTE网络能够请求周期性和非周期性CSI报告。在LTE第8/9版本中,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报告基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但在LTE第10版中,CSI报告也能够基于用于传送模式9的CSI-RS。
定位
存在用于确定目标装置的位置的几种定位方法,目标装置能够是无线装置或UE、移动中继、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的任一项。通过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定位测量,确定目标装置的位置,测量能够由适合的测量节点或装置执行。视定位而定,测量节点能够是目标装置本身、单独无线电节点,即独立节点、目标装置的服务和/或相邻节点等。此外,视定位方法而言,能够由一个或更多个类型的测量节点执行测量。
公知的定位方法是:
●基于卫星的方法:在此情况下,目标装置在从导航卫星收到的信号上执行的测量用于确定目标装置的位置。例如,例如A-GPS、Galileo、COMPASS、GANSS等GNSS或A-GNSS测量用于确定UE位置。
●观测到达时差(OTDOA):此方法使用例如UE参考信号时差(RSTD)测量等来自无线电节点的信号到达的时差有关的UE测量,以便确定在LTE中的UE位置或HSPA中的单频率网络(SFN)-SFN类型2。
●上行链路到达时差(UTDOA):它使用在例如位置测量单元(LMU)等测量节点在UE传送的信号上进行的测量。LMU测量用于确定UE位置。
●增强小区ID (E-CID):它使用一个或更多个测量以便确定UE位置,例如,UE Rx-Tx时差、BS Rx-Tx时差、无线电基站测量的定时提前(TA)、LTE RSRP/RSRQ、HSPA CPICH测量、CPICH RSCP/Ec/No、无线电基站在UE传送的信号上测量的到达角度(AoA)等的任何组合以便确定UE位置。时间提前测量使用UE Rx-Tx时差或BS Rx-Tx时差之一或两者进行。
●混合方法:它依赖使用不止一种定位方法确定UE位置获得的测量。
在LTE中,也称为演进服务移动位置中心(E-SMLC)或位置服务器的定位节点配置UE、无线电基站或LMU以根据定位方法执行一个或更多个定位测量。定位测量由UE或测量节点或定位节点用于确定UE位置。在LTE中,定位节点使用LTE定位协议(LPP)协议与UE进行通信,并且使用LTE定位协议附件(LPPa)协议与无线电基站进行通信。
装置到装置(D2D)通信
D2D通信允许在装置之间,例如在成对或成组UE之间进行直接通信。D2D通信能够由无线电网络节点管理,或者能够由在D2D通信中涉及的UE自主进行。在前一情况下,D2DUE也保持与无线电节点的通信链路以便实现控制、资源指派等。D2D通信能够共享用于在UE与无线电网络节点之间蜂窝通信的频谱或频带,或者能够是专用频谱或频带。
对于引入进行直接D2D通信的可能性而不是要求装置经诸如蜂窝基站或无线接入点等基础设施节点进行通信,有几个动机。
D2D UE执行无线电测量,例如,RSRP、RSRQ、UE Rx-Tx时差等,像普通UE在传送到无线电网络节点和/或从无线电网络节点接收的信号上一样。另外,D2D UE也在传送到与它进行通信的其它D2D UE和/或从中接收的信号上执行无线电测量。这些D2D特定测量也类似于SINR、SNR、误块率(BLER)、RSRP、RSRQ、UE Rx-Tx时差等。
在用户设备或基站执行的测量有时可由于来自装置内使用的不同技术的干扰而不准确,并且可降低通信网络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文中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在通信网络中执行的测量的准确性的机制。
根据一方面,该目的通过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方法而得以实现。用户设备具装置内共存IDC能力,并且由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服务。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节点的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用户设备还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根据另一方面,该目的通过一种在网络节点中用于允许用户设备在通信网络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方法而得以实现。用户设备具IDC能力,并且由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服务。网络节点为用户设备配置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IDC配置允许用户设备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根据仍有的另一方面,该目的通过一种适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用户设备而得以实现。用户设备具IDC能力,并且配置成由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服务。用户设备包括配置成接收来自网络节点的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的接收器。用户设备还包括配置成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执行电路,如果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根据还有的另一方面,该目的通过一种适用于允许网络设备在通信网络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网络节点而得以实现。用户设备具IDC能力,并且网络节点配置成服务于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包括适用于为用户设备配置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的配置电路。IDC配置允许用户设备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因为用户设备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所以这改进了在通信网络中执行的测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在ISM频带周围的3GPP频带;
图2示出用于IDC干扰避免的DRX模式;
图3是HARQ过程预留的图示;
图4示出在E-UTRAN中RSRP测量平均的示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文中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本文中实施例的组合流程和信令方案;
图7示出在测量的样本之间的自主拒绝;
图8示出拒绝的测量时刻的调整;
图9示出调整拒绝期间的方法;
图10示出调整测量采样和拒绝期间的组合的方法;
图11示出使调度适应IDC信号的示例;
图12是示出根据本文中实施例,在用户设备中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文中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文中实施例,在网络节点中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以及
图15是示出根据本文中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例如无线电通信网络等通信网络1的示意图。通信网络1包括一个或更多个RAN和一个或更多个CN,并且可使用多个不同技术,如LTE、LTE-Advanced、宽带码分多址(WCDMA)、(GSM/EDGE)、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性(WiMax)或超移动宽带(UMB),此处只提及了几个可能实现。
在通信网络1中,也称为移动台和/或无线终端的用户设备10经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与一个或更多个核心网络(CN)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用户设备”是非限制性术语,它表示任何无线终端、机器类型通信(MTC)装置或节点,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终端、传感器、中继、移动平板电脑或甚至在小区内通信的小型基站。
通信网络1覆盖分成多个小区的某个地理区域,例如,无线电基站12服务的小区11。视例如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和术语而定,无线电基站12也可称为第一无线电基站、NodeB、演进节点B(eNB、eNode B)、基站收发信台、接入点基站、基站路由器或能够与无线电基站服务的小区内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网络单元。无线电基站12可服务于一个或更多个小区,如小区11。
小区是指由在基站站点的无线电基站设备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地理区域。小区定义也可包含用于传送的频带和无线电接入技术,这意味着两个不同小区可覆盖相同地理区域但使用不同频带。每个小区通过在小区中广播的本地无线电区域内的身份识别。也在小区11中广播在整个通信网络1中独特地识别小区11的另一身份。无线电基站12通过在无线电频率上操作的空中或无线电接口与无线电基站12范围内的用户设备10进行通信。用户设备10在UL传送中通过无线电接口将数据传送到无线电基站12,并且无线电基站12在DL传送中通过无线电接口将数据传送到用户设备10。
此外,通信网络1包括诸如定位节点13等用于允许用户设备10的定位或定位有关服务的核心网络节点。通信网络1中也包括另一不同或第二无线电基站14。第二无线电基站14提供在例如与小区11相邻的小区等第二小区15,另一或不同小区内的覆盖。无线电基站12、14和定位节点13是网络节点的全部示例。网络节点的其它示例是自组织网络(SON)节点、最小化路测(MDT)节点或类似物。
在一些版本的通信网络1中,例如,在UMTS中,几个基站一般可例如通过陆线或微波连接到诸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或基站控制器(BSC)等监管和协调连接的多个基站的各种活动的控制器节点(未示出)。RNC一般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核心网络。然而,本文中实施例在LTE网络中例示。
根据本文中实施例,用户设备10具装置内共存(IDC)能力,即,配置成避免在用户设备10中不同技术的传送与接收之间的干扰。在使用干扰避免解决方案时,如上所述不同测量必须满足用于非IDC情况的测量准确度。换而言之,干扰避免解决方案必须对测量是透明的。
如更早解释的一样,在使用干扰避免解决方案时,可由用户设备10忽略一些UL或DL子帧。由于测量是基于收到符号集,因此,这能够造成更低的准确度。这可导致性能降低,并且也可造成测量失效。因为用户设备具IDC能力表示用户设备10处理向和从一种无线电技术的信号的传送(TX)和接收(RX),所以使得它对在相同装置,即用户设备10中其它无线电技术造成很小干扰或无干扰。一些IDC干扰减轻方法要求在一种无线电技术中中断在用户设备10中的UL和/或DL操作,以保护在另一无线电技术中操作的收发器。这能够对用户设备10或网络节点定期进行的测量有影响。由于测量用于各种动作,例如,移动性、定位等,因此,这又可降低通信网络1的性能。然而,本文中实施例建议方法和设备以确保适当执行在IDC情形下的测量。
本文中实施例公开方法以确保本文中例示为无线电基站12或定位节点13的用户设备10和/或网络节点可执行在某些规则或条件满足时满足要求的测量。方法包括预定义的规则和/或预定义的要求。这些规则和/或要求也可适用于例如支持例如频带40、频带7等某些频带的用户设备10。
也称为测量要求、性能要求等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要求的示例有:小区标识延迟、CGI报告延迟、测量期间、测量报告延迟、测量报告时间、UE传送定时准确度、测量准确度、RLM中失步的评估期间、RLM中同步的评估期间、UE传送定时准确度等。
要求也可互换称为性能数字或性能要求或测量要求等。要求取决于测量的类型、过程,例如切换、定位等。
为满足任何预定义的要求,用户设备10可能要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或过程,例如,适应测量采样,适应自主拒绝子帧等。不适应无线电操作的UE可不满足通过符合性测试验证的预定义的要求。因此,这些测量不可靠,并且通信网络1的性能将被降低。然而,根据本文中实施例,例如无线电基站12、定位节点13等网络节点为用户设备10配置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例如,IDC子帧模式、自主拒绝参数或类似物。IDC配置允许用户设备10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因此,用户设备10接收来自网络节点的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用户设备10随后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通过为用户设备10配置满足某些条件的IDC配置,如“在传送时间间隔(TTI)内小于X个拒绝子帧”,并且因此仅无线电测量可满足要求,确保测量是可靠的。
图6是示出本文中用于在通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一些实施例的示意组合流程图和信令方案。用户设备10能够进行IDC处理,并且由在图6中例示为无线电基站12的通信网络1中的网络节点服务。动作不必以下述顺序进行,而是可以任何适合的顺序进行。
动作600。无线电基站12可确定在进行无线电过程或预期将开始的无线电过程,这些无线电过程与用户设备10相关联。
动作601。用户设备10可向无线电基站12报告其处理IDC的能力。能力指示用户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根据一些实施例,用户设备10向无线电基站12指示或者提供相关能力信息,以通知无线电基站12在用户设备10配置有前面部分中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IDC情形时,它是否能够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满足预定义的规则和预定义的要求。
发送到无线电基站12也可包含另外或特定信息,例如:
-指示是否仅在特定IDC情形中,例如,在某个外部无线系统是GNSS与蜂窝共存时,用户设备10才能够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和/或满足上面公开的规则和要求的信息; -指示是否仅对于某些频带,例如,LTE频带40、LTE频带7等,用户设备10才能够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和/或满足上面公开的规则和要求的信息;
-指示是否仅对于特定IDC解决方案,例如,自主拒绝、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基于DRX的解决方案等,用户设备10才能够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和/或满足上面公开的规则和要求的信息;
-信息,指示是否也在D2D通信模式中时,用户设备10能够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和/或满足在前面部分中公开的规则和要求;指示是否仅在单载波模式中操作时,用户设备10才能够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和/或满足在前面部分中公开的规则和要求;
-指示是否仅在单载波模式中操作时,用户设备10才能够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和/或满足上面公开的规则和要求的信息;
-指示是否也在多载波操作模式中操作时,用户设备10能够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和/或满足上面公开的规则和要求的信息。它也可指示它是否能够适应用于UL和/或DL多载波操作的一个或更多个过程。然而,某些UE也可指示仅在某些类型的多载波操作中,例如,带内连续载波聚合(CA)、带间CA、带内非连续CA等中,它们能够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和/或满足上面公开的规则和要求。
用户设备10可将能力信息,即与支持的方案有关的信息以任何以下方式发送到无线电基站12:
-在未接收来自例如服务于网络节点或诸如第二无线电基站14等任何目标网络节点的无线电基站12的任何显式请求的情况下的主动报告;
-在接收来自例如服务于网络节点或诸如第二无线电基站14等任何目标网络节点的无线电基站12的任何显式请求的情况下的报告。显式请求可由网络在任何时间或在任何特定时机发送到用户设备10。例如,可在初始设置期间或者在例如切换、RRC连接重新建立、RRC连接释放与重定向、CA中的PCell更改、PCC中主分量载波(PCC)更改等小区更改后,发送对能力报告的请求到用户设备10。
就主动报告而言,用户设备10可在一个或更多个以下情形期间报告其能力:在初始设置或呼叫设置期间,例如,在建立RRC连接时;在例如切换、多载波操作中的主载波更改、多载波操作中的PCell更改、RRC连接重新建立、RRC连接释放与重定向等小区更改期间。
动作602。无线电基站12基于例如收到的能力确定用于用户设备10的IDC配置。因此,IDC配置可基于收到的能力。无线电基站12可根据规则确定IDC配置,规则将确保一致的用户设备行为和/或将确保用户设备10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动作603。无线电基站12为用户设备10配置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如上所确定的一样,IDC配置允许用户设备10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因此,用户设备10接收来自无线电基站12或另一网络节点的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如例示的一样,无线电基站12可将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传送到用户设备10。
动作604。用户设备10可确定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例如,拒绝子帧的数量不超过某个时间间隔内拒绝子帧的预设数量。
动作605。用户设备10随后可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如更早提及的一样,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定期以及基于在时间上多个收到的样本,进行无线电测量。用户设备10自主拒绝一些子帧时,可基于更少数量的样本进行无线电测量。无线电测量要满足某些预定义的要求,如在也称为物理层(L1)测量期间的测量期间内的测量准确度。例如,RSRP是在非DRX中在200 ms内的测量,并且要满足某个测量准确度,例如,±6 dB并且有90%置信度。这意味着由于某些子帧或时刻的收缩造成的不适当数量的样本的原因,不能保证在进行的测量的准确度。要注意的是,拒绝能够在DL和UL子帧上,这分别影响在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的测量。这也影响在传送的信号上进行的用户设备10和/或无线电网络节点测量。例如,在基站传送和用户设备传送的信号上测量BSRx-Tx时差。因此,在用户设备10由于自主拒绝而不传送的子帧或时刻中,无线电基站12不能执行BS Rx-Tx时差测量。
下面提供预定义的规则和/或要求的几个示例。可要求取决于规则/要求的用户设备10和/或无线电基站12满足它们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例如,如果满足某些条件,则可预定义用户设备10将满足与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条件的示例是:与特定“干扰避免解决方案”有关的参数值,例如基于DRX的解决方案、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基于拒绝的UE自主解决方案等。如更早提及的参数的示例是测量期间、在RLM中使用的评估期间、DRX中和非DRX中的失步和同步等。例如,可预定义在用户设备10由网络配置有使用某个范围的参数的IDC配置时,将满足要求,例如,在自主拒绝有关的参数“autonomousDenialSubframes”不大于20 ms时;和/或在自主拒绝有关的参数“autonomousDenialValidity”不大于1秒时;或者在自主拒绝有关的参数“autonomousDenialSubframes”达到完全范围,例如,30 ms或任何值时;和/或在自主拒绝有关的参数“autonomousDenialValidity”达到完全范围,例如,2 s或任何值时。更具体地说,如果用户设备10由网络配置有包括在例如1秒等某个autonomousDenialValidity持续时间不大于例如20 ms等某个值的autonomousDenialSubframes的IDC配置,则用户设备10将满足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在仍有的另一特定示例中,可预定义在用户设备10由网络配置有某个IDC子帧模式时,例如在DRX中和在非DRX中在RLM失步和同步中使用的评估期间等要求将由用户设备10满足,例如,用于“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或者使用某个范围的参数,例如,由网络配置的IDC子帧模式包括例如每帧等每个时间期的至少某些子帧,可由用户设备10用于E-UTRAN,例如,IDC模式中每个帧中“1”的某个数量;由网络配置的IDC子帧模式包括每无线电帧至少一个子帧,可供用户设备10进行E-UTRAN使用,或换而言之,在10个子帧的至少一个子帧中,不要求E-UTRAN放弃使用子帧。此类模式的示例是:[1000000000, 1000000000,1000000000, 1000000000]。
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可预定义在用户设备10由例如无线电基站12等网络配置有某个IDC有关的方案时,用户设备10将满足第二要求集,否则,用户设备10将满足第一要求集。第二要求集比第一要求集更宽松。例如,第二要求集能够带有测量期间比第一要求集中使用的测量期间更长的特征,例如,第二和第一集可分别使用400 ms和200 ms的测量期间。例如,可预定义用户设备10也在配置有一个或更多个IDC方案,例如,IDC子帧模式、自主拒绝参数等时,将执行例如RLM失步和/或同步等某个测量,然而,在此情况下,与在配置IDC时的情况相比,可延长例如失步和/或同步RLM评估期间等所述测量的测量期间。
在另一示例中,测量期间可与无IDC间隙的情况下相同,即,200 ms,但另外一个或更多个预定义的要求能够放宽;例如,降低要由用户设备10测量的识别的小区的数量,即,RSRP/RSRQ测量的数量,例如,从8个小区降到6个小区。小区的确切降低能够由表达式管控,表达式随保证UE接收器处在活跃状态以便进行测量时随活跃或可用时间变化。这是因为用于用户设备10进行测量的可用无线电时间与IDC间隙的时间(即,例如,自主拒绝、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等一个或更多个TDM解决方案形成的闲置时间)成正比降低。
规则只可适用于某些测量和/或某些预定义的要求或适用于所有。
例如,可预定义在某些条件下用户设备将满足第二要求集,例如,在用户设备10由网络配置有以下内容时:
●IDC子帧模式,例如,用于“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和/或
●自主拒绝参数,例如,autonomousDenialValidity、autonomousDenialSubframes等。
更具体地说,可预定义在用户设备10由网络配置有以下内容时,用户设备10将满足第二要求集或某个要求集:
●IDC子帧模式的某个模式,例如,用于“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例如,可用于LTE操作的每20 ms 2个子帧。和/或
●与自主拒绝参数相关联的某些参数值,例如,autonomousDenialValidity > 1秒,autonomousDenialSubframes > 20 ms等。
根据实施例的另一示例,预定义一个或更多个规则以便在用户设备10用于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测量间隙和由于例如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自主拒绝等IDC操作形成的间隙均由用户设备10配置或使用时,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优先级。特别是如果间隙的类型部分或完全重叠,则可引发问题。测量间隙能够是网络配置的间隙,和/或测量间隙能够是UE自主间隙,例如,用于读取小区的CGI。预定义规则将确保一致的UE行为,并且将允许网络根据规则从用户设备10知道预期结果,并且如果需要,允许网络采取必要的动作。
下面提供几个特定的示例:
-在一个示例中,预定义规则指定在用户设备10由网络配置有一个或更多个IDC有关的方案时,并且在也请求用户设备10使用测量间隙执行测量时,随后用户设备10将优先处理在测量间隙内为IDC形成的间隙或闲置时间,即,使为IDC形成的间隙或闲置时间优先于测量间隙。这意味着在此情况下,用户设备10将在间隙期间不执行测量,而是形成用于IDC的间隙,以避免向装置内外部无线系统的干扰。也可指定仅在为IDC形成的间隙或闲置时间与测量间隙部分或完全重叠时,它们由用户设备10优先处理。
-在不同于前一示例的第二示例中,预定义规则指定在用户设备10由网络配置有一个或更多个IDC有关的方案时,并且在也请求用户设备10使用测量间隙执行测量时,随后用户设备10将在为IDC形成的间隙或闲置时间内优先处理测量间隙,即,使测量间隙优先于为IDC形成的间隙或闲置时间。这意味着在此情况下,用户设备10将在测量间隙期间执行测量,并且将不形成用于IDC的闲置间隙,以避免向装置内外部无线系统的干扰。也可指定仅在测量间隙与为IDC形成的间隙或闲置时间部分或完全重叠时,由用户设备10优先处理测量间隙。
也可预定义,如果测量间隙由于例如IDC子帧模式、自主拒绝配置等IDC配置形成的闲置时间或间隙不重叠,则用户设备10将满足与在例如网络配置的间隙、自主间隙等测量间隙中执行的测量有关的要求。在间隙中进行的测量的示例是频率间、RAT间等。为满足此条件,配置测量间隙或配置例如小区的CGI获得等要求间隙的测量的无线电基站12将要配置需要间隙和IDC的测量,使得测量间隙由于IDC而形成的闲置时间或间隙不重叠或冲突。例如,无线电基站12可推迟要求间隙的测量,或者它可推迟IDC配置。确定推迟哪一项的判定取决于情形。例如,如果要求进行例如由于切换失败的风险、紧急呼叫的定位等原因而用于切换的测量等重要的测量,则无线电基站12可配置要求间隙的测量优先于IDC。
在现有技术中,未定义在为IDC形成的间隙或闲置时间与测量间隙之间的优先级别。这导致不一致的UE行为,并且可导致IDC干扰,以及也导致间隙中测量的失败。无线电基站12也可为用户设备10配置两种IDC方案,即,允许用于IDC的间隙和用于测量的测量间隙。这也增大了信令开销,增大了在用户设备10的处理和复杂性。
根据另一实施例,可预定义规则或条件,即,在形成IDC间隙时,例如,在配置任何IDC方案时,如果IDC间隙与执行定位测量所处的参考信号不完全或至少部分重叠或冲突,则用户设备10将满足定位测量要求。
定位测量的示例是OTDOA RSTD频率内RSTD测量、频率间RSTD测量等。仍有的另一示例是UL到达时差(UTDOA)测量,例如,UL相对到达时间(RTOA)。对应要求是RSTD测量期间、RSTD测量准确度、RTOA测量期间等。
为允许进行RSTD测量,定位参考信号(PRS)配置有某个周期性,例如,一个PRS时机能够携带最多7个DL子帧,PRS带有某个PRS时机周期性,例如,每640 ms、1280ms一个时机等。
类似地,对于由LMU进行的RTOA测量,用户设备10配置有带某个周期性的探测参考信号(SRS)。例如,如果以IDC间隙与PRS不重叠的方式配置IDC方案,则用户设备10将满足OTDOA RSTD要求。在另一示例中,IDC间隙和PRS子帧部分重叠,因此,用户设备10也满足RSTD要求,但仅适用于在PRS时机中可用于RSTD测量的该数量的PRS子帧。
为确保定位测量由用户设备10成功执行,网络,即网络节点可确保一个或更多个IDC方案配置有参数,例如,IDC子帧模式、自主拒绝参数等,使得IDC间隙与用于定位的参考信号不重叠或至少不完全重叠。
动作606。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基站12基于收到的能力执行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任务或动作,如测量的类型或类似物。获得的能力信息可由无线电基站12用于执行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任务或动作。任务包括过程的选择,适应配置消息中与测量、调度、移动性等有关的参数。无线电操作任务的一个示例是在无线电基站12判定是否配置用户设备10执行某个类型的测量。例如,视能力而定,无线电基站12可选择最适合的备选。例如,如果用户设备10仅在自主拒绝下支持过程的自适应,则网络将使用此方法,并且也配置用户设备10执行某些测量。对于其它方法,例如,基于HARQ的解决方案,网络可在关键测量要由用户设备10和/或由无线电基站12执行时不使用它。在仍有的另一示例中,用户设备10可使用此方案,基于HARQ的解决方案,但它可不配置用户设备10执行例如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定位的关键测量。
自主拒绝能够由用户设备10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测量有关的参数应用。例如,自主拒绝的自适应可取决于诸如测量期间、测量样本的数量、测量采样率、测量样本大小等用于执行无线电测量的参数。如果自主拒绝子帧期间71小于测量采样期间,则用户设备10能够拒绝如图7所示在测量时刻之间的子帧。例如,假设测量采样率T包括由用户设备10每40 ms获得的2 ms长测量样本。还假设在子帧的数量方面总拒绝的要求量是30个子帧。因此,用户设备10可适应自主拒绝,使得它与测量采样实例不一致,相反,它落在连续测量样本内。用于测量的样本以此方式保存,并且测量的准确度不受影响。这也确保用户设备10能够在现有测量期间内满足在进行的测量的测量准确度而不延长测量期间。因此,测量的执行不会降低,并且诸如切换等依赖测量的对应功能不会降低质量。
用户设备10可适应其自主拒绝,由此避免在自主拒绝的子帧(即,无传送和/或接收的间隙)与测量样本之间的冲突,并且因此避免恶化测量性能。
如果用户设备10拒绝的子帧的数量大于测量采样期间,则用户设备10可调整采样以确保测量准确度。因此,本文中一些实施例公开基于拒绝子帧期间调整用于测量的采样时间。在图8所示示例中,延迟了第二采样时刻81, T1,以便它出现在拒绝期间82结束后。以前,UE定期执行采样,即,样本放置在时间等距处。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用户设备10将要非定期获得至少某些测量样本。例如,如果拒绝期间82是30 ms,但测量采样率是每20 ms一个样本,则用户设备10将不取与拒绝期间82重叠的任何测量样本,并且相反将在拒绝期间82结束后更频繁地取一个或更多个样本,例如,每10 ms一个样本。测量采样的此类型的自适应能够在拒绝期间82之后或之后进行。
图9公开在聚合拒绝期间大于在连续测量采样时刻之间的时间的情况下调整拒绝期间而不影响测量的采样时间T的实施例。在聚合拒绝期间比采样期间更大得多的情况下,这特别有用。在此情况下,如果用户设备10采用前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则用户设备10可能要执行几个样本的调整。为阐述此实施例,考虑总要求的拒绝期间是20 ms,而测量采样期间是10 ms,例如,每10 ms取一次1 ms样本。使用此实施例,用户设备10可将其拒绝期间拆分成4个群组,拒绝期间-1到拒绝期间-4,每个时间间隔T为5 ms,并且在连续测量样本之间形成每个时间间隔。这在图9中示出。
根据本文中实施例仍有的另一方面,用户设备10也可应用调整采样时间期的方法(即,图8所示)和图9所示调整拒绝期间的方法的组合。组合测量采样和拒绝期间的方法在图10中示出。例如,用户设备10可将总拒绝子帧拆分成3个群组,拒绝期间-1到拒绝期间-3:一个期间为10 ms,该期间将要求用户设备10调整测量样本,并且剩余两个期间每个为5ms,该期间能够放置在连续测量样本之间。
在根据任何所述自适应方案执行一个或更多个测量后,用户设备10将执行的测量用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可操作任务;此类任务的示例是小区选择,小区重新选择,向网络节点报告测量结果,而网络节点可将测量结果用于移动性、定位等。用户设备10也可另外向网络报告它已适应或调整拒绝时间、测量采样率或其组合的任何项。
在网络节点能够适应的无线电操作的示例是数据的调度,执行测量,发送测量请求等。例如,如果消耗了有效期中最大次数的拒绝,则就D2D UE而言,网络节点或D2D UE能够在有效期的剩余部分内调度用户设备10(即,UE1)而不担心任何子帧拒绝。此外,如果在某个期间中使用大量拒绝,则网络节点能够在有效期范围的剩余部分内更积极地调度,例如,如果有更多数据要发送到用户设备10,则连续调度。
在仍有的另一示例中,能够在如图11所示有效期的整个剩余期间1101内进行无线电测量。例如,如果在初始200 ms中进行测量,则可能要延长测量期间;但如果在剩余的800ms中进行,则不要求延长。
在前面部分中,为UE自主拒绝描述了在IDC情形中与例如测量采样、IDC配置等一个或更多个过程的自适应有关的方法。UE自主拒绝是IDC情形中使用的TDM方案之一,即,在例如LTE频带40等蜂窝系统和例如ISM频带等外部无线系统在相同无线装置上共存。然而,原则上前面公开内容中公开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的TDM方案,其中,用户设备10在用于蜂窝通信的某些子帧中不操作,接收和/或传送,而是将该时间用于例如GPS、WLAN等外部无线系统。例如,在与诸如“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等IDC情形有关的另一TDM方案中,多个LTE HARQ过程或子帧被预留用于LTE操作,并且剩余子帧用于适应例如ISM/GNSS业务等外部无线系统。可用于LTE操作的子帧的实际数量和可用于外部无线系统操作的子帧的实际数量由网络分配。更具体地说,“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由网络通过配置在TS36.331 Rel-11,v.11.1.0第5.6.9和6.2.1部分中称为“IDC子帧模式”的子帧的模式来实现。它定义用于外部无线系统和用于LTE使用的子帧。模式例如对于FDD具有40 ms,并且对于LTE TDD具有10和60 ms。换而言之,用户设备10可具有用于LTE信号的传送和/或接收的有限子帧。因此,在网络使用基于HARQ过程预留的解决方案时,也可包括D2D UE的用户设备10和/或网络节点也可根据上述规则适应无线电过程。这又将允许用户设备10和网络节点满足预定义的要求,并且在IDC情形可选时确保良好性能。方法也适用于在IDC情形中使用的基于DRX的解决方案。
在关键时刻期间避免IDC间隙的方法
在某些关键时刻,如果用户设备10配置有任何IDC方案,例如,IDC子帧模式、自主拒绝参数等,则网络节点可不配置IDC方案和/或用户设备可不将IDC请求发送到网络和/或用户设备可不形成IDC间隙。因此,在关键时刻期间避免IDC间隙。例如,用户设备10可等待发送请求或者应用IDC间隙,直至关键情形或条件结束。关键情形的示例是:
●在调度用户设备10进行与高优先级数据、服务、延迟严格的服务(例如,VOIP)等时。
●在用户设备10处在关键状态时,例如,在进行的紧急呼叫、紧急定位会话等。
不形成IDC间隙或不配置IDC方案的关键情形能够预定义,和/或能够由网络通知用户设备10。
现在将参照图12所示流程图,描述根据一些实施例,在用户设备10中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方法动作。动作不必以下述顺序进行,而是可以任何适合的顺序进行。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的动作以虚线框标示。
动作1201。用户设备10可向网络节点10报告用户设备10的能力。能力指示用户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动作1202。用户设备10接收来自网络节点的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
动作1203。用户设备10可确定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例如,IDC自主拒绝参数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配置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某个IDC子帧模式。参数的某个范围包括在某个时间期内可用于E-UTRAN操作的至少M个子帧。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有一个或更多个子帧模式的列表,指示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要放弃使用哪个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过程。
动作1204。用户设备10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某个条件可包括收到的IDC配置包括参数的某个范围。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某些IDC自主拒绝参数。IDC自主拒绝参数的示例是autonomousDenialSubframes和 autonomousDenialValidity。
为执行方法,提供了用户设备。图13示出根据本文中实施例的用户设备10。用户设备10适用于在通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用户设备10具IDC能力,并且配置成由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服务。
用户设备10包括配置成接收来自网络节点的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的接收器(RX) 1301。
用户设备10还包括配置成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执行电路1302,如果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某个条件可包括收到的IDC配置包括参数的某个范围。参数的某个范围例如可包括某些IDC自主拒绝参数。IDC自主拒绝参数可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配置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的某个范围包括某个IDC子帧模式。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在某个时间期内可用于E-UTRAN操作的至少M个子帧。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有一个或更多个子帧模式的列表,指示要求E-UTRAN放弃使用哪个HARQ过程。
用户设备10可还包括配置成确定收到的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的确定电路1303。
另外,用户设备10可包括配置成例如通过将能力的报告传送到网络节点,向网络节点报告用户设备10的能力的报告电路1304。能力指示用户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此外,用户设备10包括传送器(TX) 1305。传送器1305和接收器1301可实现为用户设备10中的收发器。
本文中用于在通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实施例可通过诸如图13所示用户设备10中的处理电路1306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及用于执行本文中实施例的功能和/或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实现。上面提及的程序代码也可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以在被载入用户设备10中时携带用于执行本文中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数据载体的形式。一个此类载体可以是以CD ROM光盘形式。然而,通过诸如记忆棒等其它数据载体是可行的。此外,计算机程序代码可提供为在服务器上的纯程序代码,并下载到用户设备10。
用户设备10可还包括存储器1307,该存储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并且可用于例如存储数据,如条件、要求、测量、能力、在用户设备10上执行时执行本文中方法的应用程序和/或类似物。
根据一种变型,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10中实现的基于测量时间确定何时能够应用自主拒绝的方法,方法包括:a)确定用于在用户设备10的测量的条件;b)如果满足要求,则适应自主拒绝时间。
根据又一变型,提供了一种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装置,配置成基于测量时间确定何时能够应用自主拒绝的用户设备10,处理器还配置成:a)确定用于在用户设备10的测量的条件;b)如果满足要求,则适应自主拒绝时间。
根据又一变型,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10中实现的基于在DL或UL时间中的活动期间,调整用于无线电测量的采样时间的方法。
现在将参照图14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图中称为无线电基站12和/或定位节点13,也可以是D2D用户设备的网络节点中用于允许用户设备10在通信网络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方法动作。动作不必以下述顺序进行,而是可以任何适合的顺序进行。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的动作以虚线框标示。
动作1401。网络节点可确定在进行的无线电操作或预期开始的无线电操作,并且网络节点随后可在下面的动作1404中在配置用户设备10时将在进行的无线电操作考虑在内。
根据本文中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在网络节点中基于在进行或预期开始的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由用户设备10确定允许的拒绝时间的方法。无线电操作的示例是用户设备10和/或无线电网络执行的无线电测量、例如更高优先级数据等数据的调度、例如紧急呼叫、定位会话等在进行服务的关键性级别。
如更早解释的一样,例如服务eNode B等网络节点指示自主拒绝子帧的最大数量和统计拒绝的子帧的有效期。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果有一个或更多个在进行的无线电操作,或者如果它们将要开始,则服务于用户设备10的服务无线电节点适应发送到用户设备10的IDC配置。ID配置包括诸如自主拒绝子帧和自主拒绝有效期字段等参数。将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考虑在内的IDC配置的自适应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以下示例,但不限于这些示例:
●发送带有一定延迟的IDC配置:例如,在网络节点和/或用户设备10已完成在进行的无线电操作时,可通过延迟发送此配置。延迟取决于无线电操作的类型,例如,数据的调度、测量、定位会话等。在操作任务是调度数据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例如10 ms的更短延迟。这意味着网络节点先调度所有或大多数数据,并且随后发送IDC配置以允许拒绝。然而,对于测量且具体而言对于定位测量,延迟能够更长,例如,200 ms到1秒。具体而言,在网络节点在至少UE UL信号上自行执行测量时,随后它可延迟将IDC配置发送到用户设备10。
●发送带有限配置参数值的IDC配置:在此情况下,网络节点可只允许用户设备10具有有限配置,例如,不超过10的拒绝子帧的总数。配置参数适用于诸如测量等由网络在进行或要配置的操作。这样,由用户设备10在进行的无线电操作上形成的闲置子帧的影响将被降低或最小化。因此,可减少性能降低。
●发送IDC配置和延迟与有限配置参数值的组合:例如在更长时间期内执行例如后面是无线电测量的调度等不同无线电操作任务时,此方法能够由网络节点使用。
网络节点也可将与例如从在网络节点是例如无线电基站12时的定位节点13和/或在确定何时适应IDC配置和应应用什么类型的自适应时的用户设备10等从其它节点收到的无线电任务有关的信息考虑在内。例如,与从定位节点13收到的例如E-CID、OTDOA等定位有关的信息,和/或来自用户设备10和/或例如通过读取在LTE中用户设备10与定位节点13之间发送的LPP消息,由跨层通信确定的指示。
动作1402。网络节点可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0,指示用户设备10的能力的报告。能力指示用户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动作1403。网络节点可根据对应于在用户设备10检查的条件的规则确定IDC配置,规则将确保一致的用户设备行为和/或将确保用户设备10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IDC配置的确定可基于收到的能力。
动作1404。网络节点为用户设备10配置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IDC配置允许用户设备10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某个条件可包括收到的IDC配置包括参数的某个范围。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某些IDC自主拒绝参数。IDC自主拒绝参数又可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配置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备选包括某个IDC子帧模式。参数的某个范围可例如包括在某个时间期内可用于E-UTRAN操作的至少M个子帧。参数的某个范围包括有一个或更多个子帧模式的列表,指示要求E-UTRAN放弃使用哪个HARQ过程。
动作1405。网络节点可基于收到的能力和/或IDC配置,执行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任务或动作。
为执行方法,提供了网络节点。图15示出根据本文中实施例的网络节点。本文中例示为无线电基站12、定位节点或D2D UE的网络节点适用于允许用户设备10在通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用户设备10具IDC能力,并且网络节点配置成服务于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10。
网络节点包括适用于为用户设备10配置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的配置电路1501。IDC配置允许用户设备10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如前面提及的一样,某个条件可包括收到的IDC配置包括参数的某个范围。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某些IDC自主拒绝参数。IDC自主拒绝参数可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配置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某个IDC子帧模式。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在某个时间期内可用于E-UTRAN操作的至少M个子帧。参数的某个范围可包括有一个或更多个子帧模式的列表,指示要求E-UTRAN放弃使用哪个HARQ过程。
网络节点可还包括配置成根据规则确定IDC配置的确定电路1502,规则将确保一致的用户设备行为和/或将确保用户设备10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网络节点还包括可配置成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0,指示用户设备10的能力的报告的接收电路1503。能力指示用户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IDC配置满足某个条件,则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网络节点可还包括配置成基于收到的能力,确定IDC配置的确定电路1504。
另外或备选,网络节点可包括配置成基于收到的能力,执行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任务或动作的执行电路1505。
此外,网络节点包括传送电路1506。传送器1305和接收器1301可实现为用户设备10中的收发器。
本文中用于允许用户设备10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实施例可通过诸如图15所示网络节点中的处理电路1507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及用于执行本文中实施例的功能和/或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实现。上面提及的程序代码也可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以在被载入网络节点中时携带用于执行本文中的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数据载体的形式。一个此类载体可以是以CD ROM光盘形式。然而,通过诸如记忆棒等其它数据载体是可行的。此外,计算机程序代码可提供为在服务器上的纯程序代码,并下载到网络节点。
网络节点还包括存储器1508,该存储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并且可用于例如存储数据,如条件、要求、测量、能力、在网络节点上执行时执行本文中方法的应用程序和/或类似物。
根据本文中一些实施例,本文中公开了一种在诸如无线电网络节点、定位节点、SON节点、MDT节点或D2D UE等网络节点中的方法,包括:确定或预测UE自主拒绝;基于确定的UE自主拒绝,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过程。
方法可在服务于用户设备10或者与用户设备10进行通信或配置用户设备10的任何网络节点中实现。网络节点的示例是基站、节点B、eNode B、中继节点、服务于中继节点的施主节点、移动中继、BSC、RNC、定位节点、MDT、SON、OSS、O&M、LMU、执行定位测量的任何UL测量节点等。
就D2D通信而定,方法能够在具D2D能力,即能够与其它UE进行通信的UE中实现。
根据又一变型,在网络节点中提供了用于基于指示UE拒绝的条件,延长测量期间的方法。
根据又一变型,在网络节点中提供了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并且适用于基于指示UE拒绝的条件,延长测量期间的网络节点。
根据又一变型,指示UE拒绝的条件是在某个阈值下的信号质量量度。
根据又一变型,指示UE拒绝的条件是基于响应伪下行链路传送的ACK/NACK反馈。
根据又一变型,指示UE拒绝的条件是基于触发上行链路已知信号的传送。
根据又一变型,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节点中基于其自己的测量期间确定允许的自主拒绝时间的方法。
根据又一变型,提供了一种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并且适用于基于其自己的测量期间确定允许的自主拒绝时间的网络节点。
根据又一变型,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节点中使调度适应来自用户设备10的感知拒绝的子帧,使得调度策略取决于已由用户设备10消耗的允许的拒绝子帧量的方法。
根据又一变型,提供了一种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并且适用于使调度适应来自用户设备10的感知拒绝的子帧,使得调度策略取决于已由用户设备10消耗的允许的拒绝子帧量的无线电网络节点。
网络节点感知或者为用户设备10配置用于用户设备10的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配置。IDC配置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以下项:IDC自主拒绝、IDC子帧模式和DRX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0的与拒绝期间有关的信息,在拒绝期间内,用户设备10不在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上或在UTRAN上操作。网络节点随后可确定或预测由于IDC原因,用户设备10将应用自主拒绝的时刻。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通过以下至少之一隐含确定自主拒绝:比较信号质量量度和阈值,检测由用户设备10发送到用户设备10的下行链路伪数据发送的ACK/NACK的不存在;并且检测到在至少某个子帧中已知上行链路信号的上行链路传送的不存在。
UE拒绝的感知能够基于来自用户设备10的将拒绝某些子帧的显式信令,或者由无线电网络节点隐含实现。下面描述这两个机制:
UE自主拒绝的显式确定
就UE指示机制而言,用户设备10可向网络节点通过信号发送与在例如下5秒内有效等在某个时间内有效的预期拒绝期间的模式有关的信息。如果在D2D通信中涉及用户设备10,则它可将此情况通过信号发送到D2D通信中涉及的其它UE。备选,接收来自由于IDC而应用拒绝的UE1,与模式有关的信息的网络节点可将此信息通过信号发送到UE2,其中,UE1和UE2在D2D通信模式。仍有的另一备选是D2D直接接收信息,以及它从网络节点接收以改进信息的准确度或信息的可靠性。
模式可指示与模式信息相关联的以下参数的一项或更多项:开始拒绝的模式的参考时间,例如,系统帧号(SFN)、例如N个子帧等每个拒绝的大小、例如使用WLAN、GNSS、蓝牙等拒绝的目的。用户设备10也可通过信号发送过去由用户设备10使用的一个或更多个拒绝模式中拒绝的统计。用户设备10可通过信号发送用于UL子帧、DL子帧或两者的拒绝的信息。基于此收到的信息,网络节点能够确定或预测用户设备10将由于IDC而应用自主拒绝的时刻。类似地,基于此收到的信息,例如UE2等接收信息的D2D UE能够确定或预测例如UE1等与其进行D2D通信的用户设备10将应用自主拒绝的时刻。下面区分网络节点和第二D2D UE,然而,如上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是D2D UE。
UE自主拒绝的隐式确定
在网络节点或在UE的自主子帧拒绝的D2D UE,即,在D2D情况下的UE1,隐式实现的一些示例如下所示。更具体地说,隐式确定由一般能够是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无线电网络节点进行,或者能够由D2D UE,即由UE2进行:
-比较一些信号质量量度和阈值
就拒绝上行链路子帧而言,如果例如SNR、SINR、BER、BLER等信号测量量降到低于某个阈值,则网络节点或D2D UE能够假设由用户设备10进行UE拒绝,即,用户设备10不在该子帧中传送任何信号。网络节点或D2D UE可特别观测在调度UE进行UL传送的子帧中的UL信号质量。如果信号质量低于阈值,则预期UE已拒绝该子帧。
-基于伪DL的ACK/NACK反馈
根据此方法,网络节点或D2D UE(即,UE2)在DL中将伪数据发送到用户设备10,即,在D2D UE的情况下到UE1,并且如果所述网络节点或D2D UE未在某些子帧中收到来自用户设备10的ACK/NACK,则它可将这些子帧假设为UE拒绝的子帧。用于在DL中传送伪数据传送的一个触发是网络节点或D2D UE何时将最大允许的拒绝子帧发送到用户设备10,例如,30子帧,即30 ms。伪数据可包括能够通过例如DL中的PDSCH等数据信道发送到用户设备10的随机数据。
-触发上行链路已知信号的传送
根据此方法,网络节点或D2D UE可使用能够用于验证UL传送的存在的任何类型的已知信号或序列。如果网络节点或D2D UE确定无信号存在,例如,未在网络节点或D2D UE收到,则这意味着用户设备10在UL拒绝中。已知UL信号的示例是例如CQI、RI、PMI等CSI报告、SRS、DMRS、ACK/NACK或任何UL参考或导频信号等。
例如,网络节点或D2D UE能够为用户设备10配置更高频率的CSI报告,例如,每2ms一次。如果未在某些子帧中收到CSI报告,则网络节点或D2D UE可假设用户设备10拒绝了该UL子帧。
在确定例如如上所述的自主拒绝的模式或每个单独拒绝等由用户设备10由于IDC而执行的自主拒绝时,无线电网络或D2D UE可适应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任务以补偿UE自主拒绝子帧。此类任务的示例有:
-适应与信号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参数
例如,就测量自适应而言,网络节点和/或D2D UE可根据拒绝量等延长测量期间。就网络节点而言,为UL测量进行参数的自适应。就D2D UE而言,能够为由在进行自主拒绝的用户设备10传送或传送到其的信号上执行的UL和/或DL测量进行参数的自适应。例如,如果在100 ms内的总拒绝是20 ms或更多,则无线电节点或D2D可在200 ms而不是100 ms内测量SINR。
-调整在UL和/或DL中数据的调度
例如,就调度自适应而言,网络节点或D2D UE(即,UE2)可避免调度基于感知的模式或拒绝的统计而预期被用户设备10(即,就D2D UE而言的UE1)拒绝的那些子帧。在仍有的另一示例中,无线电节点或D2D UE可为数据的调度使用更稳固的传输格式,例如,象QPSK等更低阶调制和/或像1/3等更低码速率,以确保用户设备10能在可用子帧,即,用户设备10不拒绝的子帧期间以尽可能高的成功率接收数据。这样,例如比特率、吞吐量等总体系统性能不会由于自主拒绝而降低。
-适应与UE测量有关的配置参数
例如,在此情况下,网络节点和/或D2D UE可修改与进行自主拒绝的用户设备10的UE测量(即,就D2D UE而言由UE1执行的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配置参数。这些参数被发送在进行测量的用户设备10以增强测量性能。在一个示例中,网络节点或D2D UE可配置更长的时间触发(TTT)参数值,例如,从640 ms到1280 ms。在另一示例中,能够将例如L3过滤共系数值等更高层平均参数值从例如0.5秒延长到1秒。在仍有的另一示例中,能够将进行测量的测量BW从例如25个资源块(RB) (5 MHz)扩展到50个RB (10 MHz)。在用户设备10由于自主拒绝形成的闲置期间而在某些子帧中不能执行测量时,例如扩展值等测量配置参数的自适应将改进测量准确度。
-选择用于D2D通信的另一UE
如果现有UE(例如,UE1)造成大量拒绝和/或频率拒绝,则管理D2D通信和/或D2DUE本身(即,UE2)的网络节点可判定选择例如UE3等另一UE,以便建立D2D通信。特别是如果D2D通信涉及象定位或紧急呼叫等延迟敏感服务或关键服务,则网络节点和/或D2D UE可选择用于D2D通信的另一UE,而不造成拒绝或者造成比UE1更长的拒绝。
-适应与定位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参数
例如,在将例如进行测量的载波频率、在例如E-CID RSRP与AoA等用于定位的不同定位测量之间的选择、在例如E-CID与OTDOA等不同定位方法之间的选择等IDC自主拒绝考虑在内的同时,例如LTE中的E-SMLC等定位节点13适应例如用于定位的辅助数据等发送到用户设备10的定位配置,在完成IDC拒绝前在某个时间内延迟发送定位配置。定位节点13也可获得除由用户设备10应用的IDC拒绝的模式外,与由无线电网络节点发送到用户设备的IDC配置有关的信息。前一信息可由定位节点13从用户设备10的服务无线电节点(通过LPPa)或者从用户设备10本身(通过LPP)获得。定位节点13也可将与IDC配置和/或IDC拒绝的模式有关的收到信息转发到其它节点,如执行定位测量的测量节点,例如,LMU。测量节点可使用此信息适应与测量有关的其配置,例如,仅在用户设备10不拒绝的那些子帧中的UE信号上测量。
-根据拒绝的完成程度适应无线电操作
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例网络节点或D2D UE确定在有效期内何时完成拒绝子帧的总数。确定能够通过更早所述的显式和/或隐式机制做出。例如,网络能够为用户设备10配置1秒的有效期和30 ms的允许拒绝子帧的最大数量。视IDC情形而定,用户设备10可在初始200 ms内完成总允许的拒绝。因此,网络节点和/或用户设备10可在200 ms后适应无线电操作。例如,在有效期内完成在最大拒绝之前和之后用于相同类型的过程的不同无线电操作参数。换而言之,在初始200 ms期间和剩余800 ms期间,无线电操作参数能够不同。
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由网络节点服务的具IDC能力的用户设备10中执行至少一个无线电测量的方法。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节点,用于例如自主拒绝、IDC子帧等至少一个IDC方案的配置,以避免向装置内外部无线系统的干扰;
-适应以下的一项或更多项:测量时间或评估时间、测量采样率、IDC自主间隙的形成、无E-UTRAN操作、相对于测量采样,其中,自适应是基于一个或更多个配置的IDC参数;
-基于自适应,执行测量;
-为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任务使用执行的测量,例如,向网络报告结果,执行小区更改、无线电链路监视等。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服务于具IDC能力的用户设备10的网络节点中的方法。方法包括:
-为用户设备10配置至少一个IDC方案,例如,自主拒绝、IDC子帧等,允许它创建IDC间隙而无E-UTRAN操作,避免向装置内外部无线系统的干扰;
-根据配置的IDC方案,适应随用户设备10形成的IDC间隙而定的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过程,适应是以下的一项或更多项:
-基于指示UE拒绝的条件,延长测量期间。通过与阈值进行比较,或者比较反馈响应和伪数据传送,条件能够是信号质量测量;
-基于其自己的测量期间,确定允许的自主拒绝时间;
-使调度适应来自用户设备10的感知的拒绝的子帧,使得例如在用户设备10在有效时间内消耗所有其允许的拒绝子帧时,网络节点能够更积极地调度用户设备10。
配置测量间隙或要求自主间隙的测量,例如,CGI,使得它们与无E-UTRAN操作的IDC间隙重叠。
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由网络节点服务并且能够执行至少一个无线电测量的具IDC能力的用户设备10中的方法。方法包括,
向网络节点报告它是否能够适应以下一项或更多项的其能力:
-测量时间或评估时间、测量采样率、IDC自主间隙的形成、无E-UTRAN操作、相对于测量采样和/或
-在配置有一个或更多个IDC参数时,满足与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预定义的规则和/或要求。
至少根据一些实施例和方面,方法和设备保证用于IDC的干扰避免将不影响在用户设备10和网络节点的测量,或者将至少减轻此类问题。
至少根据一些实施例和方面,方法和设备保证在用户设备10配置有用于IDC的干扰避免的任何方案时E-UTRAN过程不中断,或者将至少减轻此类问题。
至少根据一些实施例和方面,方法和设备保证在用户设备10配置有用于IDC的干扰避免的任何方案时满足UE要求。
更具体而言,至少一些方法和装置允许测量节点基于用于IDC干扰避免的解决方案,优化测量期间和测量采样时间。
在用户设备10配置有任何IDC方案时,至少一些方法允许在测量、数据调度等方面一致的行为。
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在使用IDC干扰避免时测量的方法。
至少一些方法和装置也允许适应与IDC干扰避免解决方案有关的参数以保护无线电有关的测量操作。
上面概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电路例如能够用于在支持带有共存无线电传送/接收的装置的不同无线电通信技术中,改进诸如节点B、定位节点、D2D UE、eNodeB、RBS等用户设备和网络节点的性能。当然,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上面概述的特征和优点。相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并查看附图时将认识到其它特性和优点。
上面参照示出实施例的示例的附图描述了本文中实施例。然而,实施例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也应注意的是,这些实施例不相互排斥。因此,可假设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或特征在另一实施例中存在或使用,而此类包含在第二实施例中适用。
例如,服务无线电节点12、定位节点13等网络节点也可基于一个或更多个预定义的规则采取一个或更多个动作。例如,在前面的示范预定义的规则中,网络节点可未同时配置用于相同UE的测量间隙和IDC方案。
在另一示例中,如果由用户设备10接收和/或传送的IDC间隙和某些特定信号不重叠或者至少只部分重叠,则网络节点可同时为相同用户设备10配置测量间隙和IDC方案。
参照示出实施例的示例的附图描述了本文中实施例。然而,解决方案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也应注意的是,这些实施例不相互排斥。因此,可假设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或特征在另一实施例中存在或使用,而此类包含在第二实施例中适用。
仅为便于说明和解释起见,本文中在通过无线电通信信道与也称为用户设备或“UE”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RAN中操作的上下文中描述本公开内容的这些和其它实施例。更具体地说,在使用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成员标准化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技术和/或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技术的系统的上下文中,描述了特定的实施例。然而,将理解的是,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类实施例,并且通常可在各种类型的通信网络中实施。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移动终端、无线终端或用户设备能够指接收来自通信网络的数据的任何装置,并且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蜂窝”电话)、膝上型/便携式计算机、袖珍型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和/或台式计算机。
此外,要注意的是,诸如在各种上下文中例如可称为NodeB或无线电基站的“基站”和经常称为“UE”或“用户设备”的“无线终端”、“移动终端”或“无线装置”等术语的使用应视为不是限制,并且不一定暗示在通信链路的两个特定节点之间的某个层次关系。通常,例如“eNodeB”等基站和例如“UE”等无线终端可视为通过无线无线电信道相互进行通信的相应不同通信装置的示例。虽然本文中讨论的实施例可集中在从NodeB到UE的下行链路上的无线传送,但公开的技术也可在一些上下文中例如应用到上行链路传送。因此,下面详细描述的几个实施例包括在图13、15中示出的接收器电路1301、1501的修改版本,可适合在各种无线终端、基站或两者中使用。当然,将领会的是,包括天线、天线接口电路、射频电路和其它控制与基带电路的随附电路和细节将随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特定应用而改变。由于这些细节不是完成所述实施例的理解所必需的,因此,通常在下面的讨论中和附图中忽略了那些细节。
如通信接收器设计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一样,本文中公开的几个功能可使用数字逻辑和/或一个或更多个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数字硬件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种功能的几个或所有功能可一起实现,如在单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或者在其之间带有适当的硬件和/或软件接口的两个或更多个单独装置中。几个方法可在例如与无线终端的其它功能组件共享的处理器上实现。
备选,可通过使用专用硬件提供上述收发器处理电路的几个功能元素,而通过与适当软件或固件相关联的用于执行软件的硬件提供其它功能元素。因此,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不完全指能够执行软件的硬件,并且可隐含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用于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OM)、用于存储软件和/或程序或应用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常规和/或定制的其它硬件。通信接收器的设计员将领会在这些设计选择中固有的成本、性能和维护折中。
将理解的是,前面的描述和附图表示本文中教导的方法和设备的非限制性示例。因此,本文中教导的设备和技术不受前面的描述和附图限制。相反,本公开内容只受随附权利要求书及其法律等效物限制。
缩略词
BS  基站
CID   小区身份
CRS   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DL   下行链路
ID   身份
IDC   装置内共存
ISM   工业、科学和医疗
L1    第1层
L2   第2层
LTE   长期演进
MAC   媒体接入控制
MDT   最小化路测
OFDM   正交频分复用
PBCH   物理广播信道
PCFICH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HICH  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
PSS   主要同步信号
RAT   无线电接入技术
RE   资源元素
RB   资源块
RRM   无线电资源管理
RSRQ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RSRP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SFN   单频率网络
SRS   探测参考信号
SSS   次要同步信号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RSTD   参考信号时差
SON    自组织网络
RSSI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
O&M   操作和维护
OSS   操作支持系统
OTDOA  观测到达时差。

Claims (12)

1.一种在用户设备(10)中执行的用于在通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方法,所述用户设备(10)具有装置内共存IDC能力并且在由所述通信网络(1)中的网络节点(12,13)服务,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603,1202)来自所述网络节点(12,13)的包括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自主拒绝参数的IDC配置;以及
-执行(605,1204)无线电测量,如果所述收到的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则所述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604,1203)所述收到的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网络节点(12,13)报告(601,1201)所述用户设备(10)的能力,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用户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所述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则所述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4.一种在网络节点(12,13)中执行的用于允许用户设备(10)在通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方法,所述用户设备(10)具有装置内共存IDC能力并且在由所述通信网络(1)中的所述网络节点(12,13)服务,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为所述用户设备(10)配置(603,1404)包括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自主拒绝参数的IDC配置,所述IDC配置允许所述用户设备(10)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所述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则所述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以及
-根据规则确定(602,1403)所述IDC配置,所述规则将确保一致的用户设备行为和/或将确保所述用户设备(10)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601,1402)来自所述用户设备(10)的指示所述用户设备(10)的能力的报告,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用户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所述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则所述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收到的能力,确定(602,1403)所述IDC配置;和/或
-基于所述收到的能力,执行(606,1405)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任务或动作。
7.一种适用于在通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并且配置有装置内共存IDC能力的用户设备(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1301),配置成从配置成服务于所述通信网络(1)中所述用户设备(10)的网络节点(12,13)接收包括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自主拒绝参数的IDC配置;以及
执行电路(1302),配置成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所述收到的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则所述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10),还包括:
确定电路(1303),配置成确定所述收到的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10),还包括
报告电路(1304),配置成向所述网络节点(12,13)报告所述用户设备(10)的能力,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用户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所述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则所述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10.一种适用于允许用户设备(10)在通信网络(1)中执行无线电测量的网络节点(12,13),所述用户设备(10)具有装置内共存IDC能力并且所述网络节点(12,13)配置成服务于所述通信网络(1)中的所述用户设备(10),所述网络节点(12,13)的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电路(1501),适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10)配置包括用于至少一个IDC方案的IDC自主拒绝参数的IDC配置,所述IDC配置允许所述用户设备(10)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所述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则所述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以及
第一确定电路(1502),配置成根据规则确定所述IDC配置,所述规则将确保一致的用户设备行为和/或将确保所述用户设备(10)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节点(12,13),还包括:
接收电路(1503),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10)的指示所述用户设备(10)的能力的报告,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用户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电测量,如果所述IDC配置包括在某个IDC自主拒绝有效期内不超过M个IDC自主拒绝子帧,则所述无线电测量满足与所述无线电测量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要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节点(12,13),还包括:
第二确定电路(1504),配置成基于所述收到的能力,确定所述IDC配置;和/或
执行电路(1505),配置成基于所述收到的能力,执行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操作任务或动作。
CN201380062852.7A 2012-10-01 2013-09-19 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Active CN1048855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08340P 2012-10-01 2012-10-01
US61/708,340 2012-10-01
US13/860,325 US9497644B2 (en) 2012-10-01 2013-04-10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US13/860,325 2013-04-10
PCT/IB2013/058651 WO2014053939A2 (en) 2012-10-01 2013-09-19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5503A CN104885503A (zh) 2015-09-02
CN104885503B true CN104885503B (zh) 2019-08-02

Family

ID=50385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2852.7A Active CN104885503B (zh) 2012-10-01 2013-09-19 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4) US9497644B2 (zh)
EP (3) EP2904840B1 (zh)
JP (1) JP6046823B2 (zh)
KR (1) KR101704318B1 (zh)
CN (1) CN104885503B (zh)
AU (3) AU2013326162A1 (zh)
ES (1) ES2615109T3 (zh)
HK (1) HK1214457A1 (zh)
IN (2) IN2015DN03271A (zh)
TW (1) TWI606733B (zh)
WO (2) WO201405393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07950B2 (en) * 2008-01-25 2012-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RAT/ frequency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 list management
CA2813799C (en) 2010-10-04 2020-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ment
WO2012129730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stimating timing offset differences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9445426B2 (en) * 2012-08-06 2016-09-13 Broad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related to improvements in autonomous denial prohibition mechanisms
US9497644B2 (en) 2012-10-01 2016-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WO2014069838A1 (en) * 2012-10-31 2014-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utonomous deni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non system
US9420511B2 (en) 2012-11-01 2016-08-16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QoS requirements and UE power preference in LTE-A networks
US20140126552A1 (en) * 2012-11-02 2014-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denial configuration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20140140247A1 (en) * 2012-11-19 2014-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ING RELIABILITY OF VoLTE EMERGENCY CALLS
US10257849B2 (en) * 2013-01-17 2019-04-09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50319643A1 (en) * 2013-01-28 2015-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transmitter sharing
WO2014119918A1 (ko) * 2013-02-01 2014-08-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간섭 제거 수신 방법 및 단말
US20140226501A1 (en) * 2013-02-13 2014-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ditional channel measurement operations based on measurement timing criterion
US20140226500A1 (en) * 2013-02-13 2014-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ditional channel measurement operations based on resource availability
WO2014184668A2 (en) * 2013-04-05 2014-11-20 Nokia Corporation Relaxe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offloading measurements
US20140328271A1 (en) * 2013-05-06 2014-11-06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prevent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US10314092B2 (en) 2013-08-16 2019-06-04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GB2517911B (en) * 2013-08-29 2016-06-22 Nec Corp Radio measurement reporting
US9674727B2 (en) 2014-01-17 2017-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on of cell mode and CSI feedback rules for cell on-off procedure
US10721720B2 (en) * 2014-01-30 2020-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On-Off procedure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9985761B2 (en) * 2014-02-26 2018-05-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ceiving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165078B (zh) * 2014-03-17 2019-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和装置
US9277430B2 (en) * 2014-04-02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TD-SCDMA to LTE measurement reporting
US9998934B2 (en) 2014-05-29 2018-06-12 Apple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dle mode power saving
BR112017001759A2 (pt) * 2014-08-08 2017-11-21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reportar capacidade do dispositivo do terminal
US9735926B2 (en) 2014-08-26 2017-08-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of device-to-device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98922A1 (en) * 2014-09-24 2017-08-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of d2d measurements
US9853863B1 (en) 2014-10-08 2017-12-26 Servicenow, Inc. Collision detection using state management of configuration items
US10271307B2 (en) * 2014-11-06 2019-04-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nying transmission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17702A4 (en) * 2014-11-07 2017-11-01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588135B2 (en) * 2014-11-14 2020-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bursty interference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KR102423756B1 (ko) * 2015-01-29 2022-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 집적 시스템에서 하향 제어 채널 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624049B2 (en) * 2015-02-19 2020-04-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of candidates synchronization references by device-to-device user equipment
US10411847B2 (en) * 2015-04-10 2019-09-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s with carrier selection, switching and measurements
US9894708B2 (en) * 2015-04-21 2018-02-13 Mediatek Inc. Coordination of Wi-Fi P2P and LTE data traffic
JP2018517375A (ja) * 2015-06-11 2018-06-28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Drxの実施方法、drxの構成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デバイス
EP3337224B1 (en) * 2015-09-01 2022-0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20170086210A1 (en) * 2015-09-23 2017-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Procedure Concurrency
EP3400734B1 (en) * 2016-01-08 2021-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adapting ue measurement period to radio conditions
EP3403345B1 (en) * 2016-01-13 2019-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ng measurement procedure of nb-iot
EP3437243B1 (en) 2016-03-30 2020-06-17 IDAC Holdings, Inc. Long term evolution-assisted nr flexible radio access
WO2018029269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municating position reference signals
US10045325B2 (en) 2016-08-12 2018-08-07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09080B2 (en) 2016-10-14 2018-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s
US11140612B2 (en) * 2016-10-21 2021-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E for triggering sidelink resource reselection
EP3324688B1 (en) * 2016-11-18 2020-07-22 Centre National d'Etudes Spatiales Transmission of gnss signals us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8142229A1 (en) 2017-02-03 2018-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 (anr) based on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of unkown cell based on measurement triggering criterion
US10624108B2 (en) * 2017-04-05 2020-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10772052B2 (en) * 2017-06-16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ing coexistent radio systems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09151922B (zh) 2017-06-16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测量配置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9413690B (zh) * 2017-08-18 2020-09-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移动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MX2020001982A (es) * 2017-09-11 2020-07-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onfiguraciones de filtrado de medicion mejoradas para la administracion de enlaces de radio y la administracion de recursos de radio.
CN111345050B (zh) * 2017-11-17 2022-06-28 苹果公司 对无线通信设备能力的临时处理
CN109982349B (zh) * 2017-12-28 2022-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Lte异系统邻区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401537A (zh) * 2018-02-11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内共存干扰协调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通信设备
US11503562B2 (en) * 2018-02-26 2022-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parallel measurement gap patterns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US10924950B2 (en) * 2018-05-11 2021-02-16 Mediatek Inc. Conditional extension of evaluation period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new rad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1895516B2 (en) * 2018-05-14 2024-02-06 Mediatek Inc. Spatial quasi-co-location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new rad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9644334B (zh) 2018-10-30 2022-06-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自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51531B (zh) * 2018-11-08 2021-12-03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te小区范围内的场强测量系统及方法
WO2020123633A1 (en) 2018-12-12 2020-06-18 Google Llc Facilitating self-organizing network (son) enhancement
US11083005B2 (en) * 2019-07-11 2021-08-03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Method for reporting scheduling decisions by a communication tester
WO2021020952A1 (en) * 2019-08-01 2021-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s by a wtru in a 3gpp networks
KR20210098129A (ko) * 2020-01-31 2021-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기내 상호 간섭에 영향을 받은 주파수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1952A1 (en) * 2010-10-20 2012-04-26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hybrid fdm/tdm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CN102687548A (zh) * 2010-10-01 2012-09-19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减轻装置内共存干扰的时分复用方法
WO2012124918A2 (en) * 2011-03-14 2012-09-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5134B2 (en) * 2006-10-27 2012-01-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measurement
US8842546B2 (en) 2010-07-22 2014-09-23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device with co-existence radio
US8737924B2 (en) * 2010-08-12 2014-05-27 Mediatek Inc. Method to trigger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mobile cellular systems
EP2945452A1 (en) 2010-08-13 2015-11-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devic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A2813799C (en) * 2010-10-04 2020-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ment
WO2012061765A1 (en) 2010-11-05 2012-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Wtru measurements handling to mitigate in-device interference
US20120195298A1 (en) 2011-02-01 2012-08-02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void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88924B2 (en) 2011-04-01 2015-07-21 Mediatek Inc. Signaling design to support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9144084B2 (en) 2011-06-13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9419740B2 (en) 2011-11-04 2016-08-16 Blackberry Limited Access procedure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10880907B2 (en) 2011-11-04 2020-12-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DC)
WO2013085256A1 (en) 2011-12-05 2013-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user equipment
US20130165049A1 (en) 2011-12-27 2013-06-27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097114A1 (zh) * 2011-12-28 2013-07-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自动拒绝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US20140355471A1 (en) 2012-02-07 2014-12-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DC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9326162B2 (en) 2012-03-16 2016-04-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miting transmission of in-device coexistence indication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04057B2 (en) 2012-05-11 2016-11-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WO2014000193A1 (zh) * 2012-06-27 2014-01-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设备内共存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445426B2 (en) 2012-08-06 2016-09-13 Broad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related to improvements in autonomous denial prohibition mechanisms
US9497644B2 (en) * 2012-10-01 2016-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7548A (zh) * 2010-10-01 2012-09-19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减轻装置内共存干扰的时分复用方法
WO2012051952A1 (en) * 2010-10-20 2012-04-26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hybrid fdm/tdm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WO2012124918A2 (en) * 2011-03-14 2012-09-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3326163B2 (en) 2016-09-29
US20160021554A1 (en) 2016-01-21
WO2014053939A3 (en) 2014-05-30
JP6046823B2 (ja) 2016-12-21
EP2904839A2 (en) 2015-08-12
IN2015DN02517A (zh) 2015-09-11
AU2013326163A1 (en) 2015-04-30
TW201419777A (zh) 2014-05-16
EP3145238B1 (en) 2019-03-06
WO2014053938A3 (en) 2014-05-30
US10154420B2 (en) 2018-12-11
US9497644B2 (en) 2016-11-15
JP2016502771A (ja) 2016-01-28
AU2016213878B2 (en) 2017-12-07
AU2016213878A1 (en) 2016-09-01
IN2015DN03271A (zh) 2015-10-09
WO2014053938A2 (en) 2014-04-10
US20140094125A1 (en) 2014-04-03
US20170026865A1 (en) 2017-01-26
KR101704318B1 (ko) 2017-02-07
ES2615109T3 (es) 2017-06-05
HK1214457A1 (zh) 2016-07-22
US20140092761A1 (en) 2014-04-03
WO2014053939A2 (en) 2014-04-10
US9578523B2 (en) 2017-02-21
TWI606733B (zh) 2017-11-21
AU2013326162A1 (en) 2015-04-30
EP2904840B1 (en) 2016-11-09
KR20150065779A (ko) 2015-06-15
EP2904840A2 (en) 2015-08-12
CN104885503A (zh) 2015-09-02
US9185573B2 (en) 2015-11-10
EP3145238A1 (en) 2017-03-22
EP2904839B1 (en) 2019-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5503B (zh) 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CN105210441B (zh) 辅助混合信号配置中的测量的ue、网络节点和方法
US9585104B2 (en) Performing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on carriers with overlapping bandwidths
US9832778B2 (en)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7245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EP2745550B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handling measur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350779B (zh) 管理不确定的测量时机
US9026140B2 (en) Second node, positioning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CN109804575A (zh) 用于适应考虑到测量过程的srs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KR20210042903A (ko) 단축된 송신 시간 인터벌들에 대한 전력 제어
CN117063524A (zh) 用于csi和定位测量导出和处理的侧行链路参考信号请求字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4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4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