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5474A -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5474A
CN104875474A CN201510279641.XA CN201510279641A CN104875474A CN 104875474 A CN104875474 A CN 104875474A CN 201510279641 A CN201510279641 A CN 201510279641A CN 104875474 A CN104875474 A CN 104875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line
thickness
screen structur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96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涛
沈效龙
邢国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 Xinfuchua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 Xinfuchua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 Xinfuchua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 Xinfuchua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796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5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5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5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采用在网纱层的印刷面和非印刷面各设有一个胶层的方式,其中印刷面上的胶层预先形成,从而能够填充网纱网孔,从而在第二胶层形成时,不再需要填充网孔,从而保证了非印刷面胶层的表面平整,不会因为表面不平整而产生溢墨通道。印刷面设置胶层能够有效保护网纱层,提高了网版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版(又称丝网)结构,以及该网版结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已知的一种网版横剖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一个网纱所构成的结构层,记为网纱层1,该网纱层1具有印刷面,即图中网纱层1的上表面,以及与印刷面相对的非印刷面(一般称为油墨面)。制作时,网纱层1先行张网,然后在网纱层1的非印刷面涂布感光胶,图案化后形成第一胶层2。
图2中则示出了已知网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下墨区13是网版印刷的功能区域,用于印制所需要的图案,即将网版上的图案转印到承印物上。在此条件下,图案化的第一胶层2产生了用于下墨的下墨区13,以及其余的未被镂空的非下墨区14。
在进行感光胶涂布时,在有网孔12的位置,感光胶会填充到网孔12内,必然会导致有网孔的位置和没有网孔的位置所覆盖的感光胶的厚度不同,产生第一胶层2厚薄区域。对于整面第一胶层2的非下墨区14而言,其表面的平整度不良。
印刷时,印刷到下墨区13的边界区域时,刮刀由下墨区13到非下墨区14刮墨,油墨会在刮刀的挤压下由较薄的部分所形成的溢墨通道溢到第一胶层2在网框14区域较薄的区域,并被保留,从而在印刷下一片承印物时产生溢墨现象,使承印物上的图案边沿不光滑,甚至是产生短接现象。
中国专利文献CN203142008U公开了一种触摸屏丝印网版结构,该网版结构在其纱网的非印刷面上涂布有第一感光胶层和第二感光胶层,该第一感光胶层上曝光形成有镂空区,即下墨区,用于形成预定的图案,该第二感光胶层在第一感光胶层镂空部局限的范围内曝光形成图案。两层的感光胶层增加了非印刷区域的厚度,用以延长网版的使用寿命,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结构等于预先构造了一个沉孔,整体孔深相对较大,影响网版的清洗。并且,这种结构也并不能有效消除溢墨现象。
而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6723U则公开了一种网版结构,其通过构造凹凸模式,用于保护ITO膜不被破坏。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对该文献进行分析,在这种结构中,其二次涂布及二次曝光所形成的第二感光乳胶层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防止溢墨现象产生的作用,但其工艺复杂,网版制作难度非常大,且二次感光乳胶层相对较窄,容易破损。并且该结构与前一文献所公开的方案具有相同的问题,因两层结构加深了图案深度,清洗相对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版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溢墨现象的产生,且容易清洗,并提高了网版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网版结构,包括:
网纱层,具有通过网孔连通的印刷面和与印刷面相对的非印刷面;
第二胶层,叠置在印刷面,含有填充到网孔中的部分,而使非印刷面表面平整;以及
第一胶层,叠置在非印刷面。
上述网版结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胶层的厚度是第一胶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5~7μ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6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胶层的厚度与第一胶层的厚度负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胶层与第二胶层的总厚度为7~10μm。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网版结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张网,将给定的网纱层四边绷紧在预定的网框内;
第一次涂胶,在网纱层的印刷面涂布感光胶,干燥,形成第二感光胶层;
图案化第二感光胶层,形成第二胶层;
第二次涂胶,在网纱层的非印刷面涂布感光胶,干燥,形成第一感光胶层;
图案化第一感光胶层,形成第一胶层。
优选地,在第一次涂胶步骤中,在印刷面和非印刷面分别进行不少于1此,且不多于3次的刮胶,使感光胶充分填充入网纱层的网孔中,并使非印刷面保持平整。
优选地,第二次涂胶分阶段刮胶,第一阶段刮胶后至网版干燥程度为80%,然后进行第二阶段刮胶,然后充分干燥。
优选地,第二胶层与第一胶层总厚度一致,或者第一胶层与第二胶层的厚度正相关。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依据本发明,采用在网纱层的印刷面和非印刷面各设有一个胶层的方式,其中印刷面上的胶层预先形成,从而能够填充网纱网孔,从而在第二胶层形成时,不再需要填充网孔,从而保证了非印刷面胶层的表面平整,不会因为表面不平整而产生溢墨通道。印刷面设置胶层能够有效保护网纱层,提高了网版的使用寿命。且分居于网纱层两个面上的胶层在整体厚度一定的条件下,各自的厚度可以相对较小,从而使图案深度较浅,利于网版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一种网版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知的一种网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网版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纱层,2.第一胶层,3.第二胶层,11.纤维,12.网孔,13.下墨区,14.非下墨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3的网版结构是一种三层结构,其中网纱层1构成中间结构层。网版印刷又称丝网印刷,应当理解,网纱层1构成网版中的丝网,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网纱层1具有带个面,一个面称为印刷面,另一个面自然构成非印刷面,所谓非印刷面一般也称为油墨面。
应当理解,网纱层1是选用的网版用网纱,具有给定的丝网目数、网丝直径和给定的丝网厚度,从而如图1和3所示,图中圆圈表示网丝,网丝之间的空隙表示网孔12。
网纱层1一般厚度较胶层大,因而,在胶层一定的条件下,上胶时,填充网孔12的胶量会影响图中第一胶层2的表面质量,即是否会产生溢墨通道,而影响下一承印件的印刷质量。
此外,即便是通过多次刮胶用以保证第一胶层2的表面质量,也会由于网孔所填充胶与 网纱材质不同,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在微米级的印刷中,不足以保证第一胶层2的表面质量足够好。
如图1所示,网纱层1直接暴露,容易产生网丝崩断,从而引起破网,因此使网版报废。
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在网纱层1的印刷面,也就是图中的网纱层1的上表面增加一层胶层,遮蔽网纱层1,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网纱层1,而且通过工艺上的设计可以使印刷质量得以提高。
首先看工艺上的不同所产生的结构上的不同,如图3所示,在印刷层上所形成的胶层记为第二胶层3,他具有覆盖印刷层的部分(图案化暴露出的除外),称为覆盖部分,以及填充网孔12的部分,称为填充部分。
当网孔被填充后,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非印刷面的表面平整度,从而在图中第一胶层2上胶时,具有一个相对良好的上胶基础。
从而,第一胶层2在上胶时,不必弥合网孔12,用以保证第一胶层2的表面平整度,也可以理解为机械领域的表面粗糙度。
表面平整的第一胶层2使图案的边沿变得锐化,或者说更加平整,能够有效消除溢墨间隙。
应当理解,锐化是在工艺范围内的锐化,并不表示理想的锐化。
相对而言,两层的胶层用胶量比单层胶层稍大,整体厚度也稍大,且在工艺上多了一层胶层的形成工序。
两层胶层的任意一层比原有的单层胶层要薄,从而对感光胶进行感光和图案化的难度降低。
任意一层的整体厚度教原有的单层胶层要薄,使的图案化的深度降低,图案内的容墨更加容易清理,而又利于网版的清洗。
如前所述,网纱层1的两个面都被有效保护,整体上能够使网纱层1的寿命提高,从而使整个网版的使用寿命提高。
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胶层3的厚度是第一胶层2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在一些尝试中,两个胶层的厚度一致,用于简化工艺,代价是用胶量相对比较大。
鉴于表面平整的工艺要求,在这些尝试中,第二胶层3具有相对比较厚的厚度,从而也会影响网版的清洗。
此外,在这些尝试中,两个胶层的任何一个都使用原来单一胶层的厚度,用胶量偏大,整体的厚度变大。
基于前述的考量,增加整体的厚度,但通过诸多的尝试,减少两个层单一层的层厚,提高工艺性。
其中第一胶层2相对较厚,用于在尽可能减薄第一胶层2的条件下,避免非印刷面的表面质量影响第二胶层2的表面质量。
第二胶层3相对较薄,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用胶量,并提高网版的工艺性。
其中第二胶层3也不易过薄,否则无法有效弥合网孔12,同时也不能对印刷面形成有效保护,在保证网版整体强度的条件下,第二胶层3的厚度最小最好不要小于第一胶层2厚度的三分之一。
同时,应当理解,由于在一些工艺中,相适应的第一胶层2的整体厚度比较大,例如能够具有几十个μm的厚度,在此条件下,第二胶层3可以选择几个μm的厚度,相当于第二胶层3小于第一胶层2的十分之一。因而,基于本发明的构思和精神指导下,在保证第二胶层3有效弥合网孔12,且保证整体强度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等效变换,并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畴,仍然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层2的厚度为5~7μm,那么整体而言,两个胶层的总厚度约在9μm左右,具有足够的强度,且能够有效的保护印刷面,从而提高网版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一般网纱层1的厚度在38μm左右,两个胶层的总厚度条件下的第二胶层3能够有效的弥合网孔12,即便是单一胶层不能有效弥合,第一胶层在提供一定弥合的条件下,仍然具备较好的表面平整度。
经过长期的实验发现,所述第一胶层2的厚度为6μm,在保证第一胶层2表面平整度符合工艺要求的条件下,用胶量处于相对较好的经济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胶层3的厚度与第一胶层2的厚度负相关,也就是在保证两个胶层整体厚度的条件下,当一个胶层变厚时,另一个胶层变薄。
自然,数学上的负相关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表示函数意义上的例如反比的函数关系。
考虑两个胶整的整体厚度在负相关的条件下,第一胶层2与第二胶层3的总厚度为7~10μm。作为进一步的限定,即便是采用负相关,若两个胶层总厚度被限定后,第一胶层2的厚度不能小于5μm,而第二胶层3的厚度不能小于2μm。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版结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张网,将给定的网纱层1四边绷紧在预定的网框内。张网又称绷网,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对于张网质量,需使网面的内部应力得到充分释放。
然后进行第一次涂胶,在网纱层1的印刷面涂布感光胶,干燥,形成第二感光胶层,干燥最好采用恒温干燥。
然后对干燥后的涂布胶进行图案化,形成第二胶层3,所谓图案化,一般是光刻,用于产生目标图形。对于某些实现,可以采用相适应的化学蚀刻。
然后进行第二次涂胶,在网纱层1的非印刷面涂布感光胶,干燥,形成第一感光胶层。
然后图案化第一感光胶层,形成第一胶层2。
在进行第一次涂胶时,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尤其是在刮胶时,会产生一定的挤压力,从而将感光胶挤压进入网孔12,形成填充,那么再进行第二次涂胶时,就不必进行填充或者只需要进行少量的填充,从而避免上胶的不均匀性,保证了所形成第二胶层3的表面平整度。
优选地,在第一次涂胶步骤中,在印刷面和非印刷面分别进行不少于1此,从而能够保证感光胶充分填充到网孔12中,且将从网孔12另一端溢出的感光胶刮掉,从而使非印刷面具有一个相对平整的基础。
每面刮胶的次数不易多于三次,工作量会比较大,并且对网版的质量会产生负面影响。整体而言,应当使感光胶充分填充入网纱层1的网孔12中,并使非印刷面保持平整。
进一步地,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次涂胶分阶段刮胶,第一阶段刮胶后至网版干燥程度为80%,然后进行第二阶段刮胶,然后充分干燥,可以保证所形成的第二胶层具有相对平整的表面。

Claims (10)

1.一种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纱层(1),具有通过网孔(12)连通的印刷面和与印刷面相对的非印刷面;
第二胶层(3),叠置在印刷面,含有填充到网孔(12)中的部分,而使非印刷面表面平整;以及
第一胶层(2),叠置在非印刷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胶层(3)的厚度是第一胶层(2)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2)的厚度为5~7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6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胶层(3)的厚度与第一胶层(2)的厚度负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胶层(2)与第二胶层(3)的总厚度为7~10μm。
7.一种网版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张网,将给定的网纱层(1)四边绷紧在预定的网框内;
第一次涂胶,在网纱层(1)的印刷面涂布感光胶,干燥,形成第二感光胶层;
图案化第二感光胶层,形成第二胶层(3);
第二次涂胶,在网纱层(1)的非印刷面涂布感光胶,干燥,形成第一感光胶层;
图案化第一感光胶层,形成第一胶层(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版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涂胶步骤中,在印刷面和非印刷面分别进行不少于1此,且不多于3次的刮胶,使感光胶充分填充入网纱层(1)的网孔(12)中,并使非印刷面保持平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网版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涂胶分阶段刮胶,第一阶段刮胶后至网版干燥程度为80%,然后进行第二阶段刮胶,然后充分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版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胶层(3)与第一胶层(2)总厚度一致,或者第一胶层(2)与第二胶层(3)的厚度正相关。
CN201510279641.XA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4875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9641.XA CN104875474A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9641.XA CN104875474A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5474A true CN104875474A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43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9641.XA Pending CN104875474A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547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8209A (zh) * 2016-09-09 2016-12-14 上海陈兴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网版、弧形网版的制作方法及其印刷方法
CN110341295A (zh) * 2019-08-28 2019-10-18 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雕刻式网版制作方法
CN110341294A (zh) * 2019-08-28 2019-10-18 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属板雕刻的网版制作方法
CN111787477A (zh) * 2020-07-30 2020-10-16 东莞市美芯龙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声学网纱组件及其制作工艺
CN112817211A (zh) * 2021-01-08 2021-05-18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版的制版方法及制备的网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5133A (ja) * 1999-06-01 2000-12-05 Murakami:Kk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448358A (zh) * 2012-05-27 2013-12-18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包覆型的复合网版
CN203557805U (zh) * 2013-11-21 2014-04-23 仓和股份有限公司 网版保护结构
CN104647887A (zh) * 2013-11-25 2015-05-27 仓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4659173U (zh) * 2015-05-28 2015-09-23 山东华芯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版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5133A (ja) * 1999-06-01 2000-12-05 Murakami:Kk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448358A (zh) * 2012-05-27 2013-12-18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包覆型的复合网版
CN203557805U (zh) * 2013-11-21 2014-04-23 仓和股份有限公司 网版保护结构
CN104647887A (zh) * 2013-11-25 2015-05-27 仓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4659173U (zh) * 2015-05-28 2015-09-23 山东华芯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版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8209A (zh) * 2016-09-09 2016-12-14 上海陈兴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网版、弧形网版的制作方法及其印刷方法
CN110341295A (zh) * 2019-08-28 2019-10-18 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雕刻式网版制作方法
CN110341294A (zh) * 2019-08-28 2019-10-18 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属板雕刻的网版制作方法
CN110341295B (zh) * 2019-08-28 2021-03-02 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雕刻式网版制作方法
CN111787477A (zh) * 2020-07-30 2020-10-16 东莞市美芯龙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声学网纱组件及其制作工艺
CN112817211A (zh) * 2021-01-08 2021-05-18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版的制版方法及制备的网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5474A (zh)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6992200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68105B (zh)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4659173U (zh) 一种网版结构
CN103171244B (zh) 制作双层太阳能印刷网板的方法
CN108649052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658327B (zh)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547102B (zh) 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US8736991B2 (en) Color filter arr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854289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2306146A (zh) 顯示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107611090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0244882B2 (en) Cooking vess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647887B (zh) 一种网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331619A (ja) パターン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80583B (zh) A screen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5720212B (zh) 沉积用掩模制造方法
TWI681877B (zh) 具有離型層的印刷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CN102707565A (zh) 一种黑矩阵的制作方法、彩色滤光片及显示装置
CN107027244A (zh) 一种超厚铜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JP2010221467A (ja) スクリーンマスク、印刷方法、および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9275278A (zh) 一种改善阻焊鬼影的阻焊工艺方法
TWI588031B (zh) 複合式網版
CN105938302B (zh) 提高液晶显示面板外围区域剥离效率的方法
WO2017014056A1 (ja) 印刷版、印刷物及び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