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烟替代品,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子烟雾化装置中用于吸液、导液的纤维绳在加热雾化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影响身体健康,且使得整个产品的结构较为复杂,组装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烟弹管,形成有烟气通道、储液腔以及供烟液流通的出液口;
雾化组件,与所述出液口相配合,包括封盖在所述出液口上的多孔材质形成的导液本体、位于所述导液本体远离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多晶硅发热层、以及分别与所述多晶硅发热层电性连接以和电源连接导通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多晶硅发热层所在侧与所述烟气通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嵌置在所述导液本体上;
所述多晶硅发热层上还排布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若干引线;
所述多晶硅发热层包括并联设置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热片、第二发热片。
优选地,所述烟弹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形成所述烟气通道,所述储液腔形成于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
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导液本体均呈圆环形,且所述导液本体的内圈孔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引线呈弧形,且沿所述导液本体的环形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雾化组件还包雾化座,所述雾化座包括环形座体、设置在所述座体中部的导引管;
所述环形座体与所述多晶硅发热层相对设置,所述导引管与所述导液本体的内圈配合、并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
所述座体和所述多晶硅发热层之间形成有烟腔,所述导引管上设有通孔,使所述烟腔和所述烟气通道连通,供所述烟腔内的气体经所述通孔向所述烟气通道流通。
优选地,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导液本体的内圈配合的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导液本体的外圈配合的第二密封圈;
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分别与所述导液本体两相对的端面靠近外圈边缘配合的两个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分别与所述导液本体两相对的端面靠近内圈边缘配合的两个第二翻边部。
优选地,所述导引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座体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且所述第一管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密封圈夹设在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对应的端面和所述内管对应的端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可导电的螺套和顶针;
所述螺套包括环形基板、与所述外管在所述出液口对应一端的端部配合的套接部、以及用于和电源螺接的螺接部;
所述顶针与所述环形基板的内圈配合,且两者之间绝缘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顶针、螺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套接部的内壁面配合,且所述套接部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轴向抵靠的抵压台。
优选地,所述环形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烟腔连通的进气孔。
优选地,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基板上与所述套接部内壁面结合的位置,所述套接部的内壁面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气孔和所述烟腔的导槽。
优选地,所述通孔、进气孔分别包括至少两个,且在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液本体由多孔陶瓷材质形成。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电子烟,包括以上所述的雾化装置。
实施本发明的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雾化组件由多孔材质形成的导液本体进行导液,并通过多晶硅发热层对渗出的烟液进行加热雾化,该雾化组件在加热烟液时不会产生粉尘流向烟气通道,保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受损害;同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节省了组装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烟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雾化装置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视图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雾化装置另一方向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视图B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雾化装置的分解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雾化组件的导液本体、多晶硅发热层、引线及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各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6中雾化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6所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电子烟包括雾化装置10和电源,雾化装置10和电源组装后导通向雾化装置10供电。雾化装置10包括烟弹管11、雾化组件12、以及可导电的螺套13和顶针14,雾化组件12通过螺套13和顶针14分别与电源的两极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烟弹管11包括内管111和外管112,内管111形成供烟气流通的烟气通道113,烟弹管11的储液腔114形成于外管112和内管111之间,烟弹管11与电源相对的一端形成有供储液腔114内的烟液流通的出液口115。该结构的烟弹管11使得出液口115呈环形,烟弹管11也可为其他结构,以保证能进行储液和烟气流通即可。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雾化组件12与出液口115相配合,包括封盖在出液口115上的多孔材质形成的导液本体121和位于导液本体121远离储液腔114一侧的多晶硅发热层122、以及分别与多晶硅发热层122电性连接以和电源连接导通的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
结合图7及图8所示,进一步地,导液本体121由多孔陶瓷形成,也呈与出液口115外形对应的圆环形,利用多孔陶瓷的特性,使储液腔114内的烟液渗透到多晶硅发热层122一侧。第一电极123、第二电极124嵌置在导液本体121上,便于安装。第一电极123、第二电极124分别与螺套13和顶针14电性连接,在与电源导通后,使多晶硅发热层122发热,对渗透出的烟液加热雾化,在加热雾化过程中,避免了粉尘的产生,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直接通过第一电极123、第二电极124与电源导通后供电加热多晶硅发热层122。
多晶硅发热层122所在侧与烟气通道113相连通,使得雾化的烟液能流向用户的口中。多晶硅发热层122上还排布有分别与第一电极123、第二电极124电性连接的若干引线125。优选地,引线125呈弧形,包括多根且沿导液本体121的环形方向设置,以更加均匀的向多晶硅发热层122供电产生热量,对烟液均匀的雾化。多晶硅发热层122在发热时会同时辐射大量波长为5-20微米的红外线,因此,其除了通过直接接触加热外,还可通过红外辐射加热,增加了加热效率。
优选地,多晶硅发热层122包括并联设置在第一电极123、第二电极124之间的第一发热片1221、第二发热片1222,第一发热片1221、第二发热片1222均呈半环形,并沿轴线对称间隔设置。第一电极123、第二电极124分别位于半环形两端的拼接间隙之间,同时,与第一电极123、第二电极124对应的引线125分别与第一发热片1221、第二发热片1222连接,使引线125电路对称均匀,更加均匀的向多晶硅发热层122供电产生热量,对烟液均匀的雾化。多晶硅发热层122也可包括其他设置方式的多个发热片。
再如图3、图5及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还包括陶瓷材质形成的雾化座126,也可为其他硬质材质形成。雾化座126包括环形的座体1261、设置在座体1261中部的导引管1262。环形座体1261与多晶硅发热层122相对设置,导引管1262与导液本体121的内圈配合、并与烟气通道113连通。座体1261和多晶硅发热层122之间形成有烟腔15,多晶硅发热层122发热雾化的烟液在会暂时停留在烟腔15中。导引管1262上设有通孔1263,使烟腔15和烟气通道113连通,在有气流流动时,供烟腔15内的气体经通孔1263向烟气通道113流通。陶瓷材质形成的雾化座126可避免在多晶硅发热层122发热时受热产生粉尘,更加的环保健康。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还包括分别与导液本体121的内圈配合的第一密封圈127、与导液本体121的外圈配合的第二密封圈128,使得导液本体121的内圈和外圈均能较好的密封,防止烟液从边缘渗出到加热不到的区域,造成烟液流失浪费。
优选地,第一密封圈127包括分别与导液本体121两相对的端面靠近内圈边缘配合的两个第一翻边部1271,第二密封圈128包括分别与导液本体121两相对的端面靠近外圈边缘配合的两个第二翻边部1281,第一翻边部1271、第二翻边部1281将导液本体121的内圈和外圈边缘夹设,可尽量使烟液从导液本体121的中间区域渗透,便于被多晶硅发热层122加热雾化,减少渗漏和浪费。
结合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引管1262呈阶梯轴状,包括第一管段1264和第二管段1265,第一管段1264位于座体1261和第二管段1265之间,且第一管段1264的直径大于第二管段1265的直径,第一密封圈127夹设在第一管段1264与第二管段1265对应的端面和内管111对应的端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套13包括环形基板131、与外管112在出液口115对应一端的端部配合的套接部132、以及用于和电源螺接的螺接部133。通常,套接部132、螺接部133分别设置在环形基板131的两相对侧。第二密封圈128与套接部132的内壁面配合,且套接部132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密封圈128轴向抵靠的抵压台1321,起到定位和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地,座体1261位于套接部132内,并与环形基板131配合,螺套13上设有与烟腔15连通的进气孔134,优选地,进气孔134设置在环形基板131上与套接部132内壁面结合的位置,使座体1261不对进气孔134的气体流通造成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接部132的内壁面上设有连通进气孔134和烟腔15的导槽。气流从进气孔134流进烟腔15后,可带动烟腔15内雾化的烟油均匀的从座体1261的外圈向内圈方向流动,保证雾化的烟油能被及时再经通孔1263、烟气通道113流出。为了保证气流的稳定均匀,通孔1263在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进气孔134在周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当然,通孔1263和进气孔134也可分别为一个或其他数量,以能保证使用时气流顺畅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针14与环形基板131的内圈配合,且两者之间绝缘设置,第一电极123、第二电极124分别与顶针14、螺套13电性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电极123通过穿设通孔1263和座体1261内圈孔的导体与顶针14电性连接。本发明中的雾化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