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1157B - 信息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1157B
CN104871157B CN201280074910.3A CN201280074910A CN104871157B CN 104871157 B CN104871157 B CN 104871157B CN 201280074910 A CN201280074910 A CN 201280074910A CN 104871157 B CN104871157 B CN 104871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anufacture
design
public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49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1157A (zh
Inventor
友景肇
川濑英路
松冈宏志
松泽浩彦
楠弘
楠一弘
山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71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1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0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ingle file or object, e.g. in a secure envelope, encrypted and accessed using a key, or with access control rules appended to the object itsel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8Restricting access to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or functions, e.g. using authorisation function to acc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将与构成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相关的要素信息中的非公开的要素信息安全地反映到设计信息和制造信息中而不会外泄。信息管理系统由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及制造装置(3)构成,该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具备:元件信息存储部(41),将元件信息区分为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并进行存储,并且,将非公开信息区分为设计用信息和制造用信息并进行存储;及加密处理部(42),对非公开信息进行加密;该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具备:第一元件信息接收部(24),接收元件信息;第一解密部(25),对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进行解密;及设计信息存储部(22),对采纳接收到的元件信息而设计出的设计信息进行存储;该制造装置(3)具备:第二解密部(33),对接收到的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进行解密;及驱动控制部(34),基于接收到的制造信息和元件信息来控制制造装置的驱动。

Description

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与构成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相关的要素信息进行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基于设计者设计出的信息通过制造装置制造制造对象物时,设计者、制造者需要与构成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例如,制造对象物中包含的元件、材料等)的特性相关的信息。例如,在制造半导体元件等的情况下,设计者若不了解元件的电气特性则无法进行设计,制造者若不了解元件的形状、大小、应力等信息则无法使制造装置正常运作。
在上述情况下,通常在元件生产商公开的小册子等中记载有产品的特性,参照这些特性,生成设计信息、用于运行制造装置的制造数据。但是,小册子等中公开的特性信息通常是以元件生产商算出的理论值显示特性信息,其与实际出售的元件的有效值不同。即,虽然元件生产商公开了理论值,但并未公开实际出售的元件的有效值的特性信息。
设计者、制造者了解实际出售的元件的特性信息,由此能够更高效地作出制造对象物。因此,优选实现一种能够容易地获取这种未公开的实际元件的特性信息的系统,但目前尚未建立这样的系统。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元件生产商提防过多地泄露自己公司独有的元件信息。即,为了实现上述那样的系统,对未公开的元件的特性信息实施安全保障以防止信息过多地泄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关于上述课题,专利文献1公开有一种技术,其并不是关于设计、制造的技术,而是一种多个用户使用具有公开部分和非公开部分的软件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是如下的技术:一种系统,使多个用户使用关于公开部分允许用户生成、挪用而关于非公开部分仅正规购买的用户能够使用的软件,上述系统由软件供给部和多个软件执行部构成,上述软件供给部通过基于认证信息的加密密钥对软件的非公开部分进行加密,上述软件执行部具有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控制对存储器的访问的存储器控制装置、存储各用户所固有的认证信息的认证信息存储装置、显示装置和输入单元,在软件执行部的存储器控制装置中具备:加密检测电路,检测软件的非公开部分和公开部分;及数据解密电路,从认证信息存储装置输入认证信息,生成解密密钥,对加密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软件的非公开部分进行解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445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是一种能够对非公开部分的软件进行加密而确保安全的技术,而不是与设计、制造中所需的信息相关的技术,因此,无法实现上述那样的系统。另外,在如软件这样的无形物体的情况下,公开的特性信息和实际产品的特性信息间并没有太大差异,将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应用于设计、制造中所需的信息的信息管理系统而用以实现上述那样的系统较为困难。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将构成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相关的要素信息中的非公开的要素信息安全地反映到设计信息和制造信息中而不会泄露到外部,能够使用非公开信息高效地制造制造对象物。
(1)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具备: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对制造对象物的设计信息进行管理;制造装置,基于上述设计信息来制造制造对象物;及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对与构成上述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相关的要素信息进行管理,上述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具备:要素信息存储单元,将上述要素信息区分为公开的公开要素信息和与该公开要素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的未公开的非公开要素信息并进行存储,并且,将上述非公开要素信息区分为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和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并进行存储;加密单元,对应每个上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上述制造装置对上述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加密;及要素信息发送单元,将上述公开要素信息和加密后的上述非公开要素信息发送到对应的上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上述制造装置,上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具备:第一要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从上述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发送的上述要素信息;第一解密单元,在接收到的上述要素信息中含有上述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该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设计信息存储单元,对采纳接收到的上述要素信息而设计出的上述设计信息进行存储;及制造信息发送单元,将上述设计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制造信息发送到上述制造装置,上述制造装置具备:制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上述制造信息;第二要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上述要素信息;第二解密单元,在接收到的上述要素信息中含有上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该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及驱动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上述制造信息和上述要素信息,生成用于驱动上述制造装置的制造数据并控制该制造装置的驱动。
这样一来,实现了如下效果:在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由于非公开的要素信息是在被加密了的状态下相对于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制造装置进行收发,因此,能够在确保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安全而不泄露信息的状态下反映到设计信息、制造数据中,与使用公开的特性信息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地设计、制造制造对象物。例如,能够减少考虑元件特性的差异而留出的设计余量,或能够减少制造时的控制所需的余量。
(2)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上述制造装置具备: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对在制造上述制造对象物时装入的该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及识别信息比较单元,对获取到的上述识别信息与由上述制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述制造信息中所包含的上述结构要素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上述第二解密单元仅在上述识别信息比较单元的比较处理的结果为上述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对上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
这样一来,实现了如下效果:在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由于仅在制造制造对象物时装入的结构要素与设计信息中装入的结构要素一致的情况下,才对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因此,作为提供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回报,由于确保了自己公司的产品被可靠地装入于制造对象物,因此,无论是对于制造商来说还是对于结构要素的提供者(例如元件生产商)来说,均能够非常有效地使系统发挥功能。
(3)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上述要素信息存储单元根据上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上述制造装置而将上述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内容按级别进行分级并存储,上述加密单元根据分级后的级别,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处理,上述第一解密单元和上述第二解密单元根据分级后的级别进行解密处理。
这样一来,实现了如下效果:在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由于将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内容按级别进行分级并存储,并按照该级别利用不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因此,能够对应设计管理装置、制造装置设定公开非公开要素信息的等级,能够防止过多地公开非公开要素信息。
(4)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具备: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对制造对象物的设计信息进行管理;制造装置,基于上述设计信息来制造制造对象物;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对与构成上述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相关的要素信息进行管理;及生产商管理装置,由制造上述制造装置的生产商进行管理,上述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具备:要素信息存储单元,将上述要素信息区分为公开的公开要素信息和与该公开要素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的未公开的非公开要素信息并进行存储,并且,将上述非公开要素信息区分为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和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并进行存储;加密单元,对应每个上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上述制造装置对上述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加密;及要素信息发送单元,将上述公开要素信息和加密后的上述非公开要素信息发送到对应的上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制造上述制造装置的生产商的上述生产商管理装置,上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具备:第一要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从上述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发送的上述要素信息;第一解密单元,在接收到的上述要素信息中含有上述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该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设计信息存储单元,对采纳接收到的上述要素信息而设计出的上述设计信息进行存储;及制造信息发送单元,将上述设计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制造信息发送到上述制造装置,上述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具备:第二要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上述要素信息;第二解密单元,在接收到的上述要素信息中含有上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该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程序库信息生成单元,基于接收到的上述要素信息,生成与该要素信息的内容对应的上述制造装置用的程序库信息;及程序库信息发送单元,将上述程序库信息发送到上述制造装置,上述制造装置具备:制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上述制造信息;程序库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上述程序库信息;及驱动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上述制造信息和上述程序库信息,生成用于驱动上述制造装置的制造数据并控制该制造装置的驱动。
这样一来,实现了如下效果:在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由于非公开的要素信息在被加密了的状态下相对于设计信息管理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进行收发,因此,不会对末端的制造商发送非公开要素信息,能够在确保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安全而不泄露信息的状态下反映到设计信息、制造数据中,与使用公开的特性信息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地设计、制造制造对象物。
另外,如上所述,实现了如下效果:由于不会对末端的制造商发送非公开要素信息,因此,能够防止非公开要素信息过多地扩散。
(5)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上述程序库信息生成单元生成:基于上述要素信息中的上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内容的第一程序库信息和不考虑上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内容而仅基于上述公开要素信息的第二程序库信息,上述制造装置具备: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对在制造上述制造对象物时装入的该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及识别信息比较单元,对获取到的上述识别信息与由上述制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述制造信息中所包含的上述结构要素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上述驱动控制单元在上述识别信息比较单元的比较处理的结果为上述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一程序库信息来生成上述制造数据,在上述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二程序库信息来生成上述制造数据。
这样一来,实现了如下效果:在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由于仅在制造制造对象物时装入的结构要素与设计信息中装入的结构要素一致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基于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内容生成的第一程序库信息,因此,作为提供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回报,由于确保了自己公司的产品被可靠地装入于制造对象物,因此,无论是对于制造商来说还是对于结构要素的提供者(例如,元件生产商)来说,均能够非常有效地使系统发挥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元件信息的图像。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信息管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元件信息管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制造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制造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制造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1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制造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整个的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要素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说明。在此,以半导体元件为制造对象物,对在该半导体元件的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构成半导体元件的结构要素(装入于半导体元件的元件)的非公开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即使在半导体元件的设计和制造以外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能够适用于如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造、建筑物的设计和制造、电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等那样基于设计的信息使用元件、材料(结构要素)来制造制造对象物的情况。
图1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在图1中,计算机10具备:CPU11、RAM12、ROM13、硬盘(简称HD)14、通信I/F15、和输入输出I/F16。在ROM13、HD14中存储有操作系统、各种程序(例如,加密程序、解密程序等),根据需要被读取到RAM12,并由CPU11执行各程序。
通信I/F15是用于进行其它装置间(例如,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元件信息管理装置、制造装置等)的通信的接口。输入输出I/F16是用于接受来自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的输入并对打印机、显示器等输出数据的接口。该输入输出I/F16能够根据需要来连接对应于磁盘、软盘、CD-R、DVD-R等可移动磁盘等的驱动器。各处理部经由总线连接,进行信息的交换。
此外,上述计算机10的结构仅是一例,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变更。另外,特别是对于制造装置,由于成为根据制造的元件、制造工程的不同而硬件不同的结构,因此,不限于图1的结构。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信息管理系统1具备: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对作为制造对象物的半导体元件的设计信息进行管理;制造装置3,用于半导体元件的制造;及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对与可能装入于半导体元件的元件相关的信息进行管理。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由设计管理者进行管理,并使用CAD等软件进行半导体元件的设计,并保存设计信息。制造装置3由制造管理者(例如,芯片安装厂商、引线接合厂商)进行管理,并基于从设计信息提取出的制造信息来驱动制造装置3,制造半导体元件。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由元件管理者(例如,元件的制造、销售商)进行管理,并保存有与可能装入于半导体元件的元件(例如,电阻、电容器、线圈等)相关的信息。
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具备:元件信息存储部41,存储与由自己公司处理的元件相关的信息;加密处理部42,对元件信息存储部41的元件信息中的非公开的元件信息进行加密;及元件信息发送部43,根据设计管理者、制造管理者的请求,向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和制造装置3发送元件信息。在此,对存储于元件信息存储部41的元件信息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3是存储于元件信息存储部41的元件信息的图像。元件信息具有:一般由小册子、公司主页等公开的公开元件信息400和在与公开元件信息400建立对应关系的状态下一般不公开的非公开元件信息410。非公开元件信息410进一步根据秘密性的大小分级为多个级别,在图3中,分级为秘密性比较小的非公开元件信息411和秘密性比较大的非公开元件信息412这两种级别。此外,非公开元件信息410的分级不一定是必须的结构。另外,还可以分级成三个级别以上。
另外,非公开元件信息410对应每个区域分别具有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被发送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并应用于设计,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被发送到制造装置3并应用于制造。具体而言,在公开元件信息400的各区域中存储有该元件的公开的特性信息(例如,如为电阻,则为电阻值、尺寸、三维形状、极限值、表面处理、材质(耐热性)等),在与公开元件信息400的各区域对应的非公开元件信息410的各区域中也存储有同种类的特性信息。其中,存储于非公开元件信息410的信息一般为未公开的信息,例如存储有各特性信息的有效值、更详细的信息等。各特性信息中,设计时特别需要的特性信息(例如,电阻值等电气特性信息)被确定为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制造时特别需要的特性信息(例如,应力等机械特性信息)被确定为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
在以上那样的图像中,在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的元件信息存储部41中存储有元件信息。加密处理部42对元件信息中的相当于非公开元件信息410的信息进行加密。此时,如将非公开元件信息410分级成多个级别,则对应每个级别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即,根据解密密钥有能够对全部的非公开元件信息410进行解密的解密密钥和能够对非公开元件信息411进行解密但无法对非公开元件信息412进行解密的解密密钥。
返回到图2,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具备:CAD处理部21,按照设计者的操作进行半导体元件的设计;设计信息存储部22,存储由CAD处理部设计出的设计信息;制造信息发送部23,根据来自制造管理者侧的请求,将设计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制造信息发送到制造装置;第一元件信息接收部24,接收从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发送的元件信息;及第一解密处理部25,在第一元件信息接收部24接收到的元件信息中含有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的情况下,对加密的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进行解密。
制造装置3具备:制造信息接收部31,接收从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发送的制造信息;第二元件信息接收部32,接收从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发送的元件信息;第二解密处理部33,在第二元件信息接收部32接收到的元件信息中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对加密的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及驱动控制部34,基于制造信息接收部31接收到的制造信息和解密后的元件信息,生成用于驱动制造装置3的制造数据并控制制造装置3的驱动。
此外,用于对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进行解密的解密密钥、用于对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的解密密钥由管理整个信息管理系统1的第三方机构或元件管理者预先配置。另外,在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和制造装置3中,在元件信息中不含有非公开元件信息410的情况下,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进行设计、制造。
对各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对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进行设计所需的元件信息的获取请求(S41),第一元件信息接收部24接收与该请求对应的元件信息(S42)。判断接收到的元件信息中是否含有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S43),在不含有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的情况下,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使用CAD处理部21生成设计信息,并存储于设计信息存储部22(S46)。在含有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的情况下,第一解密处理部25使用预先配置的解密密钥对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S44)进行解密。然后,基于解密后的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a、412a,使用CAD处理部21生成设计信息,并存储于设计信息存储部22(S45)。其后,制造信息发送部23根据来自制造管理者侧的请求,将生成的设计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制造信息发送到制造装置3。
图5是表示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如接收到基于来自设计管理者或制造管理者的指示的元件信息获取请求(S51),则从元件信息存储部41读取与获取请求对应的元件信息(S52)。在非公开元件信息410被请求获取的情况下,加密处理部42对应每个请求获取的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或制造装置3利用对应的加密密钥对非公开元件信息410进行加密(S53)。元件信息发送部43向请求获取的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或制造装置3发送元件信息(S54),结束处理。
此外,在非公开元件信息410被按级别分级的情况下,使用对应于各级别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对于使用什么级别的加密密钥,可以预先在管理者之间决定,也可以在获取请求时,指定欲获取的信息的级别进行获取请求,还可以根据价值由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侧决定级别。
图6是表示制造装置3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对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进行制造信息的获取请求,并对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进行元件信息的获取请求(S61、S62)。对应于各个获取请求,制造信息接收部31接收制造信息(S63),第二元件信息接收部32接收元件信息(S64)。判断在元件信息中是否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S65),在不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34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和接收到的制造信息,生成用于正常驱动制造装置3的制造数据(S68)。在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第二解密处理部33使用预先配置的解密密钥对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S66)。然后,驱动控制部34基于解密后的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和接收到的制造信息,生成用于正常驱动制造装置3的制造数据(S67)。其后,按照生成的制造数据来驱动制造装置3,制造作为制造对象物的半导体元件。
如上所述,由于非公开元件信息410是在被加密了的状态下相对于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制造装置3进行收发,因此,能够在确保非公开元件信息410的安全而不泄露信息的状态下反映到设计信息、制造数据中,能够设计、制造具有在公开的元件的特性信息下无法实现的性能、功能的半导体元件。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7和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扩展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的系统,在制造装置中制造半导体元件时,仅在确认到装入有与设计信息中所包含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的情况下,才能够参照非公开元件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与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和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2中的结构相同,但制造装置3的结构不同。制造装置3新增设有:识别信息获取部71,获取在制造半导体元件时欲装入的元件的识别信息70;及识别信息比较部72,判定获取到的元件的识别信息70与制造信息接收部31接收到的制造信息中所包含的元件的识别信息(设计时设计信息中装入的元件的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在识别信息比较部72的判定结果为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由于从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提供的元件信息的元件在制造时被适当地使用,因此,通过第二解密处理部33对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并利用基于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制造数据来驱动制造装置3。在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从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提供的元件信息的元件在制造时没有被适当地使用,因此,不通过第二解密处理部33对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而利用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的制造数据来驱动制造装置3。
接着,对信息管理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和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和图5相同。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3的动作的流程图。步骤S81~S84与图6中S61~S64的处理相同。识别信息获取部71获取在制造时装入的元件的识别信息70(S85)。识别信息70例如能够从记载于元件的带盘等的条形码或QR码的信息中获取。
判断元件信息中是否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S86),在不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34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和接收到的制造信息,生成用于正常驱动制造装置3的制造数据(S90)。在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识别信息比较部72判定识别信息是否一致(S87)。在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S90的处理。在一致的情况下,第二解密处理部33使用预先配置的解密密钥对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S88)。然后,驱动控制部34基于解密后的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和接收到的制造信息,生成用于正常驱动制造装置3的制造数据(S89)。其后,按照生成的制造数据驱动制造装置3,制造作为制造对象物的半导体元件。
这样一来,由于仅在制造半导体元件时装入的元件与设计信息中装入的元件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够对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因此,作为元件管理者提供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411b、412b的回报,确保了自己公司的产品被可靠地装入于半导体元件,无论是对于制造商来说还是对于元件生产商来说,均能够非常有效地使系统发挥功能。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使用图9~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同,元件信息并不是直接提供到制造装置,而是经由制造制造装置的制造装置生产商(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以装入于程序库信息的形式提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与上述各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2的情况不同的是,除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和制造装置3外,还具备制造制造装置的制造装置生产商(例如,制造引线接合装置的制造装置生产商)所管理的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5。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和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2的结构大致相同,但元件信息发送部43不是将元件信息发送到制造装置3,而是发送到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
在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5中,当第二元件信息接收部32从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接收到元件信息时,在元件信息中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第二解密处理部33利用预先配置的解密密钥对加密后的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程序库信息生成部51基于解密后的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生成运行制造装置3的程序的程序库信息,程序库信息发送部52将生成的程序库信息发送到制造装置3。
当制造装置3的程序库信息接收部35从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5接收到程序库信息时,基于接收到的程序库信息和制造信息接收部31接收到的制造信息,生成通过驱动控制部34驱动制造装置3的制造数据,对制造装置3进行驱动控制。
接着,对信息管理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和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和图5相同。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5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对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进行元件信息的获取请求(S101)。对应于获取请求,第二元件信息接收部32接收元件信息(S102)。判断元件信息中是否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S103),在不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程序库信息生成部51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来生成用于运行制造装置3的程序库信息(S106)。在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第二解密处理部33使用预先配置的解密密钥对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S104),程序库信息生成部51基于解密后的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来生成用于运行制造装置3的程序库信息(S105)。然后,程序库信息发送部52将生成的程序库信息发送到制造装置3(S107)。
图11是表示制造装置3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程序库信息接收部35接收从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5发送的程序库信息(S111)。对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进行制造信息的获取请求(S112),对应于获取请求,制造信息接收部31接收制造信息(S113)。驱动控制部34基于接收到的程序库信息和制造信息来生成制造数据,对制造装置3进行驱动控制(S114)。
这样一来,由于没有对末端的制造商直接发送非公开元件信息,因此能够防止非公开元件信息过多地扩散。特别是在购入在日本国内制造出的制造装置而实际在国外进行制造这样的业务形式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防止非公开信息过多地流出到国外,因此本发明有效。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使用图12~图14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扩展了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的系统,在制造装置中制造半导体元件时,仅在确认到装入有与设计信息中所包含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的情况下,才能够参照非公开元件信息的程序库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和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图9的结构相同,但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5和制造装置3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5的程序库信息生成部51基于解密后的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来生成程序库信息,并且,生成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的程序库信息,程序库信息发送部52将各个程序库信息发送到制造装置3。
制造装置3新增设有:识别信息获取部71,获取在制造半导体元件时欲装入的元件的识别信息70;及识别信息比较部72,判定获取到的元件的识别信息70与制造信息接收部31接收到的制造信息中所包含的元件的识别信息(设计时设计信息中装入的元件的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在识别信息比较部72的判定结果为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由于从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提供的元件信息的元件在制造时被适当地使用,因此,使用基于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生成的程序库信息来控制制造装置3的驱动。在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从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提供的元件信息的元件在制造时未被适当地使用,因此,使用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生成的程序库信息来控制制造装置3的驱动。
接着,对信息管理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和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和图5相同。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5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对元件信息管理装置4进行元件信息的获取请求(S131)。对应于获取请求,第二元件信息接收部32接收元件信息(S132)。判断元件信息中是否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S133),在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第二解密处理部33使用预先配置的解密密钥对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进行解密(S134),程序库信息生成部51基于解密后的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来生成用于运行制造装置3的程序库信息(S135)。在生成了基于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程序库信息后,或者,在元件信息中不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程序库信息生成部51生成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的程序库信息(S136)。程序库信息发送部52将生成的程序库信息发送到制造装置3(S137)。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3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程序库信息接收部35接收从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5发送的程序库信息(S141)。对设计信息管理装置2进行制造信息的获取请求(S142),对应于获取请求,制造信息接收部31接收制造信息(S143)。识别信息获取部71获取在制造时装入的元件的识别信息70(S144)。识别信息70能够从例如记载在元件的带盘等的条形码或QR码的信息中获取。
判断在元件信息中是否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S145),在不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选择基于公开元件信息400而生成的程序库信息(S148)。在含有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的情况下,识别信息比较部72判定识别信息是否一致(S146)。在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S148的处理。在一致的情况下,选择基于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411b、412b而生成的程序库信息(S147)。驱动控制部34基于选择的程序库信息和接收到的制造信息,生成用于正常驱动制造装置3的制造数据(S149)。其后,按照生成的制造数据来驱动制造装置3,制造作为制造对象物的半导体元件。
这样一来,由于仅在制造半导体元件时装入的元件与设计信息中装入的元件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够参照基于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411b、412b而生成的程序库信息,因此,作为元件管理者提供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411b、412b的回报,确保了自己公司的产品被可靠地装入于半导体元件,无论是对于制造商来说还是对于元件生产商来说,均能够非常有效地使系统发挥功能。
工业实用性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形成如下结构:在对非公开元件信息进行加密时设置有效期限,对于超过了有效期限的数据,则无法进行解密。另外,加密后的数据也可以存储在例如USB存储器等硬件中,并通过硬件密钥加以应用。
附图标记说明
1 信息管理系统
2 设计信息管理装置
3 制造装置
4 元件信息管理装置
5 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
21 CAD处理部
22 设计信息存储部
23 制造信息发送部
24 第一元件信息接收部
25 第一解密处理部
31 制造信息接收部
32 第二元件信息接收部
33 第二解密处理部
34 驱动控制部
35 程序库信息接收部
41 元件信息存储部
42 加密处理部
43 元件信息发送部
51 程序库信息生成部
52 程序库信息发送部
70 元件识别信息
71 识别信息获取部
72 识别信息比较部
400 公开元件信息
410、411、412 非公开元件信息
411a、412a 设计用非公开元件信息
411b、412b 制造用非公开元件信息

Claims (5)

1.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具备: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对制造对象物的设计信息进行管理;制造装置,基于所述设计信息来制造制造对象物;及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对与构成所述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相关的要素信息进行管理,所述信息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具备:
要素信息存储单元,将所述要素信息区分为公开的公开要素信息和与所述公开要素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的未公开的非公开要素信息并进行存储,并且,将所述非公开要素信息区分为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和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并进行存储;
加密单元,对应每个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所述制造装置对所述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加密;及
要素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公开要素信息和加密后的所述非公开要素信息发送到对应的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所述制造装置,
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具备:
第一要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发送的所述要素信息;
第一解密单元,在接收到的所述要素信息中含有所述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
设计信息存储单元,对采纳接收到的所述要素信息而设计出的所述设计信息进行存储;及
制造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设计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制造信息发送到所述制造装置,
所述制造装置具备:
制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制造信息;
第二要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要素信息;
第二解密单元,在接收到的所述要素信息中含有所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及
驱动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制造信息和所述要素信息,生成用于驱动所述制造装置的制造数据并控制所述制造装置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装置具备:
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对在制造所述制造对象物时装入的所述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及
识别信息比较单元,对获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与由所述制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制造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结构要素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
所述第二解密单元仅在所述识别信息比较单元的比较处理的结果为所述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对所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要素信息存储单元根据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所述制造装置而将所述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内容按级别进行分级并存储,所述加密单元根据分级后的级别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第一解密单元和所述第二解密单元根据分级后的级别进行解密处理。
4.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具备: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对制造对象物的设计信息进行管理;制造装置,基于所述设计信息来制造制造对象物;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对与构成所述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相关的要素信息进行管理;及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由制造所述制造装置的制造装置生产商进行管理,所述信息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具备:
要素信息存储单元,将所述要素信息区分为公开的公开要素信息和与所述公开要素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的未公开的非公开要素信息并进行存储,并且,将所述非公开要素信息区分为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和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并进行存储;
加密单元,对应每个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所述制造装置对所述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加密;及
要素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公开要素信息和加密后的所述非公开要素信息发送到对应的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和制造所述制造装置的生产商的所述生产商管理装置,
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具备:
第一要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结构要素管理装置发送的所述要素信息;
第一解密单元,在接收到的所述要素信息中含有所述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设计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
设计信息存储单元,对采纳接收到的所述要素信息而设计出的所述设计信息进行存储;及
制造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设计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制造信息发送到所述制造装置,
所述制造装置生产商管理装置具备:
第二要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要素信息;
第二解密单元,在接收到的所述要素信息中含有所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进行解密;
程序库信息生成单元,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要素信息,生成与所述要素信息的内容对应的所述制造装置用的程序库信息;及
程序库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程序库信息发送到所述制造装置,
所述制造装置具备:
制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制造信息;
程序库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程序库信息;及
驱动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制造信息和所述程序库信息,生成用于驱动所述制造装置的制造数据并控制所述制造装置的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库信息生成单元生成:基于所述要素信息中的所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内容的第一程序库信息和不考虑所述制造用非公开要素信息的内容而仅基于所述公开要素信息的第二程序库信息,
所述制造装置具备:
识别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对在制造所述制造对象物时装入的所述制造对象物的结构要素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及
识别信息比较单元,对获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与由所述制造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制造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结构要素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
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在所述识别信息比较单元的比较处理的结果为所述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程序库信息来生成所述制造数据,在所述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程序库信息来生成所述制造数据。
CN201280074910.3A 2012-07-24 2012-07-24 信息管理系统 Active CN104871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8704 WO2014016905A1 (ja) 2012-07-24 2012-07-24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1157A CN104871157A (zh) 2015-08-26
CN104871157B true CN104871157B (zh) 2018-05-04

Family

ID=4999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4910.3A Active CN104871157B (zh) 2012-07-24 2012-07-24 信息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69125B2 (zh)
EP (1) EP2879064B1 (zh)
JP (1) JP6024071B2 (zh)
CN (1) CN104871157B (zh)
WO (1) WO20140169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7501B2 (ja) * 2014-04-02 2018-03-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19055507A1 (en) * 2017-09-15 2019-03-21 Identify3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D SECURING DATA FOR DIGITAL MANUFACTURING
KR101881915B1 (ko) * 2018-06-14 2018-07-26 에스브이디 주식회사 차량 설계를 위한 플러그인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4553A (ja) 1994-08-03 1996-02-16 Nri & Ncc Co Ltd 公開部分と非公開部分を有するソフトウェアを複数ユーザに使用させるシステム
US20020156757A1 (en) * 2000-05-12 2002-10-24 Don Brown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system
US6983368B2 (en) * 2000-08-04 2006-01-03 First Data Corporation Linking public key of device to information during manufacture
JP2003022378A (ja) * 2001-07-06 2003-0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設計資産流通システム
JP2003046496A (ja) * 2001-07-31 2003-02-14 Canon Inc 情報管理方法、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処理装置
JP2003044483A (ja) * 2001-08-01 2003-02-14 Fujitsu Ltd 部品情報提供方法、部品情報閲覧方法、および部品情報提供装置
CN1708942B (zh) * 2002-10-31 2010-11-0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特定安全性数据的安全实现及利用
US7353468B2 (en) * 2003-09-26 2008-04-01 Ferguson John G Secur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n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US7545784B2 (en) * 2004-02-11 2009-06-09 Yaho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eviously known and unknown users
CN101484901B (zh) * 2006-02-28 2014-09-17 塞尔蒂卡姆公司 用于控制生产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US8041444B2 (en) * 2006-12-22 2011-10-18 Harris Stratex Networks Operating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production sta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EP2147585B1 (en) * 2007-05-15 2016-11-02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facility power and cooling
WO2009034772A1 (ja) * 2007-09-12 2009-03-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生産システム、生産装置、生産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293572B2 (ja) * 2009-11-17 2013-09-18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設計検証装置、設計検証方法及び設計検証プログラム
JP5675013B2 (ja) * 2010-06-10 2015-02-2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組立方法および電子回路組立システム
US20120221443A1 (en) * 2011-02-25 2012-08-30 Macmillan Bru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roduction Information
US8799015B2 (en) * 2011-10-11 2014-08-05 Nestec Sa Wellcar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US9229515B2 (en) * 2012-11-14 2016-01-05 Taiwan Gomet Technology Co. Ltd. Cloud management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40230052A1 (en) * 2013-02-11 2014-08-14 Motorola Mobili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secured manufacture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9064A1 (en) 2015-06-03
JPWO2014016905A1 (ja) 2016-07-07
CN104871157A (zh) 2015-08-26
JP6024071B2 (ja) 2016-11-09
EP2879064B1 (en) 2019-11-06
WO2014016905A1 (ja) 2014-01-30
US20150200916A1 (en) 2015-07-16
EP2879064A4 (en) 2016-03-09
US9769125B2 (en)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7981B (zh) 模块化装置认证框架
Cavoukian Privacy in the clouds
CN104268488B (zh) 用于产品注册的系统和方法
KR101390574B1 (ko) 원격 디바이스 등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678771A (zh) 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CN108475319A (zh) 装置出生凭证
CN105263141A (zh) 家用电器及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
CN101946452A (zh) 用于控制器件上的特征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71157B (zh) 信息管理系统
AU2014202499B2 (en) Method for copy-protected storage of information on a data carrier
CN103093365A (zh) 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77467A (zh) 一种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11153B (zh) 秘密计算系统、秘密计算方法、秘密计算装置
CN103186728A (zh) 加密和解密装置以及其方法
CN101416129A (zh) 现场设备
CN103592927A (zh) 一种通过license绑定产品服务器及业务功能的方法
CN107844707B (zh) 一种卡数据管理方法以及卡数据管理系统
CN103119559B (zh) 信息生成系统及其方法
CN112714894A (zh) 用于管理生产过程的方法、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电子可读数据载体
CN101727407A (zh) 安全存储系统和方法
US1151350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CN100379241C (zh) 数据处理系统、存储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548030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2761496B (zh) 一种网络社区的社区信息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80125B (zh) 保护用于制造产品的生产数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