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3983B - 挠性轴联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挠性轴联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3983B
CN104863983B CN201410067242.2A CN201410067242A CN104863983B CN 104863983 B CN104863983 B CN 104863983B CN 201410067242 A CN201410067242 A CN 201410067242A CN 104863983 B CN104863983 B CN 104863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plate type
type member
component
connec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72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3983A (zh
Inventor
刘维德
韩瑞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Factory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Factory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Factory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Factory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672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3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3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3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3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3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78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shaped as an elastic disc or flat ring, arrang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coupling parts, different sets of spots of the disc or ring being attached to each coupling part, e.g. Hardy coup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7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with axially-spaced attachments to the coupl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挠性轴联节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轴联构件、一第二轴联构件、多个板形构件、多个第一挠性连接组件、多个第二挠性连接组件以及多个第三挠性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轴联构件用以耦接于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轴联构件用以耦接于一致动装置,所述多个板形构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之间。所述多个第一挠性连接组件可挠地连接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所述多个第二挠性连接组件可挠地连接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所述多个第三挠性连接组件可挠地连接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

Description

挠性轴联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联节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挠性轴联节装置。
背景技术
轴联节装置为机构元件之一,用以作为轴的轴向传动联结。举例来说,在马达生产制造时,常利用轴联节装置将驱动马达所输出的扭力传送至待测的致动马达,藉此驱动马达便可用来驱动待测的致动马达运转,以进行后续的测试。一般而言,轴联节装置的结构具有刚性,无法在传递扭力时吸收驱动马达驱动待测的致动马达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故而使得待测的致动马达在上述的测试过程中产生噪讯,并降低轴联节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轴联节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挠性轴联节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轴联构件、一第二轴联构件、多个板形构件、多个第一挠性连接组件、多个第二挠性连接组件以及多个第三挠性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轴联构件用以耦接于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轴联构件用以耦接于一致动装置,所述多个板形构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之间。所述多个第一挠性连接组件可挠地连接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使所述第一轴联构件相对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产生一第一位移。所述多个第二挠性连接组件可挠地连接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使所述第二轴联构件相对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产生一第二位移。所述多个第三挠性连接组件可挠地连接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使各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产生一第三位移。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各板形构件形成有多个穿孔,且各第一挠性连接组件包含有一第一套筒件、一第一螺帽件以及一第一螺丝件。所述第一套筒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一螺帽件抵接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一螺丝件具有一第一螺丝头部与连接于所述第一螺丝头部的一第一螺纹杆部,所述第一螺丝头部抵接于所述第一轴联构件,所述第一螺纹杆部穿过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第一套筒件,并通过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上对应的所述穿孔连接于所述第一螺帽件。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各第二挠性连接组件包含有一第二套筒件、一第二螺帽件以及一第二螺丝件。所述第二套筒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所述第二螺帽件抵接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所述第二螺丝件具有一第二螺丝头部与连接于所述第二螺丝头部的一第二螺纹杆部,所述第二螺丝头部抵接于所述第二轴联构件,所述第二螺纹杆部穿过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与所述第二套筒件,并通过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上对应的所述穿孔连接于所述第二螺帽件。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各第三挠性连接组件包含有一第三套筒件、一第三螺帽件以及一第三螺丝件。所述第三套筒件两端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所述第三螺帽件抵接于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三螺丝件具有一第三螺丝头部与连接于所述第三螺丝头部的一第三螺纹杆部,所述第三螺丝头部抵接于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所述第三螺纹杆部穿过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上对应的所述穿孔与所述第三套筒件,并通过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上对应的所述穿孔连接于所述第三螺帽件。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多个板形构件分别为一圆形板件,且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厚度分别为0.5厘米。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一轴联构件形成有一第一栓槽,其用以卡合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一驱动杆,且所述第二轴联构件形成有一第二栓槽,其用以卡合于所述致动装置的一致动杆。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驱动杆具有一第一对称心轴,且所述第一位移为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相对所述第一对称心轴的弯曲位移或轴向位移,或为所述第一轴联构件相对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的角位移。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致动杆具有一第二对称心轴,且所述第二位移为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相对所述第二对称心轴的弯曲位移或轴向位移,或为所述第二轴联构件相对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的角位移。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三位移为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相对所述第一对称心轴或所述第二对称心轴的弯曲位移或轴向位移,或为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相对角位移。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第二轴联构件分别由尼龙材质所制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轴联节装置可利用第一挠性连接组件、第二挠性连接组件以及第三挠性连接组件的挠性,使第一轴联构件与第二轴联构件产生位移,其可调整第一轴联构件与第二轴联构件的位置,使第一轴联构件与第二轴联构件能分别克服驱动装置与致动装置的位置偏差。也就是说,借由第一轴联构件与第二轴联构件的挠性链接,轴联节装置可具有较大的应用裕度。另外,第一挠性连接组件、第二挠性连接组件以及第三挠性连接组件的挠性也可吸收驱动装置驱动致动装置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以减少致动装置在测试过程中产生噪讯,并提高轴联节装置的使用寿命。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测试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测试设备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轴联节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轴联节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轴联节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0 测试设备
32 驱动装置
321 驱动杆
323 第一对称心轴
34 致动装置
341 致动杆
343 第二对称心轴
36 轴联节装置
38 第一轴联构件
381 第一栓槽
40 第二轴联构件
401 第二栓槽
42、42'、42'' 板形构件
421 穿孔
44 第一挠性连接组件
441 第一套筒件
443 第一螺帽件
445 第一螺丝件
447 第一螺丝头部
449 第一螺纹杆部
46 第二挠性连接组件
461 第二套筒件
463 第二螺帽件
465 第二螺丝件
467 第二螺丝头部
469 第二螺纹杆部
48 第三挠性连接组件
481 第三套筒件
483 第三螺帽件
485 第三螺丝件
487 第三螺丝头部
489 第三螺纹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测试设备3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测试设备30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测试设备30包含有一驱动装置32、一致动装置34以及一轴联节装置36,驱动装置32可用来产生一扭力,轴联节装置36的两端分别耦接在驱动装置32与致动装置34,以将驱动装置32所产生的扭力传递至致动装置34,藉此驱动装置32便可驱动致动装置34,以对致动装置34进行后续的测试。
在此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2与致动装置34可分别为一马达。举例来说,驱动装置32可为一主动马达,其可受外部电源驱动而运转,致动装置34可为一测试马达,其可被所述主动马达驱动而运转,以进行后续测试,但本发明不受此限。请参阅图1至图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轴联节装置36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轴联节装置36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轴联节装置36在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轴联节装置36包含有一第一轴联构件38以及一第二轴联构件40。另外,驱动装置32具有一驱动杆321,致动装置34具有一致动杆341。
进一步地,第一轴联构件38形成有一第一栓槽381,其用以卡合于驱动装置32的驱动杆321,藉此第一轴联构件38便可用以耦接在驱动装置32;第二轴联构件40形成有一第二栓槽401,其用以卡合于致动装置34的致动杆341,藉此第二轴联构件40便可用以耦接于致动装置34。这样一来,轴联节装置36的两端便可分别耦接于驱动装置32与致动装置34,以使驱动装置32借由轴联节装置36驱动致动装置34转动,进而使致动装置34进行后续的测试。
除此之外,轴联节装置36进一步包含有多个板形构件42以及多个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多个板形构件42间隔地设置在第一轴联构件38与第二轴联构件40之间,多个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可挠地连接第一轴联构件38与多个板形构件42的其中之一。如图3至图5所示,多个板形构件42是分别在第一轴联构件38与第二轴联构件40之间间隔排列设置,且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是连接于多个板形构件42的其中一个板形构件42',其中板形构件42'是多个板形构件42中最靠近第一轴联构件38的一个。也就是说,多个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是可挠地连接第一轴联构件38与多个板形构件42中最靠近第一轴联构件38的板形构件42'。
此外,各板形构件42形成有多个穿孔421,各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包含有一第一套筒件441以及一第一螺帽件443,第一套筒件44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轴联构件38与多个板形构件42的其中之一板形构件42',且第一螺帽件443抵接于多个板形构件42的其中之一板形构件42',其中第一螺帽件443与第一套筒件441是分别抵接在板形构件42'的相反两侧。此外,各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螺丝件445,其具有一第一螺丝头部447与连接于第一螺丝头部447的一第一螺纹杆部449,第一螺丝头部447抵接于第一轴联构件38,其中第一螺丝头部447与第一套筒件441是分别抵接在第一轴联构件38的相反两侧。
在组装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时,可先将第一螺丝件445的第一螺纹杆部449穿过第一轴联构件38与第一套筒件441,并通过多个板形构件42的其中之一板形构件42'上对应的穿孔421连接于第一螺帽件443,藉此第一螺丝件445的第一螺纹杆部449便可锁附于第一螺帽件443,并在第一螺纹杆部449锁附于第一螺帽件443的过程中,第一螺丝头部447与第一螺帽件443便可分别下压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这样一来,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便可被固定在第一套筒件441上。
在此实施例中,轴联节装置36可包含有两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板形构件42'可为一圆形板件,且板形构件42'的厚度可为0.5厘米,但本发明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的数量以及板形构件42'的结构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端视实际需求而定。值得一提的是,两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是彼此分开且位在板形构件42'(即所述圆形板件)直径所通过的位置,也就是说两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是设置在板形构件42'(即所述圆形板件)的相对远处。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可在连接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后变形,也就是说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在连接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后具有挠性。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32的驱动杆321具有一第一对称心轴323,也就是说驱动杆321可为一轴对称结构,而第一对称心轴323为所述轴对称结构(即驱动杆321)的对称轴。承上所述,由于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在连接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后具有挠性,因此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可在连接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后产生形变,例如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可弯折、拉长或缩短,或是两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可相对扭转。这样一来,连接于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的一端的第一轴联构件38可相对连接于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的另一端的板形构件42'产生一第一位移。
举例来说,当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弯折时,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可相对第一对称心轴323产生弯曲位移,也就是说由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变形所产生的所述第一位移可为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相对第一对称心轴323的弯曲位移;当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拉长或缩短时,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可相对第一对称心轴323产生轴向位移,也就是说由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变形所产生的所述第一位移可为第一轴联构件38与板形构件42'相对第一对称心轴323的轴向位移;当两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相对扭转时,第一轴联构件38可相对板形构件42'产生角位移,也就是说由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变形所产生的所述第一位移可为第一轴联构件38相对板形构件42'的角位移。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轴联节装置36可利用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的挠性使第一轴联构件38相对板形构件42'产生所述第一位移,其可调整第一轴联构件38的位置,使第一轴联构件38能配合驱动装置32的驱动杆321的位置偏差而能更有弹性地耦接于驱动装置32。也就是说,借由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的挠性链接,轴联节装置36可具有较大的应用裕度,另外第一挠性连接组件44的挠性也可吸收驱动装置32驱动致动装置34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以减少致动装置34在测试过程中产生噪讯,并提高轴联节装置36的使用寿命。此外,第一轴联构件38可由尼龙材质所制成,其为软性材质,故而可进一步吸收驱动装置32驱动致动装置34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但本发明不受此限。
如图1至图5所示,轴联节装置36进一步包含有多个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其可挠地连接第二轴联构件40与多个板形构件42的其中另一。如图3至图5所示,板形构件42''是多个板形构件42中最靠近第二轴联构件40的一个。也就是说,多个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是可挠地连接第二轴联构件40与多个板形构件42中最靠近第二轴联构件40的板形构件42''。此外,各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包含有一第二套筒件461以及一第二螺帽件463,第二套筒件46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轴联构件40与多个板形构件42的其中另一板形构件42'',且第二螺帽件463抵接于多个板形构件42的其中另一板形构件42'',其中第二螺帽件463与第二套筒件461是分别抵接在板形构件42''的相反两侧。
此外,各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螺丝件465,其具有一第二螺丝头部467与连接于第二螺丝头部467的一第二螺纹杆部469,第二螺丝头部467抵接于第二轴联构件40,其中第二螺丝头部467与第二套筒件461是分别抵接在第二轴联构件40的相反两侧。在组装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时,可先将第二螺丝件465的第二螺纹杆部469穿过第二轴联构件40与第二套筒件461,并通过多个板形构件42的其中另一板形构件42''上对应的穿孔421连接于第二螺帽件463,藉此第二螺丝件465的第二螺纹杆部469便可锁附于第二螺帽件463,并在第二螺纹杆部469锁附在第二螺帽件463的过程中,第二螺丝头部467与第二螺帽件463便可分别下压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这样一来,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便可被固定于第二套筒件461上。
在此实施例中,轴联节装置36可包含有两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板形构件42''可为一圆形板件,且板形构件42''的厚度可为0.5厘米,但本发明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的数量以及板形构件42''的结构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端视实际需求而定。值得一提的是,两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是彼此分开且位在板形构件42''(即所述圆形板件)直径所通过的位置,也就是说两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是设置在板形构件42''(即所述圆形板件)的相对远处。因此,本发明的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可在连接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后变形,也就是说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在连接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后具有挠性。
如图2所示,致动装置34的致动杆341具有一第二对称心轴343,也就是说致动杆341可为一轴对称结构,而第二对称心轴343为所述轴对称结构(即致动杆341)的对称轴。承上所述,由于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在连接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后具有挠性,因此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可在连接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后产生形变,例如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可弯折、拉长或缩短,或是两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可相对扭转。这样一来,连接于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的一端的第二轴联构件40可相对连接于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的另一端的板形构件42''产生一第二位移。
举例来说,当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弯折时,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可相对第二对称心轴343产生弯曲位移,也就是说由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变形所产生的所述第二位移可为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相对第二对称心轴343的弯曲位移;当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拉长或缩短时,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可相对第二对称心轴343产生轴向位移,也就是说由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变形所产生的所述第二位移可为第二轴联构件40与板形构件42''相对第二对称心轴343的轴向位移;当两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相对扭转时,第二轴联构件40可相对板形构件42''产生角位移,也就是说由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变形所产生的所述第二位移可为第二轴联构件40相对板形构件42''的角位移。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轴联节装置36可利用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的挠性使第二轴联构件40相对板形构件42''产生所述第二位移,其可调整第二轴联构件40的位置,使第二轴联构件40能配合致动装置34的致动杆341的位置偏差而能更有弹性地耦接于致动装置34。也就是说,借由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的挠性链接,轴联节装置36可具有较大的应用裕度,另外第二挠性连接组件46的挠性也可吸收驱动装置32驱动致动装置34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以减少致动装置34在测试过程中产生噪讯,并提高轴联节装置36的使用寿命。此外,第二轴联构件40可由尼龙材质所制成,其为软性材质,故而可进一步吸收驱动装置32驱动致动装置34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但本发明不受此限。
如图1至图5所示,轴联节装置36进一步包含有多个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其可挠地连接相邻两板形构件42。此外,各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包含有一第三套筒件481以及一第三螺帽件483,第三套筒件48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形构件42,第三螺帽件483抵接于相邻两板形构件42的其中之一,其中第三螺帽件483与第三套筒件481是分别抵接在相邻两板形构件42的其中之一的相反两侧。此外,各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三螺丝件485,其具有一第三螺丝头部487与连接于第三螺丝头部487的一第三螺纹杆部489,第三螺丝头部487抵接于相邻两板形构件42的其中另一,其中第三螺丝头部487与第三套筒件481是分别抵接在相邻两板形构件42的其中另一的相反两侧。
在组装相邻两板形构件42时,可先将第三螺丝件485的第三螺纹杆部489穿过相邻两板形构件42的其中另一上对应的穿孔421与第三套筒件481,并通过相邻两板形构件42的其中之一上对应的穿孔421连接于第三螺帽件483,藉此第三螺丝件485的第三螺纹杆部489便可锁附于第三螺帽件483,并在第三螺纹杆部489锁附在第三螺帽件483的过程中,第三螺纹杆部489与第三螺帽件483便可分别下压相邻两板形构件42。这样一来,相邻两板形构件42便可被固定在第三套筒件481上。
在此实施例中,轴联节装置36的相邻两板形构件42间可设置有两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板形构件42可为一圆形板件,且板形构件42的厚度可为0.5厘米,但本发明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的数量以及板形构件42的结构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端视实际需求而定。值得一提的是,相邻两板形构件42间的两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是彼此分开且位在板形构件42(即所述圆形板件)直径所通过的位置,也就是说相邻两板形构件42间的两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是设置在板形构件42(即所述圆形板件)的相对远处。因此,本发明的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可在连接相邻两板形构件42后变形,也就是说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在连接相邻两板形构件42后具有挠性。
承上所述,由于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在连接相邻两板形构件42后具有挠性,因此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可在连接相邻两板形构件42后产生形变,例如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可弯折、拉长或缩短,或是两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可相对扭转。这样一来,连接于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的一端的相邻两板形构件42的其中之一可相对连接于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的另一端的相邻两板形构件42的其中另一产生一第三位移。
举例来说,当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弯折时,相邻两板形构件42可相对第一对称心轴323或第二对称心轴343产生弯曲位移,也就是说由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变形所产生的所述第三位移可为相邻两板形构件42相对第一对称心轴323或第二对称心轴343的弯曲位移;当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拉长或缩短时,相邻两板形构件42可相对第一对称心轴323或第二对称心轴343产生轴向位移,也就是说由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变形所产生的所述第三位移可为相邻两板形构件42相对相对第一对称心轴323或第二对称心轴343的轴向位移;当两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相对扭转时,相邻两板形构件42可产生相对角位移,也就是说由第三挠性连接组件48变形所产生的所述第三位移可为相邻两板形构件42的相对角位移。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轴联节装置可利用第一挠性连接组件、第二挠性连接组件以及第三挠性连接组件的挠性,使第一轴联构件与第二轴联构件产生位移,其可调整第一轴联构件与第二轴联构件的位置,使第一轴联构件与第二轴联构件能分别克服驱动装置与致动装置的位置偏差。也就是说,借由第一轴联构件与第二轴联构件的挠性链接,轴联节装置可具有较大的应用裕度。另外,第一挠性连接组件、第二挠性连接组件以及第三挠性连接组件的挠性也可吸收驱动装置驱动致动装置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以减少致动装置在测试过程中产生噪讯,并提高轴联节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轴联节装置包含有:
一第一轴联构件,其用以耦接于一驱动装置;
一第二轴联构件,其用以耦接于一致动装置;
多个板形构件,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之间;
多个第一挠性连接组件,其可挠地连接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使所述第一轴联构件相对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产生一第一位移,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为最靠近所述第一轴联构件的板形构件;
多个第二挠性连接组件,其可挠地连接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使所述第二轴联构件相对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产生一第二位移,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为最靠近所述第二轴联构件的板形构件;以及
多个第三挠性连接组件,其可挠地连接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使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产生一第三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板形构件形成有多个穿孔,且每一所述第一挠性连接组件包含有:
一第一套筒件,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
一第一螺帽件,其抵接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以及
一第一螺丝件,其具有一第一螺丝头部与连接于所述第一螺丝头部的一第一螺纹杆部,所述第一螺丝头部抵接于所述第一轴联构件,所述第一螺纹杆部穿过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第一套筒件,并通过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上对应的所述穿孔连接于所述第一螺帽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挠性连接组件包含有:
一第二套筒件,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
一第二螺帽件,其抵接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以及
一第二螺丝件,其具有一第二螺丝头部与连接于所述第二螺丝头部的一第二螺纹杆部,所述第二螺丝头部抵接于所述第二轴联构件,所述第二螺纹杆部穿过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与所述第二套筒件,并通过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上对应的所述穿孔连接于所述第二螺帽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三挠性连接组件包含有:
一第三套筒件,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
一第三螺帽件,其抵接于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以及
一第三螺丝件,其具有一第三螺丝头部与连接于所述第三螺丝头部的一第三螺纹杆部,所述第三螺丝头部抵接于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所述第三螺纹杆部穿过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上对应的所述穿孔与所述第三套筒件,并通过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上对应的所述穿孔连接于所述第三螺帽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分别为一圆形板件,且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厚度分别为0.5厘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联构件形成有一第一栓槽,其用以卡合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一驱动杆,且所述第二轴联构件形成有一第二栓槽,其用以卡合于所述致动装置的一致动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具有一第一对称心轴,且所述第一位移为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相对所述第一对称心轴的弯曲位移或轴向位移,或为所述第一轴联构件相对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之一的角位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杆具有一第二对称心轴,且所述第二位移为所述第二轴联构件与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相对所述第二对称心轴的弯曲位移或轴向位移,或为所述第二轴联构件相对所述多个板形构件的其中另一的角位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位移为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相对所述第一对称心轴或所述第二对称心轴的弯曲位移或轴向位移,或为相邻两所述板形构件的相对角位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轴联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联构件与所述第二轴联构件分别由尼龙材质所制成。
CN201410067242.2A 2014-02-26 2014-02-26 挠性轴联节装置 Active CN104863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7242.2A CN104863983B (zh) 2014-02-26 2014-02-26 挠性轴联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7242.2A CN104863983B (zh) 2014-02-26 2014-02-26 挠性轴联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3983A CN104863983A (zh) 2015-08-26
CN104863983B true CN104863983B (zh) 2017-11-17

Family

ID=5391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7242.2A Active CN104863983B (zh) 2014-02-26 2014-02-26 挠性轴联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3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3108A (zh) * 2021-02-26 2021-05-25 无锡创明传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挠性联轴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70446U (zh) * 2014-02-26 2014-08-13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挠性轴联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81888A (en) * 1938-05-27 1939-12-05 Gustin Harold Horatio Flexible coupling
EP0702164B1 (en) * 1994-09-14 1998-10-14 Rexnord Corporation Convertible coupling for transmitting torque
CN200949608Y (zh) * 2006-09-06 2007-09-19 鲁东大学 一种结构膜片联轴器
CN101629604B (zh) * 2009-08-04 2011-08-17 李文聪 不用作动平衡型大扭矩弹性联轴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70446U (zh) * 2014-02-26 2014-08-13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挠性轴联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3983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9904B (zh) 一种六自由度三支链并联机器人机构
JP2017533057A5 (zh)
WO2015196436A1 (zh) 变形飞行器
WO2016164395A3 (en) Exoskeleton cord loop-type actuator
CN107148328B (zh) 机械臂机构
JP2019520183A5 (zh)
CN106313034A (zh) 刚柔耦合的柔性机械臂
WO2008092540A1 (de) Vorrichtung zum bewegen und positionieren eines gegenstandes im raum
JP2013112949A (ja) ブレース材
CN104863983B (zh) 挠性轴联节装置
CN105798888A (zh) 一种新型空间平动并联机构
CN107414791B (zh) 一种面对称过约束混联机器人
JP4621560B2 (ja) 関節アーム
EP2674117A1 (de) 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zum Übertragen einer Kraft und eines Drehmoments in einem medizinischen Instrument
CN105818137A (zh) 一种具有三维平动的并联机构
CN106180349B (zh) 管件切割装置
DE102014204130B3 (de) Kraftmessvorrichtung mit Drehlager
CN105835981A (zh) 一种可多向弯曲的仿生机体机构
JP2009138764A (ja) 軸継手
WO2012123182A3 (de) Sonotrode für die einbringung von ultraschall-energie
CN203770446U (zh) 挠性轴联节装置
KR20130080123A (ko) 랙 피니언 방식 조향장치의 타이로드
CN104737403B (zh) 架空线用拉力平衡器
KR101444130B1 (ko) 로봇의 어깨 관절 장치
EP3222866B1 (en) Universal joint with simplified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