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2791B -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62791B CN104862791B CN201510254125.1A CN201510254125A CN104862791B CN 104862791 B CN104862791 B CN 104862791B CN 201510254125 A CN201510254125 A CN 201510254125A CN 104862791 B CN104862791 B CN 1048627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ing hopper
- molecular weight
- high molecular
- ultra
- weight polyethyle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4—Dry spinning method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Treatment of filament-forming or like material
- D01D1/06—Feeding liquid to the spinning head
- D01D1/065—Addition and mixing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Homogenis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3/00—Complete machines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threads
- D01D13/02—Elements of machines in comb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溶胀釜、搅拌桨以及与搅拌桨传动连接的电动机,还包括设置在溶胀釜底部的下料调节阀、设置在溶胀釜顶部的回流进料口、加料斗以及与加料斗连接的动力泵循环单元,下料调节阀与加料斗之间设有下料弯管,该下料弯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计,加料斗侧壁还设有溢流口,动力泵循环单元包括溢流管、循环泵以及回流管,循环泵的进口通过溢流管与加料斗连接,出口通过回流管与回流进料口连接,回流管上还设有第二流量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自旋涡流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进行搅拌,使其以均质状态进入螺杆,能有效保证干法纺丝生产线纺丝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1979年,荷兰DSM公司取得第一个关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冻胶纺丝技术的专利,然后,在1986年,美国Allied公司(现在Honeywell公司)购买了DSM的专利使用权,开始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产业化生产。目前,在纤维专用树脂方面,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总产能约为17万吨,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约为3.5万吨,其中,德国Ticona、荷兰DSM以及日本旭化成产品中有纤维专用牌号。国内纤维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用量约为1.0万吨/年,其中,约60%依赖进口,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市场的迅速扩大,市场需求逐渐增多。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方面,国际市场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产品主要有美国Honeywell公司的Spectra系列,荷兰DSM公司以及日本Toyobo和荷兰DSM建立联合公司的Dyneema系列,日本Mitsui公司的Tekmilon系列。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颗粒共混于十氢萘溶液中,加热溶胀后,常温常压喂入螺杆挤出机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共混体系中沉降较快,一般为了保证均匀进料,常采取一边搅拌一边进料,但随着生产的进行,搅拌釜内液面高度降低,对螺杆进料口的压力产生变化,不能形成均质进料的目的,同时,由于十氢萘闪点较低,采用电机搅拌会增加设备的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200510001942.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均匀悬浮液的连续加料装置,包括一搅拌容器、搅拌器及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是连接于搅拌容器的侧壁的中下部,且在出料管的输出管路上设有阀门,而且在出料管的末端设有溢流装置,在搅拌容器的底部与顶部之间、以及溢流容器底部和搅拌容器顶部之间分别设有循环装置。该专利公布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在搅拌容器中下部增加了一根溢流出料管,用以实现均质加料的目的,但这个装置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搅拌釜内的共混料不能全部喂入螺杆挤出机,对釜内所加原料的利用率不高。
申请号为201210153488.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均匀加料器,包括一个加料主管,加料主管是筒状结构,加料主管下面设置有多个分叉连通的加料分管,加料分管侧面具有开口,所述的加料主管颈部具有转动装置和支架,所述的加料主管上面还设置有储料仓,储料仓上面有气管和带门的进料口,气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的加料主管和加料分管螺丝活动连接,所述的加料分管呈现锥形或圆台形结构。该专利公布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起到均质加料的目的,但对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来说,共混溶液若带有大量气体进入螺杆内,将对挤出的溶胶液产生很多气孔,对纺丝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查阅相关文献专利,以往的文章或专利中未曾见到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中利用自旋涡流来进行搅拌均质进料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利用自旋涡流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进行搅拌,使其以均质状态进入螺杆,能有效保证干法纺丝生产线纺丝均匀性的加料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共混溶液的溶胀釜、设置在溶胀釜中用于搅拌共混溶液的搅拌桨以及与搅拌桨传动连接的电动机,还包括设置在溶胀釜底部的下料调节阀、设置在溶胀釜顶部的回流进料口、加料斗以及与加料斗连接的动力泵循环单元,所述的下料调节阀与加料斗之间设有下料弯管,该下料弯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的加料斗的出料口与螺杆挤出机连接,并且所述的加料斗侧壁还设有溢流口,所述的动力泵循环单元包括溢流口、溢流管、循环泵以及回流管,所述的加料斗通过溢流口与溢流管连通,所述的循环泵的进口通过溢流管与加料斗连接,出口通过回流管与回流进料口连接,所述的回流管上还设有第二流量计;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的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1~20):1,优选(5~8):1。
所述的加料斗的出料口还设有下料孔及圆锥形凸起。
所述的下料孔的孔径为0.1~10mm,所述的圆锥形凸起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的口径之比为(0.1~0.8):1。
所述的加料斗为圆锥形加料斗或椭圆锥形加料斗,并且所述的加料斗的体积为0.1~20L。
所述的加料斗的进料口与出料口的距离为1~100mm,优选20~50mm,所述的溢流口低于进料口0.1~90mm,优选10~30mm,并且所述的溢流口的口径与进料口的口径之比为(1~10):1,优选(1.5~2.5):1。
所述的加料斗的进料口实际上是指下料弯管的出口。
所述的下料弯管的进料方向与加料斗内壁的夹角为0~180°。
所述的加料斗的材质包括不锈钢、碳钢、铸铁、铜、铝、铝合金、陶瓷、玻璃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循环泵包括气动隔膜泵、电动隔膜泵、离心泵或潜水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所述的共混溶液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或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相类似的悬浮液。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1~30wt%,优选4~15wt%,温度为0~110℃,优选25~60℃,并且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100~1000万,优选400万~650万。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状态为溶胀或未溶胀。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包括十氢萘、四氢萘、二甲苯、二氯苯或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体系进给螺杆挤出机的均匀性,可以通过螺杆挤出机主机电流和模头压力的变化来进行评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体系需以均质状态进入螺杆挤出机,有效确保纺丝的均匀性,采用循环加料的模式,溶胀或未溶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体系,通过溶胀釜搅拌后,以均质状态进入加料斗,在加料斗内形成自然涡流搅拌,然后,一部分通过的动力泵循环单元返回至溶胀釜内,另一部分进给螺杆挤出机中。而加料的均匀性与溶胀釜的下料流量、动力泵循环单元的循环流量、加料斗的容积、加料斗溢流口的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本发明未采用动力电机搅拌加料斗,从而实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体系以均质状态进入螺杆挤出机的目的,不仅操作简单,节省电能,而且确保了工艺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加料斗的出料口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溶胀釜、2—下料调节阀、3—第一流量计、4—下料弯管、5—加料斗、6—溢流管、7—循环泵、8—第二流量计、9—回流进料口、10—电动机、11—搅拌桨、12—进料口、13—出料口、14—回流管、15—溢流口、16—圆锥形凸起、17—下料孔、a—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盛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胀釜1、设置在溶胀釜1中用于搅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搅拌桨11以及与搅拌桨11传动连接的电动机10,还包括设置在溶胀釜1底部的下料调节阀2、设置在溶胀釜1顶部的回流进料口9、加料斗5以及与加料斗5连接的动力泵循环单元,下料调节阀2与加料斗5之间设有下料弯管4,该下料弯管4上设有第一流量计3,加料斗5的出料口13与螺杆挤出机连接,并且加料斗5的侧壁设有溢流口15,加料斗5的出料口13还设有下料孔17及圆锥形凸起16,动力泵循环单元包括溢流口15、溢流管6、循环泵7以及回流管14,加料斗5通过溢流口15与溢流管6连通,循环泵7的进口通过溢流管6与加料斗5连接,出口通过回流管14与回流进料口9连接,回流管14上还设有第二流量计8。
其中,加料斗5为圆锥形加料斗,并且加料斗5的体积为20L,加料斗5的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的距离为100mm,溢流口15低于进料口12,两者的高度差为40mm,并且溢流口15的口径与进料口12的口径之比为1:1。
本实施例中,下料弯管4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45°。下料孔17的孔径为4mm,圆锥形凸起16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13的口径之比为0.5:1。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循环泵7为气动隔膜泵,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8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30wt%,温度为60℃,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6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状态为溶胀或未溶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为十氢萘,在工作状态下,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10: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体系进给螺杆挤出机的均匀性,可以通过螺杆挤出机主机电流和模头压力的变化来进行评价。
实施例2:
以十氢萘为溶剂,选用粘均分子量4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7%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溶胀后进入加料斗5,温度为25℃,进料流量为1L/min,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45°,溶液进入加料斗5形成涡流,以流动状态进入螺杆中,循环泵7选用气动隔膜泵,螺杆稳定后电流为2.48A,模头压力2.8MPa。
实施例3:
以十氢萘为溶剂,选用粘均分子量4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7%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溶胀后进入加料斗5,温度为25℃,进料流量为2L/min,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45°,溶液进入加料斗5形成涡流,以流动状态进入螺杆中,循环泵7选用气动隔膜泵,螺杆稳定后电流为2.42A,模头压力2.6MPa。
实施例4:
以十氢萘为溶剂,选用粘均分子量4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7%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溶胀后进入加料斗5,温度为25℃,进料流量为4L/min,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45°,溶液进入加料斗5形成涡流,以流动状态进入螺杆中,循环泵7选用气动隔膜泵,螺杆稳定后电流为2.42A,模头压力2.6MPa。
实施例5:
以十氢萘为溶剂,选用粘均分子量4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10%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溶胀后进入加料斗5,温度为25℃,进料流量为4L/min,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45°,溶液进入加料斗5形成涡流,以流动状态进入螺杆中,循环泵7选用气动隔膜泵,螺杆稳定后电流为2.51A,模头压力2.9MPa。
实施例6:
以十氢萘为溶剂,选用粘均分子量6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10%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溶胀后进入加料斗5,温度为25℃,进料流量为4L/min,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45°,溶液进入加料斗5形成涡流,以流动状态进入螺杆中,循环泵7选用气动隔膜泵,螺杆稳定后电流为2.72A,模头压力3.2MPa。
实施例7:
以十氢萘为溶剂,选用粘均分子量6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10%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溶胀后进入加料斗5,温度为25℃,进料流量为4L/min,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45°,溶液进入加料斗5形成涡流,以流动状态进入螺杆中,循环泵7选用气动隔膜泵,螺杆稳定后电流为2.72A,模头压力3.2MPa。
实施例8:
以十氢萘为溶剂,选用粘均分子量4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7%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未溶胀后进入加料斗5,温度为25℃,进料流量为4L/min,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45°,溶液进入加料斗5形成涡流,以流动状态进入螺杆中,循环泵7选用气动隔膜泵,螺杆稳定后电流为2.44A,模头压力2.6MPa。
实施例9:
以十氢萘为溶剂,选用粘均分子量4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7%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溶胀后进入加料斗5,温度为25℃,进料流量为4L/min,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30°,溶液进入加料斗5形成涡流,以流动状态进入螺杆中,循环泵7选用气动隔膜泵,螺杆稳定后电流为2.45A,模头压力2.7MPa。
实施例10:
以十氢萘为溶剂,选用粘均分子量4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7%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体系溶胀后进入加料斗5,温度为25℃,进料流量为4L/min,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70°,溶液进入加料斗5形成涡流,以流动状态进入螺杆中,循环泵7选用气动隔膜泵,螺杆稳定后电流为2.47A,模头压力2.9MPa。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为椭圆锥形加料斗,并且加料斗5的体积为12L,加料斗5的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的距离为60mm,溢流口15低于进料口12,两者的高度差为20mm,并且溢流口15的口径与进料口12的口径之比为6:1。加料斗5的材质为不锈钢,循环泵7为电动隔膜泵,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8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本实施例中,下料弯管4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0°。下料孔17的孔径为3mm,圆锥形凸起16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13的口径之比为0.2: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24wt%,温度为45℃,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1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为四氢萘,在工作状态下,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4: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为圆锥形加料斗,并且加料斗5的体积为2L,加料斗5的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的距离为5mm,溢流口15低于进料口12,两者的高度差为2mm,并且溢流口15的口径与进料口12的口径之比为1.5:1。加料斗5的材质为碳钢,循环泵7为离心泵,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8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本实施例中,下料弯管4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120°。下料孔17的孔径为8mm,圆锥形凸起16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13的口径之比为0.8: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4wt%,温度为15℃,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3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为二甲苯,在工作状态下,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5: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为圆锥形加料斗,并且加料斗5的体积为0.1L,加料斗5的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的距离为1mm,溢流口15低于进料口12,两者的高度差为0.1mm,并且溢流口15的口径与进料口12的口径之比为1:1。加料斗5的材质为铸铁,循环泵7为潜水泵,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8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本实施例中,下料弯管4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60°。下料孔17的孔径为5mm,圆锥形凸起16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13的口径之比为0.6: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6wt%,温度为25℃,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5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为石油醚,在工作状态下,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8: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为圆锥形加料斗,并且加料斗5的体积为1L,加料斗5的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的距离为20mm,溢流口15低于进料口12,两者的高度差为10mm,并且溢流口15的口径与进料口12的口径之比为2.5:1。加料斗5的材质为铜,循环泵7为潜水泵,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8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本实施例中,下料弯管4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30°。下料孔17的孔径为2mm,圆锥形凸起16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13的口径之比为0.4: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15wt%,温度为30℃,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8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为二氯苯,在工作状态下,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12: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为圆锥形加料斗,并且加料斗5的体积为18L,加料斗5的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的距离为100mm,溢流口15低于进料口12,两者的高度差为90mm,并且溢流口15的口径与进料口12的口径之比为10:1。加料斗5的材质为铝合金,循环泵7为电动隔膜泵,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8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本实施例中,下料弯管4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90°。下料孔17的孔径为10mm,圆锥形凸起16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13的口径之比为0.1: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30wt%,温度为110℃,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10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为十氢萘、四氢萘及二甲苯按质量比为2:1:1的混合溶剂,在工作状态下,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20: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为圆锥形加料斗,并且加料斗5的体积为8L,加料斗5的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的距离为50mm,溢流口15低于进料口12,两者的高度差为30mm,并且溢流口15的口径与进料口12的口径之比为3:1。加料斗5的材质为陶瓷,循环泵7为离心泵,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8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本实施例中,下料弯管4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45°。下料孔17的孔径为0.8mm,圆锥形凸起16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13的口径之比为0.6: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1wt%,温度为0℃,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1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为十氢萘及二甲苯按质量比为3:1的混合溶剂,在工作状态下,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1: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为圆锥形加料斗,并且加料斗5的体积为15L,加料斗5的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的距离为80mm,溢流口15低于进料口12,两者的高度差为20mm,并且溢流口15的口径与进料口12的口径之比为2:1。加料斗5的材质为玻璃,循环泵7为离心泵,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8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本实施例中,下料弯管4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夹角a为80°。下料孔17的孔径为2mm,圆锥形凸起16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13的口径之比为0.5: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22wt%,温度为100℃,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5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为十氢萘与石油醚按质量比为3:1的混合溶剂,在工作状态下,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7: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的材质为铝,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中,加料斗5的材质为铜,其余同实施例1。
Claims (8)
1.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共混溶液的溶胀釜(1)、设置在溶胀釜(1)中用于搅拌共混溶液的搅拌桨(11)以及与搅拌桨(11)传动连接的电动机(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溶胀釜(1)底部的下料调节阀(2)、设置在溶胀釜(1)顶部的回流进料口(9)、加料斗(5)以及与加料斗(5)连接的动力泵循环单元,所述的下料调节阀(2)与加料斗(5)之间设有下料弯管(4),该下料弯管(4)上设有第一流量计(3),所述的加料斗(5)的出料口(13)与螺杆挤出机连接,并且所述的加料斗(5)侧壁还设有溢流口(15),所述的动力泵循环单元包括溢流口(15)、溢流管(6)、循环泵(7)以及回流管(14),所述的加料斗(5)通过溢流口(15)与溢流管(6)连通,所述的循环泵(7)的进口通过溢流管(6)与加料斗(5)连接,出口通过回流管(14)与回流进料口(9)连接,所述的回流管(14)上还设有第二流量计(8);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的动力泵循环单元的流量与进给螺杆挤出机的流量之比为(1~20):1;
所述的加料斗(5)的出料口(13)还设有下料孔(17)及圆锥形凸起(16);
所述的下料孔(17)的孔径为0.1~10mm,所述的圆锥形凸起(16)的底面直径与出料口(13)的口径之比为(0.1~0.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料斗(5)为圆锥形加料斗或椭圆锥形加料斗,并且所述的加料斗(5)的体积为0.1~20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料斗(5)的进料口(12)与出料口(13)的距离为1~100mm,所述的溢流口(15)低于进料口(12)0.1~90mm,并且所述的溢流口(15)的口径与进料口(12)的口径之比为(1~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弯管(4)的进料方向与加料斗(5)内壁的夹角(a)为0~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料斗(5)的材质包括不锈钢、碳钢、铸铁、铜、铝、铝合金、陶瓷、玻璃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循环泵(7)包括气动隔膜泵、电动隔膜泵、离心泵或潜水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8)均为金属浮子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混溶液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或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相类似的悬浮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浓度为1~30wt%,温度为0~110℃,并且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100~1000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溶液的溶剂包括十氢萘、四氢萘、二甲苯、二氯苯或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54125.1A CN104862791B (zh) | 2015-05-19 | 2015-05-19 |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54125.1A CN104862791B (zh) | 2015-05-19 | 2015-05-19 |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62791A CN104862791A (zh) | 2015-08-26 |
CN104862791B true CN104862791B (zh) | 2017-06-23 |
Family
ID=53908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54125.1A Active CN104862791B (zh) | 2015-05-19 | 2015-05-19 |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627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44747B (zh) * | 2015-09-23 | 2018-08-31 |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有色纤维制造方法 |
CN105332064B (zh) * | 2015-12-02 | 2018-01-12 | 苏州布舞佳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纺织的纤维制造装置 |
CN105839200A (zh) * | 2016-03-18 | 2016-08-10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一种悬浮液均匀加料方法及加料装置 |
CN112430857A (zh) * | 2020-11-25 | 2021-03-02 | 浙江炜烨晶体纤维有限公司 | 一种多晶莫来石纤维喷丝用的压力锅 |
CN113718360B (zh) * | 2021-08-02 | 2023-05-09 | 界首市三宝宏达制线有限公司 | 一种干法生产丙纶线的纺丝溶剂循环设备及循环方法 |
CN115787111B (zh) * | 2022-06-24 | 2023-11-21 | 南通大学 | 一种一体式多功能台式微型纺丝设备及其纺丝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549453B2 (en) * | 1981-04-30 | 1986-01-30 | Allied Corporation | High tenacity, high modulus, cyrstalline thermoplastic fibres |
CN100491407C (zh) * | 2005-01-12 | 2009-05-2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均匀悬浮液的连续加料装置 |
CN2858678Y (zh) * | 2005-12-29 | 2007-01-17 | 东华大学 | 一种新型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纺丝机组 |
CN103657492A (zh) * | 2013-12-09 | 2014-03-26 |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高效自搅拌容器 |
CN203807601U (zh) * | 2014-05-05 | 2014-09-03 | 浙江海讯化纤有限公司 | 涤纶poy有色丝流水线生产装置 |
-
2015
- 2015-05-19 CN CN201510254125.1A patent/CN10486279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62791A (zh) | 2015-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62791B (zh) |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生产均质加料装置 | |
CN105312019A (zh) | 均匀滴液搅拌的化工反应釜 | |
CN102580363A (zh) | 一种絮凝剂的添加装置 | |
CN104177325A (zh) | 一种制备三聚甲醛的装置和方法 | |
CN203816613U (zh) | 一种合成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釜 | |
CN202845300U (zh) | 一种载有固体颗粒的液-固流体的颗粒筛分装置 | |
CN206924653U (zh) | 用于搅拌釜的送液结构 | |
CN201988391U (zh) | 反应釜气体引入装置 | |
CN205182714U (zh) | 均匀滴液搅拌的化工反应釜 | |
CN209718321U (zh) | 连续混炼变径造粒装置 | |
CN209188671U (zh) | 一种多级搅拌双层配液罐 | |
CN210787321U (zh) | 一种搅拌反应釜 | |
CN207877293U (zh) | 树脂废液回收装置 | |
CN202893261U (zh) | 一种碱水罐 | |
CN209007936U (zh) | 一种带液体加注装置的螺杆挤出机 | |
CN109663928A (zh) | 一种用于超细银粉生产的反应器 | |
CN209828911U (zh) | 一种高均匀性的搅拌桶 | |
CN212188633U (zh) | 一种环戊烷预混系统用静态混合器 | |
CN204637656U (zh) | 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 | |
CN202438319U (zh) | 一种1,3溴氯丙烷反应装置 | |
CN206561582U (zh) | 一种挤出机喂料装置 | |
CN109439947B (zh) | 一种铝合金熔炼剂添加设备 | |
CN205095779U (zh) | 一种流量可控的反应釜 | |
CN205073976U (zh) | 一种用于水性涂料生产的自动给料装置 | |
CN218012736U (zh) | 一种反应釜冷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00062 Shanghai city Putuo District Yunling Road No. 345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62 Shanghai city Putuo District Yunling Road No. 345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