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7681B - 高尔夫球杆头 - Google Patents

高尔夫球杆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7681B
CN104857681B CN201510086395.6A CN201510086395A CN104857681B CN 104857681 B CN104857681 B CN 104857681B CN 201510086395 A CN201510086395 A CN 201510086395A CN 104857681 B CN104857681 B CN 104857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batting
glof club
insertion hole
club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63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7681A (zh
Inventor
元川祐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57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7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7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7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发挥较高的反弹性能的高尔夫球杆头。一种在内侧设有中空部(i)的高尔夫球杆头(1),包含:具有击球的击球面(2a)的击球面部(2);以及与击球面部(2)相连且向头后方延伸的击球面周边区域(7)。在击球面周边区域(7)的至少一部分设有:从击球面部(2)侧向头后方延伸形成终端的前侧部分(8);以及从头后方向击球面部(2)侧延伸形成终端的后侧部分(9)。前侧部分(8)和后侧部分(9)不互相固定,前侧部分(8)及后侧部分(9)的一方设有向头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入孔(10)。前侧部分(8)及后侧部分(9)的另一方可向头前后方向移动地插入于插入孔(10)。

Description

高尔夫球杆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发挥高反弹性能的高尔夫球杆头。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内部具有中空部的高尔夫球杆头。该高尔夫球杆头具有击球面部和杆头底面部。杆头底面部的击球面侧由金属材料和被金属材料围起的弹性体材料所构成。在该高尔夫球杆头中,在击球时弹性体材料被压缩,击球面部有效地产生挠曲。其结果,获得较大的反弹性能。
下述专利文献2及3公开了一种内部具有中空部的高尔夫球杆头。这些高尔夫球杆头在杆头底面部的击球面侧具有槽状部。由于槽状部具有较小的刚性,因此,在击球时,因杆头底面部的槽状部的变形,击球面部有效地产生挠曲。其结果,获得较大的反弹性能。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高尔夫球杆头中,存在因击球时产生的冲击而使弹性体容易从高尔夫球杆头剥离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及3的高尔夫球杆头中,存在不能期待充分提高反弹性能的问题。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3286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82358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84307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反弹性能的高尔夫球杆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在内侧设有中空部的高尔夫球杆头,其包含:具有击球的击球面的击球面部;以及与所述击球面部相连且向头后方延伸的击球面周边区域,在所述击球面周边区域的一部分设有:从所述击球面部侧向头后方延伸形成终端的前侧部分;以及从头后方向所述击球面部侧延伸形成终端的后侧部分,所述前侧部分和所述后侧部分不互相固定,所述前侧部分及所述后侧部分的一方设有向头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入孔,所述前侧部分及所述后侧部分的另一方能够向头前后方向移动地插入于所述插入孔。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所述插入孔也设在所述前侧部分,所述后侧部分插入于所述插入孔。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所述前侧部分具有设有所述插入孔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含向头后方延伸的延长部。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所述延长部包含厚度比所述后侧部分厚的厚壁部。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所述厚壁部向头的顶端-球杆根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在包含甜蜜点在内的头纵截面中,所述厚壁部位于头重心的所述击球面部侧。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所述插入孔包含上下宽度向所述头后方逐渐减小的锥孔部,所述后侧部分包含锥部,该锥部在用所述击球面部击球时,能够相对地从所述锥孔部向头前方移动,且在静止状态下,以被限制向头后方移动的状态而嵌合在所述锥孔内。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所述插入孔设在上述后侧部分,所述前侧部分插入于所述插入孔。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所述后侧部分具有设有所述插入孔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含不与所述前侧部分接触而向头前方延伸的延长部。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所述延长部包含厚度比所述前侧部分厚的厚壁部。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所述厚壁部向头的顶端-球杆根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所述高尔夫球杆头中,也可以是,在包含甜蜜点在内的头纵截面中,所述厚壁部位于头重心的所述击球面部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周边区域因击球时从击球面部传递的力而产生弹性变形。另一方面,在击球面周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有互相不固定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因此,击球面周边区域随着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的向头前后方向的相对偏移,而产生更大的弹性变形。利用这种击球面周边区域的大的弹性变形,击球面部也向前后方向产生大的挠曲,可提供大的反弹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头中,击球面周边区域的前侧部分及后侧部分的一方具有向头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入孔。另外,前侧部分及后侧部分的另一方能够向头前后方向移动地插入到插入孔内。因此,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头可提供击球面部的大的挠曲,且可尽量防止异物进入中空部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高尔夫球杆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杆头底面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从图1的高尔夫球杆头中去除击球面部后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5是从杆头底面部侧看到图1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高尔夫球杆头的杆头底面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6(A)表示头的静止状态,图6(B)表示击球时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高尔夫球杆头
2 击球面部
2a 击球面
3 凸面部
4 杆头底面部
5 侧面部
7 击球面周边区域
8 前侧部分
9 后侧部分
9a 锥部
10 插入孔
11 凸缘部
12 主体部
16 厚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通过全部的实施方式而对相同或共同的结构要素,标上相同的符号。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高尔夫球杆头(下面有时仅称为“头”)1的立体图。
头1用金属材料形成。作为金属材料,例如适合采用不锈钢、马氏体时效钢、钛、钛合金、镁合金或铝合金。头1可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材料。另外,对头1的一部分也可使用纤维强化树脂。
头1的内部具有中空部i。该中空部i的周围,由包含击球面部2、凸面部3、杆头底面部4和侧面部5在内的外廓围住。
击球面部2具有球的击打面即击球面2a。凸面部3与击球面部2相连,形成头上表面。杆头底面部4与击球面部2相连,形成头底面。侧面部5将凸面部3和杆头底面部4之间连接起来。该侧面部5的顶端侧及球杆根侧分别与击球面部2连接。在凸面部3的球杆根侧设置颈部6。颈部6是具有用于固定球杆(图示省略)的球杆插入孔6a的筒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木质型的头1。木质型的头1至少包含1号木杆(#1)、2号木杆(#2)、3号木杆(#3)、4号木杆(#4)及5号木杆(#5)。除此之外,对于木质型的头1,即使先前例举的木杆和球杆号数或名称不同,也可包含具有大致类似形状的头。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也可将头1构成为铁质型或实用型。
图2表示图1中的头1的A-A剖视图。该剖视图是包含甜蜜点SS在内的头纵截面。所谓甜蜜点SS,是从头重心G至击球面2a的垂线N的垂足。另外,所谓纵截面,是指头1在以规定的杆底角、杆面角及前角而放置成水平面HP的基准状态下,包含所述垂线N而与水平面HP成直角的截面。“规定的杆底角”、“规定的杆面角”及“规定的前角”,分别是指设定在该头1上的杆底角、杆面角及前角。
头1包含与击球面部2相连且向头后方延伸的击球面周边区域7。所谓头后方,是指与击球面2a相反的一侧。
击球面周边区域7是以围住击球面部2的周围的方式与击球面部2相邻的区域。在该击球面周边区域7,包含凸面部3、杆头底面部4及侧面部5。
击球面周边区域7的刚性对击球时的击球面部2的挠曲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的头1中,以在击球时使击球面部2产生较大挠曲而提高头1的反弹性能为目的,而对击球面周边区域7的一部分进行了研究。
本实施方式的头1,在击球面周边区域7即杆头底面部4的一部分设置从击球面部2侧向头后方延伸形成终端的前侧部分8,以及从头后方向击球面部2侧延伸形成终端的后侧部分9。这些前侧部分8和后侧部分9互相不固定。而且,在前侧部分8及后侧部分9的一方设置向头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入孔10。另外,前侧部分8及后侧部分9的另一方可向头前后方向移动地插入到插入孔1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前侧部分8上设置插入孔10,而后侧部分9插入该插入孔10内的例子。
这里,所谓头前后方向,是将击球面2a设为头1的前侧,将后击球面设为头1的后侧时的前后方向。另外,所谓头1的上下方向,是所述基准状态下的上下方向。此外,所谓头1的顶端-球杆根方向,是同时与头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
这种头1的前侧部分8和后侧部分9,利用在击球时从击球面部2传递的力而容易向头前后方向偏移。利用该偏移,使包含其周边在内的击球面周边区域7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其结果,对击球面部2提供头前后方向的较大挠曲,进而,使其发挥较大的反弹性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头1会获得较大的打球的飞行距离。
另外,后侧部分9可向头前后方向移动地插入前侧部分8的插入孔10内。因此,这种头1可提供在击球时击球面部2的较大挠曲,且可尽量防止异物经由插入孔10而进入中空部i的现象。
图3表示设有前侧部分8和后侧部分9的击球面周边区域7的局部放大图。图4表示头1的击球面部2被去除后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如图3非常清晰所示,前侧部分8包括:从击球面2a的边缘(在本例子中是引导端)2e向头后方延伸的凸缘部11;以及从凸缘部11向头1的中空部i侧立起的主体部12。
主体部12与击球面部2的背面隔开距离地设置。由此,在主体部12与击球面部2之间提供在击球时防止变形后的击球面部2与主体部12接触用的足够间隙20。
在主体部12上设置向头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入孔10。本实施方式的插入孔10沿头前后方向贯通主体部12。但是,插入孔10也可是其一端开放,且另一端闭合的有底孔。这种插入孔10将后侧部分9的头前后方向的移动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有利于提高头1的耐久性。此外,插入孔10的截面形状不特别限定,可用圆形、椭圆形、矩形状等各种形状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插入孔10如图4所示,形成为头1的上下方向小、顶端-球杆根方向大的扁平的狭槽状的开口部。此外,插入孔10在图3中是沿水平线延伸的,但是也可相对于水平线倾斜。
如图3及图4所示,后侧部分9从构成杆头底面部4的主要部的杆头底面本体13向前侧部分8的插入孔10延伸。更具体地说,后侧部分9包括:朝着击球面部2侧向中空部i侧倾斜的第1部分14;以及与第1部分14相连且大致水平延伸的第2部分15。并且,该第2部分15插入于插入孔10。
第2部分15具有比插入孔10稍小的截面形状,以能够相对于前侧部分8而向头前后方向移动。由此,后侧部分9的第2部分15可在插入孔10内滑动。另外,通过第2部分15插入于插入孔10,从而插入孔10的大部分始终闭合。因此,可尽量防止异物从插入孔10进入头1的中空部i的现象。
如图3所示,前侧部分8的主体部12优选的是包含向头后方延伸的延长部12a。本实施方式的延长部12a形成于插入孔10的上侧部分。该方式的延长部12a向头后方延伸而不与后侧部分9接触,但不限于这种方式。
此外,在优选的方式中,延长部12a优选的是包含厚壁部16,该厚壁部16具有的厚度t2比后侧部分9的厚度t1厚。这种厚壁部16具有较大的重量。因此,通过适当设定其形状,可作为头1的配重要素而适当地利用。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厚壁部16,在头1的杆头底面部4侧向顶端-球杆根方向延伸得较长。并且,厚壁部16的顶端-球杆根方向的两端固定于例如头1的侧面部5的内表面。这种头1可获得更低的重心和较大的惯性扭矩。
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在包含图2所示的甜蜜点SS在内的头纵截面中,厚壁部16优选的是位于头重心G的击球面部2侧(前方侧)。在更优选的方式中,厚壁部16优选的是位于头重心G的杆头底面部4侧(下方侧)。这种头1可具有更低且接近击球面部2的浅的头重心G。因此,可提供例如高尔夫能手喜欢的球道(低旋转量的球道)。但是,厚壁部16不是本发明必须的结构要件,是任意的结构要素。
图5表示从杆头底面部4侧看到本实施方式的头1的头分解立体图。头1例如包括:在击球面周边区域7(在本例中是杆头底面部4)具有开口部O的中空的头本体1A;以及配置于所述开口部O的杆头底面板1B。
在头本体1A的击球面周边区域7预先形成前侧部分8。这种头本体1A可通过例如铸造等的一体形成或接合二个以上部件而形成。开口部O提供从前侧部分8的主体部12后端12e向头后方延伸的较大的开口。在开口部O的顶端侧及球杆根侧,设置具有承受杆头底面板1B的支承面的承受片21、21。由此,在装配时,可从中空部i侧稳定地支撑杆头底面板1B。此外,在开口部O的顶端侧及球杆根侧,设有与后侧部分9的顶端侧端面9t及球杆根侧端面9h面对的侧面壁22。
杆头底面板1B例如通过冲压加工等形成。在杆头底面板1B的前部形成有后侧部分9。为了获得本实施方式的头1,杆头底面板1B的后侧部分9首先插入头本体1A的前侧部分8的插入孔10内。然后,杆头底面板1B的后端24侧一体地固定于头本体1A。根据需要,杆头底面板1B的顶端侧端面9t的后端24侧及球杆根侧端面9h的后端24侧也可分别固定于头本体1A。由此,杆头底面板1B的后侧部分9以悬臂状态支承在头本体1A上,制成本实施方式的头1。
在优选的方式中,插入孔10及后侧部分9的前缘9e,优选的是分别向顶端-球杆根方向延伸。由此,在击球时击球面部2的顶端-球杆根方向更宽大的击打位置,可获得击球面部2的较大的挠曲。在更优选的方式中,插入孔10及后侧部分9的前缘9e,优选的是分别在顶端-球杆根方向具有10mm以上更优选的是20mm以上的长度L。另一方面,当所述长度L变大时,头1的耐久性有可能下降。从这种观点出发,所述长度L的上限优选的是80mm以下,更优选的是70mm以下。
另外,在优选的方式中,插入孔10及后侧部分9的前缘9e,优选的是位于击球面部2附近。由此可使击球面部2更大地挠曲。
此外,在优选的方式中,前侧部分8及后侧部分9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于杆头底面部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前侧部分8及后侧部分9也可设于凸面部3或侧面部5等,另外,也可横跨凸面部3、杆头底面部4及侧面部5中两个以上部分而形成。
图6(A)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头1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与图2相同位置(图1中的A-A)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孔10包含锥孔部10a。另外,插入该插入孔10内的后侧部分9具有与所述锥孔部10a嵌合的锥部9a。
锥孔部10a的上下宽度,从击球面部2侧向头后方平滑地逐渐减小。在本例中,表示插入孔10由锥孔部10a形成的情况,但插入孔10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也可由锥孔部10a构成。
另一方面,后侧部分9包含与锥孔部10a相适合的锥部9a。本实施方式的后侧部分9包括:锥部9a;以及与其头后方相连且上下宽度实质上为恒定的非锥部9b。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头1中,可获得如下那样的作用。首先,在用击球面部2击球时,如图6(B)所示,作为相对的部分,后侧部分9的锥部9a可沿插入孔10的锥孔部10a而向前方移动。这一点是与先前的实施方式相同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头1在不击球的静止状态下,如图6(A)所示,后侧部分9的锥部9a以被限制向头后方移动的状态而嵌合在插入孔10的锥孔部10a内。
特别优选的是,最好在静止状态下,后侧部分9设计成由前侧部分8稍微拉向前方。由此,插入孔10的锥孔部10a与锥部9a可更紧密接触。其结果,两者之间的间隙减少,能更可靠地防止异物从此处进入中空部i内。
本实施方式的头1的前侧部分8,提供为这样的状态:例如,主体部12与凸缘部11分离。另外,后侧部分9也提供为与杆头底面本体13分离的状态。后侧部分9和主体部12以预先将后侧部分9插入于插入孔10的状态进行装配后,分别固定于杆头底面本体13及凸缘部11。
图7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孔10设于后侧部分9,前侧部分8插入于插入孔10,这一点不同于上述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部分9具有设有插入孔10的主体部30。另外,主体部30包含不与前侧部分8接触而向头前方延伸的延长部32。延长部32包含厚度比前侧部分8厚的厚壁部32a。厚壁部32a例如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向头1的顶端-球杆根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也是,在包含甜蜜点SS在内的头纵截面中,厚壁部32a位于头重心G的击球面部2侧和杆头底面部4侧。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也可获得与先前说明的图2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2的实施方式相比,由于前侧部分8的质量小,因此,可在击球时使前侧部分更大地变位。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而可变更成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实施例】
试制了基于表1的使用的木质型高尔夫球杆头,且对反弹性能及耐久性能作了测试。各头除了表1所示的参数外,基本上是相同结构。在比较例中,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所接触的面被焊接,且它们构成为不能相对地向头前后方向错位。头的主要的共同规格如下。
杆底角:58°
杆面角:15°
头质量:207g
击球面的顶端-球杆根方向的最大宽度:85mm
测试方法如下。
<反弹性能>
根据“高尔夫杆头速度比测定程序,符合美国高尔夫协会的规则4-1e,修订2(1999年2月8日)”而计算了反弹系数。结果是,用其中的最大值进行比较,用以比较例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越良好。
<耐久性能>
对于各测试头,安装邓禄普运动株式会社(日文公司名称: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制造的碳球杆(MP-700、柔性S),试制了45英寸的木质型高尔夫球杆。并且,它们被安装在株式会社宫前(日文公司名称:株式会社ミヤマエ)制造的摆动式机器人上,以球杆头速度为50m/s击打高尔夫球,计测了直至头破损的击打数(上限设为3000发)。结果是将比较例的击打数设为100的指数,数值越大越良好。
测试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测试的结果被确认为,实施例的头发挥了优异的反弹性能。
表1
比较例 实施例
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的固定状态 固定 非固定
后侧部分的顶端-球杆根方向的长度L(mm) - 60
反弹性能(指数) 100 102
耐久性能(指数) 100 100

Claims (12)

1.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在内侧设有中空部,该高尔夫球杆头的特征在于,
包含:具有击球的击球面的击球面部;以及与所述击球面部相连且向头后方延伸的击球面周边区域,所述头后方是头前后方向上的头的后方,
在所述击球面周边区域的一部分设有:从所述击球面部侧向头后方延伸形成终端的前侧部分;以及从头后方向所述击球面部侧延伸形成终端的后侧部分,
所述前侧部分和所述后侧部分不互相固定,
所述前侧部分及所述后侧部分的一方设有向头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入孔,
所述前侧部分及所述后侧部分的另一方能够向头前后方向移动地插入于所述插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设在所述前侧部分,所述后侧部分插入于所述插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部分具有设有所述插入孔的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包含向头后方延伸的延长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包含厚度比所述后侧部分厚的厚壁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部在头的顶端-球杆根方向上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在包含甜蜜点在内的头纵截面中,所述厚壁部位于头重心的所述击球面部侧。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包含上下宽度向所述头后方逐渐减小的锥孔部,
所述后侧部分包含锥部,该锥部在用所述击球面部击球时,能够相对地从所述锥孔部向头前方移动,且在静止状态下,以被限制向头后方移动的状态而嵌合在所述锥孔部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设在上述后侧部分,所述前侧部分插入于所述插入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部分具有设有所述插入孔的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包含不与所述前侧部分接触而向头前方延伸的延长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包含厚度比所述前侧部分厚的厚壁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部在头的顶端-球杆根方向上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在包含甜蜜点在内的头纵截面中,所述厚壁部位于头重心的所述击球面部侧。
CN201510086395.6A 2014-02-25 2015-02-16 高尔夫球杆头 Active CN1048576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4451A JP6267540B2 (ja) 2014-02-25 2014-02-25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14-034451 2014-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7681A CN104857681A (zh) 2015-08-26
CN104857681B true CN104857681B (zh) 2019-05-07

Family

ID=53904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6395.6A Active CN104857681B (zh) 2014-02-25 2015-02-16 高尔夫球杆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67540B2 (zh)
CN (1) CN1048576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8074B1 (ko) * 2016-09-13 2017-04-18 이윤경 골프 퍼터 헤드 및 이를 구비한 골프 퍼터
JP6752972B2 (ja) 2016-11-22 2020-09-09 カーステン マニュファクチュアリング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インパクトに影響を与えるフレクシャー・ジョイントを含む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TWM576898U (zh) * 2018-12-27 2019-04-21 大田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爾夫球頭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0129A (zh) * 2004-08-06 2006-02-08 超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
CN102527006A (zh) * 2010-11-17 2012-07-04 住胶体育用品株式会社 铁制高尔夫球杆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8970B2 (ja) * 2003-03-31 2008-07-30 株式会社遠藤製作所 ゴルフクラブ
JP4326540B2 (ja) * 2006-04-05 2009-09-09 Sri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US7654913B2 (en) * 2008-01-15 2010-02-02 Well Jet International Co., Ltd. Weld structure of metal club head
US8403771B1 (en) * 2011-12-21 2013-03-26 Callaway Gold Company Golf club hea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0129A (zh) * 2004-08-06 2006-02-08 超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
CN102527006A (zh) * 2010-11-17 2012-07-04 住胶体育用品株式会社 铁制高尔夫球杆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7037A (ja) 2015-09-03
JP6267540B2 (ja) 2018-01-24
CN104857681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28998A1 (en) Golf club heads with sole cavity por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999812B2 (en) Golf club head or other ball striking device having impact-influencing body features
EP2421615B1 (en) Golf clubs and golf club heads
US9079079B2 (en) Club head with deflection mechanism and related methods
JP5824572B1 (ja) アイアン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KR100683466B1 (ko) 골프 클럽 헤드
CN104857681B (zh) 高尔夫球杆头
JP2012531257A (ja) ゴルフクラブおよび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11010722A (ja) ウッド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およびウッド型ゴルフクラブ
JP2018134432A (ja) 様々な溝パラメータを備えるクラブ・ヘッドと関連の方法
CN104338301B (zh) 铁型高尔夫球杆头
KR20140049479A (ko) 골프 클럽 헤드
KR101450455B1 (ko) 골프 클럽용 스틸 샤프트
US20190060723A1 (en) Variable bounce height club heads and related methods
KR20130018148A (ko) 골프 클럽 세트
US20130324308A1 (en) Golf Club and Golf Club Head with Stiffening Element
JP2014108287A (ja) アイアン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6286906B2 (ja) アイアン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6190230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CN208599109U (zh) 高尔夫球杆杆头
JP2015029836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4340561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ゴルフクラブ
CN104941156B (zh) 高尔夫球杆头
CN114762768A (zh) 高尔夫球杆杆头
JP4358377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7

Address after: Kobe City, Japan's Hyogo central flank Bang town 3 chome 6 No. 9

Applicant after: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Address before: Kobe City, Japan's Hyogo central flank Bang town 3 chome 6 No. 9

Applicant before: Dunlop Sport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