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4643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4643A
CN104854643A CN201380063790.1A CN201380063790A CN104854643A CN 104854643 A CN104854643 A CN 104854643A CN 201380063790 A CN201380063790 A CN 201380063790A CN 104854643 A CN104854643 A CN 104854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light
optical film
anisotropic optical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37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4643B (zh
Inventor
杉山仁英
片桐裕人
竹地佑介
阿部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oega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moegawa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oegawa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oegawa Pap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54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4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6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with positional variation of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e.g. gradient or patterned diffus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57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creating an anisotropic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 i.e. distributing output differently in two perpendicular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07Films for enhancing the lumina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0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 G02F2202/02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polymeric
    • G02F2202/023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polymeric cur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即使为大的视角也具有充分的亮度,同时也能够改善颜色变化的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显示器件(100)和扩散性根据光的入射角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30),该向异性光学膜具有至少1个散射中心轴,该散射中心轴与该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20°~65°或-20°~-65°的范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改善随视角的亮度和颜色变化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几乎所有的显示装置中,显示性能均随视角发生变化。作为其典型例,可以举出以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TN)模式为代表的液晶显示装置。
“随视角发生变化”的意思是,从正面方向(显示装置的观察面法线方向,视角为0°的方向)进行观察时和从斜方向(视角比0°大的方向或小的方向)进行观察时,对比度、灰度特性、色度等显示性能不同。一般而言,对于这些显示性能,已知与从正面方向进行观察时相比,从斜方向进行观察时差。
作为显示装置所需要的显示性能有很多种,可以举出例如在维持明亮的显示的同时使视角增大和减少随视角增大的颜色变化。
“视角”是指,将正面方向(显示装置的观察面法线方向,视角为0°的方向)设为0°时,在-90°~0°的范围和0°~+90°的范围内,观察者观看的角度。在此,对于视角的值为负,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将一侧设为正值时将另一侧设为负。通常,随着该视角的绝对值增大,亮度减少。在液晶显示装置等平板显示器(FPD)中,由于其结构上的原因和越为短波长光越容易发生扩散的性质,视角的绝对值增大会导致颜色的平衡丧失,其结果存在容易产生颜色变化的问题。
然而,在以往的技术中,使随着增大视角的绝对值而亮度降低的问题和随视角的绝对值增大的颜色变化减少的效果不充分。
作为该以往技术,考虑将具有各向同性的光扩散性的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用于显示装置。作为该光扩散部件的光扩散表现机制,存在:由表面所形成的凹凸引起的散射(表面散射)、由基体树脂与分散于其中的微粒间的折射率差引起的散射(内部散射)、以及由表面散射和内部散射两者引起的散射。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扩散膜用于面光源,因此如果将其用于显示装置的观察面,则虽然视角有所提高,但维持明亮显示的同时增大视角的绝对值是极其困难的,从而存在难以使随视角的绝对值增大的颜色变化减少的问题。此外,由于上述光扩散部件只具有各向同性扩散的性质,因此存在易于产生图像模糊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与上述光扩散部件具有不同光学特性的光扩散部件,已知一定角度区域的入射光强烈扩散而除此之外的角度的入射光透过这样的光控制板、各向异性扩散介质。光控制板是如图6所示在内部具有板状结构的物体(例如,专利文献1),各向异性扩散介质是如图9所示在内部具有柱状结构的物体(例如,专利文献2)。
由入射角引起扩散性不同(显示各向异性)可以利用图8所示的方法进行确认。如图8所示,可以在未图示的光源与光接收器3之间配置样品,一边以样品表面的直线L为中心轴使角度发生变化一边直线透过样品来测定进入光接收器3的直线透过率。
将利用图8所示的方法测定的图6所示的光控制板50所具有的散射特性的入射角依存性示于图9。纵轴表示直线透过率即表示散射程度的指标(当入射规定光量的平行光线时,与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所出射的平行光线的光量),横轴表示入射角。图9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以图6中的A-A轴(穿过板状结构)和B-B轴(平行于板状结构)为中心使光控制板50旋转的情况。如图9所示可知,通过改变光控制板50的轴,特性发生变化。
将利用图8所示的方法测定的图7所示的各向异性扩散介质1所具有的散射特性的入射角依存性示于图10。如图10所示可知,即使改变各向异性扩散介质1的轴,特性也不太发生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5474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65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即使为大的视角也具有充分的亮度,同时也能够改善颜色变化的问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在将上述光控制板和各向异性扩散介质(以下,将包含光控制板和各向异性扩散介质两者的物体称为“各向异性光学膜”)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作为具有扩散性、聚光性的膜来使用。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通过制作使形成于各向异性光学膜内的结构体以规定的角度倾斜的物体,并将其与规定的显示器件组合,成功解决了上述课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构成成功解决了上述课题。
(1)一种显示装置,其是具备具有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显示器件和扩散性根据光的入射角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至少1个散射中心轴,该散射中心轴与该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20°~65°或-20°~-65°的范围。
(2)一种显示装置,其是具备具有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显示器件和扩散性根据光的入射角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至少2个散射中心轴,该散射中心轴中的一个与该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20°~65°的范围,该散射中心轴中的另一个与该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20°~-65°的范围。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散射中心轴与上述显示器件的观察面的法线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60°~60°的范围。
(4)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板状区域。
(5)根据上述(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器件为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显示面板或有机EL器件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上述(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显示器件具有在1对基板间夹持有液晶的液晶单元和偏光元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显示装置:即使为大的视角也具有充分的亮度,同时也能够改善颜色变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产生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机理的图。
图2是表示通过各向异性光学膜而改善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图。
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的亮度随视角的不同而不同的一个例子。
图4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5是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截面图。
图6是光控制板的示意图。
图7是各向异性扩散介质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光学曲线的测定方法的图。
图9表示光控制板的光学曲线。
图10表示各向异性扩散介质的光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对本权利要求书和本说明书中各用语的定义进行说明。
“低折射率区域”和“高折射率区域”是因构成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材料的局部性的折射率高低差而形成的区域,是表示与其他区域相比折射率低或高的相对性的用语。这些区域在形成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材料进行固化时形成。
“扩散中心轴”的意思是,与在改变入射角时散射特性相对于该入射角具有大致对称性的光的入射角相一致的方向。设为“具有大致对称性”,是因为严格来讲不具有光学特性的对称性。扩散中心轴可以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膜截面的倾斜度、改变入射角观察光隔着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投影形状来找出。
直线透过率与对光学膜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性有关,其是在从某一入射角入射时,直线方向的透过光量与入射光的光量的比率,由下述式表示。
直线透过率(%)=(直线透过光量/入射光量)×100
“短波长”与“长波长”是以相对性的意思进行使用的用语,并非指特定的波长范围。
以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对于显示装置中产生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机理(假定)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来自光源10的出射光A在介质20的表面进行反射而得到反射光B、C、D的图。出射光A具有可见光区域的多种波长。光的散射/反射根据光的波长的不同而不同,其具有越为短波长越容易扩散、越为长波长越难以扩散的性质。在此,如果将反射光B设为取得了各波长平衡的光,则反射光C与反射光B相比光的平衡丧失(短波长的光多,长波长的光少)。同样,反射光D与反射光C相比光的平衡丧失(短波长的光多,长波长的光少)。认为像这样使光的平衡丧失,从而产生随视角的颜色变化(以下,有时仅称为“颜色变化”)的问题。其结果,位于反射光B、C、D的延长线上的观察者会确认到不同的颜色。予以说明的是,在图1中,如果将法线方向的视角设为零度,则反射光B的视角最小,反射光D的视角最大。
在图1中,对于反射光,记载了光的平衡丧失,但并非限于反射光的现象,同样的现象在扩散光(散射光)中也可见。因此,不只是反射型显示装置,在透过型显示装置、半透过半反射型显示装置中也同样产生光的平衡丧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越产生光的反射、散射,光的平衡越容易丧失,因此光的平衡容易丧失的顺序是反射型、半透过半反射型、透过型的显示装置。
使发生了颜色变化的光通过各向异性光学膜,从而能够形成颜色变化少、达到了平衡的光。用图2进行说明,反射光B通过各向异性光学膜30,从而能够得到扩散光少的透过光B1。虽未图示,但反射光B在得到透过光B1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少许扩散光。
在图2中,反射光C通过各向异性光学膜30时,形成扩散光C1~C5。扩散光C1和C5具有大致相等的平衡,扩散光C2和C4具有大致相等的平衡。扩散光C3是短波长的光少、长波长的光多的光。扩散光C2和C4与扩散光C3相比短波长的光多、长波长的光少。同样,扩散光C1和C5与扩散光C2和C4相比短波长的光多、长波长的光少。因此,对于反射光B和反射光C,通过各向异性光学膜30的光的特性变得不同。这是因为,各向异性光学膜30内的结构体(柱状结构、板状结构或其两者)的倾斜度有助于光的扩散性。此外,由于反射光D超出了规定的出射角,因此在各向异性光学膜的表面进行全反射而形成反射光D1。
本发明通过使从规定的入射角入射至各向异性光学膜30的光选择性扩散,能够向亮度不足、容易发生颜色变化的视角区域提供光,从而实现光的平衡的整体最适化。
在图2中,如果将各向异性光学膜30的法线方向S设为零度,则各向异性光学膜30内的结构体(柱状结构、板状结构或其两者)的倾斜度R的倾斜角θ优选设为0度~60度的范围或0度~-60度的范围,更优选设为20度~50度的范围或-20度~-50度。如果倾斜角θ过小或过大,则难以得到颜色变化的改善效果。
本申请发明使用具有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显示器件。对于显示器件,只要是用于进行显示的器件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显示面板或有机EL器件。液晶显示器件具有在1对基板间夹持有液晶的液晶单元和偏光元件。作为液晶单元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具有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夹持的液晶的形态。此外,作为偏光板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从液晶单元侧开始依次包含偏光元件、支撑膜的形态;从液晶单元侧开始依次包含支撑膜、偏光元件的形态;从液晶单元侧开始依次包含第1支撑膜、偏光元件、第2支撑膜的形态。作为上述支撑膜,可以使用与各向异性散射膜的透明基体同样的物质。进一步,上述偏光板通常配置于液晶单元的观察面侧和背面侧两侧,但也可以只配置于观察面侧或只配置于背面侧。上述偏光板优选进一步包含相位差膜。由此,也能够更加改善液晶显示器件的色度等的视角依存性。
随视角的颜色变化是显示器件的显示性能之一。具体而言,可以在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和与该方向相差60度或-60度的方向(有一个能够测定就足够)上分别测定亮度(L*)和色数(a*、b*),以ΔE*ab(色差)算出。具体而言,可以由下式求得。予以说明的是,在下式中,将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设为零度,算出ΔL*、Δa*、Δb*。
ΔE*ab=[(ΔL*)2+(Δa*)2+(Δb*)2]1/2
其中,ΔL*=L*(60°)-L*(0°)
Δa*=a*(60°)-a*(0°)
Δb*=b*(60°)-b*(0°)。
ΔE*ab的值越低,表示随视角的颜色变化越少。ΔE*ab的值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下。从颜色变化的观点考虑,下限值越低越好,但如果下限值变得过低,则存在雾度变高而使图像容易显示模糊的问题、正面方向的亮度易于降低的问题,因此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
对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法线方向的L*(0°)越高越好。根据显示器件的种类,L*(0°)的值大大不同。
相对于上述显示装置的观察面的法线方向倾斜60°时的L*(60°)减去法线方向的L*(0°)而得的差、或相对于法线方向倾斜-60度时的L*(-60°)减去法线方向的L*(0°)而得的差越低越好。随着ΔL*的值降低,法线方向的亮度与60°或-60°方向的亮度之差变小,因此即使视角变化,也能够得到违和感少的图像。L*(60°)减去法线方向的L*(0°)而得的差根据显示器件的种类而不同。
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意思是,从正面方向(显示装置的观察面法线方向,视角为0°的方向)进行观察时和从斜方向(视角比0°大的方向)进行观察时,色相不同。予以说明的是,通常,越为接近正面方向的方向,显示器件的色相越大,反过来也可以。
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的亮度因视角而不同的一个例子。显示装置的亮度是根据光源而具有各种各样的波长的集合,如果将其简单分为短波长和长波长,则越为短波长越容易扩散,越为长波长越难以扩散,因此对于60°的亮度,越为短波长越多,越为长波长越少。在图3中,没有区别短波长和长波长,以它们的集合进行了记载。
图3形成了以0°为中心的正态分布。图3的实线为以往技术的正态分布,大视角(-60°和60°)处亮度减少。
图3的虚线表示本申请发明的显示装置。本申请发明通过将正面方向(0°)的亮度的一部分分配给更大的视角,能够提供即使是大的视角也具有充分的亮度的显示装置。此外,本申请发明也能够使随视角的颜色变化减少。
另外,在图3中,例示了以0°为中心显示正态分布的显示装置,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适用于以30°为中心显示正态分布的显示装置、以-30°为中心显示大致对称性的显示装置。
图4是显示装置1,其具有:具有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显示器件100和扩散性根据光的入射角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30。各向异性光学膜30优选设于显示器件100的观察面侧。在图4中,各向异性光学膜30具有1个散射中心轴。将法线方向S设为0°时,显示器件100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可以在大于-90°且小于+90°的范围内任意决定,优选为-30°以上且+3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上且+15°以下。这是因为,显示装置具有大致对称的显示性能,因此如果在过于极端的方向具有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则在另一个方向上不能起到显示装置的作用。
各向异性光学膜30的散射中心轴与显示器件100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需要处于20°~65°或-20°~-65°的范围。优选处于30°~55°或-30°~-55°的范围。通过处于该范围,能够将显示器件100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的光分配给更大的视角。由此,能够提供即使为大的视角也具有充分的亮度的显示装置,并且也能够使随视角的颜色变化减少。
关于散射中心轴,在各向异性光学膜30内有1个即可,也可以具有2个以上。也可以将具有不同散射中心轴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进行层叠。当在一张各向异性光学膜内具有2个以上散射中心轴、或将具有不同散射中心轴的2张各向异性光学膜进行层叠时,优选该散射中心轴中的一个与该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20°~65°的范围,该散射中心轴中的另一个与该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20°~-65°的范围。更优选的是,优选上述散射中心轴中的一个与该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30°~55°的范围,该散射中心轴中的另一个与该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30°~-55°的范围。通过处于该范围,能够得到具有大致对称性的光学特性。
各向异性光学膜包含在其内部具有板状结构的光学膜和具有柱状结构的光学膜两者。此外,也可以同时包含这些结构。
对于具有板状结构的光学膜和具有柱状结构的光学膜,如果比较得到的颜色变化的改善效果,则通过在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内部具有板状结构,虽然能够使颜色变化的改善效果更加提高,但随视角的变化的颜色变化的改善有时会急剧变化,观察者有时会有不自然的感觉。另一方面,通过在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内部具有柱状结构,虽然颜色变化的改善效果稍差,但随视角变化的颜色变化的改善效果缓慢变化,因此观察者很少会有不自然的感觉。此外,如果在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内部包含板状结构和柱状结构两者,则会有各自中间的性质。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内部结构优选根据使用目的来进行合适的调整。
图5是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30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在各向异性光学膜30的截面中,交替包含低折射率区域31和高折射率区域32。如图5(b)所示,也可以使相邻的高折射率区域32交差。在使相邻的高折射率区域32交差的情况下,可以在各向异性光学膜30a的所有部位进行交差,也可以部分交差。通过交差,能够改善完全相反的2方向的视角的颜色变化。
此外,在图5(b)中,也可以取代高折射率区域而使低折射率区域交差的情况和倾斜度改变的情况。
低折射区域与高折射率区域的折射率差(绝对值)优选为0.02以上。更优选为0.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4以上。折射率差越大,各向异性的程度越大。
在图5中,以直线描绘低折射率区域31与高折射率区域32的界面,但界面可以为大致直线状,也可以为曲线状。即使为大致直线状或曲线状,也表现出如图9或图10所示的入射角依存性。
此外,在图5中,记载了低折射率区域31与高折射率区域32的界面,但该界面也可以实质上不存在。
在折射率递增或递减的情况下,测定折射率是困难的,但在多次测定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局部折射率的情况下,折射率最低的部分与折射率最高的部分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02以上。更优选为0.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4以上。折射率差越大,各向异性的程度越大。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可以通过对特定的光固化性化合物以特殊的条件进行紫外线(UV)照射来制作。以下,首先对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原料进行说明,接着对制造工艺进行说明。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原料
形成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材料是如下材料:至少由光固化性化合物的单体、低聚物、预聚物、聚合物或大分子单体与光引发剂构成,通过照射紫外线和/或可见光线进行聚合/固化的材料。优选除了光固化性化合物以外还使用固化方式不同的树脂或上述光固化性化合物。作为固化方式不同的树脂,可以举出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可以适宜地采用光固化性化合物和热塑性树脂的组合、光固化性化合物和热固性树脂的组合、光固化性化合物和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的组合。
在此,即使形成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材料为1种,通过形成密度的高低差也会产生折射率差。这是因为,UV照射强度强的部分固化速度变快,因此固化材料向其固化区域周围移动,结果形成折射率变高的区域和折射率变低的区域。
(光固化性化合物)
光固化性化合物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或阳离子聚合性的官能团的单体、低聚物、预聚物或大分子单体。作为自由基聚合性的官能团,可以举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烯丙基等,作为阳离子聚合性的官能团,可以举出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等。这些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但由于官能团越多,交联密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折射率差而优选,因此优选具有多官能的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主要是分子中含有1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具体可以举出称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聚丁二烯丙烯酸酯等名称的丙烯酸酯类低聚物;和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异戊基丙烯酸酯、丁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四氢糠基丙烯酸酯、异降冰片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丙烯酸酯、2-丙烯酰氧基邻苯二甲酸、二环戊烯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双酚A的E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EO改性苯基丙烯酸酯、金刚烷丙烯酸酯、联苯丙烯酸酯、苯氧基苯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单体。此外,这些化合物可以以各单体的形式使用,也可以多个混合使用。另外,同样也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酯,但由于通常丙烯酸酯相比于甲基丙烯酸酯光聚合速度更快,因此优选。
作为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使用分子中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乙烯基醚基、氧杂环丁烷基的化合物。作为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2-乙基己基二甘醇缩水甘油醚、联苯的缩水甘油醚、双酚A、氢化双酚A、双酚F、双酚AD、双酚S、四甲基双酚A、四甲基双酚F、四氯双酚A、四溴双酚A等双酚类的二缩水甘油醚类,苯酚酚醛清漆、甲酚酚醛清漆、溴代苯酚酚醛清漆、邻甲酚酚醛清漆等酚醛清漆树脂的多缩水甘油醚类,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1,4-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的EO加成物、双酚A的PO加成物等亚烷基二醇类的二缩水甘油醚类、六氢邻苯二甲酸的缩水甘油酯、二聚酸的二缩水甘油酯等缩水甘油酯类。
进一步还可以举出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基环己烷羧酸酯、2-(3,4-环氧基环己基-5,5-螺-3,4-环氧基)环己烷-间-二烷、二(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二(3,4-环氧基-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环氧基-6-甲基环己基-3’,4’-环氧基-6’-甲基环己烷羧酸酯、亚甲基双(3,4-环氧基环己烷)、二环戊二烯二环氧化物、乙二醇的二(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醚、亚乙基双(3,4-环氧基环己烷羧酸酯)、内酯改性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基环己烷羧酸酯、四(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丁烷四羧酸酯、二(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4,5-环氧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酯等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但不限于此。
作为具有乙烯基醚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丁二醇二乙烯基醚、己二醇二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二乙烯基醚、羟基丁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十二烷基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丙烯基醚亚丙基碳酸酯等,但不限于此。予以说明的是,乙烯基醚化合物通常为阳离子聚合性,但通过与丙烯酸酯组合也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
作为具有氧杂环丁烷基的化合物,可以使用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等。
另外,以上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以各单体的形式使用,也可以多个混合使用。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不限于上述限定的化合物。此外,为了产生充分的折射率差,在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中,可以导入氟原子(F)以实现低折射率化,也可以导入硫原子(S)、溴原子(Br)、各种金属原子以实现高折射率化。
(热塑性树脂)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聚酯、聚醚、聚氨酯、聚酰胺、聚环氧化物、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缩醛、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丙烯酸类树脂及其共聚物、改性物。在使用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使用溶解热塑性树脂的溶剂进行溶解,并在涂布、干燥后利用紫外线使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来成形各向异性光学膜。
对于溶剂,只要能够使热塑性树脂溶解即可,例如为乙醇、异丙醇或丁醇等醇,丙酮等酮,乙酸乙酯等酯,四氢呋喃等醚以及己烷、苯、甲苯、氯仿等脂肪族、芳香族和卤代烃。
(热固性树脂)
作为热固性树脂,可以举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不饱和聚酯及其共聚物、改性物。在使用热固性树脂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紫外线使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后进行适当加热,使热固性树脂固化来成形各向异性光学膜。
(光引发剂)
作为能够使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的光引发剂,可以举出二苯甲酮、苯偶酰、米蚩酮、2-氯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2,2-二乙氧基苯乙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酮-1、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双(环戊二烯基)-双(2,6-二氟-3-(吡咯-1-基)钛、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氧化物等。此外,这些化合物可以以各单体的形式使用,也可以多个混合使用。
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光引发剂是能够通过光照射产生酸并利用该产生的酸使上述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的化合物,通常优选使用盐、茂金属络合物。作为盐,可以使用重氮盐、硫盐、碘盐、磷盐、硒盐等,它们的对离子,可以使用BF4 -、PF6 -、AsF6 -、SbF6 -等阴离子。作为具体例子,可以举出4-氯苯重氮六氟磷酸盐、三苯基硫六氟锑酸盐、三苯基硫六氟磷酸盐、(4-苯硫基苯基)二苯基硫六氟锑酸盐、(4-苯硫基苯基)二苯基硫六氟磷酸盐、双[4-(二苯基硫基)苯基]硫醚-双-六氟锑酸盐、双[4-(二苯基硫基)苯基]硫醚-双-六氟磷酸盐、(4-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硫六氟锑酸盐、(4-甲氧基苯基)苯基碘六氟锑酸盐、双(4-叔丁基苯基)碘六氟磷酸盐、苄基三苯基磷六氟锑酸盐、三苯基硒六氟磷酸盐、(η5-异丙基苯)(η5-环戊二烯基)铁(II)六氟磷酸盐等,但不限于此。此外,这些化合物可以以各单体的形式使用,也可以多个混合使用。
(功能性添加剂)
为了对各向异性光学膜赋予颜色变化的改善效果,优选含有功能性添加剂。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可以举出(a)缩合的硅烷化合物、(b)表面进行了改性的超微粒、(c)柔软剂。
(a)缩合的硅烷化合物
硅烷是具有1、2、3或4个、优选为2或3个水解性基团的物质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水解性基团的例子为:氢;或者F、Cl、Br或I等卤素;烷氧基,优选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和丁氧基等C1~6烷氧基;芳氧基,优选例如苯氧基等C6~10芳氧基;例如乙酰氧基或丙酰氧基等酰氧基;烷基羰基,优选例如乙酰基等C2~7烷基羰基;氨基,优选烷基中具有1~12个、特别是1~6个碳原子的单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
特别优选的硅烷是例如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硅烷的部分缩合例如可以使用不足当量、例如化学计量的0.3~0.9倍的水、HCl水溶液、HNO3水溶液或氨水等水解剂来实施。硅烷也可以完全缩合。在上述情况下,水解剂的量优选以得到33~100%的无机缩合比的方式进行分配。平均33%的无机缩合率的意思是,例如硅烷的水解性残基大体3个中的1个进行缩合而形成-Si-O-Si-交联键。缩合比100%时,该硅烷分子的所有水解性残基被缩合。由水解剂引起的缩合优选以5~40℃之间的温度实施。
硅烷的缩合可以利用通过UV照射而聚合的方法进行。
硅烷的有机转化率优选为0~95%,更优选为5~60%。有机转化率表示侧链中存在的C=C双键或环氧基的加聚反应的程度。95%的有机转化的意思是,例如全部C=C双键或环氧基的95%进行了反应。在C=C双键、例如丙烯酸酯残基的情况下,有机转化率可以通过红外光谱的C=C振动带的减少来测定。加聚可以通过如下常规方法来诱导:环氧基的情况下为酸或碱水解,或者C=C双键的情况下为UV照射等。
此外,通过部分且预先使有机硅烷缩合,有时通过前驱物质(优选醇盐)的水解和缩合来产生后述的超微粒。
缩合的硅烷化合物的配合量优选相对于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全部固体成分为0.00120质量%。
(b)表面进行了改性的超微粒
表面进行了改性的超微粒优选包括氧化物和卤化物,所述氧化物为ZnO、CdO、SiO2、TiO2、ZrO2、CeO2、SnO2、Al2O3、In2O3、La2O3、Fe2O3、Ta2O5、Cu2O、V2O5、MoO3和WO3,所述卤化物为AgCl、AgBr、AgI、CuI、CuBr、CdI2和PbI2。表面基团可以是对自由基、阳离子或阴离子、热或光化学聚合、或者热或光化学缩聚具有敏感性的有机聚合性和/或缩聚性基团。根据本发明,优选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烯丙基、乙烯基或环氧基的表面基团,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酰基和环氧基。主要相关的缩聚性基团是使用该缩聚性基团能够在纳米范围粒子和硅烷之间得到醚、酯和酰胺键的羟基、羧基和氨基。
作为获得表面进行了改性的超微粒的方法,通过使超微粒与包含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例如不饱和羧酸特别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以及丙烯酸硅烷和/或不饱和β二酮反应进行改性即可。
存在于超微粒的表面上并且包含聚合性和/或缩聚性基团的有机基团优选具有小于300、特别是小于200的分子量。
例如,如德国专利DE-A-19719948号所记载,所有通常的制造方法均适合于表面改性纳米粒子的制造。
超微粒优选具有100nm以下、特别是50nm以下的直径(一次粒径)。对于下限没有特别限制,出于实用性的理由,该下限通常为0.5nm,特别为1nm,常常为4nm。
作为对超微粒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例如可以首先使超微粒表面与包含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例如不饱和羧酸特别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以及丙烯酸硅烷和/或不饱和β二酮反应来进行改性。
表面进行了改性的超微粒的配合量优选相对于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全部固体成分为0.01~20质量%。
(c)柔软剂
作为柔软剂,根据DIN 55945(1988年12月),原则上具有弹性或软化特性的所有化合物均适合,但主要适用酯类化合物。优选可以举出来自以下组中的增塑剂:非环式脂肪族二羧酸酯,例如己二酸二正辛酯、己二酸双-(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异癸酯等己二酸的酯、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双-(2-乙基己酯);C6~C12二羧酸与聚亚烷基二醇的酯,例如三乙二醇双-(正庚酸酯)、三乙二醇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双-(异壬酸酯);C6~C12二羧酸与聚亚烷基二醇的酯,例如三乙二醇双-(2-乙基丁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与聚亚烷基二醇的二酯,例如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柔软剂的配合量优选相对于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全部固体成分为0.1~20质量%。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原料(配合量、其他任意成分)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光固化性化合物100质量份,上述光引发剂以0.01~10质量份、优选0.1~7质量份、更优选0.1~5质量份程度进行配合。这是因为,小于0.01质量份时,光固化性降低,在超过10质量份进行配合的情况下,会带来只有表面固化而内部的固化性降低的弊害、各向异性的降低、阻碍板状结构的形成。这些光引发剂通常将粉体直接溶解在上述组合物的混合物中使用,但在溶解性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预先将光引发剂以高浓度溶解于极少量的溶剂而得的物质。作为这样的溶剂,更优选为光聚合性,具体可以举出碳酸亚丙酯、γ-丁内酯等。此外,为了提高光聚合性,也可以添加公知的各种染料、增感剂。进一步,也可以与光引发剂一同并用能够通过加热来使光聚合性化合物固化的热固化引发剂。在该情况下,可以期待在光固化后,通过加热来进一步促进光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固化,从而形成固化完全的物质。
热固化引发剂优选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酯、烷基过酸酯、二烷基过氧化物、过缩酮(perketal)、过氧化酮和烷基过氧化氢形态的有机过氧化物。这样的热固化引发剂的例子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偶氮二异丁腈。阳离子热引发剂的例子是1-甲基咪唑。热固性引发剂相对于热固性树脂100质量份含有0.01~20质量份程度即可。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来形成各向异性光学膜。构成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材料可以将任意多种进行混合。此外,在组合物中,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增塑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流平剂等已知的添加剂。特别是增塑剂、界面活性剂、流平剂增塑剂等对于提高制膜性等是有效的,可以举出邻苯二甲酸聚酯、己二酸聚酯等增塑剂、有机硅系、丙烯酸系流平剂,添加量优选为全部组合物中的0.5~10重量%。
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固化性化合物与不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化合物的比率以质量比计优选为15:85~85:15的范围。更优选为30:70~70:30的范围。通过处于该范围,低折射区域与高折射率区域的相分离容易进行。如果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固化性化合物的比率低于下限值或超过上限值,则难以进行相分离,从而难以解决各向异性不足的问题。选自具有Cardo结构的化合物、一个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芳香族环的化合物、带有交联结构的环状烃化合物和螺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化合物的配合量优选相对于全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为10~60质量%。如果添加量比下限值少,则扰乱分子取向的效果消失,无法期望降低相位差的效果,此外,如果添加量过多,则过于扰乱取向而导致损害原本的光学各向异性。作为更优选的配合量,为15~45质量%,能够表现充分的相位差降低。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通过适当选择这些化合物及其配合量,能够实现以往没有得到的各向异性和低相位差的兼顾,作为光学膜,该相位差能够设为充分低的25nm以下。进一步,也能够设为10nm以下,作为低相位差膜,能够设为与以往使用的TAC膜、COP膜、聚碳酸酯(PC)薄片同等的相位差,也能够替代这些材料。即,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可以用作偏光板用保护膜。如上所述,本发明中得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相位差低,因此存在于偏光板正交偏光位置(Cross Nicol)之间的情况下,发生光泄漏的情况少,此外,存在于偏光板的平行偏光位置(Parallel Nicol)之间的情况下,发生光损失的情况少,从而在用于显示器等的情况下,抑制亮度的降低,有助于对比度的提高。
[工艺]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工艺)进行说明。
首先,将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形成材料(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等合适的基材上进行涂布来设置涂布膜。根据需要,进行干燥使溶剂挥发,其干燥膜厚为10~500μm,更优选为20~200μm,进一步优选为30~100μm。干燥膜厚小于10μm时,由于经由后述UV照射工艺得到的光扩散性不足,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干燥膜厚超过500μm时,整体的扩散性过强而难以得到本发明的特征性各向异性,并且成本上升、不适于薄型化用途等,因此不优选。进一步,也可以在该涂布膜上层压脱模膜、后述的掩模来制作感光性层叠体。
(在基材上以薄片状设置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
在此,作为在基材上以薄片状设置包含光固化性化合物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可以应用常规的涂布方式、印刷方式。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气刀涂布、棒涂、刮板涂布、刮刀涂布、反转涂布、门辊涂布、照相凹版辊涂布、吻合涂布、铸涂、喷涂、狭缝喷嘴涂布、压延涂布、挡板涂布、浸涂、模涂等涂布、照相凹版印刷等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等印刷等。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为低粘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基体的周围设置一定高度的堤并在该堤所包围之中浇铸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光源)
作为用于对涂布膜进行光照射的光源,通常使用短弧紫外线发生光源,具体可以使用高压水银灯、低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氙气灯等。对含有光固化性化合物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照射的光线必须包含能够使该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的波长,通常利用水银灯的以365nm为中心的波长的光。
光源的形状优选为线状或点状,也可以使用从被照射的位置看光源看起来呈大致线状的光源。对于在各向异性光学膜内形成板状结构的情况,优选使用线状光源,对于形成柱状结构的情况,优选使用点状光源。对于在各向异性光学膜内形成板状结构和柱状结构两者的情况,使用线状光源和点状光源即可。
作为得到线状光线的方法,可以使用利用各种光源、透镜的已知方法。在本发明中,作为简便的方法,示出使用如下光源的例子:利用菲涅耳透镜(Fresnel lens)等将扩散光源变为平行光线,进一步通过柱状透镜将平行光线变为仅在一个方向进行扩散的线状光线,但不限于此。
为了由来自上述短弧UV光线的光制作平行光线,例如可在光源的后方配置反射镜,在规定的方向上以点光源形式出射光,进一步利用菲涅耳透镜使该光为平行光。菲涅耳透镜是指将一般透镜分割为同心圆状的区域并且厚度减少的透镜,其带有锯状的截面。如果从点状光源出射的光线通过菲涅耳透镜,则方向凌乱的光的朝向被统一为一个方向,从而成为平行光线。但是,为了在制作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后得到需要的平行UV出射光,并非必须使用菲涅耳透镜,可以使用包括激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方法。
通过使上述平行光线向柱状透镜的平坦面入射并从该柱状透镜的凹凸面出射,可以使平行光线的一部分变为线状光线。即,通过柱状透镜,可以得到平行光线和线状光线。
予以说明的是,使用柱状透镜的上述UV照射方法是用于制作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一个方法,本发明不限于此。总之,为了在光固化性组合物层中形成特定的内部结构,将扩展为平面扇形的UV光照射于感光性层叠体是重要的。
即,通过对光固化性组合物层照射带有扩展为平面扇形的光的工序,能够形成具有本发明的折射率高低的微细结构。另外,照射的光具有能够使该光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的波长。此外,在上述照射的工序中,适合使用将平行光线扩散为平面扇形的光。
在制作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时,作为照射于涂布膜的UV光的照度,优选为0.01~100mW/cm2的范围,更优选为0.1~20mW/cm2的范围。这是因为,如果照度为0.01mW/cm2以下,则固化需要长时间,因此生产效率变差,如果为100mW/cm2以上,则光固化性化合物的固化过快而不发生结构形成,从而不能够表现目标各向异性扩散特性。
UV的照射时间没有特别限制,为10~180秒,更优选为30~120秒。之后,通过剥离脱模膜,能够得到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是通过较长时间照射如上所述的低照度UV光在光固化性组合物中形成特定的内部结构而得到的光学膜。因此,在只进行这样的UV照射时,有时会残存未反应的单体成分而发粘,从而操作性、耐久性存在问题。在那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追加照射1000mW/cm2以上的高照度UV光来使残存单体聚合。此时的UV照射优选从先前进行UV照射的方向的相反侧(基材侧)进行。
显示装置
作为具备构成本发明的显示器件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阴极管显示装置(CRT)、表面电场显示器(SED)、电子纸等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可优选用于透过型、反射型或半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顶部发光型或底部发光型有机EL。这是因为,在这些显示装置中,容易引起色移问题。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由液晶引起光扭曲,从而产生色移。在有机EL中,特别是在底部发光型中容易产生色移问题。这是因为使用了反射光。
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粘接强度的问题少,可以通过粘接层、粘着层在期望的位置贴合后使用。
实施例
按照以下方法,制造构成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和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实施例1]
在厚度100μm、76×26mm大小的PET膜(东洋纺公司制,商品名:A4300)的整个边缘部,使用分配器由固化性树脂形成高0.2mm的隔壁。向其中填充下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利用其它PET膜进行覆盖。
·有机硅/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折射率:1.460)65重量份
(RAHN公司制,商品名:00-225/TM18,重均分子量:5,890)
·双酚A的E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折射率:1.536)35重量份
(Daicel-Cytec公司制,商品名:Ebecyl150)
·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4重量份
(BASF公司制,商品名:Irgacure651)
对于两面被PET膜夹持的0.1mm厚度的液膜,使从UV点光源(浜松Photonics公司制,商品名:L2859-01)的落射用照射单元出射的平行光线通过柱状透镜而变为线状光线的紫外线与液膜的法线方向成60°角度,以照射强度10mW/cm2照射1分钟,得到具有多个如图6(其中,散射中轴角度不同)所示的线状的微小区域的实施例1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之后,剥离PET膜而得到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实施例2]
使紫外线与液膜的法线方向变为45°角度,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实施例3]
将液膜的厚度设为0.05mm,使紫外线与液膜的法线方向变为45°角度,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比较例1]
不制作构成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准备市售的微粒分散型各向同性扩散性膜。所准备的各向同性扩散膜的膜厚的合计为120μm,HAZE为80%,全光线透过率为85%。
[比较例2]
不制作构成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准备市售的透明的透明硬涂膜。准备的透明硬涂膜的膜厚的合计为90μm,HAZE为2%,全光线透过率为92%。
实施例1~3、比较例1~2中使用的有机硅/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Mw)的测定是以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的形式使用GPC法以下述条件进行的。
脱气装置:DG-980-51(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泵:PU-980-51(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自动进样器:AS-950(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恒温槽:C-965(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柱:Shodex KF-806L×2根(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
检测器:RI(SHIMAMURA YDR-880)
温度:40℃
洗提液:THF
注入量:150μl
流量:1.0ml/min
样品浓度:0.2%
(利用SEM和EDS的评价)
对于SEM和EDS,利用以下条件进行拍摄。
SEM
对于实施例1中得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截面状态和含有元素的信息,利用SEM和EDS进行观察。在各向异性光学层的表面进行碳蒸镀后进行观察。以下,示出SEM和EDS观察的条件。
分析装置  JSM-6460LV(日本电子公司制)/INCA(OXFORD公司制)
前处理装置  C(碳)涂层:45nm SC-701C(SANYU电子公司制)
SEM条件  加速电压:15KV
照射电流:0.15nA
真空度:高真空
图像检测器:反射电子检测器
试样倾斜:0度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各向异性评价)
使用可以任意改变光源的投光角、光接收器的受光角的变角光度计Goniophotometer(GENESIA公司制)进行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评价。将受光部固定在接受来自光源的直线光的位置,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设置于之间的样品架。如图8所示,使样品以旋转轴(L)旋转,测定与各个入射角对应的直线透过光量。利用该评价方法,可以评价入射的光以何角度范围进行扩散,即可以知道扩散的各向异性。该旋转轴(L)与图6(a)所示的样品结构中的B-B轴为同轴。在直线透过光量的测定中,使用发光度过滤器测定可见光区域的波长。
(LCD的视角的评价)
利用透明粘着材料使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准备的膜与TN型液晶显示器件的上偏光板的表面密合,对视角进行评价。在实施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使具有扩散强的扩散中心轴的方向与测定的视角相同。由于比较例的膜为各向同性,因此膜的方向是任意的,但是使显示器件的视角方向与实施例的情况相同。予以说明的是,上述液晶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为零度。
关于评价,贴合各膜,以面板的视角为0度和60度分别测定亮度(L*)和色数(a*、b*)。算出0度时的亮度L*、0度与60度的亮度之差ΔL*、色差ΔE*ab。结果示于表1。
[表1]
实施例 L* ΔL* ΔE*ab
实施例1 134 -52 53
实施例2 127 -40 42
实施例3 133 -23 35
比较例1 91 -69 71
比较例2 140 -73 76
如表1所示可知,在使用构成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情况下,能够改善具有散射中心轴的视角的光学特性。实施例相对于比较例1,L*的降低少。另一方面,从ΔL*和ΔE*ab的评价结果可知,关于0度与60度之差,实施例相对于比较例,差减少,从而能够减轻因亮度(ΔL*)和色相(ΔE*ab)两者导致视角变化的差异的违和感。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充分的亮度同时还能够改善颜色变化的问题的显示装置。

Claims (6)

1.一种显示装置,其是具备具有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显示器件和扩散性根据光的入射角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至少1个散射中心轴,
所述散射中心轴与所述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20°~65°或-20°~-65°的范围。
2.一种显示装置,其是具备具有随视角的颜色变化的显示器件和扩散性根据光的入射角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至少2个散射中心轴,
所述散射中心轴中的一个与所述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20°~65°的范围,
所述散射中心轴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显示器件的颜色变化为最小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20°~-65°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中心轴与所述显示器件的观察面的法线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处于-60°~60°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板状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件为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显示面板或有机EL器件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件具有在1对基板间夹持有液晶的液晶单元和偏光元件。
CN201380063790.1A 2012-12-07 2013-12-06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854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8784A JP5695633B2 (ja) 2012-12-07 2012-12-07 表示装置
JP2012-268784 2012-12-07
PCT/JP2013/082766 WO2014088086A1 (ja) 2012-12-07 2013-12-06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4643A true CN104854643A (zh) 2015-08-19
CN104854643B CN104854643B (zh) 2018-11-27

Family

ID=50883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3790.1A Active CN104854643B (zh) 2012-12-07 2013-12-0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81738B2 (zh)
JP (1) JP5695633B2 (zh)
KR (1) KR102047741B1 (zh)
CN (1) CN104854643B (zh)
WO (1) WO201408808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4771A (zh) * 2018-05-14 2020-12-11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头戴式显示器
CN114077088A (zh) * 2020-08-20 2022-02-22 爱思开希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片和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0788B2 (en) * 2016-09-14 2020-06-02 Tomoegawa Co., Ltd. Light diffusion film laminate for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and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739501B2 (en) * 2016-09-14 2020-08-11 Tomoegawa Co., Ltd. Light diffusion film laminate for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and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6955885B2 (ja) * 2017-03-31 2021-10-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スクリーン
TWI759451B (zh) * 2017-03-31 2022-04-01 日商巴川製紙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各向異性光學膜之導光積層體及使用該導光積層體的面狀光源裝置
KR102649006B1 (ko) 2018-07-06 2024-03-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23148723A (ja) 2022-03-30 2023-10-1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視野角制御フィル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1957A1 (en) * 2003-05-16 2005-01-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isotropic spectral scattering films, polarizer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01025512A (zh) * 2006-02-17 2007-08-2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2012155068A (ja) * 2011-01-25 2012-08-16 Sony Mobile Display Corp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736306A (zh) * 2011-03-30 2012-10-17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2226158A (ja) * 2011-04-20 2012-11-15 Toyobo Co Ltd 視野角向上フィルム、視野角向上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89858T2 (de) 1986-12-18 1994-09-01 Sumitomo Chemical Co Platten für Lichtkontrolle.
JP2547417B2 (ja) 1987-08-07 1996-10-23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制御板の製造方法
JP2004264345A (ja) * 2003-02-03 2004-09-24 Nitto Denko Corp 位相差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41309A (ja) * 2003-05-16 2004-12-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分光異方性光散乱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110957A1 (en) 2004-03-16 2007-05-17 Kensaku Higashi Anisotropic diffusing mediu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05265915A (ja) 2004-03-16 2005-09-29 Tomoegawa Paper Co Ltd 異方性拡散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11097A1 (en) 2005-07-06 2007-01-11 Andreas Eckleder License server and user processor
JP2007079855A (ja) 2005-09-13 2007-03-29 I L C:Kk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提供装置、プログラム提供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US7800719B2 (en) * 2006-02-17 2010-09-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JP4564504B2 (ja) * 2006-02-17 2010-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090861B2 (ja) * 2007-11-07 2012-12-05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異方性拡散媒体
JP5320250B2 (ja) * 2009-10-14 2013-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透明構造体、光源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JP5738006B2 (ja) * 2011-03-01 2015-06-17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光学フィルム
CN202614963U (zh) * 2011-05-13 2012-12-19 夏普株式会社 光扩散部件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1957A1 (en) * 2003-05-16 2005-01-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isotropic spectral scattering films, polarizer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01025512A (zh) * 2006-02-17 2007-08-2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2012155068A (ja) * 2011-01-25 2012-08-16 Sony Mobile Display Corp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736306A (zh) * 2011-03-30 2012-10-17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2226158A (ja) * 2011-04-20 2012-11-15 Toyobo Co Ltd 視野角向上フィルム、視野角向上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4771A (zh) * 2018-05-14 2020-12-11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头戴式显示器
CN112074771B (zh) * 2018-05-14 2022-06-17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头戴式显示器
CN114077088A (zh) * 2020-08-20 2022-02-22 爱思开希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片和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4077088B (zh) * 2020-08-20 2024-05-31 爱思开迈克沃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片和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47741B1 (ko) 2019-11-25
WO2014088086A1 (ja) 2014-06-12
US20150338698A1 (en) 2015-11-26
JP2014115421A (ja) 2014-06-26
JP5695633B2 (ja) 2015-04-08
KR20150093751A (ko) 2015-08-18
US9581738B2 (en) 2017-02-28
CN104854643B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4643A (zh) 显示装置
CN104838292B (zh) 各向异性光学膜
TWI654087B (zh) 各向異性光學膜
CN105829924A (zh) 各向异性光学膜
US20100246011A1 (en) Optical film
CN106003767B (zh)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JP6039911B2 (ja) 偏光板用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80541A1 (ja)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JP6093113B2 (ja)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
CN102681050A (zh) 光学膜
TW202011078A (zh) 頭戴式顯示器
JP2013167814A (ja)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
JP5226289B2 (ja) 半透過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光学部材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5947410B2 (ja) 表示装置
JP6745625B2 (ja)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
JP6542007B2 (ja)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222441A (ja)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
JP2007134281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12088578B (zh) 头戴式显示器
CN113655554B (zh) 防眩膜及具有此防眩膜的偏光板
TW202202916A (zh) 異方性光擴散膜及顯示裝置
TW202043809A (zh) 使用各向異性光學膜之反射型顯示裝置
CN116802525A (zh) 各向异性光扩散膜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