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8101A - 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48101A CN104848101A CN201410483648.9A CN201410483648A CN104848101A CN 104848101 A CN104848101 A CN 104848101A CN 201410483648 A CN201410483648 A CN 201410483648A CN 104848101 A CN104848101 A CN 1048481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emitting component
- pattern
- control
- col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4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with provision for controlling spectral properties, e.g. colour, or intensity
- F21V9/45—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with provision for controlling spectral properties, e.g. colour, or intensity by adjustment of photoluminescent el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21S8/04—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intended only for mounting on a ceiling or the like overhead struc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 F21V23/0435—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activated by remote control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呈现与生活场景相符的适当的光空间、或能令使用者的舒适性充足的照明器具。提供一种包括光源部与控制部的照明器具。所述光源部包括第1发光元件、第2发光元件及第3发光元件。所述第1发光元件发出灯泡色光。所述第2发光元件发出绿色光。所述第3发光元件发出红色光。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控制:使由所述灯泡色光、所述红色光及所述绿色光混合而成的第1光、即xy色度图上的与黑体辐射轨迹的偏差为±0.02以内的可在相关色温度下体现的第1色度点的第1光,变化为xy色度图上的y坐标为0.32以上、0.45以下且xy色度图上的x坐标为0.51以上的光谱轨迹所包围的区域内的第2色度点的第2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例如,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照明器具的开发正得到进步。作为将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器具,可列举例如安装于住宅的天花板等上的吸顶灯(ceiling lamp)。这种照明器具中,希望不仅单纯地将周围照亮,而且希望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而呈现出与生活场景(scene)相符的适当的光空间。例如,考虑到周围的环境或光对生物体的影响等,希望具有令使用者的舒适性充足等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43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呈现与生活场景相符的适当的光空间、或能令使用者的舒适性充足的照明器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光源部与控制部的照明器具。所述光源部包含第1发光元件、第2发光元件及第3发光元件。所述第1发光元件发出灯泡色光。所述第2发光元件发出绿色光。所述第3发光元件发出红色光。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控制:使由所述灯泡色光、所述红色光及所述绿色光混合而成的第1光、即xy色度图上的与黑体辐射轨迹的偏差为±0.02以内的可在相关色温度下体现的第1色度点的第1光,变化为xy色度图上的y坐标为0.32以上、0.45以下且xy色度图上的x坐标为0.51以上的光谱(spectrum)轨迹所包围区域内的第2色度点的第2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能呈现与生活场景相符的适当的光空间、或能令使用者的舒适性充足的照明器具。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3(a)及图3(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a)及图4(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a)及图5(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a)~图6(c)为表示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相对分光分布的曲线(graph)图。
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块(block)图。
图8(a)及图8(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遥控(remote control)发送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9为表示在“睡眠辅助(assist)”模式(mode)下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相对分光分布的曲线图。
图10为对发出灯泡色的光的发光元件的调光比、与褪黑素抑制度相对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例示的曲线图。
图11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在“睡眠辅助”模式下执行的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的xy色度图。
图12(a)及图12(b)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在“睡眠辅助”模式下执行的控制的另一示例进行说明的相对分光分布。
图13(a)及图13(b)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的xy色度图。
图14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另一示例进行说明的L*a*b*表色系。
图15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flowchart)图。
图16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7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8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9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符号的说明]
100:照明器具
110:电源部
110a:上表面
111:嵌合部
113:适配器引导部
115:控制部
115a: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
115b:调光控制单元
115c:存储单元
116:电路零件
117a:控制电路
117b:开关控制电路
118a:模式存储部
120:器具本体
120a:下表面
121:孔
123:突起部
125:孔
127:遥控信号接收部
130:光源部
131:基板
131a:下表面
131b:孔
133、133B、133D、133G、133L、133R:发光元件
135:电线
137:电源供给部
140:配光控制部
141:透镜部
141a:第1部分
141b:第2部分
141c:第3部分
141d:扩散处理部
141e:平坦部
141f:光扩散部
143:爪部
145:凸部
150:罩体
150a:下表面
160:间接光光源部
161:基板
163:发光元件
165:罩体
180:遥控发送器
180a:罩体部
181:“绚丽”按钮
182:“舒适”按钮
183:“影院”按钮
184:“睡眠辅助”按钮
185:“R”按钮
186:“G”按钮
187:“B”按钮
188:“30分钟后关闭”按钮
189:“全光”按钮
A1~A3:区域
A11~A16:箭头
A、B:色度点
CN:连接器
D1、D2:长度
S101~S165: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式对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图式中的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编号且适当省略其详细说明,而对于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图式是示意性或概念性的,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部分间的大小的比率等未必与现实的相同。而且,即便在表示相同的部分时,有时也会根据图式来使彼此的尺寸或比率不同而进行表示。
图1(a)及图1(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3(a)及图3(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a)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发光面侧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发光面的相反侧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a)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发光面侧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b)为将图3(a)所示的区域A1放大观察的示意性放大图。
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是安装于设置在器具安装面且作为配线器具的吸顶灯座主体(hook ceiling body)上而使用的一般家庭用的照明器具。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是利用从具有安装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的光源部发出的光来对室内进行照明。
如图1(a)~图3(b)所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包括电源部110、器具本体120、光源部130、配光控制部140及罩体(cover)150。
罩体150例如为乳白色的丙烯酸(acrylic)树脂成形体,且具有透光性。罩体150的下表面150a形成为发光面。
图1(a)~图3(b)所示的照明器具100的外形为圆形,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照明器具100的外形也可为楕圆或方形。
电源部110具有由冷轧钢板等金属材料的平板成形而得的底盘(chassis)。电源部110的底盘呈环状组合。在电源部110的底盘的内部,设有包含控制部115的电路零件116(参照图2)。如图1(b)所示,在电源部110的上表面110a的中央,具有嵌合部111。嵌合部111例如嵌合于设在住宅的天花板上且作为连接器具(配线器具)的吸顶灯座主体,而将器具本体120固定于天花板。在嵌合部111中,安装有对吸顶灯座主体进行导引的适配器引导部(adapter guide)113。
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从电源部110观察时罩体150之侧作为“下方”,将从罩体150观察时电源部110之侧作为“上方”。关于此,就其他构成要素而言也相同。
器具本体120例如为由冷轧钢板等金属材料的平板成形而成的底盘。在器具本体120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穿过适配器引导部113的孔121。
光源部130包括基板131与多个发光元件133,经由连接部而可与电源部110分离地设置。发光元件133设在基板131的下表面131a。基板131具有由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的大致圆弧状的2块基板接连而成的构造,整体上形成为大致环状。即,整体上形成为大致环状的基板131具有2块经分割的基板。多个经分割的基板131是在基板131的内侧经由电线135等而利用连接器(connector,电连接部)CN而电连接。基板131固定于器具本体120的下表面120a。另外,基板131也可具有4块经分割的基板。
通过使用经分割的基板,能由基板131的分割部吸收热收缩从而抑制基板131的变形。另外,优选的是使用分割为多块的基板,但也可使用一体形成为大致环状的一块基板。进而,在特定的基板131的内周侧,设有电源供给部137。具体而言,电源供给部137为连接器CN。与点灯装置电连接的输出线W连接于电源供给部137,且经由基板131的配线图案(pattem)而向多个发光元件133供给电力。
在基板131的下表面131a,涂布有对发光元件133的发出光进行反射的构件。例如,在基板131的下表面131a,涂布着分散有氧化钛等的树脂。通过在基板131的下表面131a涂布反射构件,能防止器具本体120的中央部的亮度的下降。
基板131包含例如玻璃(glass)环氧树脂等绝缘性基板、及使用铜箔而形成的配线。在基板131的下表面131a,除了配设有发光元件133的部分之外,涂布有反射构件。即,基板131具有被反射构件遮挡的配线,且将多个发光元件133电连接。
发光元件133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元件133是表面安装型LED封装(package)。如图3(a)及图3(b)所示,LED封装是沿多块(图3(a)的示例中为2块)圆圈(circle)状的基板131的圆周方向而安装。而且,LED封装是在半径不同的大致同心圆的圆周上跨及多列(图3(a)的示例中为3列)而安装。即,LED封装跨及内周侧的列(第1列)、外周侧的列(第2列)及内周侧的列与外周侧的列之间的中间列(第3列)而安装。
LED封装包括配设在大体由陶瓷(ceramic)或合成树脂形成的空腔(cavity)内的LED芯片(chip)、及对LED芯片进行密封的环氧系树脂或硅酮树脂等的用于铸模(mold)的透光性树脂。
在安装于内周侧的列的LED封装(第1白色光源)中,使用发光色为灯泡色(L)的发光元件133L(第1发光元件)及发光色为日光色(D)的发光元件133D(第2发光元件)。日光色(D)的光的色温度高于灯泡色(L)的光的色温度。即,发光元件133D发出色温度高于灯泡色(L)的光的色温度的光。发光元件133L及发光元件133D隔着大致相等的间隔交替并排地配设在圆周上。LED芯片为发出蓝色光的LED芯片。透光性树脂中混入有荧光体。为了能发出灯泡色(L)及日光色(D)的日光色系的光,作为荧光体,使用发出主要与蓝色的光具有补色的关系的黄色系的光的黄色荧光体、或用以补充发红成分的红色荧光体。外周侧的列的LED封装(第2白色光源)的安装形态与内周侧的列的LED封装的安装形态相同。
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发光色为灯泡色(L)的发光元件133L及发光色为日光色(D)的发光元件133D中的至少任一个称为“白色光源”或“主光源”。换而言之,所谓“白色光源”及“主光源”是指在相关色温度的定义域内具有色度坐标的光源。
在安装于中间列的LED封装中,使用发光色为红色(R)的发光元件133R(第3发光元件)、发光色为绿色(G)的发光元件133G(第4发光元件)及发光色为蓝色(B)的发光元件133B(第5发光元件)。发光元件133R的LED芯片为发出红色光的LED芯片。发光元件133G的LED芯片为发出绿色光的LED芯片。发光元件133B的LED芯片为发出蓝色光的LED芯片。这些LED芯片由用于铸模的透光性树脂密封。
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发光色为红色(R)的发光元件133R、发光色为绿色(G)的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色为蓝色(B)的发光元件133B中的至少任一个称为“彩色光源”或“副光源”。换而言之,所谓“彩色光源”及“副光源”是指,发出单一波长的光、或以单一波长的光所代表的程度下的狭小波长范围内所含的光的光源。
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在大致圆周上依序隔着大致相等的间隔而与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连续地配置。
关于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波长的细节、及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相关色温度的细节,将于下文叙述。
另外,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的排列并未指定,可为不同顺序,例如,也可按照发光元件133G、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B的顺序排列。而且,相邻的发光元件优选的是发出互不相同的颜色的光,但并无特别限定。作为一例,也能以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发光元件133G、发光元件133B及发光元件133B的方式,使发出相同颜色的光的每2个发光元件连续地配置。
根据实施方式,配置有发光色互不相同的多个发光元件133,即,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日光色(D)的光的发光元件133D、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及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由此,通过将各色的光混合,能扩大可体现的光色的范围。而且,通过个别地控制从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输出,能适当地对光色进行调色。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各色的光以规定的比率混合而成的光称为“混光”。
配光控制部140对发光元件133的配光进行控制。关于配光控制部140,参照图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4(a)及图4(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a)及图5(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a)为图3(a)所示的切截面A-A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b)为图3(a)所示的切截面B-B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a)为图3(a)所示的切截面C-C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b)为图3(a)所示的切截面D-D的示意性截面图。
如图4(a)所示,配光控制部140固定于器具本体120,且覆盖发光元件133、及经分割的多个基板131之间的电连接部及电源供给部。配光控制部140的材料例如包含树脂。配光控制部140覆盖整个光源部(充电部)130。因此,配光控制部140具有保护光源部130的功能。另外,在配光控制部140的内周侧,形成有与基板131的电连接部及电源供给部对应的凸部145。凸部145在环状方向即圆周方向上形成为比连接器尺寸长的尺寸。即,配光控制部140的构造为通过转动而装卸于器具本体120上,因此,以当配光控制部140转动时电连接部CN与电线135无干涉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比连接器尺寸长的凸部145。
配光控制部140具有透镜(lens)部141。透镜部141包括第1部分141a、第2部分141b及第3部分141c。而且,在第1部分141a与第3部分141c之间、第2部分141b与第3部分141c之间、第1部分141a的内周侧、及第2部分141b的外周侧的与基板131对应的闭端部141e的区域,形成有光扩散部141f。光扩散部141f例如可通过实施凹凸图案而形成。光扩散部141f也可利用粘贴扩散片(sheet)等的其他方法等而形成。第1部分141a覆盖内周侧的列的发光元件133(图4(b)的示例中为发光元件133L及发光元件133D)且控制内周侧的列的发光元件133的配光。第2部分141b覆盖中间列中的发光元件133(图4(b)的示例中为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且控制中间列的发光元件133的配光。第3部分141c覆盖外周侧的列的发光元件133(图4(b)的示例中为发光元件133L及发光元件133D)且控制外周侧的列的发光元件133的配光。即,实施方式的配光控制部140针对每一列而独立地控制配设在各列的发光元件133的配光。
由此,能减少罩体150的下表面(发光面)150a的色不均及亮度不均,使色度及亮度均一化。
此处,当将外周侧的列的发光元件133及内周侧的列的发光元件133设为非点灯、且仅将中间列的发光元件133设为点灯时,根据透镜部141的形状,有时,罩体150的下表面150a上会产生亮线。更具体而言,若如例如图4(b)所示的箭头A11及箭头A12所示,从中间列的发光元件133发出的光穿过第2部分141b,且入射至第1部分141a及第3部分141c中的至少任一个,则有时,会在罩体150的下表面150a上产生亮线。
对此,在实施方式的透镜部141的第2部分的表面,设有扩散处理部141d。例如,在透镜部141的第2部分141b的表面,形成有点(dot)状的散射体、即所谓颗粒图案。而且,从发光元件133入射至透镜部141的光中的一部分光、即经出射面反射后射向透镜部141的背面侧的平坦部的光射向配光控制部140的平坦部141e的区域。假设当未形成光扩散部141f时,光由配光控制部140的平坦部141e反射,且经反射的光从透镜部141出射。由此,产生亮线,因该亮线映入罩体150中而使罩体150产生亮度不均。对此,通过在配光控制部140的平坦部141e上形成光扩散部141f,使得射向平坦部141e的光由光扩散部141f扩散。因此,不会产生来自透镜部141的光度强的亮线,能抑制罩体150产生亮度不均。
由此,如图4(b)所示的箭头A13及箭头A14所示,已穿过第2部分141b的光经第2部分141b的表面的扩散处理部141d而扩散。这样,可减少入射至第1部分141a及第3部分141c的光量。因此,能抑制在罩体150的下表面150a上产生亮线。另一方面,在第1部分141a的表面及第3部分141c的表面未设有扩散处理部。因此,能抑制照明器具100的光束量的下降。另外,当为了薄型化等而减少罩体150与透镜部141之间的距离时,有时,即便形成了光扩散部141f也无法抑制亮度的产生。此时,也可对透镜部141的入射面实施扩散处理。
如上文关于图2的说明所述,基板131固定于器具本体120的下表面120a。如图5(a)所示,基板131具有孔131b。另一方面,在器具本体120的下表面120a,设有向下方(发光面侧)突出的突起部123。当将基板131安装于器具本体120的下表面120a时,首先,使基板131的孔131b与器具本体120的突起部123的位置对准,将器具本体120的突起部123插入至基板131的孔131b内。由此,能将基板131暂时固定或暂时放置于器具本体120的下表面120a。
如上文所述,配光控制部140固定于器具本体120。如图5(b)所示,配光控制部140具有爪部143。爪部143具有钩形的形状。爪部143的前端部在与器具本体120的下表面120a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器具本体120具有孔125。孔125的长度D1比爪部143的前端部的长度D2长。当将配光控制部140安装于器具本体120时,首先,使器具本体120的孔125与爪部143的位置对准,将爪部143插入至器具本体120的孔125内。接着,使配光控制部140向图4(a)所示的箭头A16的方向转动。由此,配光控制部140被固定于器具本体120。更具体而言,各爪部143钩挂在器具本体120的背面侧,且将配光控制部140拉向器具本体120。由此,在将基板131夹持在器具本体120与配光控制部140之间的状态下,使器具本体120与配光控制部140嵌合。
图6(a)~图6(c)为表示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相对分光分布的曲线图。
图6(a)为对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的相对分光分布进行例示的曲线图。图6(b)为对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相对分光分布进行例示的曲线图。图6(c)为对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的相对分光分布进行例示的曲线图。
图6(a)~图6(b)所示的曲线图的横轴表示波长(纳米(nanometer):nm)。图6(a)~图6(b)所示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相对能量(energy)。
如图6(a)所示,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在550nm以上、65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peak)波长。发光元件133L发出的灯泡色(L)的光的相关色温度为2000开尔文(kelvin)(K)以上、3500K以下。
如图6(b)所示,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在500nm以上、56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如图6(c)所示,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在600nm以上的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更具体而言,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在620nm以上、64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而且,发出日光色(D)的光的发光元件133D在440nm以上、48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在440nm以上、48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块图。
图8(a)及图8(b)为表示实施方式的遥控发送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7所示的照明器具100包括电源部110、光源部130、间接光光源部160及控制部115。电源部110连接于商用交流电源AC。光源部130连接于电源部110。
电源部110作为直流电源而发挥功能,且通入商用交流电源AC后生成直流输出。光源部130与上文关于图1(a)~图6(c)的叙述相同。
如图1(b)所示,间接光光源部160配设在器具本体120的背面侧(上侧),主要具有照亮天花板的功能。多个间接光光源部160设在嵌合部111的周围,且间接光光源部160包括基板161与多个发光元件163。基板161例如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的平板。发光元件163沿基板161的长度方向而呈大致直线状排列且安装于基板161上。发光元件163发出灯泡色(L)的光。
间接光光源部160安装于电源部110的上部的侧壁的4个部位。更具体而言,如图1(b)所示,电源部110的上部形成为大致四边形。间接光光源部160安装于呈大致四边形的形状的电源部110的上部的侧壁。安装于4个部位的间接光光源部160分别被罩体165覆盖。
控制部115包括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调光控制单元115b及存储单元115c。调光控制单元115b连接于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存储单元115c连接于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遥控信号接收部127连接于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在存储单元115c中设有模式存储部118a。
在调光控制单元115b中设有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电路117a与开关(switching)控制电路117b。开关控制电路117b连接于PWM控制电路117a。如图7所示,PWM控制电路117a及开关控制电路117b是分别对应于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日光色(D)的光的发光元件133D、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及间接光光源部160的发光元件163而设。即,设有6个PWM控制电路117a及6个开关控制电路117b。
由此,可独立地对光源部130与间接光光源部160进行控制。而且,可针对每个发光色进行调光控制(个别控制)。因此,关于光源部130,可调整每个发光色的调光比从而使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可变,且可将灯泡色(L)、日光色(D)、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的发光色混色而体现出所需的发光色(个别控制模式)。例如,使用者通过对遥控发送器180的“R”按钮(button)185、“G”按钮186、及“B”按钮187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操作,能对每个发光色的调光比进行调整从而变更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在图8(a)及图8(b)所示的遥控发送器180中,“R”按钮185、“G”按钮186及“B”按钮187在通常状态下被罩体部180a隐蔽,另一方面,若使用者滑动罩体部180a而会使这些按钮露在外部。
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中,为了呈现与生活场景相符的光空间,可从多个点灯模式中选择所需的模式进行切换。更具体而言,在发光元件133及发光元件163中,将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经调整的多个模式设定信息(点灯图案信息)储存于模式存储部118a。使用者可利用遥控发送器180来选择储存于模式存储部118a的点灯模式,且使点灯图案再现。
例如,设定有“绚丽”模式、“舒适”模式、“影院(theater)”模式及“睡眠辅助”模式(第1点灯模式)。
“绚丽”模式是将灯泡色(L)、日光色(D)、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的发光色混色,体现出颜色的再现性高且显色性优良的日光色系的光,从而使餐桌的色彩看上去显得鲜艳、绚丽。“绚丽”模式下的混光的平均显色指数(Ra)例如为“95”。例如,使用者通过按下遥控发送器180的“绚丽”按钮181,可选择执行“绚丽”模式。
“舒适”模式是利用光源部130的灯泡色(L)的朝下的光、与间接光光源部160的灯泡色(L)的朝上的光的组合,而向整个空间照射灯泡色(L)的柔和的光,从而呈现出具放松感的舒适空间。例如,使用者通过按下遥控发送器180的“舒适”按钮182,可选择执行“舒适”模式。
“影院”模式是仅利用间接光光源部160的灯泡色(L)的朝上的光来进行照明。“影院”模式可照亮天花板,且呈现出亲临电影院的感觉,营造出享受家庭影院的光空间。例如,使用者通过按下遥控发送器180的“影院”按钮183,可选择执行“影院”模式。
“睡眠辅助”模式是将发出日光色(D)的光的发光元件133D及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设为不点灯,将灯泡色(L)、红色(R)及绿色(G)的发光色混色。“睡眠辅助”模式可实现褪黑素抑制度相对较低的光,可降低夜间照明对睡眠的不良影响,从而可促进使用者的熟睡。“睡眠辅助”模式下的混光的平均显色指数(Ra)相对较高,且高于灯泡色(L)的光、红色(R)的光及绿色(G)的光各自的平均显色指数(Ra)。“睡眠辅助”模式下灯泡色(L)、红色(R)及绿色(G)的发光色混色而成的光(混光)的相关色温度低于灯泡色(L)的光的相关色温度。例如,使用者通过按下遥控发送器180的“睡眠辅助”按钮184,可选择执行“睡眠辅助”模式。
当再现如上设定的点灯模式时,使用者操作遥控发送器180而选择特定的模式。若遥控信号接收部127接收到模式选择信号,则所接收到的信号被发送至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从模式存储部118a读出所选择的模式设定信息(点灯图案信息),且将其发送至调光控制单元115b。
调光控制单元115b中的PWM控制电路117a基于模式设定信息而生成PWM控制信号且将其向开关控制电路117b送出。开关控制电路117b基于PWM控制信号而进行PWM控制,且将来自电源部110的直流输出供给至光源部130的各发光元件133及间接光光源部160的发光元件163。由此,按照对应于模式设定信息的调光比,针对各色的发光元件133、163的每个发光色进行控制,且按照规定的混光比而发光,整体上体现出已混色的发光色。
参照图式,对于“睡眠辅助”模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9为表示“睡眠辅助”模式下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相对分光分布的曲线图。
图9所示的曲线图的横轴表示波长(纳米:nm)。图9所示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相对能量。图9所示的相对分光分布表示将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以“0.83∶0.12∶0.05”的比率进行混光的示例。
“睡眠辅助”模式下发出的混光的分光分布在600nm以上、65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内具有能量的峰值。在图9所示的相对分光分布中,当波长为635nm时存在能量的峰值。
若将分光分布的能量的最大值设为“1”,则“睡眠辅助”模式下发出的混光在380nm以上、5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内的能量的峰值为0.25以下。在图9所示的相对分光分布中,在380nm以上、5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内的峰值的相对能量为“0.2”。若将分光分布的能量的最大值设为“1”,则“睡眠辅助”模式下发出的混光在530nm以上、6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内的能量的峰值为0.25以上、0.6以下。在图9所示的相对分光分布中,在530nm以上、6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内的峰值的相对能量为“0.48”。
发光元件133L发出的灯泡色(L)的光的平均显色指数(Ra)为“84”。所述比率(0.83∶0.12∶0.05)的混光的平均显色指数(Ra)为“93”。即,与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情况相比,利用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混光,可提高平均显色指数(Ra)。
表1为对混光比与褪黑素抑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例示的表。
图10为对发出灯泡色的光的发光元件的调光比、与褪黑素抑制度相对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例示的曲线图。
本发明人对于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混光比(调光比)、与褪黑素抑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关于褪黑素抑制度,将布莱纳德(Brainard)的褪黑素作用感度曲线设为Brainard(λ)且根据下式算出。
Brainard(λ)×相对分光分布/V(λ)×相对分光分布...式(1)
式(1)中的“V(λ)”为明视觉标准比视感度。而且,将仅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点灯时的褪黑素抑制度设为“1”,以相对值来表示各混光比下的褪黑素抑制度。研究结果的示例如表1所示。
表1
而且,本发明人关于将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与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输出设为固定、且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减光时、发光元件133L的混光比与褪黑素抑制度相对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将仅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点灯时的褪黑素抑制度设为“1”,以相对值来表示发光元件133L的各混光比下的褪黑素抑制度。研究结果的示例如图10所示。
根据表1所示的表及图10所示的曲线图,若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的混光比下降,则褪黑素抑制度会下降。此处,所谓混光比表示混合的光的光束的比。
因此,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在“睡眠辅助”模式下执行如下控制:将灯泡色(L)、红色(R)及绿色(G)的发光色混色之后,仅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减光。接着,当发光元件133L的输出达到规定值以下时,控制部115执行使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R减光的控制。
若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的调光率(混光比)成为“0.4”,则混光会处于相关色温度的定义区域之外。当混光处于相关色温度的定义区域之外时,外观的光色可能会变得不自然。因此,更优选的是,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若使发光元件133L的混光比下降至“0.5”,则在保持发光元件133L的混光比、发光元件133G的混光比及发光元件133R的混光比的情况下、即保持光色的情况下减光,且当就寝时熄灯。
根据实施方式,能呈现与生活场景相符的适当的光空间。即,通过使“睡眠辅助”模式下的混光中所含的蓝色光的成分相对减少、且减少室内人员的褪黑素抑制度,能促进熟睡。而且,当发光元件133L的输出达到规定值以下时,通过对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R进行减光,能在使蓝色光的成分减少至规定值以下之后保持不协调感得以抑制的光色。进而,利用“睡眠辅助”模式下的混光,可提供平均显色指数相对较高的光,且能使室内的光色保持为自然的光色。
如上文关于图3(a)及图3(b)的说明所述,在安装于内周侧的列的LED封装中,使用发光色为灯泡色(L)的发光元件133L、及发光色为日光色(D)的发光元件133D。外周侧的列的LED封装的安装形态与内周侧的列的LED封装的安装形态相同。在安装于中间列的LED封装中,使用发光色为红色(R)的发光元件133R、发光色为绿色(G)的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色为蓝色(B)的发光元件133B。
由此,在“睡眠辅助”模式下,即便将发出日光色(D)的光的发光元件133D、及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熄灯,也能由配光控制部140来抑制就寝时熄灯之前的色调下降。因此,能使内周侧的列的灯泡色(L)、中间列的红色(R)及绿色(G)以及外周侧的列的灯泡色(L)的发光色在不产生亮度不均的情况下混色。
接着,参照图式,对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执行的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
图11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在“睡眠辅助”模式下执行的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的xy色度图。
若设定为“睡眠辅助”模式,则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发出图11所示的色度点A的混光。色度点A的混光的相关色温度例如为2200K。色度点A与黑体辐射轨迹的偏差Δuv例如为“0”。接着,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色度点A的混光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化为图11所示的色度点B的混光。色度点B的坐标(x,y)例如为(0.62,0.36)。色度点B的混光色为橙(orange)色。
这样,若设定为“睡眠辅助”模式,则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发出xy色度图上与黑体辐射轨迹的偏差Δuv为±0.02以内的第1色度点、即可在相关色温度下体现的第1色度点的混光(第1光)。接着,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第1色度点的混光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化为第2色度点的混光(第2光),该第2色度点的混光在xy色度图上位于y坐标为0.32以上、0.45以下且x坐标为0.51以上的区域A2、即光谱轨迹所包围的区域A2的内部。
根据该示例,控制部115通过使第1色度点的混光变化为第2色度点的混光,而使相对不易妨碍睡眠的低色温度的光变化为蓝色光的成分相对更低的光。例如,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在就寝前1小时发出第1色度点的混光,在就寝前10分钟使第1色度点的混光逐渐变化为第2色度点的混光且使亮度下降,在就寝时刻熄灯。由此,在“睡眠辅助”模式的初期,发出具有相关色温度的定义区域内的色度的光,这样能抑制外观的不协调感。而且,通过从“睡眠辅助”模式的初期至睡眠時刻(就寝时刻),使第1色度点的混光逐渐变化为红色变浓的色度的区域A2内的第2色度点的混光,不会抑制作为促进睡眠的荷尔蒙(hormone)的褪黑素的分泌,能促进自然的睡眠。
图12(a)及图12(b)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在“睡眠辅助”模式下执行的控制的另一示例进行说明的相对分光分布。
图12(a)为控制部115使光色变化前的光的相对分光分布的示例。图12(b)为控制部115使光色变化后的光的相对分光分布的示例。图12(a)及图12(b)所示的曲线图的横轴表示波长(纳米:nm)。图12(a)及图12(b)所示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相对能量。
若设定为“睡眠辅助”模式,则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发出图12(a)的相对分光分布所示的第1混光(第1光)。若将分光分布的能量的最大值设为“1”,则第1混光在500nm以下的波长域内的能量的最大值为0.25以下。图12(a)所示的相对分光分布的示例中,第1混光在500nm以下的波长域内的能量的最大值为“0.14”。
接着,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随着时间的经过,第1混光变化为图12(b)的相对分光分布所示的第2混光(第2光)。若将分光分布的能量的最大值设为“1”,则第2混光在500nm以下的波长域内的能量的最大值为0.1以下。图12(b)所示的相对分光分布的示例中,第2混光在500nm以下的波长域内的能量的最大值为“0.002”。
根据该示例,控制部115通过使第1混光变化为第2混光,而使相对不易妨碍睡眠的低色温度的光变化为蓝色光的成分相对更低的光。例如,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在就寝前1小时发出第1混光,在就寝前10分钟使第1混光逐渐变化为第2混光且使亮度下降,在就寝时刻熄灯。由此,因第1混光的分光分布中所含的蓝色光的成分为规定值以下,所以相对不易控制褪黑素的分泌。而且,通过从“睡眠辅助”模式的初期至睡眠時刻(就寝时刻)使第1混光变化为第2混光,能实现对褪黑素抑制的不良影响更少的光。
图13(a)及图13(b)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的xy色度图。
xy色度图上,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的色度坐标、发出日光色(D)的光的发光元件133D的色度坐标、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的色度坐标、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色度坐标、及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的色度坐标例如图13(a)所示。
此处,在执行从任意的混光比的点灯状态变化为其他混光比的点灯状态的控制的过程中,根据各发光元件的混光比,有时会发出不自然的颜色的光。例如,对于如图13(b)所示从第1点灯状态变化为第2点灯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第1点灯状态下,仅有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点灯。在第2点灯状态下,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点灯。即,在第2点灯状态下,发出发光元件133R与发光元件133L的混光。
当从第1点灯状态变化为第2点灯状态时,若发光元件133L、发光元件133R及发光元件133B的所有的调光同时变化,则光色可能会例如穿过图13(b)所示的区域A3等高彩度的紫红色的区域。这样,可能会发出非使用者想要的不自然的颜色的光。
对此,实施方式中,首先,从第1点灯状态起,发光元件133L点灯(第1控制过程)。接着,发光元件133B熄灯(第2控制过程)。即,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当从第1点灯状态变化为第2点灯状态时,根据发光元件的种类且以时间差来对各发光元件进行调光。
由此,在执行使任意的混光比的点灯状态变化为其他混光比的点灯状态的控制的过程中,能抑制发出不自然的颜色的光。
例如,控制部115在从仅彩色光源点灯的状态变化为仅白色光源点灯的状态、或从仅彩色光源点灯的状态变化为白色光源及彩色光源点灯的状态时,在彩色光源的控制之前,先开始执行白色光源的控制。
例如,控制部115在从仅彩色光源点灯的状态变化为仅彩色光源点灯的其他状态时,在使白色光源点灯后执行彩色光源的控制,之后,执行使白色光源熄灯的控制。
由此,因在彩色光源的控制之前先开始执行白色光源的控制,因此,即便彩色光源的混光状态之后有变化,也能抑制色相在高彩度的区域内变化。因此,能抑制发出不自然的颜色的光。
例如,控制部115在从白色光源及彩色光源点灯的状态变化为白色光源及彩色光源中的至少任一个点灯的其他状态时,在白色光源的控制之前,先开始执行彩色光源的控制。
例如,控制部115在从仅白色光源点灯的状态变化为仅彩色光源点灯的状态时,在白色光源的控制之前,先开始执行彩色光源的控制。
由此,因从白色光源点灯的状态起,在白色光源的控制之前先开始执行彩色光源的控制,因此,能抑制色相在高彩度的区域内变化。因此,能抑制发出不自然的颜色的光。
图14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另一示例进行说明的L*a*b*表色系。
L*a*b*表色系中,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的色度坐标、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色度坐标、及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的色度坐标例如图14所示。
如上文关于图13(a)及图13(b)的说明所述,在执行从任意的混光比的点灯状态变化为其他混光比的点灯状态的控制的过程中,根据各发光元件的混光比,有时会发出不自然的颜色的光。例如,对于如图14所示从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点灯的状态变化为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点灯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从仅发光元件133R点灯的状态变化为仅发光元件133B点灯的状态时,若逐渐降低发光元件133R的输出、逐渐提高发光元件133B的输出,则如图14所示的第1控制过程所示,光色在L*a*b*表色系中、比发光元件133R的色度坐标与发光元件133B的色度坐标所连成的直线略微靠圆周侧变化。这样,在第1控制过程中,光色会经过鲜艳的紫红色,从而,可能会给利用者带来不自然的印象。
对此,实施方式中,在从仅发光元件133R点灯的状态变化为仅发光元件133B点灯的状态的过程中,执行如下控制:以经过第2控制过程的方式添加绿色(G),该第2控制过程经过比第1控制过程靠近L*a*b*表色系的原点的区域。即,控制部115在从第1点灯状态变化为第2点灯状态时,执行如下控制:在变化过程中所呈现的光色的L*a*b*表色系的色度位于比第1点灯状态的色度坐标与第2点灯状态的色度坐标所连成的直线更靠原点的区域。
由此,在点灯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因光色经过彩度相对低的区域,因此,能使外观的不自然度缓和。在图14所示的示例中,在第2控制过程中,光色从红色(R)经过发红的白色及发蓝的白色且变化为蓝色(B)。因此,能抑制带来不自然的印象。
图15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该示例中,对于选择了“绚丽”模式、“舒适”模式、或“影院”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绚丽”按钮181而选择“绚丽”模式(步骤S101)。或者,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舒适”按钮182而选择“舒适”模式(步骤S103)。或者,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影院”按钮183而选择“影院”模式(步骤S105)。
接着,控制部115判断是否设定了定时(timer)功能(步骤S107)。该示例中的定时功能即所谓睡眠用的“定时关闭功能”,是指在规定时间后使发光元件133熄灯的功能。当未设定定时功能时(步骤S107:否),控制部115继续判断是否设定了定时功能(步骤S107)。
另一方面,当已设定定时功能时(步骤S107:是),控制部115执行“睡眠辅助”模式。“睡眠辅助”模式下所执行的控制如例如上文关于图9~图12(b)的说明所述。接着,控制部115使所有的发光元件133熄灯(步骤S111)。这样,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当选择了“睡眠辅助”模式以外的点灯模式、即已预先调整了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的点灯模式(第2点灯模式)时,若设定定时功能,则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经过“睡眠辅助”模式而使所有的发光元件133熄灯。换而言之,当选择了“睡眠辅助”模式以外的点灯模式、即已预先调整了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的点灯模式时,若设定定时功能,则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从所选择的点灯模式转移至“睡眠辅助”模式。该控制与仅使“绚丽”模式、“舒适”模式或“影院”模式下的点灯减光且熄灯的控制不同。
由此,通过经过不阻碍入眠的“睡眠辅助”模式而使定时功能运行,从而,例如即便在设定了具有唤醒作用的点灯模式(例如“绚丽”模式等)时,也能促进入眠。因此,能提供抑制对睡眠的不良影响的灯光。
图16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该示例中,对选择了“绚丽”模式、“舒适”模式、或“影院”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绚丽”按钮181而选择“绚丽”模式(步骤S121)。或者,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舒适”按钮182而选择“舒适”模式(步骤S123)。或者,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影院”按钮183而选择“影院”模式(步骤S125)。
这样,控制部115设为不可进行个别控制(步骤S127)。即,当选择了已预先调整了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的点灯模式时,控制部115禁止了如下功能:调整每个发光色的调光比而使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可变。由此,能抑制无法获得特定的调色比的效果的现象。换而言之,能保持已预先调整了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的各点灯模式的设定信息。
另外,当选择了“睡眠辅助”模式时,可在“睡眠辅助”模式下点灯的灯泡色(L)、红色(R)及绿色(G)的范围内,调整每个发光色的调光比而使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可变。即,在“睡眠辅助”模式下,也可在灯泡色(L)、红色(R)及绿色(G)的范围内进行调光及调色。
接着,控制部115判断是否已设定为“全光”模式(步骤S129)。所谓“全光”模式是指,使光源部130中的灯泡色(L)及日光色(D)的所有的发光元件133的光输出为最大而将发光色混色的模式。“全光”模式中,体现出颜色的再现性高且显色性优良的日光色系的光。当未设定为“全光”模式时(步骤S129:否),控制部115继续判断是否设定为“全光”模式(步骤S129)。
另一方面,当例如使用者通过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全光”按钮189(参照图8(a)及图8(b))而设定为“全光”模式时(步骤S129:是),控制部115解除不可进行个别控制的状态,而设为可进行个别控制。另外,控制部115可不仅在设定为“全光”模式时解除不可进行个别控制的状态,而且在所选择的点灯模式(“绚丽”模式、“舒适”模式、或“影院”模式)被解除时也解除不可进行个别控制的状态。由此,使用者可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R”按钮185、“G”按钮186及“B”按钮187,而调整每个发光色的调光比从而使每个发光色的光输出可变。
另外,并不限于该示例,当选择了“绚丽”模式、“舒适”模式、或“影院”模式时,也可在各个点灯模式的范围内进行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的个别控制。由此,在各个点灯模式的范围内,能对红色(R)、绿色(G)及蓝色(B)进行微调整。
或者,当选择了“绚丽”模式、“舒适”模式、或“影院”模式时,也可对于各个点灯模式下未使用的发光色进行个别控制。由此,能对各个点灯模式下未使用的发光色进行微调整。
图17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若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30分钟后关闭”按钮188(参照图8(a)及图8(b))而选择定时功能(步骤S141),则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先使主光源及副光源中的主光源熄灯(步骤S143)。例如,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L及发光元件133D熄灯。接着,控制部115执行使副光源熄灯的控制(步骤S145)。例如,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熄灯。
另外,定时功能如上文关于图15的说明所述。
例如,当发出灯泡色(L)的光、红色(R)的光及绿色(G)的光的混光时,若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30分钟后关闭”按钮188而选择定时功能,则控制部115先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中的发光元件133L熄灯。接着,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R及发光元件133G熄灯。
由此,一般而言,主光源的照度高于副光源的照度,因此,通过使主光源的照度先下降,从而能在熄灯前使照度相对较低的副光源点灯,且利用相对较低的照度来进行熄灯操作。因此,能提供抑制对睡眠的不良影响的灯光。
图18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若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30分钟后关闭”按钮188而选择定时功能(步骤S151),则控制部115执行使主光源及副光源中的副光源先熄灯的控制(步骤S153)。例如,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熄灯。接着,控制部115执行使主光源熄灯的控制(步骤S155)。例如,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L及发光元件133D熄灯。
另外,定时功能如上文关于图15的说明所述。
例如,当发出灯泡色(L)的光、红色(R)的光及绿色(G)的光的混光时,若使用者例如操作遥控发送器180的“30分钟后关闭”按钮188而选择定时功能,则控制部115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中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光元件133G先熄灯。接着,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L熄灯。
由此,例如,当红色(R)的光与绿色(G)的光的混光的相关色温度在熄灯前带来不协调感时,通过使发光元件133R及发光元件133G先熄灯,能消除熄灯前的不协调感。此时,在熄灯前能提供灯泡色(L)的光。
图19为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的又一示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该示例中,对于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处于熄灯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设在电源部110的底盘内部的电路零件116包含未图示的传感器(sensor)。作为传感器,可列举例如感测人的存在的人感传感器等。作为人感传感器,可列举例如使用红外线的传感器、或使用超声波的传感器、或使用微(micro)波的传感器等。另外,传感器也可安装于器具本体120。
根据本发明人的见解,色温度或相关色温度相对较低的光色不易妨碍睡意。因此,在就寝前或夜间的时间相对较短的照明中,色温度或相关色温度相对较低的光色更适宜。然而,为了实现色温度或相关色温度相对较低的光色,须使用色温度或相关色温度相对较低的发光元件。
对此,在图19所示的示例中,当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处于熄灯状态时(步骤S161),控制部115判断人感传感器是否感测到人(步骤S163)。当人感传感器未感测到人时(步骤S163:否),控制部115继续判断人感传感器是否感测到人(步骤S163)。
另一方面,当人感传感器感测到人时(步骤S163:是),控制部115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发出红色(R)的光的发光元件133R及发出绿色(G)的光的发光元件133G点灯,且使其成为相关色温度比仅发光元件133L点灯的状态下的相关色温度低的点灯状态。例如,当人感传感器感测到人时(步骤S163:是),控制部115执行“睡眠辅助”模式。
由此,在就寝前或夜间的时间相对较短的作业时,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感测到人且自动点灯。点灯的光色的相关色温度低于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的相关色温度。因此,在就寝前或夜间的时间相对较短的作业时,能实现不易妨碍睡意的光色。例如,当使用者在夜间去洗手间(toilet)等时,不会促使唤醒使用者,能抑制妨碍再次就寝的现象。
接着,对包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与感测单元的照明系统(system)进行说明。
照明系统包括上文关于图1(a)~图19所述的照明器具100与感测单元。作为感测单元,可列举例如人感传感器、生物体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或负载传感器等。作为人感传感器,可列举例如使用红外线的传感器、使用超声波的传感器、或使用微波的传感器等。作为生物体传感器,可列举对于脉波、心电、体温、体动、或血压等生物体信息进行测定的传感器。作为图像传感器,可列举例如具有相机(camera)等的图像传感器,即对人的活动、或眼睛的活动等进行感测的传感器。
实施方式的照明系统中,由传感器对居住者在寝室内的就寝前的行动进行感测,根据传感器的感测结果,在规定时间后自动使照明器具100熄灯。例如,若传感器对居住者在就寝前的行动进行感测,则照明系统在5分钟后开始使照明器具100熄灯,且在居住者不会注意的程度下的例如约10分钟的时间后使照明器具100减光且自动熄灯。作为“就寝前的行动”,可列举例如,居住者进入寝室的行动、居住者坐在床(bed)上的行动、准备睡觉的行动、感到睡意的眼睛的活动、穿睡衣(pajamas)的行动、或洗完澡的行动等。
由此,通过由传感器对居住者的就寝前的行动进行感测,则居住者无需进行特定的操作,便能使照明器具100在规定时间后自动熄灯。
实施方式的其他照明系统包括上文关于图1(a)~图19所述的多个照明器具100。对于多个照明器具100各自设有个别控制地址(address)。控制部115以时间差对多个照明器具100的调光及调色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控制。
例如,多个照明器具100配置在从天花板到床的范围内。例如,当多个照明器具100执行“睡眠辅助”模式时,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从天花板到床,以20分钟、21分钟、22分钟,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熄灯。接着,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以28分钟、29分钟、30分钟使照明器具100完全熄灯。即,控制部115依序使配置于天花板的照明器具100至设置于床的照明器具100熄灯。由此,能实现以日落的方式熄灯的时间差调光。
或者,例如,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使日光色(D)与蓝色(B)的发光色混色。例如,控制部115从照明器具100的熄灯状态起使发出灯泡色(L)的光的发光元件133L点灯,之后,使发出日光色(D)的光的发光元件133D与发出蓝色(B)的光的发光元件133B点灯且执行调光及调色中的至少任一个。由此,可促使唤醒使用者。
或者,例如,多个照明器具100配置于从天花板至床的范围。例如,在照明器具100处于熄灯状态时,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从设置于床的照明器具100至配置于天花板的照明器具100,以0分钟、1分钟、2分钟的方式使时间错开而开始点灯。接着,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L点灯,且从床至天花板,在8分钟、9分钟、10分钟后执行调光及调色中的至少任一个。接着,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D与发光元件133B点灯,且从床至天花板,在28分钟、29分钟、30分钟后执行从调光及调色中的至少任一个。由此,能实现以日出的方式点灯的时间差调光。
另外,上文关于照明系统所述的时间为一例,并不仅限于此。
已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出,并不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可由其他各种形态实施,且可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多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属于发明的范围或宗旨,且属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发明及其同等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部,包括发出灯泡色光的第1发光元件、发出绿色光的第2发光元件及发出红色光的第3发光元件;及
控制部,执行如下控制:使由所述灯泡色光、所述红色光及所述绿色光混合而成的第1光、即xy色度图上的与黑体辐射轨迹的偏差为±0.02以内的能够在相关色温度下体现的第1色度点的第1光,变化为xy色度图上的y坐标为0.32以上、0.45以下且xy色度图上的x坐标为0.51以上的光谱轨迹所包围的区域内的第2色度点的第2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当将分光分布的能量的最大值设为1时,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控制:使500纳米以下的波长域内的能量的最大值为0.25以下的所述第1光,变化为500纳米以下的波长域内的能量的最大值为0.1以下的所述第2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灯泡色光的相关色温度为2000开尔文以上、3500开尔文以下,
所述第2发光元件在500纳米以上、560纳米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所述第3发光元件在600纳米以上的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30098A JP6256689B2 (ja) | 2014-02-19 | 2014-02-19 | 照明器具 |
JP2014-030098 | 2014-02-1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48101A true CN104848101A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3847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83648.9A Pending CN104848101A (zh) | 2014-02-19 | 2014-09-19 | 照明器具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56689B2 (zh) |
KR (1) | KR20150098175A (zh) |
CN (1) | CN104848101A (zh) |
TW (1) | TWI618449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19077A (zh) * | 2017-12-22 | 2018-04-1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盒 |
CN109392228A (zh) * | 2017-08-10 | 2019-02-26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照明系统 |
CN110260199A (zh) * | 2019-05-09 | 2019-09-20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灯具 |
CN111189015A (zh) * | 2019-11-11 | 2020-05-22 | 浙江凯耀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健康智能的吸顶灯 |
CN112075128A (zh) * | 2018-07-26 | 2020-12-1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照明器具、照明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TWI848774B (zh) * | 2023-07-20 | 2024-07-11 | 九泰光電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多變化燈具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43301B2 (ja) * | 2014-07-08 | 2017-12-06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6785471B2 (ja) * | 2016-10-17 | 2020-11-1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設定方法、設定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767315B2 (ja) * | 2017-06-28 | 2020-10-14 |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TWI669988B (zh) * | 2018-05-30 | 2019-08-21 | 國立清華大學 | 智慧型光源 |
JP2019205768A (ja) * | 2018-05-30 | 2019-12-0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照明器具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57537B2 (ja) * | 2004-08-20 | 2012-01-18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照明システム |
JP5794473B2 (ja) * | 2011-09-08 | 2015-10-14 |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5851896B2 (ja) * | 2012-03-15 | 2016-02-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照明システム |
JP5743960B2 (ja) * | 2012-06-08 | 2015-07-01 | 株式会社東芝 | 制御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
-
2014
- 2014-02-19 JP JP2014030098A patent/JP6256689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9-02 KR KR1020140116276A patent/KR2015009817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4-09-18 TW TW103132188A patent/TWI61844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9-19 CN CN201410483648.9A patent/CN10484810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2228A (zh) * | 2017-08-10 | 2019-02-26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照明系统 |
TWI757504B (zh) * | 2017-08-10 | 2022-03-11 |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 照明系統 |
CN107919077A (zh) * | 2017-12-22 | 2018-04-1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盒 |
CN112075128A (zh) * | 2018-07-26 | 2020-12-1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照明器具、照明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CN110260199A (zh) * | 2019-05-09 | 2019-09-20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灯具 |
CN111189015A (zh) * | 2019-11-11 | 2020-05-22 | 浙江凯耀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健康智能的吸顶灯 |
TWI848774B (zh) * | 2023-07-20 | 2024-07-11 | 九泰光電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多變化燈具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5156263A (ja) | 2015-08-27 |
KR20150098175A (ko) | 2015-08-27 |
TWI618449B (zh) | 2018-03-11 |
TW201534178A (zh) | 2015-09-01 |
JP6256689B2 (ja) | 2018-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64867U (zh) | 照明器具 | |
CN104848101A (zh) | 照明器具 | |
JP6802803B2 (ja) | 混合スペクトルを用いる多重チャネルランプ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EP1462711B1 (en) | Color temperature-regulable led light | |
JP2008527446A (ja) | ライトショーを保存・定義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4848102B (zh) | 照明器具 | |
WO2016026153A1 (en) |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RU2608175C2 (ru) | Источник света с изменением яркости, отличающийся изменением цвета при изменении яркости | |
EP2640164A1 (en) | Light source ignition devic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 |
CN204164866U (zh) | 光源单元及照明器具 | |
KR100545332B1 (ko) | 색온도 조정이 가능한 엘이디등(led 燈) 및 엘이디등의 색온도 조정방법 | |
JP6536662B2 (ja) | 照明器具 | |
JP6519891B2 (ja) | 照明器具 | |
JP6948016B2 (ja) | 照明器具 | |
KR100545334B1 (ko) | 색온도 조정이 가능한 엘이디등(led 燈) 및 엘이디등의 색온도 조정방법 | |
KR100545336B1 (ko) | 색온도 조정이 가능한 엘이디등(led 燈) 및 이 엘이디등의 색온도 조정방법 | |
KR100545333B1 (ko) | 색온도 조정이 가능한 엘이디등(led 燈) | |
KR20040067758A (ko) | 색온도 조정이 가능한 엘이디등(led 燈) | |
KR100545335B1 (ko) | 색온도 조정이 가능한 엘이디등(led 燈) | |
JP2020024834A (ja) | 照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