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0854A -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0854A
CN104840854A CN201510279171.7A CN201510279171A CN104840854A CN 104840854 A CN104840854 A CN 104840854A CN 201510279171 A CN201510279171 A CN 201510279171A CN 104840854 A CN104840854 A CN 104840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radix
chinese medicine
fructus
sem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91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0854B (zh
Inventor
浩健
周勤文
陈家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REN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REN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REN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REN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791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0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0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0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0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0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桔梗、知母、前胡、陈皮、大黄、甘草、川贝母、石膏、苦杏仁、紫苏叶、葶苈子、款冬花、百部、玄参、麦冬、密蒙花、天冬、五味子、枳壳、瓜萎子、半夏、木香、马兜铃、桑叶、罂粟壳按一定重量份配置,达到优化的目的,再经过浸渍、提取、煎煮、浓缩、过滤等步骤制得止咳化痰颗粒;本发明的中药各原料相互配合,燥湿化痰,疏散风热,生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主要用于咳嗽痰多、气喘、咽喉肿痛、肺热痰郁、痰黄稠粘等症,其吸收好,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
外邪侵犯于肺引起咳嗽,临床上以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为多见。咳嗽的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疗。现有的药物类型多为抗生素,既不能有效根除咳嗽,还易产生抗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吸收好,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毒副作用的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如下组分:桔梗20-200重量份、知母10-150重量份、前胡10-150重量份、陈皮10-150重量份、大黄10-150重量份、甘草10-150重量份、川贝母10-150重量份、石膏20-200重量份、苦杏仁15-175重量份、紫苏叶10-150重量份、葶苈子10-150重量份、款冬花10-150重量份、百部10-150重量份、玄参10-150重量份、麦冬10-150重量份、密蒙花5-75重量份、天冬10-150重量份、五味子5-75重量份、枳壳10-150重量份、瓜萎子10-150重量份、半夏20-200重量份、木香5-75重量份、马兜铃10-150重量份、桑叶10-150重量份、罂粟壳50-500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包括如下组分:桔梗30-150重量份、知母20-100重量份、前胡20-100重量份、陈皮20-100重量份、大黄20-100重量份、甘草20-100重量份、川贝母20-100重量份、石膏30-150重量份、苦杏仁25-125重量份、紫苏叶20-100重量份、葶苈子20-100重量份、款冬花20-100重量份、百部20-100重量份、玄参20-100重量份、麦冬20-100重量份、密蒙花10-50重量份、天冬20-100重量份、五味子10-50重量份、枳壳20-100重量份、瓜萎子20-100重量份、半夏30-150重量份、木香10-50重量份、马兜铃20-100重量份、桑叶20-100重量份、罂粟壳100-300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包括如下组分:桔梗50重量份、知母25重量份、前胡25重量份、陈皮25重量份、大黄25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川贝母25重量份、石膏50重量份、苦杏仁37.5重量份、紫苏叶25重量份、葶苈子25重量份、款冬花25重量份、百部25重量份、玄参25重量份、麦冬25重量份、密蒙花15重量份、天冬25重量份、五味子15重量份、枳壳25重量份、瓜萎子25重量份、半夏50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马兜铃25重量份、桑叶25重量份、罂粟壳125重量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上述止咳化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配方分别称取中药各组分;
b.川贝母、罂粟壳分别用浓度为70%、60%的乙醇做溶剂,浸渍20-30h,缓缓渗滤,渗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c.提取陈皮、木香、紫苏叶、前胡、枳壳的挥发油;
d.将步骤c提取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第一颗粒备用;
e.步骤b、c的药渣与马兜铃、百部一起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
f.将步骤e获得的混合液通过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或低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后先用冷水冲洗树脂柱至树脂柱上余液被顶出后,用浓度为10-20%的乙醇溶液作为洗脱液洗脱至洗脱液呈无色,再用浓度为80-95%的乙醇洗脱,回收洗脱液,调节pH值至中性;
g.将步骤f获得的洗脱液浓缩,冷却至室温,醇沉,滤过,在40-60℃条件下,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加入步骤b所得川贝母、罂粟壳流浸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清膏;
h.剩余组分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h,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40-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6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稠膏;
i.将步骤g的清膏和步骤h的稠膏混匀后加入糊精,蔗糖,混匀,加入乙醇,投入到干法制粒机内,制成第二颗粒,干燥备用;
j.将步骤d制成的第一颗粒与步骤i制成的第二颗粒充分混合,分装即得。
所述的步骤g中的浓缩是指在40-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
所述的步骤g中的醇沉是指加入浓度70-80%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60%,在1-3℃的密闭环境中静置1-2h。
所述的步骤h中的乙醇浓度为70-80%。
所述的糊精的添加量为1-1.5重量份。
所述的蔗糖的添加量为4-5重量份。
采用上述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止咳化痰的中药所采用的配比,能达到较佳的药性,改变了传统药材制成的片剂存在的药性不稳定、服用量大、服用困难等缺点;
(2)本发明止咳化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采用川贝母、罂粟壳等药材浓缩制成清膏,具有燥湿化痰,疏散风热,生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其余药材在煎煮前用冷水先浸泡,避免了一开始就用沸水浸泡或煎煮带来的药材表面组织所含蛋白质受热易凝固,淀粉糊化,妨碍水分浸入药材细胞内部等缺陷,提高药材有效成分的煎出;
(3)大孔吸附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对于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更高;
(4)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用于咳嗽痰多、气喘、咽喉肿痛、肺热痰郁、痰黄稠粘等症,其吸收好,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其包括如下组分:桔梗20-200重量份、知母10-150重量份、前胡10-150重量份、陈皮10-150重量份、大黄10-150重量份、甘草10-150重量份、川贝母10-150重量份、石膏20-200重量份、苦杏仁15-175重量份、紫苏叶10-150重量份、葶苈子10-150重量份、款冬花10-150重量份、百部10-150重量份、玄参10-150重量份、麦冬10-150重量份、密蒙花5-75重量份、天冬10-150重量份、五味子5-75重量份、枳壳10-150重量份、瓜萎子10-150重量份、半夏20-200重量份、木香5-75重量份、马兜铃10-150重量份、桑叶10-150重量份、罂粟壳50-500重量份。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配方分别称取中药各组分;
b.川贝母、罂粟壳分别用浓度为70%、60%的乙醇做溶剂,浸渍20-30h,缓缓渗滤,渗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c.提取陈皮、木香、紫苏叶、前胡、枳壳的挥发油;
d.将步骤c提取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第一颗粒备用;
e.步骤b、c的药渣与马兜铃、百部一起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
f.将步骤e获得的混合液通过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或低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后先用冷水冲洗树脂柱至树脂柱上余液被顶出后,用浓度为10-20%的乙醇溶液作为洗脱液洗脱至洗脱液呈无色,再用浓度为80-95%的乙醇洗脱,回收洗脱液,调节pH值至中性;
g.将步骤f获得的洗脱液浓缩,冷却至室温,醇沉,滤过,在40-60℃条件下,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加入步骤b所得川贝母、罂粟壳流浸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清膏;
h.剩余组分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h,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40-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6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稠膏;
i.将步骤g的清膏和步骤h的稠膏混匀后加入糊精,蔗糖,混匀,加入乙醇,投入到干法制粒机内,制成第二颗粒,干燥备用;
j.将步骤d制成的第一颗粒与步骤i制成的第二颗粒充分混合,分装即得。
本发明采用桔梗、知母、前胡、陈皮、大黄、甘草、川贝母、石膏、苦杏仁、紫苏叶、葶苈子、款冬花、百部、玄参、麦冬、密蒙花、天冬、五味子、枳壳、瓜萎子、半夏、木香、马兜铃、桑叶、罂粟壳按一定重量份配置,达到优化的目的,再经过浸渍、提取、煎煮、浓缩、过滤等步骤制得止咳化痰颗粒,科学配方、服用方便、见效快,一般3-5天内治愈,治愈率达98%以上。
实例1
以质量计的各中药原料组分分别为:桔梗20重量份、知母150重量份、前胡10重量份、陈皮25重量份、大黄10重量份、甘草150重量份、川贝母50重量份、石膏37.5重量份、苦杏仁25重量份、紫苏叶150重量份、葶苈子10重量份、款冬花10重量份、百部25重量份、玄参150重量份、麦冬10重量份、密蒙花75重量份、天冬10重量份、五味子5重量份、枳壳10重量份、瓜萎子150重量份、半夏20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马兜铃25重量份、桑叶25重量份、罂粟壳125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中的川贝母、罂粟壳分别用浓度为70%、60%的乙醇做溶剂,浸渍20h,缓缓渗滤,渗滤液浓缩成流浸膏,提取陈皮、木香、紫苏叶、前胡、枳壳的挥发油,上述药渣与马兜铃、百部一起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4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在1℃的密闭环境中静置1h,滤过,在40℃条件下,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加入川贝母、罂粟壳流浸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剩余组分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h,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4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清膏与稠膏混匀后加入1份的糊精,4份的蔗糖,混匀,加入浓度为70%乙醇,投入到干法制粒机内,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即得,临床跟踪60名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疗效好、见效快、效果显著。
典型例,张某,男,13岁,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服用本发明两天后,痰明显减少,咽喉肿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本发明两天后,病情痊愈。
实例2
以质量计的各中药原料组分分别为:桔梗50重量份、知母25重量份、前胡150重量份、陈皮10重量份、大黄25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川贝母10重量份、石膏50重量份、苦杏仁15重量份、紫苏叶25重量份、葶苈子25重量份、款冬花25重量份、百部10重量份、玄参25重量份、麦冬25重量份、密蒙花15重量份、天冬25重量份、五味子15重量份、枳壳25重量份、瓜萎子10重量份、半夏50重量份、木香5重量份、马兜铃150重量份、桑叶10重量份、罂粟壳50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中的川贝母、罂粟壳分别用浓度为70%、60%的乙醇做溶剂,浸渍25h,缓缓渗滤,渗滤液浓缩成流浸膏,提取陈皮、木香、紫苏叶、前胡、枳壳的挥发油,上述药渣与马兜铃、百部一起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5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50%,在2℃的密闭环境中静置1.5h,滤过,在50℃条件下,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3,加入川贝母、罂粟壳流浸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清膏,剩余组分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h,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5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5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清膏与稠膏混匀后加入1.3份的糊精,4份的蔗糖,混匀,加入浓度为75%乙醇,投入到干法制粒机内,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即得,临床跟踪60名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疗效好、见效快、效果显著。
典型例,方某,女,28岁,气喘,咽喉肿痛,肺热痰郁,咳嗽不止,服用本发明三天后,咽喉肿痛和咳嗽不止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本发明两天后,病情痊愈。
实例3
以质量计的各中药原料组分分别为:桔梗200重量份、知母10重量份、前胡25重量份、陈皮150重量份、大黄150重量份、甘草10重量份、川贝母150重量份、石膏200重量份、苦杏仁175重量份、紫苏叶10重量份、葶苈子150重量份、款冬花150重量份、百部150重量份、玄参10重量份、麦冬150重量份、密蒙花5重量份、天冬150重量份、五味子75重量份、枳壳150重量份、瓜萎子25重量份、半夏200重量份、木香75重量份、马兜铃10重量份、桑叶150重量份、罂粟壳500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中的川贝母、罂粟壳分别用浓度为70%、60%的乙醇做溶剂,浸渍30h,缓缓渗滤,渗滤液浓缩成流浸膏,提取陈皮、木香、紫苏叶、前胡、枳壳的挥发油,上述药渣与马兜铃、百部一起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每次3小时,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5,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60%,在3℃的密闭环境中静置2h,滤过,在60℃条件下,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5,加入川贝母、罂粟壳流浸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的清膏,剩余组分加水煎煮两次,每次3h,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5,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清膏与稠膏混匀后加入1.5份的糊精,5份的蔗糖,混匀,加入浓度为80%乙醇,投入到干法制粒机内,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即得,临床跟踪60名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疗效好、见效快、效果显著。
典型例,袁某,男,42岁,咳嗽,痰多,痰黄稠粘,咽喉肿痛,服用本发明三天后,上述症状减缓,继续服用本发明两天后,病情痊愈。
实例4
以质量计的各中药原料组分分别为:桔梗30重量份、知母100重量份、前胡20重量份、陈皮100重量份、大黄20重量份、甘草100重量份、川贝母20重量份、石膏150重量份、苦杏仁25重量份、紫苏叶100重量份、葶苈子20重量份、款冬花100重量份、百部20重量份、玄参100重量份、麦冬20重量份、密蒙花50重量份、天冬20重量份、五味子50重量份、枳壳20重量份、瓜萎子100重量份、半夏30重量份、木香50重量份、马兜铃20重量份、桑叶100重量份、罂粟壳100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中的川贝母、罂粟壳分别用浓度为70%、60%的乙醇做溶剂,浸渍30h,缓缓渗滤,渗滤液浓缩成流浸膏,提取陈皮、木香、紫苏叶、前胡、枳壳的挥发油,上述药渣与马兜铃、百部一起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每次3小时,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5,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60%,在3℃的密闭环境中静置2h,滤过,在60℃条件下,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5,加入川贝母、罂粟壳流浸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的清膏,剩余组分加水煎煮两次,每次3h,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5,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清膏与稠膏混匀后加入1.5份的糊精,5份的蔗糖,混匀,加入浓度为80%乙醇,投入到干法制粒机内,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即得,临床跟踪60名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疗效好、见效快、效果显著。
典型例,肖某,女,56岁,咳嗽,痰多,痰黄稠粘,咽喉肿痛,服用本发明三天后,上述症状减缓,继续服用本发明两天后,病情痊愈。
实例5
以质量计的各中药原料组分分别为:桔梗150重量份、知母20重量份、前胡100重量份、陈皮20重量份、大黄100重量份、甘草20重量份、川贝母100重量份、石膏30重量份、苦杏仁125重量份、紫苏叶20重量份、葶苈子100重量份、款冬花20重量份、百部100重量份、玄参20重量份、麦冬100重量份、密蒙花10重量份、天冬100重量份、五味子10重量份、枳壳100重量份、瓜萎子20重量份、半夏150重量份、木香10重量份、马兜铃100重量份、桑叶20重量份、罂粟壳300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中的川贝母、罂粟壳分别用浓度为70%、60%的乙醇做溶剂,浸渍30h,缓缓渗滤,渗滤液浓缩成流浸膏,提取陈皮、木香、紫苏叶、前胡、枳壳的挥发油,上述药渣与马兜铃、百部一起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每次3小时,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5,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60%,在3℃的密闭环境中静置2h,滤过,在60℃条件下,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5,加入川贝母、罂粟壳流浸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的清膏,剩余组分加水煎煮两次,每次3h,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5,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清膏与稠膏混匀后加入1.5份的糊精,5份的蔗糖,混匀,加入浓度为80%乙醇,投入到干法制粒机内,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即得,临床跟踪60名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疗效好、见效快、效果显著。
典型例,周某,男,17岁,咳嗽,痰多,痰黄稠粘,咽喉肿痛,服用本发明三天后,上述症状减缓,继续服用本发明两天后,病情痊愈。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由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其包括如下组分:桔梗20-200重量份、知母10-150重量份、前胡10-150重量份、陈皮10-150重量份、大黄10-150重量份、甘草10-150重量份、川贝母10-150重量份、石膏20-200重量份、苦杏仁15-175重量份、紫苏叶10-150重量份、葶苈子10-150重量份、款冬花10-150重量份、百部10-150重量份、玄参10-150重量份、麦冬10-150重量份、密蒙花5-75重量份、天冬10-150重量份、五味子5-75重量份、枳壳10-150重量份、瓜萎子10-150重量份、半夏20-200重量份、木香5-75重量份、马兜铃10-150重量份、桑叶10-150重量份、罂粟壳50-50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桔梗30-150重量份、知母20-100重量份、前胡20-100重量份、陈皮20-100重量份、大黄20-100重量份、甘草20-100重量份、川贝母20-100重量份、石膏30-150重量份、苦杏仁25-125重量份、紫苏叶20-100重量份、葶苈子20-100重量份、款冬花20-100重量份、百部20-100重量份、玄参20-100重量份、麦冬20-100重量份、密蒙花10-50重量份、天冬20-100重量份、五味子10-50重量份、枳壳20-100重量份、瓜萎子20-100重量份、半夏30-150重量份、木香10-50重量份、马兜铃20-100重量份、桑叶20-100重量份、罂粟壳100-30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桔梗50重量份、知母25重量份、前胡25重量份、陈皮25重量份、大黄25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川贝母25重量份、石膏50重量份、苦杏仁37.5重量份、紫苏叶25重量份、葶苈子25重量份、款冬花25重量份、百部25重量份、玄参25重量份、麦冬25重量份、密蒙花15重量份、天冬25重量份、五味子15重量份、枳壳25重量份、瓜萎子25重量份、半夏50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马兜铃25重量份、桑叶25重量份、罂粟壳125重量份。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化痰的中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配方分别称取中药各组分;
b.川贝母、罂粟壳分别用浓度为70%、60%的乙醇做溶剂,浸渍20-30h,缓缓渗滤,渗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c.提取陈皮、木香、紫苏叶、前胡、枳壳的挥发油;
d.将步骤c提取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第一颗粒备用;
e.步骤b、c的药渣与马兜铃、百部一起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
f.将步骤e获得的混合液通过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或低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后先用冷水冲洗树脂柱至树脂柱上余液被顶出后,用浓度为10-20%的乙醇溶液作为洗脱液洗脱至洗脱液呈无色,再用浓度为80-95%的乙醇洗脱,回收洗脱液,调节pH值至中性;
g.将步骤f获得的洗脱液浓缩,冷却至室温,醇沉,滤过,在40-60℃条件下,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加入步骤b所得川贝母、罂粟壳流浸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清膏;
h.剩余组分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h,每次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在40-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6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稠膏;
i.将步骤g的清膏和步骤h的稠膏混匀后加入糊精,蔗糖,混匀,加入乙醇,投入到干法制粒机内,制成第二颗粒,干燥备用;
j.将步骤d制成的第一颗粒与步骤i制成的第二颗粒充分混合,分装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g中的浓缩是指在40-6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g中的醇沉是指加入浓度70-80%乙醇,使乙醇浓度达40-60%,在1-3℃的密闭环境中静置1-2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h中的乙醇浓度为70-8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糊精的添加量为1-1.5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蔗糖的添加量为4-5重量份。
CN201510279171.7A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840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9171.7A CN104840854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9171.7A CN104840854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0854A true CN104840854A (zh) 2015-08-19
CN104840854B CN104840854B (zh) 2018-01-12

Family

ID=53841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9171.7A Active CN104840854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08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2058A (zh) * 2016-08-18 2016-12-14 安徽天乾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和胃消肿散瘀沙棘风味果胶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8640A (zh) * 2020-04-20 2020-07-10 海口欣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5758A (zh) * 2001-01-19 2002-08-28 杨孟君 纳米止嗽化痰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5758A (zh) * 2001-01-19 2002-08-28 杨孟君 纳米止嗽化痰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31 December 2005 *
缪也夫等: "止嗽化痰冲剂的临床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2058A (zh) * 2016-08-18 2016-12-14 安徽天乾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和胃消肿散瘀沙棘风味果胶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8640A (zh) * 2020-04-20 2020-07-10 海口欣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0854B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20683B (zh) 原料组合物和中药发酵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81623A (zh) 一种防治风寒风热流行性感冒的药食同源中药饮品
CN107890524A (zh) 一种川贝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1703A (zh) 一种狗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286B (zh) 小儿解表颗粒原药材的提取工艺
CN104840854A (zh)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6128B (zh) 一种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
CN103784638A (zh) 一种防治小儿热哮的中药汤剂
CN103961614A (zh) 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257763B (zh) 一种肉苁蓉水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234139B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882A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0796B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9681B (zh) 一种预防或治疗感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1437A (zh) 一种壁钱苦葛痔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386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1767A (zh) 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5067B (zh) 一种用于狭窄性胆管炎外科分流术后使用的药物组合物
CN106977465A (zh) 一种从川芎的茎叶中提取川芎嗪的方法
CN105194263A (zh) 一种治疗风湿型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97945A (zh) 一种治疗肺气管病的药物及其配制方法
CN106578183A (zh) 一种抗腹泻的黑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337960A (zh) 止咳化痰露
CN104352778A (zh) 用于治疗狗急性喉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815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