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68A - 实现电梯群控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实现电梯群控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68A
CN1048368A CN90103320A CN90103320A CN1048368A CN 1048368 A CN1048368 A CN 1048368A CN 90103320 A CN90103320 A CN 90103320A CN 90103320 A CN90103320 A CN 90103320A CN 1048368 A CN1048368 A CN 1048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ertain
floor
empty
appoin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90103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88B (zh
Inventor
辻伸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607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7986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660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7644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88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43Distribution of elevator cars, e.g. based on expected future n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1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time of the d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2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historical, statistical or predicted traffic data, e.g. by lear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6/00Data proces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Y10S706/90Fuzzy log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梯用群控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 括:电梯位置预测装置,用以预测当某个预定时间已 过时每部电梯所处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预计空梯 检测装置,用以根据预测出的电梯位置和方向来预测 出某部当预定时间已过时可供使用的空梯;以及指派 限制装置,用以限制将预计的空梯指派给某个楼层呼 叫。在该群控方法中,评价了由某个已指派给每部电 梯的已登录楼层呼叫所推算的等候时间,并根据评价 结果选出某部电梯受指派给该楼层呼叫。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用以实现可响应楼层呼叫,从多部电梯中选出来某部适当的电梯并指派它来满足该楼层呼叫的电梯群控;并且涉及一种实现这种群控的方法。
一般来说,群控服务是在某个装置多部电梯的建筑物内进行的。指派系统是实现群控服务的典型例子。这种指派系统设计得能够在某个楼层呼叫已被登录之后立即为每部电梯计算出一个指派评价值、选出某个具有最优指派评价值的电梯、并指派该梯来满足该楼层呼叫,以达到服务的目的。在这种指派系统中,由于只允许某部特定的电梯去响应楼层呼叫,就有可能实现更高的服务效率和更短的等候时间。在这种指派型的群控电梯中,常见的作法是将与每部电梯运行的各自方向有关的到达予告灯设置在每个停梯楼层上。在每个停梯楼层等候的人员通过到达予告灯提供的指示信号可以知道那部电梯已被指派来满足该楼层呼叫。从而,等候的人员就可以方便地走到该特定电梯所在电梯井的门前。
在上面所述的楼层呼叫指派系统中,指派评价值是基于当前情况将按比例变化的假设计算出来的,以确定哪部电梯应被指派去满足所关心的楼层呼叫。更具体地来说,每部电梯响应该楼层呼叫依次到达各个停梯楼层所需时间的预计值(以下称作“预计到达时间”)和从该楼层呼叫被登录之后所经过的时间(以下称作“经过时间”)是根据每部电梯的当前位置和方向以及现已登录的各个楼层呼叫或梯内呼叫得出的。此外,相应于所有现已登录的楼层呼叫的预计等候时间是通过将预计到达时间与经过时间相加计算出来的。预计等候时间的总和或者预计等候时间平方的总和可以得出并作为前述的指派评价值,进而,具有最小指派评价值的电梯被指派给前述的楼层呼叫。但是,这样一种常规系统存在着几个问题。例如,有关针对该楼层呼叫的指派是否为最优的判定必须根据当前情况作出。结果,如果某个用户在前述指派已完成之后重新登录一个楼层呼叫,则这种常规系统会迫使该用户等候一段过长的时间。
前面所述的问题将参照图15-18所示的例子作更为详细的说明。参看图15,第一部电梯A正在向上运行以响应第六层的梯内呼叫6C,而第二部电梯B被指派给第五层的上行呼叫5u并且正在运行以响应上行指派5uB。在这种状况下,下行呼叫9d在第九层处被登录,如图16所示。如果指派评价值是按照上面所述的常规指派系统得出的,第九层的下行呼叫就被指派给电梯A,从而平均起来缩短了等候时间。电梯A得到第九层的下行指派9dA,结果就有两部电梯向上运行。
如果在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已被登录之后延迟一段时间,上行呼叫1u在某个较低楼层譬如第一层处被登录,则第一层的上行呼叫1u对于电梯A和B是第二呼叫。无论上行呼叫被指派给哪部电梯,受指派的电梯将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对其作出反应,而用户被迫等候一段较长的时间。
如果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被指派给电梯B,就有可能如图17所示,在此后大约15秒内,电梯A空着停在第六层,而电梯B则服务于第五层,假定此处第十层的梯内呼叫10C被登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第一层的上行呼叫1u此后被登录,等候在第六层处的电梯A也会立即运行到第一层,如图18所示。因而,用户不会被迫等候一段较长的时间。如上所述,为了避免出现较长的等候时间,考虑了在不久的将来各部电梯是如何分布的以及某个特定电梯空着的可能性,并且有必要指派每个楼层呼叫使得不致在某个特定位置集中许多部电梯,尽管这种指派可能会暂时导致一段较长的等待时间。
如下面将要说明的,对于一种能够指派楼层呼叫以避免许多部电梯集中在同一位置的方法,已经提出了各种建议。但是,采用任何已提出的方法,都不可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益。
日本专利公报55-32625号公布了一种电梯用群控装置,力图避免所有电梯集中在同一位置并提高服务效率。所公布的装置采用了一种指派系统,其中当某个楼层呼叫被登录时,这个楼层呼叫就被指派给一部可望将停在某个接近于该楼层呼叫发出位置的停梯楼层的电梯。但是,这样一种常规的指派系统仍会遇到较长等候时间的问题。这是因为这种常规系统仅仅注意是否存在某个能停在附近楼层的电梯,而对于到该电梯到达所关心的楼层要用多长时间、其它已登录楼层是如何分布的、对每个已登录楼层何时作出响应、在不久的将来是否有某个电梯将空着、除所关心的电梯之外的每部电梯处在哪个楼层、每部电梯将向哪个方向运行等等,不能作出适当的判断。
日本专利公报62-56076号公布了一种电梯用群控方法。所公布的方法其特征为一种指派方法,其中一部电梯被停放在最后一名乘客离去的楼层,处于备用状态。该指派方法包括这样一些步骤:暂时将新的楼层呼叫依次指派给每部电梯以预计各个已受暂时指派的电梯停候的位置;由各个已受暂时指派电梯的预计的备用位置和其它电梯的位置计算出电梯的分散程度;至少将前述分散程度作为各个已受暂时指派电梯的评价值,其方式为具有较大分散程度的电梯更便于被指派给该楼层呼叫,由此根据各部电梯的评价值选出一部应将楼层呼叫指派给它的特定的电梯。在具有上面所述方案指派方法中,即使对楼层呼叫的服务已经完成之后,电梯也可以广泛分散,以避免不必要的空梯在它们分散的备用状态下被开动。因而,上面所述的指派方法具有可实现明显的节能和建筑物内居民可无烦脑地使用电梯的优点。但是,如从日本专利公报62-56076号所公布的目的中明显可见的,以上的指派方法是针对非频繁的服务的,如在夜间,并且基于当所有的电梯都空着并在停候时单一的楼层呼叫被登录的假设。由于这个原因,这种指派方法不能适用于在楼层呼叫一个接着一个被登录而电梯需响应许多呼叫来运行的服务条件下楼层呼叫的指派,那样会造成较长等候时间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原因是上面所述的指派方法试图均衡空梯位置,因而设计得未顾及除前述已受暂时指派电梯之外的各部电梯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正如从这样一种指派方法的假设中可以看出的,没有必要顾及其它电梯位置的变化。第二个原因是有关楼层呼叫指派的决定是通过仅注意前述已受暂时指派电梯当最后一名乘客离去并且这部电梯进入停候状态时所处的位置来作出的。(在这个时候,所有电梯都空着并停候着。)
另外一种采用模糊理论的新的群控系统是1988年10月3-5日在新鸿大学工程系举行的一次有关电气与信息技术的1988年度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集第2卷第2部分第117-120页上“电梯用群控装置”中提出的。这篇论文介绍了下面的例子。当有一个楼层呼叫出现在比如说某个较高楼层,如果当这个楼层呼叫被指派给某部电梯A时电梯有可能将集中在较高楼层,除某部或某些部具有这种可能性的电梯之外的指派候选电梯被确定,并且某部具有最小评价值的电梯被从这些指派候选电梯中选出。
这篇论文介绍了如图19中所示的某个模拟实例。在图示的状况下,如果一个第十层处的下行呼叫被登录,最好有较优评价值的电梯(即第三部电梯)被从除空着的第二部电梯和第四部电梯之外的各有某个上层梯内呼叫的第一部电梯和第三部电梯中选出的作为受指派的电梯。按照这个想法;有可能实现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的楼层呼叫考虑在内的指派,从而可以避免出现较长的等候时间。但是,在这个模拟实例中,有关电梯是否集中在较高楼层的决定是仅基于“有无某个较高楼层的楼层呼叫“或”有无某部处于较高楼层的受指派电梯”的条件作出的,并且电梯之间位置关系随时间的变化未予考虑。任何一部电梯都可能到达该较高楼层,但是,由于与其它电梯的位置关系并未明确确定,电梯将不会“集中在较高楼层”是高度假设的。在这种情况,仅仅因为空梯被排除在指派之外,等候时间将变得甚至更长。
上面所述的问题将参照图20-22所示的例子予以更详细的说明。参照图20,第一部电梯A响应第六层的梯内呼叫60向上运行通过第四层,而第二部电梯B没有第六层的呼叫并且关着门空着。在这种状况下,假定下行呼叫9d在第九层处被登录,如图21所示。按照上面所述的模糊规则,如果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被指派给电梯B,肯定电梯A和B会集中在某个较高楼层。因而,某部除空梯B之外的电梯-这个例子中的电梯A-被当作是一部指派候选电梯,并且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被指派给电梯A。因而,如果在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已被指派之后上行呼叫1u在某个较低楼层比如说第一层立即被登录,第一层的上行呼叫1u被指派给停候在第六层的电梯B,并且电梯B立即运行到第一层。因此,过长的等候时间不会出现。
但是,如上面所述,将空梯排除在外仅在楼层呼叫倾向于比较频繁地出现在较低楼层的服务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在某段时间在较低楼层无楼层呼叫出现的明显的间歇的服务条件的情况下,下面的安排对缩短平均等候时间是有利的。空梯B被派去响应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然后,考虑到某个将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楼层呼叫,可望在那时空着的电梯A被派去响应该楼层呼叫;例如,如果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未指派给电梯A,电梯A如图22所示在15秒之后在第六层处完成其服务并成了空的。
如上面所述,在该常规方法中,空梯被排除在指派过程之外,而没有顾及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某部完成了对某个楼层呼叫的响应并关着门进入停候状态的电梯(即预计的空梯)出现的可能性。因而,未能充分缩短等候时间的问题仍会出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解决上面所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实现由电梯群控的方法和装置,这两者能使缩短在从当前时刻持续到不久的将来的时间内由某个楼层呼叫所引致的等候时间成为可能。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梯用群控装置,其中包括:楼层呼叫登录装置,用以登录当楼层按钮被启动时出现的楼层呼叫;指派装置,用以从多路电梯中选出某部电梯去服务楼层呼叫并接着指派该被选出的电梯给该楼层呼叫;电梯控制装置,用以控制电梯的操作,诸如电梯的运行方向、电梯的启动与停止和电梯门的开启与关闭,并用以驱动电梯去响应某个相应的梯内呼叫和楼层呼叫;备用装置,用以在电梯已响应所有梯内呼叫之后将电梯置于备用状态;电梯位置预测装置,可依次响应梯内呼叫和楼层呼叫,用以执行预测在某段预定时间已过时每部电梯所处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的预测运算;预计空梯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根据电梯位置预测装置所预测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期望在预定时间已过时无呼叫可响应的电梯作为预计的空梯;以及指派限制装置,用以限制由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预计的空梯当楼层呼叫登录装置登录某个楼层呼叫时被指派装置指派往该楼层呼叫的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群控装置,其中包括楼层呼叫登录装置,用以登录当楼层按钮被启动时出现的楼层呼叫;指派装置,用以从多部电梯中选出某部电梯去服务该楼层呼叫并接着指派该被选出的电梯去往该楼层呼叫;电梯控制装置,用以控制电梯的操作,诸如电梯的运行方向、电梯的启动与停止和电梯门的开启与关闭,并用以驱动电梯去响应某个相应的梯内呼叫和楼层呼叫;备用装置,用以在电梯已响应所有梯内呼叫之后将电梯置于备用状态;空梯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关着门而无呼叫可响应的电梯作为空梯;电梯位置预测装置,可依次响应梯内呼叫和楼层呼叫,用以执行预测在某段预定时间已过时每部电梯所处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的预测运算;预计空梯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根据电梯位置预测装置所预测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可望在预定时间已过时空着的预计的空梯;以及指派限制装置,用以限制在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至少一部空梯而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未检测出任何预计的空梯的情况下由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前述至少一部空梯当楼层呼叫登录装置登录某个楼层呼叫时被指派装置指派去往该楼层呼叫的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用群控方法,其中包含的步骤有:输入楼层按钮信号和由电梯控制器传来的状态信号,根据楼层按锂信号和状态信号登录楼层呼叫,检测出关着门而无呼叫可响应的空梯,计算出每部电梯到达每个停梯楼层所需的预计到达时间,计算出在某段预定时间已过时每部电梯所处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计算出空梯数量、可望当预定时间已过时处于每个区域内的预计的电梯数量,以及可望无呼叫可响应的预计的空梯数量,当楼层呼叫被登录时根据空梯数量,预计的电梯数量和预计的空梯数量将楼层呼叫暂时指派给每部电梯,评价由被指派给每部电梯的已登录楼层呼叫所引致的等候时间,以及根据评价步骤的结果选出某部电梯受指派给该楼层呼叫,借此实现指派。
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此发明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将是显而易见的。
图1为一方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梯群控装置的完整方案;
图2为一方框图,表示图1中的群控装置;
图3为群控程序的流程图;
图4为图3中的空梯检测程序的流程图;
图5为图3中的电梯位置检测程序的流程图;
图6为图3中的电梯数量预测程序的流程图;
图7为图3中的指派限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8为一示意图,表示某个建筑内的区域划分状况;
图9和10为示意图,表示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特定呼叫与电梯位置之间的关系;
图11为图示,表示对第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修改;
图12为一流程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指派限制程序;
图13和14为示意图,表示在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特定呼叫与电梯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
图15至22为示意图,表示在常规电梯上特定呼叫与电梯位置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此发明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将参照附图予以说明。图1至10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图。在下面对第一个实施例的说明中,假定有四部电梯安装在一幢十二层建筑内。
图1为表示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梯群控装置的完整方案的方框图,并且所示方案中包括群控装置10和用来分别控制第一至第四部电梯的电梯控制器11至14。楼层呼叫登录装置10A完成每个停梯楼层处楼层呼叫(上行呼叫和下行呼叫)的登录/取消,并计算出经过时间,即楼层呼叫已被登录之后经过的时间。预计到达时间计算装置10B计算出预计的到达时间,即与电梯运行方向无关的每部电梯到达每个停楼楼层所需时间的预计值。指派装置10C选出最适合去服务一个楼层呼叫的单一的电梯,并指派选出的电梯去服务。指派装置10C根据由楼层呼叫引致的预计等候时间和后面将予说明的指派限制装置来完成指派操作。电梯位置预测装置10D完成预测在当前时刻之后的某个预定时间T已过时电梯的位置和方向的操作。电梯数量预测装置10E完成根据由电梯位置预测装置10D预测出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来预测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将处于某个预定的停梯楼层区域内的电梯数量的操作。备用装置10F将处在已响应所有呼叫时所在特定楼层或停梯楼层或停梯楼层的电梯置于备用状态。空梯检测装置10G检测出口保持关着而并不等待去响应呼叫的作为空梯的电梯。预计空梯检测装置10H通过从当前时刻有呼叫可响应或正在响应呼叫的电梯中选出可望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空着的电梯来检测出预计的空梯,指派限制装置10J决定将楼层呼叫指派给前述预计的空梯是否应受到限制即预计的空梯是否应从为指派而指定的那组电梯中排除出去。
已知的楼层呼叫取消装置11A设置在第一部电梯用的电梯控制器11中,并产生相应于从每个停梯楼层传来的楼层呼叫的楼层呼叫取消信号。电梯控制器11还包括:已知的梯内呼叫登录装置11B用以登录从每个停梯楼层传来的楼层呼叫;已知的到达予告灯控制装置11C,用以控制点亮装在每个停梯楼层的到达予告灯(未予图示)的操作;已知的运行方向控制装置11D,用以控制并确定电梯运行的方向;已知的先进控制装置11E,用以控制电梯的启动、行进和停止以使其响应相应的梯内呼叫或已指派的楼层呼叫;以及已知的梯门控制装置11F,用以控制电梯门的开启和关闭。尽管未予图示,第二至第四部电梯用的电梯控制器12至14实际上具有与电梯控制器11相同的布局和结构。
如图2所示,群控装置10是由一部微计算机构成的,其中包括一个MPU(微处理单元)101、一个ROM102、一个RAM103、一个输入电路104和一个输出电路105。输入电路104接收从装在每个停梯楼层的楼层按钮传来的楼层按钮信号19,以及相应于分别用于第一至第四部电梯的电梯控制器11至14的状态信号。输出电路105输出信号20到装在每个楼层按钮内的楼层按钮灯,并输出指令信号分别用于第一至第四部电梯的电梯控制器11至14。
第一个实施例的操作将参照图3至8予以说明。
首先,群控操作的要点将参照图3予以说明。
步骤31所示的输入程序由一已知的程序构成,并被用来输入楼层按钮信号19和从各个电梯控制器11至14传来的指示有关电梯位置、电梯方向、每部电梯的启动、行进和停止、每个梯门的开启和关闭、电梯负载或梯内呼叫的信息的状态信号,或者楼层呼叫取消信号。
步骤32所示的楼层呼叫登录程序为一已知的程序,并被用来决定某个楼层呼叫是否应被登录或取消和/或某个楼层按钮灯是否应被打开或关掉。楼层呼叫登录程序还完成有关楼层呼叫的经过时间的运算。
步骤33所示的空梯检测程序检测出门保持关闭而并不等待去响应呼叫的作为空梯的电梯,如图4所示。在图4中,步骤46,亦即步骤42-45,表示一个用来检测第一部电梯当前是否空着的过程如果第一部电梯没有任何梯内呼叫或任何已指派的楼层呼叫,并且门保持关着而没有指定的电梯方向,该过程按步骤42-步骤44-步骤45的顺序进行。在步骤45处,空梯标志AV1被复位为“1”。否则,在步骤43处,空梯标志AV1被复位为“O”。而后,在步骤47,48和49处,同样确定第二、第三和第四各部电梯是否空着,并且相应的空梯标志被置于所需的状态。
步骤34所示的预计到达时间计算程序完成有关每部电梯j(j=1、2、3、4)到达每个停梯楼层i所需的预计到达时间Aj(i)的运算。在这种情况下,i=1、2、……11表示设在每个楼层B2、B1、1……和9的上行停梯楼层,而i=12、13、……22对应于设在每个楼层10、9、……1和B1的下行停梯楼层。预计到达时间的计算基于这些假设:电梯运行经过一个楼层需要2秒钟,电梯停下来一次需要10秒钟,以及电梯以预定的顺序运行经过各停梯楼层。预计到达时间是以一种已知的方式计算出的。
步骤35所示的电梯位置预测程序完成得出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第一至第四各部电梯所处的预计的电梯位置F1(T)-F4(T)和预计的电梯方向D1(T)-D4(T)的预测运算。电梯位置预测程序将参照图5作详细说明。
在图5所示的电梯位置预测程序中,步骤65,即步骤51-64,表示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第一部电梯所处的预计的电梯位置F1(T)和预计的电梯方向D1(T)。如果有任何特定的楼层呼叫被指派给第一部电梯,该进程则按步骤51-步骤53的顺序进行在步骤53处,预定某个由特定楼层呼叫所指明的紧挨在最远楼层之前的楼层将是最后呼叫楼层。这个最后呼叫楼层以考虑到电梯到达该楼层所取方向(最上楼层的下行方向和最下楼层的上行方向)而被作为最后预计呼叫楼层h1。如果第一部电梯只是等待某个梯内呼叫而并未等待某个已指派的楼层呼叫,该进程则按步骤51-步骤52-步骤54的顺序进行。在步骤54处,预定呼叫第一部电梯的最远楼层为最后呼叫楼层。这个最后呼叫楼层以考虑进电梯到达该楼层所取的方向而被作为最后预计呼叫楼层(h1。此外,如果第一部电梯既没有已被指派的楼层呼叫又没有梯内呼叫,则该进程按步骤51-步骤52-步骤55的顺序进行。在步骤55处,预定第一部电梯所处的位置或楼层将为最后呼叫楼层,并且这个呼叫楼层以考虑进此时第一部电梯所取的方向而被作为最后预计呼叫楼层h1
当得到了最后预计呼叫楼层h1,该进程进行到步骤56,此处确定第一部电梯是否空着。如果第一部电梯不是空的(AV1=“0”),该进程进行到步骤57,此处得出第一部电梯变成为空的所需的时间t1的预计值(以下称作“空梯预计时间t1”)。空梯预计时间t1是通过将第一部电梯到达最后预计呼叫楼层h1时的预计到达时间A1与第一部电梯在该楼层h1停止时的停止时间的预计值Ts(=10秒钟)相加而得到的。如果,在步骤55处,第一部电梯所处的位置或楼层被作为最后预计呼叫楼层h1,则停止时间中的剩余时间根据电梯的状态例如运行、减速、梯门开启操作、梯门已开启或梯门关闭操作而预计出来。如此预计的时间被作为空梯预计时间t1
而后,在步骤58处,确定在预定时间T过去之前第一部电梯是否将成为空的。如果空梯预计时间t1并不比预定时间T更长,这就表明第一部电梯在预定时间过去之前会变成空的。因而该进程从步骤58进行到步骤59,此处由最后预计呼叫楼层h1所指明的停梯楼层被作为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第一部电梯所达到的预计电梯位置F1(T)。而且,预计电梯方向D1(T)被置为“0”,此处“0”表示没有特定的电梯方向,“1”上行方向,以及“2”下行方向。而后,在步骤60处,第一部电梯的预计空梯标志PAV1被置为“1”。
如果第一部电梯的空梯预计时间t1比预定时间T更长,这表明第一部电梯即使在预定时间T已过之后也不会变成空的。因而该进程从步骤58进行到步骤61,此处某个可以使相对于楼层i-1的预计到达时间A1(i-1)和相对于楼层i的预计到达时间A1(i)表示为{A1(i-1)+Ts≤T<A1(i)+Ts}的停梯楼层i被作为当预定时间已过时第一部电梯所达到的预计电梯位置F1(T)。而且,与楼层i处的特定电梯方向相同的方向被作为预计电梯方向D1(T)。在步骤62处,第一部电梯的预计空梯标志PAV1被复位为“0”。
如果在步骤56处确定第一部电梯空着(AV1=“1”),该进程进行到步骤63,此处空梯预计时间t1被置为0秒钟。而后,在步骤64处,由最后预计呼叫楼层h1所指明的停梯楼层被作为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第一部电梯所达到的预计电梯位置F1(T)。而且,预计电梯方向D1(T)被置为“0”。而后,在步骤62处,第一部电梯的预计空梯标志被复位为“0”。
以这种方式,在步骤65处,计算出对应于第一部电梯的预计电梯位置F1(T)和预计电梯方向D1(T),并检测出预计的空梯而后,在每个都具有与步骤65相同过程的步骤66至步骤68中确定第二至第四各部电梯的预计电梯位置F2(T)至F4(T)、预计电梯方向D2(T)至D4(T)和预计空梯标志PAV2至PAV4
再次参照图3,步骤36所示的电梯数量预测程序计算出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处于某个预定停梯楼层处或某个预定停梯楼层区域内的电梯数量,例如,如图8所示,预计的电梯数量N1(T)至N6(T)是针对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相连停梯楼层的独立的停梯楼层Z1至Z6计算出来的。电梯数量预测程序将参照图6作详细说明。
在图6所示的电梯数量预测程序中,在步骤71处,预计的电梯数量N1(T)至N6(T)每个都被置为“0”,并且每个电梯编号和区域编号都被置为“1”作为它们的初始值。在步骤72处,根据第j部电梯的预计电梯位置Fj(T)和预计电梯方向Dj(T)确定当预定时间已过时第j部电梯是否处于某个区域Zm之内。如果预定第j部电梯处于区域Zm之内,则该进程进行到步骤73,此处对应于区域Zm的预计的电梯数量Nm(T)加一。当电梯编号j在步骤74处加一时,该进程进行到步骤75,此处确定有关所有电梯的判定是否都已完成。如果所有的判定尚未完成,该过程返回到步骤72,并且上面所述各步骤得以重新执行。
当所有电梯都经过了与区域编号m所指明的区域Zm有关的步骤72和73的处理时,该进程进行到步骤76,此处区域编号m增一并且电梯编号j被初始化为“1”。而后,步骤72至75的处理重复进行直到电梯编号超过4。当上面所述的处理针对所有区域Z1至Z6都已完成时,该进程进行到步骤77,此处确定区域编号已达到6。于是,预测对应于每个区域Z1到Z6的电梯数量的过程就完成了。
在步骤78至84中,计数出空梯数量NAV和预计的空梯数量NPAV。数量NAV和NPAV每个都在步骤78处被置为“0”如果第j部电梯空着,该进程从步骤79进行到步骤80,此处空梯数量NAV增一。如果第j部电梯为一预计的空梯,该进程按步骤79-步骤81-步骤82的顺序进行。在步骤82处,预计的空梯数量NPAV增一。在步骤83处,电梯编号j增一。在步骤84处,确定有关所有电梯的判定是否都已完成。如果所有的判定尚未都完成,该进程返回到步骤79,此处前述过程被重新执行。
以这种方式,计数出对应于每个区域的预计的电梯数量N1(T)至N6(T)、空梯数量NAV和预计的空梯数量NPAV,从而完成了电梯数量预测程序36。
在图3的群控程序中步骤37所示的指派限制程序里,当某个楼层呼叫C新近被登录时,可根据相应于楼层呼叫C的停梯楼层的位置预计的电梯数量N1(T)至Ns(T)、空梯数量NAV和预计的空梯数量NPAV来确定指派第一至第四各部电梯给新的楼层呼叫C是否应受到限制。确定出难于指派第一至第四各部电梯给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1至P4。随着每个指派限制评价值P1至P4增大,指派限制程度就会提高;这也就是说,如果某个特定的指派限制评价值为无穷大,那就表明相应的电梯最初就被排除在指派候选电梯之外了。这样一种判定的过程将参照图7予以详细说明。
在图7所示的指派限制程序中,如果:(1)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Z3或Z4)内的一组楼层呼叫,(2(2)没有空梯(NAV<1),(3)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可望处于较高楼层区域(Z3或Z4)内的电梯数量大到N3(T)+N4(T)>Na,(4)有数量小到1≤NAPV≤Nb的预计的空梯,以及(5)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地出现在某个较低楼层区域(Z1或Z6)内,则该进程按步骤85-步骤86-步骤87-步骤88-步骤89-步骤90的顺序进行。在步骤90处,对应于某部预计的空梯K(K{1、2、3、4})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k被置为“99999”,而对应于某部除预计的空梯之外的电梯n(n{1、2、3、4}且n≠K)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n被置为“0”。在以上所述的说明中,Na和Nb为常数。如果以上所述的条件至少有一个未予满足,则所有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1至P4被置为“0”。以这种方式,设置指派限制评价值P1至P4
在图3的群控程序10中步骤38所示的等候时间评价值程序完成对于有关当新的楼层呼叫C被暂时指派给第一至第四部电梯时由各个楼层呼叫推算出的等候时间的评价值W1至W4的运算。由于对于各个等候时间的评价值W1至W4的运算是已知的,只作简要说明。例如,如果新的楼层呼叫C被暂时指派给第一部电梯,每个楼层呼叫i(i=1、2、……22)当楼层呼叫C被暂时指派给第一部电梯时的预计等候时间U(i)(如果无楼层呼叫被登录,设置为0秒)可得出。如此得到的数值的平方和,即等候时间评价值W1=U(1)2+U(2)2+……U(222)被用来计算第一部电梯评价值。
而后,图3中步骤39所示的指派电梯选择程序根据指派限制评价值P1至P4和等候时间评价值W1至W4选出某部可向其指派楼层呼叫的单一的指派电梯。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当新的楼层呼叫C被暂时指派给第j部电梯时的总评价值Ej是由Ej=Wj+K·Pj(K:常数)得出的,并且某个相应于最小总评价值Ej的电梯被选作最优目标电梯。相应于楼层呼叫C的指派指令和予告指令都设置为该目标电楼。
如果有某部已响应所有楼层呼叫的空梯,图3中的步骤40所示的备用操作程序被启动来防止所有电梯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位置。更具体地来说,该程序决定前述空梯是否应在最后呼叫楼层或某个特定楼层被置于备用状态。如果决定该空梯应在某个特定楼层处被保持于备用状态,则驱动该空梯运行到该特定楼层的备用指令设置为该空梯。
图3中的步骤41所示的输出程序将如此设置的楼层按钮灯信号20传输到预定的楼层,并且还将诸如指派指令、予告指令和备用指令之类的指令传输到第一到第四每部电梯和每个控制器11至14。
包括步骤31至41的群控程序10按照上面所述的过程被重复执行。
而后第一个实施例的群控程序10的操作将参照图9和10作更为具体的说明。与图15-18结合使用的例子为求简捷而再次被采用。
假定,在图15所示的状况下,第九层处的下行呼叫9d被登录,如图9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第五层的上行呼叫5a的经过时间被假定为10秒。在此时,当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被暂时指派给某部电梯A时,则由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和第九层的上行呼叫5a所推算的对应的预计等候时间为24秒和16秒,且得到的等候时间评价值WA为WA=242+162=832。另一方,当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被暂时指派给某部电梯B时,则由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和第五层的上行呼叫5a所推算的对应的预计等候时间为28秒和16秒,且得到的等候时间评价值WB为WB=282+162=1040。因而,按照一种典型的常规指派方法,由于WA<WB,第九层的下行呼叫被指派给电梯A。
当预定时间T(T=20秒)已过去时,电梯A和电梯B恢复到图10中电梯A1和B1所示的位置。因而,在各个区域Z1至Z6中的预计的电梯数量为:N3(T)=2;并且N1(T)=N2(T)=N4(T)=N5(T)=N6(T)=0。因此,空梯数量NAV为0,并且预计的空梯数量NPAV为1。在上面所述的例子中,尽管某部无方向的电梯被当作上行电梯,电梯运行的方向有可能是根据该电梯的位置任意确定的。而且,在该例中,如果常数值Na和Nb分别为2和1,则N3(T)=2意味着所有电梯都处于同一个区域内。因而,在图7中指派限制程序的步骤90中,电梯A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A被置为99999而电梯B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B被置为0。因而,由于因EB=WB+PB=1040+0=1040而EA=WA+PA=832+99999=100831有EA>EB,总评价值最终被指派给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
在常规的指派方法中,由于总评价值被指派给电梯A,各部电梯容易被安排在某一行内,并且具有过长等候时间的呼叫经常出现。但是,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因考虑到当预定时间过去时电梯被安排的方式而避免了电梯的成行安排。
如从前面内容中显而易见的,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当电梯接收到各独立的呼叫时,执行预测操作以预测出当某个特定时刻之后经过某个预定时间每部电梯所处的位置和方向。而后,根据前述预测计算出当预定时间已过时处于每个区域内的预计的空梯数量和预计的电梯数量。然后,根据这些预计的电梯数量针对预计的空梯进行指派限制操作。从而,因为并没有许多电梯集中在一个地方,就有可能在从当前时刻延续到不久的将来的那段时间内缩短由某个楼层呼叫所引致的等候时间。
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在将要预测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每部电梯所处位置和方向的时候,首先预测出当电梯响应最后楼层呀叫并变成空的时它所处的停梯楼层,以及至该电梯变成空的所需的时间。根据停梯楼层和所需时间,预测出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该电梯所处的位置和方向。这是因为假定,当某部电梯在某个特定楼层变成空的,该电梯就停在那个楼层。如果规定了每部空梯总是停在某个特定的楼层则可以根据电梯总是向着该楼层运行的假设来确定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而且,也可以通过考虑进某个直到预定时间T过去新出现的呼叫来预测出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并且,尽管上面所述的实施例采用了一种通过某种简单过程计算出最后呼叫预计楼层的方法,可以根据用统计方法计算出的梯内呼叫或楼层呼叫出现的概率来完成更为准确而完善的预测。
尽管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某个建筑被划分成如图8中所示的那样的区域,还有可能根据诸如停梯楼层数量、电梯数量、不同的时间区域或每个停梯楼层的用途-例如,是否为主要楼层、餐厅楼层、大厅楼层或如有需要乘客可转乘电梯的换乘楼层-之类的各种参数来方便地改变区域划分的方式。此外,考虑进某部电梯到达每个楼层的方向来确定区域的安排并不总是必要的。
而且,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C1)当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如果(1)没有空梯,(2)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该较高楼层区域,(3)有数量在1和常数值Nb之间的预计的空梯,以及(4)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地出现在某个较低楼层区域,用来限制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的指派限制评价值(>0)被分别赋给各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
但是,这种指派限制评价值的赋值条件并不限于上面所述的例子。比如说,还有可能采用条件(C2),其中:当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1)没有空梯,(2)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该较低楼层区域,(3)有数量在1和常数值Nb之间的预计的空梯,以及(4)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地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
另外,还有可能采用条件(C3),其中:当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某个中间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1)没有空梯,(2)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该中间楼层区域,(3)有数量在1和常数值Nb之间的预计的空梯,以及(4)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地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或较低楼层区域。
另外,如果假定有几部电梯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地方,还有可能采用条件(C4),其中:当新的楼层呼叫C被登录时,(1)没有空梯,(2)有某个可以是较高、较低和中间楼层区域之中任何一个的区域,其中并没有新的楼层呼叫C发生,并且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可望少任何电梯到达,(3)有数量在1和常数值Nb之间的预计的空梯,以及(4)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地出现在满足前述条件项(2(2)的区域内。如果条件(4)得以满足,则限制某部最接近于满足条件项(2)的区域的预计的空梯的指派是满意的。
尽管在每一种前述条件(C1)至(C4)的条件项(1)中空梯数量被选定为零,本发明还是能够适用于空梯数量等于或大于1的情况。例如,(C5)当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如果(1)有一部空梯处于该较高楼层区域,(2)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该较高楼层区域,以及(3)有数量不小于1且大于常数值Nb的预计的空梯,则将新的楼层呼叫C指派给某部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有可加以限制。这种条件(C5)除了对于有许多次楼层呼叫相继出现在较低楼层区域的情况之外是非常有效的。更具体地来说,采用条件(C5)意在实现不仅能迅速驱使某部空梯去服务新的楼层呼叫C而且能驱使某部很快将空着的电梯去服务某个将在不久的将来在某个较低楼层区域被登录的楼层呼叫的控制功能。
如上面所述,每一种前述条件(C1)至(C5)的条件项(3(3)说明有数量不小于1且不大于常数Nb的预计的空梯。这是因为如果有许多部预计的空梯,则并不总是有必要保持预计的空梯受到指派限制。即使“不大于常数值Nb”的条件被删除,在选择预定的空梯去接受指派限制的过程中也会有一部或两部电梯的指派受到限制比如说,利用时间t1和时间t2-t4来选出某部将会最早空着的电梯,或者利用预计电梯位置F1(T)-F4(T)和预计电梯方面D1(T)-D4(T)来选出某部最接近于某个较低楼层区域的电梯,则当然有可能实现类似的优点和效果。
正如从前面内容可明显看出的,尽管有各种其它条件可以被用作根据预计的电梯数量来限制将楼层呼叫指派给预计的空梯的条件,任何条件都可方便地实现,如在图7所示的条件(C1)的情况。
如果对各个独立情况除了前述的条件(C1)至(C5)之外还规定了多种条件,可能会有多于一种的条件同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那种条件选出将受到指派限制的电梯的问题就会出现。尽管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方法,某些方法采用了著名的模糊理论。例如,有一种方法在上面引述的题名为“电梯用群控装置”,有关电气与信息技术的会议的论文集,第2卷第2部分117-120页(1988)的论文中作了详细说明。在这种方法中,构成某种预定条件的每一条将被满足的概率用某种隶属函数表示成0到1的数值,并且,如果求逻辑与,就选出最小值;如果求逻辑或,就选出最大值。根据选择的结果,计算出条件本身的确定性,并且选出某个具有最高确定性的条件。在另一种方法中,相应于每种条件的指派限制方式根据确定性的大小来加权,并且电梯根据加权的结果来接受指派限制。显然本发明可适用于这种方法所用的条件。正如从前面内容可看出的,有可能选出任何利用了将集中在某个预定楼层处或某个预定楼层区域内的预计的电梯数量和将在不久的将来空着的预计的空梯数量的条件。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采用了一种包括下例步骤的方法:将某个比起其它电梯来较大的指派限制评价值赋给某部特定的电梯作为限制某个楼层呼叫指派的方法;给这个评价值加权而将其与某个等候时间评价值相加,从而得到的总评价值;以及选出某部具有最小总评价值的电梯作为接受楼层呼叫指派的最优电梯。正如从前面内容可明显看出的,指派限制评价值是与其它评价值结合起来完成对指派目的的这种总体评价值的这一事实意味着某个具有最小指派限制评价值的电梯优先受到指派。换句话说,某部具有比其它电梯大的指派限制评价值的电梯与它们相比难以被指派给某个楼层呼叫。
限制楼层呼叫指派的方法的种类并不限于在上面所述实施例中所用的那一种。例如,某部满足指派限制条件的电梯可以事先被排除在将受到楼层呼叫指派的那组候选电梯之外。
尽管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等候时间评价值是由某个楼层呼叫所推算的预计等候时间的平方和,计算等候时间评价值的方法并不限于上面所述的例子。显然本发明适用于比如说某种将相应于多次已登录楼层呀叫的预计等候时间的总和或者预计等候5间的最大值用作等候时间评价值的方法。当然,与指派限制评价值相结合的评价值项并不限于等待时间。指派限制评价值可以与比如说包括预测出错或电梯满载之类的评价项在内的评价分数相结合。
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预测了当某一种预定时间T已过时每部电梯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并且根据预测的结果计算出了指派限制评价值。但是,还可以采用某种不同的方法。例如,规定不同的预定时间T1、T2、……Tr(T1<T2<……<Tr),并且预定出当每个预定时间已过时每部电梯所处的位置和方向。此外,计算出当每个预定时间已过时将处于每个区域Zm(m=1、2、……)内的预计的电梯数量Nm(T1)-Nm(Tr)。而后,计算出预计的空梯数量NPAV(T1)-NPAV(Tr),并对根据相应的组合{N1(T1)、N2(T1)、……NPAV(T1)}、{N1(T2)、N2(T2)、……NPAV(T2)}、……{N1(Tr)、N2(Tr)、……NPAV(Tr)}而设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T1)、P(T2)、……P(Tr)加权并求和。换句话说,还有可能按照以下公式通过进行算术运算来方便地设置一个最后指派限制评价值P:
P=K1·P(T1)+K2·P(T2)+……Kr·P(Tr)其中K1、K2、……Kr为加权系数。
在这种情况下,只相应于某个特定时刻T的电梯位置未予评价,但相应于多个时刻T1、T2、……Tr的电梯位置得以总体评价。因而,有可能进一步缩短在从当前时刻延续到不久的将来那段时间内由某个楼层呼叫所引致的等候时间。如在比如说图11中所示,加权系数K1、K2、……Kr的设置取决于如何选定相应于各个时刻T1、T2、……Tr的电梯位置。但是,有可能通过考虑进电梯的运行状态、所关心的建筑的特点或诸如此类的情况选出所需的设置方案。
图12表示一种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以实现指派限制的方法。在图12中,用同样的符号来标识结合第一个实施例作了说明的那些相类似的部分。第二个实施例除了图12所示的指派限制程序被用来取代了图3所示群控程序的指派限制程序37之外基本上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空梯(NAV<1),则对某个预计的空梯的指派的限制是在图7所示的指派限制程序中进行的。相反,在第二实施例中,如果有至少一部空电梯(NAV>1),则根据有无某部预计的空梯来限制将楼层呼叫指派给某部预计的空梯或某部空梯。
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以实现指派限制的方法将参照图12予以说明。
在图12所示的指派限制程序中,如果:(1)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较高楼层区域(Z3或Z4)的那组楼层呼叫,(2)有至少一部空梯(NAV>1),(3)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可望处于该较高楼层区域(Z3或Z4)的电梯数量大到N3(T)+N4(T)>Na,以及(4)有至少一部预计的空梯(NPAV>1),则该过程按步骤92-步骤93-步骤94-步骤95-步骤96的顺序进行。在步骤96处,相对于预计的空梯K(K{1、2、3、4})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k被置为“99999”,而相对于该预计的空梯之外的电梯n(n{1、2、3、4}及n≠K)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n被置为“0”。如果在步骤95处确定没有预计的空梯(NPAV<1),该过程按步骤92-步骤93-步骤94-步骤95-步骤97的顺序进行。在步骤96处,相对于某部预计的空梯m(m{1、2、3、4}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m被置为,“99999”,而相对于该预计的空梯之外的电梯q(q{1、2、3、4}且q=K)的指派限制评价值被置为“0”。除了上面所述的情况之外,在步骤98处,相对于所有电梯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1至P4都被置为“0”。以这种方式,设置了指派限制评价值P1至P4。
第二个实施例的群控程序将参照图13和14作更为具体的说明为求简捷再次使用与图20-22相结合使用的例子。
假定在如图20所示的状况下某个第九层处的下行呼叫9d被登录,如图13所示。在此时,当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被暂时指派给电梯A时,由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所推算的预计的等候时间为24秒,并且得出的等候时间评价值WA为WA=242=576。另一方面,当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被暂时指派给电梯B时,由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所推算的预计的等候时间为6秒,并且得出的等候时间评价值WB为WB=62=36。
当预定时间T(T=20秒)已过去时,电梯A和电梯B假定为图14中电梯A2和B2所示的位置。因而,预计的电梯数量为:N3(T)=2、N1(T)=N2(T)=N4(T)=N2(T)=N6(T)=0。从而,空梯数量NAV为0,而预计的空梯数量NPAV为1。在上面所述的例子中,尽管某部无方向的电梯被作为上行电梯,电梯运行的方向可以根据电梯的位置任意确定。而且,在该例中,如果常数值Na为2,则N3(T)=2意味着所有电梯都处于同一个区域。因而,在图12中指派限制程序的步骤96处,电梯A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A被置为“99999”,而电梯B的指派限制评价值PB被置为“0”。因而,由于因EA=WA+PA=576+99999=100575而EB=WB+PB=36+0=36有EA>EB,第九层的下行呼叫9d被最终指派给电梯B。
在上面所述的第二个实施例中,(C6)当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如果:(1)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该较高楼层区域,(2)有至少一部空梯,及(3)没有预计的空梯,则(4)用来限制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的指派限制评价值(>0)被分别赋给各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
此外,在上面所述的第二个实施例中,(C7)当新的楼层指派C属于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如果:(1)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该较高楼层区域,(2)有至少一部空梯,及(3)没有预计的空梯,则(4)用来限制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的指派限制评价值(>0)被分别赋给各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
但是,这种指派限制评价值的赋值条件并不限于上面所述的例子。比如说,还有可能采用下面的条件(C8)和(C9)。在条件(C8)中,当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某个较低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如果:(1)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该较高楼层区域,(2)有至少一部空梯,以及(3)有至少一部预计的空梯,则(4)用来限制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的指派限制评价值(>0)被分别赋给各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此外,在条件(C9)中,空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某个较低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如果:(1)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该较高楼层区域,(2)有至少一部空梯,以及(3)有至少一部预计的空梯,则(4)用来限制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的指派限制价值(>0)被分别赋给各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
另外,还有可能采用下面的条件(C10)和(C11)。在条件(C10)中,当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某个中间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如果:(1)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该中间楼层区域,(2)有至少一部空梯,以及(3)有至少一部预计的空梯,则(4)用来限制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的指派限制评价值(>0)被分别赋给各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此外,在条件(C11)中,当新的楼层呼叫C属于出现在中间楼层区域的那组楼层呼叫时,如果:(1)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较高楼层区域,(2)有至少一部空梯,以及(3)有至少一部预计的空梯,则(4)用来限制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的指派限制评价值(>0)被分别赋给各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另外,如果假定有几部电梯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地方,还有可能采用下面的条件(C12)和(C13)。在条件(C12)中,当新的楼层呼叫C被登录时,如果:(1)有某个可以是较高、较低和中间楼层区域之中任何一个的区域,新的楼层呼叫C并不出现在其中,并且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可望无任何电梯到达那里,(2)有至少一部空梯,以及(3)有至少一部预计的空梯,则(4)用来限制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的指派限制评价值(>0)被分别赋给各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此外,在条件(C13)中,当新的楼层呼叫C被登录时,如果(1)有某个可以是较高、较低和中间楼层区域之中任何一个的区域,新的楼层呼叫C并不出现在其中,并且当预定时间T已过时可望无任何电梯到达那里,(2)有至少一部空梯,以及(3)没有预计的空梯,则(4)用来限制新的楼层呼叫C的指派的指派限制评价值(>0)被分别赋给各预定出的预计的空梯。
而且,如果有许多部符合每种条件(C6)至(C13)中条件项(2)或(3)的预计的空梯或空梯,并不总是有必要使预计的空梯受到指派限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选择预定的空梯去接受指派限制的过程中,最好有一部或两部电梯的指派受到限制;比如说,利用时间r1-t4可以选出某部将会最早空着的电梯,或者利用预计电梯位置F1(T)-F4(T)和预计电梯方向D1(T)-D4(T)来选出某部最接近于某个较低楼层区域的电梯。
正如从前面内容可明显看出的,尽管有各种其它条件可以被用来限制将某个楼层呼叫指派给空梯或预计的空梯,方便地实现结合图7作了说明的条件(C6)和(C7)是可能的。

Claims (24)

1、一种电梯用群控装置,包括:
楼层呼叫登录装置,用以登录当某个楼层按钮被启动时出现的楼层呼叫;
指派装置,用以从多路电梯中选出某部电梯去服务所述楼层呼叫,而后指派所述选出的电梯去服务所述楼层呼叫;
电梯控制装置,用以控制所述电梯的操作,诸如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所述电梯的启动与停止和所述电梯梯门的开启与关闭,并用以驱动所述电梯去响应某个相应的梯内呼叫和所述楼层呼叫;
备用装置,用以在所述电梯已响应所有梯内呼叫之后将所述电梯置于某种备用状态;
电梯位置预测装置,可依次响应所述梯内呼叫和所述楼层呼叫,用以完成预测出当某个预定时间已过时所述电梯的每一部所处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的预测运算;
预计空梯检测装置,用以根据由所述电梯位置预测装置预测出的所述电梯位置和所述电梯方向检测出某部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可望无呼叫可响应电梯作为预计的空梯;以及
指派限制装置用以限制当所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登录所述楼层呼叫时由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的预计的空梯受所述指派装置指派给某个楼层呼叫的方式。
2、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中所述电梯位置预测装置3为某个可望出现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的呼叫计算出所述电梯位置和所述电梯位置和所述电梯方向。
3、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还包括了空梯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出关着门而无呼叫可响应的电梯作为空梯。
4、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限制当所述空梯检测装置未检测出任何空梯时的指派。
5、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有某个楼层呼叫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所述较高楼层区域以及由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预计的空梯数量在一和某个预定值之间的情况下限制所述限派。
6、权利要求5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装限制装置在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出现在某个较低楼层区域的服务条件下限制所述指派。
7、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有某个楼层呼叫出现在某个较低楼层区域、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所述较低楼层区域以及由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预计的空梯数量在一和某个预定值之间的情况下限制所述指派。
8、权利要求7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的服务条件下限制所述指派。
9、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有某个楼层呼叫出现在某个中间楼层区域、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所述中间楼层区域以及由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预计的空梯数量在一和某个预定值之间的情况下限制所述指派。
10、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出现在除所述中间楼层区域之外的某个较高楼层区域的服务条件下限制所述指派。
11、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有某个楼层呼叫出现在较高、较低和中间楼层区域中的任何一个、有除其中有所述楼层呼叫出现的所述区域之外的某个区域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可望无电梯处于其中、以及由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预计的空梯数量在一和某个预定值之间的情况下限制所述指派。
12、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出现在没有预计的电梯的所述区域的服务条件下限制所述指派。
13、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有某个楼层呼叫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所述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空梯且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所述较高楼层区域、以及由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预计的空梯数量在一和某个预定值之间的情况下限制所述指派。
14、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中所述电梯位置预测装置能够完成预测对应于每种不同预定时间段的所述电梯位置和所述电梯方向的预测运算,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出对应于所述各个预定时间段的预计的空梯,所述指派限制装置能够提供限制指派给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对应于所述不同预定时间段的所述预计的空梯梯。
15、一种电梯用群控装置,包括:
楼层呼叫登录装置,用以登录当某个楼层按钮被启动时出现的楼层呼叫;
指派装置,用以从多部电梯中选出某部电梯去服务所述楼层呼叫而后指派所述选出的电梯去服务所述楼层呼叫;
电梯控制装置,用以控制所述电梯的操作,诸如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所述电梯的启动与停止和所述电梯梯门的源启与关闭,并用以驱动所述电梯去响应某个相应的梯内呼叫和所述楼层呼叫;
备用装置,用以在所述电梯已响应所有梯内呼叫之后将所述电梯置于一种备用状态;
空梯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出关着门而无呼叫可响应的电梯作为空梯;
电梯位置预测装置,可依次响应所述梯内呼叫和所述楼层呼叫,用以完成预测出当某个预定时间已过时所述电梯的每一部所处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的预测运算;
预计空梯检测装置,用以根据由所述电梯位置预测装置预测出的所述电梯位置和所述电梯方向检测出某部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可望空着的预计的空梯;以及
指派限制装置,用以在所述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至少一部空梯且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未检测出任何预计的空梯的情况下限制当所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登录所述楼层呼叫时由所述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至少一部空梯受所述指派装置指派给某个楼层呼叫的方式。
16、权利要求15所述装置,其中所述电梯位置预测装置可为某个可望出现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的呼叫计算出所述电梯位置和所述电梯方向。
17、权利要求15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至少一部预计的空梯的情况下限制由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至少一部预计的空梯受所述指派给所述楼层呼叫的方式。
18、权利要求17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有某个楼层呼叫出现在某个较高楼层区域且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所述较高楼层区域的情况下限制指派。
19、权利要求17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有某个楼层呼叫出现在某个较低楼层区域且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所述较低楼层区域的情况下限制指派。
20、权利要求17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有某个楼层呼叫出现在某个中间楼层区域且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所述中间楼层区域的情况下限制指派。
21、权利要求17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指派限制装置在有某个楼层呼叫出现在较高、较低和中间楼层区域中的任何一个、有除其中有所述楼层呼叫出现的所述区域之外的某个区域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可望无电梯处于其中,以及由所述预计空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预计的空梯数量在一和某个预定值之间的情况下限制所述指派。
22、一种电梯用群控方法,包括步骤:
输入某个楼层按钮信号和由某个电梯控制器传来的状态信号;
根据所述楼层按钮信号和所述状态信号登录某个楼层呼叫;
检测出关着门而无呼叫可响应的空梯;
计算出每部电梯到达每个停梯楼层所需的预计到达时间;
计算出当某个预定时间已过时每部电梯所处的电梯位置和电梯方向;
计算出空梯数量、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可望处于每个区域的预计的电梯数量和可望无呼叫可响应的预计的空梯数量;
根据当所述楼层呼叫被登录时的所述空梯数量、所述预计的电梯数量和所述预计的空梯数量将某个楼层呼叫暂时指派给每部电梯;
评价由已指派给每部电梯的所述已登录楼层呼叫所推算的等候时间;以及
根据所述评价步骤的结果选出某部电梯指派给所述楼层呼叫,从而实现了指派。
23、权利要求22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暂时指派步骤包括在所述空梯不存在、预计的空梯数量在一和某个预定值之间以及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某个有所述楼层呼叫出现的区域的情况下、还有在楼层呼叫倾向于频繁出现在除所述区域之外的某个区域的服务条件下的限制指派。
24、权利要求22所述方法,其中在有至少一部空梯且当所述预定时间已过时有许多部电梯可望处于某个有所述楼层呼叫出现的区域的情况下,如果有至少一部所述预计的空梯,则与所述预计的空梯有关的指派受到限制,而如果没有所述预计的空梯,则与所述空梯有关的指派受到限制。
CN90103320A 1989-06-26 1990-06-26 实现电梯群控的装置 Expired CN10192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0714 1989-06-26
JP1160714A JPH0798619B2 (ja) 1989-06-26 1989-06-26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160714/89 1989-06-26
JP1166053A JPH0764489B2 (ja) 1989-06-28 1989-06-28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166053 1989-06-28
JP166053/89 1989-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68A true CN1048368A (zh) 1991-01-09
CN1019288B CN1019288B (zh) 1992-12-02

Family

ID=26487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0103320A Expired CN1019288B (zh) 1989-06-26 1990-06-26 实现电梯群控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083640A (zh)
KR (1) KR930004754B1 (zh)
CN (1) CN1019288B (zh)
GB (1) GB2235312B (zh)
HK (1) HK6679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0375A (zh) * 2009-03-09 2010-09-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CN101573281B (zh) * 2007-03-29 2012-04-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6219333A (zh) * 2016-08-03 2016-12-14 北京数码视讯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08509A (zh) * 2018-02-28 2018-08-17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电梯派送计时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534118A (zh) * 2018-11-05 2019-03-29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运行速度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3715B2 (ja) * 1990-03-28 1997-0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H085596B2 (ja) * 1990-05-24 1996-0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US5529147A (en) * 1990-06-19 1996-06-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vator cars based on car delay
US5305194A (en) * 1991-04-10 1994-04-19 Inventio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local bunching of cars in an elevator group with variable traffic flow
US5419414A (en) * 1993-11-18 1995-05-30 Sakita; Masami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cars in the same hoistway
US5767460A (en) * 1995-11-30 1998-06-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ontroller having an adaptive constraint generator
US6481535B1 (en) * 2000-05-16 2002-11-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Dispatching algorithm for piston-type passenger conveying system
CN1201993C (zh) 2001-02-12 2005-05-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将电梯轿厢分配成目标呼叫控制组的方法
JP4784509B2 (ja) * 2004-03-26 2011-10-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4139819B2 (ja) * 2005-03-23 2008-08-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TW200722359A (en) * 2005-09-27 2007-06-16 Hitachi Ltd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7546905B2 (en) * 2006-03-27 2009-06-1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elevator cars using pairwise delay minimiz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72521A (en) * 1965-11-05 1969-12-03 Dover Corp Canada Ltd Method and means for Controlling Elevator Cars
JPS61257879A (ja) * 1985-05-09 1986-1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
JPS62126086A (ja) * 1985-11-22 1987-06-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3281B (zh) * 2007-03-29 2012-04-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1830375A (zh) * 2009-03-09 2010-09-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CN101830375B (zh) * 2009-03-09 2013-06-12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CN106219333A (zh) * 2016-08-03 2016-12-14 北京数码视讯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19333B (zh) * 2016-08-03 2019-04-02 北京数码视讯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08509A (zh) * 2018-02-28 2018-08-17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电梯派送计时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534118A (zh) * 2018-11-05 2019-03-29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运行速度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CN109534118B (zh) * 2018-11-05 2020-11-10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运行速度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083640A (en) 1992-01-28
KR930004754B1 (ko) 1993-06-05
GB9014214D0 (en) 1990-08-15
HK66794A (en) 1994-07-22
KR910000508A (ko) 1991-01-29
GB2235312A (en) 1991-02-27
GB2235312B (en) 1993-10-20
CN1019288B (zh) 199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68A (zh) 实现电梯群控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51367B (zh) 超高层电梯目的层群控系统
US7083027B2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method using destination floor call input
JP546497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9693980B (zh) 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18317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waiting times for destination based dispatching systems
CN1018362B (zh) 电梯的群管理方法
CN1018263B (zh) 电梯群控装置
EP1021368B1 (en) Procedure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group where virtual passenger traffic is generated
CN101044078A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JP2000507196A (ja) エレベータ群の制御
WO2006101553A2 (en) Elevator traffic control including destination grouping
JPH0158111B2 (zh)
JPH07149480A (ja) 瞬時的なセクタ割り付け方法
CN1321607A (zh) 双层电梯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JPH09227033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EP1549581B1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method
AU2013316924B2 (en) Elevator system
EP2221266B1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CN111931128A (zh) 基于伯努利模型的电梯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4338844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0270681A (ja) 群管理制御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35724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3428522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装置
KR100295880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관리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