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7877B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7877B
CN104827877B CN201410796073.6A CN201410796073A CN104827877B CN 104827877 B CN104827877 B CN 104827877B CN 201410796073 A CN201410796073 A CN 201410796073A CN 104827877 B CN104827877 B CN 104827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inner cavity
mounting system
powertrain mounting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60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7877A (zh
Inventor
李龙
许金理
孟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960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7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7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7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7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7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包括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车辆。所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动力总成的上盖(1)、与该上盖(1)相对布置的下盖(2)以及固定在所述上盖(1)与所述下盖(2)之间的弹性体(3),其中,所述弹性体(3)具有内腔(3a),所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该内腔(3a)内压的压力调节机构,该压力调节机构与所述内腔(3a)连通。本发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并具有较低的生产和安装成本。通过使压力调节机构与该内腔连通,以对内腔的内压进行调节,进而使悬置系统获得不同的悬置刚度。车辆采用这种具有不同的悬置刚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行驶路况。

Description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以及包括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用于衔接动力总成与车身,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动力总成、减少动力总成的震动及抖动量,进而减少整车的振动和噪音等。
目前,汽车中主要采用橡胶悬置和液压悬置两种悬置方式。其中,橡胶悬置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安装等优点,但是,橡胶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相对较差,不能很好地减少整车的振动和噪音。对于液压悬置系统,其具有低频时刚度小且阻尼低,高频时刚度大且阻尼高的优点。但是液压悬置系统的结构相对复杂,安装需求空间比较大,导致其布置困难,增加了生产和安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且可以具有不同的悬置刚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动力总成的上盖、与该上盖相对布置的下盖以及固定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的弹性体,其中,所述弹性体具有内腔,所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该内腔内压的压力调节机构,该压力调节机构与所述内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下盖包括一体形成的主体部和限位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上盖相对布置,所述限位部在所述弹性体的外周从所述主体部的两个相对端部分别朝向所述上盖延伸。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上包覆有缓冲体。
优选地,所述缓冲体和所述弹性体通过橡胶一体形成。
优选地,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蓄液箱和液压泵,该液压泵连接在所述内腔与所述蓄液箱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力调节机构还包括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连接在所述内腔与所述蓄液箱之间,以调节所述内腔的内压。
优选地,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连通口,所述液压泵和所述压力调节阀通过该连通口与所述内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压力调节阀为电磁式比例溢流阀,该电磁式比例溢流阀与所述液压泵并联,并且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该电磁式比例溢流阀的开启压力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与所述电磁式比例溢流阀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改变向所述电磁式比例溢流阀施加的控制电压来改变所述电磁式比例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所述电磁式比例溢流阀的控制电压为0~12V。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不仅具有较低的生产和安装成本而且能够更好地在各种路况中行驶。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车辆。
本发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通过在介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弹性体中形成内腔,并通过使压力调节机构与该内腔连通,以对内腔的内压进行调节,进而使悬置系统获得不同的悬置刚度。车辆采用这种具有不同的悬置刚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行驶路况。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悬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悬置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悬置部分沿线A-A截取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 2下盖
3弹性体 4蓄液箱
5液压泵 6电磁式比例溢流阀
7安装螺栓 8接头
9控制单元
3a内腔 3b连通口
21主体部 22限位部
22a缓冲体 23安装部
23a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轮廓的内、外。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悬置动力总成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中,动力总成可以是发动机、减速机或发动机与减速机的总和等,但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将上述动力装置或动力总成悬置在车身或车架上,以吸收动力装置运转时产生的振动,起到减振和降低噪音的作用,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或者对动力总成进行支撑和限制,减小动力总成的振幅。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动力总成悬置部分和压力调节机构,动力总成悬置部分又具体包括上盖1、下盖2、弹性体3。其中,上盖1用于安装动力总成或动力装置。如图1所示,上盖1上设置有安装螺栓7,动力总成(未显示)通过该安装螺栓7安装在上盖1上。下盖2与上盖1相对布置,同时,弹性体3固定在上盖1与下盖2之间,以将两者连接。参见图2,下盖2延伸形成有安装部23,该安装部23上设置有安装孔23a,通过该安装孔23a,可将下盖2固定在车身或车架(未显示)上,以将动力总成悬置部分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由于上盖1和下盖2之间的弹性体3具有弹性,因而当将动力总成安装在上盖1后,弹性体3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振。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中,弹性体3具有内腔3a,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上述压力调节机构与弹性体3中的内腔3a连通,用于调节内腔3a的内压。即可以通过压力调节机构的调节,使内腔3a内具有不同量的流体,进而内腔3a体现出不同的内压。当内腔3a的内压相对较大时,弹性体3乃至整个悬置部分的刚度相对较大,由此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动力总成的支撑和限制能力较大,能够实现减小动力总成振幅的目的;当内腔3a的内压相对较小时,弹性体3乃至整个悬置部分的刚度相对较小,由此可以获得较大阻尼角,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率较大,即可以吸收更多振动量,提高乘坐舒适性。可见,本发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并具有较低的生产和安装成本,而且可以具有不同的悬置刚度,以适应各种行驶路况。
上述结构中,动力总成安装通过安装螺栓7而安装在上盖1上。动力总成运转时将产生振动,这些振动的方向不仅包括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同时还包括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为防止动力总成沿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晃动,可以在弹性体3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
参见图4,为实现限位,下盖2可以包括一体形成的主体部21和限位部22。其中,主体部21与上盖1相对布置,以在上盖1和主体部21之间设置弹性体3。限位部22在弹性体3的外周从主体部21的两个相对端部分别朝向上盖1延伸而形成。主体部21与限位部22之间通过弯折部分而平滑过渡。另外,由于下盖1为刚性件,为避免损坏弹性体3,优选在限位部22上包覆缓冲体22a。缓冲体22a和弹性体3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缓冲体22a和弹性体3通过橡胶一体形成。具体地,生产悬置部分时,首先采用耐油橡胶(即丁晴橡胶)制作内腔3a,然后再放置于悬置模具内通过注塑保压而形成一体的缓冲体22a和弹性体3。
对于压力调节机构,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其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内腔3a内的流体可以是气体或液体,优选为液体,在此基础上,压力调节机构优选采用液压调节结构。
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蓄液箱4和液压泵5,该液压泵5连接在内腔3a与蓄液箱4之间。工作时,液压泵5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而运转,将蓄液箱4中油液泵入内腔3a中,根据不用的泵入量,内腔3a具有不同的内压。优选地,压力调节机构还包括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连接在内腔3a与蓄液箱4之间,以调节内腔3a的内压。通常动力悬置系统需要弹性体3具有某一恒定刚度,液压泵5可以选取定量泵,以向内腔3a泵入定量油液。在液压泵5泵入的液压油大于或小于内腔3a所需油量时,可以通过设定压力调节阀来进行调节,这些压力调节阀可以是减压阀或增压阀等。
优选地,上述压力调节阀为溢流阀,更具体地可以为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连接在内腔3a与蓄液箱4之间且与液压泵5并联,根据内腔3a所需内压可以确定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开启压力。在连接结构中,液压泵5和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优选为通过相同的连通口3b与内腔3a连通。所述连通口3b可以设置在上盖1或弹性体3上,本实施方式中优选设置在上盖1上。此外,上盖1上设置有接头8,用于与液压管道相连。
参见图1,当液压泵5所提供的液压油大于内腔3a所需油量时,液压油的油压达到上述开启压力,使得多于内腔3a所需油量的液压油通过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溢流而回到蓄液箱4,从而保持内腔3a具有恒定的内压。此外,在吸振过程中,由于动力总成安装在上盖1上,动力总成运转而振动时,将向下挤压弹性体3,使得弹性体3的内腔3a的体积减少,相应地导致内腔3a的内压增加。此时,内腔3a中油液将流向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并达到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开启压力后,使液压油通过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流向蓄液箱4,以达到吸振效果。
本发明中,普通的溢流阀即可实现上述过程,为便于对溢流阀开启压力的控制,优选采用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为此,压力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该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开启压力的控制单元9,该控制单元9与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连接。在结构下,控制单元9通过改变向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施加的控制电压来改变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开启压力。优选地,本发明中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控制电压为0~12V。对于控制单元9对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控制过程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此处不再赘述。由此,结合控制单元9,本发明的悬置系统可以根据各种行驶路况提供不同的悬置刚度。
基于以上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车辆。在路况较好时,车辆可以选用舒适档,通过控制单元输出低电压,此时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开启压力小,弹性体3的内腔3a的内压增加时液压油可以及时地通过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流回蓄液箱4,因而弹性体3具有相对较低的刚度,整个悬置系统的隔振率高,使驾驶时更加舒适。在路况不佳时,车辆可以选用越野档,通过控制单元输出高电压,此时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开启压力大,弹性体3的内腔3a的内压增加到足够大时液压油才能通过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流回蓄液箱4,因而弹性体3具有相对较高的刚度,整个悬置系统对动力总成的支撑和限制能力较大,能实现减小动力总成的振幅。另外,车辆还可以设置介于上述舒适档和越野档之间的其他档位,工作过程与前述类似,因而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动力总成的上盖(1)、与该上盖(1)相对布置的下盖(2)以及固定在所述上盖(1)与所述下盖(2)之间的弹性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3)具有内腔(3a),所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该内腔(3a)内压的压力调节机构,该压力调节机构与所述内腔(3a)连通,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蓄液箱(4)、液压泵(5)和压力调节阀,所述液压泵(5)连接在所述内腔(3a)与所述蓄液箱(4)之间,所述压力调节阀连接在所述内腔(3a)与所述蓄液箱(4)之间,以调节所述内腔(3a)的内压,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连通口(3b),所述液压泵(5)和所述压力调节阀通过该连通口(3b)与所述内腔(3a)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为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该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与所述液压泵(5)并联,并且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该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开启压力的控制单元(9),该控制单元(9)与所述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包括一体形成的主体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主体部(21)与所述上盖(1)相对布置,所述限位部(22)在所述弹性体(3)的外周从所述主体部(21)的两个相对端部分别朝向所述上盖(1)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2)上包覆有缓冲体(22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22a)和所述弹性体(3)通过橡胶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9)通过改变向所述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施加的控制电压来改变所述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开启压力,所述电磁式比例溢流阀(6)的控制电压为0~12V。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1410796073.6A 2014-12-18 2014-12-18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104827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6073.6A CN104827877B (zh) 2014-12-18 2014-12-18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6073.6A CN104827877B (zh) 2014-12-18 2014-12-18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7877A CN104827877A (zh) 2015-08-12
CN104827877B true CN104827877B (zh) 2018-06-19

Family

ID=53806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6073.6A Active CN104827877B (zh) 2014-12-18 2014-12-18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78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9153B (zh) * 2016-11-25 2018-11-1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JP6926752B2 (ja) * 2017-07-13 2021-08-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トレインのマウント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23385U (zh) * 2012-12-18 2013-06-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悬置软垫、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和车辆
CN104074920A (zh) * 2014-06-30 2014-10-0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悬置的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1246A (ja) * 1981-11-09 1983-05-16 Nissan Motor Co Ltd パワ−ユニツトのマウンテイング装置
US5127622A (en) * 1991-06-27 1992-07-07 Allied-Signal Inc. Fluidic vibration cancellation mount and method
DE4301149A1 (de) * 1993-01-18 1994-07-21 Metzeler Gimetall Ag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aktives Motorlager
US5947458A (en) * 1997-07-14 1999-09-07 Caterpillar Inc. Apparatus for an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CN101782092B (zh) * 2010-01-29 2012-01-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液压执行元件最低启动压力的试验方法
CN102189448A (zh) * 2011-04-15 2011-09-21 江西杰克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曲轴磨床尾架顶紧力的方法
CN102536966A (zh) * 2011-12-31 2012-07-04 张洪领 一种调节工作压力的液压系统
CN102927269A (zh) * 2012-10-26 2013-02-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压力容器变容积恒压保持装置
CN202992011U (zh) * 2012-11-30 2013-06-12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传动轴吸振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23385U (zh) * 2012-12-18 2013-06-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悬置软垫、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和车辆
CN104074920A (zh) * 2014-06-30 2014-10-0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悬置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7877A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28532B1 (ko) 자동차용 액티브 엔진 마운트
Zhang et al. Study on a novel hydraulic pumping regenerative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CN103935206B (zh) 具有螺旋弹簧元件和橡胶缓冲元件的弹簧减震装置
US9033319B2 (en) Electronic active mount capable of bidirectional control
CN105522906B (zh) 使用了气室的旁通流路开/关式主动发动机悬置设备
CN108626294A (zh) 车辆减震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52657B (zh) 具有可变气门定时机构的发动机
US9939039B2 (en) Engine mount
CN209687985U (zh) 可变阻尼的筒式减振器
CN103625234B (zh) 一种可馈能的主动控制型减振器
CN201922881U (zh) 汽车动力总成半主动控制磁流变液压悬置
CN104514834A (zh) 减震器
CN104827877B (zh)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CA2948805A1 (en) Cylinder device
CN104847836B (zh) 一种半主动控制式液压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5546012B (zh) 一种可控解耦膜及节流孔式半主动悬置
CN104279261A (zh) 一种变流道半主动液压悬置
JP2015102101A (ja) 緩衝器
CN205064690U (zh) 一种匹配高速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液压悬置
US8777192B2 (en) Three point supporting bush type hydromount
CN105275531A (zh) 油泵
CN106394159A (zh) 车辆悬架和车辆
CN202001552U (zh) 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105134855A (zh) 一种新型的油气阻尼器
KR20160013609A (ko) 차량용 세미 액티브 엔진 마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6 North of Laoniuwan Village, Shayang Road,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