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9153B -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9153B
CN106379153B CN201611054694.2A CN201611054694A CN106379153B CN 106379153 B CN106379153 B CN 106379153B CN 201611054694 A CN201611054694 A CN 201611054694A CN 106379153 B CN106379153 B CN 106379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ont
support
font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46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9153A (zh
Inventor
顾海南
杨东升
李立波
洪健
康江波
窦海燕
郭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0546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9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9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9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9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91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83Adjustable supports, e.g. the mounting or the characteristics be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包括上盖板、固定螺栓、橡胶本体、下底板及调节机构;固定螺栓与上盖板铆接,上盖板、橡胶本体及下底板硫化为一体结构;调节机构与橡胶本体硫化为一体结构。本技术方案通过将调节机构植入橡胶本体,使得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橡胶刚度调校环节下,将复杂的调校过程简单化、精细化。能让实验资源连续运作,不需重复做实验前的布置工作,免除了过程中的繁重的装调拆装环节,全程在特制橡胶体整车装配状态下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前悬置在整车机构中,承担着连接发动机总成和车架纵梁的作用,在其承担连接这一基础职能时,它还是衰减动力源产生的振幅的首个隔震结构。因此随着NVH性能要求的提高,悬置胶垫的三向刚度值对于整车隔震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性能的要求,悬置胶垫刚度的调校难度就越来越大。
现有技术的悬置胶垫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盖板01、固定螺栓02、橡胶本体03及下底板04;固定螺栓铆接于上盖板上,上盖板、橡胶本体及下底板硫化为一体结构。
现有技术的悬置胶垫的作用如图2所示,上盖板与发动机支脚07贴合,依靠固定螺栓与发动机支脚固定,下底板与悬置横梁05贴合,再通过普通螺栓06固定。动力总成产生的震源就依赖于橡胶本体的弹性阻尼功能进行衰减。在隔震率不达标时目前尚没有较好的途径来解决,只能通过反复制作样件,再试装验证以采集数据。
悬置胶垫的刚度的调整,只能根据隔震测试数据有意向性的方向,只知道是加强刚度值,还是减弱刚度值。最终结果的确认需要多轮的拆装和整车实验,所以给调校的时间周期和实验资源的协调都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悬置胶垫是弹性体,在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两种情况下,安装孔偏移比较大,导致悬置胶垫的更换非常困难,需要拆卸驾驶室、动力总成等零部件,故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以解决悬置胶垫的刚度不能自由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包括上盖板、固定螺栓、橡胶本体、下底板及调节机构;
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上盖板铆接,所述上盖板、所述橡胶本体及所述下底板硫化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橡胶本体硫化为一体结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板、一个底板、四个滑轨、四个推力杆、一个锁紧杆及一个连接架;
四个所述支撑板组合后形成一个中空的正方体;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正方体的一端;
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四个所述滑轨均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
所述推力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及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锁紧杆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所述锁紧杆与所述滑轨相抵。
每个所述支撑板均呈梯形结构,在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一个第一T字型凹槽;
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支撑柱及第一T字型封板;所述支撑柱的内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本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支撑柱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在所述支撑柱近外端处设置有第二T字型凹槽;所述第一T字型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T字型凹槽内;
每个所述滑轨均包括滑轨本体、第二T字型封板及挡块;所述滑轨本体上设置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包括两个T字型凹槽分别为第三T字型凹槽和第四T字型凹槽;所述第三T字型凹槽与所述第四T字型凹槽连通,所述推力杆在第三T字型凹槽内滑行;所述第二T字型封板设置于所述第四T字型凹槽内;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三T字型凹槽内;
所推力杆包括滑板、圆柱台及滑动杆;所述圆柱台的外端固定于所述滑板上,所述圆柱台的内端面设置轴向圆柱形凹槽,所述滑动杆包括圆柱杆及位于圆柱杆一端的球头部;所述圆柱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圆柱形凹槽内;所述球头部在所述第三T字型凹槽内滑动;
所述锁紧杆包括圆锥形支撑体及穿过所述圆锥形支撑体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圆锥形支撑体的内端与所述第二T字型封板相抵;
所述连接架由八根圆管组成的倒四棱锥结构,所述倒四棱锥结构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滑轨,所述滑轨能够在所述侧面上相对运动。
所述倒四棱锥结构的锥顶处的圆管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
四个所述滑轨组合成四棱柱结构。
所述挡块包括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及所述第二挡块相对设置且将所述第三T字型凹槽分割为两个部分。
所述螺纹杆的外端为六边形手柄部。
所述滑板与所述支撑板平面接触,所述圆柱台垂直于所述支撑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调节机构植入橡胶本体,使得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橡胶刚度调校环节下,将复杂的调校过程简单化、精细化。能让实验资源连续运作,不需重复做实验前的布置工作,免除了过程中的繁重的装调拆装环节,全程在特制橡胶体整车装配状态下完成。
通过支撑板与滑轨的连接垂直受力结构,实现橡胶本体三向刚度在单一方向变化;且第三T字型槽的分段导向及通过封板的控制结构,使得橡胶本体三向刚度的调节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前悬置胶垫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前悬置胶垫在整车中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前悬置胶垫结构示意图;
图4为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板正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T字型封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滑轨正视图;
图11为图10的B-B剖视图;
图12为第二T字型封板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推力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的C-C剖视图;
图16为锁紧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滑轨与推力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移除第二T字型封板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上盖板,02固定螺栓,03橡胶本体,04下底板,05悬置横梁,06普通螺栓,07发动机支脚,1上盖板,2橡胶本体,3下底板,4固定螺栓,5调节机构,51支撑板,52底板,53推力杆,54滑轨,55锁紧杆,56连接架,511第一T字型凹槽,521底板本体,522支撑柱,523内螺纹,524第二T字型凹槽,525第一T字型封板,531滑板,532圆柱台,533圆柱杆,534球头部,535圆柱形凹槽,541滑轨本体,542第二T字型封板,543第四T字型凹槽,544第三T字型凹槽,545挡块,546L1部分,547L2部分,551圆锥形支撑体,552螺纹杆,553六力形手柄部,561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与橡胶本体相近的端部为内端,相对的一端为外端。
本申请提供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如图3至图19所示,包括上盖板1、固定螺栓4、橡胶本体2、下底板3及调节机构5。
如图3所示,固定螺栓与上盖板铆接,上盖板、橡胶本体及下底板硫化为一体结构;调节机构与橡胶本体硫化为一体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上盖板、固定螺栓、橡胶本体及下底板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仅是在现有前悬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调节机构。
如图4所示,调节机构5包括四个支撑板51、一个底板52、四个滑轨54、四个推力杆53、一个锁紧杆55及一个连接架56。
四个支撑板组合后形成一个中空的正方体;底板设置于正方体的一端;在本技术方案中,四个支撑板之间并没有连接关系,同样底板与四个支撑板之间也没有连接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单独移动四个支撑板中的任何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或单独移动底板,仅是在没有受力的情况下,四个支撑板组合形状为正方体管结构,加上底板后,形成类似没有顶盖的正方形盒体。
连接架固定于底板上;四个滑轨均活动设置于连接架上;
推力杆分别与支撑板及滑轨滑动连接;锁紧杆与底板螺纹连接,锁紧杆与滑轨相抵。
其功能是通过旋转锁紧杆,锁紧杆的锥形外圆轮廓不断压迫由四个滑轨组成的倒锥形结构,将滑轨在连接架上向四周撑开,通过推力杆垂直推动四个支撑板和一个底板,使得需要的底板向外移动,以调节橡胶本体的刚度。
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支撑板51均呈梯形结构,在每个支撑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一个第一T字型凹槽511;用于推力杆在第一T字型凹槽内滑动,四个支撑板组合后,能够形成一个中空的正方体。
如图7和图8所示,底板52包括底板本体521、支撑柱522及第一T字型封板525;支撑柱的内端垂直固定于底板本体的内表面上,与橡胶本体相贴合的表面为外表面,相对的表面为内表面;支撑柱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孔523,在支撑柱近外端处设置有第二T字型凹槽524;第一T字型封板设置于第二T字型凹槽内,用于装配。
如图9至图12及图19所示,每个滑轨54均包括滑轨本体541、第二T字型封板542及挡块545;滑轨本体上设置有凹槽部,凹槽部包括两个T字型凹槽分别为第三T字型凹槽544和第四T字型凹槽543;第三T字型凹槽与第四T字型凹槽连通,推力杆在第三T字型凹槽内滑行;第二T字型封板设置于第四T字型凹槽内;挡块设置于第三T字型凹槽内。
如图13至图15所示,所推力杆53包括滑板531、圆柱台532及滑动杆;圆柱台的外端固定于滑板上,圆柱台的内端面设置轴向圆柱形凹槽535,滑动杆包括圆柱杆533及位于圆柱杆一端的球头部534;圆柱杆的另一端插入圆柱形凹槽内;球头部在第三T字型凹槽内滑动。
四个滑轨组合成四棱柱结构。
挡块545包括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相对设置且将第三T字型凹槽分割为两个部分,分别为L1部分546和L2部分547。
如图18所示,滑板与支撑板平面接触,圆柱台垂直于支撑板,与第三T字型凹槽连接的部分为球头部,能够保证支撑板在任意时刻受的力均为垂直的单一方向,使得对橡胶本体刚度的调节方向具备单一性。
而且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大于圆柱杆的直径但小于球头部的直径,当将第二T字型封板装配入第四T字型凹槽内时,球头部不论是在L1部分还是在L2部分,仅能在该部分内滑动,当移除第二T字型封板后,在支撑板的作用下,推力杆会径向移动,使得球头部从第三T字型凹槽内脱出,此时,圆柱杆位于第三T字型凹槽内,这样可以通过移动推力杆,可以将球头部从L1部分移动到L2部分或者从L2部分移动到L1部分,然后再装配上第二T字型封板,以实现对相对支撑板的调节。
如图16所示,锁紧杆55包括圆锥形支撑体551及穿过圆锥形支撑体的螺纹杆552;螺纹杆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圆锥形支撑体的内端与第二T字型封板相抵。螺纹杆的外端为六边形手柄部553,用于旋转锁紧杆。
如图17所示,连接架由八根圆管561组成的倒四棱锥结构,倒四棱锥结构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滑轨,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侧面并不实际存在,而是由圆管组成的结构所围成的部分在此理解为侧面,滑轨能够在侧面上相对运动。
倒四棱锥结构的锥顶处的圆管均固定于支撑柱上。
如图19所示,当将滑动杆拨出,将球头部置入L1部分,然后装配上第二T字型封板,随着滑轨向外推移,滑动杆顶住圆柱台,将相应的支撑板撑开,此时支撑板处于移动状态。若其中某一方向不需要调节刚度,则将相对应的滑轨的第二T字型封板打开,拨出滑动杆并将球头部置于L2部分,然后再装配上第二T字型封板,随着滑轨向外推移,球头部随着力的作用会向滑轨的小端头方向移动,而不会向圆柱台提供垂向作用力,此时该支撑板处于静止状态。
增加调节机构是解决现有技术产品在调校过程中的繁琐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四块支撑板及一块底板,闭合后的形状能形成一个五个面封闭的正方体,具备与前悬置胶垫硫化在一起的可行性。
具备了调节机构的前悬置胶垫,在装配到整车后,仅通过旋转锁紧杆头部的六边形拉伸体,就能实现悬置胶垫在空间中三向刚度值的调整。
在调节机构中,由于在四个撑板上及底板上都做了封板的结构特征,通过开启、闭合封板可以调整推力杆是否在该支撑板上产生作用力,所以三向刚度值的调整,即可某一方向单独进行,也可实现两项甚至三项同步调整。这使得便捷性大大增加,进行一次整车装配后,无需重新拆装。
由于在调整过程中,推力杆推动支撑板的力,都是通过锁紧杆螺纹旋入深度一点点增加,所以对某向刚度的增加将遵循一个连续的线性关系提升,不同于更换不同的样件,都是断点跳跃式的刚度增加。这使得刚度调整的精细程度大幅提升,更有利于产品功能的实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固定螺栓、橡胶本体、下底板及调节机构;
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上盖板铆接,所述上盖板、所述橡胶本体及所述下底板硫化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橡胶本体硫化为一体结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板、一个底板、四个滑轨、四个推力杆、一个锁紧杆及一个连接架;
四个所述支撑板组合后形成一个中空的正方体;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正方体的一端;
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四个所述滑轨均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
所述推力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及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锁紧杆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所述锁紧杆与所述滑轨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均呈梯形结构,在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一个第一T字型凹槽;
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支撑柱及第一T字型封板;所述支撑柱的内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本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支撑柱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在所述支撑柱近外端处设置有第二T字型凹槽;所述第一T字型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T字型凹槽内;
每个所述滑轨均包括滑轨本体、第二T字型封板及挡块;所述滑轨本体上设置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包括两个T字型凹槽分别为第三T字型凹槽和第四T字型凹槽;所述第三T字型凹槽与所述第四T字型凹槽连通,所述推力杆在第三T字型凹槽内滑行;所述第二T字型封板设置于所述第四T字型凹槽内;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三T字型凹槽内;
所推力杆包括滑板、圆柱台及滑动杆;所述圆柱台的外端固定于所述滑板上,所述圆柱台的内端面设置轴向圆柱形凹槽,所述滑动杆包括圆柱杆及位于圆柱杆一端的球头部;所述圆柱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圆柱形凹槽内;所述球头部在所述第三T字型凹槽内滑动;
所述锁紧杆包括圆锥形支撑体及穿过所述圆锥形支撑体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圆锥形支撑体的内端与所述第二T字型封板相抵;
所述连接架由八根圆管组成的倒四棱锥结构,所述倒四棱锥结构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滑轨,所述滑轨能够在所述侧面上相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四棱锥结构的锥顶处的圆管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滑轨组合成四棱柱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包括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及所述第二挡块相对设置且将所述第三T字型凹槽分割为两个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外端为六边形手柄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刚度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与所述支撑板平面接触,所述圆柱台垂直于所述支撑板。
CN201611054694.2A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79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4694.2A CN106379153B (zh)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4694.2A CN106379153B (zh)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9153A CN106379153A (zh) 2017-02-08
CN106379153B true CN106379153B (zh) 2018-11-16

Family

ID=5795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469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79153B (zh)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91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1809A (en) * 1984-01-25 1987-02-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engine mounting arrangement
DE4340310A1 (de) * 1993-11-26 1995-06-01 Daimler Benz Ag Lag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Motoren, Getriebe und/oder Fahrerhäuser von Kraftfahrzeugen
US8763996B2 (en) * 2007-08-10 2014-07-01 Honda Motor Co., Ltd.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ng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827877A (zh) * 2014-12-18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CN105922855A (zh) * 2016-06-08 2016-09-07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预紧刚度的发动机悬置减震软垫总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1809A (en) * 1984-01-25 1987-02-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engine mounting arrangement
DE4340310A1 (de) * 1993-11-26 1995-06-01 Daimler Benz Ag Lag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Motoren, Getriebe und/oder Fahrerhäuser von Kraftfahrzeugen
US8763996B2 (en) * 2007-08-10 2014-07-01 Honda Motor Co., Ltd.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ng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827877A (zh) * 2014-12-18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辆
CN105922855A (zh) * 2016-06-08 2016-09-07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预紧刚度的发动机悬置减震软垫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9153A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6552B (zh) 一种汽车独立悬架下摆臂总成
CN203418134U (zh) 高精度气缸套精车外圆夹具
CN107378146A (zh) 一种液压元件攻丝装置
CN106379153B (zh) 一种悬置刚度可调机构
CN103498414A (zh) 一种金属阻尼减隔震支座
CN104319134B (zh) 高压隔离开关拐臂装配工装
CN202336824U (zh) 一种缩径夹具
CN105257956A (zh) 显控台用单-双屏可拓展折叠显示器支架
CN105003577A (zh) 双向减振器
CN207703441U (zh) 一种大攻角俯仰动导数试验自适应激励装置
CN103343797B (zh) 一种阻尼装置
CN104384921B (zh) 一种适用于弹力较大的压缩弹簧组件的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204327839U (zh) 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油气分离结构
CN207508741U (zh) 一种法兰衬套钻孔用夹具
CN203514182U (zh) 一种金属阻尼减隔震支座
CN207617970U (zh) 一种翻转管吸能器
CN105715917A (zh) 一种热线风速仪探头的固定装置
CN203727405U (zh) 一种机车轴箱装置
CN106672221B (zh) 一种轻型飞机前起落架
CN105041933A (zh) 双向减振弹性体
CN203616144U (zh) 汽车空气悬架系统试验台装夹机构
CN203322140U (zh) 一种减振器复原阻尼阀
DE555448C (de) Abfederung der Raeder von Kraftfahrzeugen
CN208391973U (zh) 一种装配自适应调节机构
CN212254551U (zh) 轨道交通车辆用环式结构油压减振器强化实验定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Ltd.

Address befor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22 East Road No. 176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