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1691B - 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 Google Patents

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1691B
CN104821691B CN201510202373.1A CN201510202373A CN104821691B CN 104821691 B CN104821691 B CN 104821691B CN 201510202373 A CN201510202373 A CN 201510202373A CN 104821691 B CN104821691 B CN 104821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lutch shaft
shaft bearing
extension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23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1691A (zh
Inventor
李国雄
郭锭源
李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023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1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1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1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1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1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机领域,公开了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其中,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包括转轴、安装于转轴一端的第一轴承、套设于第一轴承外的第一轴承托架、与第一轴承托架导电连接的导电罩壳和导电连接于导电罩壳与转轴之间的弹性导电组件,导电罩壳套设于第一轴承托架外,转轴具有从第一轴承托架内穿出并延伸入导电罩壳内的延伸部,弹性导电组件安装于延伸部上并弹性连接于导电罩壳与延伸部之间。本发明,通过导电罩壳和弹性导电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第一轴承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的导电连接,消除了第一轴承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之间的电位差,防止了第一轴承发生电蚀的现象,且其第一轴承的制造成本低、耐冲击性好、负载能力好。

Description

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尤其涉及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具有该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的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封无刷直流电机中,由于轴承的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之间会存在电位差,故而,容易使轴承发生电蚀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的轴承发生电蚀现象,现有技术提出了采用陶瓷球轴承的设计方案(即滚动球体采用陶瓷材料制成),该设计方案可使轴承的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之间绝缘,从而可达到防止轴承发生电蚀现象的目的。然而,该设计方案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陶瓷球轴承对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要求比较高,从而使得陶瓷球轴承的制造成本比较高昂,不利于在电机上的推广应用;且由于受陶瓷材料特性的限制,会使得陶瓷球轴承的耐冲击性和负载能力都较差,故而使得陶瓷球轴承的应用场合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其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的制造成本低,并解决了由于轴承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之间存在电位差而造成轴承电腐蚀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包括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一端的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外的第一轴承托架、与所述第一轴承托架导电连接的导电罩壳和导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罩壳与所述转轴之间的弹性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罩壳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托架外,所述转轴具有从所述第一轴承托架内穿出并延伸入所述导电罩壳内的延伸部,所述弹性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延伸部上并弹性连接于所述导电罩壳与所述延伸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组件包括导电滑块和弹性连接于所述导电滑块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导电滑块之背对所述弹性件的端部抵顶于所述导电罩壳上。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导电罩壳的凹孔,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导电滑块都安装于所述凹孔内,且所述导电滑块具有凸露于所述凹孔外并延伸抵顶于所述导电罩壳上的外露部分。
优选地,所述凹孔具有与其开口相对的凹设底壁,所述弹性件弹性压缩于所述导电滑块与所述凹孔的凹设底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导电滑块之背对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呈锥尖状,且所述导电滑块的顶尖点抵顶于所述导电罩壳上。
优选地,所述凹孔沿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凹设于所述延伸部上,所述导电罩壳内凸设有与所述导电滑块相对的凸起,所述导电滑块的顶尖点沿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延伸抵顶于所述凸起上。
优选地,上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导电滑块磨损产生的粉末掉落入所述第一轴承上的抵挡构件,且所述抵挡构件套装于所述延伸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托架上贯穿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设的轴孔,且所述第一轴承托架沿所述轴孔的边缘还向外延伸凸设有翻边结构,所述抵挡构件包括与所述延伸部套装配合的板状本体和朝向所述第一轴承凸设于所述板状本体上并套设于所述翻边结构外的环状凸缘。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凹设有一环状卡槽,所述板状本体安装定位于所述环状卡槽内。
本发明提供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通过导电罩壳导电连接第一轴承托架,并通过安装于延伸部上的弹性导电组件导电连接导电罩壳与转轴,从而可实现第一轴承托架与转轴的导电连接;而由于第一轴承托架与第一轴承的外圈支架是导电接触连接的、转轴与第一轴承的内圈支架是导电接触连接的,故,导电罩壳和弹性导电组件的设置,间接实现了第一轴承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的导电连接,进而消除了第一轴承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之间的电位差,有效防止了第一轴承发生电蚀的现象,保证了第一轴承的使用寿命。由于其是通过导电罩壳和弹性导电组件的设置进行防止第一轴承发生电蚀现象的,且其不需对第一轴承的内部做绝缘设计,故,使得第一轴承可采用普通的金属轴承,这样,利于降低第一轴承的制造成本,并利于保证第一轴承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与负载能力。同时,本发明将弹性导电组件弹性连接于导电罩壳与延伸部之间,可利于保证弹性导电组件与导电罩壳、延伸部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性能,进而利于充分保证弹性导电组件导电连接导电罩壳与延伸部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塑封无刷直流电机,其具有上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故,一方面保证了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降低了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的制造成本,再一方面利于扩大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的使用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包括转轴1、安装于转轴1一端的第一轴承2、套设于第一轴承2外的第一轴承托架3、与第一轴承托架3导电连接的导电罩壳4和导电连接于导电罩壳4与转轴1之间的弹性导电组件5,导电罩壳4套设于第一轴承托架3外,转轴1具有从第一轴承托架3内穿出并延伸入导电罩壳4内的延伸部11,弹性导电组件5安装于延伸部11上并弹性连接于导电罩壳4与延伸部11之间。第一轴承托架3具体可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转轴1具有沿其轴向反向设置的输出端12和非输出端,第一轴承2、第一轴承托架3、导电罩壳4和弹性导电组件5都设于转轴1的非输出端,即延伸部11属于转轴1的非输出端,转轴1之远离延伸部11的端部为转轴1的输出端12。转轴1的输出端12具体为电机向外输出动力用以驱动待旋转部件(图未示)转动的端部。第一轴承2具体可为滚动轴承,其包括与转轴1套装配合的内圈支架、与第一轴承托架3套装配合的外圈支架、若干个沿周向间隔分布于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之间的滚动球体和设于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之间用以定位各滚动球体的保持架。第一轴承托架3具体套设于外圈支架外,转轴1穿设于内圈支架内。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2的内圈支架、外圈支架、滚动球体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即第一轴承2为普通的金属轴承,其制造成本低,并利于保证第一轴承2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与负载能力,从而可利于扩大本实施例中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的适用场合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具体通过导电罩壳4导电连接第一轴承托架3,并通过安装于延伸部11上的弹性导电组件5导电连接导电罩壳4与转轴1,从而可实现第一轴承托架3与转轴1的导电连接;而由于第一轴承托架3与第一轴承2的外圈支架是导电接触连接的、转轴1与第一轴承2的内圈支架是导电接触连接的,故,导电罩壳4和弹性导电组件5的设置,间接实现了第一轴承2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的导电连接,进而消除了第一轴承2内圈支架与外圈支架之间的电位差,有效防止了第一轴承2发生电蚀的现象,保证了第一轴承2的使用寿命。由于其是通过导电罩壳4和弹性导电组件5的设置进行防止第一轴承2发生电蚀现象的,且其不需对第一轴承2的内部做绝缘设计,故,使得该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将弹性导电组件5弹性连接于导电罩壳4与延伸部11之间,可利于保证弹性导电组件5与导电罩壳4、延伸部11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性能,进而利于充分保证弹性导电组件5导电连接导电罩壳4与延伸部11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导电组件5包括导电滑块51和弹性连接于导电滑块51与延伸部11之间的弹性件52,导电滑块51之背对弹性件52的端部抵顶于导电罩壳4上。导电滑块51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弹性导电罩壳4与转轴1之间的导电连接;而弹性件52的设置,可使得弹性导电组件5具有一定的弹性伸缩能力,这样,一方面利于保证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的充分接触,且使得导电滑块51即使磨损了部分材料后仍可在弹性件52的弹性力作用下保持与导电罩壳4的导电接触,充分保证了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导电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导电滑块51和弹性件52是随转轴1旋转的,故其在保证弹性导电组件5与导电罩壳4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前提下,可利于减小弹性导电组件5与导电罩壳4之间产生的相互摩擦力,从而利于保证转轴1旋转的顺畅性和利于减缓导电滑块51的磨损速度。
具体地,由于导电滑块51是用于导电连接导电罩壳4与转轴1的,故,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导电滑块51与转轴1之间都应是导电连接的。本实施例中,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之间的导电连接是通过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的直接抵顶接触实现的,而导电滑块51与转轴1之间的导电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电滑块51可通过与延伸部11的直接接触实现与转轴1的直接导电连接;或者,导电滑块51也可通过弹性件52间接导电连接延伸部11;又或者,导电滑块51也可既直接导电连接延伸部11又通过弹性件52间接导电连接延伸部11,这几种具体实施方式都可实现转轴1与导电滑块51的导电连接。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延伸部11上设有开口朝向导电罩壳4的凹孔110,弹性件53和导电滑块51都安装于凹孔110内,且导电滑块51具有凸露于凹孔110外并延伸抵顶于导电罩壳4上的外露部分。弹性件52弹性压缩于凹孔110的底壁与导电滑块51之间。导电滑块51通过凸露于凹孔110外的方式实现与导电罩壳4的抵顶接触,可利于防止延伸部11与导电罩壳4之间产生相互接触,从而利于避免导电罩壳4对转轴1的旋转产生干涉现象。凹孔110的设置,可对弹性导电组件5的弹性伸缩运动起到导向限位作用,从而利于防止弹性件52的扭曲伸缩,保证了弹性导电组件5的弹性伸缩运动轨迹的准确性。
优选地,导电滑块51可与凹孔110的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可实现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的直接接触性导电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实施方案,导电滑块51与凹孔110之间的配合还可设置有用于防止导电滑块51在凹孔110内发生相对旋转的结构,如:可在凹孔110的内壁上设置导向滑槽(图未示)、在导向滑块上设置可卡插于导向滑槽内的导向凸缘(图未示);或者,也可在导向滑块上设置导向滑槽、在凹孔110的内壁上设置可卡插于导向滑槽内的导向凸缘。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导电滑块51也可设为不接触凹孔110的内壁,而通过弹性件52实现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的间接导电连接。
优选地,定义凹孔110的轴向凹设深度为L1,凹孔110的轴向与转轴1的轴向一致,定义弹性件52在未被压缩状态下沿凹孔110轴向延伸的原始长度为L2,定义导电滑块51沿凹孔110轴向延伸的长度为L3,则L2+L3>L1,这样,利于保证导电滑块51具有伸出凹孔110外的外露部分。
具体地,凹孔110具有与其开口相对的凹设底壁,弹性件52弹性压缩于导电滑块51与凹孔110的凹设底壁之间,即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在生产组装后,导电滑块51的两端分别抵接弹性件52与导电罩壳4上,且弹性件52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利于保证在导电滑块51磨损部分材料后,弹性件52可释放出一定的伸展量以使磨损后的导电滑块51保持与导电罩壳4的充分接触,进而保证了导电滑块51导电连接导电罩壳4的可靠性。
优选地,导电罩壳4可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既利于保证导电罩壳4的导电性能,又利于保证导电罩壳4的机械性能。且导电罩壳4的硬度优选大于导电滑块51的硬度,其中,导电滑块51的硬度设得较小,一方面可防止导电滑块51刮伤导电罩壳4的情形发生,另一方面利于防止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摩擦时发出刺耳的噪音;而导电罩壳4的硬度设得较大,一方面可防止导电罩壳4受到外力冲击时轻易发生变形,另一方面可防止导电罩壳4被导电滑块51刮坏导致外界灰尘、水分等从导电罩壳4损坏处进入电机内的情形发生,利于保证电机防水和防尘的密封可靠性。
更优选地,导电滑块51采用石墨材料制成,石墨材料的硬度小、导电性能良好,符合导电滑块51的设计要求,且导电滑块51采用石墨材料制成,还可极大程度地减小导电滑块51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导电滑块51之背对弹性件52的端部呈锥尖状,即导电滑块51具有锥尖部,且锥尖部的顶尖点511抵顶于导电罩壳4上,这样,利于减小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利于减小导电罩壳4对导电滑块51和转轴1旋转产生的摩擦阻力,进而利于保证转轴1旋转的顺畅性,并可利于减缓锥尖部的磨损速度。
优选地,凹孔110沿转轴1的中心轴线凹设于延伸部11上,导电罩壳4内凸设有与导电滑块51相对的凸起43,导电滑块51的顶尖点511沿转轴1的中心轴线延伸抵顶于凸起43上.本实施中,凹孔110设于转轴1的中心轴位置处,且锥尖部的顶尖点511与转轴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由于转轴1的中心轴位置处是转轴1上线速度最小的部位,故,将锥尖部的顶尖点511设于延伸部11的中心轴线上,一方面可利于减缓锥尖部的磨损速度,从而利于保证导电滑块51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利于减小导电罩壳4对导电滑块51和转轴1旋转产生的摩擦阻力,进而利于保证转轴1旋转的顺畅性。
具体地,导电罩壳4具有与第一轴承托架3套装配合的凹腔411,凹腔411具有与其开口相对的底腔壁4111,凸起43凸设于凹腔411的底腔壁4111上并与导电滑块51抵顶接触。第一轴承托架3具有沿转轴1轴向朝向凹腔411底腔壁4111的轴向侧端面3111,且第一轴承托架3穿设于导电罩壳4内后,凹腔411的底腔壁4111与第一轴承托架3的轴向侧端面3111之间具有一定的轴向距离,即凹腔411的底腔壁4111与第一轴承托架3的轴向侧端面3111没有直接接触。延伸部11穿设于凹腔411内,且延伸部11之朝向凹腔411底腔壁4111的轴端面与凹腔411的底腔壁4111、凸起43也都存在轴向距离,即延伸部11与凹腔411的底腔壁4111、凸起43也没有直接接触,这样,有效防止了导电罩壳4对转轴1的旋转产生干涉。凸起43的设置,一方面可减小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利于减小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之间的相互摩擦,另一方面可提高导电罩壳4之与导电滑块51接触部位处的结构强度,从而可防止导电罩壳4的轻易损坏。
具体地,导电罩壳4与第一轴承托架3的紧固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导电罩壳4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套装于第一轴承托架3上,即凹腔411与第一轴承托架3之间的套装配合为过盈配合;或者,导电罩壳4通过焊接或者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等连接方式紧固连接第一轴承托架3;又或者,导电罩壳4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套装于第一轴承托架3上,并通过焊接或者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等连接方式进一步紧固连接第一轴承托架3。该几种方式都可实现导电罩壳4与第一轴承托架3的紧固连接。
优选地,弹性件52为弹簧或弹片,且弹簧或弹片优选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这样,通过弹性件52的导电作用,也可实现导电滑块51与转轴1之间的导电连接,从而利于提高导电滑块51与转轴1之间导电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轴承托架3上设有供第一轴承2容置定位的轴承腔室和供延伸部11从其内穿出并伸入导电罩壳4内的轴孔310,轴承腔室的内部轮廓与第一轴承2的外圈支架外廓匹配设置,即轴承腔室的径向尺寸与第一轴承2外圈支架的外径配合设置。轴孔310具体沿第一轴承托架3的轴向贯穿设置,轴孔310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的接触连接,从而利于实现导电滑块51与导电罩壳4的导电连接。
优选地,第一轴承托架3上轴孔310的孔径大于转轴1的轴径,这样,可防止转轴1的外壁与轴孔310的内壁相互接触,使得转轴1与轴孔310之间具有较大的配合间隙,从而利于防止转轴1旋转过程中转轴1外壁与轴孔310内壁之间产生相互摩擦力,进而保证转轴1旋转的顺畅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还包括用于防止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掉落入第一轴承2上的抵挡构件6,且抵挡构件6套装于延伸部11上。导电滑块51采用石墨材料制成,其在使用过程比较容易磨损并产生粉末,而由于轴孔310与转轴1之间具有较大的配合间隙,故,如果不采取手段防止粉末掉落到轴孔310与转轴1的配合处,就会使得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从轴孔310处掉落到第一轴承2上,从而容易造成第一轴承2发生卡滞现象。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轴1的延伸部11上安装抵挡构件6,以使抵挡构件6抵挡于导电滑块51与轴孔310之间,这样,可通过抵挡构件6的抵挡作用进行防止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掉落到轴孔310处,进而有效防止了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从轴孔310处掉落到第一轴承2上的现象发生,防止了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对第一轴承2的转动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轴承托架3沿轴孔310的边缘还向外延伸凸设有翻边结构32,抵挡构件6包括与延伸部11套装配合的板状本体61和朝向第一轴承2凸设于板状本体61上并套设于翻边结构32外的环状凸缘62,环状凸缘62的外径大于翻边结构32的外径。板状本体61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设有贯孔,板状本体61通过贯孔套装于转轴1的延伸部11上。板状本体61的设置,一方面可实现抵挡构件6在延伸部11上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可阻挡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沿转轴1的轴向掉落到轴孔310处。环状凸缘62的设置,可阻挡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沿转轴1的径向掉落到轴孔310处。
优选地,环状凸缘62的外边缘与板状本体61的外边缘平齐,这样,在保证环状凸缘62可套设于翻边结构32外的前提下,利于减小抵挡构件6的外径,从而利于减小抵挡构件6的材料成本。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轴承托架3包括具有轴承腔室的托架本体31和凸设于托架本体31一侧的上述翻边结构32,托架本体31具有沿转轴1轴向朝向抵挡构件6的上述轴向侧端面3111,翻边结构32凸设于轴向侧端面3111上,环状凸缘62与轴向侧端面3111之间具有轴向间距H1(环状凸缘62之最靠近轴向侧端面3111的端面与轴向侧端面3111之间的距离),且翻边结构32沿转轴1的轴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高度H2大于环状凸缘62与轴向侧端面3111之间的轴向间距H1,这样,利于保证翻边结构32具有穿入环状凸缘62内侧的部分,从而利于保证环状凸缘62具有很好的阻挡粉末效果。
优选地,翻边结构32呈喇叭状,且翻边结构32以开口逐渐增大的方式从轴孔310处朝向抵挡构件6所在侧延伸,翻边结构32与轴向侧端面3111之间围合形成一V形槽33,该V形槽33可用于储存一定量的粉末,从而利于更好地防止粉末沿转轴1的轴向掉落到轴孔310处。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托架本体31包括具有轴承腔室的套筒部311和设于套筒部311以用于与塑封定子总成7连接的连接边缘部312,翻边结构32和连接边缘部312分别位于套筒部311的轴向两侧,且连接边缘部312的外廓径向尺寸大于套筒部311的外廓径向尺寸。导电罩壳4包括具有凹腔411的套体41和设于套体41开口侧的折边边缘42,套体41套装于套筒部311外,折边边缘42贴合于连接边缘部312上,且凹腔411的内廓径向尺寸与套筒部311的外廓径向尺寸过盈配合设置。
优选地,延伸部11的外周凹设有一环状卡槽,环状卡槽的轴向两侧形成两轴肩111,板状本体61安装定位于环状卡槽内。板状本体61上贯孔的孔径与环状卡槽对应的轴段的轴径匹配设置,且贯孔的孔径小于环状卡槽轴向两侧的两轴肩111的轴径,这样,通过环状卡槽两侧的两轴肩111既可利于保证抵挡构件6安装于转轴1上定位的稳固可靠性,又利于防止的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从板状本体61与转轴1之间的配合间隙掉落入第一轴承2上,充分保证了抵挡构件6抵挡粉末沿转轴1轴向掉落到轴孔310处的可靠性。具体地,抵挡构件6可采用橡胶材料或者尼龙材料或者PBT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制成,这些材料使得抵挡构件6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既利于保证抵挡构件6的密封性能,又利于保证抵挡构件6可轻易安装于延伸部11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轴1上设置环状卡槽、在第一轴承托架3上设置翻边结构32进行与抵挡构件6配合,这样,使得抵挡构件6既可很好地阻挡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沿转轴1的轴向掉落到轴孔310处,又可很好地阻挡导电滑块51磨损产生的粉末沿转轴1的径向掉落到轴孔310处,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抵挡构件6抵挡粉末的效果。这样,不管转轴1是水平安装方式,还是竖直向上安装方式(转轴1的输出端12竖直向上),或者是竖直向下安装方式,又或者是以任何角度倾斜安装方式,抵挡构件6都可有效防止导电滑块51摩损产生的粉末掉落在第一轴承2内,其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塑封无刷直流电机,其具有上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故,一方面保证了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降低了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的制造成本,再一方面利于扩大塑封无刷直流电机的使用场合。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塑封无刷直流电机还包括塑封定子总成7、转子组件8、第二轴承9、第二轴承托架100,第二轴承托架100具体可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转子组件8具体穿设安装于塑封定子总成7的内侧,且转子组件8、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9都紧固安装于转轴1上,转子组件8沿转轴1的轴向位于第一轴承2与第二轴承9之间,第一轴承托架3和第二轴承托架100分别套装于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9外,第二轴承9靠近转轴1的输出端12设置。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塑封无刷直流电机还包括导电连接于第一轴承托架3与第二轴承托架100之间的导电构件200,导电构件200具体可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导电构件200的设置,实现了第一轴承托架3与第二轴承托架100的导电连接,进而消除了第一轴承2与第二轴承9之间的电位差,有效防止了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9发生电蚀的现象,保证了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9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包括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一端的第一轴承和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外的第一轴承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轴承托架导电连接的导电罩壳和导电连接于所述导电罩壳与所述转轴之间的弹性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罩壳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托架外,所述转轴具有从所述第一轴承托架内穿出并延伸入所述导电罩壳内的延伸部,所述弹性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延伸部上并弹性连接于所述导电罩壳与所述延伸部之间,所述延伸部外套设有抵挡构件,所述弹性导电组件包括导电滑块,所述抵挡构件与所述第一轴承托架的边缘延伸凸设的翻边结构相结合用于防止所述导电滑块磨损产生的粉末掉落入所述第一轴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于所述导电滑块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导电滑块之背对所述弹性件的端部抵顶于所述导电罩壳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导电罩壳的凹孔,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导电滑块都安装于所述凹孔内,且所述导电滑块具有凸露于所述凹孔外并延伸抵顶于所述导电罩壳上的外露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具有与其开口相对的凹设底壁,所述弹性件弹性压缩于所述导电滑块与所述凹孔的凹设底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滑块之背对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呈锥尖状,且所述导电滑块的顶尖点抵顶于所述导电罩壳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沿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凹设于所述延伸部上,所述导电罩壳内凸设有与所述导电滑块相对的凸起,所述导电滑块的顶尖点沿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延伸抵顶于所述凸起上。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托架上贯穿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设的轴孔,且所述翻边结构由所述第一轴承托架沿所述轴孔的边缘向外延形成,所述抵挡构件包括与所述延伸部套装配合的板状本体和朝向所述第一轴承凸设于所述板状本体上并套设于所述翻边结构外的环状凸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凹设有一环状卡槽,所述板状本体安装定位于所述环状卡槽内。
9.塑封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
CN201510202373.1A 2015-04-23 2015-04-23 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Active CN104821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2373.1A CN104821691B (zh) 2015-04-23 2015-04-23 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2373.1A CN104821691B (zh) 2015-04-23 2015-04-23 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1691A CN104821691A (zh) 2015-08-05
CN104821691B true CN104821691B (zh) 2017-06-30

Family

ID=53731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2373.1A Active CN104821691B (zh) 2015-04-23 2015-04-23 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16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4039A (zh) * 2018-09-30 2019-01-1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轴电流消除结构及电机
CN112572144B (zh) * 2020-12-08 2023-03-10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
CN114172325A (zh) * 2021-12-10 2022-03-11 极氪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有限公司 电机以及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2833A (zh) * 2012-12-07 2014-06-18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空调机
CN203984143U (zh) * 2014-06-13 2014-12-03 刘保义 电动机轴承防电蚀机构
CN104245382A (zh) * 2012-03-26 2014-12-24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具有电位平衡的轮毂电动机
CN104467295A (zh) * 2014-11-21 2015-03-25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及无刷直流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2272B2 (ja) * 2000-11-06 2010-10-13 株式会社鶴見製作所 水中回転機械の電食防止装置
JP4656740B2 (ja) * 2001-02-13 2011-03-23 株式会社鶴見製作所 水中回転機械の電食防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5382A (zh) * 2012-03-26 2014-12-24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具有电位平衡的轮毂电动机
CN103872833A (zh) * 2012-12-07 2014-06-18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空调机
CN203984143U (zh) * 2014-06-13 2014-12-03 刘保义 电动机轴承防电蚀机构
CN104467295A (zh) * 2014-11-21 2015-03-25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及无刷直流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1691A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1683B (zh) 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CN104821691B (zh) 防电机轴承电蚀结构及塑封无刷直流电机
US8963398B2 (en) Current control brush assembly
CN203387367U (zh) 外转子型马达
US20090015083A1 (en) Shaft grounding thread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 motor
CN107579614B (zh) 电机转子及高速永磁电机
US6488483B1 (en) Low power loss heat dissipation fan
US20140125166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05939077A (zh) 电器设备、风扇结构及其风扇电机
CN210093064U (zh) 一种电机轴电流的引出装置
CN203868120U (zh) 一种复合衬套
CN205195018U (zh) 一种轴用接地碳刷装置
CN107093938A (zh) 磁悬浮电机及家用空调
CN208778492U (zh) 磁悬浮轴承结构及磁悬浮电机
CN203412956U (zh) 一种轴承
CN105914945A (zh) 一种防止电机轴向窜动装置
CN203451701U (zh) 一种采用延伸磁悬浮结构的细纱机电机式锭子
CN204046311U (zh) 电机端盖与转轴的转动密封机构
CN207677590U (zh) 一种微电机中用于定位换向器与转轴的结构
CN208919098U (zh) 一种膨胀补偿自锁轴承
CN204597684U (zh) 一种防尘电机总成
CN205099912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防逆转装置
CN213808709U (zh) 长行程电缸丝杆的稳定装置及电动缸
CN219499093U (zh) 一种防尘型商用空调风管机电机的密封结构
CN217010639U (zh) 一种压缩机轴承电腐蚀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