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6803A - 套叠式救生器 - Google Patents

套叠式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6803A
CN104816803A CN201510234536.4A CN201510234536A CN104816803A CN 104816803 A CN104816803 A CN 104816803A CN 201510234536 A CN201510234536 A CN 201510234536A CN 104816803 A CN104816803 A CN 104816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intussusception
joint
bead
telescopi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45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345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6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16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6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叠式救生器,包括一底座、一顶盖、一通气管和一个以上的套叠节;所述的底座为顶部开放的桶形结构,所述的顶盖为底部开放的桶形结构。本发明的套叠式救生器的优点是:带有可伸缩结构,伸展以后能够形成一密闭的空间供水难中的落难者进入,保护落难者,避免落难者被暴晒或者体温丧失过快,能够有效的延长落难者的生存时间,增加被救缘的机率;收缩以后,占用的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携带;带有开口朝下布置的通气管,保证落难者能够正常呼吸且水不会由通气管进入;通气管上还设置有挂钩,便于救援者打捞。

Description

套叠式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设备,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套叠式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水难事故中广泛采用的救生装备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救生艇,这些设备都能够较好的保证被救者能够顺利的呼吸;但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或者气温较低的冬季,水难事故中的落难者通常不是被溺死的,在夏季通常是被太阳暴晒致热死的,在冬季通常是由于温度过低而冻死的;而且海面上的风浪较大,仅仅使被救者浮于水平面,还不能保证被救者能够顺利的呼吸,海浪拍打落难者也十分的消耗落难者的体能。因此,是否有效能够延长落难者的生存时间,对于提高落难者的被救的机率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的救生设备不能较好的提高落难者的生存时间,致使大量的落难者不能被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可伸缩结构,伸展以后能够形成一密闭的空间供水难中的落难者进入,保护落难者,避免落难者被暴晒或者体温丧失过快,能够有效的延长落难者的生存时间,增加被救缘的机率;收缩以后,占用的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携带;带有开口朝下布置的通气管,保证落难者能够正常呼吸且水不会由通气管进入;通气管上还设置有挂钩,便于救援者打捞的套叠式救生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套叠式救生器,包括一底座、一顶盖、一通气管和一个以上的套叠节;
所述的底座为顶部开放的桶形结构,所述的顶盖为底部开放的桶形结构,所述的套叠节为上下均开放的圆筒形结构;
所述的底座、所述的套叠节与所述的顶盖依次相连接组成伸缩式结构;
所述的通气管与所述的顶盖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底座的上下边缘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外防脱突缘;
所述的顶盖的顶部设置有一舱门,其下边缘的内侧设置有一第一内防脱突缘;所述的舱门上设置有一通气孔;所述的舱门与所述的顶盖螺纹连接;
所述的套叠节的上下边缘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外防脱突缘,上边缘的内侧设置有一第二内防脱突缘;
所述的第一外防脱突缘与所述的套叠节的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二内防脱突缘与所述的底座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二外防脱突缘与所述的顶盖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一内防脱突缘与所述的套叠节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所述的一个以上的套叠节顺次连接;
所述的通气管与所述的通气孔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底座、套叠节及所述的顶盖依次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顶盖及所述的套叠节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密封橡胶层。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底座、套叠节及所述的顶盖依次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通气管由柔性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通气管的上端折弯形成一挂钩,所述的通气管的上端的开口朝下布置。
本发明的套叠式救生器的优点是:带有可伸缩结构,伸展以后能够形成一密闭的空间供水难中的落难者进入,保护落难者,避免落难者被暴晒或者体温丧失过快,能够有效的延长落难者的生存时间,增加被救缘的机率;收缩以后,占用的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携带;带有开口朝下布置的通气管,保证落难者能够正常呼吸且水不会由通气管进入;通气管上还设置有挂钩,便于救援者打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套叠式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伸展后的状态);
图2为图1中的套叠式救生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套叠式救生器的剖视图,此时视角为主视;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A;
图5为图1中的套叠式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收缩后的状态);
图6为图5中的套叠式救生器的俯视图;
图7为图5中的套叠式救生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套叠式救生器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局部放大图B;
图10为图1中的底座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套叠节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的顶盖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底座;11、第一外防脱突缘;
2、顶盖;21、舱门;211、通气孔;22、第一内防脱突缘;
3、通气管;31、挂钩;
4、套叠节;41、第二外防脱突缘;42、第二内防脱突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的套叠式救生器的优点是:带有可伸缩结构,伸展以后能够形成一密闭的空间供水难中的落难者进入,保护落难者,避免落难者被暴晒或者体温丧失过快,能够有效的延长落难者的生存时间,增加被救缘的机率;收缩以后,占用的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携带;带有开口朝下布置的通气管,保证落难者能够正常呼吸且水不会由通气管进入;通气管上还设置有挂钩,便于救援者打捞。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套叠式救生器,包括一底座1、一顶盖2、一通气管3和一个以上的套叠节4;
如图10所示,该底座1为顶部开放的桶形结构,如图12所示,该顶盖2为底部开放的桶形结构,如图11所示,该套叠节4为上下均开放的圆筒形结构;
如图1、图2、图3所示,该底座1、该套叠节4与该顶盖2依次相连接组成伸缩式结构;伸展以后,其内部形成一密闭的空腔供人进入,可以储藏淡水、食物等,夏季时可以避免空腔内的落难者被暴晒,冬季时对空腔内的落难者有一定的保温作用,这些特征都可以有效的延长落难者的存活时间,为救援人员争取宝贵的时间。
如图1、图2、图3所示,该通气管3与该顶盖2相连接。使空腔内的落难者能够顺利呼吸。
如图10所示,该底座1的上下边缘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外防脱突缘11:
如图1、图12所示,该顶盖2的顶部设置有一舱门21,其下边缘的内侧设置有一第一内防脱突缘22;该舱门21上设置有一通气孔211;该舱门21与该顶盖2螺纹连接;
如图11所示,该套叠节4的上下边缘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外防脱突缘41,上边缘的内侧设置有一第二内防脱突缘42;
如图2、图3、图4所示,该第一外防脱突缘11与该套叠节4的内表面相互贴合,该第二内防脱突缘42与该底座1的外表面相互贴合,该第二外防脱突缘41与该顶盖2内表面相互贴合,该第一内防脱突缘22与该套叠节4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该一个以上的套叠节4顺次连接;包含两个以上的套叠节4时,其尺寸依次增加,按上述结构顺次连接多个套叠节4,不再赘述;图1、图2、图3、图7、图8、图9中所示的套叠式救生器包括四个套叠节4,很显然其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以上。
如图1、图2、图3所示,该通气管3与该通气孔211相连接。
如图2-图4,图7-图9所示,该底座1、套叠节4及该顶盖2依次滑动连接。牵拉该底座1及该顶盖2即可伸展开该套叠式救生器。
该顶盖2及该套叠节4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密封橡胶层。这种结构可以防止两个相邻的零部件之间发生泄露,从而提高该套叠式救生器的安全性。
如图2-图4、图7-图9所示,在突缘的表面及套叠节4和顶盖2的内表面设置螺纹,即可将该底座1、套叠节4及该顶盖2依次螺纹连接,沿相反的方向旋转该顶盖2和该底座1,即可将该套叠式救生器伸展或者收缩,这种结构相对于滑动连接结构可靠性更高,因此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
该通气管3由柔性材料制成。即可将其按图5-图8所示结构折叠,能够进一步减小该套叠式救生器折叠后所占用的体积,有利于运输和携带;而且柔性材料制成的通气管3在风浪中更加不易被损坏,可靠性更高。
如图1-图3、图5-图7所示,该通气管3的上端折弯形成一挂钩31,该通气管3的上端的开口朝下布置。设置挂钩31可以便于救援人员打捞该套叠式救生器,加快救援速度;当该开口浸入水中时,开口朝下布置可以避免水沿该通气管3进入该套叠式救生器的内部,结构简单有效。
以上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套叠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1)、一顶盖(2)、一通气管(3)和一个以上的套叠节(4);
所述的底座(1)为顶部开放的桶形结构,所述的顶盖(2)为底部开放的桶形结构,所述的套叠节(4)为上下均开放的圆筒形结构;
所述的底座(1)、所述的套叠节(4)与所述的顶盖(2)依次相连接组成伸缩式结构;
所述的通气管(3)与所述的顶盖(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叠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的上下边缘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外防脱突缘(11);
所述的顶盖(2)的顶部设置有一舱门(21),其下边缘的内侧设置有一第一内防脱突缘(22);所述的舱门(21)上设置有一通气孔(211);所述的舱门(21)与所述的顶盖(2)螺纹连接;
所述的套叠节(4)的上下边缘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外防脱突缘(41),上边缘的内侧设置有一第二内防脱突缘(42);
所述的第一外防脱突缘(11)与所述的套叠节(4)的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二内防脱突缘(42)与所述的底座(1)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二外防脱突缘(41)与所述的顶盖(2)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一内防脱突缘(22)与所述的套叠节(4)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所述的一个以上的套叠节(4)顺次连接;
所述的通气管(3)与所述的通气孔(21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叠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套叠节(4)及所述的顶盖(2)依次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叠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2)及所述的套叠节(4)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密封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叠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套叠节(4)及所述的顶盖(2)依次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叠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管(3)由柔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叠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管(3)的上端折弯形成一挂钩(31),所述的通气管(3)的上端的开口朝下布置。
CN201510234536.4A 2015-05-08 2015-05-08 套叠式救生器 Pending CN104816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4536.4A CN104816803A (zh) 2015-05-08 2015-05-08 套叠式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4536.4A CN104816803A (zh) 2015-05-08 2015-05-08 套叠式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6803A true CN104816803A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2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4536.4A Pending CN104816803A (zh) 2015-05-08 2015-05-08 套叠式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168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589A (zh) * 2018-11-02 2019-03-19 东台市海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海上救生装置
WO2022151823A1 (zh) * 2021-01-12 2022-07-21 陈碧峰 救生舱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589A (zh) * 2018-11-02 2019-03-19 东台市海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海上救生装置
WO2022151823A1 (zh) * 2021-01-12 2022-07-21 陈碧峰 救生舱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27359U (zh) 一种防下沉船舶
WO2008011783A1 (fr) Dispositif de sauvetage marin anti-chavirage
CN103459249A (zh) 用于从倾覆舰船中疏散人员的系统
CN200942868Y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105292401B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203255349U (zh) 一种安全救生舱
CN2895240Y (zh) 救生球
CN204415688U (zh) 一种便携式遥控救生装置
CN104816803A (zh) 套叠式救生器
CN201825229U (zh) 新式安全泳圈
CN203283370U (zh) 一种海上安全舱
CN204642107U (zh) 套叠式救生器
WO2019214542A1 (zh) 一种带有助浮结构的运输装置
CN202279220U (zh) 一种折叠式海难逃生装置
WO2017107300A1 (zh) 用于直升机救援的可转角吊篮
CN210011856U (zh) 一种游船用登船设备
CN204642108U (zh) 球形救生器
CN108248758A (zh)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CN204642109U (zh) 三角折叠式救生器
CN209795783U (zh) 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
CN203753380U (zh) 一种设置泄压孔的救生筏
RU169168U1 (ru) Плот надувной речной
CN205131597U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202345896U (zh) 浮力救生舱
CN104802963A (zh) 三角折叠式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