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3118B - 喷射器 - Google Patents
喷射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3118B CN104813118B CN201380060388.8A CN201380060388A CN104813118B CN 104813118 B CN104813118 B CN 104813118B CN 201380060388 A CN201380060388 A CN 201380060388A CN 104813118 B CN104813118 B CN 1048131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path
- space
- convolution
- inj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using eje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6—Arrangements of nozz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1/00—Details of ejectors not being used as compression device; Details of flow restrictors or expansion valves
- F25B2341/001—Ejectors not being used as compression device
- F25B2341/0012—Ejectors with the cooled primary flow at high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5—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 F25B2600/0253—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with variable spe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主体部(30),其具有使从回旋空间(30a)流出的冷媒减压的减压用空间(30b)、从外部吸引冷媒的吸引用通路(13b)以及使从减压用空间(30b)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从吸引用通路(13b)吸引来的吸引冷媒混合并升压的升压用空间(30e);以及在主体部(30)的内部配置的圆锥状的通路形成构件(35),在减压用空间(30b)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喷嘴通路(13a),在形成升压用空间(30e)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扩压通路(13c),并且设有由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的整流板(38a)构成的回旋促进部。由此,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制冷循环系统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发挥较高的喷嘴效率以及较高的升压性能。
Description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2年11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54398以及2013年10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18369,通过参照将该发明内容引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流体减压并且利用以高速度喷射的喷射流体的吸引作用来吸引流体的喷射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应用的减压装置,公知有喷射器。这种喷射器具有使冷媒减压的喷嘴部,能够利用从该喷嘴部喷射出的喷射冷媒的吸引作用来吸引从蒸发器流出的气相冷媒,在升压部(扩压部)中使喷射冷媒与吸引冷媒混合而升压。
因此,在具备喷射器作为减压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以下,记载为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中,能够利用喷射器的升压部的冷媒升压作用来减少压缩机的消耗动力,与具备膨胀阀等作为减压装置的通常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提高循环系统的制冷系数(COP)。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应用于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喷射器,公开了具有使冷媒分两个阶段减压的喷嘴部的喷射器。更详细而言,在该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利用第一喷嘴将高压液相状态的冷媒减压至成为气液二相状态,使成为了气液二相状态的冷媒向第二喷嘴流入。
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促进第二喷嘴中的冷媒的沸腾来实现作为喷嘴部整体的喷嘴效率的提高,作为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整体,欲实现COP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一般的喷射器中,在喷嘴部的轴线方向的延长线上,扩压部(升压部)配置在同轴上。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使这样配置的扩压部的扩展角度比较小而能够提高喷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喷嘴效率指的是在喷嘴部将冷媒的压力能转换为动能时的能量转换效率,喷射效率指的是作为喷射器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331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43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热负荷降低,循环系统的高压侧冷媒的压力与低压侧冷媒的压力的压力差(高低压差)缩小时,在第一喷嘴进行高低压差的减压,而在第二喷嘴中冷媒几乎不被减压。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获得使气液二相冷媒向第二喷嘴流入所带来的喷嘴效率提高效果,无法在扩压部中使冷媒充分升压。
相对于此,考虑了这样的方法:通过将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扩展角度比较小的扩压部应用于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来提高喷射效率,从而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低负荷时也在扩压部中使冷媒充分升压。然而,当应用这样的扩压部时,作为喷射器整体,喷嘴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变长,因而存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通常负荷时的喷射器的外形不必要地变大的情况。
于是,本发明人等之前在日本特愿2012-184950号(以下称为在先申请例。)中提出了一种喷射器,该喷射器具备:
主体部,其形成有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冷媒回旋的回旋空间、使从该回旋空间流出的冷媒减压的减压用空间、与减压用空间的冷媒流动下游侧连通而吸引从蒸发器流出的冷媒的吸引用通路以及使从减压用空间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从吸引用通路吸引来的吸引冷媒混合而升压的升压用空间;
通路形成构件,其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减压用空间的内部以及升压用空间的内部,且形成为随着从减压用空间离开而截面积扩大的圆锥状,
在主体部中的形成减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形成作为使从回旋空间流出的冷媒减压并喷射出的喷嘴而发挥功能的喷嘴通路,
在主体部中的形成升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形成作为使喷射冷媒以及吸引冷媒混合并升压的扩压部而发挥功能的扩压通路,
并且,在主体部中形成有气液分离空间,该气液分离空间由与通路形成构件配置在同轴上的旋转体形状的空间形成,且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从扩压通路流出的冷媒的气液分离。
在该在先申请例的喷射器中,通过在回旋空间中使冷媒回旋,从而使回旋空间内的回旋中心侧的冷媒压力降低至成为饱和液相冷媒的压力或者冷媒减压沸腾(产生空穴)的压力。由此,与回旋中心轴的外周侧相比在内周侧存在更多气相冷媒,从而能够做成在回旋空间内的回旋中心线附近为气体单相、在其周围为液体单相的二相分离状态。
并且,二相分离状态的冷媒向喷嘴通路流入,通过壁面沸腾以及界面沸腾来促进沸腾,因而在喷嘴通路的最小流路面积部附近成为气相与液相均质地混合的气液混合状态。并且,在喷嘴通路的最小流路面积部附近成为了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产生闭塞(choking),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的流速加速至成为二相音速。
如此加速至二相音速的冷媒在从喷嘴通路的最小流路面积部起的下游侧成为均质地混合了的理想的二相喷雾流,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其流速。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在喷嘴通路中将冷媒的压力能向速度能转换时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当于喷嘴效率)。
并且,在在先申请例的喷射器中,采用形成为圆锥状的构件作为通路形成构件,从而在从通路形成构件的轴向观察时,扩压通路的轴向垂直剖面形状形成为圆环状。而且,将扩压通路的形状形成为随着从减压用空间离开而沿着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周扩展的形状,并且使在扩压通路中流通的冷媒绕通路形成构件的轴回旋。
由此,能够将在扩压通路中用于使冷媒升压的冷媒流路形成为螺旋状,因而能够抑制扩压通路的轴向尺寸扩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作为喷射器整体的外形的大型化。即,根据在先申请例的喷射器,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制冷循环系统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发挥较高的喷嘴效率。
并且,在在先申请例的喷射器中,在形成于主体的内部的气液分离空间中,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从扩压通路流出的冷媒的气液分离,因而,与在主体的外部配置气液分离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气液分离空间中有效地分离冷媒的气液,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小气液分离空间的容积。
然而,若像在先申请例的喷射器那样仅将扩压通路的轴向垂直剖面形状形成为圆环状,则例如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低负荷时那样在循环系统中循环的冷媒流量降低时等,可能导致在扩压通路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方向的速度降低。
这样的在扩压通路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方向的速度的降低会缩短在扩压通路中用于使冷媒升压的螺旋状的冷媒流路,因而可能会成为在扩压通路中不能使冷媒充分升压的原因。并且,由于作用于从扩压通路流出的冷媒的离心力变小,因而有时会成为使气液分离空间的气液分离性能降低的原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制冷循环系统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发挥较高的喷嘴效率以及较高的升压性能的喷射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应用于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喷射器具备:
主体部,其具有使从供冷媒流入的冷媒流入口流入的冷媒回旋的回旋空间、使从回旋空间流出的冷媒减压的减压用空间、与减压用空间的冷媒流动下游侧连通而从外部吸引冷媒的吸引用通路、使从减压用空间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从吸引用通路吸引来的吸引冷媒混合的升压用空间;以及通路形成构件,其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减压用空间的内部以及升压用空间的内部,且形成为随着从减压用空间离开而截面积扩大的圆锥状,
在主体部中的形成减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是作为使从回旋空间流出的冷媒减压并喷射的喷嘴而发挥功能的喷嘴通路,在主体部中的形成升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是作为使喷射冷媒以及吸引冷媒混合并升压的扩压部而发挥功能的扩压通路,扩压通路的与通路形成构件的轴向垂直的剖面的剖面形状形成为环状,
并且,喷射器具备促进在扩压通路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的回旋促进部(38a~38e)。
据此,通过在回旋空间中使冷媒回旋,从而与在先申请例同样,能够提高喷嘴通路中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当于喷嘴效率),通过使在扩压通路中流通的冷媒回旋,从而与在先申请例同样,能够抑制扩压通路的轴向尺寸的扩大。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制冷循环系统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发挥较高的喷嘴效率的喷射器。
此外,由于具备回旋促进部,因而例如即便在制冷循环装置中循环的冷媒流量降低,也能够抑制在扩压通路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方向的速度降低。因此,能够抑制在扩压通路中用于使冷媒升压的螺旋状的冷媒流路变短,从而能够抑制扩压通路中的冷媒的升压量的降低。
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利用喷嘴通路来发挥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喷嘴效率),并且能够利用扩压通路来发挥较高的升压性能的喷射器。
并且,通过在扩压通路中流通的冷媒与在回旋空间中回旋的冷媒向同一方向回旋,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在扩压通路中用于使冷媒升压的螺旋状的冷媒流路变短,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扩压通路中的冷媒的升压量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通路形成构件并不严格地限定于仅由随着从减压用空间离开而截面积扩大的形状形成的构件,也包括通过在至少一部分含有随着从减压用空间离开而截面积扩大的形状而能够将扩压通路的形状做成随着从减压用空间离开而向外侧扩展的形状的构件。
并且,“形成为圆锥状”并不限于通路形成构件形成为完全的圆锥形状这样的含义,也包括形成为接近圆锥的形状或局部含有圆锥形状这样的含义。具体而言,不限于轴向剖面形状成为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也包括夹着顶点的两边向内周侧凸出的形状、夹着顶点的两边向外周侧凸出的形状、还包括剖面形状成为半圆形状的形状等。
另外,“促进在扩压通路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不仅意味着促进从扩压通路的入口侧到出口侧的整个范围内的冷媒的回旋流动,也意味着促进在扩压通路中流通的冷媒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冷媒(例如,扩压通路的入口侧的冷媒、扩压通路的出口侧的冷媒、即将从扩压通路流出之前的冷媒)的回旋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的概要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各冷媒通路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是示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的状态的莫里尔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的主视图。
图12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的俯视图。
图13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的主视图。
图14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的俯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扩压通路中的冷媒流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在各方式中,有时对与在之前的方式中说明过的内容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方式中,在仅说明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对于结构的其他部分可以应用在先说明的其他方式。不仅可以将在各实施方式中具体明示了能够组合的部分彼此进行组合,只要不会对组合产生特别的障碍,即使没有明示,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局部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应用于具备喷射器作为冷媒减压机构的制冷循环装置、即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此外,该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发挥对向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车室内送风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功能。
首先,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中,压缩机11是吸入冷媒并将冷媒升压至成为高压冷媒后排出的设备。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1是在一个壳体内收容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构11a以及驱动压缩机构11a的电动马达11b而构成的电动压缩机。
作为该压缩机构11a,能够采用涡旋型压缩机构、叶片型压缩机构等各种压缩机构。另外,电动马达11b是由从后述的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其动作(转速)的设备,可以采用交流马达与直流马达中的任一种形式。
在压缩机11的排出口连接有散热器12的冷凝部12a的冷媒入口侧。散热器12是通过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冷媒与利用冷却风扇12d输送的车室外空气(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来使高压冷媒散热从而进行冷却的散热用热交换器。
更具体而言,该散热器12是所谓的过冷(sub-cool)型的冷凝器,其构成为具有:冷凝部12a,其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气相冷媒与从冷却风扇12d输送来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使高压气相冷媒散热而冷凝;接收部12b,其使从冷凝部12a流出的冷媒的气液分离,并积蓄剩余液相冷媒;以及过冷却部12c,其使从接收部12b流出的液相冷媒与从冷却风扇12d输送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对液相冷媒进行过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中,作为冷媒,采用HFC系冷媒(具体而言是R134a),构成高压侧冷媒压力不超过冷媒的临界压力的亚临界制冷循环系统。当然,也可以采用HFO系冷媒(具体而言是R1234yf)等作为冷媒。并且,在冷媒中混入有用于润滑压缩机11的冷冻机油,冷冻机油的一部分与冷媒一起在循环系统中循环。
另外,冷却风扇12d是由从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控制转速(送风空气量)的电动式送风机。在散热器12的过冷却部12c的冷媒出口侧连接有喷射器13的冷媒流入口31a。
喷射器13作为使从散热器12流出的过冷却状态的高压液相冷媒减压并向下游侧流出的冷媒减压机构发挥功能,并且,作为利用以高速度喷射的冷媒流的吸引作用吸引(输送)从后述的蒸发器14流出的冷媒并使其循环的冷媒循环机构(冷媒输送机构)发挥功能。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还作为对减压后的冷媒的气液进行分离的气液分离机构发挥功能。
使用图2、图3对喷射器13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上下的各箭头表示将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搭载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状态下的上下的各方向。另外,图3是用于对喷射器13的各冷媒通路的功能进行说明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对与图2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首先,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具备将多个构成构件组合而构成的主体部30。具体而言,该主体部30具有由棱柱状或圆柱状的金属形成而构成喷射器13的外壳的壳体主体31,在该壳体主体31的内部固定有喷嘴主体32、中间主体33、下部主体34等。
在壳体主体31上形成有使从散热器12流出的冷媒向内部流入的冷媒流入口31a;对从蒸发器14流出的冷媒进行吸引的冷媒吸引口31b;使在形成于主体部30内部的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液相冷媒向蒸发器14的冷媒入口侧流出的液相冷媒流出口31c;以及使在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向压缩机11的吸入侧流出的气相冷媒流出口31d。
喷嘴主体32由在冷媒流动方向上尖细的大致圆锥形状的金属构件形成,以轴向与铅垂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式通过压入等方法固定在壳体主体31的内部。在喷嘴主体32的上方侧与壳体主体31之间形成有使从冷媒流入口31a流入的冷媒回旋的回旋空间30a。
回旋空间30a形成为旋转体形状,图2的单点划所示出的其中心轴沿着铅垂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旋转体形状是指使平面图形绕同一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中心轴)旋转了时形成的立体形状。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回旋空间30a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当然,也可以形成为圆锥形状或使圆锥台与圆柱结合而成的形状等。
并且,在从回旋空间30a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将冷媒流入口31a与回旋空间30a连接的冷媒流入通路31e沿着回旋空间30a的内壁面的切线方向延伸。由此,从冷媒流入通路31e向回旋空间30a流入的冷媒沿着回旋空间30a的内壁面流动,在回旋空间30a内回旋。
需要说明的是,冷媒流入通路31e不需要形成为在从回旋空间30a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与回旋空间30a的切线方向完全一致,只要至少包含回旋空间30a的切线方向的分量,也可以形成为包含其他方向的分量(例如,回旋空间30a的轴向的分量)。
在此,由于离心力作用于在回旋空间30a内回旋的冷媒,因此,在回旋空间30a内,中心轴侧的冷媒压力比外周侧的冷媒压力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的通常运转时,使回旋空间30a内的中心轴侧的冷媒压力降低至成为饱和液相冷媒的压力或者冷媒减压沸腾(产生空穴)的压力。
这样的回旋空间30a内的中心轴侧的冷媒压力的调整能够通过调整在回旋空间30a内回旋的冷媒的回旋流速来实现。此外,回旋流速的调整例如能够通过调整冷媒流入通路31e的通路截面积与回旋空间30a的轴向垂直截面积的面积比等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回旋流速是指回旋空间30a的最外周部附近的冷媒的回旋方向上的流速。
另外,在喷嘴主体32的内部形成有使从回旋空间30a流出的冷媒减压并向下游侧流出的减压用空间30b。该减压用空间30b形成为将圆柱状空间与从该圆柱状空间的下方侧连续而朝向冷媒流动方向逐渐扩展的圆锥台形状空间结合而成的旋转体形状,减压用空间30b的中心轴与回旋空间30a的中心轴配置在同轴上。
并且,在减压用空间30b的内部配置有通路形成构件35,该通路形成构件35在减压用空间30b内形成冷媒通路面积最缩小的最小通路面积部30m,并且使最小通路面积部30m的通路面积变化。该通路形成构件35形成为朝向冷媒流动下游侧逐渐扩展的大致圆锥形状,其中心轴与减压用空间30b的中心轴配置在同轴上。换言之,通路形成构件35形成为随着从减压用空间30b离开而截面积扩大的圆锥状。
并且,作为在喷嘴主体32的形成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上方侧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如图3所示,形成有收敛部131和扩展部132,所述收敛部131与最小通路面积部30m相比形成于冷媒流动上游侧,且直至到达最小通路面积部30m的冷媒通路面积逐渐缩小,所述扩展部132从最小通路面积部30m向冷媒流动下游侧形成且冷媒通路面积逐渐扩大。
在扩展部132中,在从径向观察时,减压用空间30b与通路形成构件35重合(overlap),因而冷媒通路的轴向垂直剖面的形状形成为圆环状(从圆形状除去配置在同轴上的小径的圆形状而得到的环形状)。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构件35的扩展角度比减压用空间30b的圆锥台形状空间的扩展角度小,因而扩展部132的冷媒通路面积朝向冷媒流动下游侧而逐渐扩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通路形状使在减压用空间30b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成为作为喷嘴发挥功能的喷嘴通路13a,对冷媒进行减压并且使冷媒的流速增速成为音速并喷射。并且,由于向喷嘴通路13a流入的冷媒在回旋空间30a中回旋,因而,在喷嘴通路13a中流通的冷媒以及从喷嘴通路13a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也具有与在回旋空间30a中回旋的冷媒向同方向回旋的方向的速度分量。
接下来,如图2所示,中间主体33由在其中心部设置有贯通表背的旋转体形状的贯通孔、并且在该贯通孔的外周侧收容有使通路形成构件35位移的驱动机构37的金属制圆板状构件形成。需要说明的是,贯通孔的中心轴与回旋空间30a以及减压用空间30b的中心轴配置在同轴上。另外,中间主体33通过压入等方法固定在壳体主体31的内部且固定在喷嘴主体32的下方侧。
此外,在中间主体33的上表面和与其对置的壳体主体3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使从冷媒吸引口31b流入的冷媒滞留的流入空间30c。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喷嘴主体32的下方侧的尖细前端部定位在中间主体33的贯通孔的内部,因此,流入空间30c在从回旋空间30a以及减压用空间30b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剖面圆环形状。
另外,在中间主体33的贯通孔中的供喷嘴主体32的下方侧插入的范围、即从垂直于轴线的径向观察时中间主体33与喷嘴主体32重合的范围内,冷媒通路面积以与喷嘴主体32的尖细前端部的外周形状相适的方式朝向冷媒流动方向逐渐缩小。
由此,在贯通孔的内周面与喷嘴主体32的下方侧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吸引通路30d,该吸引通路30d使流入空间30c与减压用空间30b的冷媒流动下游侧连通。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流入空间30c以及吸引通路30d来形成供吸引冷媒从中心轴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流动的吸引用通路13b。并且,该吸引用通路13b的中心轴垂直剖面也形成为剖面圆环状。
另外,在中间主体33的贯通孔中的、吸引通路30d的冷媒流动下游侧形成有升压用空间30e,该升压用空间30e形成为朝向冷媒流动方向逐渐扩展的大致圆锥台形状。该升压用空间30e是使从上述的喷嘴通路13a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从吸引通路30d吸引来的吸引冷媒混合的空间。
在该升压用空间30e的内部配置有前述的通路形成构件35的下方侧。并且,升压用空间30e内的通路形成构件35的圆锥状侧面的扩展角度比升压用空间30e的圆锥台形状空间的扩展角度小,因而该冷媒通路的冷媒通路面积朝向冷媒流动下游侧逐渐扩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此方式扩大冷媒通路面积,从而使在形成升压用空间30e的中间主体33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下方侧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成为作为扩压部而发挥功能的扩压通路13c,将喷射冷媒与吸引冷媒的混合冷媒的速度能转换为压力能。即,在扩压通路13c中,使喷射冷媒与吸引冷媒混合并升压。
并且,扩压通路13c的中心轴垂直剖面形状也形成为圆环状,如图3示意性示出的那样,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也具有与在回旋空间30a中回旋的冷媒向同方向回旋的方向的速度分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最下方部的外周侧且扩压通路13c的形成冷媒出口侧的部位,配置有作为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动的冷媒的回旋的回旋促进部的一例的多个整流板38a。该整流板38a由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向上扩展的板状构件构成,且如图4的IV-IV剖视图所示,绕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配置为放射状。
并且,整流板38a形成为从轴向观察时沿着回旋流动方向弯曲的形状。另外,各个整流板38a以冷媒流动出口侧的整流板38a彼此的间隔Tout比入口侧的整流板38a彼此的间隔Tin窄的增速叶栅的方式配置(加速叶栅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入口侧朝向出口侧缩窄整流板38a彼此的间隔,来使形成在相邻的整流板38a彼此之间的冷媒通路的通路截面积逐渐缩小,从而使冷媒的回旋分量的流速增速来促进回旋流动。
接下来,对配置在中间主体33的内部且使通路形成构件35位移的驱动机构37进行说明。该驱动机构37构成为具有作为压力响应构件的圆形薄板状的隔膜37a。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隔膜37a以将形成在中间主体33外周侧的圆柱状的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的方式通过焊接等方法进行固定。
被隔膜37a分隔出的两个空间中的上方侧(流入空间30c侧)的空间构成封入空间37b,该封入空间37b封入有根据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温度相应地发生压力变化的感温介质。在该封入空间37b中,以成为预先确定的密度的方式封入有与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中循环的冷媒相同组分的感温介质。从而,本实施方式中的感温介质是R134a。
另一方面,被隔膜37a分隔出的两个空间中的下方侧的空间构成经由未图示的连通路导入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导入空间37c。因此,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温度经由将流入空间30c与封入空间37b分隔开的盖构件37d以及隔膜37a传递至封入到封入空间37b中的感温介质。
在此,由图2、图3可以明确,在本实施方式的中间主体33的上方侧配置有吸引用通路13b,在中间主体33的下方侧配置有扩压通路13c。从而,驱动机构3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从轴线的径向观察时由吸引用通路13b及扩压通路13c自上下方向夹着的位置。
更详细而言,驱动机构37的封入空间37b配置于在从回旋空间30a、通路形成构件35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与吸引用通路13b及扩压通路13c重合的位置,且配置于由吸引用通路13b及扩压通路13c包围的位置。由此,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温度传递至封入空间37b,封入空间37b的内压成为与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温度相应的压力。
此外,隔膜37a根据封入空间37b的内压与向导入空间37c流入的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压力的差压相应地变形。因此,隔膜37a优选由富有弹性、热传导良好、且强韧的材质形成,例如,优选由不锈钢(SUS304)等金属薄板形成。
另外,在隔膜37a的中心部通过焊接等方法接合有圆柱状的动作棒37e的上端侧,在动作棒37e的下端侧固定有通路形成构件35的最下方部(底部)的外周侧。由此,隔膜37a与通路形成构件35连结,伴随着隔膜37a的位移,通路形成构件35进行位移,从而能调整喷嘴通路13a的最小通路面积部30m的冷媒通路面积。
更具体而言,若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温度(过热度)上升,则封入到封入空间37b中的感温介质的饱和压力上升,自封入空间37b的内压减去导入空间37c的压力而得到的差压变大。由此,隔膜37a使通路形成构件35向使最小通路面积部30m的冷媒通路面积扩大的方向(铅垂方向下方侧)位移。
另一方面,若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温度(过热度)降低,则封入到封入空间37b中的感温介质的饱和压力降低,自封入空间37b的内压减去导入空间37c的压力而得到的差压变小。由此,隔膜37a使通路形成构件35向使最小通路面积部30m的冷媒通路面积缩小的方向(铅垂方向上方侧)位移。
这样,隔膜37a与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过热度相应地使通路形成构件35位移,由此,以使蒸发器14出口侧冷媒的过热度接近预先确定的规定值的方式调整最小通路面积部30m的冷媒通路面积。另外,动作棒37e与中间主体33之间的间隙被未图示的O型圈等密封构件密封,即使动作棒37e发生位移,冷媒也不会从该间隙泄漏。
另外,通路形成构件35的底面承受固定于下部主体34的螺旋弹簧40的负荷。螺旋弹簧40对通路形成构件35施加朝向使通路形成构件35缩小最小通路面积部30m的冷媒通路面积的一侧施力的负荷,通过调整该负荷,能够改变通路形成构件35的开阀压力,从而也能够改变目标的过热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主体33的外周侧设有多个(具体而言是两个)圆柱状的空间,在该空间的内部分别固定圆形薄板状的隔膜37a而构成两个驱动机构37,然而驱动机构37的数量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将驱动机构37设于多个位置的情况下,优选分别相对于中心轴以等角度间隔配置。
另外,也可以采用在从轴向观察时形成为圆环状的空间内固定由圆环状的薄板形成的隔膜,并利用多个动作棒将该隔膜与通路形成构件35连结的结构。
接下来,下部主体34由圆柱状的金属构件形成,且以闭塞壳体主体31的底面的方式通过螺纹固定等方法固定于壳体主体31内。在下部主体34的上方侧与中间主体33之间形成有将从前述的扩压通路13c流出的冷媒的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空间30f。
该气液分离空间30f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旋转体形状的空间,气液分离空间30f的中心轴也与回旋空间30a、减压用空间30b等的中心轴配置在同轴上。
另外,如前所述,在扩压通路13c中,冷媒沿着剖面圆环形状的冷媒通路以回旋的方式流动,因此,从该扩压通路13c向气液分离空间30f流入的冷媒也具有回旋方向的速度分量。因此,在气液分离空间30f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冷媒的气液被分离。另外,该气液分离空间30f的内容积形成为如下程度的容积:即使循环系统中产生负荷变动而在循环系统中循环的冷媒循环流量发生变动,实质上也不能存积剩余冷媒。
在下部主体34的中心部设置有圆筒状的管34a,该管34a与气液分离空间30f配置在同轴上,且朝向上方侧延伸。并且,在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液相冷媒暂时滞留于管34a的外周侧后从液相冷媒流出口31c流出。另外,在管34a的内部形成有气相冷媒流出通路34b,该气相冷媒流出通路34b将在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向壳体主体31的气相冷媒流出口31d引导。
此外,在管34a的上端部固定有前述的螺旋弹簧40。需要说明的是,该螺旋弹簧40还作为使由冷媒减压时的压力脉动所引起的通路形成构件35的振动衰减的振动缓冲构件而发挥功能。另外,在管34a的根部(最下方部)形成有油返回孔34c,该油返回孔34c使液相冷媒中的冷冻机油经由气相冷媒流出通路34b向压缩机11内返回。
如图1所示,在喷射器13的液相冷媒流出口31c连接有蒸发器14的入口侧。蒸发器14是通过使由喷射器13减压后的低压冷媒与从送风风扇14a向车室内输送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低压冷媒蒸发来发挥吸热作用的吸热用热交换器。
送风风扇14a是由从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控制转速(送风空气量)的电动式送风机。在蒸发器14的出口侧连接有喷射器13的冷媒吸引口31b。此外,在喷射器13的气相冷媒流出口31d连接有压缩机11的吸入侧。
接下来,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包括CPU、ROM以及RAM等的公知的微型计算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该控制装置根据存储于其ROM内的控制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从而来控制上述的各种电气式的致动器11b、12d、14a等的动作。
另外,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检测车室内温度的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气体温度的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室内的日照量的日照传感器、检测蒸发器14的吹出空气温度(蒸发器温度)的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检测散热器12出口侧冷媒的温度的出口侧温度传感器以及检测散热器12出口侧冷媒的压力的出口侧压力传感器等空调控制用的传感器组,在控制装置输入这些传感器组的检测值。
此外,在控制装置的输入侧连接有配置于车室内前部的仪表盘附近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来自设置于该操作面板的各种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向控制装置输入。作为设置于操作面板的各种操作开关,设置有要求进行车室内空气调节的空调动作开关、设定车室内温度的车室内温度设定开关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为对与其输出侧连接的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构成为一体的装置,但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各控制对象设备的动作的结构(硬件以及软件)构成各控制对象设备的控制机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压缩机11的电动马达11b的动作的结构(硬件以及软件)构成排出能力控制机构。
接下来,使用图5的莫里尔图对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莫里尔图的纵轴表示与图3的P0、P1、P2对应的压力。首先,当接通(ON)操作面板的动作开关时,控制装置使压缩机11的电动马达11b、冷却风扇12d、送风风扇14a等动作。由此,压缩机11吸入冷媒,压缩后排出。
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气相冷媒(图5的a5点)向散热器12的冷凝部12a流入,与从冷却风扇12d输送来的送风空气(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散热而冷凝。在冷凝部12a散热后的冷媒在接收部12b中被气液分离。在接收部12b被气液分离出的液相冷媒在过冷却部12c中与从冷却风扇12d输送来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散热而成为过冷却液相冷媒(图5的a5点→b5点)。
从散热器12的过冷却部12c流出的过冷却液相冷媒在形成于喷射器13的减压用空间30b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的喷嘴通路13a中被等熵地减压而喷射(图5的b5点→c5点)。此时,减压用空间30b的最小通路面积部30m中的冷媒通路面积被调整为使蒸发器14出口侧冷媒的过热度接近预先确定的规定值。
并且,在从喷嘴通路13a喷射出的喷射冷媒的吸引作用下,从蒸发器14流出的冷媒经由冷媒吸引口31b、吸引用通路13b(流入空间30c以及吸引通路30d)而被吸引。并且,从喷嘴通路13a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经由吸引用通路13b等吸引来的吸引冷媒向扩压通路13c流入(图5的c5点→d5点、h5点→d5点)。
在扩压通路13c中,因冷媒通路面积的扩大而使得冷媒的速度能转换为压力能。由此,在喷射冷媒与吸引冷媒混合的同时混合冷媒的压力上升(图5的d5点→e5点)。从扩压通路13c流出的冷媒在气液分离空间30f被气液分离(图5的e5点→f5点、e5点→g5点)。
在气液分离空间30f被分离出的液相冷媒从液相冷媒流出口31c流出,向蒸发器14流入。向蒸发器14流入的冷媒从由送风风扇14a输送来的送风空气吸热并蒸发,从而送风空气被冷却(图5的g5点→h5点)。另一方面,在气液分离空间30f被分离出的气相冷媒从气相冷媒流出口31d流出,被向压缩机11吸入并被再次压缩(图5的f5点→a5点)。
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通过如上那样动作,从而能够对向车室内输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此外,在该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中,使压缩机11吸入在扩压通路13c中升压了的冷媒,因此,能够减少压缩机11的驱动动力而提高循环系统效率(COP)。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通过在回旋空间30a中使冷媒回旋,从而能够使回旋空间30a内的回旋中心侧的冷媒压力降低至成为饱和液相冷媒的压力或冷媒减压沸腾(产生空穴)的压力。由此,使得与回旋中心轴的外周侧相比在内周侧存在更多气相冷媒,从而能够做成在回旋空间30a内的回旋中心线附近为气体单相、在其周围为液体单相的二相分离状态。
这样,成为了二相分离状态的冷媒向喷嘴通路13a流入,从而在喷嘴通路13a的收敛部131,在冷媒从圆环状的冷媒通路的外周侧壁面剥离时产生的壁面沸腾以及由于圆环状的冷媒通路的中心轴侧的冷媒的空穴而产生的沸腾核引起的界面沸腾的作用下,冷媒的沸腾得到促进。由此,向喷嘴通路13a的最小通路面积部30m流入的冷媒成为气相与液相均质地混合了的气液混合状态。
而且,在最小通路面积部30m的附近,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的流动产生闭塞(choking),由于该闭塞而到达了音速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扩展部132被加速并喷射。这样,通过壁面沸腾以及界面沸腾这双方产生的沸腾促进,能够有效地将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加速至成为音速,从而能够提高喷嘴通路13a中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喷嘴效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采用形成为随着从减压用空间30b离开而截面积扩大的圆锥状的构件作为通路形成构件35,将扩压通路13c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圆环状,因而,能够将扩压通路13c的形状成为随着从减压用空间30b离开而沿着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扩展的形状,并且能够使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回旋。
由此,由于能够将在扩压通路13c中用于使冷媒升压的流路形成为螺旋状,因而与像现有技术那样将扩压部形成为在喷嘴部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扩压通路13c的轴向(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向)的尺寸扩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作为喷射器13整体的外形的大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具备作为回旋促进部的一例的整流板38a,因而,例如即便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中循环的冷媒流量由于负荷变动而降低,也能够抑制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方向的速度降低。因此,能够抑制在扩压通路13c中用于使冷媒升压的螺旋状的冷媒流路变短,从而能够抑制扩压通路13c中的冷媒的升压量的降低。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利用喷嘴通路13a来发挥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喷嘴效率),并且能够利用扩压通路13c来发挥较高的升压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由于多个整流板38a在从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向观察时为以增速叶栅的方式配置,因而能够使冷媒的回旋分量的流速增速而有效地促进回旋流动。由此,能够抑制作用于从扩压通路13c流出而向气液分离空间30f流入的冷媒的离心力变小,从而也能够抑制气液分离空间30f中的气液分离性能的降低。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具备驱动机构37,因而能够使通路形成构件35与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的负荷变动相应地位移,从而能够对喷嘴通路13a以及扩压通路13c的冷媒通路面积进行调整。从而,能够使喷射器13根据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的负荷变动适当地动作。
并且,驱动机构37中的封入有感温介质的封入空间37b配置在由吸引用通路13b及扩压通路13c夹着的位置,因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在吸引用通路13b与扩压通路13c之间形成的空间。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喷射器13整体的外形的大型化。
而且,封入空间37b配置在由吸引用通路13b及扩压通路13c包围的位置,因而不会受到外部气体温度的影响等,能够将在吸引用通路13b中流通的冷媒的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温度向感温介质良好地传递,从而使封入空间37b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即,能够使封入空间37b内的压力根据蒸发器14流出冷媒的温度高精度地变化。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的主体部30中形成有对从扩压通路13c流出的冷媒的气液进行分离的气液分离空间30f,因而相对于在喷射器13之外另外设置气液分离机构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减小气液分离空间30f的容积。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空间30f中,如前所述,从扩压通路13c流出的冷媒已经回旋,因而不需要在气液分离空间30f内设置用于使冷媒的回旋流动产生或成长的空间。因此,相对于在喷射器13之外另外设置气液分离机构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减小气液分离空间30f的容积。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将整流板38a的配置方式改变为如图6的剖视图示出的那样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6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对应的图。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整流板38a以冷媒流动出口侧的整流板38a彼此的间隔Tout比入口侧的整流板38a彼此的间隔Tin宽的减速叶栅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入口侧朝向出口侧加宽整流板38a彼此的间隔。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从扩压通路13c流出的冷媒的回旋方向的流速降低一些,但在相邻的整流板38a彼此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的通路截面积逐渐扩大,从而能够作为使冷媒的速度能转换为压力能的扩压部而发挥功能。
其结果是,不仅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还能够有效地抑制扩压通路13c中的冷媒的升压量的降低。
(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图7、图8所示那样通过在形成为圆锥状的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配置多个整流板38b来构成回旋促进部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7是对通路形成构件35整体的顶部侧从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水平方向)观察到的放大主视图,图8是对通路形成构件35整体从其轴向的顶部侧(上方侧)观察到的放大俯视图。
该整流板38b由配置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中的形成喷嘴通路13a的部位(更具体而言,是形成扩展部132的部位)的平板构件构成。并且,如图8所示,在从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向观察时,该整流板38b以其板面相对于径向倾斜的状态绕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呈放射状配置。由此,将冷媒的流动向回旋方向(绕轴方向)引导,从而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
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以及喷射器13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即,即便如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那样由配置于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的多个整流板38b来构成回旋促进部,也能够抑制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中循环的冷媒流量降低时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方向的速度降低。
其结果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利用喷嘴通路13a来发挥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喷嘴效率),并且能够利用扩压通路13c来发挥较高的升压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多个整流板38b配置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主体部30的内周面中的形成喷嘴通路13a的部位(更具体而言是形成喷嘴主体32的扩展部132的部位)配置多个整流板38b,也可以在通路形成构件35以及喷嘴主体32这双方配置多个整流板38b。
(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代替第三实施方式的整流板38a而如图9、图10所示那样通过在形成为圆锥状的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形成多个槽部38c来构成回旋促进部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9、图10是分别与图7、图8对应的图。
该槽部38c设置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中的形成喷嘴通路13a的部位(更具体而言是形成扩展部132的部位),如图10所示,在从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向观察时形成为沿着回旋流动方向弯曲地延伸的形状。由此,将冷媒的流动沿回旋方向引导,从而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
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以及喷射器13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动作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即便如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那样由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形成的多个槽部38c来构成回旋促进部,也能够得到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多个槽部38c配置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主体部30的内周面中的形成喷嘴通路13a的部位(更具体而言是形成喷嘴主体32的扩展部132的部位)形成多个槽部38c,也可以在通路形成构件35以及喷嘴主体32这双方形成多个槽部38c。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图11、图12所示那样通过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圆锥状侧面上配置多个整流构件38d来构成回旋促进部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1是对通路形成构件35整体从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水平方向)观察到的主视图,图12是对通路形成构件35整体从其轴向的顶部侧(上方侧)观察到的俯视图。
该整流构件38d由配置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中的形成扩压通路13c的部位的细长棱柱状构件构成,如图12所示,在从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向观察时沿着冷媒流动呈螺旋状配置。由此,将冷媒的流动沿回旋方向引导,从而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
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以及喷射器13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即,即便如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那样由配置于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的多个整流构件38d来构成回旋促进部,也能够抑制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中循环的冷媒流量降低时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方向的速度降低。
其结果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利用喷嘴通路13a来发挥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喷嘴效率),并且能够利用扩压通路13c来发挥较高的升压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多个整流构件38d配置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圆锥状侧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主体部30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扩压通路13c的部位(更具体而言是中间主体33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扩压通路13c的部位)配置整流构件38d,也可以在通路形成构件35以及中间主体33这双方配置整流构件38d。
(第六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代替第五实施方式的整流构件38d而如图13、图14所示那样通过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圆锥状侧面上形成多个槽部38e来构成回旋促进部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3、图14是分别与图11、图12对应的图。
该槽部38e设置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中的形成扩压通路13c的部位,如图14所示,在从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向观察时形成为沿着回旋流动方向弯曲地延伸的形状。由此,将冷媒的流动沿回旋方向引导,从而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
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以及喷射器13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动作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从而,即便如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那样由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形成的多个槽部38e来构成回旋促进部,也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多个槽部38e配置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圆锥状侧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形成扩压通路13c的部位(更具体而言是中间主体33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扩压通路13c的部位)形成多个槽部38e,也可以在通路形成构件35以及喷嘴主体32这双方形成多个槽部38e。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如下地进行各种变形。
(1)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在扩压通路13c的形成冷媒出口侧的部位设置整流板38a来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根据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的运转条件的不同,存在不能促进从扩压通路13c的入口侧到出口侧的整个范围内的冷媒的回旋流动的情况。
具体而言,如图15的粗实线所示,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速度分量中,回旋方向的速度分量相对于轴向的速度分量变得极小或回旋方向的速度分量几乎消失。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5中,示意性地图示了在从轴向观察时沿着通路形成构件35的圆锥状侧面流动的冷媒的流动方向,关于整流板38a也示意性地图示为平板状。
即便在这样的运转条件下,根据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由于在扩压通路13c的冷媒出口侧具备作为回旋促进部的一例的整流板38a,因而如图15所示,至少能够促进扩压通路13c的出口侧的冷媒以及即将从扩压通路13c流出之前的冷媒的回旋流动。
因此,作为回旋促进部的一例的整流板38a在能够抑制作用于向气液分离空间30f流入的冷媒的离心力变小从而能够抑制气液分离空间30f中的气液分离性能的降低这一点上有效。
(2)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在从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向观察时绕轴呈放射状配置沿引导回旋流动的方向弯曲的整流板38a来构成回旋促进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回旋促进部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配置形成为平板状的整流板。并且,在具有驱动机构37的喷射器中,也可以使动作棒37e的轴向剖面为与上述的整流板38a同样的形状,从而使动作棒37e作为回旋促进部而发挥功能。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没有说明喷射器13的液相冷媒流出口31c以及气相冷媒流出口31d的详细内容,但也可以在这些冷媒流出口配置使冷媒减压的减压机构(例如,由节流孔或毛细管构成的侧方固定节流部)。例如,也可以在液相冷媒流出口31c追加固定节流部,将喷射器13应用于具有两段升压式的压缩机的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没有对通路形成构件35的材质进行说明,但通路形成构件35可以由金属(例如铝)形成,也可以由树脂形成。例如,通过由树脂形成通路形成构件35来实现轻量化,从而能够使驱动机构37小型化,能够实现作为喷射器13整体的外形的进一步小型化。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使通路形成构件35位移的驱动机构37,对采用具有封入有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压力变化的感温介质的封入空间37b及与封入空间37b内的感温介质的压力相应地位移的隔膜37a而构成的机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驱动机构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采用根据温度而发生体积变化的热蜡作为感温介质,也可以采用具有形状记忆合金性的弹性构件而构成的机构作为驱动机构,并且也可以采用通过电动马达、螺线管等电气机构来使通路形成构件35位移的机构作为驱动机构。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具备本发明的喷射器13的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例子,但具备本发明的喷射器13的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10的应用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固定式空调装置、冷暖保存库、自动售货机用冷却加热装置等。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过冷型的热交换器作为散热器12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仅由冷凝部12a构成的通常的散热器。
(8)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机构也可以在可实施的范围内适当组合。例如,也可以同时采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整流板38a、第三实施方式的整流板38b以及第五实施方式的整流构件38d作为回旋促进部。
另外,也可以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顶部侧配置第三实施方式的整流板38b的同时,在主体部30的内周面中的形成喷嘴通路13a的部位设置第四实施方式的槽部38c。同样,也可以在通路形成构件35的圆锥状侧面配置第五实施方式的整流构件38d的同时,在主体部30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扩压通路13c的部位设置第六实施方式的槽部38e。
Claims (10)
1.一种喷射器,其应用于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该喷射器具备:
主体部(30),其具有使从冷媒流入口(31a)流入的冷媒回旋的回旋空间(30a)、使从所述回旋空间(30a)流出的冷媒减压的减压用空间(30b)、与所述减压用空间(30b)的冷媒流动下游侧连通而从外部吸引冷媒的吸引用通路(13b)、使从所述减压用空间(30b)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从所述吸引用通路(13b)吸引来的吸引冷媒混合的升压用空间(30e);以及
通路形成构件(35),其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减压用空间(30b)的内部以及所述升压用空间(30e)的内部,且形成为随着从所述减压用空间(30b)离开而截面积扩大的圆锥状,
在所述主体部(30)中的形成所述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是作为使从所述回旋空间(30a)流出的冷媒减压并喷射的喷嘴而发挥功能的喷嘴通路(13a),
在所述主体部(30)中的形成所述升压用空间(30e)的部位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是作为使所述喷射冷媒以及所述吸引冷媒混合并升压的扩压部而发挥功能的扩压通路(13c),
所述扩压通路(13c)的与所述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向垂直的剖面的剖面形状形成为环状,
并且,所述喷射器具备促进在所述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的回旋促进部(38a~38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其中,
所述回旋促进部包括配置于所述扩压通路(13c)的出口侧的多个整流板(38a),
所述多个整流板(38a)绕所述通路形成构件(35)的轴呈放射状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器,其中,
所述多个整流板(38a)以增速叶栅的方式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器,其中,
所述多个整流板(38a)以减速叶栅的方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中,
所述回旋促进部(38b)包括配置于所述主体部(30)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所述喷嘴通路(13a)的部位以及所述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中的形成所述喷嘴通路(13a)的部位中的至少一方的整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中,
所述回旋促进部(38c)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0)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所述喷嘴通路(13a)的部位以及所述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中的形成所述喷嘴通路(13a)的部位中的至少一方的槽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中,
所述回旋促进部(38d)包括配置于所述主体部(30)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所述扩压通路(13c)的部位以及所述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中的形成所述扩压通路(13c)的部位中的至少一方的整流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中,
所述回旋促进部(38e)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0)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所述扩压通路(13c)的部位以及所述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中的形成所述扩压通路(13c)的部位中的至少一方的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中,
所述主体部(30)具有将从所述升压用空间(30e)流出的冷媒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空间(30f)。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中,
在所述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与在所述回旋空间(30a)中回旋的冷媒向同一方向回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54398 | 2012-11-20 | ||
JP2012-254398 | 2012-11-20 | ||
JP2013-218369 | 2013-10-21 | ||
JP2013218369A JP6079552B2 (ja) | 2012-11-20 | 2013-10-21 | エジェクタ |
PCT/JP2013/006669 WO2014080596A1 (ja) | 2012-11-20 | 2013-11-13 | エジェ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3118A CN104813118A (zh) | 2015-07-29 |
CN104813118B true CN104813118B (zh) | 2016-08-24 |
Family
ID=5077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6038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13118B (zh) | 2012-11-20 | 2013-11-13 | 喷射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12858B2 (zh) |
JP (1) | JP6079552B2 (zh) |
CN (1) | CN104813118B (zh) |
DE (1) | DE112013005554B4 (zh) |
WO (1) | WO201408059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033369A (ja) * | 2014-07-29 | 2016-03-1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ジェクタ |
US9764275B2 (en) * | 2014-08-12 | 2017-09-19 | Generon Igs, Inc. | Membrane module capable of operation in extreme 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
JP6610313B2 (ja) * | 2015-03-09 | 2019-11-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ジェクタ、エジェク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
KR101634298B1 (ko) * | 2016-01-20 | 2016-06-30 | 박상은 | 더블 벨컵 |
JP2018119542A (ja) * | 2017-01-26 | 2018-08-0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ジェクタ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57299A (ja) * | 1998-03-13 | 1999-09-21 | Daikin Ind Ltd | 抽気用エジェクタ |
EP1498671A1 (en) * | 2003-07-18 | 2005-01-19 | TGK Co., Ltd. | Refrigeration cycle |
CN1818509A (zh) * | 2006-03-09 | 2006-08-1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 |
CN201047685Y (zh) * | 2007-06-13 | 2008-04-16 | 上海海事大学 | 节能型船用喷射器制冷循环装置 |
CN101169291A (zh) * | 2007-11-30 | 2008-04-30 | 清华大学 | 主回路上设有喷射器的容量可调涡旋压缩机制冷系统 |
JP2008232458A (ja) * | 2007-03-16 | 2008-10-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ジェクタ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1776341A (zh) * | 2009-01-12 | 2010-07-14 | 株式会社电装 | 蒸发器单元 |
JP2010210111A (ja) * | 2009-03-06 | 2010-09-24 | Denso Corp | エジェクタ方式の減圧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 |
CN102235782A (zh) * | 2010-04-26 | 2011-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喷射器及采用该喷射器的热泵空调器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54154U (zh) * | 1984-09-14 | 1986-04-11 | ||
JPS6176800A (ja) * | 1984-09-25 | 1986-04-19 | Sakou Giken:Kk | 蒸気エゼクタ− |
AU2049792A (en) | 1991-08-30 | 1993-03-04 | Bear Automotive Service Equipment Company | Wheel alignment system |
JP3331604B2 (ja) | 1991-11-27 | 2002-10-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H10246500A (ja) * | 1997-03-04 | 1998-09-14 | Denso Corp | 空調装置の吹出しグリル |
JP2003014318A (ja) | 2000-06-01 | 2003-01-15 | Denso Corp |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
DE60112184T2 (de) | 2000-06-01 | 2006-06-01 | Denso Corp., Kariya | Ejektorzyklus |
JP3956793B2 (ja) * | 2002-07-25 | 2007-08-0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
JP3966157B2 (ja) * | 2002-10-25 | 2007-08-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ジェクタ |
JP4232484B2 (ja) * | 2003-03-05 | 2009-03-04 |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 エジェクタおよび蒸気圧縮式冷凍機 |
JP4285060B2 (ja) * | 2003-04-23 | 2009-06-2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蒸気圧縮式冷凍機 |
JP4273977B2 (ja) * | 2004-01-21 | 2009-06-0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
JP2007315632A (ja) * | 2006-05-23 | 2007-12-06 | Denso Corp | エジェクタ式サイクル |
JP4609388B2 (ja) * | 2006-06-30 | 2011-01-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気液二相流体の分配器 |
JP4306739B2 (ja) | 2007-02-16 | 2009-08-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5920110B2 (ja) | 2012-02-02 | 2016-05-1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ジェクタ |
JP6064862B2 (ja) | 2013-01-11 | 2017-01-2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ジェクタ |
-
2013
- 2013-10-21 JP JP2013218369A patent/JP607955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1-13 US US14/443,859 patent/US9512858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1-13 WO PCT/JP2013/006669 patent/WO201408059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1-13 CN CN201380060388.8A patent/CN1048131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1-13 DE DE112013005554.6T patent/DE112013005554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57299A (ja) * | 1998-03-13 | 1999-09-21 | Daikin Ind Ltd | 抽気用エジェクタ |
EP1498671A1 (en) * | 2003-07-18 | 2005-01-19 | TGK Co., Ltd. | Refrigeration cycle |
CN1818509A (zh) * | 2006-03-09 | 2006-08-1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 |
JP2008232458A (ja) * | 2007-03-16 | 2008-10-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ジェクタ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201047685Y (zh) * | 2007-06-13 | 2008-04-16 | 上海海事大学 | 节能型船用喷射器制冷循环装置 |
CN101169291A (zh) * | 2007-11-30 | 2008-04-30 | 清华大学 | 主回路上设有喷射器的容量可调涡旋压缩机制冷系统 |
CN101776341A (zh) * | 2009-01-12 | 2010-07-14 | 株式会社电装 | 蒸发器单元 |
JP2010210111A (ja) * | 2009-03-06 | 2010-09-24 | Denso Corp | エジェクタ方式の減圧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 |
CN102235782A (zh) * | 2010-04-26 | 2011-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喷射器及采用该喷射器的热泵空调器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316075A1 (en) | 2015-11-05 |
DE112013005554T5 (de) | 2015-07-30 |
WO2014080596A1 (ja) | 2014-05-30 |
US9512858B2 (en) | 2016-12-06 |
JP2014122779A (ja) | 2014-07-03 |
DE112013005554B4 (de) | 2021-05-06 |
CN104813118A (zh) | 2015-07-29 |
JP6079552B2 (ja) | 2017-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03594B (zh) | 喷射器 | |
CN105431640B (zh) | 喷射器 | |
CN105492841B (zh) |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以及喷射器 | |
CN104813118B (zh) | 喷射器 | |
US9897354B2 (en) | Ejector | |
CN104081064B (zh) | 喷射器 | |
CN105051375B (zh) | 喷射器 | |
CN105339678B (zh) | 喷射器 | |
CN104428541B (zh) | 喷射器 | |
CN105579788B (zh) |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 |
CN106662367A (zh) | 喷射器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 |
CN105492778B (zh) | 喷射器 | |
CN105324581B (zh) | 喷射器 | |
CN106233082A (zh) |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 |
CN107407293B (zh) | 喷射器、喷射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装置 | |
CN110226044A (zh) | 喷射器 | |
WO2016021141A1 (ja) | 蒸発器 | |
WO2014185069A1 (ja) | エジェクタ | |
JP5609845B2 (ja) | 冷媒用の遠心式分配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 | |
CN107429711B (zh) | 喷射器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 |
CN104870829B (zh) | 喷射器 | |
CN108603518B (zh) | 喷射器 | |
CN104380012B (zh) | 减压装置 | |
CN104870829A (zh) | 喷射器 | |
CN108603519B (zh) | 喷射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