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7061B - 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7061B
CN104807061B CN201510176359.9A CN201510176359A CN104807061B CN 104807061 B CN104807061 B CN 104807061B CN 201510176359 A CN201510176359 A CN 201510176359A CN 104807061 B CN104807061 B CN 104807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crossed beam
generating units
super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63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7061A (zh
Inventor
及福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763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7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7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7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7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7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柱状发热单元、两根带有端盖的筒状过线槽和导线。柱状发热单元包括软网状电发热体、前面板、后面板和两个锁紧板。前面板上设有散热翅片,后面板上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道,电发热体位于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锁紧板卡持在前底板和后底板的两侧边沿,过线槽卡持在柱状发热单元上、下端的横向卡槽上。改进后的超薄电暖器升温速度快、热辐射效果好、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结构设计中无任何螺丝连接,可适合在学校、办公楼中需要快速升温以及浴室中直接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暖器,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好、无螺丝连接、环保的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属于室内采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暖器作为集中供暖的一种补充供暖方式,供热快,使用灵活,不受外界环境和供暖设施的限制,依靠电源就可随时进行供暖,在一些空间较小,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或有特殊供暖要求的地方被广泛使用。
市场上,常见的电暖器包括油町电暖器和电采暖锅炉。油町电暖器通过加热管件对暖气片中的油町进行加热,利用温控器进行温度控制,以实现自动采暖过程。虽然具有油温均匀、散热过程稳定、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但体积庞大、笨重、耗电量大,油质介质容易引发火灾,不环保、安全性差,热辐射范围在2米以内,容易出现近处暖和,远处不热的现象。电采暖锅炉采用加热炉丝对炉体内软化水进行加热,通过循环泵进行强制水循环,实现暖气片升温和散热的目的。水循环加热速度快、供暖面积大、使用安全、环保,但安装过程复杂,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美观性差,安装和维护费用较高,不适合家居使用。
近年来,随着软体电发热材料技术的进步,各种基于此类发热体的电暖器开始涌现,其不仅缩小了现有电暖器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发热快,稳定性好,节能环保,虽结构设计普遍较为繁琐、笨重,耐用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但发展前景广阔,已成为未来电暖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对以软体电发热材料为基础的电暖器进行结构改进,提高此类电暖器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发挥软体电发热材料适用性好、较薄的优点,就成为本发明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电暖器结构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散热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耐用性好,并且组装过程不使用任何螺丝的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以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要,提高电暖器使用的美观性和灵活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超薄电暖器,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柱状发热单元、两根带有端盖的筒状过线槽和导线;两个以上的柱状发热单元水平排列;柱状发热单元包括一软网状电发热体,相互对应的一前面板和一后面板,以及两个锁紧板;前面板由一个水平状前底板和垂直固定在前底板顶面的多个等长的散热翅片组成;后面板由一个水平状后底板和一个对应的‘U’型板组成,‘U’型板开口固定在后底板顶面上,‘U’型板与后底板之间形成由下向上贯通的通道;电发热体位于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间,前底板和后底板的边沿相对应,两个锁紧板分别卡持在前底板和后底板的两侧边沿上;在靠近散热翅片和‘U’型板的上、下端处还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横向卡槽,过线槽上设有横向贯通的‘T’型槽,过线槽通过‘T’型槽分别卡持在柱状发热单元上、下端的横向卡槽上;导线位于上端过线槽中,导线与电发热体相连接。
所述锁紧板的前、后端面上还设有与散热翅片及‘U’型板长度对应的散热片,在靠近散热片的上、下端处还设有与横向卡槽对应的凹槽,凹槽卡持在过线槽的‘T’型槽中。
所述散热翅片和散热片的外侧端面上还设有横向的辅助散热条。
所述前、后底板的两侧边沿分别向上翘起,锁紧板内侧面上设有与向上翘起边沿对应的‘T’型卡槽,‘T’型卡槽卡持在前、后底板的边沿上。
所述筒状过线槽的前端面上还设有推拉式开口。
一种超薄电暖器的组装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根据散热面积需要确定柱状发热单元的相应数量。
步骤2、对单个柱状发热单元进行组装,包括:
步骤201、在软网状电发热体表面打绝缘胶密封,将带有胶体的软网状电发热体平展夹持在前面板的前底板和后面板的后底板之间,前底板表面设有垂直方向均匀排列的多个散热翅片,后底板表面连接有‘U’型板,‘U’型板开口与后底板表面相连接,在靠近散热翅片和‘U’型板的上、下端处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横向卡槽,保持前底板和后底板边沿对齐,调整软网状电发热体的电源接头朝上露出。
步骤202、将两个带有‘T’型卡槽的锁紧板从前、后底板的两侧插下,‘T’型卡槽与前、后底板向上翘起的边沿形成相互卡持;锁紧板的前、后端面上设有与散热翅片及‘U’型板长度对应的散热片,散热片的上、下端处开有与横向卡槽对应的凹槽。
步骤3、将选定数量的柱状发热单元依次组装完成并且水平排列,并通过柱状发热单元上、下端的横向卡槽及凹槽分别与两根筒状过线槽的‘T’型槽相卡持。
步骤4、利用过线槽前端面的推拉式开口将软网状电发热体的电源接头相互串联,并通过导线引出筒状过线槽,关闭推拉式开口,盖上过线槽两侧端盖,超薄电暖器组装完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1、高效节能
采用软网状电发热体配合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升温速度快,通电3-6分钟就可达到额定表面温度,同时,由于软网状电发热体与前、后底板直接接触,中间无任何介质,热转换率达99.4%,热转换效率高。
2、升温速度快、热辐射效果好
本发明正面采用超长散热翅片,后面由下向上对流风道的结构设计,使产生的热量不仅由正面辐射散发,还可通过背面进行对流散热,热量发散速度明显加快,室内温度提升快,热量辐射广。
3、使用寿命长
夹持状态的软网状电发热体不仅与前、后底板直接接触,还可利用导热绝缘胶进行全方位密封,避免了电发热体与外界的直接接触,防腐蚀、防氧化,防露水,极限耐温可达1100摄氏度,产品使用寿命长达20年。
4、绝缘性好、安全可靠,可在浴室中直接使用。
5、外观干净、整齐,结构设计合理,无任何螺丝连接,整体厚度只有45MM,为现有市场电暖器中的最薄产品。
6、耐用性好,适用性强,特别适合在学校、办公楼中需要快速升温的环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超薄电暖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超薄电暖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向结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的B-B向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中心是设计一种加热速度快、热转换效率高、超薄的电暖器,为此,其结构设计采用了无螺丝连接的方式,在保证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前提下,大大缩小了电暖器的整体厚度,使其安装更灵活、使用更美观。
下面以八组柱状发热单元为例,结合附图1、2、3、4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薄电暖器做进一步的结构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薄电暖器,包括八组柱状发热单元、两根带有端盖的筒状过线槽1和一些连接用导线。
其中,柱状发热单元包括一个软网状电发热体13、一个前面板、一个后面板和两个位于左右的锁紧板5。前面板由一个水平状前底板7和垂直固定在前底板7顶面的5个等长的散热翅片2组成,散热翅片2均匀排列,散热翅片2的长度与前底板7的长度相同;后面板由一个水平状后底板6和一个‘U’型板4组成,‘U’型板4的长度与后底板6的长度相同,‘U’型板4的宽度小于后底板6的宽度,‘U’型板开口固定在后底板6顶面上,‘U’型板4与后底板6之间形成一个由下向上贯通的通道14。前底板7和后底板6相互对应并且边沿对齐,电发热体13夹持在前底板7和后底板6之间,电发热体13的电源接头朝上露出。为形成良好的卡持效果,前、后底板7,6的两侧边沿分别向上翘起,从而形成一个带有弹性的卡体,与之对应的锁紧板5内侧面上设有与向上翘起边沿相配合的‘T’型卡槽8,‘T’型卡槽8卡持在前、后底板7,6的边沿上,从而完成对前、后底板7,6及电发热体13的卡持。为美化产品外形,增加散热面积,在锁紧板5的前、后端面上还设有与散热翅片2及‘U’型板4长度对应的散热片3,散热片3的厚度与散热翅片2相近,为方便插接安装过程,散热片3整体向外侧倾斜,并与相邻散热翅片2的距离与散热翅片间的距离保持相同。
为避免采用螺丝连接,降低电暖器的整体厚度,在两根带有端盖的筒状过线槽1的底面上还设有横向贯通的‘T’型槽9,与‘T’型槽9对应地在靠近散热翅片2和‘U’型板4的上、下端处还分别设有横向卡槽,以及在靠近散热片3的上、下端处设有与横向卡槽对应的凹槽10。过线槽1通过‘T’型槽9分别与横向卡槽和凹槽10相卡持,从而使过线槽1与柱状发热单元形成上、下方向的相互连接。当然,为提高连接的灵活性,降低连接厚度,横向卡槽和凹槽10所在的散热翅片2、‘U’型板4和散热片3的对应位置处还可进行倒角处理,以降低‘T’型槽9的连接宽度,增加连接美观性。最终,八个柱状发热单元依次穿入‘T’型槽9中,就可形成水平排列的完整的电暖器。
为方便电源连接过程,在筒状过线槽1的前端面上还设有推拉式开口12,过线槽1中的导线通过推拉式开口12可以方便地进行电发热体电源接头间的相互串联操作,从而形成有效的连接电路,供外界电源接入使用。
本例中,为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提高美观性和使用安全性,在散热翅片2和散热片3的外侧端面上还设有横向的辅助散热条11,辅助散热条11处于垂直状态,既增加了散热面积,又避免了散热翅片2或散热片3边沿较薄可能带来的意外伤害,提高了电暖器的整体使用效果。
下面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薄电暖器的组装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1、根据散热面积需要确定柱状发热单元的相应数量。
本例中,以居室常用的连接八个柱状发热单元的电暖器为例进行组装。
步骤2、对单个柱状发热单元进行组装,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将软网状电发热体表面打绝缘胶密封,防止电发热体漏电的前提下,提高发热器件的耐用性;然后,将带有胶体的软网状电发热体平展夹持在前面板的前底板和后面板的后底板之间,保持前底板和后底板边沿对齐,胶体在凝结过程中,前、后底板相互粘接,同时,调整软网状电发热体的电源接头朝上露出;接着,将两个带有‘T’型卡槽的锁紧板从前、后底板的两侧插下,受前、后底板边沿向上翘起的影响,‘T’型卡槽与前、后底板边沿形成相互卡持,前、后面板及软网状电发热体被前后锁紧,单体柱状发热单元组装完成。
其中,在前底板表面还设有垂直方向均匀排列的5个散热翅片,在后底板表面连接有‘U’型板,‘U’型板开口与后底板表面相连接,从而形成由下向上贯通的对流通道。在锁紧板的前、后端面上设有与散热翅片及‘U’型板长度对应的散热片。为实现后期与过线槽的有效连接,在靠近散热翅片和‘U’型板的上、下端处还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横向卡槽,而在散热片的上、下端处也开有与横向卡槽对应的凹槽。
步骤3、将八个柱状发热单元依次组装完成并水平排列,两根筒状过线槽通过‘T’型槽分别卡持在每个柱状发热单元上、下端的横向卡槽和凹槽上,两个过线槽与八个柱状发热单元在水平方向固定连接。
步骤4、利用过线槽前端面的推拉式开口将软网状电发热体的电源接头相互串联,并通过导线引出筒状过线槽,关闭推拉式开口,盖上过线槽两侧端盖,具有前散热翅片、后垂直对流风道的超薄电暖器组装完成。
当然,为提高散热面积,美化前面板,在上述组装的超薄电暖器的散热翅片及散热片的外端面上还可设有横向的辅助散热条,其设置不影响本发明的组装过程,故不再描述。
组装完成的超薄电暖器不仅可以实现大面积的正面辐射散热过程,而且可以通过背面的对流风道实现对流散热,使超薄电暖器的散热和升温效果明显增强、增快。

Claims (5)

1.一种超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柱状发热单元、两根带有端盖的筒状过线槽和导线;所述两个以上的柱状发热单元水平排列;所述柱状发热单元包括一软网状电发热体,相互对应的一前面板和一后面板,以及两个锁紧板;所述前面板由一个水平状前底板和垂直固定在前底板顶面的多个等长的散热翅片组成;所述后面板由一个水平状后底板和一个对应的‘U’型板组成,‘U’型板开口固定在后底板顶面上,‘U’型板与后底板之间形成由下向上贯通的通道;所述电发热体位于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间,前底板和后底板的边沿相对应,两个锁紧板分别卡持在前底板和后底板的两侧边沿上;在靠近散热翅片和‘U’型板的上、下端处还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横向卡槽,过线槽上设有横向贯通的‘T’型槽,过线槽通过‘T’型槽分别卡持在柱状发热单元上、下端的横向卡槽上;所述导线位于上端过线槽中,导线与电发热体相连接;所述筒状过线槽的前端面上还设有推拉式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板的前、后端面上还设有与散热翅片及‘U’型板长度对应的散热片,在靠近散热片的上、下端处还设有与横向卡槽对应的凹槽,凹槽卡持在过线槽的‘T’型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和散热片的外侧端面上还设有横向的辅助散热条。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底板的两侧边沿分别向上翘起,锁紧板内侧面上设有与向上翘起边沿对应的‘T’型卡槽,‘T’型卡槽卡持在前、后底板的边沿上。
5.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超薄电暖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根据散热面积需要确定柱状发热单元的相应数量;
步骤2、对单个柱状发热单元进行组装,包括:
步骤201、在软网状电发热体表面打绝缘胶密封,将带有胶体的软网状电发热体平展夹持在前面板的前底板和后面板的后底板之间,前底板表面设有垂直方向均匀排列的多个散热翅片,后底板表面连接有‘U’型板,‘U’型板开口与后底板表面相连接,在靠近散热翅片和‘U’型板的上、下端处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横向卡槽,保持前底板和后底板边沿对齐,调整软网状电发热体的电源接头朝上露出;
步骤202、将两个带有‘T’型卡槽的锁紧板从前、后底板的两侧插下,‘T’型卡槽与前、后底板向上翘起的边沿形成相互卡持;锁紧板的前、后端面上设有与散热翅片及‘U’型板长度对应的散热片,散热片的上、下端处开有与横向卡槽对应的凹槽;
步骤3、将选定数量的柱状发热单元依次组装完成并且水平排列,并通过柱状发热单元上、下端的横向卡槽及凹槽分别与两根筒状过线槽的‘T’型槽相卡持;
步骤4、利用过线槽前端面的推拉式开口将软网状电发热体的电源接头相互串联,并通过导线引出筒状过线槽,关闭推拉式开口,盖上过线槽两侧端盖,超薄电暖器组装完成。
CN201510176359.9A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 Active CN104807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6359.9A CN104807061B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6359.9A CN104807061B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7061A CN104807061A (zh) 2015-07-29
CN104807061B true CN104807061B (zh) 2017-11-28

Family

ID=5369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6359.9A Active CN104807061B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7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3951B (zh) * 2019-05-23 2024-05-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走线机构及设有其的电暖器
CN114294702B (zh) * 2021-12-18 2023-03-24 嘉兴市品信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及其取暖器的组装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29744A1 (fr) * 1995-01-25 1996-07-26 Bernard Lalande Appareil de chauffage electrique
CN2624097Y (zh) * 2003-05-08 2004-07-07 于秉恒 电热热管式散热器
CN2667360Y (zh) * 2003-12-24 2004-12-29 哈尔滨新太阳电器有限公司 电热取暖器
CN200955805Y (zh) * 2006-09-26 2007-10-03 程巍 一种电热取暖器
CN200980172Y (zh) * 2006-12-06 2007-11-21 宁波宁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电热管及由该电热管构成的电暖器
CN201787657U (zh) * 2010-09-17 2011-04-06 中山市智朗电器有限公司 对流式电暖器
CN201935277U (zh) * 2011-01-04 2011-08-17 深圳市顺章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隐形发热体的电暖气
CN203671759U (zh) * 2013-11-21 2014-06-25 宁波奥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油汀的散热体前面罩
CN203907742U (zh) * 2014-06-23 2014-10-29 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对流式取暖器
CN204574209U (zh) * 2015-04-15 2015-08-19 及福成 一种超薄电暖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29744A1 (fr) * 1995-01-25 1996-07-26 Bernard Lalande Appareil de chauffage electrique
CN2624097Y (zh) * 2003-05-08 2004-07-07 于秉恒 电热热管式散热器
CN2667360Y (zh) * 2003-12-24 2004-12-29 哈尔滨新太阳电器有限公司 电热取暖器
CN200955805Y (zh) * 2006-09-26 2007-10-03 程巍 一种电热取暖器
CN200980172Y (zh) * 2006-12-06 2007-11-21 宁波宁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电热管及由该电热管构成的电暖器
CN201787657U (zh) * 2010-09-17 2011-04-06 中山市智朗电器有限公司 对流式电暖器
CN201935277U (zh) * 2011-01-04 2011-08-17 深圳市顺章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隐形发热体的电暖气
CN203671759U (zh) * 2013-11-21 2014-06-25 宁波奥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油汀的散热体前面罩
CN203907742U (zh) * 2014-06-23 2014-10-29 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对流式取暖器
CN204574209U (zh) * 2015-04-15 2015-08-19 及福成 一种超薄电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7061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7061B (zh) 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4786699U (zh) 电暖器碳纤维加热模组
CN106403687A (zh) 散热翅片和散热器
CN202328473U (zh) 一种新型电取暖器发热体
CN206421160U (zh) 一种曝光机快门遮光装置
CN102892265A (zh) 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柜体和柜体的柜门
CN204574209U (zh) 一种超薄电暖器
CN208415767U (zh) 一种墙板以及建筑内调温结构
CN206091183U (zh)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地热木地板
CN211316302U (zh) 一种取暖器
CN204945874U (zh) 一种新型云计算机声卡
CN204730311U (zh) 踢脚线式电暖器
CN104089319B (zh) 多功能电热器
CN203177300U (zh) 一种有蒸气加湿装置的ptc陶瓷电暖器
CN202915444U (zh) 隐藏式供暖模块结构
CN201025407Y (zh) 一种暖风取暖机用的电发热装置
CN205153445U (zh) 一种节能发热地板
CN206037206U (zh) 带可拆卸式烘衣架的电取暖器
CN205860813U (zh) 一种高效散热暖气片
CN206602670U (zh) 一种加热器
CN210928025U (zh) 结构聚热式加热模组
CN203933978U (zh) 一种表面不带电型ptc发热器
CN220035991U (zh) 一种自发热采暖地砖
CN107463270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键盘
CN205051893U (zh) 一种ptc电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