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5133A - 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05133A CN104805133A CN201410040472.XA CN201410040472A CN104805133A CN 104805133 A CN104805133 A CN 104805133A CN 201410040472 A CN201410040472 A CN 201410040472A CN 104805133 A CN104805133 A CN 1048051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larged culturing
- microorganism
- ethanol
- tank
- air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02—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 C12P7/04—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acyclic
- C12P7/06—Ethanol, i.e. non-bevera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微生物扩大培养、调节供氧方式进行发酵的步骤。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通过在利用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生产乙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控制不同的环境条件,尤其分阶段的控制供氧环境的不同,从而实现了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后的高效产乙醇,发酵液中乙醇的含量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诸多如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使得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燃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带来巨大的商机和社会意义。
根据际能源署(IEA)的相关定义,常规生物燃料包括糖基和淀粉基乙醇、油料作物基生物柴油、可直接利用的植物油以及通过厌氧消化制得的沼气;先进生物燃料技术指还处于研发、中试或示范阶段的转化技术,通常称为第二代技术或第三代技术。这一类别包括用动物脂肪和植物油炼制的加氢植物油(HVO),以及用含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的生物燃料,比如乙醇、费托液和合成天然气。
乙醇是清洁的可再生液体燃料,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使用添加了一定比例乙醇的汽油—汽油醇,以代替汽油的消耗。这种新型燃料既能缓解石油的消耗速率,又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具有极大的应用和发展潜力。我国从2001年起开始推广使用汽油醇,目前汽油醇占汽油类燃料总消耗量的约20%,并处于逐年增长的势头。
目前国内外生产乙醇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等粮食作物。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日益短缺,因此从长远来看,粮食作物不是生产乙醇的理想原料。同时,每年有大量的农林业废弃木质纤维材料(如玉米秸秆等)用焚烧等的方式不当处理,不仅造成了原料的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木质纤维素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在农业废弃木质纤维材料中三者的含量大约是:纤维素占30~40%,半纤维素占20~30%,木质素占10~25%。其中葡萄糖是纤维素的主要组成单元,木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单元。在植物纤维材料水解液中木糖占30%左右,是继葡萄糖之后自然界最丰富的糖分,因而利用葡萄糖木糖共发酵生产乙醇原材料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般而言,用含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质进行生物燃料的生产属于先进生物燃料技术范畴。利用含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通常采用生物化学转化的工艺,包括预处理、水解、发酵和回收等步骤。经过预处理,增加了酶和纤维素材料的可接近性,从而提高原材料的可利用性;水解(包括酶解)以后,半纤维素主要分解为C5糖,而纤维素主要分解为C6糖。由于半纤维素的无定型结构,其更容易被水解为C5糖。在预处理阶段和酶解阶段,会得部分发酵抑制物,例如甲酸、乙酸、糠醛等。
但是,相应面临的困境是,自然界中能高效产醇的微生物通常只能利用葡萄糖等六碳糖生产乙醇,不能利用木糖;而少数能利用木糖产醇的微生物,产醇能力低下,这限制了对自然界中木质纤维素的有效利用。通过代谢工程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并利用其代谢转化C5糖主要经过以下反应:木糖还原酶依赖NADPH将木糖还原为木糖醇,木糖醇再在木糖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木酮糖;再经木酮糖激酶磷酸化形成5-磷酸木酮糖,然后进入磷酸戊糖途径(PPP)。PPP途径的中间产物6-磷酸葡萄糖及3-磷酸甘油醛通过酵解途径形成丙酮酸,丙酮酸或是经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脱羧还原为乙醇。
在基因工程技术的推动下,研究人员获得了一批可以利用木糖代谢生产乙醇的重组发酵微生物。然而,在实际的工业化生产中,尤其是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产中转化率过低,成为限制这一技术发展的难点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共发酵C5糖和C6糖产乙醇过程中对发酵供给的差异性消耗需求,并导致实际生产中转化率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糖和C6糖生产乙醇的发酵工艺。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微生物扩大培养,得到扩大培养液;
2)、将所述扩大培养液按5-20%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控制反应温度25-38℃、pH5.0-7.0进行发酵生产,控制所述发酵生产过程中进行间歇式供氧,通气量0.01-0.5mL/L/min,通气时间为0.5h,间隔时间为5-6h,得到发酵液;
3)、分离所述发酵液获得乙醇。
所述步骤2)中,控制发酵过程中空气通气量为0.1-0.2mL/L/min,通气时间0.5h,间隔时间为5-6h。
所述扩大培养是指将培养所述微生物得到的种子液接种至扩大培养基中,通过至少一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在所述扩大培养步骤中,通过调节扩大培养过程中的供氧浓度实现对所述微生物的扩大培养。
前述发酵步骤中,所述间歇式供氧方式,即为每通气0.5h后停止通气5-6h。
所述通气量单位mL/L/min,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发酵液通入的空气体积,即每分钟内每升发酵液中通入的空气体积(mL量)。
使用一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种子液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180-220rpm、通气量0.08-0.5L/L/min,扩大培养6-12h;随后调整转速40-100rpm、通气量0.18-0.5L/L/min,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使用二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种子液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180-220rpm、通气量0.08-0.5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100rpm、通气量0.18-0.5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使用三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种子液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180-220rpm、通气量0.08-0.5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100rpm、通气量0.18-0.5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三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60rpm、通气量0.01-0.2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使用四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种子液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180-220rpm、通气量0.08-0.5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60rpm、通气量0.18-0.5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三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60rpm、通气量0.01-0.2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四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60rpm、通气量0.0005-0.02L/L/min,进行扩大培养12-24h。
前述扩大培养步骤中,所述通气量单位L/L/min,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发酵液通入的空气体积,即每分钟内每升发酵液中通入的空气体积(L)。
所述各级扩大培养过程中,一级扩培罐为50L扩培罐,二级扩培罐为500L扩培罐,三级扩培罐为5立方扩培罐,四级扩培罐为50立方扩培罐。
所述各级扩大培养的过程中,所述扩大培养基彼此独立的含有玉米糖化醪、糖蜜、葡萄糖、甜高粱茎秆汁或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中的一种或几种做为碳源;含有黄豆饼粉、玉米饼粉、玉米浆、鱼粉、酵母膏中的一种或几种做为氮源;并且选择性的含有尿素、无机盐、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或抑制剂。
所述扩大培养能够为后续发酵生产乙醇步骤提供足够多的微生物数量,其中扩大培养基是微生物获得生存的营养来源,对微生物生长繁殖、酶的活性与产量都有直接的影响。
所述扩大培养基选择性的包括蛋白胨、玉米糖化醪、糖蜜、葡萄糖、甜高粱茎秆汁或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扩大培养基为蛋白胨、玉米糖化醪、糖蜜、葡萄糖、甜高粱茎秆汁或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且所述扩大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量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10%,优选含量为4-6%。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扩大培养基中含有4%重量百分比葡萄糖的培养基,或者含重量百分比为4%葡萄糖的玉米糖化醪或糖蜜。
作为另外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扩大培养基还可以是按重量百分比稀释浓度为10-75%的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其中所述木质纤维原料酶解液未被稀释时按重量百分比含有葡萄糖1-12%、木糖1-7%;优选的,葡萄糖含量为5-10%,木糖含量优选为3-6%;更优选的,葡萄糖含量为6-9%,木糖含量为3-5%。优选的,所述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作为所述扩大培养基时,其按重量百分比稀释浓度为20-30%。
作为又一种优选,为提供所述微生物扩大培养时所需的氮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物质,所述扩大培养基还含有5-10g/L的黄豆饼粉、玉米饼粉、干物质含量为40-60wt%的玉米浆、鱼粉和/或酵母膏的混合物,优选为8-10g/L;从而为所述微生物提供包括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谷氨酸、苏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或缬氨酸的游离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氨基酸,包括铜、钙、铁、锌、铅、银、铬、菸酸、吡哆酸、硫胺和/或泛酸钙在内的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包括B族维生素在内的各种维生素。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扩大培养基中还含有尿素和/或无机盐,所述尿素在所述扩大培养基中的含量为2-5g/L,优选为3-4g/L;所述无机盐选自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磷酸二氢钾和/或磷酸氢二铵,在所述扩大培养基中的含量为0.5-4g/L,优选1-3g/L。更优选的,所述扩大培养基中含有1.5g/L的磷酸二氢钾和1.5g/L的磷酸氢二铵。
通常情况下,所述扩大培养过程中如果没有杂菌进入不需要添加抑菌剂,如果有杂菌进入时,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可在所述扩大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所述抑菌剂选自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青霉素或/链霉素,在所述扩大培养基液中所述抑菌剂的工作浓度为10-50单位/mL,优选为15-25单位/mL,更优选为20单位/mL。
所述微生物的接种量可以为种子培养液的5-20%,优选为5-10%。
所述微生物选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嗜鞣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shehatae、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 naardenensis、纤细假丝酵母Candida tenuis、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赛沟毕赤酵母Pichiasegobiensis、多动拟杆菌Bacteroides polypragmatus、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植物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lanticola、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球状螺旋体Spirochaeta coccoides sp.、植物发酵梭菌Clostridium phytofermentas sp.、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以及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可以进行C5和C6共同发酵产乙醇的其他已知菌株。
本发明选用的上述微生物是从自然界分离得到,或者经过遗传工程改造后得到的,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酿酒。
其中,所述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是通过真菌的木糖转运酶在酿酒酵母中进行表达,选择木糖异构酶(XI)途径或木糖还原-木糖醇氧化途径(XR-XDH)进行木酮糖转化,并将磷酸戊糖下游代谢路径进行修饰以强化木糖代谢转化乙醇的能力,可利用的酿酒酵母菌记载在专利WO9742307A、WO9513362A、US20110027847、CN1966694A、CN101205525A所公开的菌株。
所述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的改造可将E.coli的xylA(木糖异构酶基因)、xylB(木酮糖激酶基因)、talB(转酮醇酶基因)、tktA(转醛醇酶基因)导入到Z.mobilis中,例如专利US5843760、US5514583、WO200851348A、WO200958927A、WO200944868A或WO200958938A。
所述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是指将含有PET操纵子(携带运动发酵单胞菌丙酮酸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基因)的质粒转化到E.coli菌株可以使重组E.coli的已糖和戊糖代谢形成的中心代谢物—丙酮酸转向乙醇生产,例如专利CN101875912A中所报道的菌株。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选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和/或大肠杆菌E.coli。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微生物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
所述种子液为将所述微生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经12-24h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采用种子培养基对所述微生物进行培养,目的是快速扩增所述微生物,以尽快达到扩大培养所述微生物所需的菌体浓度,所述种子培养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种子培养基,如YEPD等。
所述YEPD是指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经分装灭菌后混合制备得到。
所述发酵培养基含有蛋白胨、玉米糖化醪、糖蜜、葡萄糖、甜高粱茎秆汁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碳源,含有黄豆饼粉、玉米饼粉、玉米浆、鱼粉或酵母膏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氮源,含有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无机盐,并选择性的含有尿素和/或抑制剂。
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还可以来源自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所述木质纤维素原料选自玉米秸秆、玉米芯、硬木、软木、坚果壳、草、纸、大麦秆、小麦杆、树叶、棉籽絮、柳枝、燕麦壳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酶选自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葡糖淀粉酶、脂肪酶。
所述碳源包括葡萄糖和木糖或者来源于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
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含有的碳源,按重量份比例,葡萄糖为5-10%,木糖为3-6%;作为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一种优选含量,葡萄糖为6-9%,木糖为3-5%。
所述发酵培养基中还含有作为氮源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蛋白质在发酵培养基中的含量为3-4g/L,主要用于提供所述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氮源;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谷氨酸、苏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含有的无机盐选自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且所述无机盐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含量为0.5-4g/L,优选为1-2.5g/L。
所述发酵培养基中还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所述B族维生素至少包括生物素、叶酸;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铜、钙、铁、锌、铅、银、铬、菸酸、吡哆酸、硫胺和泛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还可以是含有黄豆饼粉、玉米饼粉、干物质含量为40-60wt%的玉米浆、鱼粉和/或酵母膏的混合物,其同样可以提供供所述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物质,所述混合物在发酵培养基中的含量为5-10g/L,优选为6-8g/L。
本发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还含有用来抑制杂菌生长的抑菌剂,当然,如果发酵培养过程中没有杂菌,也可以不添加上述抑菌剂,所述抑菌剂选自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青霉素和/或链霉素,发酵培养基中抑菌剂的工作浓度为10-50单位/mL,优选为15-25单位/mL,更优选为20单位/mL。
当所述发酵培养基来源于所述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时,按重量份比例,其葡萄糖的含量为1-12%,木糖的含量为1-7%;优选的,葡萄糖的含量为5-10%,木糖的含量为3-6%;更优选的,葡萄糖的含量为6-9%,木糖的含量为3-5%。
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虽然一定浓度的乙酸可能对所述微生物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但是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中还是可以允许存在少量的乙酸,所述乙酸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含量优选为0.1-1%,更优选为0.1-0.6%。
所述木质纤维素原料选自玉米秸秆、玉米芯、硬木、软木、坚果壳、草、纸、大麦秆、小麦杆、树叶、棉籽絮、柳枝、燕麦壳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酶选自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葡糖淀粉酶、脂肪酶。所述纤维素酶包括但不限于纤维二糖水解酶(纤维二糖水解酶I和纤维二糖水解酶II)以及内切葡聚糖和β-葡糖苷酶。
从结构上看,木质纤维素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优选的,所述木素纤维素原料包含至少30wt%,优选至少50wt%,更优选至少70wt%,甚至更优选至少90wt%的木质纤维素。应理解的是,含木质纤维素原料中还可以包含其它组分,如蛋白质材料、淀粉、糖,如可发酵的糖和/或不可发酵的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乙醇。
从发酵液中分离乙醇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方法,例如采用蒸馏,可采用本领域中所描述的常规蒸馏设备,例如具有双流塔板和横流塔板的蒸馏塔。因发酵含酒精产物的悬浮固体含量较高,一般来说,双流筛塔板或横流阀塔板是优选的。在各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包括横流阀塔板的塔是优选的,因为通过横流阀塔板往往提供更高的极限负荷比和更高的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通过在利用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生产乙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控制不同的环境条件,尤其分阶段的控制供氧环境的不同,从而实现了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后的高效产乙醇,糖醇转化率达到80%,发酵液中乙醇的含量高达5%(w/v)以上。
2.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通过至少一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培养,并在所述扩大培养步骤中,调节供氧浓度,从而使得所述微生物快速增值,并提升其发酵活力。
3.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在发酵过程中提供供所述微生物生长扩增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有利于微生物的快速增殖,加快发酵速度。
4.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发酵所需的所述发酵培养基可来源于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所述木质纤维素原料可选自玉米秸秆、玉米芯、硬木、软木、坚果壳、草、纸、大麦秆、小麦杆、树叶、棉籽絮、柳枝、燕麦壳中的一种或几种,因而不仅可以大量利用现实中难以合理处置的有机废弃物,有利于改善环境,减轻处理上述有机废弃物的压力,而且还能生产出较高含量的乙醇,作为清洁的燃料使用,从而减轻化石燃料的利用,减缓了化石燃料消耗的速度,并保护了环境。
5.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从自然界分离得到,或者经过遗传工程改造后得到,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酿酒等,上述微生物在本发明的不同发酵阶段采用不同环境条件的生产方法下,可以高效利用C5和C6共发酵产生乙醇。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原料发酵产乙醇的方法,首先利用酶解将木质纤维素酶解得到含C5和C6原料,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对供氧环境的分段式控制,实现高效发酵生产乙醇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做更加具体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微生物的扩大培养方法,以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为例进行扩大培养实验,所述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如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from AFEX-treated corn stover us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24A(LNH-ST),M.W.Lau,B.E.Dale,Proc Natl Acad Sci USA,106(2009),pp.1368-1373;Two-step SSCF to convert AFEX-treated switchgrass to ethanol usingcommercial enzymes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24A(LNH-ST),M.Jin,M.W.Lau,V.Balan,B.E.Dale,Bioresour Technol,101(2010),pp.8171–8178等报道),为市售获得,所述扩大培养方法采用一级扩大培养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配制YEPD培养基,将保存的上述菌体接种至YEPD培养基中,控制温度25℃、pH6.0、转速200rpm、通气量0.2L/L/min,培养12h,至上述菌种浓度为(0.1-0.5)×109个/mL;
所述YEPD培养基具体含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并调节pH6.5。
B、扩大培养步骤
将培养后的种子液按照5%(v/v)的接种量接入容积为50L的含有一级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5℃、pH4、转速18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5L/L/min,培养12h;随后调整转速为40rpm,通气量为0.18L/L/min,扩大培养12h,至菌种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所述一级扩大培养基包含用水稀释至30wt%的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玉米浆(干物质含量40%)15g/L、KH2PO41.5g/L、(NH4)2HPO42.5g/L,使用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并加入2g/L尿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微生物的扩大培养方法,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为例进行扩大培养实验,所述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为市售所得,所述扩大培养方法采用二级扩大培养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配制YEPD培养基,将保存的上述菌体接种至YEPD培养基中,控制温度25℃、pH6.0、转速200rpm、通气量0.2L/L/min,培养至上述菌种浓度为(0.1-0.5)×109个/mL;
所述YEPD培养基具体含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并调节pH6.0。
B、扩大培养步骤
1)将培养后的种子液按照20%(v/v)的接种量接入容积为50L的含有一级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pH6.5、转速22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08L/L/min,培养16h,至菌种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2)按照20%(v/v)的接种量将所述一级扩培步骤得到的一级扩培液接种至容积为500L的含有二级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pH6.5、转速10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18L/L/min,培养12h,至菌种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所述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相同,均为含质量百分比为4%的葡萄糖扩大培养基,并含有玉米浆(干物质含量40%)15g/L、KH2PO41.5g/L、(NH4)2HPO41.5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并加入3g/L尿素。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微生物的扩大培养方法,以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为例进行扩大培养实验(同实施例1),所述扩大培养方法采用三级扩大培养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配制YEPD培养基,将保存的上述菌体接种至YEPD培养基中,控制温度30℃、pH6.0、通气量0.2L/L/min、转速200rpm,培养14h,至上述菌种浓度为(0.2-0.3)×109个/mL;
所述YEPD培养基具体含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并调节pH6.5。
B、扩大培养步骤
1)将培养后的种子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入容积为50L的含有一级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0℃、pH5.0、转速20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5L/L/min,培养14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2)按照15%(v/v)的接种量将所述一级扩培步骤得到的一级扩培液接种至容积为500L的含有二级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pH6.0、转速10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5L/L/min,培养16h至菌种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3)按照5%(v/v)的接种量将所述二级扩培步骤得到的二级扩培液接种至容积为5立方米的含有三级扩大培养基的三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3℃、pH6.2、转速6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01L/L/min,培养16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所述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相同,均为:含玉米糖化醪4wt%,灭菌后加入3g/L尿素;
所述三级扩大培养基为:用水稀释至30wt%木的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玉米浆(干物质含量40%)15g/L、KH2PO41.5g/L、(NH4)2HPO41.5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并加入3g/L尿素。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微生物的扩大培养方法,以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为例进行发酵实验(同实施例1),所述扩大培养方法采用四级扩大培养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配制YEPD培养基,将保存的上述菌体接种至YEPD培养基中,控制温度30℃、pH6.0、通气量0.2L/L/min、转速200rpm,培养20h,至上述菌种浓度为(0.2-0.3)×109个/mL;
所述YEPD培养基具体含酵母粉5g/L、蛋白胨15g/L、葡萄糖15g/L,并调节pH6.0。
B、扩大培养步骤
1)将培养后的种子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入容积为50L的含有一级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3℃、pH4.8、转速20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4L/L/min,培养14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2)按照17%(v/v)的接种量将所述一级扩培步骤得到的一级扩培液接种至容积为500L的含有二级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0℃、pH5、转速6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3L/L/min,培养14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3)按照18%(v/v)的接种量将所述二级扩培步骤得到的二级扩培液接种至容积为5立方米的含有三级扩大培养基的三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5℃、pH6.5、转速6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18L/L/min,培养16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4)按照20%(v/v)的接种量将所述三级扩培步骤得到的三级扩培液接种至容积为30立方米的含有四级扩大培养基的四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3℃、pH5.8、通气量0.01L/L/min,培养16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所述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均与实施例3中的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相同;
所述三级扩大培养基和四级扩大培养基均与实施例3中的三级扩大培养基相同。
在实施例1、3、4中,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的原料选自玉米秸秆,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玉米秸秆破碎为粒度为10-100mm的颗粒,将原料投入螺旋喂料器,对其进行挤压脱水至干物20%-50%,形成致密的料塞,在保证纤维素原料不断进入处理容器的同时还能抵御容器内的蒸汽外泄;
步骤(2):在步骤1中形成的料塞从螺旋喂料器处理后,向纤维素原料中混入其质量2%的稀释硫酸溶液,进入酸混合罐混合后得到酸性纤维素原料;
步骤(3):步骤2中的酸性纤维素原料在蒸煮处理容器中,与0.6MPa(G)的低压蒸汽接触进行处理,处理时间在15-25min之间,然后按照一定频率间歇泄压排放的方式排出容器,此过程可以打开纤维素原料的结构,使半纤维素部分降解,部分纤维素裸露在表面;
步骤(4):将生物质处理产物水洗,调节pH值为5.0,加热至50℃后,以每克产物的干重计,加入20-50滤纸酶活力单位的纤维素酶计算,挤入纤维素酶(诺维信有限公司提供),并在50℃下保温混合搅拌72h,得到所述酶解液。
将实施例1-4中培养得到的扩大培养菌种液,均按10%接种量接至含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控制发酵过程中温度30℃,pH6.0,转速20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2L/L/min,发酵16h,检测发酵产物,结果见下表。
所述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8wt%、木糖4.5wt%、KH2PO40.5g/L、(NH4)2HPO42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
扩培级数 | 起始糖浓度(g/L) | 终点乙醇浓度(g/L) | 总用时(扩培+发酵(h) | |
实施例1 | 1 | 77.00+43.42 | 30.96 | 28 |
实施例2 | 2 | 77.00+43.42 | 41.30 | 44 |
实施例3 | 3 | 77.00+43.42 | 45.78 | 62 |
实施例4 | 4 | 77.00+43.42 | 50.35 | 76 |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为例进行发酵实验,所述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为市售所得,所述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具体包括种子培养的步骤、菌种扩大培养的步骤,以及发酵产乙醇的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配制YEPD培养基,将保存的上述热带假丝酵母菌体接种至YEPD培养基中,控制温度30℃、pH6.0、通气量0.2L/L/min、转速200rpm,培养20h,至上述菌种浓度为(0.2-0.3)×109个/mL;
所述YEPD培养基具体含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并调节pH6.0。
B、扩大培养步骤
1)将培养后的种子液按照5%(v/v)的接种量接入容积为50L的含有一级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0℃、pH6.0、转速20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1L/L/min,培养16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2)按照5%(v/v)的接种量将所述一级扩培步骤得到的一级扩培液接种至容积为500L的含有二级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0℃、pH6.0、转速5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18L/L/min,培养16h。
所述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相同,均为含质量百分比为4%的葡萄糖扩大培养基,并含有玉米浆(干物质含量40%)15g/L、KH2PO41.5g/L、(NH4)2HPO41.5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并加入3g/L尿素。
C、发酵产乙醇步骤
取第二级扩大培养结束后的二级扩培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pH6.0、通气量0.5mL/L,间歇通气,通气时间为0.5h,间隔时间为6h,发酵72h,获得发酵产物;然后检测乙醇浓度以及残留葡萄糖和木糖含量。
所述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8wt%、木糖4.5wt%、KH2PO40.5g/L、(NH4)2HPO42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以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为例进行发酵实验,所述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如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 fromAFEX-treated corn stover us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24A(LNH-ST),M.W.Lau,B.E.Dale,Proc Natl Acad Sci USA,106(2009),pp.1368-1373;Two-step SSCF to convert AFEX-treated switchgrass to ethanol usingcommercial enzymes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24A(LNH-ST),M.Jin,M.W.Lau,V.Balan,B.E.Dale,Bioresour Technol,101(2010),pp.8171–8178等报道),为市售获得,所述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具体包括种子培养的步骤、菌种扩大培养的步骤,以及发酵产乙醇的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配制YEPD培养基,将保存的上述重组酿酒酵母菌体接种至YEPD培养基中,控制温度25℃、pH6.0、通气量0.2L/L/min、转速200rpm,培养12h,至上述菌种浓度为(0.1-0.5)×109个/mL;
所述YEPD培养基具体含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并调节pH6.5。
B、扩大培养步骤
1)将培养后的种子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入容积为50L的含有一级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0℃、pH6.0、转速20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5L/L/min,培养14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2)再按照10%的接种量,取上述扩培后的一级扩培液接种至500L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0℃、pH6.0、转速40rpm,通气量0.3L/L/min,培养14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所述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均为用水稀释至30wt%的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玉米浆(干物质含量40%)15g/L、KH2PO41.5g/L、(NH4)2HPO41.5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并加入2g/L尿素。
C、发酵产乙醇步骤
取上述扩大培养结束后的扩培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5℃、pH5、通气量0.1mL/L/min,间歇通气,通气时间为0.5h,间隔时间为5h,发酵72h;获得发酵产物;然后检测乙醇浓度以及残留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并记入表2。
所述发酵培养基为:用水稀释至30wt%的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玉米浆(干物质含量45wt%)7.5g/L、KH2PO40.5g/L,(NH4)2HPO42g/L,发酵开始前调节pH为5.0。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以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为例进行发酵实验(同实施例6),所述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具体包括种子培养的步骤、菌种扩大培养的步骤,以及发酵产乙醇的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同实施例6。
B、扩大培养步骤
一级培养:本实施例的一级扩大培养基采用4%葡萄糖扩大培养基:其中含葡萄糖4wt%,玉米浆(干物质含量40%)15g/L、KH2PO41.5g/L、(NH4)2HPO41.5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加入5g/L尿素;培养的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6相同。
二级培养:与实施例6相同。
C、发酵产乙醇步骤
取上述扩大培养结束后的扩培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种至容积为30立方米的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控制温度30℃、pH6.5、通气量0.1mL/L,间歇通气,通气时间为0.5h,间隔时间为5h,发酵72h,获得发酵产物;然后检测乙醇浓度以及残留葡萄糖和木糖含量。
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5。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以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为例进行发酵实验(同实施例6),所述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具体包括种子培养的步骤、菌种扩大培养的步骤,以及发酵产乙醇的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同实施例6。
B、扩大培养步骤
同实施例6;
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一级扩大培养基采用玉米糖化醪:含玉米糖化醪4wt%,灭菌后加入3g/L尿素。
C、发酵产乙醇步骤
取扩大培养结束后的扩培液,按照8%(v/v)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发酵培养基的5立方米的发酵罐中,控制温度37℃、pH4.8、通气量0.2mL/L,间歇通气,通气时间为0.5h,间隔时间为6h,发酵72h,获得发酵产物;然后检测乙醇浓度以及残留葡萄糖和木糖含量。
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5。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以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为例进行发酵实验(同实施例6),所述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具体包括种子培养的步骤、菌种扩大培养的步骤,以及发酵产乙醇的步骤,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配制YEPD培养基,将保存的上述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菌体接种至YEPD培养基中,控制温度30℃、pH6.0、通气量0.2L/L/min、转速200rpm,培养20h,至上述菌种浓度为(0.2-0.3)×109个/mL;
所述YEPD培养基具体含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并调节pH6.2。
B、扩大培养步骤
1)将培养后的种子液按照20%(v/v)的接种量接入容积为50L的含有一级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5℃、pH6.5、转速20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08L/L/min,培养14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2)按照20%(v/v)的接种量将所述一级扩培步骤得到的一级扩培液接种至容积为500L的含有二级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8℃、pH6.0、转速4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1L/L/min,培养24h;
所述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相同,均为4%葡萄糖扩大培养基,其中葡萄糖含量4wt%,玉米浆(干物质含量60%)15g/L,KH2PO41.5g/L,(NH4)2HPO41.5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并加入4g/L尿素。
C、发酵产乙醇步骤
取上述扩大培养结束后的扩培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控制温度38℃、pH7、通气量0.2mL/L,间歇通气,通气时间为0.5h,间隔时间为6h,发酵72h,获得发酵产物;然后检测乙醇浓度以及残留葡萄糖和木糖含量。
所述发酵培养基为:含葡萄糖10wt%、木糖5wt%、玉米浆(干物质含量55%)7.5g/L、KH2PO40.5g/L、(NH4)2HPO42g/L,用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发酵开始前调节pH为7.0。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以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424A(LNH-ST)为例进行发酵实验(同实施例6),所述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具体包括种子培养的步骤、菌种扩大培养的步骤,以及发酵产乙醇的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同实施例5。
B、扩大培养步骤
同实施例5。
C、发酵产乙醇步骤
同实施例5。
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发酵培养基为:木质纤维素酶解液(含葡萄糖9.5wt%、木糖4.5wt%)、玉米浆(干物质含量45%)7.5g/L、KH2PO40.5g/L、(NH4)2HPO42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发酵开始前调节pH为7.0。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以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为例进行发酵实验,所述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为在Z.mobilis中同时表达E.coli的木糖异构酶基因(xylA)、木酮糖激酶基因(xylB)、转醛酶基因(tal)、转酮酶基因(tktA),并将上述基因分为2组,即xylA和xylB,tal和tktA,组成2个操纵子,分别置于Z.mobilis自身的3-P-甘油醛脱氢酶启动子和烯醇酶启动子下,并将这2个操纵子构建成1个质粒。所述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为市售所得,所述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具体包括种子培养的步骤、菌种扩大培养的步骤,以及发酵产乙醇的步骤。
具体包括:
A、种子液培养步骤
配制YEPD培养基,将保存的上述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菌体接种至YEPD培养基中,控制温度30℃、pH6.0、通气量0.2L/L/min、转速200rpm,培养20h,至上述菌种浓度为(0.2-0.3)×109个/mL;
所述YEPD培养基具体含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并调节pH6.3。
B、扩大培养步骤
1)将培养后的种子液按照15%(v/v)的接种量接入容积为50L的含有一级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4℃、pH5、转速18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4L/L/min,培养12h至菌种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2)按照20%(v/v)的接种量将所述一级扩培步骤得到的一级扩培液接种至容积为500L的含有二级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35℃、pH6.5、转速80rpm通入空气,通气量0.3L/L/min,培养12h。
所述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相同,均为4%葡萄糖扩大培养基,含有葡萄糖含量4%(质量百分比)、玉米浆(40%干物质含量)15g/L、KH2PO41.5g/L、(NH4)2HPO41.5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并加入3g/L尿素。
C、发酵产乙醇步骤
同实施例5;
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用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0wt%、木糖10wt%、玉米浆7.5g/L、KH2PO40.5g/L、(NH4)2HPO42g/L,去离子水或软化水配置溶液,分装灭菌,冷却后混合。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为例进行对比发酵实验(菌种选取同实施例5),所述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为市售所得,具体为:
采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1165166A热带假丝酵母的新用途中公开的方法。
本实施例所述菌种的种子液培养、扩大培养和发酵培养的方法及参数以及种子液培养基、发酵液培养基和扩培培养基的选择均与实施例5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在发酵培养的过程中,采用连续发酵培养的条件,控制发酵温度28℃,pH6.0,保持通气量0.5mL/L/min进行发酵72h,检测发酵产物。
对上述实施例5-12中发酵终点的发酵液产物检测,并计算反应的乙醇转化率。其中,总糖检测的方法结果见下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微生物扩大培养,得到扩大培养液;
2)、将所述扩大培养液按5-20%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控制反应温度25-38℃、pH5.0-7.0进行发酵生产,控制所述发酵生产过程中进行间歇式供氧,通气量0.01 mL/L/min-0.5 mL/L/min,通气时间为0.5h,间隔时间为5-6h,得到发酵液;
3)、分离所述发酵液获得乙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控制发酵过程中空气通气量为0.1-0.2 mL/L/min,通气时间为0.5h,间隔时间为5-6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含有蛋白胨、玉米糖化醪、糖蜜、葡萄糖、甜高粱茎秆汁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碳源;含有黄豆饼粉、玉米饼粉、玉米浆、鱼粉或酵母膏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氮源;含有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无机盐,并选择性的含有尿素和/或抑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选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嗜鞣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shehatae、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 naardenensis、纤细假丝酵母Candida tenuis、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赛沟毕赤酵母Pichiasegobiensis、多动拟杆菌Bacteroides polypragmatus、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植物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lanticola、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球状螺旋体Spirochaeta coccoides sp.、植物发酵梭菌Clostridium phytofermentas sp.、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以及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培养是指将培养所述微生物得到的种子液接种至扩大培养基中,通过至少一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在所述扩大培养步骤中,通过调节扩大培养过程中的供氧浓度实现对所述微生物的扩大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种子液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 4-6.5、转速180-220 rpm、通气量0.08-0.5 L/L/min,扩大培养6-12h;随后调整转速40-100 rpm、通气量0.18-0.5 L/L/min,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二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种子液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180-220rpm、通气量0.08-0.5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100rpm、通气量0.18-0.5 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三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种子液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180-220rpm、通气量0.08-0.5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100 rpm、通气量0.18-0.5 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三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 ℃、pH 4-6.5、转速40-60 rpm、通气量0.01-0.2 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0.2-0.3×109个/mL。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四级的扩大培养步骤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种子液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一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180-220 rpm、通气量0.08-0.5 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二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60 rpm、通气量0.18-0.5 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三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60 rpm、通气量0.01-0.2 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扩培微生物按照5-20%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所述扩大培养基的四级扩培罐中,控制温度25-35℃、pH4-6.5、转速40-60 rpm、通气量0.0005-0.02 L/L/min,进行扩大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2-0.3×109个/mL。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级扩大培养过程中,一级扩培罐为50L扩培罐,二级扩培罐为500L扩培罐,三级扩培罐为5立方扩培罐,四级扩培罐为50立方扩培罐。
11.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级扩大培养的过程中,各级所述扩大培养基彼此独立的含有玉米糖化醪、糖蜜、葡萄糖、甜高粱茎秆汁或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液中的一种或几种做为碳源;含有黄豆饼粉、玉米饼粉、玉米浆、鱼粉、酵母膏中的一种或几种做为氮源;并且选择性的含有尿素、无机盐、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或抑制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液为将所述微生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经12-24h培养至所述微生物浓度达到(0.1-0.5)×109个/mL。
13.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乙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0472.XA CN104805133B (zh) | 2014-01-27 | 2014-01-27 | 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0472.XA CN104805133B (zh) | 2014-01-27 | 2014-01-27 | 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5133A true CN104805133A (zh) | 2015-07-29 |
CN104805133B CN104805133B (zh) | 2019-03-08 |
Family
ID=53690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40472.XA Active CN104805133B (zh) | 2014-01-27 | 2014-01-27 | 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05133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6150A (zh) * | 2017-03-24 | 2017-06-30 | 黑龙江中丹建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新型代谢五六碳糖共同发酵酵母菌的扩容方法 |
CN106929543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 |
CN109355347A (zh) * | 2018-12-01 | 2019-02-19 | 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糖化发酵制备纤维素乙醇的方法 |
CN109628503A (zh) * | 2018-12-18 | 2019-04-16 |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玉米和玉米秸秆作为原料综合生产乙醇的方法 |
CN111363765A (zh) * | 2020-05-28 | 2020-07-03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酵制备乳酸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6694A (zh) * | 2006-11-15 | 2007-05-23 | 山东大学 | 一种利用葡萄糖木糖共发酵生产酒精的方法 |
CN101429527A (zh) * | 2008-10-31 | 2009-05-13 | 清华大学 | 一种微生物间歇供氧补料发酵生产丁醇的工艺 |
CN101781634A (zh) * | 2009-12-04 | 2010-07-21 | 天津大学 | 能利用木糖生产乙醇的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及发酵方法 |
CN103184168A (zh) * | 2011-12-31 | 2013-07-03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和乙醇的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01-27 CN CN201410040472.XA patent/CN1048051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6694A (zh) * | 2006-11-15 | 2007-05-23 | 山东大学 | 一种利用葡萄糖木糖共发酵生产酒精的方法 |
CN101429527A (zh) * | 2008-10-31 | 2009-05-13 | 清华大学 | 一种微生物间歇供氧补料发酵生产丁醇的工艺 |
CN101781634A (zh) * | 2009-12-04 | 2010-07-21 | 天津大学 | 能利用木糖生产乙醇的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及发酵方法 |
CN103184168A (zh) * | 2011-12-31 | 2013-07-03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和乙醇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袁文杰: "一步法发酵菊芋生产乙醇", 《生物工程学报》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29543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 |
CN106906150A (zh) * | 2017-03-24 | 2017-06-30 | 黑龙江中丹建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新型代谢五六碳糖共同发酵酵母菌的扩容方法 |
CN109355347A (zh) * | 2018-12-01 | 2019-02-19 | 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糖化发酵制备纤维素乙醇的方法 |
CN109355347B (zh) * | 2018-12-01 | 2020-12-01 | 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糖化发酵制备纤维素乙醇的方法 |
CN109628503A (zh) * | 2018-12-18 | 2019-04-16 |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玉米和玉米秸秆作为原料综合生产乙醇的方法 |
CN111363765A (zh) * | 2020-05-28 | 2020-07-03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酵制备乳酸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5133B (zh) | 2019-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Ferreira et al. | A review of integration strategies of lignocelluloses and other wastes in 1st generation bioethanol processes | |
Ntaikou et al. | Valorization of kitchen biowaste for ethanol production via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using co-cultures of the yeast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Pichia stipitis | |
CN105200094B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木质纤维素原料产乙醇的方法 | |
Tesfaw et al. | Current trends in bioethanol production by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ubstrate, inhibitor reduction, growth variables, coculture, and immobilization | |
Lin et al. | Ethanol fermentation from biomass resources: current state and prospects | |
Akbas et al. | Recent trends in bioethanol production from food processing byproducts | |
CN104774877B (zh) | 一种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联产乙醇、丙酮和丁醇的方法 | |
Li et al. | A 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 of ethanol from cassava pulp accompanied by hydrogen production | |
Khan et al. | Fermentation of Biomass for Production of Ethanol: A Review. | |
CN103409470B (zh) | 一种利用含有戊糖和己糖的混合糖分段、混菌发酵生产乙醇、丁醇和丙酮的方法 | |
CN102199554B (zh) | 具有多重胁迫抗性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在纤维素乙醇发酵中的应用 | |
CN101851656B (zh) | 一种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方法 | |
CN102559499A (zh) | 一种沼气干发酵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638673B (zh) | 一种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方法 | |
CN102174433B (zh) | 一株高抗逆性贝氏梭菌及其应用 | |
CN104805133B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共发酵c5和c6生产乙醇的方法 | |
Singh et al. | Production of biofuels options by contribution of effective and suitable enzyme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 |
CN103993042A (zh) | 一种木质纤维素类物质联产生物乙醇和普鲁兰糖的方法 | |
CN103898167B (zh) | 一种生产乙醇的方法 | |
An et al. | Biological saccharification by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and two-stage hydrogen and methane production from hydrogen peroxide-acetic acid pretreated sugarcane bagasse | |
Ndaba et al. | Effect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Zymomonas mobilis on the co-fermentation of sweet sorghum bagasse hydrolysates pretreated under varying conditions | |
CN103898166A (zh) | 一种乙醇的生产方法 | |
CN103290067A (zh) | 一种提高同步糖化发酵木质纤维素乙醇得率的方法 | |
Wang et al. | Cellulase-added cassava ethanol process boosts ethanol titer and reduces glycerol production | |
CN104073525A (zh) | 一种同步糖化共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