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2743B - 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2743B
CN104802743B CN201410042238.0A CN201410042238A CN104802743B CN 104802743 B CN104802743 B CN 104802743B CN 201410042238 A CN201410042238 A CN 201410042238A CN 104802743 B CN104802743 B CN 104802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occupant
chair back
steering wheel
instrumen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22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2743A (zh
Inventor
胡乃杰
徐盼盼
金哲峰
王兴杰
朱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422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2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2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2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垫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座椅上是否占有乘员及乘员类型;确定座椅的安全带锁扣状态;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背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所述竖直平面为所述椅背垂直于所述椅垫时所处的平面;确定所述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以及根据所述乘员类型、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气囊展开方式信息。采用本发明,降低了车辆的成本,减小了安装难度,且提高了乘员位置追踪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和气囊展开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通常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红外追踪技术或者超声波技术来实现车辆的乘员位置追踪功能,因此需要在车辆上额外增加摄像头、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这样就提高了车辆的安装难度,并且增加了车辆的成本。而且图像处理技术、红外技术和超声波技术的技术局限性也限制了乘员位置追踪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乘员位置确定方法。该方法可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囊展开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垫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座椅上是否占有乘员及乘员类型;确定座椅的安全带锁扣状态;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背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所述竖直平面为所述椅背垂直于所述椅垫时所处的平面;确定所述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以及根据所述乘员类型、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气囊展开方式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囊展开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乘员类型确定单元、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单元、第一距离确定单元、第二距离确定单元、第三距离确定单元、安全距离确定单元、气囊展开指示单元。所述乘员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垫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座椅上是否占有乘员及乘员类型,其中,本步骤进一步包括:采集乘员的体压分布;通过所述体压分布确定乘员类型;所述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单元用于确定座椅的安全带锁扣状态;第一距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背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所述竖直平面为所述椅背垂直于所述椅垫时所处的平面;第三距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安全距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以及气囊展开指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乘员类型、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座椅的椅垫上的压力传感器来确定该座椅的乘员占位情况;利用椅背上的压力传感器可确定乘员在椅背上重心位置(即压力集中位置);利用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能够获得第二距离,然后根据确定的第三距离和第二距离确定出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上述技术方案仅需压力传感器,因此降低了车辆的成本,减小了安装难度,且提高了乘员位置追踪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乘员位置确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乘员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三距离以及椅背倾角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确定第三距离的座椅位置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气囊展开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气囊展开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座椅压力分布区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气囊展开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乘员位置确定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三距离以及椅背倾角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乘员位置确定装置包括处理器10、压力传感器20以及座椅位置传感器30。
压力传感器20可分别设置于座椅的椅垫50和椅背51,用以检测椅垫50和椅背51的压力分布。
处理器10可根据椅垫50上的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确定出座椅的乘员占位情况以及根据椅背51上的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52位置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根据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α来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52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其中该竖直平面为椅背51垂直于椅垫50时椅背51所处的平面。
座椅位置传感器30可确定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
处理器10还可根据第三距离和第二距离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乘员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乘员位置确定装置来描述图2所示的乘员位置确定方法1000。
在步骤S101中,处理器10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垫50上的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确定座椅上已占有乘员。例如,如果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指示座椅的椅垫50上存在压力集中位置,则表明此时座椅上占有乘员。
在步骤S102中,处理器10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背51上的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52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如图3所示的L11)。
在步骤S103中,处理器10根据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α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52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如图3所示的L1),其中竖直平面为椅背51垂直于椅垫50时椅背51所处的平面。
在步骤S104中,处理器10确定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即如图4所示:将座椅位置调整到最远行程时,记录此时代表椅背底端与方向盘/仪表板最远距离H0的电压值,并作为参考值。在实际调节座椅位置的过程中,座椅移动距离为H1,则此时椅背底端与方向盘/仪表板的距离H:
H=H0-H1
在步骤S105中,处理器10根据第三距离和第二距离来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
椅背倾角α是椅背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例如,设椅背51向靠近方向盘或仪表板方向倾斜时椅背倾角α为正,椅背51向远离方向盘或仪表板方向倾斜时椅背倾角α为负,则步骤S103中第二距离为第一距离与椅背倾角α的正弦值的乘积,即L1=L11·sinα;以及步骤105中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减去第二距离的差值。即:
设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为S,则S=H-L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座椅的椅垫上的压力传感器来确定该座椅的乘员占位情况;利用椅背上的压力传感器可确定乘员在椅背上重心位置(即压力集中位置);利用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能够获得第二距离,然后根据确定的第三距离和第二距离确定出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上述技术方案仅需压力传感器,因此降低了车辆的成本,降低了安装难度,且提高了乘员位置追踪的精确度。
图4是用于确定第三距离的座椅位置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气囊展开控制装置的示意图。该气囊展开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10、压力传感器20、座椅位置传感器30以及安全带锁扣控制装置40。
压力传感器20可设置于座椅的椅垫50和椅背51,检测椅垫50和椅背51的压力分布。
安全带锁扣传感器40可检测安全带锁扣状态。
处理器10可根据椅垫50上的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确定出座椅的乘员占位情况以及根据椅背51上的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52位置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接收安全带锁扣传感器40输出的检测安全带锁扣状态信息;根据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α来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52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其中竖直平面为椅背51垂直于椅垫50时椅背51所处的平面。
座椅位置传感器30可确定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
处理器10还可根据第三距离和第二距离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以及根据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气囊展开控制方法2000的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5所示的气囊展开装置来描述图6所示的气囊展开控制方法。
在步骤S201中,处理器10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垫50上的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确定出座椅上占有乘员及判断乘员类型。例如,椅垫50上的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指示椅垫50上有压力集中位置,则表明此时座椅上占有乘员,并且进一步判断乘员类型,其中,本步骤进一步包括:采集乘员的体压分布;通过所述体压分布确定乘员类型。
在一种更优选技术方案中,步骤S201包括:
S2011.采集不同体重的乘员在不同坐姿下的体压分布样本。对乘员不同坐姿下的体压采样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常见的乘员坐姿可以包括17种:
A1—儿童乘员站立在座位上、A2—儿童乘员跪坐在座位上、A3—儿童乘员仰卧在座位上、A4—儿童乘员坐在座位边沿、A5—儿童乘员正常坐在座位上;A6—男性乘员正常坐姿双腿成90°、A7—男性乘员正常坐姿双腿伸直、A8—男性乘员身体前倾双腿成90°、A9—男性乘员身体前倾双腿伸直、A10—男性乘员身体仰靠双腿成90°、A11—男性乘员身体仰靠双腿伸直;A12—女性乘员正常坐姿双腿成90°、A13—女性乘员正常坐姿双腿伸直、A14—女性乘员身体前倾双腿成90°、A15—女性乘员身体前倾双腿伸直、A16—女性乘员身体仰靠双腿成90°、A17—女性乘员身体仰靠双腿伸直。
根据不同的乘员坐姿,在座椅上映射为不同的体压分布,乘员在座椅上的体压分布图可以用亮度分布的形式来表示。所以在划分的每一区域内的压力大小可以用该区域内的亮度代表。某一款座椅的体压分布图如图7所示,椅背上的压力分布区间共划分Nn个模糊区间,椅垫上的压力分布划分为Mm个模糊区间,这样共可以划分Nn*Mm种坐姿,在本实施例中,需要保证Nn*Mm≥17。
S2012,通过对体压分布样本划分学习,训练出区分乘员类型的模糊函数。
模糊推理的过程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对上述各个区域内亮度的大小和乘员类别形式对应,所述语言可以为:IF(椅背上亮度集中在Ni区,且椅垫上亮度集中在Mj区),则乘员类型为Ai。
在本发明中,为了建模的方便,需要将模糊语言清晰化,最终的模糊函数的规则形式是:IF((n0<N1≤n1,n1<N2≤n2,…,nn-1<Nn≤nn)&(m0<M1≤M1,m1<M2≤m2,…,mm-1<Mm≤mm)),则该位置乘坐的乘员类型为Ai。
S2012.通过学习,训练出区分乘员类型的模糊函数。
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具有学习能力的算法,可以发展知识,以致达到或超过设计者原有的知识水平。神经网络算法包括前向神经网络模型算法、BP网络训练算法等任何可实现的神经网络算法。
应用神经网络算法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对得到的模糊模型进行训练,可以使识别更加稳定可靠。
对于一般神经网络,它的基本单元是传统神经元。传统神经元的模型是由下式描述的:
当阀值θi=0时,有:
其中:Xj是神经元的输入;
Wij是连接权值;
f[·]是非线性激发函数;
Yi是神经元的输出。
在步骤S2013,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所述模糊函数进行学习。根据神经网络算法,需要通过数据建模构建多层虚拟的神经元层,其中,第一层为输入层,最后一层为输出层,中间可以设置多层隐含层。每层具有多个神经元。
其中,每层的神经元个数和层数可以根据具体的神经网络算法来设置和调整。例如,对于三层BP网络,中间层与输入层、输出层之间为全连接、中间层各神经元之间不连接。输入层可以设置Nn*Mm个神经元,以便接收Nn*Mm个模糊区间的输入信号,中间层的层数和各层神经元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算法设置。输出层为乘员类型。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对于某一个样本j,通过xj=∑(Ni*wij)进行计算,其中xj为座椅模糊区间样本总加权输入,wij为模糊区间内的连接权值,xj再通过一层或多层中间层的传递,产生最终的输出值Y,即乘员类型。通过对多批样本的采集,实现对神经网络的多次训练,每次训练都依据一定模糊规则实现。
模糊规则的建立可以基于madymo软件中模糊逻辑工具箱对模糊模型的训练得到。例如:在每一次训练后,将神经元的输出Y与实际数值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可以根据具体的神经网络算法调整各个wij,如果在若干次训练后,有多代的神经元输出均小于设定值,则停止训练,确定最终的连接权值Wij。从而在步骤S2014,利用这种自适应式的模糊函数确定所述座椅上的乘员类型。
在步骤S202中,处理器10确定座椅的安全带锁扣状态。例如,处理器10接收安全带锁扣传感器40输出的信息来确定安全带锁扣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步骤S202与步骤S201之间并无必须的先后顺序。
在步骤S203中,处理器10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背51上的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52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如图3所示的L11)。
在步骤S204中,处理器10根据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α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52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如图3所示的L1),其中竖直平面为椅背垂直于椅垫时所处的平面。
在步骤S205中,处理器10确定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
在步骤S206中,处理器10根据第三距离和第二距离来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例如,设椅背51向靠近方向盘或仪表板方向倾斜时椅背倾角α为正,椅背51向远离方向盘或仪表板方向倾斜时椅背倾角α为负,则步骤S103中第二距离为第一距离与椅背倾角α的正弦值的乘积;以及步骤105中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减去第二距离的差值。
在步骤S207中,处理器10根据乘员类型、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例如,处理器10将当前获得的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与预设的方案列表进行匹配,然后输出相应的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
例如,设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为S,第一阈值为S0,第二阈值为S1,在上述已经检测出座椅占有乘员的情况下,处理器10根据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1)处理器10如果确定出乘客类型为儿童,或安全带锁扣已锁且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不展开或一级展开。例如,处理器10确定出安全带锁扣系上、座椅有压力感应且乘员胸部位置S<S0,这表明乘员太靠近气囊,如果发生碰撞,气囊展开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伤害,应该,如果乘员是儿童,则气囊也容易对乘客造成损伤,因此处理器10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不展开或一级展开。
(2)处理器10如果确定出乘客类型为女性乘员,或安全带锁扣已锁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不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一级展开。例如,处理器10确定出安全带锁扣系上、座椅有压力感应且乘员胸部位置S0≤S<S1,这表明乘员在安全保护范围内,因此处理器10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一级展开。
(3)处理器10如果确定出乘客类型为男性乘员,或安全带锁扣已锁且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不小于第二阈值,则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二级展开。例如处理器10确定出安全带锁扣系上、座椅有压力感应且乘员胸部位置S≥S1,这表明乘员远离安全保护范围,发生碰撞时气囊应该二级展开,加强气囊的展开强度,并延迟气囊点爆的时刻,以防乘员接触气袋时,气袋已经泄气,不能提供保护。因此处理器10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二级展开。
(4)处理器10如果确定安全带锁扣未锁,则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提前且一级展开。例如,处理器10确定出安全带锁扣未系、但座椅有压力感应。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碰撞时乘员会快速飞离座位并砸向风挡玻璃。因此,这种情况下选择气囊提前、一级展开,以防乘员与正在弹开的气囊快速地接触,或者座椅上的物体砸向风挡玻璃。因此处理器10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提前且一级展开。
作为一种选择,如果处理器10确定出座椅上未占有乘员,则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不展开。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囊展开控制装置300,所述装置包括:乘员类型确定单元310、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单元320、第一距离确定单元330、第二距离确定单元340、第三距离确定单元350、安全距离确定单元360、气囊展开指示单元370。
所述乘员类型确定单元310用于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垫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座椅上是否占有乘员及乘员类型,其中,本步骤进一步包括:采集乘员的体压分布;通过所述体压分布确定乘员类型。所述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单元320用于确定座椅的安全带锁扣状态。第一距离确定单元330用于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背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确定单元3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所述竖直平面为所述椅背垂直于所述椅垫时所处的平面。第三距离确定单元350用于确定所述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安全距离确定单元36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气囊展开指示单元370用于根据所述乘员类型、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
在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乘员类型确定单元310包括:体压分布样本采集模块3101、体压分布样本学习模块3102、模糊函数生成模块3103、乘员类型确定模块3104。
体压分布样本采集模块3101用于采集不同体重的乘员在不同坐姿下的体压分布样本。体压分布样本学习模块3102用于利用神经网络对所述体压分布样本进行学习。模糊函数生成模块3103用于通过学习,训练出区分乘员类型的模糊函数。乘员类型确定模块3104用于利用所述模糊函数确定所述座椅上的乘员类型。
所述乘员类型确定单元310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均可以有相应的软件程序模块或相应的硬件逻辑单元实现。
以上描述的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用于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Claims (8)

1.一种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垫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座椅上是否占有乘员及乘员类型,其中,本步骤进一步包括:采集乘员的体压分布;通过所述体压分布确定乘员类型;
b.确定座椅的安全带锁扣状态;
c.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背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
d.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所述竖直平面为所述椅背垂直于所述椅垫时所处的平面;
e.确定所述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
f.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以及
g.根据所述乘员类型、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
a1.采集不同体重的乘员在不同坐姿下的体压分布样本;
a2.通过对体压分布样本划分学习,训练出区分乘员类型的模糊函数;
a3.利用神经网络对所述模糊函数进行学习;
a4.利用所述模糊函数确定所述座椅上的乘员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椅背向靠近所述方向盘或仪表板方向倾斜时所述椅背倾角为正,且所述椅背向远离所述方向盘或仪表板方向倾斜时所述椅背倾角为负,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包括:
所述第三距离减去所述第二距离以得到所述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乘员类型、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包括:
如果所述安全带锁扣已锁且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处理器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不展开或一级展开;
如果所述安全带锁扣已锁且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处理器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一级展开;
如果所述安全带锁扣已锁且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处理器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二级展开;以及
如果所述安全带锁扣未锁,则处理器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提前且一级展开。
5.一种气囊展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员类型确定单元、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单元、第一距离确定单元、第二距离确定单元、第三距离确定单元、安全距离确定单元、气囊展开指示单元,
所述乘员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垫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座椅上是否占有乘员及乘员类型,其中,本步骤进一步包括:采集乘员的体压分布;通过所述体压分布确定乘员类型;
所述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单元用于确定座椅的安全带锁扣状态;
第一距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置于座椅的椅背上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椅背底端的第一距离;
第二距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椅背倾角确定椅背压力集中位置至竖直平面的第二距离,所述竖直平面为所述椅背垂直于所述椅垫时所处的平面;
第三距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椅背底端至方向盘或仪表板的第三距离;
安全距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以及
气囊展开指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乘员类型、安全带锁扣状态以及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乘员类型确定单元包括:体压分布样本采集模块、体压分布样本学习模块、模糊函数生成模块、乘员类型确定模块,
体压分布样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不同体重的乘员在不同坐姿下的体压分布样本;
模糊函数生成模块用于通过对体压分布样本划分学习,训练出区分乘员类型的模糊函数;
体压分布样本学习模块用于利用神经网络对所述模糊函数进行学习;
乘员类型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模糊函数确定所述座椅上的乘员类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椅背向靠近所述方向盘或仪表板方向倾斜时所述椅背倾角为正,且所述椅背向远离所述方向盘或仪表板方向倾斜时所述椅背倾角为负,则所述安全距离确定单元利用所述第三距离减去所述第二距离以得到所述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展开指示单元还用于:
确定出所述安全带锁扣已锁且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不展开或一级展开;
确定出所述安全带锁扣已锁且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一级展开;
确定出所述安全带锁扣已锁且乘员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二级展开;以及
确定出所述安全带锁扣未锁,输出信息以指示气囊的展开方式为提前且一级展开。
CN201410042238.0A 2014-01-28 2014-01-28 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802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2238.0A CN104802743B (zh) 2014-01-28 2014-01-28 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2238.0A CN104802743B (zh) 2014-01-28 2014-01-28 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743A CN104802743A (zh) 2015-07-29
CN104802743B true CN104802743B (zh) 2017-09-05

Family

ID=53688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2238.0A Active CN104802743B (zh) 2014-01-28 2014-01-28 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27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6058B2 (en) * 2016-07-06 2020-06-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dashboard safety features
DE102016216648B4 (de) * 2016-09-02 2020-12-10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Klassifizieren eines Insassen und Bereitstellen der Insassenklassifizierung für eine Sicherheitseinricht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S10434966B2 (en) * 2016-10-26 2019-10-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ap based airbag deployment
DE102018207977B4 (de) * 2018-05-22 2023-11-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Innenüberwachung für Sicherheitsgurteinstellung
CN108961447B (zh) * 2018-06-07 2019-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判断座椅是否有人的方法、座椅系统、考勤方法
US11498518B2 (en) * 2018-11-29 2022-11-15 Littelfuse, Inc. Radar-based occupancy detector for automobiles
CN109948679B (zh) * 2019-03-08 2021-11-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对象分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77988B (zh) * 2019-07-08 2020-05-22 清华大学 乘员道路交通事故损伤预测方法
CN112406769A (zh) * 2020-11-20 2021-02-26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躺姿状态气囊保护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07A (zh) * 1994-04-12 1997-05-21 喷气通用有限公司 机动车的占座传感器系统以及通过传感器融合进行操作的方法
EP1020320A2 (en) * 1999-01-14 2000-07-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tting passenger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sitting passenger detecting method
JP3584773B2 (ja) * 1998-02-05 2004-11-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展開制御装置
JP3678108B2 (ja) * 2000-04-04 2005-08-03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692520B2 (ja) * 1999-11-22 2005-09-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CN1678476A (zh) * 2002-11-08 2005-10-05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上设有车辆乘坐者传感器的安全气囊系统
CN101318493A (zh) * 2008-05-29 2008-12-10 吉林大学 一种车辆乘员体征的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07A (zh) * 1994-04-12 1997-05-21 喷气通用有限公司 机动车的占座传感器系统以及通过传感器融合进行操作的方法
JP3584773B2 (ja) * 1998-02-05 2004-11-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展開制御装置
EP1020320A2 (en) * 1999-01-14 2000-07-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tting passenger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sitting passenger detecting method
JP3692520B2 (ja) * 1999-11-22 2005-09-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3678108B2 (ja) * 2000-04-04 2005-08-03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678476A (zh) * 2002-11-08 2005-10-05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上设有车辆乘坐者传感器的安全气囊系统
CN101318493A (zh) * 2008-05-29 2008-12-10 吉林大学 一种车辆乘员体征的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743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2743B (zh) 气囊展开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04522932A (ja) 車両内の物体の存在及び姿勢を識別するシステムを開発する方法
CN111507174A (zh) 预测乘客的身高及体重的方法及装置
WO2001085497A1 (en) Vehicle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5404902A (zh) 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图像特征描述和记忆方法
CN110618353B (zh)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cnn的直流电弧故障检测方法
JP4675106B2 (ja) 支持面の占有形式を識別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11559290B (zh) 汽车座椅的自适应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Hou et al. Handwritten digit recognition based on depth neural network
CN109263654A (zh) 一种汽车过减速带自适应调速系统及调速方法
US20050055145A1 (en) Occupant monitoring apparatus
CN106651841A (zh) 一种用于安检图像复杂度的分析方法
CN108595730A (zh) 一种闸机系统通行逻辑设计方法
Kahrizi et al. Neuron curve as a tool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LP and RBF architecture in first break picking of seismic data
Abushariah et al. Automatic person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ing handwritten signatures
US20030023414A1 (en) Method for passenger classification using a seat mat in the vehicle seat
CN109948679A (zh) 一种车辆座椅对象分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85097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Marshall A self-organizing scale-sensitive neural network
US2022021957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CN106778558A (zh) 一种基于深度分类网络的面部年龄估计方法
Wang et al. [Retract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JP2020185284A (ja) 着座者の眠気推定システム
CN117725690A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人体体型类别预测方法及目标座椅姿态获取方法
CN105334066B (zh) 一种评价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