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2750A - 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2750A
CN104792750A CN201510140279.8A CN201510140279A CN104792750A CN 104792750 A CN104792750 A CN 104792750A CN 201510140279 A CN201510140279 A CN 201510140279A CN 104792750 A CN104792750 A CN 104792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olarity
polarity control
chemokines
control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02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2750B (zh
Inventor
邓永键
丁彦青
马丽丽
罗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402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2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2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2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2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27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使用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作为细胞趋化性的研究装置,并围绕该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中间的培养槽将该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分成至少两个极性控制区,并在极性控制区加入培养基,使至少有两个极性控制区内的培养基存在化学因子浓度差,从而在细胞培养后,可以准确的给出化学因子的方向,从而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化学因子对目标物质极性方向的影响,并且在趋化性研究过程中,显微镜示踪并非必须的,因此可以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研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在观察研究因子诱导下细胞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主要依靠专门的设备,如μ-SlideChemotaxis2D/3D。该设备的基本原理是搭配微量分注器用于两侧储液槽中制造出化学物质的线性浓度梯度,此时培养于储液槽中间的观察管道中的细胞即处于稳定的线性浓度梯度培养环境中,适于分析2D/3D基质表面缓慢迁移的细胞的趋化性反应,例如癌细胞、内皮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等;其他缓慢迁移的细胞趋化性试验以及利用显微视频进行细胞示踪的试验等。
虽然μ-SlideChemotaxis2D/3D等设备能够证明趋化因子浓度梯度可以改变研究对象运动方向,但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此设备并不能很好的限定待研究因子的具体方向;第二,不能够确切的观察细胞内部各研究指标极性方向的改变;第三,显微镜视频进行示踪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对显微镜是一种过分的耗损;第四,设备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直观的观察化学因子作用下细胞内待研究的目标物质的极性方向变化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种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作为细胞极性模型的研究装置,围绕所述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中间的培养槽将所述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分成至少两个极性控制区;
步骤二:围绕所述培养槽在所述极性控制区加入培养基,至少有两个极性控制区内的培养基存在待研究的化学因子浓度差,其中,所述培养基为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
步骤三:向所述培养槽内加入细胞悬浮液,进行细胞培养,加入的细胞悬浮液的高度大于所述培养槽的深度且小于所述培养槽的深度与所述培养基的厚度之和;
步骤四:细胞培养结束后,针对细胞中待研究的目标物质对培养槽内的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法染色,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拍照观察,以研究所述目标物质对所述化学因子的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中,在对所述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划分极性控制区时,是围绕所述培养槽将所述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平均分成至少两个极性控制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在围绕所述培养槽在所述极性控制区加入培养基时,首先在相应的极性控制区加入不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空白培养基,待空白培养基固化或半固化后,再在其他极性控制区依次加入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培养基,进行固化或半固化处理,并使至少有两个极性控制区内的培养基中所述化学因子存在浓度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针对细胞中待研究的目标物质对培养槽内的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法染色包括:
对所述细胞依次进行固定处理、透膜处理及封闭处理;
加入与所述目标物质对应的抗体溶液进行孵育处理;
加入与所述抗体对应的荧光染料标记的二抗进行标记处理;
对标记处理后的样品使用染色液染色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拍照观察包括在所述培养槽中选取圆形的观察范围的步骤,选取的所述观察范围需排除因细胞与所述化学因子的距离而引起的实验误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性控制区有四个,其中三个所述极性控制区加入空白培养基,其中一所述极性控制区加入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培养基,所述圆形的观察范围的边界与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培养基的内侧边缘相切,且与该培养基两侧的极性控制区在所述培养槽内的延伸边界相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研究细胞中的目标物质对所述化学因子的极性包括统计所述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数目占所述观察视野内总的细胞数目的百分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统计所述百分比时,是以相应细胞的细胞核中心点为圆心,细胞最长轴作为直径画圆,得到的圆形区域即代表该细胞,然后根据圆形区域代表的细胞中所述目标物质的朝向性判断是否为所述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圆形区域代表的细胞中所述目标物质的朝向性判断是否为所述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是:若朝向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极性控制区的所述目标物质的表达量大于其它方向上的表达量,并且在该圆形区域内,所述目标物质的表达量至少有二分之一位于朝向含有该化学因子的极性控制区的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区域中,则判断为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方法还包括设置对照组的步骤,所述对照组的各个极性控制区的培养基中不含有所述化学因子,或者所述对照组的多个极性控制区中至少存在一个与实验组同样位置的极性控制区中的培养基具有不同浓度的所述化学因子。
上述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作为细胞趋化性的研究装置,通过将培养槽周围的区域分成多个极性控制区,并在极性控制区加入培养基,使至少有两个极性控制区内的培养基存在待研究的化学因子浓度差,从而在细胞培养后,可以准确的给出该化学因子的方向,从而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该化学因子对目标物质极性方向的影响。
2.方便操作,实验者可根据实验要求制成2D或者3D形式进行实时观察。
3.在趋化性研究过程中,显微镜示踪并非必须的,因此可以节约资源。
4.采用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培养槽的底部为盖玻片,可用于要求放大倍数高、培养皿底面透光性能好的显微实验,如激光共聚焦显微实验、荧光显微实验和相差显微实验等,同时盖玻片上述设有的小孔也能减少实验过程中抗体等试剂的使用量,节约资源,降低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作用的激光共聚焦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一实施方式中对皿体划分极性控制区的示意图;
图3为处理0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的照片;
图4为处理6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的照片;
图5为处理12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的照片;
图6为处理18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的照片;
图7为处理24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的照片;
图8为细胞的空间范围设定示意图;
图9为目标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的百分比与基质胶浓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10为目标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的百分比与VEGF刺激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主要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实施方式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使用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作为细胞极性模型的研究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用的激光共聚焦培养皿100包括皿体110和与皿体110相配合的皿盖120。皿体110中设有培养槽102,培养槽102的槽底为盖玻片130。培养槽102中用于培养细胞。盖玻片130优选厚度为0.19~0.22mm的进口盖玻片,可用于要求放大倍数高、透光性能好的显微实验。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中,首先将皿体110内围绕培养槽102的部分分成至少两个极性控制区,用于加入细胞极性研究的培养基。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可以将皿体110分成4个极性控制区112、114、116和118。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极性控制区的数量也可以为2个、3个、5个或更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皿体110划分极性控制区时,是围绕培养槽102将皿体110平均分成至少两个极性控制区,以排除因极性控制区大小不一导致的细胞极化发生误差的现象。
在对皿体110划分极性控制区之后,该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围绕培养槽在极性控制区加入培养基,并使至少有两个极性控制区内的培养基存在待研究的化学因子浓度差。其中,培养基为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
加入的培养基围绕培养槽设置,其中部分培养基含有待研究的化学因子,部分培养基为不含有化学因子的空白培养基。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围绕培养槽在极性控制区加入培养基时,首先对皿体内部进行预平衡处理,然后在相应的极性控制区加入不含有化学因子的空白培养基,待空白培养基固化或半固化后,再依次加入含有不同浓度的化学因子的培养基,进行固化或半固化处理。如对于图2所示的划分4个极性控制区的皿体,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加入培养基时,具体可以用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a,向皿体中加入由胎牛血清与hyclone1640培养基混合制成的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在37℃培养箱中放置15分钟,进行预平衡处理,然后去除该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洗净皿体;
步骤b,将含有基质胶与上述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的混合液体加入至极性控制区112、114和116中,放入37℃培养箱中进行固化处理,其中,混合液中基质胶的体积比占50%以上,培养槽中不加入该混合液;
步骤c,对于实验组,在步骤b配置的混合液中加入待研究的化学因子,如VEGF因子等,然后将加入有化学因子的混合液加入极性控制区118中,放入37℃培养箱中进行固化处理;对于对照组,直接向极性控制区118加入步骤b配置的混合液,然后在37℃培养箱中进行固化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养槽中均不加入培养基。
在设置对照组时,对照组的各个极性控制区的培养基中不含有化学因子,或者对照组的多个极性控制区中至少存在一个与实验组同样位置的极性控制区中的培养基具有不同浓度的化学因子。
多个极性控制区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含有化学因子的培养基,对于加入一种含有化学因子的培养基,可以只在一个极性控制区加入,该区与其他区的空白培养基之间即形成化学因子浓度差,也可以在多个极性控制区分别加入,该化学因子的浓度相同或不同,从而这些不同浓度的化学因子之间或与空白培养基之间即形成化学因子浓度差;对于加入多种含有化学因子的培养基,多种含有化学因子的培养基可以分开加入在不同的极性控制区,或者相互组合加入在同一极性控制区,以用于不同的实验目的,如研究不同趋化因子的趋化作用,多种趋化因子的协同趋化作用等。
待相应的培养基固化后,如果超越相应的极性控制区的边界,可以使用枪头吸去越界的培养基,保证相应的培养基加入在所需的位置。
步骤二:向培养槽内加入细胞悬浮液,进行细胞培养,加入的细胞悬浮液的高度大于培养槽的深度且小于培养槽的深度与培养基的厚度之和。
如在一实施方式中,待上述培养基全部固化之后,消化SW480制成悬浮液,通过计数选取含有实验需要的数目的细胞悬浮液加入在培养槽中,并使悬浮液的液面稍稍高于培养槽的深度,以与培养基接触并且不会漫出培养基表面,然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时间可根据实验需求而定。在培养过程中,如需要观察3D效果,可以将悬浮液的培养液换成上述步骤b配置的混合液,再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该混合液发生固化,因为可以观察3D培养效果。
步骤三:细胞培养结束后,针对细胞中待研究的目标物质对培养槽内的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法染色,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拍照观察,以研究细胞中的目标物质对化学因子的趋化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对培养槽内的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法染色包括如下步骤:
对细胞依次进行固定处理、透膜处理及封闭处理;
加入与目标物质对应的抗体溶液进行孵育处理;
加入与抗体对应的荧光染料标记的二抗进行标记处理;
对标记处理后的样品使用染色液染色处理。
在一实施方式中,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拍照观察包括在培养槽中选取圆形的观察范围的步骤,选取的观察范围需排除因细胞与化学因子的距离而引起的实验误差。如对于图2所示的4个极性控制区的皿体,圆形的观察范围140的边界与具有相应浓度的化学因子的培养基(即加入在极性控制区118内的培养基)的内侧边缘相切,且与该培养基两侧的极性控制区(即极性控制区112和116)在培养槽内的延伸边界相切。
在一实施方式中,研究细胞中的目标物质对化学因子的趋化性包括统计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数目占观察视野内总的细胞数目的百分比。在统计百分比数据时,是以相应细胞的细胞核中心点为圆心,细胞最长轴作为直径画圆,得到的圆形区域即代表该细胞,然后根据圆形区域代表的细胞中目标物质的朝向性判断是否为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在一实施方式中,根据圆形区域代表的细胞中目标物质的朝向性判断是否为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具体是:若朝向含有化学因子的极性控制区的目标物质的表达量大于其它方向上的表达量,并且在该圆形区域内,目标物质的表达量至少有二分之一位于朝向含有该化学因子的极性控制区的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区域中,则判断为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如对于图2所示的4个极性控制区的皿体,若只在其中一极性控制区加入化学因子,如只在极性控制区118加入化学因子,在得到圆形区域代表的细胞之后,可以将该圆形区域均分成3等份,每部分圆心角为120度,在拍照时,可以将极性控制区118置于正上方,因而,若朝向极性控制区118的目标物质的表达量大于其它方向的量,且目标物质的表达量至少有二分之一集中圆形区域的在朝向极性控制区118的等份中,则为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即目的细胞),然后统计目的细胞占视野内总细胞数据的比例。
上述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作为细胞趋化性的研究装置,通过将培养槽周围的区域分成多个极性控制区,并在极性控制区加入培养基,使至少有两个极性控制区内的培养基存在待研究的化学因子浓度差,从而在细胞培养后,可以准确的给出化学因子的方向,从而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化学因子对目标物质极性方向的影响。
2.方便操作,实验者可根据实验要求制成2D或者3D形式进行实时观察。
3.在趋化性研究过程中,显微镜示踪并非必须的,因此可以节约资源。
4.采用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培养槽的底部为盖玻片,可用于要求放大倍数高、培养皿底面透光性能好的显微实验,如激光共聚焦显微实验、荧光显微实验和相差显微实验等,同时盖玻片上述设有的小孔也能减少实验过程中抗体等试剂的使用量,节约资源,降低实验成本。
以下为实施例部分,本实施例主要以图2所示的划分方法予以具体说明
1.构建实验装置
激光共聚焦培养皿选用NEXT的激光共聚焦培养皿(货号:-35-15-S),其底部采用Fisherbrand公司的进口盖玻片,厚度0.19-0.22mm盖玻片具有小孔,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抗体等试剂的使用量。使用mark笔、直尺、量角器、圆规等器具将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平均分成4等分,如图2所示,分别为极性控制区112、114、116和118,其中,极性控制区118用于加入含有待研究的化学因子的培养基,极性控制区112、114和116用于加入空白培养基,即形成化学因子的浓度梯度培养槽102加入细胞悬浮液。观察范围140与极性控制区118的内侧以及区划控制112及116在培养槽102内的延伸边界相切,以排除由于细胞与待测因子距离而引起的实验误差。
2.在极性控制区加入相应的培养基
2.1.在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中加入由BI公司购买的胎牛血清与hyclone1640培基制成的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在培养箱中放置15分钟达到预平衡,而后洗净培养皿。
2.2.用含有基质胶与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混合而成的液体(其中基质胶体积比在50%以上)加入至极性控制区112、114和116,培养槽102勿加,放入培养箱内至少30分钟使基质胶凝固。
2.3.实验组:在步骤2.2的基础上,向2.2中所配的液体加入由PEPROTECH公司所购的VEGF因子配成100ng/ml的最终浓度的液体,加入极性控制区118,培养槽102勿加,放入培养箱内至少30分钟使基质胶凝固。
2.4.对照组:在步骤2.2的基础上,将2.2中所配的液体直接加入极性控制区,培养槽102勿加,放入培养箱内至少30分钟从而使基质胶凝固。
以上即可分为如下两组:即VEGF刺激组(即实验组,时间依据实验需要而定),以及VEGF刺激0小时组(即对照组)。
3.细胞悬浮液制备与培养
待到上述基质胶全部凝固后,消化SW480制成悬浮液,通过计数选取4×105(在其他实施例中,细胞数目可依据实验需要而定)个细胞悬浮液200μl左右加入培养槽中进行培养0小时、6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
4.对达到相应培养时间的细胞进行染色观察
4%多聚甲醛固定10min,PBS缓冲液洗3次,每次各5min,同时将基质胶用枪头轻轻吸去;
0.2%TrixtonX100透膜处理10min,PBS缓冲液洗3次,每次各10min;
进口山羊血清封闭30min,PBS缓冲液洗3次,每次各5min;
加入目标抗体α-tubulin(购于proteintech公司,货号66031-1-Ig,1:200比例配置,鼠抗)以及prohibitin(PHB,N-trem,货号2410-1,1:100比例配置,兔抗),4℃孵育过夜,PBS缓冲液洗3次,每次各5min;
加入Alexa Fluor488兔二抗、Alexa Fluor594鼠二抗(购于中杉金桥,1:200比例配置)避光孵育90min,PBS缓冲液洗3次,每次各5min;
DAPI染色液(购于碧云天)染色2min,PBS缓冲液洗5次,每次各5min;
使用奥林巴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拍照,拍照范围为上述选取的观察范围140,结果如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从图3~图7可以看出,部分细胞内部PHB存在明显的极性,这些细胞一端PHB表达量明显大于另一端PHB表达量。
5.统计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数目占观察视野内总的细胞数目的百分比
5.1空间方位的设定:
如图8所示,所得图片中细胞核中心点为圆心,细胞最长轴作为圆形的直径,画一圆形,得到的圆形区域定义为相应的细胞区域。
5.2计算方式:
将5.1所得的圆形区域平均分成3份,每个圆心角为120度,由于拍照时将待研究的因子至于正上方,因而,若目标物质通过图片可以观察到表达量大于其它方向上的表达量,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取为其反方向的2倍以上,并且一半以上的目标物质位于圆形的正负60度以内,即确定为目标物质拥有极性,该细胞作为目的细胞,计算目的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数目的百分比。
5.3通过SPSS软件分析所得结果
通过SPSS软件分析,如表1~表3和图9所示,在相同刺激条件下基质胶浓度对于细胞极性并无影响(基质胶必须占总液体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否则培养基易流动,不能够建立完整的实验装置);如表4~表6和图10所示,在化学因子方向确定的情况下,刺激的时间对细胞极性方向有影响,当因子刺激24小时后,目的细胞占整个观察范围内细胞的百分比更大。
表1目的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的百分比(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方差齐性检验))
表2目的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的百分比(ANOVA(方差分析))
表3目的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的百分比(Dependent Variable,LSD(因变量,最小显著差值法))
表4目的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的百分比(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方差齐性检验))
表5目的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的百分比(ANOVA(方差分析))
表6目的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的百分比(Dependent Variable,LSD(因变量,最小显著差值法))
(注:*表示检验的显著性水准是0.05(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the 0.05level))
其中表1、表2和表3,是针对不同基质胶浓度对细胞的极性是否有影响的统计结果。其中表1通过SPSS软件做方差齐性检验得P值=0.701,P值大于0.05,因此方差齐;从表2方差分析而得知60%、80%、100%浓度的基质胶,其目地细胞占这个视野细胞数目的P值=0.556,P值也大于0.05,因此基质胶浓度对目地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数目的比例并无影响;其中表3给出的是计算过程中各个观察视野目地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数目的百分比具体值。
表4、表5和表6,是针对因子刺激时间对细胞的极性是否有影响而统计的结果。其中表4通过SPSS软件做方差齐性检验分析得P值=0.331,P值大于0.05,因此方差齐;从表5方差分析得知因子分别刺激0、6、12、18、24小时后,其目地细胞占这个视野细胞数目的百分比的P值=0.002,P值小于0.05,因此因子刺激的时间对目地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数目的比例有影响;其中表6给出的是统计过程中不同因子刺激时间,各个观察视野目地细胞占整个视野细胞数目的百分比具体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作为细胞极性模型的研究装置,围绕所述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中间的培养槽将所述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分成至少两个极性控制区;
步骤二:围绕所述培养槽在所述极性控制区加入培养基,至少有两个极性控制区内的培养基存在待研究的化学因子浓度差,其中,所述培养基为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
步骤三:向所述培养槽内加入细胞悬浮液,进行细胞培养,加入的细胞悬浮液的高度大于所述培养槽的深度且小于所述培养槽的深度与所述培养基的厚度之和;
步骤四:细胞培养结束后,针对细胞中待研究的目标物质对培养槽内的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法染色,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拍照观察,以研究所述目标物质对所述化学因子的极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对所述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划分极性控制区时,是围绕所述培养槽将所述激光共聚焦培养皿平均分成至少两个极性控制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在围绕所述培养槽在所述极性控制区加入培养基时,首先在相应的极性控制区加入不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空白培养基,待空白培养基固化或半固化后,再在其他极性控制区依次加入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培养基,进行固化或半固化处理,并使至少有两个极性控制区内的培养基中所述化学因子存在浓度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针对细胞中待研究的目标物质对培养槽内的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法染色包括:
对所述细胞依次进行固定处理、透膜处理及封闭处理;
加入与所述目标物质对应的抗体溶液进行孵育处理;
加入与所述抗体对应的荧光染料标记的二抗进行标记处理;
对标记处理后的样品使用染色液染色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拍照观察包括在所述培养槽中选取圆形的观察范围的步骤,选取的所述观察范围需排除因细胞与所述化学因子的距离而引起的实验误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控制区有四个,其中三个所述极性控制区加入空白培养基,其中一所述极性控制区加入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培养基,所述圆形的观察范围的边界与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培养基的内侧边缘相切,且与该培养基两侧的极性控制区在所述培养槽内的延伸边界相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研究细胞中的目标物质对所述化学因子的极性包括统计所述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数目占所述观察视野内总的细胞数目的百分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统计所述百分比时,是以相应细胞的细胞核中心点为圆心,细胞最长轴作为直径画圆,得到的圆形区域即代表该细胞,然后根据圆形区域代表的细胞中所述目标物质的朝向性判断是否为所述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圆形区域代表的细胞中所述目标物质的朝向性判断是否为所述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是:若朝向含有所述化学因子的极性控制区的所述目标物质的表达量大于其它方向上的表达量,并且在该圆形区域内,所述目标物质的表达量至少有二分之一位于朝向含有该化学因子的极性控制区的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区域中,则判断为目标物质发生极化的细胞。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对照组的步骤,所述对照组的各个极性控制区的培养基中不含有所述化学因子,或者所述对照组的多个极性控制区中至少存在一个与实验组同样位置的极性控制区中的培养基具有不同浓度的所述化学因子。
CN201510140279.8A 2015-03-27 2015-03-27 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92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0279.8A CN104792750B (zh) 2015-03-27 2015-03-27 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0279.8A CN104792750B (zh) 2015-03-27 2015-03-27 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2750A true CN104792750A (zh) 2015-07-22
CN104792750B CN104792750B (zh) 2017-11-28

Family

ID=53557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027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92750B (zh) 2015-03-27 2015-03-27 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27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9486A (zh) * 2017-09-22 2018-02-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用于染色观察的细胞培养皿及细胞培养染色、观察方法
CN110408675A (zh) * 2019-07-30 2019-11-05 南华大学 一种测量细菌趋化性的实验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3173A (en) * 1986-10-14 1991-06-11 Xoma Corporation Device for assessing nematode vitalit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398296A (zh) * 2000-12-07 2003-02-19 艾菲克特细胞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细胞趋化性及趋化细胞分离装置的单元孔
CN1398295A (zh) * 2000-12-07 2003-02-19 艾菲克特细胞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微量试样处理装置
CN101263223A (zh) * 2005-09-16 2008-09-10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生物科学公司 细胞迁移测定
CN101508954A (zh) * 2009-03-18 2009-08-19 南开大学 用于细胞迁移研究及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划痕实验装置
CN101858844A (zh) * 2010-05-06 2010-10-13 重庆医科大学 用于检测细胞迁移的琼脂糖凝胶微流动腔装置
CN101891803A (zh) * 2010-07-15 2010-11-2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新的软骨亲和多肽序列、其筛选方法及应用
CN102012425A (zh) * 2010-12-29 2011-04-13 南开大学 一种新的免疫荧光标记方法
CN102217498A (zh) * 2011-05-30 2011-10-1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配置非均匀养分供应固体培养基的装置及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3173A (en) * 1986-10-14 1991-06-11 Xoma Corporation Device for assessing nematode vitalit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EP0327578B1 (en) * 1986-10-14 1993-01-20 Xoma Corporation Device for assessing nematode vitalit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398296A (zh) * 2000-12-07 2003-02-19 艾菲克特细胞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细胞趋化性及趋化细胞分离装置的单元孔
CN1398295A (zh) * 2000-12-07 2003-02-19 艾菲克特细胞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微量试样处理装置
CN101263223A (zh) * 2005-09-16 2008-09-10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生物科学公司 细胞迁移测定
CN101508954A (zh) * 2009-03-18 2009-08-19 南开大学 用于细胞迁移研究及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划痕实验装置
CN101858844A (zh) * 2010-05-06 2010-10-13 重庆医科大学 用于检测细胞迁移的琼脂糖凝胶微流动腔装置
CN101891803A (zh) * 2010-07-15 2010-11-2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新的软骨亲和多肽序列、其筛选方法及应用
CN102012425A (zh) * 2010-12-29 2011-04-13 南开大学 一种新的免疫荧光标记方法
CN102217498A (zh) * 2011-05-30 2011-10-1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配置非均匀养分供应固体培养基的装置及应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9486A (zh) * 2017-09-22 2018-02-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用于染色观察的细胞培养皿及细胞培养染色、观察方法
CN110408675A (zh) * 2019-07-30 2019-11-05 南华大学 一种测量细菌趋化性的实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2750B (zh)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enger et al.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in hypoxia research
Laib et al. Spheroid-based human endothelial cell microvessel formation in vivo
Gouveia et al. YAP, ΔNp63, and 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s are involved in the modulation of corneal epithelial stem cell phenotype induced by substrate stiffness
CN103710263B (zh) 细胞培养装置
CN107002033A (zh) 工程化肾组织、其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Lewis-Israeli et al. Heart organoids and engineered heart tissues: Novel tools for modeling human cardiac biology and disease
Liu et al. 2D-and 3D-based intestinal stem cell cultures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Noel et al. Preparation and metabolic assay of 3-dimensional spheroid co-cultures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and fibroblasts
CN110373388A (zh) 一种用于类器官培养的培养基及类器官培养方法
Allenby et al. Dynamic human erythropoiesis in a three-dimensional perfusion bone marrow biomimicry
CN104792750A (zh) 细胞极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Ribeiro et al. A new versatile platform for assessment of improved cardiac performance in human-engineered heart tissues
Steiger et al. Interlaboratory test for detection of cytotoxic leachables arising from single‐use bags
CN204644371U (zh) 一种集成式多细胞非接触共培养装置
Bregenzer et al. Physiologic patient derived 3D spheroids for anti-neoplastic drug screening to target cancer stem cells
CN104359741B (zh) 多用途免疫组化笔在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应用
Gibler et al. Human adipose-derived stromal/stem cell culture and analysis methods for adipose tissue modeling in vitro: A systematic review
Dankó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3D bioprinted human breast cancer model for in vitro drug and metabolic targeting
De Siervi et al. Liver organoids as an in vitro model to study primary liver cancer
CN104195109A (zh) 一种人肺腺癌细胞系及其应用
Barreto-Duran et al. 3d multicellular spheroid for the study of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oxygen levels,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CN106754364A (zh) 一种提高肺癌干细胞富集效率的细胞培养容器
Werner et al. Primary Lung Cancer Organoids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Are They Ready for Clinical Use?
Olmedo-Suárez et al. Integrated on-chip 3D vascular network culture under hypoxia
CN207895144U (zh) 用于显微镜的载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