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0094B -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0094B
CN104790094B CN201510195781.9A CN201510195781A CN104790094B CN 104790094 B CN104790094 B CN 104790094B CN 201510195781 A CN201510195781 A CN 201510195781A CN 104790094 B CN104790094 B CN 1047900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thread
weft
weft yarn
monofilament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57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0094A (zh
Inventor
郑国烟
王其
费雪峰
刘昌杰
施奕良
郑程嘉
郑新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ihong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aiho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aiho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aiho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957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00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0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0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0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0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其中整个织物为上下相连的两层弹性织物。织物有一定的弹性,厚实,伸长小,变形小,作为低速、小动力、小尺寸、小带轮传动带使用时,安装张力小,不容易脱落,柔韧,耐疲劳性能佳,使用可靠,寿命周期长。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特别涉及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传动带作为一种低速、小动力、小尺寸、小带轮传动带,目前已广泛用于无线电设备、小型机械等传动带。
现有纺织传动带,由于一般采用无弹性织物,织物较硬,使用时安装张力大,容易疲劳损坏,安装张力小容易脱落,特别是传动带安装在小尺寸带轮上,曲率半径小,传动带弯曲大,耐疲劳性能差。现有的弹性带织物一般为单层织物(如图1所示),经纱1和经纱2与纬纱A1、A2、A3、A4、A5、A6等交织形成平纹织物,经纱1通常为1根涤纶低弹丝与1根乳胶丝循环排列组成一组经纱,经纱2通常为1根乳胶丝与1根涤纶低弹丝循环排列组成一组经纱,纬纱A1、A2、A3、A4、A5、A6等为涤纶低弹丝,织物厚度小,伸长大,变形大,无法用作此类传动带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由纱线通过织造构成,其中织物结构为:
(1)、织物由上下两层纬纱A1、A2、A3、A4、A5和B1、B2、B3、B4、B5和四根经纱1、2、3、4交织而成,其中纬纱为涤纶低弹丝,2、3经纱可以为1根涤纶低弹丝与1根乳胶丝循环排列,1、4经纱全为涤纶低弹丝;
(2)、在A1、B1纬纱处,1、2经纱与A1纬纱交织,3、4经纱与B1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分开;
(3)、在A2、B2纬纱处,2、4经纱与A2纬纱交织,1、3经纱与B2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相连;
(4)、在A3、B3纬纱处,2、4经纱与A3纬纱交织,1、3经纱与B3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分开;
(5)、在A4、B4纬纱处,1、2经纱与A4纬纱交织,3、4经纱与B4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相连,整个织物为上下相连的两层弹性织物。
本发明的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用如下方法生产包括如下步骤:
(1)、棕丝9、10和11、12分别控制经纱5、6和7、8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2)、棕丝9、10和11、12上下交换位置,棕丝10、9和12、11分别控制经纱6、5和8、7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3)、棕丝9、12上下交换位置;
(4)、棕丝10、12和9、11上下交换位置,棕丝12、10和11、9分别控制经纱8、6和7、5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5)、棕丝12、10和11、9上下交换位置,棕丝10、12和9、11分别控制经纱6、8和5、7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6)、棕丝12、9上下交换位置;
(7)、棕丝10、9和12、11上下交换位置,棕丝9、10和11、12分别控制经纱5、6和7、8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以此规律循环,编织成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织物。
本发明的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设备,织机基本编织机构由四个经轴1、2、3、4,四组经纱5、6、7、8,四组棕丝9、10、11、12,打纬器13,上下两个织口14、15,上下两个纬纱筒管16、17,上下两个纬纱18、19,上下两个引纬器20、21,织物22,卷布轴23组成;其中:经轴1、2、3、4上卷绕涤纶低弹丝,乳胶丝直接从纱筒引入编织区,10、11两组棕丝上涤纶低弹丝和乳胶丝1隔1排列。
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和设备生产出的弹性耐疲劳传动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厚实,伸长小,变形小(见表一),作为低速、小动力、小尺寸、小带轮传动带使用时,安装张力小,不容易脱落,柔韧,耐疲劳性能佳,使用可靠,寿命周期长。
表一
现有产品与本发明产品的物理数据表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单层织物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符号1和2代表两组经纱,符号A1、A2、A3、A4、A5、A6代表纬纱。
图2为本发明双层织物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符号A1、A2、A3、A4、A5代表上层纬纱,符号B1、B2、B3、B4、B5代表下层纬纱,符号1、2、3、4代表四组经纱。
图3为本发明织机基本编织机构,在图3中,符号1、2、3、4代表四个经轴,符号5、6、7、8代表四组经纱,符号9、10、11、12代表四组棕丝,符号13代表打纬器,符号14、15代表上下两个织口,符号16、17代表上下两个纬纱筒管,符号18、19代表上下两个纬纱,符号20、21代表上下两个引纬器,符号22代表织物,符号23代表卷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采用图3的设备按如下方法生产:
(1)、棕丝9、10和11、12分别控制经纱5、6和7、8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2)、棕丝9、10和11、12上下交换位置,棕丝10、9和12、11分别控制经纱6、5和8、7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3)、棕丝9、12上下交换位置;
(4)、棕丝10、12和9、11上下交换位置,棕丝12、10和11、9分别控制经纱8、6和7、5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5)、棕丝12、10和11、9上下交换位置,棕丝10、12和9、11分别控制经纱6、8和5、7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6)、棕丝12、9上下交换位置;
(7)、棕丝10、9和12、11上下交换位置,棕丝9、10和11、12分别控制经纱5、6和7、8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以此规律循环,编织成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织物。
本发明的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设备,织机基本编织机构由四个经轴1、2、3、4,四组经纱5、6、7、8,四组棕丝9、10、11、12,打纬器13,上下两个织口14、15,上下两个纬纱筒管16、17,上下两个纬纱18、19,上下两个引纬器20、21,织物22,卷布轴23组成;其中:经轴1、2、3、4上卷绕涤纶低弹丝,乳胶丝直接从纱筒引入编织区,10、11两组棕丝上涤纶低弹丝和乳胶丝1隔1排列。结合图2,本发明采用图3的设备生产的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由纱线通过织造构成,其中织物结构为:
(1)、织物由上下两层纬纱A1、A2、A3、A4、A5和B1、B2、B3、B4、B5和四根经纱1、2、3、4交织而成,其中纬纱为涤纶低弹丝,2、3经纱可以为1根涤纶低弹丝与1根乳胶丝循环排列,1、4经纱全为涤纶低弹丝;
(2)、在A1、B1纬纱处,1、2经纱与A1纬纱交织,3、4经纱与B1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分开;
(3)、在A2、B2纬纱处,2、4经纱与A2纬纱交织,1、3经纱与B2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相连;
(4)、在A3、B3纬纱处,2、4经纱与A3纬纱交织,1、3经纱与B3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分开;
(5)、在A4、B4纬纱处,1、2经纱与A4纬纱交织,3、4经纱与B4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相连,整个织物为上下相连的两层弹性织物。

Claims (1)

1.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棕丝9、10和11、12分别控制经纱5、6和7、8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2)、棕丝9、10和11、12上下交换位置,棕丝10、9和12、11分别控制经纱6、5和8、7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3)、棕丝9、12上下交换位置;
(4)、棕丝10、12和9、11上下交换位置,棕丝12、10和11、9分别控制经纱8、6和7、5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5)、棕丝12、10和11、9上下交换位置,棕丝10、12和9、11分别控制经纱6、8和5、7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
(6)、棕丝12、9上下交换位置;
(7)、棕丝10、9和12、11上下交换位置,棕丝9、10和11、12分别控制经纱5、6和7、8形成开口14和15,纬纱18和19分别由引纬器20、21引入开口14和15,打纬器13将纬纱18和19打紧,以此规律循环,编织成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织物;
所述的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由纱线通过织造构成,其中织物结构为:
(1)、织物由上下两层纬纱A1、A2、A3、A4、A5和B1、B2、B3、B4、B5和四根经纱1、2、3、4交织而成,其中纬纱为涤纶低弹丝,2、3经纱为1根涤纶低弹丝与1根乳胶丝循环排列,1、4经纱全为涤纶低弹丝;
(2)、在A1、B1纬纱处,1、2经纱与A1纬纱交织,3、4经纱与B1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分开;
(3)、在A2、B2纬纱处,2、4经纱与A2纬纱交织,1、3经纱与B2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相连;
(4)、在A3、B3纬纱处,2、4经纱与A3纬纱交织,1、3经纱与B3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分开;
(5)、在A4、B4纬纱处,1、2经纱与A4纬纱交织,3、4经纱与B4纬纱交织,此处织物上下两层相连,整个织物为上下相连的两层弹性织物。
CN201510195781.9A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04790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5781.9A CN104790094B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5781.9A CN104790094B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0094A CN104790094A (zh) 2015-07-22
CN104790094B true CN104790094B (zh) 2016-08-24

Family

ID=53555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5781.9A Active CN104790094B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009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14B (zh) * 1987-11-28 1992-11-25 李秉仁 一种制织双幅织物的挠性剑杆织机
US5645504A (en) * 1995-09-29 1997-07-08 The Gates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with teeth reinforced with a fabric material
CN201971955U (zh) * 2011-03-01 2011-09-14 浙江诚信制带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复合弹性织带
WO2014075313A1 (zh) * 2012-11-19 2014-05-22 东莞燊丰行实业有限公司 弹性织带及其织造方法
CN203295792U (zh) * 2013-06-19 2013-11-20 余成东 一种新型松紧带
CN103485069A (zh) * 2013-08-21 2014-01-01 苏州工业园区依利电子贸易有限公司 微弹安全织带
CN204690226U (zh) * 2015-04-23 2015-10-07 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及其生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0094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9916B2 (en) Loom for weaving fabric with two types of tissue, shoe upper woven using the same, and shoe
US10100462B2 (en) Synthetic-fiber rope
MX2009011969A (es) Tela de formacion estructurada.
RU2007129378A (ru) Трехслойные ткани, содержащие многочисленные контурные связующие элементы
MY162274A (en) Woven geosynthetic fabric
CA2593724A1 (en) Press fabric for pulp machine
CN102776649A (zh) 一种具有径向弹力收缩管状织物的制备方法
CN205767858U (zh) 一种厚重型纬编弹力麂皮绒面料
CN104790094B (zh)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的生产方法
CN204690226U (zh) 一种弹性耐疲劳传动带及其生产设备
CN106567173B (zh) 一种六层布织物的织造工艺
JP2006519322A (ja) 織物及び特にその織物で用いる綜絖の生産方法
CN106149168A (zh) 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
CN208087843U (zh) 高回弹性的仿针织牛仔面料
CN206070090U (zh) 一种具有纵向拉伸横向不收缩变形窄幅弹性织物
CN201437565U (zh) 高可靠性编织涤纶通丝
CN220555740U (zh) 罗纹布
CN205099877U (zh) 带有牵引固定装置的剑杆织机
CN220079346U (zh) 针织面料
CN219972618U (zh) 抗拉罗纹面料
CN220129674U (zh) 一种高延展坯布
CN220335422U (zh) 抗拉针织布
CN101619514B (zh) 高可靠性编织涤纶通丝
CN210652154U (zh) 一种便于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CN219930412U (zh) 弹力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8 Hexin Road, X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Baihong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8 Hexin Road, X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PAIHO TEXTIL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