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6496B - 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6496B
CN104776496B CN201410163334.0A CN201410163334A CN104776496B CN 104776496 B CN104776496 B CN 104776496B CN 201410163334 A CN201410163334 A CN 201410163334A CN 104776496 B CN104776496 B CN 1047764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grid
lighting divis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33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6496A (zh
Inventor
朴洙俊
金建
金建一
具命辰
林裁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76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6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6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6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24F13/084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with mounting arrangements, e.g. snap fasteners for mounting to the wall or du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02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lighting fix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包括:吸入体,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前面板,与上述吸入体的前端部相结合,在上述前面板的中间以沿着上下长的方式形成有前后方开口的开口部;格栅组件,以沿着上下长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开口部,以在与上述开口部的内侧边缘部之间形成空气排出部,利用上述格栅组件的左右两端以垂直轴为中心按前后方向旋转预定角度的动作,来改变通过上述空气排出部排出的被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转动机构,使上述格栅组件转动;以及格栅气氛照明部,向上述空气排出部照射预定的光,并向外部显示上述格栅组件的转动动作。根据本发明,向用户提供直接风,并能均衡地调节室内空气的调节。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尤其涉及向前方排出被调节空气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气调节器为从空气吸入部吸入空气,并在改变温度或湿度或清洁度之后,通过空气排出部向室内排出,并将室内改变为适宜的环境的装置。
可在空气调节器的前方部形成空气排出部,可在空气调节器的内部设置用于改变空气的温度或湿度或清洁度的热交换器或过去了等空调单元,且可设置用于使空气流动的送风装置。
根据空气排出部的形状或开口方向或数量,空气调节器可在室内形成多种气流。
空气调节器能够以使多个空气排出部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向互不相同的方向排出空气的方式形成,并以立体方式排出空气。
现有技术文献
KR 10-1234065B(2013年02月15日)。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由于向上部前方方向、左侧方向及右侧方向的互不相同的三个方向排出空气,因而具有如下问题,即,难以向前方侧的广阔的排出面积集中排出空气,且无法适当地应对需要通过空气调节器的前方侧的广阔的排出面积向前方集中排出的前方直接风的用户的需求。
并且,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不仅通过左右空气排出部的叶片向前方引导直接风,而且在上部具有选择性地升降的弹出排出部,因此,虽然能够引导上述的前方直接风,但这不仅使空气调节器的侧面的机构变得复杂,而且还需要用于使弹出排出部升降的额外的空间,因而具有涉及变得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一实施例空气调节器,包括:吸入体,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前面板,与上述吸入体的前端部相结合,在上述前面板的中间以沿着上下长的方式形成有前后方开口的开口部;格栅组件,以沿着上下长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开口部,以在与上述开口部的内侧边缘部之间形成空气排出部,利用上述格栅组件的左右两端以垂直轴为中心按前后方向旋转预定角度的动作,来改变通过上述空气排出部排出的被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转动机构,使上述格栅组件转动;以及格栅气氛照明部,向上述空气排出部照射预定的光,并向外部显示上述格栅组件的转动动作。
并且,优选的是,还包括内固定板,上述内固定板配置于上述格栅组件的后方,上述格栅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内固定板相结合;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设置于上述内固定板。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与以插入方式与照明部设置槽相结合,上述照明部设置槽形成于上述内固定板的边缘部。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照明部设置槽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匚”字形状的截面。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内固定板由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所照射的光能够透射的材质形成。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包括:发光二极管外壳,与上述照明部设置槽相结合;印刷电路基板,形成于上述发光二极管外壳的内部;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分隔预定距离的方式与上述印刷电路基板的一面相结合,用于照射预定的光。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发光二极管外壳由挠性材质形成,上述印刷电路基板为能够绑定或改变形状的挠性印刷电路基板。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按照通过上述空气排出部排出的被调节空气的温度或空气调节器的运行模式照射不同颜色的光。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格栅组件包括:遮蔽部,外侧边缘部与上述开口部的内侧边缘部相分隔,来形成上述空气排出部,以及多个格栅部,具有与上述遮蔽部的外侧边缘部相对应的外形,从上述遮蔽部的外侧边缘部延伸形成于上述空气排出部,多个格栅部分别以分隔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成多个列;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形成于当上述格栅组件借助上述转动机构转动时向上述多个格栅部的一部分无干涉地照射光的位置。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多个格栅部分别包括:内格栅部,以上述空气排出部为基准,位于内侧,外格栅部,以上述空气排出部为基准,位于外侧;以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所照射的光通过接近上述遮蔽部的外侧边缘部的内格栅部向接近上述开口部的内侧边缘部的内格栅部进行的投射不受干涉的方式设计上述多个格栅部。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多个格栅部由即使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所照射的光仅向一部分投射也能够使上述光向前方扩散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质形成。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向位于空气调节器的前方的用户以均匀且适宜的方式进行被调节空气,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感性品质。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即使不具有左右空气排出部及弹出排出部,也能向前方侧上、下、左、右的广阔的区域均匀地排出从送风装置提供的被调节空气的前方排出力,从而能够提高空调区域整体的空调效率。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与仅在上部或下部中的某一部分形成排出部的情况相比,不仅被调节空气排出区域的高度高,而且与通过沿纵向长的一个空气排出部排出被调节空气的情况相比,被调节空气排出区域的左右宽度宽,因而整体上能够确保高度高且左右宽度宽的被调节空气排出区域。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将向外部排出的被调节空气偏向特定方向的现象最小化,从而能够向空气调节器的前方的广阔的区域均匀地排出被调节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沿着图1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在图1的结构中格栅组件借助转动机构固定于内固定板的状态的分级立体图,
图6为沿着图1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7为沿着图1的C-C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8为表示在图1的结构中格栅气氛照明部的启动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9a及图9b为表示在图1的结构中格栅组件转动时与格栅气氛照明部之间的工作关系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沿着图1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 5为表示在图1的结构中格栅组件借助转动机构固定于内固定板的状态的分级立体图,图6为沿着图1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图7为沿着图1的C-C 线截取的剖视图,图8为表示在图1的结构中格栅气氛照明部的启动状态的部分剖视图,图9a及图9b为表示在图1的结构中格栅组件转动时与格栅气氛照明部之间的工作关系的部分剖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1包括:吸入体2,形成后方外观,空气吸入部3A、3B在吸入体2的背面以前后方贯通;以及前面板10,与吸入体2的前端部相结合。
前面板10的中间可形成前后方开口的开口部11开口部11构成空气排出部13的外侧部分边缘,以在吸入体2的内部进行空调的空气形成前方直接风,并向后述的格栅组件40之间排出。对此的详细说明将进行后述。
吸入体2由边缘部3’向前方延伸而成,并形成预定的内部空间,在吸入体2的内部空间可配置空调单元20及送风装置30,上述空调单元20用于吸入室内空气,上述送风装置30向空气提供流动力。
空调单元20可以改变通过空气吸入部3A、3B吸入的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或清洁度等。空调单元20 可以为用于改变所吸入的空气的温度的热交换单元21,也可以为用于过滤所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的净化单元22。
在此,热交换单元21可以为制冷剂能够通过并使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单元21 可包括加热器及热电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若电流流动,加热器则发电并加热空气,上述热电模块具有放热部和吸热部,且由放热部加热空气或由吸热部冷却空气。
并且,净化单元22可包括过滤器、电集尘器及离子发生器中的至少一个,空气在通过上述过滤器的过程中过滤异物,上述电集尘器以静电方式捕集空气中的异物,上述离子发生器用于在空气中产生离子。以下,将对空调单元20进行详细后述。
另一方面,送风装置30起到形成使室内空气向吸入体2的内部吸入的空气吸入力的作用,且起到形成重新向室内排出经空调单元20调节后的被调节空气的空气排出力的作用。即,送风装置30起到为了启动时进行空调而生成朝向吸入体2的内部的空调吸入力,并使室内空气通过空调单元20 之后,对通过空调单元20的被调节空气生成空气排出力,从而提供使被调节空气重新向室内排出的动力的作用。
优选地,送风装置30采用送风扇,上述送风扇根据空气吸入部3A、3B 的位置以及最终排出被调节空气的空气排出部13的位置,将风压损失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空气吸入部3A、3B从吸入体2的后方向前方贯通,空气排出部13被后述的遮蔽部41遮蔽向送风扇的直前方的移动,因而优选地,送风装置30采用由离心风扇构成的送风扇。
另一方面,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1还可以包括:格栅组件40,以沿着上下长的方式配置于开口部11,以在与开口部 11的内侧边缘部11’之间形成上述的空气排出部13,利用上述格栅组件的左右两端以垂直轴为中心按前后方向旋转预定角度的动作,来改变通过空气排出部13排出的被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以及转动机构100,使格栅组件 40转动。
空气排出部13整体可呈闭环截面形状,空气排出部13可以以沿着空气调节器1的长度方向长的方式沿长方向形成。并且,空气排出部13能够以以前后方向开放的方式形成于空气调节器1的前方部。并且,空气排出部13 可呈沿着上下长度方向长的轨道形状。并且,空气排出部13可呈沿着空气调节器1的前方的上、下、左、右均匀地集中排出空气的最优的形状。
如图3及图4所示,格栅组件40可包括:遮蔽部41,外侧边缘部与开口部11的内侧边缘部11’相分隔,来形成空气排出部13;以及多个格栅部 43,具有与遮蔽部41的外侧边缘部41’相对应的外形,从上述遮蔽部41的外侧边缘部41’延伸形成于上述空气排出部13,多个格栅部分别以分隔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成多个列。
遮蔽部41配置于借助送风装置30而生成的被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用于遮蔽被调节空气,并向外侧边缘部41’分散被调节空气,来增加前方排出力。
多个格栅部43起到如下作用,即,通过空气排出部13向前方集中排出借助遮蔽部41分散的被调节空气,当遮蔽部41借助转动机构100旋转时,改变被调节空气的前方排出方向。
另一方向,空气排出部13在上述的多种形状中呈沿着上下长度方向长的轨道形状为前提,空气排出部13可以包括:曲线形排出口R1、R2,呈曲线形状,以分隔方式形成于空气排出部13的上下;以及直线形排出口L1、 L2,呈直线形状,以分隔方式形成于空气排出部13的左右部分,连接各个曲线形排出口R1、R2。
曲线形排出口R1、R2和直线形排出口L1、L2可形成于空气调节器1 的同一面。曲线形排出口R1、R2和直线形排出口L1、L2可以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排出空气。曲线形排出口R1、R2和直线形排出口L1、L2可一同形成于空气调节器1的前面。
空气排出部13包括至少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R2以及至少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
另一方面,多个格栅部43可包括:一对曲线形排出格栅RG1、RG2,位于空气排出部13中作为曲线部分的曲线形排出口R1、R2,并分别以分隔的方式位于格栅部43的上下;以及一对直线形排出格栅LG1、LG2,位于上述一对曲线形排出格栅RG1、RG2之间。
直线形排出格栅LG1、LG2可分别与曲线形排出格栅RG1、RG2相连接,并由一个格栅部以单位轨道形状形成。
位于上部的曲线形排出格栅RG1、RG2被称为上部曲线形排出格栅 RG1,位于下部的曲线形排出格栅RG1、RG2被称为下部曲线形排出格栅 RG2。
并且,如上所述,曲线形排出格栅RG1、RG2由多个格栅部43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靠近开口部11的内侧边缘部11’,曲线形排出格栅RG1、 RG2的半径将逐渐增大。
直线形排出格栅LG1、LG2可包括:左侧直线形排出格栅LG1,用于连接上部曲线形排出格栅RG1的左侧和下部曲线形排出格栅RG2的左侧;以及右侧直线形排出格栅LG2,用于连接上部曲线形排出格栅RG1的右侧和下部曲线形排出格栅RG2的右侧。直线形排出格栅LG1、LG2也由多个格栅部43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直线形格栅LG1、LG2能够以沿着水平方向相互分隔的方式配置。
空气排出部13可由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1形成,也可由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形成,并可由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R2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形成。
在空气排出部13由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1形成的情况下,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1可以与一个直线形排出口R1的一端和另一端中的某一端相接近。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可形成于空气排出部13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上部,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2可以以沿着空气调节器1的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
空气排出部13由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的情况下,某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1可与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的一端连续,另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2可与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的另一端连续。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在空气排出部13的上部和下部中占上部,某一个直线形排出口 L1可以以从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的一端开始沿着空气调节器1的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另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2可以以从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的另一端开始沿着空气调节器1的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形成的空气排出部13的截面形状整体呈“∩”形状。相反地,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可在空气排出部 13的上部和下部中占下部,某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1可以以从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的一端开始沿着空气调节器1的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另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2可以以从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的另一端开始沿着空气调节器 1的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一个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形成的空气排出部13的截面形状整体可呈“∪”形状。
在空气排出部13由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R2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 L2形成的情况下,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R2可分隔形成。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R2可沿着空气调节器1的长度方向相分隔。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 R2可分别呈半圆形。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R2可包括上部曲线形排出口 R1和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上述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沿着空气排出部13 的长度方向与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相分隔。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可在空气排出部13的上部和下部中占上部。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可以为朝向上侧凸出的曲线形状。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可在空气排出部13的上部和下部中占下部。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可以为朝向下侧凸出的曲线形状。
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可位于一对直线形排出口R1、R2之间。某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1可与一对直线形排出口R1、R2的各个一端连续,另一个直线形排出口L2可与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R2的各个另一端连续。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可以以沿着空气调节器1的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在空气调节器1以沿着纵向长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一对直线形排出口 L1、L2可分别以沿着纵向长的方式形成。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可包括:左侧直线形排出口L1,位于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的左侧和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的左侧之间;以及右侧直线形排出口L2,位于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 的右侧和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的右侧之间。左侧直线形排出口L1和右侧直线形排出口L2可以以沿着上下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在空气排出部13的上部和下部。空气排出部13的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 的一部分可以成为截面形状为“∩”形状的上部排出口,空气排出部13的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的其余部分可以成为截面形状为“∪”形状的下部排出口,而截面形状为“∩”形状的上部排出口和截面形状为“∪”形状的下部排出口可沿着空气排出部13的长度方向连续。
空气排出部13可位于空气调节器1的前方部,曲线形排出口R1、R2 及直线形排出口L1、L2可分别以前后方向开放,通过曲线形排出口R1、R2 及直线形排出口L1、L2排出的空气可向空气调节器1的前方方向排出。
上述多个格栅部43可借助多个格栅连接筋48相连接,上述格栅连接筋48从遮蔽部41的外侧边缘部41’以放射状延伸。
多个格栅部43可通过各个格栅部43A、43B之间的缝隙向外部排出从送风装置30送出的空气。从送风装置30送出的空气当通过各个格栅部43A、 43B时,借助多个格栅部43引导,均匀地整列并排出,而不会偏向特定方向,从送风装置30送出的被调节空气可以由多个格栅部43整列和引导,并向多个格栅部43所引导的方向排出。
如图4所示,多个格栅部43越靠近开口部11的内侧边缘部11’,比接近遮蔽部41的外侧边缘部41’,向空气排出方向的宽度P1、P2更长。
多个格栅部43可以包括:内格栅部43A’、43B’,相对占接近吸入体 2的内部空间的部分,用于引导从送风装置30送出的被调节空气;以及外格栅部43A”、43B”,相对占接近前方部的部分,引导从内格栅部43A’、 43B’弯曲并借助内格栅部43A’、43B’引导的空气通过空气排出部13排出。内格栅部43A’、43B’和外格栅部43A”、43B”并非为从形状上明确划分的概念,而是可以理解为通过相对是否设在空气排出部13的内侧来划分的形式性概念。因此,内格栅部43A’、43B’和外格栅部43A”、43B”无需以从物理方向明确划分的方式理解。多个格栅部43的空气排出方向的宽度可分别不同,但可能包括上述的内格栅部43A’、43B’和外格栅部43A”、 43B”。
多个格栅部43可以由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格栅部构成,以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由两个格栅部43A、43B构成多个格栅部43的方式进行说明。
即,如图4所示,多个格栅部43可包括第一格栅部43A及第二格栅部 43B。
在多个格栅部43中,第一格栅部43A的大小及长度可能相对小,并且,在多个格栅部43中,第一格栅部43A可位于接近遮蔽部41的外侧边缘部 41’。
第二格栅部43B可呈包围第一格栅部43A的形状。第二格栅部43B与第一格栅部43A相比,大小及长度可相对大,并位于接近开口部11的内侧边缘部11’。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遮蔽部41除了遮蔽在外侧边缘部41中形成于开口部11的内侧边缘部11’之间的空气排出部13之外,还遮蔽送风装置 30,以防止被调节空气向送风装置30的直前方排出。
更详细地,遮蔽部41起到如下作用,即,在送风装置30的直前方遮蔽送风装置30,从而使借助送风装置30形成的空气调节器1的内部的风压向空气排出部13均匀地分散。
在遮蔽部41的背面能够以凹陷的方式形成用于设置后述的转动机构100 的一部分结构的齿条块设置槽45A、45B,而在遮蔽部41的前面可以形成用于显示空气调节器1的运行状态的显示部47。
在遮蔽部41的前方能够以覆盖的方式设置与遮蔽部41的大小相同的形状的装饰部件49。装饰部件49由不透明色的注塑板制作而成,而优选地,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材质形成,以便利用从显示部47照射的文字图案或图形图案显示运行信息的光更好地向外部透射。
另一方向,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1可包括孔板50,孔板50配置于吸入体2的内部,并以与空气吸入部3A、3B相紧贴的方式配置,用于向送风装置30引导通过空气吸入部3A、3B吸入的空气。
进而,在孔板50形成与空气吸入部3A、3B相连通的孔贯通部53A、53B。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以空气吸入部3A、3B设在吸入体2且在吸入体2 的上下分别设置一个为前提的情况下,形成于孔板50的孔贯通部53A、53B 当然也要形成相同的数量。
孔板50为能够起到提高流体力学功能的作用的结构,使通过空气吸入部3A、3B吸入的室内空气在吸入体2的内部均能参与借助送风装置30的空气流动,而不发生损失。
孔板50沿前后方向可具有预定的厚度,在孔板50可以形成形状部51,上述形状部51向用于以插入的方式设置空气调节器1的内部结构,以防止设在孔板50的前方的送风装置30及格栅组件40致使空气调节器1的整体的前后厚度增加。
形状部51能够以具有大致与除去前面板10的孔板50的前方构成中格栅组件40的外形相对应的形状向后方凹陷而形成。
另一方面,在孔板50的形状部51可设置导板70,以使空气在吸入体2 的内部中的流动顺畅。导板70为遮蔽孔板50的形状部51的边缘部分,并使空气的流动变得顺畅的结构,因而以与形状部51的面相紧贴的方式形成,沿着导板70的前后方向形成完全贯通的导板贯通部73。导板70可呈闭环截面形状。
实质上,导板70的前端部的形状呈与开口部11相对应的形状,并向空气排出部13延伸,从而与前面板10的开口部11的内侧边缘部11’进行面接触。因此,若导板70设置于前面板10的开口部11,则实质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重新将遮蔽部41的外侧边缘部41’和导板70的前端部之间定义为空气排出部13。
导板70可呈闭环截面形状,并像空气排出部13的形状一样以沿着上下长的方式呈轨道形状。导板70的内侧面形成空气排出部13的外侧面,起到用于引导所排出的被调节空气的排出的作用。即,通过空气排出部13排出的被调节空气大部分通过上述格栅组件40的多个格栅部43引导排出方向,但被调节空气中的一部分可通过导板70的内侧面的引导向室内排出。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1还可以包括配置于送风装置30和格栅组件40之间的内固定板60。内固定板60与结合突起55A、55B结合并固定,上述结合突起55A、55B在孔板50的孔贯通部 53A、53B的上下分别向前方突出。内固定板60大致以与遮蔽部41的大小及形状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但内固定板60的形状不受特殊限制,在提供用于设定送风装置30及格栅组件40的安装部的限度下,采用任何形状都无妨。
内固定板60起到在背面固定送风装置30的作用,并起到在前面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固定格栅组件40的作用。
即,在内固定板60的背面可以形成送风电机设置部63A、63B,送风装置30的后述的送风电机31设置于上述送风电机设置部63A、63B。实质上,内固定板60提供送风装置30的安装部。送风装置30可包括一个送风电机 31,并可借助电机托架32固定于送风电机设置部63A、63B。这种送风装置 30能够以分隔的方式在上下设置两个。但这并不局限于两个,而是根据所需的被调节空气的风量及空气调节器1的规格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送风装置 30。
格栅组件40以左右两端以垂直轴为中心按前后方向转动预定角度的方式固定在内固定板60的前面。在此,优选以格栅组件40的垂直轴形成于遮蔽部41为前提进行说明,且以形成于遮蔽部41的除了上端及下端的任意中间部分为前提进行说明,尤其,应考虑不会因在配置于后方的内固定板60 的前面固定格栅组件40而使空气调节器1的前后总厚度上升。对此的详细说明将在后述的转动机构100的详细说明部分进行说明。
送风装置30可向空气排出部13的曲线形排出口R1、R2和直线形排出口L1、L2送出在空调单元20进行了空调的空气。即,送风装置30向曲线形排出口R1、R2和直线形排出口L1、L2均能送出在空调单元20进行了空调的空气。送风装置30可包括:上部送风扇30A、33A,向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R2中的某一个R1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分别送出空气;以及下部送风扇30B、33B,向一对曲线形排出口R1、R2中的另一个R2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分别送出空气。
送风装置30可包括:第一送风电机31A,设置于内固定板30的背面中的相对上部,并使上部送风扇30A、33A旋转;以及第二送风电机31B,设置于内固定板60的背面中的相对下部,并使下部送风扇30B、33B旋转。
第一送风电机31A能够以旋转轴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利用第一电机托架 32A设置于内固定板60的第一电机设置部63A。
第二送风电机31B能够以旋转轴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利用第二电机托架 32B设置于内固定板60的第二电机设置部63B。
上部送风扇30A、33A可吸入后方的空气,并沿着作为离心方向的圆周方向送出。从上部送风扇30A、33A沿着圆周方向送出的空气可向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的各个上部引导,空气可向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中的某一个L1的上部以及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中的另一个L2的上部等三个区域分散排出。当上部送风扇30A、33A旋转时,在空调单元20调节后的空气可通过截面形状为“∩”形状的上部排出口排出,并以向空气调节器1的上部前方的广阔的区域广阔地弥漫的方式排出。上部送风扇30A、33A可朝向一对直线形格栅部LG1、 LG2的上部和上部曲线形格栅部GR1送出空气。
下部送风扇30B、33B可吸入后方的空气,并沿着作为离心方向的圆周方向送出。从下部送风扇30B、33B沿着圆周方向送出的空气可向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的各个下部引导,空气可向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中的某一个L1的下部以及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中的另一个L2的下部等三个区域分散排出。当下部送风扇30B、33B旋转时,在空调单元20调节后的空气可通过截面形状为“∪”形状的下部排出口排出,并以向空气调节器1的下部前方的广阔的区域广阔地弥漫的方式排出。下部送风扇30B、33B可朝向一对直线形格栅部LG1、 LG2的下部和下部曲线形格栅部GR1送出空气。
吸入体2可包括吸入体壳2’,在上述吸入体壳2’形成有空气吸入部 3A、3B,室内空气为了向空气调节器1的内部吸入而通过空气吸入部3A、 3B。吸入体壳2’可形成收容空调单元20中的热交换器21A的空间。吸入体壳2’可呈前面开放的盒形状,热交换器21A、21B可位于吸入体壳2’的内部。吸入体壳2’的内侧可与孔板50相结合,可在吸入体壳2’与孔板50之间配置热交换器。吸入体壳2’可形成空气调节器1的后方部的外观。吸入体壳2’可以成为空气调节器1的后壳。
吸入格栅可安装于吸入体壳2’或从吸入体壳2’拆除。吸入格栅可以为设置于空气吸入部3A、3B的吸入板,空气调节器1的外部空气为了向空气调节器1的内部吸入而通过上述空气吸入部3A、3B。
在吸入格栅可配置净化单元22。在吸入格栅可形成用于拆装净化单元22的未图示的净化单元拆装部。吸入格栅能够以一体方式形成于吸入体壳2’,且可在吸入体壳2’形成使化单元22出入的出入部。吸入格栅可单独设置于吸入体壳2’,并安装于吸入体壳2’或从吸入体壳2’拆除。可在空气调节器1配置单个或多个吸入格栅。吸入格栅的数理可与净化单元22 相同的数量,并且,若净化单元22为多个,则吸入格栅也可以是多个。在净化单元22包括第一净化单元22A和第二净化单元22B的情况下,吸入格栅也可以包括供第一吸入格栅和第二吸入格栅,在上述第一吸入格栅配置第一净化单元22A,在上述第二净化格栅配置第二净化单元22B。
净化单元22能够净化从空气调节器1的外部向热交换器8流动的空气。可在空气调节器1设置单个或多个净化单元22。在具有多个空气调节器1的情况下,净化单元22可包括:第一净化单元22A,用于净化向空气调节器1 的内侧上部流动的空气;以及第二净化单元22B,用于净化向空气调节器1 的内侧下部流动的空气。第一净化单元22A和第二净化单元22B的空气净化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净化单元22A和第二净化单元22B中的一个可以由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异物的过滤器构成,另一个由用于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器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00起到用于转动格栅组件40的作用。更详细地,转动机构100起到如下作用,即,以前面板10的前面为基准,使格栅组件40以左右两端部向前方突出或向后方插入的方式转动。如上所述,格栅组件40的左右两端部相当于多个格栅部43A、43B,多个格栅部43A、43B从空气排出部13向前方或向后方移动,从而改变被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
具体地,转动机构100可包括:驱动电机部110A、110B,固定于吸入体2的内部;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向格栅组件40传递驱动电机部110A、110B 的旋转力。
更详细地,如图5所示,驱动电机部110A、110B固定于驱动电机部设置块115A、115B,上述驱动电机部设置块115A、115B在内固定板60的前面向前方突出预定长度。在此,驱动电机部设置块115A、115B可以为设置驱动电机部110A、110B的电机外壳。驱动电机部设置块115A、115B可利用螺栓等紧固部件以紧固的方式固定于内固定板60的前面。此时,驱动电机部110A、110B的旋转轴能够以形成预定的垂直轴117的方式设置于驱动电机部设置块115A、115B,且旋转轴向上侧延伸。
驱动电机部110A、110B可以为具有上述垂直轴117的步进电机。即,驱动电机部110A、110B由步进电机构成,上述步进电机借助用于控制驱动电机部110A、110B的工作的未图示的控制部来控制垂直轴117在设定时间内按一侧或另一侧方向反复旋转。
驱动力传递部可包括:小齿轮121A、121B,以与驱动电机部110A、110B 的垂直轴117相结合的方式旋转,在小齿轮121A、121B的外周面形成小齿轮齿;以及齿条块124A、124B,与遮蔽部41的背面相结合,一边以与小齿轮121A、121B相啮合的方式旋转,一边转动遮蔽部41。
齿条块124A、124B可包括:块体125A、125B,形成有第一螺栓紧固孔,以通过螺栓紧固在遮蔽部41的背面;轴封128A、128B,配置于块体125A、 125B的中间,并形成格栅组件40的旋转轴;以及齿条,形成于块体125A、125B的下端部,并与小齿轮121A、121B相啮合。
在遮蔽部41的背面,能够收容齿条块124A、124B的齿轮吃条块设置槽 45A、45B以向前方陷入的方式形成。即使遮蔽部41的背面为平面,齿条块 124A、124B也采取能够固定的螺栓紧固方式,但优选地,为了防止空气调节器1的前后总厚度变厚,设置于与齿条块设置槽45A、45B一样向前方陷入而成的部分。
从遮蔽部41的前方贯通的第一螺栓紧固部件123A、123B紧固于第一螺栓紧固孔,来固定齿条块124A、124B,可在块体125A、125B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个第一螺栓紧固孔。
齿条形成于与小齿轮121A、121B相啮合的位置,并从轴封128A、128B 开始以有相同半径的方式呈弧形状,并呈包围小齿轮121A、121B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形状。
如图5所示,齿条块124A、124B还可以包括:上端板,用于支撑轴封 128A、128B的上端;下端板,用于支撑轴封128A、128B的下端;以及螺栓紧固板127A、127B,形成的第一螺栓紧固孔126A、126B,上述第一螺栓紧固孔126A、126B连接上短板及下端板的左右部分,并沿着前后方向紧固第一螺栓紧固部件123A、123B。
在此,在轴封128A、128B和螺栓紧固板127A、127B之间可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部122A、122B。即,贯通部122A、122B以中间的轴封128A、128B为中心,分别形成于左右螺栓紧固板127A、127B之间。
齿条块124A、124B以包围轴封128A、128B的方式配置于贯通部122A、 122B,并借助固定于内固定板60的前面的旋转支撑块130A、130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
如图5所示,旋转支撑块130A、130B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贯通贯通部 122A、122B,并借助第二螺栓紧固部件135A、135B紧固于内固定板60的前面。在旋转支撑块130A、130B的左右两端部可分别形成第二螺栓紧固部件135A、135B可贯通的第二螺栓紧固孔131A、131B。
在旋转支撑块130A、130B的中间部分可形成具有半圆形的截面的支撑面137A、137B,上述支撑面137A、137B能够以从前方包围齿条块124A、 124B的轴封128A、128B的方式旋转并被支撑。
在内固定板60的前面以向前方突出预定长度的方式形成旋转支撑块设置部133A、133B,旋转支撑块130A、130B借助第二螺栓紧固部件135A、 135B紧固于旋转支撑块设置部133A、133B。
更加详细地说明由这种结构构成的转动机构100的设置状态如下。
首先,如图5所示,在由驱动电机部设置块115A、115B形成的电机外壳以插入方式结合驱动电机部110A、110B的状态下,将驱动电机部设置块 115A、115B固定于内固定板60的前面。
接着,以贯通齿条块124A、124B的贯通部122A、122B的方式结合旋转支撑块130A、130B的两端部之后,利用第二螺栓紧固部件135A、135B 紧固于旋转支撑块设置部133A、133B,上述旋转支撑块设置部133A、133B 形成于内固定板60的前面。此时,使与驱动电机部110A、110B的垂直轴 117相结合的小齿轮121A、121B的小齿轮齿和形成于齿条块124A、124B的齿条129的齿条齿以匹配的方式相啮合。
然后,随着转动机构100使格栅组件40向内固定板60的前方移动,来使第一螺栓紧固部件123A、123B从前方贯通遮蔽部41,并贯通形成于齿条块124A、124B的螺栓紧固板127A、127B的第一螺栓紧固孔126A、126B,从而将齿条块124A、124B固定于遮蔽部41的背面。
此时,驱动电机部110A、110B固定于从内固定板60的前面突出预定长度的驱动电机部设置块115A、115B,驱动电机部设置块115A、115B以前端部一部分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于齿条块设置槽45A、45B,以使齿条129 与小齿轮121A、121B相互啮合,由此具有即使不将空气调节器1的前后方向的总厚度增加至必要厚度以上的情况下也能设置的优点。
转动机构100可设在遮蔽部41和内固定板60之间的多处100A、100B,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在遮蔽部41和内固定板60的除了上端及下端的其余部分的相当于上侧的中间部分以及相当于下侧的中间部分等两处分别设置一个。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1还可以包括格栅气氛照明部 200,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200向多个格栅部43照射预定的光。
格栅气氛照明部200通过向多个格栅部43照射预定的光,不仅使用户识别空气排出部13的位置,而且还使用户从外部容易地观察到借助转动机构100转动的格栅组件40的摆动旋转状态,从而将空气调节器1的工作转换为动感方式,且与具有空气调节器1的室内的其他照明未启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为用户造成更加高档的光,因此能够执行使用户的感性品质提高的功能。
并且,格栅气氛照明部200能够根据空气调节器1排出的被调节空气的温度照射不同颜色的光,从而除了向用户通过显示部47提供空气调节器1 的运行信息之外,还通过多个格栅部43的颜色提供空气调节器1的运行信息。
格栅气氛照明部200沿着内固定板60的边缘以环形设置。为此,由格栅气氛照明部200从前方插入并结合的照明部设置槽210以环形的方式形成于内固定板60的边缘。
格栅气氛照明部200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外壳223,呈与照明部设置槽21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具有预定的厚度;印刷电路基板(PCB) 221,设在发光二极管外壳223的内部;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225,以分隔预定距离的方式与印刷电路基板221的一面相结合,用于照射预定的光。
在此,印刷电路基板221可以为能够进行绑定或改变形状的挠性印刷电路(FPCB)221,发光二极管外壳223可以为在多个发光二极管225设置于挠性印刷电路基板221的状态下借助嵌件注塑而构成外皮的挠性材质的成型树脂。
格栅气氛照明部200由柔韧的材质采用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与照明部设置槽210的形状无关地从一开始就能以长的方式制作,并方便地插入并结合于照明部设置槽210,因而具有无需考虑组装公差的优点。
虽然多个发光二极管225可以照射单色的光,但如上所述,也能根据被调节空气的温度或空气调节器1的运行模式而照射不同颜色的多种光。
照明部设置槽210可形成于内固定板60的边缘,并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大致“匚”字形状的截面,多个发光二极管225的光的照射方向可朝向具有多个格栅部43的遮蔽部41的外侧方向。优选地,照明部设置槽210的外侧遮蔽部分由至少能够透射光的材质形成,以使从多个发光二极管225照射的光向遮蔽部41的外侧方向照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虽然内固定板60 和照明部设置槽210呈一体,且内固定板60的整体材质由能够透射光的材质形成为前提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优选地,以借助格栅气氛照明部200照射的光的一部分至少能够透射的方式设计多个格栅部43。并且优选地,多个格栅部43由在格栅气氛照明部 200所照射的光向一部分透射的情况下收集所透射的部分的光并向外部扩散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质形成。
更详细地,如图所示,格栅气氛照明部200固定于被固定的内固定板60 的照明部设置槽210。并且,随着格栅组件40的转动,多个格栅部43的两端部以格栅组件40的垂直轴为基准按前后方向转动,借助这种动作,多个格栅部43移动。此时,如上所述,当将所移动的多个格栅部43划分为第一格栅部43A和第二格栅部43B时,从格栅气氛照明部200照射的光应向各格栅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投射。
因此,格栅气氛照明部200应设在如下位置,即,在多个格栅部43通过借助转动机构100转动的动作移动时,不受到相邻的格栅部或空气排出部 13的未说明的内部结构干涉的方式照射光的位置。
即,期望的是,如上所述,多个格栅部43分别包括:内格栅部43A’、 43B’,相对形成于空气排出部13的内侧,以及外格栅部43A”、43B”,相对形成于空气排出部13的外侧;借助格栅气氛照明部200照射的光向内格栅部43A’、43B’照射,光的照射方向不受相邻的格栅部43A’、43A”的干涉。
并且,期望的是,当多个格栅部43借助格栅组件40以转动的动作移动时,不管处于哪个位置,至少向各格栅部的内格栅部43A’、43B’的一部分投射格栅气氛照明部200所照射的光。
像这样,若向多个格栅部43的各内格栅部43A’、43B’中的一部分投射光,则因由扩散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质形成的多个格栅部43的特性而从外格栅部(即,空气调节器的前方侧)收集光,并向外部发散,从而用户可以观察格栅气氛照明部200的光。
例如,如图6所示,与遮蔽部41的外侧边缘部分相邻的第一格栅部43A 的内格栅部43A’的前端位于比第二格栅部43B的内格栅部43B’的前端更深的内侧,相反地,第二格栅部43B的内格栅部43B’的前端位于能够以多个格栅部43移动的期间内不存在借助格栅气氛照明部200照射的光所干涉的部分的方式向第一格栅部43A的内格栅部43A’透射的深度,以使借助格栅气氛照明部200照射的光向某一部分透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以多个格栅部43具有第一格栅部43A及第二格栅部43B等两个格栅部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格栅部构成格栅部43,在这种情况下,各格栅部的内格栅部的前端的位置应考虑格栅气氛照明部200的关系以最优的方式设计。
尽管如此,多个格栅部43的第一功能为改变通过空气排出部13排出的被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以及引导顺畅的排出的功能,因此,当设计多个格栅部43的内格栅部43A、43B的前端的位置时,应充分考虑第一功能。
以下,对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下。
首先,当送风装置30驱动时,空气调节器1的外部的室内空气可通过空气吸入部3A、3B向吸入体2的内部吸入。若上部送风扇30A借助第一送风电机31A的驱动而旋转,则空气调节器1的外部的室内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吸入部3A、3B,并借助过滤器及热交换器进行空调。通过过滤器和热交换器的空气借助上部送风扇30A吸入,并具有按离心方向送风的预定的排出力。借助上部送风扇30A送出的空气可向空气排出部13中的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的各个上部和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引导,而空气可向上部曲线形排出口R1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中的某一个L1的上部以及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中的另一个L2的上部等三个区域分散并排出。
另一方面,若下部送风扇30B借助第二送风电机31B的驱动而旋转,则空气调节器1的外部的室内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吸入部3A、3B,并借助过滤器及热交换器进行空调。通过过滤器和热交换器的空气被下部送风扇30B吸入,并具有按离心方向送风的预定的排出力。借助下部送风扇30B送出的空气可向空气排出部13中的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的各个下部和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引导,空气可向下部曲线形排出口R2和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 L2中的某一个L1的下部以及一对直线形排出口L1、L2中的另一个L2的下部等三个区域分散并排出。
借助上部送风扇30A流动的空气和借助下部送风扇30B、33B流动的空气在空气调节器1的内部形成预定的送风压,此时,排出力可在借助格栅组件40的遮蔽部41分散之后,借助格栅组件40的多个格栅部43而整列,并向室内排出,其排出方向为空气调节器1的前方部的广阔的区域中的前方。
并且,格栅组件40在被调节空气借助送风装置30以具有预定的排出力的方式排出的期间内,借助转动机构100转动,从而不仅能够进行空气调节器1的前方部的集中排出,还能使集中排出的前方排出力适当地对空气调节器1的前方分散,由此不仅能够实现室内空间的均衡的空气调节,还能通过格栅气氛照明部200向外部显示多个格栅部43借助格栅组件40的转动动作进行的移动,最终实现空气调节器1的启动感及高档性,并能以视觉方式向用户显示空气调节器1的运行信息。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而是能够通过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变形及在等同的范围内的实施。因此,本发明真正的保护范围由后述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而定。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入体,形成有空气吸入部;
前面板,与上述吸入体的前端部相结合,在上述前面板的中间以沿着上下长的方式形成有前后方开口的开口部;
格栅组件,以沿着上下长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开口部,以在与上述开口部的内侧边缘部之间形成空气排出部,利用上述格栅组件的左右两端以垂直轴为中心按前后方向旋转预定角度的动作,来改变通过上述空气排出部排出的被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
转动机构,使上述格栅组件转动;以及
格栅气氛照明部,向上述空气排出部照射预定的光,并向外部显示上述格栅组件的转动动作,
上述格栅组件包括:
遮蔽部,外侧边缘部与上述开口部的内侧边缘部相分隔,来形成上述空气排出部;以及
多个格栅部,具有与上述遮蔽部的外侧边缘部相对应的外形,从上述遮蔽部的外侧边缘部延伸形成于上述空气排出部,多个格栅部分别以分隔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成多个列,
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形成于当上述格栅组件借助上述转动机构转动时向上述多个格栅部的一部分无干涉地照射光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内固定板,上述内固定板配置于上述格栅组件的后方,上述格栅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内固定板相结合;
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设置于上述内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以插入方式与照明部设置槽相结合,上述照明部设置槽形成于上述内固定板的边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照明部设置槽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匚”字形状的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固定板由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所照射的光能够透射的材质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包括:
发光二极管外壳,与上述照明部设置槽相结合;
印刷电路基板,形成于上述发光二极管外壳的内部;以及
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分隔预定距离的方式与上述印刷电路基板的一面相结合,用于照射预定的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二极管外壳由挠性材质形成,
上述印刷电路基板为能够绑定或改变形状的挠性印刷电路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按照通过上述空气排出部排出的被调节空气的温度或空气调节器的运行模式照射不同颜色的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格栅部分别包括:
内格栅部,以上述空气排出部为基准,位于内侧,
外格栅部,以上述空气排出部为基准,位于外侧;
以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所照射的光通过接近上述遮蔽部的外侧边缘部的内格栅部向接近上述开口部的内侧边缘部的内格栅部进行的投射不受干涉的方式设计上述多个格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格栅部由即使上述格栅气氛照明部所照射的光仅向一部分投射也能够使上述光向前方扩散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质形成。
CN201410163334.0A 2014-01-13 2014-04-22 空气调节器 Active CN104776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04175 2014-01-13
KR1020140004175A KR101385288B1 (ko) 2014-01-13 2014-01-13 공기조화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6496A CN104776496A (zh) 2015-07-15
CN104776496B true CN104776496B (zh) 2017-11-14

Family

ID=5065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3334.0A Active CN104776496B (zh) 2014-01-13 2014-04-22 空气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385288B1 (zh)
CN (1) CN1047764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78319B2 (en) 2015-10-01 2020-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6335A (zh) * 2007-11-19 2008-06-11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器
CN201129804Y (zh) * 2007-11-16 2008-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KR20100083911A (ko) * 2009-01-15 2010-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202835585U (zh) * 2012-10-23 2013-03-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175260A (zh) * 2011-12-20 2013-06-2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9816A (en) 1983-03-21 1985-02-19 Carrier Corporation Discharge air assembly for a room air conditioner
KR20130054038A (ko) * 2011-11-16 2013-05-24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멀티 토출구 개폐장치
KR101203540B1 (ko) 2011-12-20 2012-1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1902886B1 (ko) * 2012-10-30 2018-10-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29804Y (zh) * 2007-11-16 2008-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1196335A (zh) * 2007-11-19 2008-06-11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器
KR20100083911A (ko) * 2009-01-15 2010-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3175260A (zh) * 2011-12-20 2013-06-2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202835585U (zh) * 2012-10-23 2013-03-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85288B1 (ko) 2014-04-17
CN104776496A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4100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4776494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3604163B (zh) 立式空调
CN106871249A (zh) 空气清洁器
EP2602563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3912915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1749819A (zh) 加湿器
CN104235952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4807081A (zh) 具有遮风板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KR20140089068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5066250B (zh) 立式空调器
CN108523723A (zh) 浴室管理器
CN101424420A (zh) 空调机
CN104776496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6196414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5526632B (zh) 空调室内机
KR10136521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05332467U (zh) 空调器及其风道组件
CN103629798A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CN206073351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2511434U (zh) 空调机
CN100549597C (zh) 泡菜冰箱空气净化器
CN21809625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08579398U (zh) 空调器
JP4527306B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