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5947A -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5947A
CN104775947A CN201510158616.6A CN201510158616A CN104775947A CN 104775947 A CN104775947 A CN 104775947A CN 201510158616 A CN201510158616 A CN 201510158616A CN 104775947 A CN104775947 A CN 104775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automobile
generator
saving device
fuel s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86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5947B (zh
Inventor
李生平
李吉爽
梁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LI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d Yuan Tian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d Yuan Tian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d Yuan Tian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586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59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5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5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5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5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节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氢氧发生器,其与汽车的蓄电池连接,氢氧发生器通过第一气体管道与汽车的发动机连通;富氧发生器,其与空气连通,富氧发生器通过第二气体管道与发动机连通;以及,氧信号输入接头,其一端与汽车上的氧浓度检测装置连接,而另一端与设置在控制板上的氧浓度信号接口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氢氧发生器和富氧发生器以产生氧气通入发动机中,并通过设置氧信号输入接头和氧浓度检测装置连接,以监测到汽车尾气中的氧浓度数据,能够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调节氢氧气输出的混合比例,使得汽车在不同的地段行驶时燃油能够更加充分的燃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燃油高效燃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汽车都是电喷车,汽车内燃机中汽油的燃烧完全效率在97-98%,但这只是针对新车而言。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和时间的加长,车辆的油耗越来越高了,动力也大不如新车了,年审的时候尾气排放已经不达标了,这就证明车子已经发生了老化,新车在台架上燃烧率是97%,道路行驶时燃烧率在95%-93%,随着机动车行驶里程变化,车越旧燃烧率越低。一般情况下,市区空气中含氧量是17%-18%,旷野空气中的含氧量在19%-20%,最纯空气中含氧量是23%。所以,机动车在行驶20000公里后,一般燃烧率在86%-90%,五万公里83%-87%,十万公里至二十万公里的机动车燃烧率在75%-82%。这其中原因是进气量不够,机械磨损车况差,气缸积碳较多,让燃油不能充分燃烧,做功率下降,导致尾气排放中一氧化碳和碳氧化合物增加。这就是机动车越旧越耗油量越大动力越下降的原因。越燃烧不充分越产生积碳。燃烧室空间越来越小。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导致机动车大修。所以,要提高汽车的内燃机效率的最直接办法是内燃机中燃油燃烧的时候有充足的氧气,然而在汽车上携带氧气瓶是不现实的,这将增加汽车的载重量,减少汽车的可利用空间,增加汽车的使用成本。
目前现阶段国内一般增加发动机氧气含量的办法是装一车载氢氧机,车载氢氧机所产生的的氢氧气是一定的,它不能动态根据当前车况使用车辆的电能产生氢氧气;如果当发动机所需要的氧气含量增加或者减少时,不能很好地匹配发动机的变化;又如当车辆电池性能下降,由于其氢氧机消耗电能一定,此时会造成车辆发电机负荷增加,车辆电压稳定性变差,干扰加大,进而使发动机点火性能下降,车辆油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更好地匹配发动机,有效利用车辆的富裕电能,提高产气装置的使用效率,本发明提供陈述一种汽车高效节能装置,能够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调节氢氧气输出的混合比例,使得汽车在不同的地段行驶时燃油能够更加充分的燃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
氢氧发生器,其与所述汽车的蓄电池连接,所述氢氧发生器通过第一气体管道与汽车的发动机连通;
富氧发生器,其与空气连通,所述富氧发生器通过第二气体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通;以及,
氧信号输入接头,其一端与所述汽车上的氧浓度检测装置连接,而另一端与设置在控制板上的氧浓度信号接口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还包括:控制板,其与所述氢氧发生器和所述富氧发生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还包括:
臭氧发生器,其设置在所述汽车上,并与空气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第三气体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通;和,
电瓶稳定器,其设置在所述汽车上,并也与所述汽车的蓄电池连接;
且,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电瓶稳定器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中,所述电瓶稳定器与所述氢氧发生器、所述富氧发生器和所述臭氧发生器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还包括:
第一电控阀,其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氢氧发生器连接;
第二电控阀,其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富氧发生器连接;以及,
第三电控阀,其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中,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为氧传感器,所述氧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尾气处理三元催化器前端。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中,所述氢氧发生器中存放有水。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中,所述富氧发生器中还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设置在所述富氧发生器上的第一空气通气口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中,所述臭氧发生器上设置有第二空气通气口,所述臭氧发生器的通风机与所述第二空气通气口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中,所述电瓶稳定器、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富氧发生器和所述氢氧发生器均设置在一个装置中。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后,车辆更容易发动;在同等燃油条件下,动力增强,加速性能提高;同时,氢氧气对内燃机有脱碳作用,因而,可以减少积碳,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电瓶稳定器法拉第电容能够在汽车启动、加速时提供大功率的辅助储能动力,在汽车减速、下坡、刹车时可快速回收并储存能量。同时滤除车辆供电系统的干扰杂波。应用汽车高效节能装置后,节能环保效果显著,节省燃油10%~30%左右,减少污染物排放50%。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汽车节能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汽车节能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汽车节能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汽车节能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节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
氢氧发生器1,其与所述汽车的蓄电池连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述氢氧发生器1通过第一气体管道与汽车的发动机连通;
富氧发生器2,其与空气连通,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富氧发生器2分离出来,提取到较高浓度的氧气,所述富氧发生器2通过第二气体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通;以及,
氧信号输入接头,其一端与氧浓度检测装置连接,而另一端与设置在控制板上的氧浓度信号接口8连接。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氢氧发生器1和富氧发生器2以产生氧气,通入发动机中,并通过设置氧信号输入接头和氧浓度检测装置连接,以监测到汽车尾气中的氧浓度数据,能够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调节氢氧气输出的混合比例,使得汽车在不同的地段行驶时燃油能够更加充分的燃烧。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板,其与所述氢氧发生器1和所述富氧发生器2连接,控制板能够实时接收发动机尾气中检测出的氧浓度反馈数据,根据氧浓度反馈数据进行控制三个单元的输出,继而改变所产生混合气体的输出配比和气量。
作为优选,还包括:
臭氧发生器3,其设置在所述汽车上,所述臭氧发生器3通过第三气体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通,将空气通入臭氧发生器中,通过臭氧发生器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将氧气转化为臭氧;和,
电瓶稳定器4,其设置在所述汽车上,并也与所述汽车的蓄电池连接,在汽车启动、加速时提供大功率辅助动力储能,在汽车减速、下坡、刹车时可快速回收并储存能量,同时滤除车辆供电系统的电磁干扰杂波;
且,所述臭氧发生器3和所述电瓶稳定器4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瓶稳定器4与所述氢氧发生器1、所述富氧发生器2和所述臭氧发生器3电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
第一电控阀,其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氢氧发生器1连接;
第二电控阀,其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富氧发生器2连接;以及,
第三电控阀,其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臭氧发生器3连接。控制板分别控制氢氧发生器1、富氧发生器2以及臭氧发生器3三个单元的输出气量及各发生器输出口电控阀的启闭。在汽车启动时打开该节能装置,将按比例产出的氢氧混合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通入到发动机中最大限度的提高点火效率,在汽车正常行驶的时候控制板通过车辆尾气氧信号数据来调节控制所述的三个发生器。
作为优选,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为氧传感器,所述氧传感器设置在三元催化器前端。
作为优选,所述氢氧发生器中1存放有水,通过汽车蓄电池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作为优选,为了抽取空气到装置中,所述富氧发生器2中还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设置在所述富氧发生器2上的第一空气通气口连通。
作为优选,为了与空气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3上设置有第二空气通气口,所述臭氧发生器3的通风机与所述第二空气通气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电瓶稳定器4、所述臭氧发生器3、所述富氧发生器2和所述氢氧发生器1均设置在一个装置中。所述装置能够外载安装在汽车上。电瓶稳定器4、臭氧发生器3、富氧发生器2和氢氧发生器1也可分开,放置在汽车的合适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新型汽车节能装置,能实现外载安装在汽车上,该装置内包括有氢氧气单元1、富氧单元2、臭氧单元3及电瓶稳定器4。
如图1所示的汽车节能装置,在装置内有中控单元6,中控单元6包括控制板和电控阀7,中控单元6分别控制氢氧单元1、富氧单元2以及臭氧单元3三个单元的输出气量及各单元输出口电控阀7的启闭。在汽车启动时打开所述节能装置,中控单元6中的控制板能够分别控制电磁阀A、B和C的启闭口大小。在装置运行时,富氧单元2和臭氧单元3的空气通气口正常打开,由控制板控制氢氧单元1、富氧单元2和臭氧单元3各个单元运行的速率,在控制板上有一氧浓度信号接口8,氧信号输入接口接通汽车氧浓度检测装置,控制板能够实时接收发动机尾气中检测出的氧浓度反馈数据,根据氧浓度反馈数据进行控制三个单元的输出,继而由电控阀7改变所产生混合气体的输出配比和气量,将按比例产出的氢氧混合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通入到发动机中最大限度的提高点火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装置中包含有氢氧气单元1、富氧单元2和电瓶稳定器4,所述的电瓶稳定器和氢氧气单元并联接在汽车蓄电池上,所述的中控单元6中的控制板控制富氧单元2和氢氧气单元1的运行快慢和电控阀B和C启闭口的大小。通过氧浓度信号接口8反馈的氧浓度数据来改变所产生混合气体的输出配比和气量,将按比例产出的氢氧混合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通入到发动机中最大限度的提高点火效率。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装置中包含有氢氧气单元1、臭氧单元3和电瓶稳定器4,所述的电瓶稳定器和氢氧气单元并联接在汽车蓄电池上,所述的中控单元6中的控制板控制臭氧单元3和氢氧气单元1的运行快慢和电控阀A和C启闭口的大小。通过氧浓度信号接口8反馈的氧浓度数据来改变所产生混合气体的输出配比和气量,将按比例产出的氢氧混合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通入到发动机中最大限度的提高点火效率。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装置中包含有富氧单元2、臭氧单元3和电瓶稳定器4,所述的电瓶稳定器连接在汽车蓄电池上,所述的中控单元6中的控制板控制富氧单元2和臭氧单元3的运行快慢和电控阀A和B启闭口的大小。通过氧浓度信号接口8反馈的氧浓度数据来改变所产生混合气体的输出配比和气量,将按比例产出的氧气与空气混合后通入到发动机中最大限度的提高点火效率;
这里说明的氧信号输入接头、富氧发生器、氢氧发生器等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氧信号输入接头、富氧发生器、氢氧发生器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有氧信号输入接头以将氧浓度实时传输给控制板,因此能够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调节氢氧气输出的混合比例效果。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
氢氧发生器,其与所述汽车的蓄电池连接,所述氢氧发生器通过第一气体管道与汽车的发动机连通;
富氧发生器,其与空气连通,所述富氧发生器通过第二气体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通;以及,
氧信号输入接头,其一端与所述汽车上的氧浓度检测装置连接,而另一端与设置在控制板上的氧浓度信号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其与所述氢氧发生器和所述富氧发生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臭氧发生器,其设置在所述汽车上,并与空气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第三气体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通;和,
电瓶稳定器,其设置在所述汽车上,并也与所述汽车的蓄电池连接;
且,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电瓶稳定器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瓶稳定器与所述氢氧发生器、所述富氧发生器和所述臭氧发生器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控阀,其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氢氧发生器连接;
第二电控阀,其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富氧发生器连接;以及,
第三电控阀,其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为氧传感器,所述氧传感器设置在三元催化器前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发生器中存放有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氧发生器中还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设置在所述富氧发生器上的第一空气通气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上设置有第二空气通气口,所述臭氧发生器的通风机与所述第二空气通气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瓶稳定器、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富氧发生器和所述氢氧发生器均设置在一个装置中。
CN201510158616.6A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Active CN104775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8616.6A CN104775947B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8616.6A CN104775947B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5947A true CN104775947A (zh) 2015-07-15
CN104775947B CN104775947B (zh) 2017-10-20

Family

ID=5361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8616.6A Active CN104775947B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594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39523Y (zh) * 2009-01-21 2009-11-04 长沙高新开发区沃克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机动车氢氧催化助燃环保节油器
CN101798964A (zh) * 2010-03-23 2010-08-11 戴文有 车用智能增力减排节能控制装置
CN201902273U (zh) * 2010-12-27 2011-07-20 关友清 高原用汽车发动机臭氧助燃装置
CN202047911U (zh) * 2011-03-30 2011-11-23 同兴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增压进气稳压装置
CN202108623U (zh) * 2011-07-04 2012-01-11 旷丛韬 一种燃烧室富氧进气装置
CN203189150U (zh) * 2013-04-26 2013-09-11 杭州瑞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增氧增压燃油促进器
CN103775255A (zh) * 2012-10-17 2014-05-07 陈温乐 可提升引擎节能减碳效率的辅助装置
CN204646470U (zh) * 2015-04-03 2015-09-16 北京和源天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39523Y (zh) * 2009-01-21 2009-11-04 长沙高新开发区沃克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机动车氢氧催化助燃环保节油器
CN101798964A (zh) * 2010-03-23 2010-08-11 戴文有 车用智能增力减排节能控制装置
CN201902273U (zh) * 2010-12-27 2011-07-20 关友清 高原用汽车发动机臭氧助燃装置
CN202047911U (zh) * 2011-03-30 2011-11-23 同兴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增压进气稳压装置
CN202108623U (zh) * 2011-07-04 2012-01-11 旷丛韬 一种燃烧室富氧进气装置
CN103775255A (zh) * 2012-10-17 2014-05-07 陈温乐 可提升引擎节能减碳效率的辅助装置
CN203189150U (zh) * 2013-04-26 2013-09-11 杭州瑞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增氧增压燃油促进器
CN204646470U (zh) * 2015-04-03 2015-09-16 北京和源天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5947B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5509B (zh) 一种基于重整气的发动机燃烧优化及排气净化的装置及方法
CN106143101B (zh) 基于发动机余热回收的裂解甲醇制氢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1661391U (zh) 用于内燃机的电解水制氢氧助燃节能装置
CN106757121A (zh) 车载氢氧发生装置
CN10943570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增程装置及调控方法
CN105587433A (zh) 一种车用电解氢氧环能发生装置
CN201661358U (zh) 调节式除碳装置
CN101798964B (zh) 车用智能增力减排节能控制装置
CN205890576U (zh) 一种利用甲醇燃料发电的增程式电动汽车
CN201339523Y (zh) 机动车氢氧催化助燃环保节油器
CN204646470U (zh)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CN102925918A (zh) 一种新型车载氢氧机
CN201902273U (zh) 高原用汽车发动机臭氧助燃装置
CN204357584U (zh) 一种水动力车载氢氧机系统
CN203570462U (zh) 一种高性能氢氧内燃机节油尾气净化器
CN101746251A (zh) 节能氢氧动力车
CN201287625Y (zh) 可提升加速动力的氢氧车
CN203499832U (zh) 一种带进气调整装置的车辆废气再循环电子控制装置
CN203570422U (zh) 一种汽车氢氧混合动力装置
CN104775947A (zh) 一种汽车节能装置
CN105240165A (zh) 一种便携式发动机氢氧混合动力装置
CN114953960A (zh) 甲醇发动机的增程器系统
CN201620958U (zh) 车用智能增力减排节能控制装置
CN103789792A (zh) 一种适用于柴油车的车载氢氧机
CN101633311A (zh) 汽/柴油车氢(混合)动力能源发生器及相关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2

Address after: Room 1-4, 1st floor, building 021, 211 Xingguang Road, national high tech Zone, Ningbo, Zhejiang 315103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ELI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9, Beijing, Shaoyaoju, Chaoyang District, North 101, 1, 18, 1, 2116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EYUAN TIANL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