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5206B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5206B
CN104765206B CN201410852583.0A CN201410852583A CN104765206B CN 104765206 B CN104765206 B CN 104765206B CN 201410852583 A CN201410852583 A CN 201410852583A CN 104765206 B CN104765206 B CN 104765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unit
opening portion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25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5206A (zh
Inventor
岩本宜久
小林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65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5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5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5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27Segmented, e.g. alpha numeric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使得使用具有多个开口部的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轮廓形状不易产生紊乱。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第1基板、第2基板、第1电极、第2电极以及液晶层,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限定显示部,设定有从该显示部的边缘向内侧为规定宽度的偏斜区域。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其在俯视时配置在显示部的偏斜区域以外;以及多个第2开口部,其在俯视时配置在显示部的偏斜区域中。各第1开口部具有将被配置成长边方向沿着第1方向的枝部和被配置成长边方向沿着第2方向的枝部接合而成的形状。各第2开口部包含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第1方向的多个开口部和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第2方向的多个开口部。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该电极具有多个开口部。
背景技术
作为VA(Vertical Alignment)型的液晶显示元件的一例,在日本特开2012-6371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液晶显示元件,该液晶显示元件具有:第1电极,其是为了在显示区域中显示规定的显示图案而配置的;第2电极,其与第1电极相对;以及液晶层,其设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没有施加电压时液晶的取向是垂直取向,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形成有规律地配置的多个L字形状的槽。在该液晶显示元件中,各L字形状的槽以如下方式形成:至少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内,将设有该槽的电极分割成多个矩形的子像素电极,该多个矩形的子像素电极在3个角部具有用于连接相邻的子像素电极的连接部。根据该现有技术,能够降低VA型的液晶显示元件中的施加电压时的取向紊乱,使液晶的排列更加均匀。
可是,在具有例如预先设定的字符和样式等的显示部的分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一个基板的分段电极和另一个基板的公用电极重叠的区域形成字符等的显示部。在将如上所述的取向控制技术应用于这种分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导致在构成显示部的几个边缘中特定的边缘集中产生图案缺失,使得成为本来应该呈平滑的直线状或者曲线状的部分被目视确认成之字状的状态,存在显示部的轮廓形状产生紊乱这样的问题。另外,例如在各像素具有弯曲的边缘而构成的点矩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也有可能产生同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37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具体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使得使用具有多个开口部的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轮廓形状不易产生紊乱的技术。
本申请发明者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的认识,在此参照图12进行说明。首先,考虑利用一个电极的边缘限定显示部的边缘,在该电极设有开口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将L字形状的开口部118配置在显示部内时,在该开口部118的2个枝部分别与显示部的边缘131交叉的情况下,在边缘131附近产生图案缺失部140(参照图12的(A))。这样的图案缺失部成为显示部的轮廓形状产生紊乱的原因。这种问题不限于边缘131呈直线状的情况,在呈曲线状时也是同样的,在开口部具有多于2个的枝部时也是同样的。根据该认识,本申请发明者经过认真研究得到如下的技术思想而完成了本发明:通过不在从显示部的边缘起的规定范围内配置具有2个以上的枝部的开口部的各枝部,而在该规定范围内配置其它的开口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有关该技术思想的一例,有通过采用改变开口部118的配置朝向而得到的开口部118a,使得2个枝部和边缘131不交叉这样的方式(参照图12的(B)),作为另一例,有采用将开口部118的各枝部分解而得到的I字形状等的开口部118b、118c的方式(参照图12的(C))。
[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a)第1基板和第2基板,它们相对配置;(b)第1电极,其设于所述第1基板;(c)第2电极,其设于所述第2基板;以及(d)液晶层,其配置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e)在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限定显示部,在该显示部设定有从至少一部分边缘向内侧为规定宽度的偏斜区域,(f)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其在俯视时配置在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偏斜区域以外;以及多个第2开口部,其在俯视时配置在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偏斜区域中,(g)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分别具有将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第1方向的枝部和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的枝部在各自的一端接合而成的部分,(h)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包含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多个开口部、和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多个开口部。
[2]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a)第1基板和第2基板,它们相对配置;(b)第1电极,其设于所述第1基板;(c)第2电极,其设于所述第2基板;以及(d)液晶层,其配置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e)在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限定显示部,在该显示部设定有从至少一部分边缘向内侧为规定宽度的偏斜区域,(f)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其在俯视时配置在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偏斜区域以外;以及多个第2开口部,其在俯视时配置在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偏斜区域中,(g)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分别具有将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第1方向的枝部和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的枝部在各自的一端接合而成的部分,(h)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呈在俯视时与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分别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按照不同的朝向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得使用具有多个开口部的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轮廓形状不易产生紊乱。
[3]在上述[1]或者[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分别呈大致L字形状、大致T字形状或者大致十字形状。
[4]在上述[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优选所述偏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各自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枝部的长边方向长度以及/或者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枝部的长边方向长度。
[5]在上述[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优选所述显示部是直接形成作为显示对象的字符或者图案的分段显示型的显示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剖面图。
图2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的(B)是图2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a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3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比较例1的俯视图,图3的(B)是图3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b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4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2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的(B)是图4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c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5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3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d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6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比较例2的俯视图,图6的(B)是图6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e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7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4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7的(B)是图7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f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8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5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8的(B)是图8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g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9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比较例3的俯视图,图9的(B)是图9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h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10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6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0的(B)是图10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i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11的(A)~图11(E)分别是表示开口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2的(A)、图12的(B)以及图12的(C)是用于说明发明原理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1第1基板;12第2基板;13第1电极;14第2电极;15第1取向膜;16第2取向膜;17液晶层;18、18a、18b、18c、18d、18e、18f、18g、18h、18i、18j、18k、18m、18n开口部;19a、19e、19h、19i、19j、19m区域;21第1偏振片;22第2偏振片;23、24光学补偿片;30偏斜区域;31显示部的边缘;32图案缺失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剖面图。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基本结构具有: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它们相对配置;第1电极13,其设于第1基板11;第2电极14,其设于第2基板12;以及液晶层17,其配置在第1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分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构成为电极彼此重叠的区域形成想要显示的字符和图案,基本上仅能够显示预先设定的字符等,大致是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面积比为50%以下左右的区域有助于字符等的显示。另外,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是多个像素被排列成矩阵状的点矩阵显示型,也可以是分段显示型和点矩阵型混合而成的显示型。
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分别例如是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透明基板。如图所示,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设置规定的间隙(例如4μm左右)进行贴合。
第1电极13设于第1基板11的一面侧。同样,第2电极14设于第2基板12的一面侧。第1电极13和第2电极14分别是通过对例如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膜适当构图而构成的。另外,在第1电极13设有多个开口部(槽)18。
第1取向膜15被设置成在第1基板11的一面侧覆盖第1电极13。第2取向膜16被设置成在第2基板12的一面侧覆盖第2电极14。这些第1取向膜15、第2取向膜16采用将液晶层17的取向状态规定成垂直取向的垂直取向膜。不对各取向膜15、16实施研磨处理等单轴取向处理。
液晶层17设于第1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界电常数各向异性△ε为负的液晶材料构成液晶层17。液晶材料的折射率各向异性△n例如为0.09左右。在液晶层17图示的粗线示意地示出液晶层17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本实施方式的液晶层17将未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设定成与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各自的基板面垂直的垂直取向。
第1偏振片21配置在第1基板11的外侧。同样,第2偏振片22配置在第2基板12的外侧。第1偏振片21和第2偏振片22被配置成各自的吸收轴相互大致垂直。另外,也可以在各偏振片与各基板之间适当配置C板等光学补偿片。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基板11与第1偏振片21之间、第2基板12与第2偏振片22之间分别配置有光学补偿片23、24。
图2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的(B)是图2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a部的部分放大图。图2的(A)所示的一例的显示部用于显示英文字母“A”,利用第1电极11和第2电极12重叠的区域限定英文字母“A”的形状(以下也是同样的)。显示部例如能够设纵向的长度为约3.2mm,设横向的长度为约2.8mm。如图所示,在显示部的内部,多个开口部18分别沿着X方向和Y方向呈矩阵状配置。
如图2的(B)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各开口部18包含将沿X方向延伸的枝部和沿Y方向延伸的枝部在彼此的一端侧接合而构成的L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a、沿X方向延伸的I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b、以及沿Y方向延伸的I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c这三种类型。具体地讲,如图2的(B)所示,从显示部的一部分边缘31朝向内侧设定有偏斜区域30,各开口部18a不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各开口部18b、18c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在本例中,在显示部右侧的斜线状的边缘31容易产生图案缺失,因而将偏斜区域30设定成从该右侧边缘起固定宽度的区域(参照图2的(A))。优选将偏斜区域30的宽度设定成大于各开口部18a的枝部的长边方向长度。各开口部18b和各开口部18c以各一个开口部18b和开口部18c成为一对的方式配置在偏斜区域30中。一对开口部18b、开口部18c以使彼此的一端侧接近的方式配置,整体上配置成与各开口部18a相同的L字形状。作为一例,各开口部18a等的一条边的长度为0.075mm,宽度为0.01mm,配置间距在X方向和Y方向都是0.085mm。并且,优选一对开口部18b和开口部18c相互接近的一端之间分开0.01mm左右或者0.01mm以上。
在显示部内,呈L字形状配置的多个开口部18a以沿X方向形成行、沿Y方向形成列的方式有规律地排列。并且,在X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a彼此的沿着X方向的枝部在Y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另外,在Y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a彼此的沿着Y方向的枝部在X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并且,被一个开口部18a的2个枝部、另一个开口部18a的沿着X方向的1个枝部以及一个开口部18a的沿着Y方向的1个枝部包围的区域19a分别如图所示呈大致矩形状。并且,被在Y方向相邻的2个开口部18b和在X方向相邻的2个开口部18c包围的区域19b分别如图所示呈大致矩形状。另外,在本例中,区域19a和区域19b大致为相同形状、相同面积。
图3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比较例1的俯视图,图3的(B)是图3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b部的部分放大图。如图3的(B)所示,在比较例1的显示部内,仅呈矩阵状配置有L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a。具体地讲,多个开口部18a分别沿着X方向和Y方向有规律地排列。并且,在X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a彼此的沿着X方向的枝部在Y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同样,在Y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a彼此的沿着Y方向的枝部在X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
将第1实施方式和比较例1各自的显示部的边缘31进行比较可知,尤其是配置在右侧的斜线的边缘31中的图案缺失部32的数量明显不同。具体地讲,可知在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边缘31中,在图2的(B)所示的范围内不存在图案缺失部32,而在比较例1的显示部的边缘31中,在图3的(B)所示的范围内存在4个图案缺失部32。这是因为,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偏斜区域30中不是配置各开口部18a,而是配置形状与这些开口部18a不同的I字形状的各开口部18b、18c。
图4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2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的(B)是图4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c部的部分放大图。如图4的(B)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各开口部18包含将沿X方向延伸的枝部和沿Y方向延伸的枝部在彼此的一端侧接合而构成的L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a、和使该开口部18a旋转180°后的倒L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d这两种类型。具体地讲,如图4的(B)所示,从显示部的边缘31朝向内侧设定偏斜区域30,各开口部18a不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各开口部18d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在本例中,也是容易在显示部右侧的斜线状的边缘31产生图案缺失,因而将偏斜区域30设定成从该右侧边缘起固定宽度的区域(参照图4的(A))。优选将偏斜区域30的宽度设定成大于各开口部18a的枝部的长边方向长度。在显示部内,各开口部18a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配置,各区域19a也同样大致呈矩形状。同样,由各开口部18d限定的各区域19d大致呈矩形状,与区域19a大致相同形状、相同面积。
根据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也能够得到减少在显示部的边缘31产生图案缺失部32这样的效果。
图5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3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d部的部分放大图。如图5的(B)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各开口部18包含将沿Y方向延伸的相对较长的枝部和沿X方向延伸的相对较短的2个枝部在彼此的一端侧接合而构成的T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e、沿X方向延伸的I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f、以及沿Y方向延伸的I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g这三种类型。具体地讲,如图5的(B)所示,从显示部的边缘31朝向内侧设定偏斜区域30,各开口部18e不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各开口部18f、18g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
在本例中,在显示部的字符“A”内侧的斜线状的边缘31和底部的边缘31容易产生图案缺失,因而将偏斜区域30设定成从这些边缘31起固定宽度的区域(参照图5的(A))。优选将偏斜区域30的宽度设定成大于各开口部18e的枝部的长边方向长度。各开口部18f和各开口部18g以各一个开口部18f和开口部18g成为一对的方式配置在偏斜区域30中。一对开口部18f、开口部18g以使开口部18g的一端接近开口部18f的中央的方式配置,整体上配置成与各开口部18e相同的T字形状。作为一例,各开口部18e等的Y方向的枝部长度为0.14mm,X方向的枝部长度为0.13mm,配置间距在X方向和Y方向都是0.16mm。并且,优选一对开口部18f和开口部18g相互接近的部分之间分开0.01mm左右或者0.01mm以上。
在显示部内,呈T字形状配置的多个开口部18e以沿X方向形成行、沿Y方向形成列的方式而排列。并且,在X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e彼此的沿着X方向的枝部在Y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在Y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e彼此的沿着Y方向的枝部在X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并且,被3个开口部18e包围的区域19e分别如图所示呈大致矩形状。各开口部18f、18g以沿X方向形成行、沿Y方向形成列的方式而排列。并且,在X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g彼此在Y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同样,在Y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f彼此在X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被2个开口部18f和2个开口部18g包围的区域19f分别如图所示呈大致矩形状,与区域19e大致相同形状、相同面积。
图6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比较例2的俯视图,图6的(B)是图6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e部的部分放大图。如图6的(B)所示,在比较例2的显示部内,仅呈矩阵状配置有T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e。具体地讲,多个开口部18h分别沿着X方向和Y方向排列成一列。并且,在X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h彼此的沿着X方向的各枝部在Y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同样,在Y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h彼此的沿着Y方向的枝部在X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
将第3实施方式和比较例2各自的显示部的边缘31进行比较可知,边缘31中的图案缺失部32的数量明显不同。具体地讲,可知在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边缘31中,在图5的(B)所示的范围内不存在图案缺失部32,而在比较例2的显示部的边缘31中,在图6的(B)所示的范围内存在4个图案缺失部32。这是因为,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偏斜区域30中不配置各开口部18e,而是配置形状与这些开口部18e不同的I字形状的各开口部18f、18g。
图7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4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7的(B)是图7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f部的部分放大图。如图7的(B)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各开口部18包含将沿Y方向延伸的相对较长的枝部和沿X方向延伸的相对较短的2个枝部在彼此的一端侧接合而构成的T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e、和使该开口部18e旋转180°后的倒T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h这两种类型。具体地讲,如图7的(B)所示,从显示部的边缘31朝向内侧设定偏斜区域30,各开口部18e不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各开口部18h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在显示部内,各开口部18e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配置,各区域19e也同样大致呈矩形状。同样,由各开口部18h限定的各区域19h大致呈矩形状,与区域19e大致相同形状、相同面积。
根据这样的第4实施方式,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也能够得到减少在显示部的边缘31产生图案缺失部32这样的效果。
图8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5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8的(B)是图8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g部的部分放大图。如图8的(B)所示,第5实施方式的各开口部18包含将沿Y方向延伸的相对较长的2个枝部和沿X方向延伸的相对较短的2个枝部在彼此的一端侧接合而构成的十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i、沿X方向延伸的I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j、以及沿Y方向延伸的I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k这三种类型。具体地讲,如图8的(B)所示,从显示部的边缘31朝向内侧设定偏斜区域30,各开口部18i不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各开口部18j、18k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
在本例中,在显示部的字符“A”内侧的斜线状的边缘31和底部的边缘31容易产生图案缺失,因而将偏斜区域30设定成从这些边缘31起固定宽度的区域(参照图8的(A))。优选将偏斜区域30的宽度设定成大于各开口部18i的枝部的长边方向长度。各开口部18j和各开口部18k以将一个开口部18k的中央夹在2个开口部18j各自的一端中间的方式配置,整体上配置成与各开口部18e相同的十字形状。作为一例,各开口部18i等的Y方向的枝部长度和X方向的枝部长度都是0.14mm,配置间距在X方向和Y方向都是0.16mm。并且,优选各开口部18j的一端和开口部18k相互接近的部分之间分开0.01mm左右或者0.01mm以上。
在显示部内,多个开口部18i以沿X方向形成行、沿Y方向形成列的方式而排列。并且,在X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i彼此的沿着X方向的枝部在Y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在Y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i彼此的沿着Y方向的枝部在X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并且,被2个开口部18i包围的区域19i分别如图所示呈大致矩形状。各开口部18j、18k以沿X方向形成行、沿Y方向形成列的方式而排列。并且,在X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j彼此在Y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同样,在Y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k彼此在X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被2个开口部18j和2个开口部18k包围的区域19j分别如图所示呈大致矩形状,与区域19i大致相同形状、相同面积。
图9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比较例3的俯视图,图9的(B)是图9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h部的部分放大图。如图9的(B)所示,在比较例3的显示部内,仅呈矩阵状配置有十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i。具体地讲,多个开口部18i分别沿着X方向和Y方向排列成一列。并且,在X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i彼此的沿着X方向的各枝部在Y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同样,在Y方向相邻的开口部18i彼此的沿着Y方向的枝部在X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整体上呈直线状配置。
将第5实施方式和比较例3各自的显示部的边缘31进行比较可知,边缘31中的图案缺失部32的数量明显不同。具体地讲,可知在第5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边缘31中,在图8的(B)所示的范围内不存在图案缺失部32,而在比较例3的显示部的边缘31中,在图9的(B)所示的范围内存在5个图案缺失部32。这是因为,在第5实施方式中,在偏斜区域30中不配置各开口部18i,而是配置形状与这些开口部18i不同的I字形状的各开口部18j、18k。
图10的(A)是表示显示部的第6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0的(B)是图10的(A)所示的显示部的i部的部分放大图。如图10的(B)所示,第6实施方式的各开口部18包含将沿Y方向延伸的相对较长的2个枝部和沿X方向延伸的相对较短的2个枝部在彼此的一端侧接合而构成的十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i、沿X方向延伸的I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m、以及沿Y方向延伸的I字形状的多个开口部18n这三种类型。具体地讲,如图8的(B)所示,从显示部的边缘31朝向内侧设定偏斜区域30,各开口部18i不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各开口部18m、18n配置在该偏斜区域30中。与第5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配置在偏斜区域30的各开口部18m的长边方向长度比第5实施方式中的各开口部18j长。并且,在显示部内,各开口部18i与上述的第5实施方式同样地配置,各区域19i也同样大致呈矩形状。被2个开口部18m和2个开口部18n包围的区域19m分别如图所示呈大致矩形状,与区域19i大致相同形状、相同面积。
根据这样的第6实施方式,与第5实施方式同样,也能够得到减少在显示部的边缘31产生图案缺失部32这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能够在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L字形状、T字形状或者十字形状的各开口部配置在显示部内的偏斜区域以外,但是,各开口部的形状不限于此。具体地讲,也可以将如图11的(A)所示以使2个枝部各自的长边方向形成的角度为锐角的方式接合而得到的形状、或如图11的(B)所示以使2个枝部各自的长边方向形成的角度为钝角的方式接合而得到的形状作为各开口部的基本形状。另外,也可以将如图11的(C)所示将3个枝部在各自的一端接合而成的Y字形状作为各开口部的基本形状。也可以将如图11的(D)所示以使3个枝部中的1个枝部的长边方向和其它2个枝部各自的长边方向形成的角度为锐角的方式接合而得到的形状作为各开口部的基本形状。并且,也可以将如图11的(E)所示以使3个枝部中的2个枝部各自的长边方向形成的角度为直角、且使另一个枝部的长边方向与2个枝部各自的长边方向形成的角度为钝角的方式接合而得到的形状,作为各开口部的基本形状。另外,各开口部的枝部的边缘也可以弯曲,还可以形成为曲线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分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点矩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是在各像素的形状不是矩形状而是包含弯曲边缘的形状的点矩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应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抑制各像素的轮廓形状紊乱。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在1个电极设有各开口部,但是,也可以在2个电极设有开口部。

Claims (5)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
第1基板和第2基板,它们相对配置;
第1电极,其设于所述第1基板;
第2电极,其设于所述第2基板;以及
液晶层,其配置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
在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限定显示部,在该显示部设定有从至少一部分边缘向内侧为规定宽度的偏斜区域,
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其在俯视时配置在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偏斜区域以外;以及多个第2开口部,其在俯视时配置在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偏斜区域中,
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分别具有将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第1方向的枝部和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的枝部在各自的一端接合而成的部分,
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包含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多个开口部、和被配置成在俯视时长边方向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多个开口部,且沿着所述第1方向配置的多个开口部与沿着所述第2方向配置的多个开口部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分别呈大致L字形状、大致T字形状或者大致十字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偏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各自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枝部的长边方向长度以及/或者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枝部的长边方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部是直接形成作为显示对象的字符或者图案的分段显示型的显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部是直接形成作为显示对象的字符或者图案的分段显示型的显示部。
CN201410852583.0A 2014-01-08 2014-12-31 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7652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1397A JP6362864B2 (ja) 2014-01-08 2014-01-08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001397 2014-0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5206A CN104765206A (zh) 2015-07-08
CN104765206B true CN104765206B (zh) 2019-07-05

Family

ID=5349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2583.0A Active CN104765206B (zh) 2014-01-08 2014-12-31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40056B2 (zh)
JP (1) JP6362864B2 (zh)
CN (1) CN1047652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0299B2 (ja) * 2015-03-11 2018-11-28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463A (zh) * 2005-12-28 2007-07-04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
CN101925853A (zh) * 2008-01-25 2010-12-2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62979A (zh) * 2010-11-16 2011-05-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电极以及其相关液晶显示面板
CN102411235A (zh) * 2010-09-17 2012-04-11 奥博特瑞克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
CN102419495A (zh) * 2010-09-27 2012-04-18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2013092673A (ja) * 2011-10-26 2013-05-16 Kyocera Display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463A (zh) * 2005-12-28 2007-07-04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
CN101925853A (zh) * 2008-01-25 2010-12-2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11235A (zh) * 2010-09-17 2012-04-11 奥博特瑞克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
CN102419495A (zh) * 2010-09-27 2012-04-18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62979A (zh) * 2010-11-16 2011-05-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电极以及其相关液晶显示面板
JP2013092673A (ja) * 2011-10-26 2013-05-16 Kyocera Display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62864B2 (ja) 2018-07-25
US9740056B2 (en) 2017-08-22
US20150192817A1 (en) 2015-07-09
CN104765206A (zh) 2015-07-08
JP2015129860A (ja) 2015-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404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08015116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10055119A (ja) フリンジフィールドスイッチング液晶表示装置
CN205353532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20080024706A1 (e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953648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unit pixels sharing common white area
US10551703B2 (en) Liquid crystal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970985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11208676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353564A (zh) 显示面板
CN104765206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838486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249550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6154667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51347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122715A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JP588605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38520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103129A1 (zh) 显示面板
CN106200146B (zh) 液晶显示器
US20170177128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923723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6110022A1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914633B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20019603A1 (zh) 画素结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