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0884B -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0884B
CN104750884B CN201310730735.5A CN201310730735A CN104750884B CN 104750884 B CN104750884 B CN 104750884B CN 201310730735 A CN201310730735 A CN 201310730735A CN 104750884 B CN104750884 B CN 104750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hale
reservoir
geologic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07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0884A (zh
Inventor
张营革
宋亮
张云银
谭明友
王楠
牟敏
魏欣伟
张鹏
关昌田
胡贤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7307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0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0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0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页岩油藏的定量评价指标,并进行单维地质因素的定量分析;以及综合多维地质参数建立非线性回归公式,进行页岩油藏富集区定量评价。该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融合了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多种地质因素,建立了基于多维地质参数的非线性页岩油藏表征公式,提高了地质因素表征页岩油藏的定量化水平,可为高成熟勘探区中页岩油藏富集区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Description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地质勘探资料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大量的勘探实践表明,页岩油藏勘探的关键是寻找油气的相对富集区。传统的基于地化分析指标的烃源岩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勘探初期的含油气远景分析。但对于高成熟勘探区,这种方法采样点少、精度不高,费时费力,无法细致地表征页岩油藏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质性,对于页岩油藏富集区的定量评价已不适用。因此,需要研究建立适合于高成熟勘探区的页岩油藏定量评价方法。
目前,已有国内外学者对页岩气藏的勘探目标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论述,对页岩油藏此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多数文献考虑的成藏因素众多,研究并不深入,仅停留在定性的分析阶段,如《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成藏影响因素研究》(王祥等,《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4月第21卷第2期),《页岩气富集与高产的地质因素和过程》(范昌育等,《石油实验地质》,2010年10月第32卷第5期)。近年来,也有学者对页岩气藏的勘探目标评价方法进行了多指标、综合定量分析的尝试,如《页岩气成藏特点及勘探选区条件》(范柏江等,《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11月第18卷第6期)、《页岩气“甜点”评价与预测——以四川盆地建南地区侏罗系为例》(周德华等,《石油实验地质》,2012年3月第34卷第2期)。但这些方法中各个影响参数的定量评价标准需人为定义,不同参数的权重赋值较为随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仍属于半定量的分析。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多种地质因素,在构建定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客观的、基于多因素非线性的页岩油藏定量表征公式,为高成熟勘探区中该类油藏富集区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成熟勘探区,可综合定量评价页岩油藏富集区的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1,综合多种油藏信息,构建页岩油藏的定量评价指标——油气富集指数;
步骤2,确定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多种地质因素,进行单维地质因素的定量分析,并与已知油气富集指数进行单维定量交会分析;
步骤3,综合多种地质参数,采用多维自变量的加法模型,建立多维地质参数的非线性回归(表征)公式;
步骤4,进行页岩油藏富集区的定量评价。
上述的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优化方案是:
在步骤1中根据已有钻探结果,将页岩油藏划分为富集和不富集两类,并分别对应提取多种油藏信息,建立典型的样本集合;其中,多种油藏信息包括岩心实测的孔渗数据、成像测井直接测量得到的裂缝密度和裂缝长度参数,或者是各种常规测井数据;根据典型样本所提供的各类油藏信息,总结出分类的规律性,建立多元线性判别公式,即:
式中,S为定义的油气富集指数,si为某项油藏信息参数,ki为待定系数,k0为常数,n为采用油藏信息的个数;
在步骤2,确定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地质因素包括构造、岩性和压力三大因素;其中,构造因素包括断层拉张量、距离断层远近和曲率大小参数;岩性因素包括脆性矿物含量、页岩单层厚度和岩石结构参数;压力因素主要指地层压力系数参数;
在步骤3,在建立多维地质参数非线性回归公式时,按照拟线性的方式,采用多维自变量的加法模型,即:
S=f1(e,d,c)+f2(v,h,t)+f3(p)+ε
式中,S为已知的油气富集指数,f1(e,d,c)为构造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f2(v,h,t)为岩性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f3(p)为压力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其中,e为断层拉张量,d为距离断层远近,c为曲率大小,v为脆性矿物含量,h为页岩单层厚度,t为岩石结构,p为地层压力系数,ε为常数;
在步骤4,根据建立的多维地质参数非线性回归公式,结合单井或特定区域的构造、岩性和压力各种地质数据,进行页岩油藏的定量表征,评价页岩油藏的发育程度。
上述方案更进一步优化方案是:
在步骤3中,为确定非线性回归中的各项待定参数,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将单井中已知油气富集指数S'i与计算的Si的离差平方和达到最小值作为数据拟合的最终目标,即:
为最小值时,各项待定参数的取值即为最优参数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融合了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多种地质因素,建立了基于多维地质参数的非线性页岩油藏表征公式。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地质因素表征页岩油藏的定量化水平,改善了勘探目标的空间表征精度,可为高成熟勘探区中页岩油藏富集区的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距离断层大小d的定量交会分析图;
图3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断层拉张量e的定量交会分析图;
图4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曲率大小c的定量交会分析图;
图5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脆性矿物含量v的定量交会分析图;
图6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页岩单层厚度h的定量交会分析图;
图7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地层压力系数p的定量交会分析图;
图8是在实际井区应用非线性回归公式计算油气富集指数S后的相对误差分布图;
图9是多因素非线性回归公式计算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S的平面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特举出两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综合多种油藏信息,构建页岩油藏的定量评价指标—油气富集指数。根据已有钻探结果,将页岩油藏划分为富集和不富集两类,并分别对应提取多种油藏信息,建立典型的样本集合。其中,多种油藏信息可以是岩心实测的孔渗数据、成像测井直接测量得到的裂缝密度、裂缝长度等参数,也可以是各种常规测井数据。根据典型样本所提供的各类油藏信息,总结出分类的规律性,建立多元线性判别公式,即:
式中,S为定义的油气富集指数,si为某项油藏信息参数,ki为待定系数,k0为常数,n为采用油藏信息的个数。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确定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多种地质因素,并与已知油气富集指数进行单维定量交会分析。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地质因素包括构造、岩性和压力等三大因素。其中,构造因素包括断层拉张量、距离断层远近和曲率大小等参数;岩性因素包括脆性矿物含量、页岩单层厚度和岩石结构等参数;压力因素主要指地层压力系数参数。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在建立多维地质参数非线性回归公式时,根据拟线性的思想,采用多维自变量的加法模型,即:
S=f1(e,d,c)+f2(v,h,t)+f3(p)+ε
式中,S为已知的油气富集指数,f1(e,d,c)为构造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f2(v,h,t)为岩性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f3(p)为压力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其中,e为断层拉张量,d为距离断层远近,c为曲率大小,v为脆性矿物含量,h为页岩单层厚度,t为岩石结构,p为地层压力系数,ε为常数。
在步骤104,根据建立的多维地质参数非线性回归公式,结合单井或特定区域的构造、岩性和压力等各种地质数据,进行页岩油藏的定量表征,评价页岩油藏的发育程度。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综合多种油藏信息,构建页岩油藏的定量评价指标—油气富集指数。根据已有钻探结果,将页岩油藏划分为富集和不富集两类,并分别对应提取多种油藏信息,建立典型的样本集合。其中,多种油藏信息可以是岩心实测的孔渗数据、成像测井直接测量得到的裂缝密度、裂缝长度等参数,也可以是各种常规测井数据。根据典型样本所提供的各类油藏信息,总结出分类的规律性,建立多元线性判别公式,即:
式中,S为定义的油气富集指数,si为某项油藏信息参数,ki为待定系数,k0为常数,n为采用油藏信息的个数。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确定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多种地质因素,并与已知油气富集指数进行单维定量交会分析。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地质因素包括构造、岩性和压力等三大因素。其中,构造因素包括断层拉张量、距离断层远近和曲率大小等参数;岩性因素包括脆性矿物含量、页岩单层厚度和岩石结构等参数;压力因素主要指地层压力系数参数。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在建立多维地质参数非线性回归公式时,根据拟线性的思想,采用多维自变量的加法模型,即:
S=f1(e,d,c)+f2(v,h,t)+f3(p)+ε
式中,S为已知的油气富集指数,f1(e,d,c)为构造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f2(v,h,t)为岩性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f3(p)为压力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其中,e为断层拉张量,d为距离断层远近,c为曲率大小,v为脆性矿物含量,h为页岩单层厚度,t为岩石结构,p为地层压力系数,ε为常数。
在步骤3中,为确定非线性回归中的各项待定参数,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将单井中已知油气富集指数S'i与计算的Si的离差平方和达到最小值作为数据拟合的最终目标,即:
为最小值时,各项待定参数的取值即为最优参数值.
在步骤104,根据建立的多维地质参数非线性回归公式,结合单井或特定区域的构造、岩性和压力等各种地质数据,进行页岩油藏的定量表征,评价页岩油藏的发育程度。
图2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距离断层大小d的定量交会分析图,图3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断层拉张量e的定量交会分析图,图4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曲率大小c的定量交会分析图,图5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脆性矿物含量v的定量交会分析图,图6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页岩单层厚度h的定量交会分析图,图7是油气富集指数S与地层压力系数p的定量交会分析图。图2至图7为影响该区页岩油藏发育的主要地质参数,这些地质参数与已知的油气富集指数分别呈线性或非线性的关系。图8是在实际井区应用非线性回归公式计算油气富集指数S后的相对误差分布图,图9是非线性回归公式计算的油气富集指数S与实际井的日产油量的交会图。图8和图9是将多维地质参数非线性回归公式应用于L19、L20、L42、L67和XYS9等5个井区后的实际效果分析。图8的相对误差分布图表明,非线性回归公式计算的油气富集指数相对误差在20%以下,精度较高;同时,图9中多因素非线性回归公式计算的油气富集指数S的平面分布图与实际的钻探情况较为吻合,在工区的西北部油气富集指数S较大,见油气显示的页岩井位多分布于此。由此说明,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实现了页岩油藏的多维地质参数定量表征,可以应用于页岩油藏富集区的定量评价。

Claims (2)

1.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综合多种油藏信息,构建页岩油藏的定量评价指标——油气富集指数;
步骤2,确定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多种地质因素,进行单维地质因素的定量分析,并与已知油气富集指数进行单维定量交会分析;
步骤3,综合多种地质参数,采用多维自变量的加法模型,建立多维地质参数的非线性回归公式;
步骤4,进行页岩油藏富集区的定量评价;
在步骤1 中根据已有钻探结果,将页岩油藏划分为富集和不富集两类,并分别对应提取多种油藏信息,建立典型的样本集合;其中,多种油藏信息包括岩心实测的孔渗数据、成像测井直接测量得到的裂缝密度和裂缝长度参数,或者是各种常规测井数据;根据典型样本所提供的各类油藏信息,总结出分类的规律性,建立多元线性判别公式,即:
式中,S 为定义的油气富集指数,si 为某项油藏信息参数,ki 为待定系数,k0为常数,n为采用油藏信息的个数;
在步骤2,确定影响页岩油藏发育的地质因素包括构造、岩性和压力三大因素;其中,构造因素包括断层拉张量、距离断层远近和曲率大小参数;岩性因素包括脆性矿物含量、页岩单层厚度和岩石结构参数;压力因素主要指地层压力系数参数;
在步骤3,在建立多维地质参数非线性回归公式时,按照拟线性的方式,采用多维自变量的加法模型,即:
S = f1(e,d,c)+f2(v,h,t)+f3(p)+ε
式中,S 为已知的油气富集指数,f1(e,d,c) 为构造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 f2(v,h,t) 为岩性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f3(p) 为压力因素造成的油气富集指数变化函数;其中,e 为断层拉张量,d 为距离断层远近,c 为曲率大小,v 为脆性矿物含量, h 为页岩单层厚度,t 为岩石结构,p 为地层压力系数,ε 为常数;
在步骤4,根据建立的多维地质参数非线性回归公式,结合单井或特定区域的构造、岩性和压力各种地质数据,进行页岩油藏的定量表征,评价页岩油藏的发育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 中,为确定非线性回归中的各项待定参数,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将单井中已知油气富集指数S'i 与计算的Si 的离差平方和达到最小值作为数据拟合的最终目标,即:
为最小值时,各项待定参数的取值即为最优参数值,式中,Si为单井中计算的油气富集指数,S'i为单井中已知的油气富集指数,n为采用油藏信息的个数。
CN201310730735.5A 2013-12-26 2013-12-26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Active CN104750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0735.5A CN104750884B (zh) 2013-12-26 2013-12-26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0735.5A CN104750884B (zh) 2013-12-26 2013-12-26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0884A CN104750884A (zh) 2015-07-01
CN104750884B true CN104750884B (zh) 2018-02-02

Family

ID=53590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0735.5A Active CN104750884B (zh) 2013-12-26 2013-12-26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08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1060A (zh) * 2017-01-19 2017-05-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定量评价断控天然气藏富集程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8626B (zh) * 2016-04-01 2020-08-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地质甜度与工程甜度计算方法
CN105975761B (zh) * 2016-04-29 2018-11-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油气藏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52728A (zh) * 2017-12-08 2018-05-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岩性油藏隐蔽输导体系的表征方法
CN110318744B (zh) * 2018-03-30 2022-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预测页岩气资源的方法
CN110569512B (zh) * 2018-06-05 2021-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泥页岩中渗透性夹层发育程度定量表征方法
CN109800451B (zh) * 2018-12-12 2021-11-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
CN110826936B (zh) * 2019-11-22 2022-09-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页岩油气资源分级评价方法
CN113655538B (zh) * 2020-05-12 2024-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化探异常先验约束判别预测方法与系统
CN114021804B (zh) * 2021-11-02 2022-07-19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断层-岩性油气藏油气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14060022B (zh) * 2021-11-25 2022-08-0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多尺度断层发育特征的页岩气产能预测方法
CN114215513B (zh) * 2022-02-21 2022-05-10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潜山油藏模式的定量判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5437A (zh) * 2010-10-14 2012-05-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储层和流体的方法
CN103291287A (zh) * 2013-05-09 2013-09-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孔洞型储层有效性级别测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3687A1 (en) * 2000-03-27 2002-01-31 Ortoleva Peter J.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imulation-enhanced fracture detections in sedimentary basi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5437A (zh) * 2010-10-14 2012-05-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储层和流体的方法
CN103291287A (zh) * 2013-05-09 2013-09-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孔洞型储层有效性级别测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庞雄奇 等;《地质学报》;20120104;第86卷(第1期);72-74 *
林木生长量预测的数学模型;张明礼;《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20830;第18卷(第4期);1-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1060A (zh) * 2017-01-19 2017-05-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定量评价断控天然气藏富集程度的方法
CN106651060B (zh) * 2017-01-19 2019-12-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定量评价断控天然气藏富集程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0884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0884B (zh) 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页岩油气富集指数定量评价方法
CN107807407B (zh)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9061765B (zh) 非均质薄砂岩互层油藏的圈闭评价方法
CN109102180B (zh) 致密砂岩储层双甜点评价的综合参数评价方法
CN109838230B (zh) 油藏水淹层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04564041B (zh) 基于开发渗透率下限的低渗透碎屑岩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
CN105221133B (zh) 一种基于测井多参数确定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00433B (zh) 利用判别分析建立气测图版对储层流体进行判断的方法
CN106951660A (zh) 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储层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CN103776981B (zh) 一种新的岩溶期次判别方法
CN104747183A (zh)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综合分类方法
CN109653725A (zh) 基于沉积微相和岩石相的混积储层水淹程度测井解释方法
CN110056346B (zh) 一种基于趋势变化函数的油藏三维原始含水饱和度模拟方法
CN105447762B (zh) 一种流体替换的低渗透油藏水淹信息的计算方法
CN105445441A (zh) 储层含气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102377B (zh) 定量预测致密砂岩油气有利勘探区的方法
CN105372702B (zh) 扭张地质结构的定量化描述方法
CN104047598A (zh) 非均质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方法
CN104991286A (zh) 一种基于沉积模式的沉积相表征方法
Hu et al. Marine shale reservoir evalu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A case study of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marine shale of the B201 well in the Baoluan area, southeast Sichuan Basin, China
CN105114067A (zh) 一种岩性测井相的方法
CN110424956A (zh) 页岩油资源量计算中评价单元保存系数权重量化赋值方法
CN106126936B (zh) 一种致密低渗透储层裂缝有效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5158802A (zh) 坳陷湖盆重力流沉积物测井定量识别方法
CN111257962A (zh) 一种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定位预测矿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