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2762B - 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2762B
CN104742762B CN201310753130.8A CN201310753130A CN104742762B CN 104742762 B CN104742762 B CN 104742762B CN 201310753130 A CN201310753130 A CN 201310753130A CN 104742762 B CN104742762 B CN 1047427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seat
headstock
vehicle
present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31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2762A (zh
Inventor
张喆
赵婷婷
丁迅
刘祎
杨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llo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Cmcc
Original Assignee
Chello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Cm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llo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Cmcc filed Critical Chello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Cmcc
Priority to CN2013107531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2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2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2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2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2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等信息,并针对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获取到的上述各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并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调整,使得在对驾驶人座椅进行调整时,不仅考虑到了常规的驾驶人基本参数,还考虑了驾驶人对视野的要求及道路环境的影响,使得对驾驶人座椅的调整更加完善,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提高驾驶人座椅调整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驾车过程中,可对驾驶人的信息进行登记,同时将与驾驶人有关的相关驾驶信息进行存储。当驾驶人再次驾车时,通过输入个人登记信息,即可调出存储的与该驾驶人相关的驾驶信息,以便基于所述相关驾驶信息,调整出最适合该驾驶人的车辆状态,以提高驾驶人的驾驶效率和行车安全性。
具体地,在对驾驶人的信息进行登记时,通常可记录驾驶人的面部特征或指纹信息以及驾驶人曾驾车行驶过的位置信息等信息。并且,在将驾驶人的信息进行登记后,可采用以下方式对驾驶人所驾驶车辆的状态进行调整:
根据驾驶人信息,在数据库中调出驾驶人对车辆操作的历史数据和行驶过的路线的历史数据;根据上述历史数据,对当前驾驶人的驾驶水平进行评估,得到当前驾驶人的驾驶水平,然后在驾驶历史数据库中找出与当前驾驶人水平相近的驾驶模型,按照此驾驶模型对当前驾驶人所驾驶车辆的状态进行调整,并对当前驾驶人的驾驶进行相应的指导。
但是,由于在目前所述方案中,在对驾驶人所驾驶车辆的状态进行调整时,主要是根据驾驶人的登记信息,找出与驾驶人驾驶习惯或驾驶水平相匹配的车辆状态参数和驾驶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驾驶人所驾驶车辆的状态进行调整,其并没有考虑到驾驶人将要行驶的路径以及将要驾驶的车辆的参数等信息,使得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特性以及所驾驶车辆所需状态的分析不够准确、进而导致对驾驶人所驾驶车辆的调整并不精确、降低用户的应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仅根据驾驶人的驾驶习惯对其所驾驶车辆的状态进行调整所导致的调整精度并不精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信息;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分析确定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其中,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是指车头上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
针对本次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并结合分析确定的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地,根据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根据所确定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时的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一距离;
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二距离;
比较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并根据两者中较小的距离值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所需的夹角,并结合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地,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驾驶人的反应时间与当前时段车辆速度的乘积;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拥堵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本车车头与前车车尾之间的距离;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状况良好的路面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
进一步地,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
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
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以及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地,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并在确定所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超出所述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时,进行告警。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分析确定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其中,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是指车头上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针对本次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并结合分析确定的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座椅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根据所确定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时的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一距离;
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二距离;
比较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并根据两者中较小的距离值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所需的夹角,并结合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地,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驾驶人的反应时间与当前时段车辆速度的乘积;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拥堵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本车车头与前车车尾之间的距离;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状况良好的路面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
所述座椅调整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以及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装置还包括信息报警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范围;
所述信息报警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超出所述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时,进行告警。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等信息,并针对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获取到的上述各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并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调整,使得在对驾驶人座椅进行调整时,不仅考虑到了常规的驾驶人基本参数,还考虑了驾驶人对视野的要求及道路环境的影响,使得对驾驶人座椅的调整更加完善,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提高驾驶人座椅调整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当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的、各驾驶人相关历史数据之间的几何结构示意图一;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当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的、各驾驶人相关历史数据之间的几何结构示意图二;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满足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时的、当前时段各驾驶人相关数据之间的几何结构示意图三;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时的、当前时段各驾驶人相关数据之间的几何结构示意图四;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信息;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分析确定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针对本次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并结合分析确定的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对驾驶人座椅进行调整时,不仅考虑到了常规的驾驶人基本参数,还考虑了驾驶人对视野的要求以及道路环境的影响,使得对驾驶人座椅的调整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提高驾驶人座椅调整的准确度。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可适用于载货汽车、越野汽车、客车以及轿车等各种车辆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具体地,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通常可为设置在车辆中的具备相应驾驶人座椅调整能力的车载终端(或设置在该车载终端中的一集成模块)、或与车辆中的车载终端具备通信连接且具备相应驾驶人座椅调整能力的第三方控制设备(如服务器或设置在服务器中的一集成模块等),或由上述车载终端以及第三方控制设备结合而成的装置或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可将上述具备驾驶人座椅调整能力的车载终端或第三方控制设备或二者结合而成的设备均简称为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或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针对任一车辆,当该车辆在上牌后,可将该车辆的车型和车牌号等与车辆相关的信息输入设置在该车辆中的车载终端中,以作为车辆基础信息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针对任一驾驶人,当该驾驶人在第一次驾驶某一设定车辆时,可首先进行身份注册,如通过设置在该设定车辆中的指纹采集装置等采集该驾驶人的指纹信息,并通过接收该驾驶人向设置在该设定车辆中的车载终端输入身份证号的方式,建立该驾驶人的指纹信息与该驾驶人的身份证号的对应关系。相应地,在该驾驶人的驾驶过程中,设置在该设定车辆中的车载终端可实时采集与该驾驶人本次驾驶相关的驾驶数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与该驾驶人本次驾驶相关的驾驶数据信息、该驾驶人的身份证号以及该车辆的基本信息等进行关联存储,或者,将采集到的该驾驶人的身份证号、与该驾驶人本次驾驶相关的驾驶数据信息以及该车辆的基本信息发送至驾驶人登记信息处理平台等第三方控制设备中,由该驾驶人登记信息处理平台对接收到的该驾驶人的身份证号、与该驾驶人本次驾驶相关的驾驶数据信息以及车辆基本信息进行相应的关联存储,以便根据采集到的与该驾驶人各次驾驶过程相关的驾驶数据信息以及车辆基本信息,生成与该驾驶人相关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进而根据生成的与该驾驶人相关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获知该驾驶人的驾驶习惯以及驾驶特性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驾驶人登记信息处理平台中通常还可存储有各驾驶人的基本信息,如驾驶人在获得驾驶证时登记在驾驶人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驾驶证号、取证时间、驾照类型、身高、上身长度和视力情况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再有,所述驾驶人登记信息处理平台在接收到任一车辆上报的该车辆当前驾驶人的驾驶数据信息时,还可根据接收到的该驾驶人的身份证号,将存储的与该驾驶人的身份证号相匹配的驾驶人基本信息以及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等返回至该车辆,以实现与该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任何限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驾驶人基本信息,如驾驶人身高、驾驶人上身长度、驾照类型等可作为所述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的一部分存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针对任一车辆,该车辆中可设置有多个信息采集装置,如用以采集驾驶人指纹信息的指纹采集装置、用以采集驾驶人头部动作信息的头部位置检测装置、用以采集驾驶人眼球动作信息的眼动仪、用以检测驾驶人座椅位置信息的座椅检测装置、用以获得车辆位置信息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装置、以及用以获得车辆运行信息,如车辆速度、加速度、转向和航向角等信息的OBD(OnBoard Diagnostics,车载自动诊断系统)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相应地,针对任一车辆,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向驾驶人登记信息处理平台所发送的信息可包括驾驶人头部位置检测信息、驾驶人眼球动作信息、驾驶人座椅位置信息、车辆GPS位置信息以及车辆运行信息等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任何限定。进一步地,以所述车辆GPS位置信息为例,所述驾驶人登记信息处理平台或所述车辆的车载终端在获取到所述车辆的GPS位置信息之后,可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车辆的GPS位置信息,从相应的交通管理平台处获取该车辆行驶路线中所经过的道路的路况信息,如交通状况等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再有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任一驾驶人,当该驾驶人在某一设定车辆中进行信息登记后,再次驾驶该设定车辆时,可通过设置在该设定车辆中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驾驶人的指纹信息,并对该指纹信息进行鉴权,鉴权成功后再将该指纹信息对应的身份证号、设置在该设定车辆中的车载终端采集到的所有与该驾驶人本次驾驶相关的驾驶数据信息以及该车辆的基本信息发送至驾驶人登记信息处理平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在驾驶人的驾驶过程中,可通过从所述驾驶人登记信息处理平台处或驾驶人当前所驾驶车辆的车载终端中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驾驶人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信息,以便根据获取到的上述各信息,分析出驾驶人的驾驶习惯,从而为驾驶人之后的驾车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步骤102: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分析确定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可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等信息。例如,可根据设置在驾驶人当前所驾驶车辆中的眼球仪所采集到的驾驶人眼球动作信息,得到驾驶人的注视区域的面积,并将其作为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还可根据获取到的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分析确定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等车辆基本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赘述。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驾驶人所驾驶车辆的车型可以为载货汽车、越野汽车、客车或者轿车等,并且,由于不同类型的车辆高度、视野范围、长度等各不相同,因此,驾驶人驾驶不同车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各不相同,进而,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在根据获取到的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分析确定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之后,还可根据预先配置的车辆类型与车辆特点、车辆适用道路以及驾驶注意事项等的对应关系,分析确定出驾驶人此次驾驶车辆时,适宜行驶的道路、需要注意的驾驶事项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提醒驾驶人注意相应的驾驶安全,提高驾驶人的驾驶体验。
具体地,预先配置的车辆类型与车辆特点、车辆适用道路以及驾驶注意事项等的对应关系具体可如表1所示:
表1
步骤103:针对本次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并结合分析确定的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等信息,确定当前时段、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针对本次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可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该车辆的GPS位置信息,结合地图信息,分析确定当前时段该车辆所在道路的路况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若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该车辆所在道路的路况信息,确定该车辆不在其适用的路况下行驶,则还可根据该车辆所在道路的路况信息,结合车型信息,分析驾驶人驾驶时需要注意之处。例如,当检测到驾驶轿车在野外颠簸道路上行驶时,车辆底盘较低,很有可能与路面凸起物剐蹭,因此需要提醒驾驶人降低车速、避让突起物。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可通过对车型、道路情况进行编号,以便匹配车型和道路的情况,具体的编号情况可如表2所示。
表2
车型 车型编号 相匹配的道路情况 道路编号
载货汽车 A 高速公路 E
越野汽车 B 城市道路 F
客车 C 野外道路 G
轿车 D 盘山公路 H
具体地,若检测到车型为A,道路类型是E,则说明载货汽车行驶在其适用的道路上,无需采取措施,若检测到的道路类型不是E,则可根据不同的道路情况对车辆进行相应的预警,具体地,不同的车型在不同道路上行驶时,所对应的预警方式可如表3所示。
表3
具体地,当确定了车辆车型和车辆路况的对应关系后,即可参照表3中的预警方式对车辆进行预警。其中,所采用的预警方式可为语音预警方式或信号预警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当前时段该车辆的路况信息之后,可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该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
具体地,由于当车辆在不同路况的道路上行驶时,驾驶人需要观察的道路的范围不同,比如,当车辆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驾驶人需要注意观察车辆前方较近距离内的路况,有利于驾驶人及时发现道路上的凸起和凹陷;当车辆在拥堵的道路上行驶时,需要关注前方车辆的车尾,避免与之相撞;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道路路况比较平顺,则需要观察车辆前方较远距离内的车辆。因此,相应地,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通常可为驾驶人的反应时间与当前时段车辆速度的乘积所对应的距离;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拥堵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通常可为本车车头与前车车尾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可通过行车用量系统获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而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状况良好的路面上时,由于此时驾驶人的视线范围可以处于较远的范围,一般驾驶人座椅的水平距离已经可以满足,因此无需考虑道路状况,此时只需满足驾驶人的视线角度即可。
进一步地,根据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可以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根据所确定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时的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一距离;
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二距离;
比较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并根据两者中较小的距离值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所需的夹角,并结合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状况良好的路面上时,无需考虑道路状况,此时只需满足驾驶人的视线角度即可,因此,此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通常可为上述第一距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具体地,下面将结合图2~图5对上述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的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一: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具体地,假设针对驾驶人的任一次历史驾驶过程,当确定该次驾驶过程中,驾驶人的视野范围(即注视区域的面积值)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驾驶人的上身长度为C,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为D,驾驶人的视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α,驾驶人的视线与地面的交点(即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水平距离为M,则此时,各驾驶人相关历史数据之间的几何结构示意图可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对图2中涉及到的三角信息进行抽象,可得到图3所示的各驾驶人相关历史数据之间的几何结构示意图,并且,根据图3可知,有以下等式成立:
tanα=(B+C-D)/A;
进一步地,根据上式可计算得到α的值为;
α=arc tan[(B+C-D)/A]。
进一步地,根据驾驶人历史驾驶过程中的各次驾驶过程所对应的上述α的值,可得到相应的最小α,该最小α即为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具体地,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假设当α最小时,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驾驶人的上身长度为C,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为D,驾驶人的视线与地面的交点与车头之间的水平距离为M。
步骤二:根据所确定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时的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一距离。
具体地,在不考虑车辆所在路况的前提下,假设该驾驶人当前所驾驶车辆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为E,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为F,则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α时,其对应的几何关系可如图4所示,在图4中,存在以下等式:
G1=(C+E-F)/tanα=A*(C+E-F)/(B+C-D);
M1=F/tanα=F*A/(B+C-D)。
其中,M1即为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时的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G1即为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
步骤三: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二距离;比较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并根据两者中较小的距离值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所需的夹角,并结合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需满足驾驶人对路况观察的需求。例如,当车辆行驶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时,驾驶人需要关注车辆前方较近位置的路况,避免驶入凹陷和凸起的道路;当车辆行驶在拥堵的道路上时,驾驶人需要关注前方车辆的车尾,避免与之相撞;当车辆行驶在状况良好的道路上时,驾驶人的视线范围可以处于距离车辆较远的位置。
具体地,假设根据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确定驾驶人至少需要看到车辆前方距离M2(即所述第二距离)的路面,则将M1和M2进行比较,取两者中较小的值作为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的距离,并根据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的距离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所需的夹角,进而结合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假设驾驶人座椅未调整前,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即为M1,则若根据确定的上述M1以及M2的值,确定M1的值相对较小,则驾驶人座椅的位置可保持现有状态即可;若确定M2的值相对较小,则需要重新计算驾驶人座椅的位置,具体地,如图5所示,可有如下等式成立:
tanβ=F/M2=(E+C)/(G2+M2);
G2=M2(E+C)/F-M2。
由图5可知,β的值明显大于α的值,因此,此种情况下能够满足驾驶人的视野范围。因此,G2即为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针对本次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当车辆在崎岖道路和拥堵道路上行驶时,假设驾驶人至少需要看到车辆前方距离M1范围内的路面,则此时,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G为:
当M1<M2时,G=(C+E-F)/tanα=A*(C+E-F)/(B+C-D);
当M1>M2时,G=M2(E+C)/F-M2;
当车辆行驶在状况良好的路面上时,
G=(C+E-F)/tanα=A*(C+E-F)/(B+C-D)。
步骤104: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
根据驾驶人以往每次对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的调整,得到驾驶人座椅靠背角度值的分布曲线,其中,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是指驾驶人座椅与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并且,由于该分布曲线通常可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分布曲线的中间值作为驾驶人对驾驶人座椅角度需求的最佳值,假设该最佳值为S,则驾驶人的最佳驾驶人座椅靠背角度值范围可为[(S-3)°~(S+3)°],即在最佳角度值左右3°(或其他值)范围内为最佳角度范围。
相应地,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包括:
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以及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可在将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位置调整到满足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根据所确定的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在驾驶人驾车的不同阶段,对驾驶人座椅靠背角度值进行相应调整,比如,当驾驶人刚开始驾车时,可以采用较小的角度对其座椅靠背进行调整,随着驾驶人驾车时间的增长,可适当增加该角度值,使驾驶人的腰部得到放松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当调整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时,可能会对驾驶人的视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变化幅度非常小,因此,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通常可忽略其对驾驶人视线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一般车辆的驾驶人座椅的调整距离是有限的,且不同驾驶人的腿长不同,对座椅水平距离的参数要求也不同,因此,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并在确定出的该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内,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驾驶人舒适度的要求。
进一步地,在确定所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超出所述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时,可进行告警,如可通过语音形式向驾驶人发出告警,并指出潜在可能出现的风险,以提醒驾驶人注意。相应地,在收到告警提示后,驾驶人可以选择服从系统的座椅调整方式或者采取手动方式对座椅进行相应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通过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等信息,并针对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获取到的上述各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并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调整,使得在对驾驶人座椅进行调整时,不仅考虑到了常规的驾驶人基本参数,还考虑了驾驶人对视野的要求及道路环境的影响,使得对驾驶人座椅的调整更加完善,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而可达到提高驾驶人座椅调整的精确度以及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驾驶人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一所示方法的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可适用于载货汽车、越野汽车、客车以及轿车等各种车辆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通常可为设置在车辆中的具备相应驾驶人座椅调整能力的车载终端(或设置在该车载终端中的一集成模块)、或与车辆中的车载终端具备通信连接且具备相应驾驶人座椅调整能力的第三方控制设备(如服务器或设置在服务器中的一集成模块等),或由上述车载终端以及第三方控制设备结合而成的装置或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具体地,如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可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1、数据处理模块12以及座椅调整模块13,其中: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1可用于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可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1所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分析确定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以及,针对本次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1所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并结合分析确定的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所述座椅调整模块13可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具体可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根据所确定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时的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一距离;
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二距离;
比较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并根据两者中较小的距离值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所需的夹角,并结合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其中,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通常可为驾驶人的反应时间与当前时段车辆速度的乘积;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拥堵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通常可为本车车头与前车车尾之间的距离;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状况良好的路面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通常可为所述第一距离,即此时,可无需考虑道路状况,只需满足驾驶人的视线角度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还可用于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
相应地,所述座椅调整模块13具体用于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以及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还可包括信息报警模块14,其中: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还可用于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范围。
相应地,所述信息报警模块14可用于在确定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2所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超出所述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时,进行告警。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通过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等信息,并针对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获取到的上述各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并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调整,使得在对驾驶人座椅进行调整时,不仅考虑到了常规的驾驶人基本参数,还考虑了驾驶人对视野的要求及道路环境的影响,使得对驾驶人座椅的调整更加完善,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提高驾驶人座椅调整的精确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信息;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分析确定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其中,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是指车头上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
针对本次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并结合分析确定的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根据所确定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时的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一距离;
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二距离;
比较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并根据两者中较小的距离值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所需的夹角,并结合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驾驶人的反应时间与当前时段车辆速度的乘积;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拥堵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本车车头与前车车尾之间的距离;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状况良好的路面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
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
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以及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并在确定所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超出所述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时,进行告警。
6.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人的历史驾驶数据信息、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在路况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型信息,分析确定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其中,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是指车头上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针对本次驾驶过程中的任一时段,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并结合分析确定的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当驾驶人注视区域在驾驶人历史视野范围内、且视线满足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距离范围时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座椅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分析确定当驾驶人的历史视野范围在设定的正常范围之内时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根据所确定的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驾驶人视线满足上述最小夹角时的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一距离;
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并将其作为第二距离;
比较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并根据两者中较小的距离值以及本次驾驶车辆的车头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与地面之间所需的夹角,并结合本次驾驶车辆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驾驶人的上身长度,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驾驶人的反应时间与当前时段车辆速度的乘积;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拥堵道路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本车车头与前车车尾之间的距离;
当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时段车辆所在路况信息,确定车辆行驶在状况良好的路面上时,所确定的当前时段驾驶人视线着地点与车头之间所需满足的最小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
所述座椅调整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确定出的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范围以及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并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驾驶人座椅进行相应的调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驾驶人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还包括信息报警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之后,且根据确定出的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确定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的调整参数之前,根据获取到的驾驶人历史驾驶数据信息,确定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范围;
所述信息报警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确定出当前时段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所需的水平距离超出所述驾驶人历史驾驶中的驾驶人座椅距离车头的水平距离范围时,进行告警。
CN201310753130.8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742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3130.8A CN104742762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3130.8A CN104742762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2762A CN104742762A (zh) 2015-07-01
CN104742762B true CN104742762B (zh) 2017-03-01

Family

ID=5358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3130.8A Active CN104742762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27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597B (zh) * 2017-01-07 2019-02-1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带指纹管理的记忆座椅及后视镜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550090A (zh) * 2020-12-22 2021-03-26 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6595A (en) * 1985-02-18 1996-04-09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ular display system forming display image on front windshield
EP1361104A1 (en) * 2002-05-07 2003-11-12 Patria Vehicles Oy Mechanism for height adjustable seat and steering wheel, in particular for armoured vehicle
CN101497321A (zh) * 2008-02-02 2009-08-05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自适应座椅系统及座椅调节方法
CN103221257A (zh) * 2010-10-07 2013-07-24 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改进座椅结构和环境配置的获取、分析和使用乘员身体规格的系统、方法和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6799A (ja) * 1995-09-11 1997-03-25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運転視界可変装置
JP2006341637A (ja) * 2005-06-07 2006-12-2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調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6595A (en) * 1985-02-18 1996-04-09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ular display system forming display image on front windshield
EP1361104A1 (en) * 2002-05-07 2003-11-12 Patria Vehicles Oy Mechanism for height adjustable seat and steering wheel, in particular for armoured vehicle
CN101497321A (zh) * 2008-02-02 2009-08-05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自适应座椅系统及座椅调节方法
CN103221257A (zh) * 2010-10-07 2013-07-24 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改进座椅结构和环境配置的获取、分析和使用乘员身体规格的系统、方法和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2762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2881B (zh) 一种驾驶人员更换系统及方法
CN103714660B (zh) 基于图像处理融合心率特征与表情特征实现疲劳驾驶判别的系统
CN104508719B (zh) 驾驶辅助系统以及驾驶辅助方法
CN104794856B (zh) 驾驶员注意力综合测评系统
RU2634213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и анализа поведения водителя при управлении в автомобиле
US8753123B2 (en) Driving support system and driving support managing device
CN107248284B (zh)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实时交通评价方法
WO2018122808A1 (zh) 一种基于舒适度的自动驾驶行驶规划方法
CN110178104A (zh) 用于确定驾驶员分心的系统和方法
DE102017122797A1 (de) Weckalarm für fahrzeug mit einem autonomen modus
CN104851286B (zh) 一种利用公交车辆gps数据动态评估道路交通状态的方法
CN108583578A (zh)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基于多目标决策矩阵的车道决策方法
CN107257756A (zh) 用于在路况变化的情况下辅助车辆的技术
CN110316198A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提速的安全保障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5590466A (zh) 一种云平台下的驾驶员危险操作行为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8446824A (zh) 一种驾驶行为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84872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保险费电子计价器
CN104794855A (zh) 驾驶员注意力综合评估装置
CN109532377A (zh) 一种汽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
CN103895649A (zh) 一种驾驶员安全驾驶预警方法
CN107563931A (zh) 一种基于北斗或者gps数据的车辆实时驾驶行为优劣评估方法
CN106209546A (zh) 基于双目相机和面阵相机的自动跟车系统
CN111439261A (zh) 一种用于智能车群主动换道功能的车流量计算系统
CN104742762B (zh) 一种驾驶人座椅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597257B (zh) 一种基于道路曲率的常规行驶车速规划策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