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9763B -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9763B
CN104739763B CN201310751600.7A CN201310751600A CN104739763B CN 104739763 B CN104739763 B CN 104739763B CN 201310751600 A CN201310751600 A CN 201310751600A CN 104739763 B CN104739763 B CN 104739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fat emulsion
lipid
oil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16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9763A (zh
Inventor
甘勇
赵凤光
张馨欣
任鹏
王晓丽
梁卫文
李菲菲
朱春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kangy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Shenzhen Haib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B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ANKANGY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B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ANKANGY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B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516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397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9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9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9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9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脂肪乳剂包含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乳化剂、多元醇和其它药用辅料,其中所述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为能在体内代谢形成二十碳五烯酸或丁酸的脂质,所述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为能在体内代谢形成二十二碳五烯酸的脂质。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另一方面,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高危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通过合理的脂质组成,提高脂肪酸脂质的代谢速率,快速供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 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脂肪乳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药物新剂型,可提供人体营养所需要的脂肪和能量,适用于需要高能量、肾损害、禁用蛋白质的患者和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经胃肠道摄取食物的患者,主要用于大手术前后不能进食、严重能量消耗、慢性腹泻、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严重营养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等症状的治疗,为上述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和能量。
目前已上市的脂肪乳剂中脂肪酸的来源主要为大豆油。大豆油是一种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比例在60%以上。亚油酸属于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机体的一种必需脂肪酸,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亚油酸在体内代谢生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AA)是强的促炎介质,导致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因此,在脂肪乳剂中增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部分代替大豆油,适当降低脂肪乳剂中亚油酸的比例,有利于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或者阻止已有炎症反应发生的患者其炎症反应的加重。
为了避免由于长期使用大豆油脂肪乳导致的炎症反应发生,费森尤斯卡比公司发明了一种鱼油脂肪乳注射液,该产品中亚油酸含量很低,因此无明显致炎反应。然而,其对于机体存在炎症的患者却无明显的抗炎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背景是静脉施用脂肪乳剂降低高危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发生的风险。
正常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当血管壁受损如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暴露血管内皮下基质,血小板就会黏附于内皮下的胶原组织,黏附的血小板或受到血小板激活剂(如胶原、凝血酶等)作用的血小板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形成黏附分子受体,并通过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而使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聚集成团,在血管破损处形成早期止血血栓。此外通过血小板的释放产物,可进一步引起血管收缩,刺激白细胞,损伤内皮细胞,促进血液凝固,有利于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能预防或者逆反血 小板聚集,在动脉血栓形成尤其是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缺血中应用广泛。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炎症与血栓形成之间存在网络关系。炎症促进高凝状态,引起局部血栓形成;同时,血栓形成中的产物也可引起炎症。血小板及其活化产物在炎症和血栓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同时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新型脂肪乳剂,达到协同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和抑制血栓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脉注射用的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不但能够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而且具有显著抗炎作用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高危血栓形成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所述脂肪乳剂包含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乳化剂、多元醇和其它药用辅料,其中所述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为能在体内代谢形成二十碳五烯酸或丁酸的脂质,所述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为能在体内代谢形成二十二碳五烯酸的脂质。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另一方面,具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降低高危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通过合理的脂质组成,提高脂肪酸脂质的代谢速率,快速供能。
优选地,基于脂肪乳剂的总重量,该脂质乳剂中含有:
1-30重量%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
0.1-15重量%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
0.1-10重量%乳化剂;
1-10.0重量%的多元醇;
和其它药用辅料。
更优选地,基于脂肪乳剂的总重量,该脂质乳剂中含有:
1.5-20重量%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
0.5-10重量%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
0.5-5重量%乳化剂;
1-5重量%的多元醇;
和其它药用辅料。
更优选地,基于脂肪乳剂的总重量,该脂肪乳剂中含有:
1.5-20重量%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
1-7重量%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
1-4重量%的乳化剂;
1-5重量%的多元醇;
和其他药用辅料。
进一步优选地,基于脂肪乳剂的总重量,该脂质乳剂中含有:
2-15重量%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
1.5-5重量%重量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
1-3重量%乳化剂;
2-4重量%的多元醇;
和其它药用辅料。
优选地,所述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选自二十碳五烯酸乙酯、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丁酸甘油酯、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Fish oil rich in omega-3acids)和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Omega-3-acid triglycerides)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和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酯的含量大于13重量%,优选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酯的含量高于30重量%。
优选地,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选自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DPA)、富含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的海豹油、精制海豹油和海狗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精制海豹油和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DPA)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精制海豹油中DPA的含量在10重量%以上。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选自天然磷脂或合成磷脂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所述乳化剂选自卵磷脂、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卵磷脂、双肉豆蔻磷脂酸胆碱、双肉豆蔻磷脂酰甘油、二油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酸、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PEG衍生化磷脂酰乙醇胺和PEG衍生化磷脂酰丝氨酸等PEG衍生化磷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和PEG衍生化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中,加入多元醇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其选自甘露醇、山梨醇,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丙三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中,其它药用辅料可选自长链脂肪酸甘油酯、中链脂肪酸甘油酸酯、辅助乳化剂、pH调节剂、金属离子络合剂、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可以加入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和能量来源的长链脂肪酸甘油酯,其选自花生油、红花油、蓖麻油、棉籽油、大豆油、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脂肪乳剂还可以加入机体快速供能的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其中脂肪酸链长为C6-C14,选自辛酸和癸酸甘油酯,椰子油和棕榈仁油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中链脂肪酸甘油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符合英国药典2009(BritishPharmacopoeia2009)关于中链脂肪酸甘油酯的标准(Ph Eur monograph0868),即组成中链脂肪酸甘油酯的主要脂肪酸链长为C8和C10,其中C8和C10的脂肪酸总含量高于95.0重量%。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可加入辅助乳化剂,其选自油酸,油酸钠,司盘(Span),吐温80(Tween80)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可加入pH调节剂,包括各类缓冲盐体系如柠檬酸-柠檬酸钠、醋酸-醋酸钠、磷酸盐剂等,以及NaOH溶液,HCl等碱和酸。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可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如乙二铵四乙酸(EDTA)或乙二铵四乙酸二钠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可加入抗氧化剂,其选自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维生素C,抗坏血酸棕榈酸酯,α-维生素E,γ-维生素E,混合α-维生素E和γ-维生素E的天然提取物,α-生育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或α-维生素E。
本发明所述的脂肪乳剂采用定子转子法制备初乳,联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终乳。具体如下:将油溶性成分加入到油性基质中,预热;水溶性成分加入到注射用水中,预热至一定温度,定子转子搅拌下,将预热后的油性基质与水溶液混合均匀,再将混匀的初乳经过高压均质机,制备乳剂。对过滤后乳剂115℃~121℃条件下灭菌,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供静脉注射用,适用于制备需要快速能量补充和/或治疗和预防过度炎症和/或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血栓病,心肌炎,动脉硬化)和/或风湿性关节炎和/或肠易激综合症和肠炎和/或癌症的药物,适用于快速能量补充,并且存在过度炎症表达以及动脉硬化,冠心病,高危血栓形成的病人。
经过研究发现,二十碳五烯酸(EPA)通过其以及代谢产物的竞争性抑制白三烯B4(LTB4)、白三烯C4(LTC4),以及白三烯D4(LTD4)等强烈致炎物质的产生和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发挥抗炎作用。二十碳五烯酸乙酯、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在体内水解代谢形成二十碳五烯酸(EPA),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丁酸甘油酯代谢形成丁酸,可通过与G蛋白偶联受体GPR43结合,减少炎症因子PGE2和白细胞介素的表达量从而发挥抗炎作用。研究结果显示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发挥抗炎作用的成分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并且只有当EPA的含量高于25%以上时,才能发挥显著的抗炎作用,因此优选富含高纯度的EPA组分作为本发明的脂质来源。高纯度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可通过天然来源的鱼油经过酯化后,再经分子蒸馏富集获得。
本发明中,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Omega-3-acid triglycerides)的质量标准符合欧洲药典EP7.0的规定(EP1352,2009),标准中ω-3不饱和脂肪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以甘油酯的形式表示)高于45%,总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高于60%,其中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DPA)的含量很少。
其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Fish oil rich in omega-3acids)可以为符合欧洲药典EP7.0中药品名称为:Fish oil rich in omega-3acids质量标准的规定(EP1912,2011)的鱼油,标准中EPA含量(以甘油酯的形式表示)高于13%,总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高于28%;但优选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中EPA含量高于30%,例如可以为购自KDPHARMA的浓缩鱼油(CONCENTRATED FISH OIL:33%EPA-12%DHA)或者高含量EPA的ω-3浓缩物(OMEGA-3CONCENTRATE:66%EPA-12%DHA)。
二十碳五烯酸乙酯、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和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Omega-3-acid triglycerides)可购自KD PHARMA BEXBACH GMBH;OCEAN NUTRITION CANADA LTD;EPAX NORWAY;或PRONOVA BIOPHARMA等。
进一步研究发现,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DPA)、富含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的海豹油、精制海豹油,海狗油等进入机体代谢形成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具有干扰环氧合酶途径和促进脂氧合酶途径的作用,具有显著降低血小板的反应性和聚集性的作用,从而帮助预防血栓的产生;此外,二十二碳五烯酸进入机体后,显著增加血流时间,显示出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降低动脉栓塞引起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其中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DPA)是人类初乳中才有的不饱和脂肪酸,DPA在人乳和海豹油、海狗油中含量高,是鱼油及各种食物中缺乏的,DPA功效高出EPA的10-20倍,例如DPA清理血管功效为EPA的10倍。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DPA)可购自NU-CHEK。
天然海豹油中含有大约20%~25%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较天然鱼油的含量高得多,天然海豹油中含有5~6%的DPA,而天然鱼油中DPA含量很少;优选精制海豹油中DPA的含量高于10%以上。
从北极海狗中提取的脂肪油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大于25%,其中DPA的含量约为5~7%,其分子结构与人体内的脂肪酸分子结构相似,易于人体吸收。海狗油与鱼油有以下区别:海狗油含有较高成分的DPA,而DPA在鱼油中的含量很少,海狗油中的DPA的含量平均高过鱼油10倍,我们人体血液中多碳不饱和脂肪酸成分中的三分之一是DPA,只有当EPA转变为DPA后,多碳不饱和脂肪酸才发生作用。
鱼油本身DPA含量很少,如市售的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10%)说明书表明的主要成份为:
所以普通的10%鱼油脂肪乳实际不含DPA或含量可以忽略不计,难以发挥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普通的中长链脂肪乳(MCT:LCT=50:50)由于缺乏EPA和DPA,主要作用是提供代谢所需的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经过研究发现,单独含海豹油、海狗油的脂肪乳并无显著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不包含在本发明内容中。
本发明在深入研究后明确了EPA和DPA等不同组分的生理作用,进而将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如能在体内水解代谢形成二十碳五烯酸(EPA)的脂质,与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如能进入机体代谢形成二十二碳五烯酸的脂质,有效复配,提供了一种具有显著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供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
EPA、DPA的含量可参照欧洲药典EP7.0中有关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Omega-3-acid triglycerides)的质量标准检测,也可参考GB28404-2012中测定EPA、DPA的方法检测。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脂肪制剂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中含有具有抗炎功效的脂质,其在血浆酯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肪酸,通过与花生四烯酸竞争或是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同时,调节机体免疫,有效发挥抗炎作用。此外,还可为机体提供脂肪酸营养支持。
(2)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中含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干扰环氧合酶途径和促进脂氧合酶途径的作用,降低血小板的反应性和聚集性的作用,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3)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中含有能够快速水解和快速跨越线粒体膜的中链脂肪酸甘油酯。中链脂肪酸甘油酯与长链甘油三酯相比能在血浆中酯酶的作用下快速水解并与白蛋白结合,直接通过门静脉转运到肝,不需要形成乳 糜微粒,参与外周循环。另外,中链脂肪酸不依赖肉毒碱而直接进入肝细胞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氧化迅速完全,吸收速度比长链脂肪酸快四倍,可迅速补充能量。同时,不易在脂肪组织和肝组织中蓄积,避免产生脂质过载综合症。
(4)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可以通过炎症部位的EPR(Enhance Permeability andRetention)效应对病变组织产生被动靶向性,提高抗炎治疗效果。
本发明所述静脉脂肪乳剂是胃肠道外施用的营养药物制剂,临床上用于患有过度炎症或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血栓病,心肌炎,动脉硬化)或风湿性关节炎或肠易激综合症和肠炎或者癌症患者。本发明所述脂肪乳剂用于炎症患者,竞争抑制花生四烯酸的生成,同时对胃肠黏膜无刺激,同时具有预防胃肠道出血和胃溃疡的功效。本发明所述脂肪乳剂用于心血管疾病以及高危血栓形成的患者时,显著增加血流时间,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大鼠静脉给予不同制剂后气囊液中PGE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2为大鼠静脉给予不同制剂后气囊液中LTB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3为不同实施例制剂对胶原质(a)和花生四烯酸(b)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图(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所述二十碳五烯酸乙酯、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丁酸甘油酯、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和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DPA)、富含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的海豹油、精制海豹油和海狗油均可商购获得,如可购自:KD PHARMA BEXBACH GMBH,OCEAN NUTRITION CANADALTD,EPAX NORWAY,PRONOVA BIOPHARMA等;中链甘油三酸酯可购自上海元吉化工有限公司,以下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制剂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10g,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15g,中链甘油三酸酯95g,大豆油80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400mg,油酸300mg,α-生育酚1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2g精制蛋黄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25g丙三醇溶于760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以氢氧化钠调pH为7.0~9.0(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至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5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2
将ω-3脂肪酸甘油酯20g,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50g,橄榄油20g,中链甘油三酸酯100g,油酸300mg,α-生育酚2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5g大豆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丙三醇20g,油酸钠300mg溶于764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调pH为6.5~8.5(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2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3
将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15g,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20g,中链甘油三酸酯100g,大豆油60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400mg,油酸300mg,α-生育酚1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7g精制蛋黄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25g丙二醇溶于760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以氢氧化钠调pH为7.0~9.0(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至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 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5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4
将ω-3脂肪酸甘油酯50g,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70g,中链甘油三酸酯80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400mg,油酸300mg,α-生育酚1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0g精制蛋黄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25g丙三醇溶于760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以氢氧化钠调pH为7.0~9.0(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至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5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5
将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EPA≥30%)150g,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50g,油酸300mg,α-生育酚2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5g大豆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丙三醇20g,油酸钠300mg溶于764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调pH为6.5~8.5(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2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6
将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50g,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50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400mg,α-生育酚1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5g精制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丙二醇10g,EDTA-2Na50mg溶于880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调pH为8.5~9.5(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15℃下高温灭菌30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7
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100g,富含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的海豹油100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40g氢化蛋黄卵磷脂,10g PEG衍生化磷脂酰乙醇胺,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丙三醇50g,溶于700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调pH为7.0~9.0(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8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8
将ω-3脂肪酸甘油酯200g,精制海豹油5g,中链甘油三酸酯5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00mg,油酸300mg,α-维生素E3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30g精制蛋黄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丙三醇30g溶于728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调pH为7.5~9.5(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8微米的微孔滤膜,115℃下高温灭菌10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9
将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EPA≧66%)100g,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10g,丁酸甘油酯10g,中链甘油三酸酯80g,维生素E1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0g精制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甘露醇25g溶于764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 的初乳;调pH为6.5~8.5(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8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0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10
将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EPA≧13%)300g,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1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400mg,油酸300mg,α-生育酚1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24g精制蛋黄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25g山梨醇溶于600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以氢氧化钠调pH为7.0~9.0(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至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5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实施例11
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50g,海狗油150g,油酸300mg,α-生育酚2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5g大豆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丙三醇40g,油酸钠300mg溶于744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调pH为6.5~8.5(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2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对比实施例1
将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8g,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0.5g,中链甘油三酸酯100g,α-生育酚2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8g蛋黄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丙三醇25g,油酸钠300mg溶于764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调pH为6.5~ 8.5(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0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对比实施例2
将ω-3脂肪酸甘油酯20g,橄榄油20g,中链甘油三酸酯100g,油酸300mg,α-生育酚2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5g大豆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丙三醇20g,油酸钠300mg溶于764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调pH为6.5~8.5(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2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对比实施例3
将海狗油20g,橄榄油20g,中链甘油三酸酯100g,油酸300mg,α-生育酚200mg,加入到一容器中,预热至约60~70℃,加入15g大豆卵磷脂,剧烈搅拌至分散均匀,作为油相。将丙三醇20g,油酸钠300mg溶于764g水中,作为水相。在10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5~10分钟,均匀分散后形成乳白色的初乳;调pH为6.5~8.5(调节脂肪乳剂的总重量为1000g),转移到高压乳匀机内,于10000~15000Psi压力下均质6~10次,取样测定粒径至平均粒径达0.5微米以下,通过0.45微米的微孔滤膜,121℃下高温灭菌12min,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对比实施例4
处方:海豹油20%,乳化剂1.8%(其中蛋黄卵磷脂和泊洛沙姆188F-68质量比为1.0:1.0),油酸0.25%,甘油2.25%,其余为注射用水。
制备工艺:卵磷脂加入水相中分散,再加入油相制备初乳;氮气保护下,使用Niro-Soavi NS1001L2K型高压均质机,60MPa压力均质8次,灌封,121℃ 下高温灭菌15min,即得。
体内实施例
消除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
(1)取SD大鼠随机分组,每组5只,在其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形成皮下气囊,将2mg胎牛血清白蛋白溶于4mL灭菌的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注入气囊内,制作成气囊炎型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中长链脂肪乳(中链脂肪乳:长链脂肪乳,即MCT:LCT=50:50)(按照参考文献“廖颂明,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第17卷第3期,2001年9月”的方法制备),10%鱼油脂肪乳(购自费森尤斯卡比公司),实施例1-11和对比实施例1-4制备的注射用脂肪乳剂。于给药后预设时间取炎症气囊内液体,样品经处理后,测定炎症液体中的前列腺素PGE2和白三烯LTB4
结果表明,实施例1-11注射用脂肪乳剂均显著降低了前列腺素PGE2和白三烯LTB4的浓度,为制剂降低炎症反应提供了基础,对比实施例1-4注射用脂肪乳剂无明显降低前列腺素PGE2和白三烯LTB4的作用。其中实施例1、2与中长链脂肪乳、10%鱼油脂肪乳的结果见图1、图2。
(2)取Wistra大鼠随机分组,每组6只,在其右足掌下注射卡拉胶生理盐水溶液,制作足部肿胀炎型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中长链脂肪乳(中链脂肪乳:长链脂肪乳,即MCT:LCT=50:50)(按照参考文献“廖颂明,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第17卷第3期,2001年9月”的方法制备),10%鱼油脂肪乳,实施例1-11和对比实施例1-4制备的注射用脂肪乳剂。于给药后预设时间测定大鼠足部体积,计算不同组大鼠的炎症抑制率。
实验结果显示,炎症大鼠静脉注射中长链脂肪乳、10%鱼油脂肪乳和对比实施例1-4制备的脂肪乳剂后,对其炎症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实施例1-11注射用脂肪乳剂的炎症抑制率在50%-80%之间,均可显著降低大鼠的炎症反应。表1列出实施例1-11和对比实施例1-4制备的脂肪乳剂与中长链脂肪乳、10%鱼油脂肪乳制剂的炎症抑制率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实施例1-11可显著降低大鼠的炎症反应,且实施例7的制剂作用更强。
表1不同实验组炎症抑制率试验结果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
洗净的家兔血小板制备:从加入抗凝剂的家兔血液中获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向其中加入十分之一体积的1%EDTA,2300转离心10分钟,接着8000转离心15分钟,将血小板从血浆中沉淀出来,接着用含有0.35%胎牛血清蛋白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缓冲液清洗两遍后,再用Hepes缓冲液将血小板重新悬浮。
血小板聚集实验:分别使用实施例1-11组和对比实施例1-4组、中长链脂肪乳、10%鱼油脂肪乳制剂对洗净的血小板(浓度为5×108个/ml)在37℃条件下孵育2min,再用胶原质和花生四烯酸刺激作用3min。血小板聚集状态通过凝集器记录测定。
结果表明,实施例1-11注射用脂肪乳剂均显著降低了血小板的聚集,对比实施例1-4组注射用脂肪乳剂、中长链脂肪乳、10%鱼油脂肪乳不能显著 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其中实施例1、2、3的试验结果见图3,结果显示实施例1,2和3注射用乳剂均显著降低了血小板的聚集,且实施例2的作用更强。

Claims (17)

1.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所述脂肪乳剂包含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1.5-20重量%、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0.5-10重量%、乳化剂0.5-5重量%、多元醇1-5重量%和除所述乳化剂和所述多元醇之外的药用辅料,其中所述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为能在体内代谢形成二十碳五烯酸或丁酸的脂质,选自二十碳五烯酸乙酯、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丁酸甘油酯、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的含量高于13%的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和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的含量高于25%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为能在体内代谢形成二十二碳五烯酸的脂质,选自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含量在10重量%以上的富含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的海豹油和精制海豹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基于脂肪乳剂的总重量,该脂肪乳剂中含有:
1.5-20重量%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
1-7重量%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
1-4重量%的乳化剂;
1-5重量%的多元醇;
和除所述乳化剂和所述多元醇之外的药用辅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基于脂肪乳剂的总重量,该脂肪乳剂中含有:
2-15重量%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
1.5-5重量%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
1-3重量%的乳化剂;
2-4重量%的多元醇;
和除所述乳化剂和所述多元醇之外的药用辅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质选自二十碳五烯酸乙酯、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的含量高于13%的富含二十碳五烯酸酯的鱼油和二十碳五烯酸甘油酯的含量高于25%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脂质选自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含量在10重量%以上的精制海豹油和二十二碳五烯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天然磷脂或合成磷脂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卵磷脂、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卵磷脂、双肉豆蔻磷脂酸胆碱、双肉豆蔻磷脂酰甘油、二油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酸、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PEG衍生化磷脂酰乙醇胺和PEG衍生化磷脂酰丝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和PEG衍生化磷脂酰乙醇胺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甘露醇、山梨醇,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丙三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所述乳化剂和所述多元醇之外的药用辅料选自长链脂肪酸甘油酯、中链脂肪酸甘油酸酯、辅助乳化剂、pH调节剂、金属离子络合剂和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脂肪酸甘油酯选自花生油、红花油、蓖麻油、棉籽油、大豆油和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中链脂肪酸甘油酸酯的脂肪酸链长为C6-C14,选自辛酸和癸酸甘油酯、椰子油和棕榈仁油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辅助乳化剂选自油酸、油酸钠、司盘和吐温80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pH调节剂选自各类缓冲盐体系;
所述金属离子络合剂选自乙二铵四乙酸和乙二铵四乙酸二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抗氧化剂选自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维生素C、抗坏血酸棕榈酸酯、α-维生素E、γ-维生素E、混合α-维生素E和γ-维生素E的天然提取物和α-生育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链脂肪酸甘油酸酯的主要脂肪酸碳链中含碳数为8和10,其中C8和C10的脂肪酸总含量高于95.0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选自柠檬酸-柠檬酸钠、醋酸-醋酸钠、磷酸盐、NaOH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脂肪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或α-维生素E。
1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乳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油溶性成分加入到油性基质中,预热;水溶性成分加入到注射用水中,预热;在定子转子搅拌下,将预热后的油相与水相混合均匀,再将混匀的初乳经过高压均质机,制备乳剂,对过滤后乳剂在115℃~121℃条件下灭菌,所得的脂质乳剂制剂灌封于输液瓶中,充氮气,即得。
17.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乳剂在用于制备治疗和预防炎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CN201310751600.7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047397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1600.7A CN104739763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1600.7A CN104739763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9763A CN104739763A (zh) 2015-07-01
CN104739763B true CN104739763B (zh) 2018-12-11

Family

ID=5358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1600.7A Active CN104739763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97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0286A (zh) * 2020-04-01 2020-09-11 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人血清内中长链脂肪酸的方法
CN116407543A (zh) * 2021-12-29 2023-07-11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Epa-ee纳米脂质组合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49430A (zh) * 2023-06-02 2023-08-08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亚油酸制剂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2712A (zh) * 2005-12-09 2008-11-26 药物技术公司 静脉内必需脂肪酸乳液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83960A (ko) * 2002-11-22 2005-08-26 닛폰 스이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도 불포화 지방산, 그 염, 또는 그 에스테르를 함유하는외용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2712A (zh) * 2005-12-09 2008-11-26 药物技术公司 静脉内必需脂肪酸乳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9763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8978B (zh) 血脂异常症的改善或治疗药
JP5860704B2 (ja) 水中オメガ−3強化された魚油型非経口栄養エマルション
US5925669A (en) Carrier compositions for anti-neoplastic drugs
MX2011002640A (es) Capsula de polisacarido que comprende una emulsion que contiene aceite de acido graso.
CA2996724C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urolithin compounds
JP2002508336A (ja) 構造化グリセリドを用いた脂溶性化合物の吸収および輸送の促進方法
BRPI0619598A2 (pt) composição de emulsão intravenosa de ácido graxo essencial e métodos de administração da mesma
JPH08500332A (ja) 炎症性疾患の治療のための非経口的に投与される医薬を調製するためのエマルジョンの使用
JPS59172416A (ja) 脂肪輸液
WO2005061684A1 (ja) 油脂組成物
JPS61500432A (ja) 易吸収性脂肪酸エマルシヨン
CN104739763B (zh)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ia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3 LCPUFA-enriched phospholipids in the form of liposomes and emulsions
WO2022061870A1 (zh) 维生素k2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194919B (zh) 沙棘籽油脂肪乳注射液及制备工艺
JPH04290821A (ja) 液体栄養副作用の予防方法またはそれに用いる薬剤の製造方法
CN101991535A (zh) Dha酯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及其制造方法
EP3099289B1 (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epa and dha triglycerides for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JP4394174B2 (ja) 炎症性腸疾患治療剤
CN103859395B (zh) 一种高吸收率的辅酶q10的自乳化释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JP5824509B2 (ja) 経腸栄養剤
CN105939706A (zh) 用于肠胃外给药的包含epa乙酯和dha乙酯的组合物
CN103211761A (zh) 一种具有胃粘膜保护作用沙棘籽油口服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Herrera et al. Emergence of new injectable lipid emulsions in the USA: guidance for pediatric clinicians
Broadhurst et al. Evening primrose oil: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9

Address after: 518057 Jian Kang Y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17 Langsh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ankangy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aib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555 Zhangjiang Road, Zhangjiang,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Haib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Assignee: Ningbo ningrong Biological Medicine Co., Ltd.

Assignor: Health Yu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Shenzhen Seasi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99000008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travenous injection lipid emulsion having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thrombosis functions as well a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906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