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0144A - 一种检测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0144A
CN104730144A CN201510070343.XA CN201510070343A CN104730144A CN 104730144 A CN104730144 A CN 104730144A CN 201510070343 A CN201510070343 A CN 201510070343A CN 104730144 A CN104730144 A CN 104730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ensor
sensor unit
drive coil
magnetic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03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金立
袁英民
李小丽
李正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ampus of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ampus of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ampus of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ampus of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5100703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30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0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0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传感器壳盖、传感器壳身、第一传感器单元、第二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壳盖与传感器壳身通过胶接固连在一起;第一传感器单元和第二传感器单元设置在传感器壳身内的两处隔离开来的阶梯孔内;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两个圆柱型线圈相邻的结构,一个线圈单独激励与另一个线圈单独接收,两线圈相对独立的工作方式,并在每个线圈的外围贴上一层屏蔽罩,以便减小外界的电磁干扰以及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提高了信噪比,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可靠性。本发明制作的传感器成功解决了飞机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缺陷的检测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海水、潮湿的海洋大气给飞机结构件,特别是对构成飞机主要结构的铝合金件造成严重的影响。多年来沿海机场飞机的蒙皮、大梁、桁条等结构件产生了大量的、严重的腐蚀损伤,这不但影响了飞机的使用寿命,还给飞机的飞行安全造成了诸多的隐患,甚至严重影响了飞行任务的完成为保障飞机的完好率。目前检测飞机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缺陷的方法中,由于射线法存在防护放射源问题,使用不方便;超声测厚可满足测量精度要求,但是由于空气的声阻大,超声波很难通过固气、气固界面,无法进行多层结构中空气层的厚度单侧非接触测量,此外超声检测的厚度过小则影响检测精度;激光跟踪法难以应用于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检测中;而红外热象法仅适用于检测表面、近表面较大面积的腐蚀,难以发现较小的、深层的腐蚀,其检测灵敏度较低。
相比之下,涡流检测方法具有其它检测方法不具备的优势,如灵敏度高、适用于所有导电材料、造价低、不需要耦合剂以及可用于高温、薄管、细线和内空表面等其它检测方法难以进行检测的特殊场合等优点,但是涡流透入进被检试件内的深度与激励电流的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频率越大,被检试件内部的缺陷越不容易被检测出来,所以现已知存在的涡流检测传感器,大多用于检测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若想要检测飞机多层结构的内层缺陷,就要降低激励电流的频率,然而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激励电流频率越低,在被检试件内部产生的涡流强度就越低,这样会降低涡流检测的灵敏度,目前通常采取加大传感器线圈的尺寸与匝数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另外,现已有的涡流传感器通常是采用一个线圈的绝对式传感器,其线圈既作激励源同时又接收信号,在线圈尺寸较大的情况下,绝对式线圈受到自身互感的影响比较大,信噪比较高,使得由飞机上尺寸较小、埋深较深的缺陷而引起的磁场变化被淹没而导致缺陷无法被检测出来,降低检测的灵敏度与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解决飞机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缺陷的检测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壳盖、传感器壳身、第一传感器单元、第二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壳盖与传感器壳身通过胶接固连在一起;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和第二传感器单元设置在传感器壳身内的两处隔离开来的阶梯孔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片,所述第一胶片通过胶接的方式将第一传感器单元封装在传感器壳身的内部;所述第一胶片用于承托和保护第一传感器单元;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胶片,所述第二胶片通过胶接的方式将第二传感器单元封装在传感器壳身的内部;所述第二胶片用于承托和保护第二传感器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包括用于激励的激励线圈,当所述激励线圈被通以交流电后,所述激励线圈在其附近空间内将产生一个磁场,所述磁场使被测件感生出涡流,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性受到被测件导电性能的影响,从而使被测件周围产生一个包含被测件材料信息的变化磁场;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线圈,所述检测线圈在所述变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压,所述感应电压导致检测线圈的阻抗变化,通过测定检测线圈的阻抗变化可以获得包括被测件的材料信息;所述传感器壳盖上还设有接线柱插孔,激励线圈起始线、激励线圈终止线、检测线圈起始线以及检测线圈终止线都从所述接线柱插孔处引出并与接线柱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其中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单元还包括第一线圈骨架和第一磁芯;所述激励线圈绕制在第一线圈骨架的外廓槽处;所述第一磁芯设置于第一线圈骨架的通孔内;所述第一磁芯的形状为圆柱状,高度略高于第一线圈骨架,直径稍小于通孔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的第二传感器单元还包括第二线圈骨架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线圈骨架和第一线圈骨架的结构形状、材料完全一样;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一磁芯的结构形状、材料完全一样;所述检测线圈的匝数等于所述激励线圈的匝数。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在所述激励线圈的外围设有第一屏蔽罩,在所述检测线圈的外围设有第二屏蔽罩,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的形状为圆筒状,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的材料为铁或者铜,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用于隔离外界的电磁干扰以及第一传感器单元和第二传感器单元以及之间的互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采用漆包铜导线,所述第一线圈骨架和第二线圈骨架的材料选用陶瓷或者尼龙或者塑料或者玻璃钢。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采用的漆包铜导线的线径在0.1mm到0.5mm之间。
作为另一项发明,上述涡流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第一线圈骨架和第二线圈骨架:两个线圈骨架起支撑线圈的作用,第一线圈骨架和第二线圈骨架的材料选用尼龙;
步骤二,将激励线圈绕制到第一线圈骨架上,将检测线圈绕制到第二线圈骨架上:所述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采用漆包铜导线,所述漆包铜导线的线径在0.1mm到0.5mm之间;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在绕制过程中要求排列整齐,不得空绕、叠绕和断线;绕制线圈时保证两个线圈的对称性;
步骤三,制作传感器外壳:
所述传感器外壳包括传感器壳盖与传感器壳身,所述传感器壳盖和传感器壳身的材料采用工程塑料或不锈钢;
步骤四,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和第二传感器单元封装到所述传感器壳身中:
在所述第一线圈骨架内插入第一磁芯,在所述第二线圈骨架内插入第二磁芯,之后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与第二传感器单元放置于所述传感器壳身的阶梯孔中,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片,所述第一胶片通过胶接的方式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封装在所述传感器壳身的内部;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胶片,所述第二胶片通过胶接的方式将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封装在所述传感器壳身的内部;
步骤五,将激励线圈起始线、激励线圈终止线、检测线圈起始线和检测线圈终止线都从所述传感器壳盖上的接线柱插孔处引出并与接线柱相连。
作为改进,其中所述的步骤五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激励线圈起始线、激励线圈终止线、检测线圈起始线和检测线圈终止线全部分开,并用胶带将其分开贴于传感器壳盖上,避免互相缠绕导致短路,每根漆包铜导线留约10cm左右,剪去多余长度,在每根漆包铜导线的线头处用刀片刮掉漆膜,使其导电;
然后使用带有4个接线柱的传感器线缆接线头,将其固定于所述接线柱插孔处,将所述激励线圈起始线与所述传感器线缆接线头中某一个接线柱用电烙铁涂锡焊牢,此接线柱与涡流检测仪器电路的激励源相接;
将所述检测线圈起始线与所述传感器线缆接线头中某另一个接线柱用电烙铁涂锡焊牢,该接线柱与涡流检测仪器电路的接收源相接;
之后将所述激励线圈终止线与检测线圈终止线相连接并与所述传感器线缆接线头中剩余两个接线柱中的一个用电烙铁涂锡焊牢,此接线柱与涡流检测仪器电路的接地端相接;在漆包铜导线与各接线柱焊接处套上一节热塑管,以避免短路;
最后,将所述传感器壳盖与所述传感器壳身用胶水封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两个圆柱型线圈相邻的结构,一个线圈单独激励与另一个线圈单独接收,两线圈相对独立的工作方式,并在每个线圈的外围贴上一层屏蔽罩,以便减小外界的电磁干扰以及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提高了信噪比,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可靠性。本发明所制作的传感器成功解决了飞机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缺陷的检测问题,使得飞机上尺寸较小、埋深较深的缺陷可以被检测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涡流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线圈骨架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线圈骨架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线圈骨架绕制线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传感器壳身的结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截面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传感器壳盖的结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A-A截面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涡流传感器在检测飞机三层铝合金蒙皮内层腐蚀缺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8所示为一种涡流传感器及其各部件示意图,如图1所示,涡流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盖1、传感器壳身2、第一传感器单元3、第二传感器单元4;所述传感器壳盖1与传感器壳身2通过胶接固连在一起;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和第二传感器单元4设置在传感器壳身2内的两处隔离开来的阶梯孔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片34,所述第一胶片34通过胶接的方式将第一传感器单元3封装在传感器壳身2的内部;第一胶片34用于承托和保护第一传感器单元3;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胶片44,所述第二胶片44通过胶接的方式将第二传感器单元4封装在传感器壳身2的内部;第二胶片44用于承托和保护第二传感器单元4;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激励电流频越低时,被测试件内部感生的涡流强度就越小,其检测灵敏度就越低,为了提高涡流检测的灵敏度,保证检测的可靠性,本发明改进涡流检测传感器线圈的结构,采用两个圆柱型线圈相邻的结构,一个线圈单独激励与另一个线圈单独接收。如图1所示,第一传感器单元3包括用于激励的激励线圈3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所述激励线圈32被通以交流电后,所述激励线圈32在其附近空间内将产生一个磁场,所述磁场使被测件感生出涡流,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性受到被测件导电性能的影响,从而使被测件周围产生一个包含被测件材料信息的变化磁场;
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4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线圈42,所述检测线圈42在所述变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压,所述感应电压导致检测线圈42的阻抗变化,通过测定检测线圈42的阻抗变化可以获得包括被测件的材料信息;例如,被测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被测材料内有无不连续缺陷等。
如图1、4所示,所述传感器壳盖1上还设有接线柱插孔11,激励线圈起始线321、激励线圈终止线322、检测线圈起始线421以及检测线圈终止线422都从所述接线柱插孔11处引出并与涡流检测仪器的接线柱相连。传感器壳盖1的优选结构如图5和6所示。
如图2、3所示,第一传感器单元3还包括第一线圈骨架33和第一磁芯35;所述激励线圈32绕制在第一线圈骨架33的外廓槽332处;所述第一磁芯35设置于第一线圈骨架33的通孔331内;所述第一磁芯35的形状为圆柱状,高度略高于第一线圈骨架33,直径稍小于通孔331的直径。磁芯直径尺寸应与通孔331相匹配,磁芯太小会降低响检测灵敏度。第二传感器单元4还包括第二线圈骨架43和第二磁芯45;所述第二线圈骨架43和第一线圈骨架33的结构形状、材料完全一样;所述第二磁芯45和第一磁芯35的结构形状、材料以及在线圈骨架中的装配方式都完全一样;激励线圈的匝数和检测线圈的匝数可以不同,作为优选,所述检测线圈42的匝数等于所述激励线圈32的匝数。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线圈骨架绕制线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所述激励线圈32的外围设有第一屏蔽罩31,在所述检测线圈42的外围设有第二屏蔽罩41,第一屏蔽罩31和第二屏蔽罩41的形状为圆筒状,第一屏蔽罩31和第二屏蔽罩41的材料为铁或者铜,第一屏蔽罩31和第二屏蔽罩41用于隔离外界的电磁干扰以及第一传感器单元3和第二传感器单元4以及之间的互感。
激励线圈32和检测线圈42采用漆包铜导线,所述第一线圈骨架33和第二线圈骨架43的材料选用陶瓷或者尼龙或者塑料或者玻璃钢。线圈骨架起支撑线圈的作用,一般选材的原则是要求材料的强度高、温度系数小、加工方便。线圈骨架可选择陶瓷、尼龙、塑料或玻璃钢等。本实施例可优选尼龙,尼龙的膨胀系数小、耐热耐压、不易变形不易碎,而且易加工,是较理想的线圈骨架制作材料。作为优选,激励线圈32和检测线圈42采用的漆包铜导线的线径在0.1mm到0.5mm之间。
一种的涡流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第一线圈骨架33和第二线圈骨架43:两个线圈骨架起支撑线圈的作用,第一线圈骨架33和第二线圈骨架43的材料选用尼龙;
步骤二,将激励线圈32绕制到第一线圈骨架33上,将检测线圈42绕制到第二线圈骨架43上:所述激励线圈32和检测线圈42采用漆包铜导线,所述漆包铜导线的线径在0.1mm到0.5mm之间;激励线圈32和检测线圈42在绕制过程中要求排列整齐,不得空绕、叠绕和断线;绕制线圈时保证两个线圈的对称性;
以激励线圈32的绕制为例,将第一线圈骨架33固定在绕线器上,之后将绕线机刻度盘的指数调零,将线圈的一端用透明胶带固定在绕线机上,这是激励线圈起始线321,之后将所述激励线圈起始线321从第一线圈骨架33的槽333处引入,所述激励线圈起始线321紧贴槽333的槽壁并随着绕线机转动。绕线过程中要注意每圈之间尽量紧密,不要留空隙,也不要重叠。由于导线较细,手指捏导线时用力要适当,用力太大细线容易断开,用力太小会造成绕线松散,排列不紧密。这样往复绕线,直至绕到设计要求的匝数,再将漆包铜导线从第一线圈骨架33的槽333处引出,这是激励线圈终止线322。
激励线圈终止线322要用透明胶带固定后才能放手,以保持导线的紧密性。然后用胶水涂在线圈上的终止线处,待胶水凝固后,可将激励线圈终止线322剪断,并在激励线圈起始线321和激励线圈终止线322上作标记,以便区分。最后用透明胶带贴在线圈外面一层作为保护。这样,一个涡流检测传感器线圈就做成了。
检测线圈42的绕制方法与激励线圈32的一样。
步骤三,制作传感器外壳:
所述传感器外壳包括传感器壳盖1与传感器壳身2,所述传感器壳盖1和传感器壳身2的材料采用工程塑料或不锈钢;传感器外壳可对内部的线圈等元件起到保护作用,要求材料的强度高、耐磨、加工方便,可以使用工程塑料或者不锈钢等。传感器壳盖1的结构如图5和6所示,传感器壳身2的结构如图7和8所示。
步骤四,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和第二传感器单元4封装到所述传感器壳身2中:
在所述第一线圈骨架33内插入第一磁芯35,在所述第二线圈骨架43内插入第二磁芯45,之后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与第二传感器单元4放置于所述传感器壳身2的阶梯孔中,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片34,所述第一胶片34通过胶接的方式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封装在所述传感器壳身2的内部;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胶片44,所述第二胶片44通过胶接的方式将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4封装在所述传感器壳身2的内部;
步骤五,将激励线圈起始线321、激励线圈终止线322、检测线圈起始线421和检测线圈终止线422都从所述传感器壳盖1上的接线柱插孔11处引出并与接线柱相连。
作为优选,步骤五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激励线圈起始线321、激励线圈终止线322、检测线圈起始线421和检测线圈终止线422全部分开,并用胶带将其分开贴于传感器壳盖1上,避免互相缠绕导致短路,每根漆包铜导线留约10cm左右,剪去多余长度,在每根漆包铜导线的线头处用刀片刮掉漆膜,使其导电;
然后使用带有4个接线柱的传感器线缆接线头,将其固定于所述接线柱插孔11处,将所述激励线圈起始线321与所述传感器线缆接线头中某一个接线柱用电烙铁涂锡焊牢,此接线柱与涡流检测仪器电路的激励源相接;
将所述检测线圈起始线421与所述传感器线缆接线头中某另一个接线柱用电烙铁涂锡焊牢,该接线柱与涡流检测仪器电路的接收源相接;
之后将所述激励线圈终止线322与检测线圈终止线422相连接并与所述传感器线缆接线头中剩余两个接线柱中的一个用电烙铁涂锡焊牢,此接线柱与涡流检测仪器电路的接地端相接;在漆包铜导线与各接线柱焊接处套上一节热塑管,以避免短路;
最后,将所述传感器壳盖1与所述传感器壳身2用胶水封装。
图9所示的是本发明的涡流传感器100在检测飞机三层铝合金蒙皮结构400的缺陷200时的示意图,扫查方向300如图所示。本发明采用两个圆柱型线圈相邻的结构,一个线圈单独激励与另一个线圈单独接收,两线圈相对独立的工作方式,并在每个线圈的外围贴上一层屏蔽罩,以便减小外界的电磁干扰以及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提高了信噪比,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可靠性。经实验,所制作的传感器成功解决了飞机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缺陷的检测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提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壳盖(1)、传感器壳身(2)、第一传感器单元(3)、第二传感器单元(4);
所述传感器壳盖(1)与传感器壳身(2)通过胶接固连在一起;
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和第二传感器单元(4)设置在传感器壳身(2)内的两处隔离开来的阶梯孔内;
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片(34),所述第一胶片(34)通过胶接的方式将第一传感器单元(3)封装在传感器壳身(2)的内部;所述第一胶片(34)用于承托和保护第一传感器单元(3);
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胶片(44),所述第二胶片(44)通过胶接的方式将第二传感器单元(4)封装在传感器壳身(2)的内部;所述第二胶片(44)用于承托和保护第二传感器单元(3);
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包括用于激励的激励线圈(32),当所述激励线圈(32)被通以交流电后,所述激励线圈(32)在其附近空间内将产生一个磁场,所述磁场使被测件感生出涡流,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性受到被测件导电性能的影响,从而使被测件周围产生一个包含被测件材料信息的变化磁场;
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4)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线圈(42),所述检测线圈(42)在所述变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压,所述感应电压导致检测线圈(42)的阻抗变化,通过测定检测线圈(42)的阻抗变化可以获得包括被测件的材料信息;
所述传感器壳盖(1)上还设有接线柱插孔(11),激励线圈起始线(321)、激励线圈终止线(322)、检测线圈起始线(421)以及检测线圈终止线(422)都从所述接线柱插孔(11)处引出并与接线柱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单元(3)还包括第一线圈骨架(33)和第一磁芯(35);所述激励线圈(32)绕制在第一线圈骨架(33)的外廓槽(332)处;所述第一磁芯(35)设置于第一线圈骨架(33)的通孔(331)内;所述第一磁芯(35)的形状为圆柱状,高度略高于第一线圈骨架(33),直径稍小于通孔(331)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传感器单元(4)还包括第二线圈骨架(43)和第二磁芯(45);所述第二线圈骨架(43)和第一线圈骨架(33)的结构形状、材料完全一样;所述第二磁芯(45)和第一磁芯(35)的结构形状、材料完全一样;所述检测线圈(42)的匝数等于所述激励线圈(32)的匝数。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所述的一种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励线圈(32)的外围设有第一屏蔽罩(31),在所述检测线圈(42)的外围设有第二屏蔽罩(41),第一屏蔽罩(31)和第二屏蔽罩(41)的形状为圆筒状,第一屏蔽罩(31)和第二屏蔽罩(41)的材料为铁或者铜,第一屏蔽罩(31)和第二屏蔽罩(41)用于隔离外界的电磁干扰以及第一传感器单元(3)和第二传感器单元(4)以及之间的互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线圈(32)和检测线圈(42)采用漆包铜导线,所述第一线圈骨架(33)和第二线圈骨架(43)的材料选用陶瓷或者尼龙或者塑料或者玻璃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线圈(32)和检测线圈(42)采用的漆包铜导线的线径在0.1mm到0.5mm之间。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第一线圈骨架(33)和第二线圈骨架(43):两个线圈骨架起支撑线圈的作用,第一线圈骨架(33)和第二线圈骨架(43)的材料选用尼龙;
步骤二,将激励线圈(32)绕制到第一线圈骨架(33)上,将检测线圈(42)绕制到第二线圈骨架(43)上:所述激励线圈(32)和检测线圈(42)采用漆包铜导线,所述漆包铜导线的线径在0.1mm到0.5mm之间;激励线圈(32)和检测线圈(42)在绕制过程中要求排列整齐,不得空绕、叠绕和断线;绕制线圈时保证两个线圈的对称性;
步骤三,制作传感器外壳:
所述传感器外壳包括传感器壳盖(1)与传感器壳身(2),所述传感器壳盖(1)和传感器壳身2的材料采用工程塑料或不锈钢;
步骤四,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和第二传感器单元(4)封装到所述传感器壳身(2)中:
在所述第一线圈骨架(33)内插入第一磁芯(35),在所述第二线圈骨架(43)内插入第二磁芯(45),之后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与第二传感器单元(4)放置于所述传感器壳身(2)的阶梯孔中,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片(34),所述第一胶片(34)通过胶接的方式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3)封装在所述传感器壳身(2)的内部;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胶片(44),所述第二胶片(44)通过胶接的方式将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4)封装在所述传感器壳身(2)的内部;
步骤五,将所述激励线圈起始线(321)、激励线圈终止线(322)、检测线圈起始线(421)和检测线圈终止线(422)都从所述传感器壳盖(1)上的接线柱插孔(11)处引出并与接线柱相连。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流传感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步骤五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激励线圈起始线(321)、激励线圈终止线(322)、检测线圈起始线(421)和检测线圈终止线(422)全部分开,并用胶带将其分开贴于传感器壳盖(1)上,避免互相缠绕导致短路,每根漆包铜导线留约10cm左右,剪去多余长度,在每根漆包铜导线的线头处用刀片刮掉漆膜,使其导电;
然后使用带有4个接线柱的传感器线缆接线头,将其固定于所述接线柱插孔(11)处,将所述激励线圈起始线(321)与所述传感器线缆接线头中某一个接线柱用电烙铁涂锡焊牢,此接线柱与涡流检测仪器电路的激励源相接;
将所述检测线圈起始线(421)与所述传感器线缆接线头中某另一个接线柱用电烙铁涂锡焊牢,该接线柱与涡流检测仪器电路的接收源相接;
之后将所述激励线圈终止线(322)与检测线圈终止线(422)相连接并与所述传感器线缆接线头中剩余两个接线柱中的一个用电烙铁涂锡焊牢,此接线柱与涡流检测仪器电路的接地端相接;在漆包铜导线与各接线柱焊接处套上一节热塑管,以避免短路;
最后,将所述传感器壳盖(1)与所述传感器壳身(2)用胶水封装。
CN201510070343.XA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检测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4730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0343.XA CN104730144A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检测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0343.XA CN104730144A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检测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0144A true CN104730144A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5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0343.XA Pending CN104730144A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检测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0144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0430A (zh) * 2015-11-24 2016-04-20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锡青铜二次重熔层近表面疏松埋深的涡流检测方法
CN105737934A (zh) * 2016-02-22 2016-07-06 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钠液位检测装置
CN105784763A (zh) * 2016-05-05 2016-07-2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磁芯环绕线圈结构的感应热像无损检测装置
CN105784839A (zh) * 2016-03-18 2016-07-20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金属容器表面微小缺陷检测装置
CN106353399A (zh) * 2016-10-31 2017-01-25 天津因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涡流检测线圈安装装置
CN106370722A (zh) * 2016-10-31 2017-02-01 天津因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管道脉冲涡流检测线圈固定器
CN112345634A (zh) * 2020-11-20 2021-02-0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燃机带涂层透平叶片基体裂纹涡流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2345632A (zh) * 2020-11-20 2021-02-0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型燃机带涂层透平叶片基体裂纹涡流检测探头及制作方法
CN114136201A (zh) * 2021-12-30 2022-03-04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光学透明导电介质材料的电涡流探头及薄膜厚度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14428111A (zh) * 2021-12-13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涡流检测传感器外壳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3782A (en) * 1992-12-24 1994-06-29 Hocking Ndt Limited Eddy current flaw detection of sheet metal adjacent fasteners
CN101793869A (zh) * 2008-12-24 2010-08-04 码科泰克株式会社 涡流探伤方法和涡流探伤装置
JP2011117872A (ja) * 2009-12-04 2011-06-16 Toshiba Corp 渦電流探傷プローブ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渦電流探傷試験装置
US20110148404A1 (en) * 2006-06-30 2011-06-23 Akira Nishimiz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length of defect in eddy current testing
CN103018323A (zh) * 2012-12-07 2013-04-03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铝合金多层复合板螺栓孔裂纹缺陷在役电磁检测装置
JP2014077731A (ja) * 2012-10-11 2014-05-01 Toshiba Corp 渦電流探傷装置および渦電流探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3782A (en) * 1992-12-24 1994-06-29 Hocking Ndt Limited Eddy current flaw detection of sheet metal adjacent fasteners
US20110148404A1 (en) * 2006-06-30 2011-06-23 Akira Nishimiz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length of defect in eddy current testing
CN101793869A (zh) * 2008-12-24 2010-08-04 码科泰克株式会社 涡流探伤方法和涡流探伤装置
JP2011117872A (ja) * 2009-12-04 2011-06-16 Toshiba Corp 渦電流探傷プローブ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渦電流探傷試験装置
JP2014077731A (ja) * 2012-10-11 2014-05-01 Toshiba Corp 渦電流探傷装置および渦電流探傷方法
CN103018323A (zh) * 2012-12-07 2013-04-03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铝合金多层复合板螺栓孔裂纹缺陷在役电磁检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宝: "专用涡流检测换能器的研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工程科技Ⅱ辑(月刊)》 *
张科红 等: "涡流检测探头的设计应用研究", 《科技创新导报》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0430A (zh) * 2015-11-24 2016-04-20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锡青铜二次重熔层近表面疏松埋深的涡流检测方法
CN105737934A (zh) * 2016-02-22 2016-07-06 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钠液位检测装置
CN105737934B (zh) * 2016-02-22 2019-02-15 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钠液位检测装置
CN105784839A (zh) * 2016-03-18 2016-07-20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金属容器表面微小缺陷检测装置
CN105784763A (zh) * 2016-05-05 2016-07-2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磁芯环绕线圈结构的感应热像无损检测装置
CN105784763B (zh) * 2016-05-05 2018-12-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磁芯环绕线圈结构的感应热像无损检测装置
CN106353399A (zh) * 2016-10-31 2017-01-25 天津因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涡流检测线圈安装装置
CN106370722A (zh) * 2016-10-31 2017-02-01 天津因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管道脉冲涡流检测线圈固定器
CN112345634A (zh) * 2020-11-20 2021-02-0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燃机带涂层透平叶片基体裂纹涡流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2345632A (zh) * 2020-11-20 2021-02-0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型燃机带涂层透平叶片基体裂纹涡流检测探头及制作方法
CN114428111A (zh) * 2021-12-13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涡流检测传感器外壳
CN114136201A (zh) * 2021-12-30 2022-03-04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光学透明导电介质材料的电涡流探头及薄膜厚度测量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0144A (zh) 一种检测多层结构内部腐蚀的涡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90363B (zh) 阵列式多角度螺旋类sh导波电磁超声换能器
CN102183579B (zh) 涡流检测探头
CN108037181B (zh) 一种高压电缆铅封涡流探伤装置及方法
CN103487503A (zh) 一种旋转磁场涡流检测探头
CN106680741A (zh) 一种铁磁材料损伤检测用高灵敏度扫描式低频电磁传感器
CN110193460B (zh) 一种全向型磁集中器式兰姆波电磁声换能器
JPS63109367A (ja) 導電性物体の傷検出センサ
CN112782274A (zh) 一种聚磁式的涡流传感器
CN103018323A (zh) 铝合金多层复合板螺栓孔裂纹缺陷在役电磁检测装置
CN107941904B (zh) 航空金属小径管缺陷内检探头及检测方法
CN113109432A (zh) 一种电缆接头铅封部位脉冲涡流检测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3063740A (zh) 核电站中子通量仪表指套管涡流检测专用探头
CN101813665A (zh) 一种采用对管连接的电涡流探头
CN2708312Y (zh) 一种过油管低频涡流套损检测仪
CN106706753B (zh) 差分式电磁超声传感器及检测系统
CN108344878A (zh) 一种大信号小体积超低温磁电式转速传感器
CN210376233U (zh) 正交旋转电涡流检测系统
US919468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non-conductive coating thickness using eddy currents
CN113777156B (zh) 一种双d聚焦线圈阵列远场涡流探头及其检测方法
CN102087245A (zh) 基于非晶合金的电磁检测传感器
CN113049675B (zh) 一种旋转电磁场管道缺陷分层检测探头及方法
CN109470774A (zh) 基于铝板缺陷检测的超声导波聚焦换能器
US5986452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laws in conductive material
CN210834767U (zh) 一种桥梁拉索在位断裂无损探伤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