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7238B - 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7238B
CN104707238B CN201510104903.9A CN201510104903A CN104707238B CN 104707238 B CN104707238 B CN 104707238B CN 201510104903 A CN201510104903 A CN 201510104903A CN 104707238 B CN104707238 B CN 104707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tosan
inner bag
cavity
circular cavity
sil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49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7238A (zh
Inventor
严敏
胡巧玲
张冯江
郁丽娜
于静
刘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5101049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7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7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7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7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包括底座(2),在所述底座(2)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由大圆形空腔(21)和小圆形空腔(22)组成,大圆形空腔(21)位于小圆形空腔(22)的正上方;硅胶盖组件(4)的下端与大圆形空腔(21)无间隙地相连,在小圆形空腔(22)内设置圆桶状的抗菌涂层内胆(3),导管组件(1)仅与小圆形空腔(22)相连通;所述抗菌涂层内胆(3)的制备方法为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原料由粘土粉体与医用石蜡以100:5~20的质量比混合而得;将原料利用模具制备成所需的圆桶状,经1600~1700℃无压烧结2~4小时,得内胆;在内胆的表层负载抗菌涂层。

Description

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下埋藏式镇痛泵,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背景技术
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主要应用于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是一种理想的、革新的镇痛治疗方案,有着其他镇痛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然而,硬膜外腔留置导管是发生硬膜外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指出如果硬膜外导管的留置时间在两天或三天之内,硬膜外感染的发生率很低,而长时间留置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则会大大增加,甚至能够达到4.3%。另外,硬膜外注药系统也是引起硬膜外脓肿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需长时间留置反复注射药物时,细菌可以通过给药口经硬膜外导管进入硬膜外腔引起局部的感染,增加了硬膜外脓肿发生的几率。许多研究证明经皮反复注射镇痛药物等将皮肤表面细菌带至硬膜外腔而引起污染或感染是长期埋置硬膜外导管相关的感染的主要病因,最常见的病源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样葡萄球菌,且有文献报道多种消毒剂并不能完全杀灭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糖尿病、应用甾类化合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恶性肿瘤、妊娠、HIV病毒感染病人、酒精中毒和肝硬化等)长期留置硬膜外导管发生感染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发生硬膜外感染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发生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引起病人死亡。因此,研制价格低廉、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根据临床需求,进一步完善抗菌性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使之完全国产化,可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课题组前期开发了专利号为200810061215.9的发明《埋入式镇痛泵》,其具有减少患者发生感染几率的优点,但是其事先需要放置抗感染药,因此还是存在着结构较为复杂和使用不便的缺陷。
很早以前人们就意识到银具有抗菌防腐的作用。古代人们用银器净化水和储存食物;1884年德国医生用1%的硝酸银预防新生儿结膜炎。到了近代,银被广泛用于医药行业。磺胺嘧啶银可以治疗烧伤和烫伤;氟化二氨银可以用来防治牙周炎、龋齿和口腔溃疡;硫酸氢银与过氧化氢的复配液可用作皮肤消毒。随着纳米科技的崛起,纳米银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银具有广谱杀菌的作用,在所有金属中银具有很强的抗茵效果。银系抗菌剂具有耐热性、抗菌广谱性等优势,但同时存在较多缺陷,如纳米银的不稳定性,纳米银释放出的银离子,在光照下易转变为氧化银或单质银,不但影响产品的外在质量,也影响了抗菌性能。另外,大量使用纳米银必将使成本提高,限制其应用范围。
壳聚糖是一种绿色环保新材料,其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开发应用前景广阔。壳聚糖具有广谱抗菌性,已被应用到织物的抗菌整理中。尽管如此,因其在pH大于6.5时很难溶解,限制了它的应用。壳聚糖作为抗菌材料,绿色环保、无毒,有抗菌广谱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吸湿性。壳聚糖用作整理剂可抗皱、抗静电等。但壳聚糖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作用持久性不足;抗茵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易致作用物损伤等。
目前已有的纳米银抗菌涂层,多以“top-down”的方法将银以机械方法研磨分散后加入涂料,此方法耗能大效果差,且制备的抗菌涂料中纳米银粒子存在以下缺点:①分散性差(易团聚);②粒径大和粒径分布大(抗菌效果差,相同抗菌能力条件下纳米银加入量需提高,成本高浪费等);③纳米粒子在加入涂料后,由于纳米粒子悬液和涂料本身的pH不相同(悬液中分散剂失效),会导致纳米粒子团聚,使得涂层无抗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由大圆形空腔和小圆形空腔组成,大圆形空腔位于小圆形空腔的正上方;硅胶盖组件的下端与大圆形空腔无间隙地相连,在小圆形空腔内设置圆桶状的抗菌涂层内胆,导管组件仅与小圆形空腔相连通;
所述抗菌涂层内胆的制备方法为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配制原料:
原料由粘土粉体与医用石蜡以100:5~20(较佳为100:13)的质量比混合而得,
粘土粉体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氧化铝40%、氧化硅40%、氧化镁10%和氧化钙10%;
2)、将原料利用模具制备成所需的圆桶状,经1600~1700℃无压烧结2~4小时(较佳为1650℃无压烧结3小时),得内胆(为堇青石多微孔陶瓷内胆);
3)、在内胆的表层(即内胆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负载抗菌涂层,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将1g壳聚糖溶解在80~120ml(较佳为100ml)的浓度为0.2M的醋酸水溶液中,搅拌(约1小时左右)得到壳聚糖溶液;
M即mol/L,下同;
②、于搅拌条件下,向上述壳聚糖酸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05M的硝酸银水溶液0.6mL,持续搅拌(约15mins左右)从而使硝酸银均匀分散;而后加入作为还原剂的浓度为0.2M的硼氢化钠溶液0.2mL,继续搅拌(约0.5~1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
上述步骤①和②中的搅拌转速为600~800r/min;
③、将制备的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以原位生成法定量负载到内胆上。
作为本发明的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的改进:
所述步骤③为:
将内胆(堇青石多微孔陶瓷内胆)放入②中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中浸泡25~35mins(较佳为30mins),然后放入55~65℃烘箱保温(干燥)85~95mins(较佳为60℃保温90mins),而后将烘箱升温至115~125℃保温(交联)115~125mins(较佳为120℃保温120mins),所得的抗菌涂层内胆即为具有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涂层的堇青石。
备注说明:上述浸泡必须确保内胆(堇青石多微孔陶瓷内胆)始终被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所浸没。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镇痛泵的主要组件——皮下埋置式注药壶采用堇青石多微孔陶瓷内胆。堇青石多微孔陶瓷内胆,经高温(1600~1700℃,较佳为1650℃)无压烧结,有机物质(医用石蜡等)被蒸发,成为纯无机的无毒制品,符合内植入物的生物医学要求,对人体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遗传毒性和无致癌性,对人体组织、血液、免疫系统等不产生不良作用。
2、多微孔陶瓷内胆孔径通过粘土粉体与医用石蜡以特定的质量比调节。在本发明所设定的范围值内,当增加医用石蜡的比例时,孔隙率增大,孔径尺寸也会增大;当医用石蜡加入过量(超过本发明的上限值)时,内胆会因为孔径过大而易于坍塌;反之,当降低医用石蜡的比例时,孔隙率减小,孔径尺寸减小,而石蜡加入量过低(低于本发明的下限值)时,甚至导致无法成型。
经压汞法测试表明,当粘土粉体与医用石蜡为100:13的质量比时,所得的陶瓷内胆的孔隙率约为26.4%,最可几孔径尺寸为φ6.6μm,镇痛药物可以自由通过陶瓷内胆到达硬膜外腔,发挥镇痛作用。
3、本发明使用了壳聚糖-纳米银粒子复合物:
通常一种抗菌剂往往无法对所有细菌或微生物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壳聚糖作为抗菌剂往往需要较高的浓度才能达到良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壳聚糖不溶于水,无法扩散到环境中,只能接触式抑菌。但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广谱性,壳聚糖与纳米银的复合将克服壳聚糖抗菌性方面的不足。此外,纳米银由于其低电荷密度,因此没有良好的结合力,抗菌性往往随时间延长和洗涤次数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壳聚糖能与纳米银同时发生作用力,不但对纳米银起到缓释效果,而且增强抗茵持久性。在制备纳米银的过程中,壳聚糖还可以起到稳定剂的作用。两种材料的复合,能适当减少纳米银的使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减少银纳米银带来的颜色问题。
本研究的结果证明:原位生成纳米银壳聚糖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且有一定的耐水洗效果。纳米银液具有抗菌效果。其抗菌效果可持续2月以上。
4.堇青石表面设置壳聚糖-纳米银粒子抗菌涂层:
向壳聚糖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随搅拌加入还原剂形成纳米银粒子悬液。将制备的壳聚糖抑菌溶液(即,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以原位生成法定量负载到堇青石陶瓷内胆样品上制备抗菌涂层,在55~65℃(较佳为60℃)条件下烘干,115~125℃(较佳为120℃)条件下交联。
本发明采用了原位化学生成纳米银粒子的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稳定地控制了纳米银粒子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使得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涂层的抗菌能力更强。
壳聚糖本身是一种生物相容性极好的材料,可作为支架、膜、棒材等各种形态植入人体(目前已有大量壳聚糖医用植入商品)。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再复合纳米银后,抗菌性能优异。本发明使用热交联的方法,使材料本身先于体液中浸泡,在体液环境中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网络能够有效固定银纳米粒子,以缓慢释放银离子,达到长效抑菌的效果。且热交联的方法安全有效,无任何交联剂残留。
本发明将内胆整个泡入涂料(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中,利用堇青石的多孔特殊结构,使得抗菌聚合物能够更大地得到负载。
经皮下注射药物到达药壶(抗菌涂层内胆)内后,镇痛药物和壳聚糖纳米银液可以自由通过陶瓷内胆微孔到达硬膜外腔,达到镇痛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组合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不同配方壳聚糖涂层抗大肠杆菌效果图;
图4是堇青石表面负载原位法生成壳聚糖-纳米银涂层的抗大肠杆菌效果图;
图5是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不同溶液浸泡30天后抗大肠杆菌效果图(即:30天抗大肠杆菌作用效果图)。0为滤纸片涂覆纯壳聚糖,1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PBS溶液中浸泡30天,2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三蒸水中浸泡30天,3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10%吗啡溶液中浸泡30天。
图6是不同配方壳聚糖涂层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图;
图7是堇青石表面负载原位法生成壳聚糖-纳米银涂层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图;
图8是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不同溶液浸泡30天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图(即:30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效果图)。0为滤纸片涂覆纯壳聚糖,1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PBS溶液中浸泡30天,2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三蒸水中浸泡30天,3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10%吗啡溶液中浸泡30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如图1和图2所示,由导管组件1、底座2、抗菌涂层内胆3、硅胶盖组件4和上盖5组成。该抗菌涂层内胆3作为药壶。
在底座2内设有圆形的空腔,此空腔由大圆形空腔21和小圆形空腔22组成,大圆形空腔21位于小圆形空腔22的正上方,即大圆形空腔21和小圆形空腔22的中心线相重叠。整个底座2均由医用塑料(食品级无毒PP,表面光面)制成。
抗菌涂层内胆3为圆桶状(即由侧壁和底部组成),抗菌涂层内胆3的外径略小于小圆形空腔22的直径(一般小1~3mm),抗菌涂层内胆3的高度=小圆形空腔22的高度。
所述抗菌涂层内胆3的制备方法为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配制原料:
原料由粘土粉体与医用石蜡以100:13的质量比混合而得,
粘土粉体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氧化铝40%、氧化硅40%、氧化镁10%、氧化钙10%;
2)、将原料利用模具制备成所需的圆桶状,经1650℃无压烧结烧结3小时,得内胆(为堇青石多微孔陶瓷内胆);
3)、在内胆的表层(即包括内胆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负载抗菌涂层,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将1g壳聚糖溶解在100ml的浓度为0.2M的醋酸水溶液中,800r/min搅拌1小时,得到1%壳聚糖溶液。
②、于8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向步骤①所得的1%壳聚糖酸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05M的硝酸银水溶液0.6mL,持续搅拌15mins使硝酸银均匀分散。而后加入作为还原剂的硼氢化钠溶液(浓度为0.2M)0.2mL,继续搅拌1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
③、将制备的壳聚糖抑菌溶液以原位生成法定量负载到内胆上,
将内胆(为堇青石多微孔陶瓷内胆)放入②中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中浸泡30mins,用镊子将其从中取出,在溶液上方悬停3秒使多余涂料滴落(此时“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在内胆上的用量约为1ml/cm2),立即放入60℃烘箱,干燥90mins,而后将烘箱升温到120℃,交联120mins;得具有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涂层的堇青石,即,获得抗菌涂层内胆3。
硅胶盖组件4由均为硅胶制成的大圆柱42和小圆柱41组成,小圆柱41位于大圆柱42的正上方;将大圆柱42置于大圆形空腔21内。由于大圆柱42的直径等于大圆形空腔21的直径,因此大圆柱42与大圆形空腔21之间形成无间隙地紧密相连。此时,大圆柱42紧紧盖住了小圆形空腔22;起到防止位于小圆形空腔22内的抗菌涂层内胆3内腔中的镇痛药物(实际使用前才加入)外流的作用,即使得小圆形空腔22形成相对闭合的容器。
依靠硅胶盖组件4,实现抗菌涂层内胆3在小圆形空腔22中的定位。
上盖5为圆环形,将上盖5套在小圆柱41上;由于上盖5的内径等于小圆柱41的外径;因此上盖5与小圆柱41紧密相连。
导管组件1穿过小圆形空腔22的侧壁后与小圆形空腔22相连通。在底座2上设有固定孔23。
本发明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的实际使用过程如下:可按照现有的安装工艺进行如下安装:将抗菌涂层内胆3放入底座2的小圆形空腔22内,将硅胶盖组件4放入底座2的大圆形空腔21内,然后再盖好上盖5。将上述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选择相应的脊髓节段,硬膜外穿刺,达到硬膜外腔后,置入硬膜外导管2-3cm;硬膜外导管是经原穿刺点皮下隧道至腹部,与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上的导管组件1相连接。本发明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利用固定孔23被有效地固定在腹部皮下,从而成为一个与外界相隔绝、密闭的镇痛泵系统。注射针穿过硅胶盖组件4的小圆柱41和大圆柱42后,直接将镇痛药物注射入抗菌涂层内胆3的内腔中。该镇痛药物和抗菌涂层内胆3内侧壁自然缓释的抗菌液经抗菌涂层内胆3自身的孔隙进入小圆形空腔22的内壁和抗菌涂层内胆3的外壁所形成的空间内,进入该空间内的镇痛药进一步促使抗菌涂层内胆3外侧壁缓释出抗菌液,最终均依次通过导管组件1和硬膜外导管流入硬膜外腔。
实验1、
实验目的:壳聚糖纳米银涂层抗菌性能及抗菌时间评价
样品来源:普通滤纸、堇青石样品
实验方法:按国标GB/T20944.1—2007进行
实验步骤:
(1)准备培养基:营养肉汤和琼脂培养基配方如GB/T 20944.1-2007。并将培养皿、烧杯、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2)试验菌液准备:用接种环将保存菌(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用划线法接种到琼脂培养基上,在37℃下培养24h。用接种环挑取菌落于5ml营养肉汤中,于37℃下培养24h。培养后的菌液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算菌浓度后,用肉汤稀释一定倍数直到菌浓度为3×108CFU/mL。
(3)试样准备:分别用原位生成法、和外加纳米银液制备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定量负载到滤纸片、堇青石样品上。所述堇青石样品为实施例1制备而得的内胆(为堇青石多微孔陶瓷内胆)上所截取的,直径约为19.9mm,厚度约为1.2mm。
具体设置了如下实验组别:
组别1、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原位法生成纳米银浓度为3*10-4M(同本发明)。
具体制备方法为:
①、将1g壳聚糖溶解在100ml的浓度为0.2M的醋酸水溶液中,800r/min搅拌1小时得到1%壳聚糖溶液;
②、于8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向上述1%壳聚糖酸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05M的硝酸银溶液0.6mL,持续搅拌15mins使硝酸银均匀分散。而后加入作为还原剂的硼氢化钠(浓度为0.2M)0.2mL,继续搅拌1小时得壳聚糖抑菌溶液。即,壳聚糖和硝酸银的用量比为:1:5.1*10-3(w:w);所述作为还原剂的硼氢化钠和硝酸银的用量比为3:4(n:n)。
③、用移液枪将②中所得的纳米银抗菌涂料定量负载到6mm圆形滤纸上(每片滴加100微升),立即放入60℃烘箱,干燥约90mins,而后将烘箱升温到120℃,交联120mins。即得具有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涂层的滤纸片试样。
组别2、纳米银分散液(10000ppm)。
具体制备方法为:用移液枪将纳米银分散液定量负载到6mm圆形滤纸上(每片滴加100微升),立即放入60℃烘箱,干燥约90mins。
组别3、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外加纳米银液,浓度3*10-4M。
具体制备方法为:
①、将1g壳聚糖溶解在100ml的浓度为0.2M的醋酸水溶液中,800r/min搅拌1小时得到1%壳聚糖溶液;
②、于8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向上述1%壳聚糖酸溶液中加入浓度为10000ppm的纳米银悬液0.32mL,持续搅拌15mins使纳米银均匀分散。
③、用移液枪将②中所得的纳米银抗菌涂料定量负载到6mm圆形滤纸上(每片滴加100微升),立即放入60℃烘箱,干燥约90mins,而后将烘箱升温到120℃,交联120mins。即得具有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涂层的滤纸片试样。
组别4、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外加纳米银液,浓度6*10-4M。
具体制备方法为:
①、将1g壳聚糖溶解在100ml的浓度为0.2M的醋酸水溶液中,800r/min搅拌1小时得到1%壳聚糖溶液;
②、于8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向上述1%壳聚糖酸溶液中加入浓度为10000ppm的纳米银悬液0.64mL,持续搅拌15mins使纳米银均匀分散。
③、用移液枪将②中所得的纳米银抗菌涂料定量负载到6mm圆形滤纸上(每片滴加100微升),立即放入60℃烘箱,干燥约90mins,而后将烘箱升温到120℃,交联120mins。即得具有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涂层的滤纸片试样。
组别5、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外加纳米银液,浓度1*10-3M。
具体制备方法为:
①、将1g壳聚糖溶解在100ml的浓度为0.2M的醋酸水溶液中,800r/min搅拌1小时得到1%壳聚糖溶液;
②、于8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向上述1%壳聚糖酸溶液中加入浓度为10000ppm的纳米银悬液1.06mL,持续搅拌15mins使纳米银均匀分散。
③、用移液枪将②中所得的纳米银抗菌涂料定量负载到6mm圆形滤纸上(每片滴加100微升),立即放入60℃烘箱,干燥约90mins,而后将烘箱升温到120℃,交联120mins。即得具有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涂层的滤纸片试样。
组别6、1号样品经纯水浸泡30mins后干燥所得。
(4)准备下层无菌培养基:向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0ml步骤(1)中准备的琼脂培养基,并使其凝结。
(5)涂布菌液:取步骤(2)中稀释好的菌液均匀涂布于步骤(4)中凝结好的琼脂培养基上。
(6)用无菌镊子将试样分别放于培养皿中,均匀地按压在琼脂培养基上,直到试样和琼脂培养基保持接触。然后放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
(7)结果计算和评价。按下式计算试样的抑菌带宽度,每个试样取3个不同方向的数据:
H=(D-d)/2 (1)
式中:
H——抑菌带宽度,单位为毫米(mm)
D——抑菌带外径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d——试样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表1、抗菌效果评价
实验结果如下:
(1)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如图3~图5以及表2所示。
图3中:
1号对应组别1: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原位法生成纳米银浓度为3*10-4M(同本发明)。
2号对应组别2:纳米银分散液(10000ppm)。
3号对应组别3: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外加纳米银液,浓度3*10-4M。
4号对应组别4: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外加纳米银液,浓度6*10-4M。
5号对应组别5: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外加纳米银液,浓度1*10-3M。
6号对应组别6:1号样品经纯水浸泡30mins后干燥所得。
表2、抑菌带(大肠杆菌)数据表
图4是堇青石表面负载原位法生成壳聚糖-纳米银涂层抗大肠杆菌效果图。所用涂层为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原位法生成纳米银浓度为3*10-4M。
结论:原位生成纳米银CS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大肠杆菌效果,且有一定的耐水洗效果。纳米银液具有抗菌效果。原位生成法相比于外加纳米银能够有效增强纳米银抗菌效率。
抑菌持续时间实验检测:
0为涂覆纯壳聚糖,1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PBS溶液中浸泡30天,2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三蒸水中浸泡30天,3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10%吗啡溶液中浸泡30天。
即:
0为涂覆纯壳聚糖(与上述组别1相同,但不加纳米银,不用原位法生成纳米银),具体为:
①、将1g壳聚糖溶解在100ml的浓度为0.2M的醋酸水溶液中,800r/min搅拌1小时得到1%壳聚糖溶液;
②、用移液枪将①中所得的壳聚糖溶液定量负载到6mm圆形滤纸上(每片滴加100微升),立即放入60℃烘箱,干燥约90mins,而后将烘箱升温到120℃,交联120mins。即得具有壳聚糖抗菌涂层的滤纸片试样。
1~3是将负载有壳聚糖原位法生成纳米银(即,上述组别1)抗菌涂料的滤纸片分别浸泡于PBS,三蒸水和10%吗啡溶液中30天,取出后测试抗菌性能(抑菌圈)。
具体结果如图5所示,根据图5,我们得知:壳聚糖纳米银涂层抑菌时间至少可达30天。
(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如图6~图8以及表3所示。
图6中:
1号对应组别1: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原位法生成纳米银浓度为3*10-4M。
2号对应组别2:纳米银分散液(10000ppm)。
3号对应组别3: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外加纳米银液,浓度3*10-4M。
4号对应组别4: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外加纳米银液,浓度6*10-4M。
5号对应组别5: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外加纳米银液,浓度1*10-3M。
6号对应组别6:1号样品经纯水浸泡30mins后干燥所得。
表3、抑菌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数据表
图7是堇青石表面负载原位法生成壳聚糖-纳米银涂层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图。所用涂层为1%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原位法生成纳米银浓度为3*10-4M。
结论:原位生成纳米银CS涂层具有良好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纳米银液具有抗菌效果。原位生成法相比于外加纳米银能够有效增强纳米银抗菌效率。
抑菌持续时间实验检测:0为滤纸片涂覆纯壳聚糖,1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PBS溶液中浸泡30天,2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三蒸水中浸泡30天,3为壳聚糖纳米银涂层在10%吗啡溶液中浸泡30天。
具体结果如图8所示,根据图8,我们得知:壳聚糖纳米银涂层抑菌时间至少可达30天。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包括底座(2),在所述底座(2)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由大圆形空腔(21)和小圆形空腔(22)组成,大圆形空腔(21)位于小圆形空腔(22)的正上方;硅胶盖组件(4)的下端与大圆形空腔(21)无间隙地相连,其特征是:在小圆形空腔(22)内设置圆桶状的抗菌涂层内胆(3),导管组件(1)仅与小圆形空腔(22)相连通;
所述抗菌涂层内胆(3)的制备方法为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配制原料:
原料由粘土粉体与医用石蜡以100:13的质量比混合而得,
粘土粉体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氧化铝40%、氧化硅40%、氧化镁10%和氧化钙10%;
2)、将原料利用模具制备成所需的圆桶状,经1650℃无压烧结3小时,得内胆;
3)、在内胆的表层负载抗菌涂层,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将1g壳聚糖溶解在100ml的浓度为0.2M的醋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壳聚糖溶液;
②、于搅拌条件下,向上述壳聚糖酸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05M的硝酸银水溶液0.6mL,持续搅拌从而使硝酸银均匀分散;而后加入作为还原剂的浓度为0.2M的硼氢化钠溶液0.2mL,继续搅拌,得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
③、将制备的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以原位生成法定量负载到内胆上,包括以下内容:
将内胆放入②中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抗菌液中浸泡25~35mins,然后放入55~65℃烘箱保温85~95mins,而后将烘箱升温至115~125℃保温115~125mins,得抗菌涂层内胆(3)。
CN201510104903.9A 2015-03-11 2015-03-11 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Active CN104707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4903.9A CN104707238B (zh) 2015-03-11 2015-03-11 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4903.9A CN104707238B (zh) 2015-03-11 2015-03-11 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7238A CN104707238A (zh) 2015-06-17
CN104707238B true CN104707238B (zh) 2017-11-07

Family

ID=53407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4903.9A Active CN104707238B (zh) 2015-03-11 2015-03-11 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723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0859Y (zh) * 2006-12-04 2007-11-28 佘守章 一种自动控制镇痛电子泵
US8034368B2 (en) * 2007-03-28 2011-10-11 Innocoll Technologies Limited Drug delivery device for providing local analgesia, local anesthesia or nerve blockage
CN100558425C (zh) * 2008-03-24 2009-11-11 浙江大学 埋入式镇痛泵
CN102151338B (zh) * 2011-03-23 2013-09-25 浙江大学 一种载银多层膜涂层胆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4138B (zh) * 2012-03-12 2013-09-11 浙江大学 一种微米凝胶自沉积制备壳聚糖基体膜的方法
CN102671239A (zh) * 2012-05-03 2012-09-19 浙江大学 一种广谱长效抗菌壳聚糖纳米复合凝胶涂层制备方法
CN102826855B (zh) * 2012-06-21 2014-09-24 清华大学 一种具有梯度直通孔结构的多孔陶瓷管的制备方法
CN103194030A (zh) * 2013-01-11 2013-07-10 鲁东大学 一种温度敏感性水凝胶/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EP2767294B1 (de) * 2013-02-13 2018-03-21 Biotronik AG Biokorrodierbares Implantat mit korrosionshemmender Beschichtung
CN104311119A (zh) * 2014-09-10 2015-01-28 陈太富 一种吸水油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7238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ang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ZnO QDs@ GO-CS hydrogel for synergetic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s and enhanced wound healing
Malmir et al.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a bacterial cellulose CQD-TiO2 nanocomposite
Li et al. Facilely green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to bacterial cellulose
Mirhaj et al. An overview on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ed wounds: Antibacterial wound dressings
Zheng et al. An antibacterial hemostatic AuNPs@ corn stalk/chitin composite sponge with shape recovery for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Zhang et al. Multifunctional chitosan/alginate hydrogel incorporated with bioactive glass nanocomposites enabling photothermal and nitric oxide release activities for bacteria-infected wound healing
CN104984384A (zh) 一种医用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Harandi et al. Living Lactobacillus–ZnO nanoparticles hybrids as antimicrobial and antibiofilm coatings for wound dressing application
CN105903057A (zh) 纳米银杂化丝胶多孔凝胶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7141345A (zh) 一种角蛋白生物大分子一氧化氮供体及其合成与应用
CN106192074A (zh) 一种载有纳米银粒子的氧化石墨烯/海藻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Ullah et al. Functionalized bacterial cellulose microparticles for drug delivery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Kang et al. Strategies and material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iofilms
CN102010514B (zh) 含有纳米银及多孔结构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Wu et al. Aligned electrospun fiber film loaded with multi-enzyme mimetic iridium nanozymes for wound healing
Mishra et al. Trends in sustainable chitosan-based hydrogel technology for circular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 review
You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wound healing: Green synthetic nano-zinc oxide embedded with sodium alginate and polyvinyl alcohol hydrogels for dressings
Han et al. An antibacterial membrane based on Janus bacterial cellulose with nano-sized copper oxide through polydopamine conjugation for infectious wound healing
CN1843124A (zh) 抗菌用纳米银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7238B (zh) 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硬膜外‑皮下埋藏式镇痛泵
CN105885063A (zh) 一种含有纳米银的医用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8619095A (zh) 一种壳聚糖医用杀菌喷雾
CN108049028A (zh) 一种胶原基电纺纤维抗菌剂载体的制备方法
Chen et al.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membranes meet antibacterial nanomaterials: From preparation strategies to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N115624647B (zh) 一种复合创口愈合药物与膜精华液的生物膜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