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6418A -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6418A
CN104706418A CN201510080838.0A CN201510080838A CN104706418A CN 104706418 A CN104706418 A CN 104706418A CN 201510080838 A CN201510080838 A CN 201510080838A CN 104706418 A CN104706418 A CN 104706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robe
pollution
needle body
electron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08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6418B (zh
Inventor
文昌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5100808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6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6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6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6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64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的一端为开口端(2),另一端为连接端(3),连接端(3)与探头连接。本发明能使电离子刀无需消毒即可安全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且杜绝了患者交叉传染的风险;本发明使触头在治疗中无需多次插拔,避免了触头与治疗仪手具的接触不良现象;本发明避免了消毒程序对手术安排造成影响;不仅如此,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防污染套筒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离子治疗仪是一种多用途的医疗手术仪器,其治疗原理是利用等离子体火焰,使触头与组织间温度瞬间达3000℃左右,迅速将组织气化而使病灶永久消失,且本机治疗时,使用直径0.1-1mm的金属触头,靠近或插入人体病灶内,利用触头与组织之间的极小气隙中形成的极高的电场强度使气体分子电离,产生高温等离子体火焰,使病变组织气化而使病灶永久消失,且对正常组织无损伤。同时,由于气化层的下面还有薄薄的凝固层,可阻止出血,保护表层组织,使伤口迅速愈合。当旋至弱输出时,可使病变组织凝固或碳化而坏死。电离子治疗仪多用于妇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及外科等相关疾病的治疗。但目前,电离子治疗仪主要有以下不足:1)电离子刀(包括治疗仪手具和触头)在使用时,触头直接接触患处,治疗一次后即需更换或消毒;治疗过程中,医生直接用手握住治疗仪手具,在每次治疗后,如果对治疗仪手具进行消毒,治疗仪手具与导线是连接一体的,消毒时,只能将治疗仪手具与导线一起进行消毒,由于治疗仪手具与导线属于特殊部件,不能使用常规的高温高压消毒,只能采用负氧离子消毒,每次消毒费用约为30元,使用成本高;如果治疗后不对治疗仪手具消毒而继续进行下一次治疗,手握过的治疗仪手具可能被污染,存在患者交叉传染的风险。2)与治疗仪手具连接的触头可拔下单独进行消毒,但多次插拔触头会使其与治疗仪手具间的连接松动,会出现接触不良现象;3)在医院中相应的科室一般只配备一台电离子治疗仪,即也只配备一把电离子刀,当电离子刀在消毒期间,没有相应的设备替代使用,因此会对手术安排造成影响;4)目前,电离子刀消毒一般是治疗仪手具与触头分开消毒,治疗仪手具和与之连接的导线一起进行负氧离子消毒,触头经过高温高压消毒,其消毒程序繁琐,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能使电离子刀无需消毒即可安全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杜绝了患者交叉传染的风险;本发明使触头在治疗中无需多次插拔,避免了触头与治疗仪手具的接触不良现象;本发明避免了消毒程序对手术安排造成影响;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与探头连接。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中,所述的探头包括探头连接管,探头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连接口,探头连接管另一端内设有紧固套,紧固套将针体固定在探头上。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中,所述的针体内部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空心结构上端设有接触口。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中,所述空心结构位于针体内部的上部,针体内部的下部分为实心结构。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中,所述的接触口为直筒形或喇叭形。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中,所述的针体的空心结构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中,所述的针体的外部设有针套,针套与探头连接管活动连接。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中,所述的连接端与探头固定连接。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中,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套筒连接管,套筒连接管经连接口与探头连接管活动连接。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的使用方法为:将治疗仪手具插入套筒中,并将治疗仪手具前端的触头插入探头的针体内,然后对治疗仪手具通电,该治疗仪手具设有绝缘层,避免人体接触时,发生触电现象;通电后的治疗仪手具将电流经触头传递给针体,针体的尖部在接近患处时,针体的尖部与患处组织间的极小气隙中会形成极高电场强度使气体分子分离,并产生等离子体火焰,利用该等离子体火焰,瞬间产生高温,使病变组织气化而消失,达到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的目的,治疗完毕后,取下套筒和探头丢弃,当再次需要治疗时,重复上述步骤更换新的套筒和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
本发明通过套筒和特制的探头对电离子刀的治疗仪手具和触头进行隔离防护,利用探头接触患处治疗;利用套筒使得操作者不直接触摸电离子刀的治疗仪手具,避免治疗仪手具的污染,治疗后对防污染套筒进行更换即可。本发明避免了电离子刀的触头和治疗仪手具直接接触污染源,使得电离子刀在完成治疗后,无需消毒也可继续安全使用。现有技术采用负氧离子消毒电离子刀,消毒一次费用约为30元;本发明的成本约为2元,大幅度降低了电离子刀的使用成本。本发明使得电离子刀在手术中未接触污染源,接触污染源的套筒和探头为一次性部件,用后即可丢弃,杜绝了因电离子刀消毒不及时而引起的交叉传染。使用本发明后,由于无需对电离子刀的触头和治疗仪手具进行消毒,也就无需对电离子刀的触头和治疗仪手具进行插拔,避免了触头与治疗仪手具的接触不良现象。本发明使得电离子刀无需消毒即可安全使用,避免了因电离子刀的消毒而影响手术安排;本发明的套筒和探头只需通过简单操作套在电离子刀上即可使用,使用后取下丢弃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探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套筒,2-开口端,3-连接端,4-套筒连接管,5-探头连接管,6-连接口,7-紧固套,8-针体,9-空心结构,10-实心结构,11-排气孔,12-接触口,13-治疗仪手具,14-触头,15-针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构成如图1-3所示,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的一端为开口端2,另一端为连接端3,连接端3与探头连接。
前述的探头包括探头连接管5,探头连接管5的一端设有连接口6,探头连接管5另一端内设有紧固套7,紧固套7将针体8固定在探头上。
前述的针体8内部为空心结构9,空心结构9侧壁上设有排气孔11,空心结构9上端设有接触口12,接触口12为直筒形。当针体8的空心结构9与触头14紧密连接时,空心结构9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11排出;触头14穿过接触口12与针体8的空心结构9紧密连接。
前述的针体8的外部设有针套15,针套15与探头连接管5活动连接;使用针套15,防止探头在使用前戳穿其包装与外界接触造成污染。
前述的连接端3与探头的探头连接管5固定连接。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的使用方法为:将套筒1与探头国定连接,并将治疗仪手具13插入套筒1中,同时将治疗仪手具13前端的触头14插入探头的针体8内使之紧密连接,完成后,取下针套15,对治疗仪手具13通电,通电后的治疗仪手具13将电流经触头14传递给针体8,针体8的尖部在接近患处时,针体8的尖部与患处组织间的极小气隙中会形成极高电场强度使气体分子分离,并产生等离子体火焰,利用该等离子体火焰,瞬间产生高温,使病变组织气化而消失,达到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的目的,治疗完毕后,取下套筒1和探头丢弃到集中回收区域,当再次需要治疗时,再重复上述步骤更换新的套筒1和探头。
实施例2。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构成如图1-3所示,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的一端为开口端2,另一端为连接端3,连接端3与探头连接。
前述的探头包括探头连接管5,探头连接管5的一端设有连接口6,探头连接管5另一端内设有紧固套7,紧固套7将针体8固定在探头上。
前述的针体8内部的上部分为空心结构9,针体8内部的的下部分为实心结构10。
前述的针体8的空心结构9侧壁上设有排气孔11。
前述的针体8的空心结构9上端设有接触口12,接触口12为喇叭形。喇叭形设置使得针体8和触头14更容易对齐。
前述的针体8的空心结构9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使得针体8与触头14的连接更加紧密,接触更加良好。
前述的针体8的外部设有针套15,针套15与探头连接管5活动连接。
前述的套筒1的连接端3上设有套筒连接管4,套筒连接管4经连接口6与探头连接管5通过螺纹(也可通过直插)进行活动连接。通过活动连接使得套筒1和探头的使用更加灵活。
前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的使用方法为:将治疗仪手具13旋入套筒1中并将治疗仪手具13前端的触头14和探头上针体8的空心结构9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好后,取下针套15,对治疗仪手具13通电,通电后的治疗仪手具(13)将电流经触头(14)传递给针体(8),针体(8)的尖部在接近患处时,针体(8)的尖部与患处组织间的极小气隙中会形成极高电场强度使气体分子分离,并产生等离子体火焰,利用该等离子体火焰,瞬间产生高温,使病变组织气化而消失,达到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的目的,治疗完毕后,取下套筒1和探头丢弃到集中回收区域,当再次需要治疗时,再重复上述步骤更换新的套筒1和探头。

Claims (10)

1.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的一端为开口端(2),另一端为连接端(3),连接端(3)与探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头包括探头连接管(5),探头连接管(5)的一端设有连接口(6),探头连接管(5)另一端内设有紧固套(7),紧固套(7)将针体(8)固定在探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8)内部为空心结构(9),空心结构(9)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11),空心结构(9)上端设有接触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结构(9)位于针体(8)内部的上部,针体(8)内部的下部分为实心结构(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口(12)为直筒形或喇叭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8)的空心结构(9)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8)的外部设有针套(15),针套(15)与探头连接管(5)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端(3)与探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3)上设有套筒连接管(4),套筒连接管(4)经连接口(6)与探头连接管(5)活动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治疗仪手具(13)插入套筒(1)中,并将治疗仪手具(13)前端的触头(14)插入探头的针体(8)内,然后对治疗仪手具(13)通电,通电后的治疗仪手具(13)将电流经触头(14)传递给针体(8),针体(8)的尖部在接近患处时,针体(8)的尖部与患处组织间的极小气隙中会形成极高电场强度使气体分子分离,并产生等离子体火焰,利用该等离子体火焰,瞬间产生高温,使病变组织气化而消失,达到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的目的,治疗完毕后,取下套筒(1)和探头丢弃,当再次需要治疗时,重复上述步骤更换新的套筒(1)和探头。
CN201510080838.0A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6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0838.0A CN104706418B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0838.0A CN104706418B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6418A true CN104706418A (zh) 2015-06-17
CN104706418B CN104706418B (zh) 2017-05-03

Family

ID=53406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083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6418B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641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249A (zh) * 2002-09-04 2005-10-05 爱尔伯电子医疗设备公司 用于电外科器械的探头
WO2008121292A1 (en) * 2007-03-30 2008-10-09 Steven Lichtenstei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learance of obstructions
CN202637148U (zh) * 2012-06-01 2013-01-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一种载药等离子体针装置
CN204500938U (zh) * 2015-02-15 2015-07-29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249A (zh) * 2002-09-04 2005-10-05 爱尔伯电子医疗设备公司 用于电外科器械的探头
WO2008121292A1 (en) * 2007-03-30 2008-10-09 Steven Lichtenstei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learance of obstructions
CN202637148U (zh) * 2012-06-01 2013-01-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一种载药等离子体针装置
CN204500938U (zh) * 2015-02-15 2015-07-29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6418B (zh)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12473A1 (zh) 可插拔的等离子体放电管装置
JP5980501B2 (ja) プラズマ治療器
CN107920836A (zh) 具有失效保护的用于无菌使用的超声医疗探针及相关方法
Ingals XXXII. New operation and instruments for draining the frontal sinus
CN204500938U (zh)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
JP2014204925A (ja) 歯科用インスツルメント
CN108125704A (zh) 一种弧形柄神经外科手术刀
KR20180060823A (ko) 수술 유해연기 흡입 튜브 내장 전기수술기구
RU261190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снижения количества или удаления частиц из замкнутого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в теле
CN204601317U (zh) 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
CN104706418A (zh) 一种能防止电离子刀污染的防污染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CN102302824A (zh) 妇科治疗器
CN103212097B (zh) 一种射频微等离子体口腔根管消毒装置
KR102299730B1 (ko) 치과용 레이저 치료 장치
CN102772251B (zh) 一种消融吸附电极
CN202179788U (zh) 妇科治疗器
JPH04136243U (ja) フアイバー式レーザ治療装置
KR101118190B1 (ko) 치과용 핸드피스 살균장치
JP6638916B2 (ja) プラズマ照射装置用ハンドピース
CN211132261U (zh) 一种手术用加温器
CN203620072U (zh) 耳鼻喉检查消毒装置
CN204840418U (zh) 一种吸引器头
CN207659141U (zh) 一种医用介入护理废液处理装置
CN211750026U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具有防护结构的高频手术设备
CN107802342A (zh) 一次性止血手术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50025 No.4, Dongqing Road, Huaxi University Town, Huaxi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dress before: 550002 No. 50 East City Road, Guizhou, Guiyang

Patentee before: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signor: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52000000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 pollution sleeve which can prevent the pollution of an electric ion knif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30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