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0835A -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搅拌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搅拌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0835A
CN104690835A CN201310661215.3A CN201310661215A CN104690835A CN 104690835 A CN104690835 A CN 104690835A CN 201310661215 A CN201310661215 A CN 201310661215A CN 104690835 A CN104690835 A CN 104690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gregate
elevator bucket
elevator
winding drum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12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华平
刘国庆
赵训涛
路则鹏
周智勇
朱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612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908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90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0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06Supplying the solid ingredients, e.g. by means of endless conveyors or jigging conveyors
    • B28C7/068Supplying the solid ingredients, e.g. by means of endless conveyors or jigging conveyors having means to elevate or hoist a charging-bin or contain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搅拌站。搅拌站包括所述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包括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卷扬筒,其由驱动装置驱动而正反向旋转;第一提升斗,其通过第一拉绳连接至所述卷扬筒,在所述卷扬筒的驱动下上升和下降;第二提升斗,其通过第二拉绳连接至所述卷扬筒,在所述卷扬筒的驱动下上升和下降,其中,所述第一提升斗和所述第二提升斗的运行方向相反。本发明的物料输送装置采用两个提升斗来输送两种不同物料,从而,骨料配比和主机每盘方量可以随意更改,方便使用不同工艺。另外,双斗式提升机循环紧凑,保证了骨料输送时间;在工作时两个提升斗互为配重,能够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搅拌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含有该系统的搅拌站。
背景技术
随着二次投料搅拌工艺的发展,需要将砂料和石料分开投入搅拌主机。搅拌站实施二次投料搅拌工艺时,现有的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存在骨料输送周期长或骨料配比恒定不可调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搅拌站骨料输送和存储装置有两种。第一种如图1所示,骨料输送系统(图中为斜皮带输送机105)从骨料中间仓仓体101上方的仓罩104处将骨料投入仓体101中。仓体101的下方设置有仓门102。仓门102控制骨料投入搅拌主机103的时间。采用图1所示的传统搅拌站骨料输送和存储装置实施二次投料搅拌工艺,砂料和石料需分两次输送,即每次只能等一种骨料(一般是砂料先投入)投入搅拌主机,仓门2关闭后,才能往仓体1中投入第二种骨料,造成骨料输送周期长,影响生产效率。
第二种技术方案采取将中间仓为分隔两个仓的方法,具体参见图2和中国专利申请第201210183020.8号。如图2所示,该种技术方案的原理是:骨料中间仓仓体中间设有一仓体分隔板202,仓体分隔板202按搅拌混凝土时所需石料和砂料的比例将仓体分为石仓203和砂仓204,皮带输送机200先将石料输送进石仓203,当石料全部输送完时,正好将石仓203装满,接着皮带输送机200将砂料投入仓体,由于石仓203高于砂仓204,因此砂料会通过溢流作用进入砂仓204。采用第二种技术方案,骨料配比和搅拌主机每盘方量都是恒定的,不能更改,局限性很大。
因此,希望有一种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骨料输送系统:搅拌站(楼)用于将骨料从存放地点输送至搅拌主楼的系统,一般骨料存放地点低于搅拌主楼,因此需要将骨料进行提升输送,骨料输送系统一般采用斜皮带输送机或斗式提升机。
骨料存储系统:通常称为骨料中间仓,为优化搅拌站的生产时序,在搅拌主楼中设置一个中间存储仓,用于暂时存放骨料输送系统输送来的骨料,以便及时将骨料投入搅拌主机。
二次投料搅拌工艺:二次搅拌是在考虑混凝土中各组分相互均匀混合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投料、搅拌顺序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形成的影响,综合提高其性能的工艺方法。二次投料法又分为预拌水泥砂浆法、预拌水泥净浆法和水泥裹砂石法等。试验资料表明,二次投料法搅拌的混凝土与一次投料法相比较,在相同配方下,混凝土强度可提高10%以上,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可节约水泥约5%至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装置或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卷扬筒,其由驱动装置驱动而正反向旋转;第一提升斗,其通过第一拉绳连接至所述卷扬筒,在所述卷扬筒的驱动下上升和下降;以及第二提升斗,其通过第二拉绳连接至所述卷扬筒,在所述卷扬筒的驱动下上升和下降,其中,所述第一提升斗和所述第二提升斗的运行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是同一钢丝绳,并在卷扬筒的中部处固定。
优选地,所述卷扬筒带有绳槽,所述绳槽为贯穿卷扬筒外表面的单螺旋线槽。
优选地,所述物料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提升斗和第二提升斗输送物料的输送机。
优选地,在所述输送机的输出端处带有分料斗。
优选地,所述物料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提升斗和第二提升斗的上升和下降的轨道。
优选地,所述轨道在高度方向上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边轨道、中间轨道和第二轨道,其中,所述第一提升斗由第一边轨道和中间轨道引导,所述第二提升斗由第二边轨道和中间轨道引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所述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包括:第一骨料仓;第二骨料仓;以及如上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提升斗用于向第一骨料仓输送第一骨料,所述第二提升斗用于向第二骨料仓输送第二骨料。
优选地,所述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仓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料仓的下方,用于控制第一骨料仓的排料;以及第二仓门,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骨料仓的下方,用于控制第二骨料仓的排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搅拌站,所述搅拌站包括如上所述的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
本发明的物料输送装置采用两个提升斗来输送两种不同物料,从而,骨料配比和主机每盘方量可以随意更改,方便使用不同工艺。另外,双斗式提升机循环紧凑,保证了骨料输送时间;在工作时两个提升斗互为配重,能够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种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的卷扬筒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 骨料中间仓仓体 304 砂料仓
102 仓门 305 石仓门
103 搅拌主机 306 砂仓门
104 仓罩 307 搅拌仓
105 骨料输送系统 308 砂提升斗
200 皮带输送机 309 石提升斗
201 仓体 310 钢丝绳
202 仓体分隔板 311 第一边轨道
203 石仓 312 中间轨道
204 砂仓 313 第二边轨道
301 输送机 314 卷扬筒
302 分料斗
303 石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的正视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的侧视示意图。图3和图4所示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包括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卷扬筒314、钢丝绳310、石提升斗309(作为第一提升斗)和砂提升斗308(作为第二提升斗)。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由钢丝绳310连接至卷扬筒314,从而能够在卷扬筒314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卷扬筒314由减速机(图中未示出减速机)驱动,带动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上升与下降。可以理解的是,减速机带有驱动电机或者由外置的驱动电机驱动。另外,可以设置控制装置来根据需要对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钢丝绳310卷绕在卷扬筒314上,且在中段处固定在卷扬筒314上(有利的是,固定在卷扬筒的中部处,并向卷圆筒的两端处卷绕)。钢丝绳310的两端分别与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连接。在石提升斗309上升时,砂提升斗308下降;在石提升斗309下降时,砂提升斗308上升。也就是说,石提升斗309与砂提升斗308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
在图示实施例中,采用一根钢丝绳来连接两个提升斗: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为了利于钢丝绳310在卷扬筒314上的有序卷绕,在卷扬筒314的表面处设置有绳槽来引导钢丝绳的卷绕,所述绳槽是贯穿卷扬筒外表面的单螺旋线槽。但本发明不限于图示结构,在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采用两根拉绳来分别连接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所述两根拉绳的下端分别连接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另一端则固定在卷扬筒314上。有利的是,两根拉绳在卷扬筒上的卷绕方向相同,但是出绳方向相反:一根的出绳位置位于卷扬筒之前,另一根的出绳位置位于卷扬筒之后,与图5所示的单绳卷绕方向与出绳方向或位置类似。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以钢丝绳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其他材质的绳、链或索等可以用来代替钢丝绳,且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3和图4,所述物料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边轨道311、中间轨道312和第二边轨道313。第一边轨道311和中间轨道312用于引导石提升斗309的上升和下降。中间轨道312和第二边轨道313用于引导砂提升斗308的上升和下降。其中,在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的左右两侧(从图3的视角观察)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在第一边轨道311、中间轨道312和第二边轨道313上滚动运行。有利的是,第一边轨道311、中间轨道312和第二边轨道313如图4所示在高度方向上倾斜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轨道的具体形式、结构与倾斜角度等能够根据需要设置。甚至能够省略轨道。还能够在所述轨道上设置翻转装置来辅助实现提升斗的翻转,以倾倒提升斗中容纳的物料至相应的仓中。
参见图4,所述物料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向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输送石料和砂料的输送机301。在输送机301的输出端处带有分料斗302。分料斗302根据输送机所输送物料的种类而切换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分料斗302将输送机301输送的物料(石料)分配至石提升斗309中。在第二工作位置,分料斗302将输送机301输送的物料(砂料)分配至砂提升斗308中。可以理解的是,输送机301和分料斗302的具体形式、结构与规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与设置。
除了上述的物料输送装置之外,图示的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进一步包括:石料仓303(用作第一骨料仓);砂料仓304(用作第二骨料仓)。物料输送装置的第一提升斗(石提升斗309)用于向第一骨料仓(石料仓303)输送第一骨料(石料),所述第二提升斗(砂提升斗308)用于向第二骨料仓(砂料仓304)输送第二骨料(砂料)。
进一步地,所述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包括:石仓门305(第一仓门)和砂仓门306(第二仓门)。石仓门305设置在石料仓303的下方,用于控制石料仓303向搅拌仓307的排料。砂仓门306设置在砂料仓304的下方,用于控制砂料仓304向搅拌仓307的排料。
上述的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能够用于搅拌站,提高搅拌站的适用范围(适用多种配料比例),并提高物料输送效率。
本发明的物料输送装置采用两个提升斗来输送两种不同物料,从而,骨料配比和主机每盘方量可以随意更改,方便使用不同工艺。另外,双斗式提升机循环紧凑,保证了骨料输送时间;在工作时两个提升斗互为配重,能够降低能耗。
如图3所示,本发明将骨料中间仓仓体分开,设为石料仓303和砂料仓304(石料仓303和砂料仓304可互换),从而实现砂料和石料的分开存储和分开投入主机。
本发明的骨料输送系统采用双斗式提升机,两个提升斗分别用于输送砂料和石料,即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石提升斗309和砂提升斗308,但应与石料仓303和砂料仓304对应),两个提升斗通过钢丝绳310连接在卷扬筒314上。卷扬筒314由减速机驱动,带动两个提升斗做升降运动。
由于两个提升斗的运行方向相反,因此当石提升斗309上升时,砂提升斗308下降,当石提升斗309停留在轨道顶部时,砂提升斗308则停留在提升机底部,反之亦然。利用该原理,我们可以在和单斗式提升机一样的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砂料和骨料的输送。如表1所示,提升机的循环周期包含接料、上升、卸料和下降4个阶段,从表1中可看出砂提升斗308和单提升斗的循环周期各阶段完全一样,石提升斗309的循环周期落后2个阶段,从连续生产来看,由于石料仓303和砂料仓304分别有存储一盘生产所需砂料和骨料的功能,因此只要搅拌站启动生产时先动作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就不影响后续生产。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阶段5 阶段6 阶段7 阶段8 阶段9 阶段10
单提升斗 接料 上升 卸料 下降 接料 上升 卸料 下降 接料 上升
砂提升斗 接料 上升 卸料 下降 接料 上升 卸料 下降 接料 上升
石提升斗 下降 接料 上升 卸料 下降 接料 上升 卸料 下降
表1
由于将砂料和石料分开输送,且对侧的空提升斗起到了配重的作用,因此很大程度降低了减速机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转矩,即减速机的规格型号减小,从而降低了能耗。
因为每个提升斗都是独立的,因此砂料和石料的重量在容积上限内可以随意更改,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更改骨料配比和搅拌主机每盘方量,并可以进行实施不同的二次投料工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系统具有下述优点:
1、双斗式提升机循环紧凑,保证了骨料输送时间。
2、骨料配比和主机每盘方量可以随意更改,方便使用不同工艺。
3、双提升斗互为配重,降低能耗。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扬筒,其由驱动装置驱动而正反向旋转;
第一提升斗,其通过第一拉绳连接至所述卷扬筒,在所述卷扬筒的驱动下上升和下降;以及
第二提升斗,其通过第二拉绳连接至所述卷扬筒,在所述卷扬筒的驱动下上升和下降,
其中,所述第一提升斗和所述第二提升斗的运行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是同一钢丝绳,并在卷扬筒的中部处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筒带有绳槽,所述绳槽为贯穿卷扬筒外表面的单螺旋线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提升斗和第二提升斗输送物料的输送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机的输出端处带有分料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提升斗和第二提升斗的上升和下降的轨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在高度方向上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边轨道、中间轨道和第二轨道,其中,所述第一提升斗由第一边轨道和中间轨道引导,所述第二提升斗由第二边轨道和中间轨道引导。
9.一种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骨料仓;第二骨料仓;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提升斗用于向第一骨料仓输送第一骨料,所述第二提升斗用于向第二骨料仓输送第二骨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仓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料仓的下方,用于控制第一骨料仓的排料;以及
第二仓门,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骨料仓的下方,用于控制第二骨料仓的排料。
11.一种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
CN201310661215.3A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搅拌站 Pending CN104690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1215.3A CN104690835A (zh)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搅拌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1215.3A CN104690835A (zh)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搅拌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0835A true CN104690835A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3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1215.3A Pending CN104690835A (zh)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搅拌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908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6316A (zh) * 2019-07-11 2019-11-12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系统、轿厢及其吊挂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5397Y (zh) * 1995-01-28 1995-12-20 郑汉星 自提升混凝土浆的搅拌机
CN2868627Y (zh) * 2005-11-15 2007-02-14 张驰 一种砼料自输自提升降式搅拌机
CN101219562A (zh) * 2008-02-03 2008-07-16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站骨料输送装置
CN201161978Y (zh) * 2007-12-19 2008-12-10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石灰炉双斗进料装置
CN102873756A (zh) * 2012-11-03 2013-01-16 简蘖懿 提升出料斗导绳升降式混凝土搅拌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5397Y (zh) * 1995-01-28 1995-12-20 郑汉星 自提升混凝土浆的搅拌机
CN2868627Y (zh) * 2005-11-15 2007-02-14 张驰 一种砼料自输自提升降式搅拌机
CN201161978Y (zh) * 2007-12-19 2008-12-10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石灰炉双斗进料装置
CN101219562A (zh) * 2008-02-03 2008-07-16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站骨料输送装置
CN102873756A (zh) * 2012-11-03 2013-01-16 简蘖懿 提升出料斗导绳升降式混凝土搅拌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6316A (zh) * 2019-07-11 2019-11-12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系统、轿厢及其吊挂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43303C (en) A concrete batching plant having reduced cycle time and reduced installation and dismantling time
CN202053383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
CN105197619A (zh) 一种散料输送工艺中可地面直接受料的导料装置
CN102390085A (zh) 一种自动提料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06914378U (zh) 组合式运载装卸装置
CN104690835A (zh)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骨料输送和存储系统及搅拌站
CN202370255U (zh) 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
CN102383604A (zh) 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
CN102381539A (zh) 多功能塔吊提升机
CN204896664U (zh) 一种建筑和装修材料输送装置
CN202278667U (zh) 树脂锚固剂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05636746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地下厂房混凝土快速入仓的装置
CN202321479U (zh) 多功能塔吊提升机
CN202293046U (zh) 一种自动提料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10915149U (zh) 一种平行关节型曲臂分装送料装置
CN206454889U (zh) 一种建筑用筛砂车
CN205578007U (zh) 一种平巷喷浆机械上料装置
CN112248240B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再生骨料自动化上料配料系统
CN210589937U (zh) 一种混凝土原料上料装置
CN204195988U (zh) 连续式搅拌机上料装置
CN203739253U (zh) 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全自动加料配比系统
CN202165094U (zh) 一种喷射混凝土的自动上料机
CN202985790U (zh) 添加料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建筑材料制备设备
CN105668169A (zh) 一种矿用提升机
CN204977049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