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0827B - 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90827B CN104690827B CN201410837179.6A CN201410837179A CN104690827B CN 104690827 B CN104690827 B CN 104690827B CN 201410837179 A CN201410837179 A CN 201410837179A CN 104690827 B CN104690827 B CN 1046908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gent
- mud
- curing agent
- weight
- slur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003—Methods for mix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采用以水泥、石膏、矿粉、三乙醇胺、速凝剂和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的混合物作为高效的固化剂,或采用以水泥、石灰、石膏、三乙醇胺、速凝剂和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的混合物作为高效的固化剂,并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高效的脱水剂,可以将含水率高达900%的海涂淤泥快速实现泥水分离并且分离后的泥浆具有可浇筑性,可作为建筑材料,这种建筑材料浇筑完成后7天内具有30kPa的抗压强度;并且就近解决了海洋经济开发中海洋治理建筑的土方需求,减少了施工工作量,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投资,不仅实现了资源变废为宝,而且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涂淤泥成型利用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在输送海涂淤泥的过程中对海涂淤泥进行处理形成可浇筑的建筑材料,适用于高含水率的泥浆浇筑成低强度模型、垫层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的开发也日益加大,但是,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受制于建筑砂、石料的供给,导致海洋治理的投入巨大。同时,海洋治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大量的海涂淤泥进行清理,不仅工程量巨大,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还危害着海洋生态环境,使海洋治理工程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制约海洋经济开发治理的这一不利现状,需研发一种能够将海涂淤泥快速成型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可利用的建筑材料的技术,同时要求在实现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这对推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就近解决了海洋经济开发中海洋治理建筑的土方需求,减少了施工工作量,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投资,不仅实现了资源变废为宝,而且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而浇筑后形成的浇筑块体的抗压强度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利用固化剂搅拌系统搅拌固化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剂浆剂;其中,固化剂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0.5~0.7);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0%~65%的水泥、9%~11%的石膏、10%~14%的矿粉、9%~16%的三乙醇胺、2%~3%的速凝剂、余量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并利用脱水剂搅拌系统搅拌脱水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脱水剂浆剂;其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1.5‰~2.5‰;脱水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②利用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将固化剂浆剂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利用泥浆泵吸入海涂淤泥并将吸入的海涂淤泥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对固化剂浆剂与海涂淤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含固化剂的泥浆;其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30%,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0%~80%;
③利用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将脱水剂浆剂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将含固化剂的泥浆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二管道混合器对脱水剂浆剂与含固化剂的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脱水泥浆;其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15%,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
④由第二管道混合器输出的脱水泥浆经渗水管道后形成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其中,渗水管道为在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数个无规则分布的用于排水的毛细管开口后形成;
⑤利用小型混凝土浇筑车,并使用经渗水管道后形成的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实现浇筑。
所述的步骤①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4.4%的水泥、9.2%的石膏、13.8%的矿粉、9.2%的三乙醇胺、2.3%的速凝剂、1.1%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所述的步骤①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0.8%的水泥、10.1%的石膏、10.1%的矿粉、15.2%的三乙醇胺、2.5%的速凝剂、1.3%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所述的步骤①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2‰。
所述的步骤②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所述的步骤③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8%。
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利用固化剂搅拌系统搅拌固化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剂浆剂;其中,固化剂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0.5~0.7);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5%~70%的水泥、9%~10%的石灰、9%~10%的石膏、9%~12%的三乙醇胺、2%~3%的速凝剂、余量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并利用脱水剂搅拌系统搅拌脱水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脱水剂浆剂;其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1.5‰~2.5‰;脱水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②利用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将固化剂浆剂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利用泥浆泵吸入海涂淤泥并将吸入的海涂淤泥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对固化剂浆剂与海涂淤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含固化剂的泥浆;其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30%,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0%~80%;
③利用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将脱水剂浆剂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将含固化剂的泥浆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二管道混合器对脱水剂浆剂与含固化剂的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脱水泥浆;其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15%,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
④由第二管道混合器输出的脱水泥浆经渗水管道后形成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其中,渗水管道为在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数个无规则分布的用于排水的毛细管开口后形成;
⑤利用小型混凝土浇筑车,并使用经渗水管道后形成的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实现浇筑。
所述的步骤①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7.5%的水泥、9.6%的石灰、9.6%的石膏、9.6%的三乙醇胺、2.4%的速凝剂、1.3%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所述的步骤①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2‰。
所述的步骤②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所述的步骤③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以水泥、石膏、矿粉、三乙醇胺、速凝剂和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的混合物作为高效的固化剂,或采用以水泥、石灰、石膏、三乙醇胺、速凝剂和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的混合物作为高效的固化剂,并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高效的脱水剂,可以将含水率高达900%的海涂淤泥快速实现泥水分离并且分离后的泥浆具有可浇筑性,可作为建筑材料,这种建筑材料浇筑完成后7天内具有30kPa的抗压强度。
2)本发明方法就近解决了海洋经济开发中海洋治理建筑的土方需求,减少了施工工作量,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投资,不仅实现了资源变废为宝,而且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3)本发明方法可应用于滩涂施工,还可以应用于河道、航道疏浚工程,成功解决了疏浚淤泥处理难的问题,并加以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利用固化剂搅拌系统搅拌固化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剂浆剂;其中,固化剂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0.7;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4.4%的水泥、9.2%的石膏、13.8%的矿粉、9.2%的三乙醇胺、2.3%的速凝剂、1.1%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并利用脱水剂搅拌系统搅拌脱水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脱水剂浆剂;其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2‰;脱水剂采用现有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②利用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将固化剂浆剂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利用现有的泥浆泵吸入海涂淤泥并将吸入的海涂淤泥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对固化剂浆剂与海涂淤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含固化剂的泥浆;其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
③利用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将脱水剂浆剂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将含固化剂的泥浆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二管道混合器对脱水剂浆剂与含固化剂的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脱水泥浆;其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8%。
④由第二管道混合器输出的脱水泥浆经渗水管道后形成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为凝聚的泥质颗粒);其中,渗水管道为在普通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数个无规则分布的用于排水的毛细管开口后形成。
⑤利用现有的小型混凝土浇筑车,并使用经渗水管道后形成的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实现浇筑。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与实施例一提出的方法的过程一样,只是所采用的固化剂中的各组分的配比不同,即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利用固化剂搅拌系统搅拌固化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剂浆剂;其中,固化剂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0.7;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0.8%的水泥、10.1%的石膏、10.1%的矿粉、15.2%的三乙醇胺、2.5%的速凝剂、1.3%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并利用脱水剂搅拌系统搅拌脱水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脱水剂浆剂;其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2‰;脱水剂采用现有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②利用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将固化剂浆剂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利用现有的泥浆泵吸入海涂淤泥并将吸入的海涂淤泥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对固化剂浆剂与海涂淤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含固化剂的泥浆;其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
③利用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将脱水剂浆剂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将含固化剂的泥浆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二管道混合器对脱水剂浆剂与含固化剂的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脱水泥浆;其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8%。
④由第二管道混合器输出的脱水泥浆经渗水管道后形成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其中,渗水管道为在普通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数个无规则分布的用于排水的毛细管开口后形成。
⑤利用现有的小型混凝土浇筑车,并使用经渗水管道后形成的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实现浇筑。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出的方法的过程一样,只是所采用的固化剂不同,即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利用固化剂搅拌系统搅拌固化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剂浆剂;其中,固化剂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0.7;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7.5%的水泥、9.6%的石灰、9.6%的石膏、9.6%的三乙醇胺、2.4%的速凝剂、1.3%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并利用脱水剂搅拌系统搅拌脱水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脱水剂浆剂;其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2‰;脱水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②利用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将固化剂浆剂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利用现有的泥浆泵吸入海涂淤泥并将吸入的海涂淤泥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对固化剂浆剂与海涂淤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含固化剂的泥浆;其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
③利用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将脱水剂浆剂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将含固化剂的泥浆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二管道混合器对脱水剂浆剂与含固化剂的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脱水泥浆;其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8%。
④由第二管道混合器输出的脱水泥浆经渗水管道后形成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其中,渗水管道为在普通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数个无规则分布的用于排水的毛细管开口后形成。
⑤利用现有的小型混凝土浇筑车,并使用经渗水管道后形成的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实现浇筑。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利用固化剂搅拌系统搅拌固化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剂浆剂;其中,固化剂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0.6;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9.8%的水泥、9%的石灰、9.2%的石膏、9%的三乙醇胺、2%的速凝剂、1%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并利用脱水剂搅拌系统搅拌脱水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脱水剂浆剂;其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1.6‰;脱水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②利用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将固化剂浆剂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利用现有的泥浆泵吸入海涂淤泥并将吸入的海涂淤泥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对固化剂浆剂与海涂淤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含固化剂的泥浆;其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2%,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8%。
③利用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将脱水剂浆剂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将含固化剂的泥浆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二管道混合器对脱水剂浆剂与含固化剂的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脱水泥浆;其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90%。
④由第二管道混合器输出的脱水泥浆经渗水管道后形成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其中,渗水管道为在普通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数个无规则分布的用于排水的毛细管开口后形成。
⑤利用现有的小型混凝土浇筑车,并使用经渗水管道后形成的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实现浇筑。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利用固化剂搅拌系统搅拌固化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剂浆剂;其中,固化剂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0.5;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5.5%的水泥、9.8%的石灰、9.7%的石膏、11.2%的三乙醇胺、2.8%的速凝剂、1%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并利用脱水剂搅拌系统搅拌脱水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脱水剂浆剂;其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2.5‰;脱水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②利用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将固化剂浆剂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利用现有的泥浆泵吸入海涂淤泥并将吸入的海涂淤泥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对固化剂浆剂与海涂淤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含固化剂的泥浆;其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0%,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0%。
③利用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将脱水剂浆剂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将含固化剂的泥浆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二管道混合器对脱水剂浆剂与含固化剂的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脱水泥浆;其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5%。
④由第二管道混合器输出的脱水泥浆经渗水管道后形成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其中,渗水管道为在普通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数个无规则分布的用于排水的毛细管开口后形成。
⑤利用现有的小型混凝土浇筑车,并使用经渗水管道后形成的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实现浇筑。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固化剂搅拌系统、脱水剂搅拌系统、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对应采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320427203.X)“一种淤泥快速脱水固化施工设备”中公开的凝聚剂注入搅拌装置、脱水剂混合装置、凝聚剂泵送装置、脱水剂泵送装置;第一管道混合器和第二管道混合器均采用现有的管道混合器。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固化剂中的水泥采用型号为PC52.5的水泥、速凝剂采用现有的任一种速凝剂均可、泵送剂采用现有的任一种泵送剂均可。
上述各个实施例实现浇筑后,经振捣养护后可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浇筑块体。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通过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得到的浇筑块体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列。
表1通过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得到的浇筑块体14天和28天后的试验结果
从表1中所列的数据可知,浇筑块体28天检测的内摩擦角接近30°,粘聚力可达到70kPa左右,其强度满足各种临时围墙、种植槽、其他建筑模型的强度要求。该浇筑块体的密度远低于混凝土浇筑形成的块体的密度,因此本发明方法中得到的建筑材料可直接输出,方便了运输。
Claims (9)
1.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利用固化剂搅拌系统搅拌固化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剂浆剂;其中,固化剂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0.5~0.7);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0%~65%的水泥、9%~11%的石膏、10%~14%的矿粉、9%~16%的三乙醇胺、2%~3%的速凝剂、余量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并利用脱水剂搅拌系统搅拌脱水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脱水剂浆剂;其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1.5‰~2.5‰;脱水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②利用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将固化剂浆剂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利用泥浆泵吸入海涂淤泥并将吸入的海涂淤泥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对固化剂浆剂与海涂淤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含固化剂的泥浆;其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30%,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0%~80%;
③利用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将脱水剂浆剂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将含固化剂的泥浆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二管道混合器对脱水剂浆剂与含固化剂的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脱水泥浆;其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15%,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
④由第二管道混合器输出的脱水泥浆经渗水管道后形成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其中,渗水管道为在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数个无规则分布的用于排水的毛细管开口后形成;
⑤利用小型混凝土浇筑车,并使用经渗水管道后形成的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实现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4.4%的水泥、9.2%的石膏、13.8%的矿粉、9.2%的三乙醇胺、2.3%的速凝剂、1.1%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0.8%的水泥、10.1%的石膏、10.1%的矿粉、15.2%的三乙醇胺、2.5%的速凝剂、1.3%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②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所述的步骤③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8%。
6.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利用固化剂搅拌系统搅拌固化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剂浆剂;其中,固化剂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0.5~0.7);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5%~70%的水泥、9%~10%的石灰、9%~10%的石膏、9%~12%的三乙醇胺、2%~3%的速凝剂、余量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并利用脱水剂搅拌系统搅拌脱水剂与清水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脱水剂浆剂;其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1.5‰~2.5‰;脱水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②利用固化剂浆剂泵送装置将固化剂浆剂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利用泥浆泵吸入海涂淤泥并将吸入的海涂淤泥输送给第一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对固化剂浆剂与海涂淤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含固化剂的泥浆;其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30%,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0%~80%;
③利用脱水剂浆剂泵送装置将脱水剂浆剂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由第一管道混合器将含固化剂的泥浆输送给第二管道混合器;然后由第二管道混合器对脱水剂浆剂与含固化剂的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脱水泥浆;其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15%,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
④由第二管道混合器输出的脱水泥浆经渗水管道后形成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其中,渗水管道为在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数个无规则分布的用于排水的毛细管开口后形成;
⑤利用小型混凝土浇筑车,并使用经渗水管道后形成的具有可浇筑性的建筑材料实现浇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固化剂由含量为67.5%的水泥、9.6%的石灰、9.6%的石膏、9.6%的三乙醇胺、2.4%的速凝剂、1.3%的泵送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中脱水剂浆剂的浓度为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②中固化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海涂淤泥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5%;所述的步骤③中脱水剂浆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含固化剂的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8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37179.6A CN104690827B (zh) | 2014-12-29 | 2014-12-29 | 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37179.6A CN104690827B (zh) | 2014-12-29 | 2014-12-29 | 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90827A CN104690827A (zh) | 2015-06-10 |
CN104690827B true CN104690827B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333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37179.6A Active CN104690827B (zh) | 2014-12-29 | 2014-12-29 | 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908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9836B (zh) * | 2021-08-04 | 2022-06-10 | 井冈山大学 | 一种结合河道边坡治理的污水处理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81362A (ja) * | 1992-09-02 | 1994-03-22 | Eiwa Sogo Kenkyusho:Kk | 浚渫工法 |
JP2003126826A (ja) * | 2001-10-25 | 2003-05-07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発生土処理装置並びに処理方法 |
CN101824820A (zh) * | 2010-04-20 | 2010-09-08 | 武汉华荣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吹填淤泥造地的施工工艺及其装置 |
CN103265239A (zh) * | 2013-05-17 | 2013-08-28 | 连云港港口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
CN103979774A (zh) * | 2013-07-18 | 2014-08-13 | 俞元洪 | 一种泥浆脱水固化施工工艺 |
-
2014
- 2014-12-29 CN CN201410837179.6A patent/CN1046908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81362A (ja) * | 1992-09-02 | 1994-03-22 | Eiwa Sogo Kenkyusho:Kk | 浚渫工法 |
JP2003126826A (ja) * | 2001-10-25 | 2003-05-07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発生土処理装置並びに処理方法 |
CN101824820A (zh) * | 2010-04-20 | 2010-09-08 | 武汉华荣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吹填淤泥造地的施工工艺及其装置 |
CN103265239A (zh) * | 2013-05-17 | 2013-08-28 | 连云港港口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
CN103979774A (zh) * | 2013-07-18 | 2014-08-13 | 俞元洪 | 一种泥浆脱水固化施工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日本疏浚泥管中混合固化处理技术研究》;周上博 等;《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930;第14卷(第9期);第192-194,19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90827A (zh) | 2015-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91888B (zh) | 一种仿石材环保混凝土路面砖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203281B (zh) | 一种微膨胀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98367A (zh) | 一种常温快速固化淤泥的固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1805161B (zh) | 钻井固体废弃物制免烧砖胶结剂 | |
CN113307591B (zh) | 一种多源固废复合高流态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602567B (zh) | 基于聚丙烯乙酰胺的废泥浆固化处理方法 | |
CN109626928B (zh) | 一种适用于泥炭土的复合型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77015B (zh) | 一种河湖疏浚底泥为主料的免烧砖及其自然养护制作方法 | |
CN105000851B (zh) | 一种以尾矿为骨料的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
CN1252781A (zh) | 一种高料浆浓度、快凝和快硬的回填方法和材料 | |
CN103319067B (zh) | 一种环保型淤泥固化方法 | |
CN106904816A (zh) | 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 |
CN103449762A (zh) | 一种利用盾构尾砂制备的早强微膨胀同步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409222A (zh) | 一种水利工程专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86987B (zh) | 改性沥青乳液与改性水泥的复合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400080B (zh) | 一种无机固化粉煤灰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01671A (zh) | 一种大掺量粉煤灰泡沫填体及制备方法 | |
CN105622023A (zh) | 一种利用炉渣的淤泥固化剂 | |
CN102491720A (zh) | 一种水泥基速凝型高水废弃泥浆用固化剂 | |
CN103965918A (zh) | 一种水淬锰渣软土固化剂 | |
CN104310920A (zh) | 一种利用高硅型铁尾矿制备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方法 | |
CN104402380B (zh) | 一种以粘性弃土为主要原料的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90827B (zh) | 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 | |
CN101607811A (zh) | 一种泥浆固化配方 | |
CN103351126A (zh) | 一种新型混凝土浆材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