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5239A -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5239A
CN103265239A CN2013101839828A CN201310183982A CN103265239A CN 103265239 A CN103265239 A CN 103265239A CN 2013101839828 A CN2013101839828 A CN 2013101839828A CN 201310183982 A CN201310183982 A CN 201310183982A CN 103265239 A CN103265239 A CN 103265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mud
mixture
slud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39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5239B (zh
Inventor
王卫东
高兆福
杨京方
朱从富
邓江
李立新
倪祖平
刘桂松
岳连根
宋兵
胡进
严新春
蔡云晟
李强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PORT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PORT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PORT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PORT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839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52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5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5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5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5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海洋淤泥1;碱渣1~4;矿粉0.5~5;粉煤灰1~3;石子0~20;石粉等0~9;还有前述原料总重量的0.5~3%的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等;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节省工期,节省费用,实现了淤泥和工业废渣的再利用,其固结速度快,效果好,可实现环保经济和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可以用于市政、交通、水利、港口工程中的路面混凝土、预制块、水泥稳定层、护面块体等。

Description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一种新型混凝土的制造技术,特别是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水泥混凝土,需要大量的高耗能的水泥和砂石自然资源,随环保力度的加大,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砂石料供不应求。特别是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淤泥处理和利用,是港口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随自然资源的日趋紧张,作为港口废弃物淤泥的利用是港口工程的长久难题。连云港淤泥颗粒细、含水量高,物理力学指标差,港口建设中,必须对淤泥进行处理。目前常规的淤泥物理加固办法是排水,即采用真空预压和堆载淤泥将淤泥中的水分排出,作为地基使用,但连云港淤泥的渗透系数极小,淤泥排水即费能又费时,而且加固效果不佳,工后使用中存在各种质量问题。但颗粒细的淤泥,则具有较大的化学活性,有利于化学固结。在淤泥的化学固结方面,目前主要采用水泥拌合,比如搅拌桩,但由于掺加量大、水泥对淤泥的加固效果不明显、质量差等原因,现在已经限制使用。 
吹填淤泥的表层处理一直是工程的难点。淤泥吹填结束后,表层为稀粥状,含水量达到150~300%,依自重沉淀,速度很慢。吹填区表面为锅底状,中间低,沉淀水难以排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做法是:沉淀、晾晒4个月,铺设编织布、竹芭后,用山皮土作为工作垫层,不但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还带来很大的施工风险。 
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工厂迅速崛起,但由于产业链不完善,各种工业废渣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比如碱渣。碱厂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碱渣,堆积如山,占用了大量农田和海域,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碱渣的再利用成为世界难题。火电厂、钢厂产生了大量的矿渣和粉煤灰,近年来,我国在矿粉、粉煤灰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仅仅作为建筑材料的辅料使用,没有充分利用其化学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方法设计合理、能有效利用海洋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并代替水泥制造高强混凝土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点是,步骤如下: 
(1)拌合:
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海洋淤泥1   ;碱渣1~4 ; 矿粉0.5~5;
粉煤灰1~3  ; 石子0~20;
石粉或者尾矿沙或者风化砂或者海底泥沙或者建筑黄沙  0~9;
还有前述原料总重量的0.5~3%的催化剂;
所述的催化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防水剂、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其配比可以按需要进行选定);
所述的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
(2)搁置: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中:搁置后的拌合物使用时采用常规干硬性水泥混凝土的浇筑办法进行浇筑,在浇筑时采用常规振捣密实工艺进行振捣;浇筑后按以下方法进行养护与检测:采用洒水和覆盖养护,保湿要求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并保持通风,采用水泥混凝土的常规方式方法进行该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检测。 
本发明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中:原料石子的重量配比优选为1~20。 
本发明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中:原料石粉或者尾矿沙或者风化砂或者海底泥沙或者建筑黄沙的重量配比优选为1~9。 
本发明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中:在拌合和搁置过程中,环境温度优选不低于5℃。 
本发明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中,各原材料在使用前最好进行物理、化学指标检测和环保检测,确保无重大污染源。 
本发明方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利用和激活淤泥和各种工业废渣的活性,使其产生类似水泥混凝土的化学反应,达到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指标,可以实现废弃淤泥和工业废渣的循环利用,做到环保和节能。 
本发明方法的机理是: 
1、活性激发:各种工业废渣(如:碱渣、矿渣、粉煤灰等)都有较强的化学活性或潜在的化学活性,极细的海洋淤泥也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释放其活性,产出化学反应。
2、产生水泥混凝土的相似反应:矿粉、粉煤灰、淤泥、石粉中的硅、铝氧化物和碱渣中的钙离子产生类似混水泥凝土的化学反应,形成硅铝酸钙、钙矾石等高强结晶体,粘结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形成高强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方法可以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资源再生:碱渣、矿渣、粉煤灰、尾矿沙等工业废渣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颗粒极细的海半淤泥是大地的精华冲积到沿海,变成了难以利用的港口废弃物,使其充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环保产业链。
2、本发明方法有利于环保:我国政府和企业投入巨资进行工业废渣的治理。碱渣等工业废渣是良好的化工、建筑材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良好的利用方法,多采用掩埋方式处理,并没有消除污染源。 
3、本发明方法实现了淤泥的废物利用。采用本发明技术后,可以充分利用吹填淤泥,形成码头堆场的面层和填筑层。因此可以更多的利用码头港池和航道挖泥的淤泥废物。 
4、本发明所用材料大多发生了化学反应,并被反应物包裹,不易渗出。经环保检测,本发明制造的混凝土浸出水达到了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对环境没有污染。 
5、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费用。 
6、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混凝土强度可达42兆帕,用这种材料制作的联锁筷可达56兆帕,满足常规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本发明方法可以节省工期,节省费用,实现了淤泥和工业废渣的再利用,其固结速度快,效果好,可实现环保经济和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可以用于市政、交通、水利、港口工程中的路面混凝土、预制块、水泥稳定层、护面块体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1)拌合:
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海洋淤泥1   ;碱渣1 ; 矿粉0.5;
粉煤灰1  ; 
还有前述原料总重量的0.5%的催化剂;
所述的催化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防水剂、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
(2)搁置: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2,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1)拌合:
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海洋淤泥1   ;碱渣4 ; 矿粉5;
粉煤灰3  ; 
还有前述原料总重量的3%的催化剂;
所述的催化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防水剂、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
(2)搁置: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3,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1)拌合:
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海洋淤泥1   ;碱渣2 ; 矿粉1;
粉煤灰2 ; 石子1;
石粉或者尾矿沙或者风化砂或者海底泥沙或者建筑黄沙 1;
还有前述原料总重量的1%的催化剂;
所述的催化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防水剂、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
(2)搁置: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4,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1)拌合:
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海洋淤泥1   ;碱渣3; 矿粉4;
粉煤灰3 ; 石子20;
石粉或者尾矿沙或者风化砂或者海底泥沙或者建筑黄沙  9;
还有前述原料总重量的2%的催化剂;
所述的催化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防水剂、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
(2)搁置: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5,实施例1-4任何一项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中:搁置后的拌合物使用时采用常规干硬性水泥混凝土的浇筑办法进行浇筑,在浇筑时采用常规振捣密实工艺进行振捣;浇筑后按以下方法进行养护与检测:采用洒水和覆盖养护,保湿要求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并保持通风,采用水泥混凝土的常规方式方法进行该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检测。 
实施例6,实施例1-5任何一项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中:在拌合和搁置过程中,环境温度不低于5℃。 
实施例7,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原料及配比 :淤泥1:碱渣1:矿粉1.15:粉煤灰0.3:石粉3.5。催化剂为总重的1.6%,其中:萘系高效减水剂0.1%、早强减水剂0.1%、防冻剂0.%1、早强剂0.1%、防水剂0.1%、氧化钙1.1%。
所述的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
(2)搁置: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
(3)检测指标:28天抗压强度22.3兆帕(砂浆)。 
实施例8,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原料及配比:淤泥1:碱渣2.6:矿粉5.0:粉煤灰1.8:石粉11.0:石子17.0。催化剂为总重的2%,其中:早强减水剂0.2%、防冻剂0.1%、早强剂0.1%、缓凝剂0.2%、防水剂0.2%、氧化钙1.2%。
所述的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
(2)搁置: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
(3)指标:28天抗压强度42.3兆帕(混凝土); 
实施例9,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原料及配比:淤泥1:碱渣3:矿粉4:粉煤灰2:石粉6:石子13.5。催化剂为总重的2%,其中:萘系高效减水剂0.1%、早强减水剂0.1%、防冻剂0.1%、早强剂0.1%、缓凝剂0.1%、防水剂0.1%、氧化钙1.4%。
所述的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
(2)搁置: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
(3)指标:28天抗压强度55.8兆帕(混凝土联锁块)。 

Claims (5)

1.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拌合:
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海洋淤泥1   ;碱渣1~4 ; 矿粉0.5~5;
粉煤灰1~3  ; 石子0~20;
石粉或者尾矿沙或者风化砂或者海底泥沙或者建筑黄沙  0~9;
还有前述原料总重量的0.5~3%的催化剂;
所述的催化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防水剂、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海洋淤泥通过抓取、堆存得到;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拌合均匀,得拌合物;
(2)搁置:根据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将拌合物搁置不超过10小时,使拌合物充分反应后即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搁置后的拌合物使用时采用常规干硬性水泥混凝土的浇筑办法进行浇筑,在浇筑时采用常规振捣密实工艺进行振捣;浇筑后按以下方法进行养护与检测:采用洒水和覆盖养护,保湿要求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并保持通风,采用水泥混凝土的常规方式方法进行该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石子的重量配比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石粉或者尾矿沙或者风化砂或者海底泥沙或者建筑黄沙的重量配比为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拌合和搁置过程中,环境温度不低于5℃。
CN201310183982.8A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265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3982.8A CN103265239B (zh)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3982.8A CN103265239B (zh)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5239A true CN103265239A (zh) 2013-08-28
CN103265239B CN103265239B (zh) 2015-04-08

Family

ID=49008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3982.8A Active CN103265239B (zh)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523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5251A (zh) * 2013-12-25 2014-04-30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以粉煤灰和矿粉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3280A (zh) * 2014-02-19 2014-06-04 江苏坤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尾矿砂的淤泥复合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232A (zh) * 2014-11-05 2015-03-25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一种以砂性弃土为主要原料的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4822A (zh) * 2015-08-12 2015-11-25 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防冻钢筋混凝土箱涵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0827B (zh) * 2014-12-29 2017-01-18 宁波高新区围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
CN107032705A (zh) * 2017-04-26 2017-08-11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预制联锁片早期强度的混凝土配合比
CN108516737A (zh) * 2018-03-21 2018-09-11 山东大学 可实现海底沉积淤泥资源化利用的人工鱼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0002A (zh) * 2017-03-05 2018-09-14 秦皇岛轻粉科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淤泥改良改性制备有机活性混凝土的方法
CN114714477A (zh) * 2022-05-13 2022-07-08 钟祥市德亿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淤泥生态环保植生块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442A (zh) * 2010-06-24 2011-12-28 索尼公司 手势识别设备、手势识别方法及程序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442A (zh) * 2010-06-24 2011-12-28 索尼公司 手势识别设备、手势识别方法及程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朝旭等: "碱渣、废混凝土改性淤泥质土作为路基填土的可行性研究", 《公路工程》, vol. 35, no. 1, 28 February 2010 (2010-02-28)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5251A (zh) * 2013-12-25 2014-04-30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以粉煤灰和矿粉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3280A (zh) * 2014-02-19 2014-06-04 江苏坤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尾矿砂的淤泥复合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232A (zh) * 2014-11-05 2015-03-25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一种以砂性弃土为主要原料的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0827B (zh) * 2014-12-29 2017-01-18 宁波高新区围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海涂淤泥实现浇筑的方法
CN105084822A (zh) * 2015-08-12 2015-11-25 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防冻钢筋混凝土箱涵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0002A (zh) * 2017-03-05 2018-09-14 秦皇岛轻粉科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淤泥改良改性制备有机活性混凝土的方法
CN107032705A (zh) * 2017-04-26 2017-08-11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预制联锁片早期强度的混凝土配合比
CN108516737A (zh) * 2018-03-21 2018-09-11 山东大学 可实现海底沉积淤泥资源化利用的人工鱼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16737B (zh) * 2018-03-21 2019-09-03 山东大学 可实现海底沉积淤泥资源化利用的人工鱼礁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4477A (zh) * 2022-05-13 2022-07-08 钟祥市德亿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淤泥生态环保植生块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5239B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5239B (zh) 一种淤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CN103253899B (zh) 一种淤泥固化方法
Lang et al. Effectiveness of waste steel slag powder on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and associated micro-mechanisms of cement-stabilized dredged sludge
CN101538139B (zh) 一种以石料开采加工厂废石粉为集料和填料的干混砂浆
CN101456705B (zh) 一种使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水工模袋混凝土
CN105541138B (zh) 一种处理盐渍土地基的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44813A (zh) 一种用于固化海相软弱土的固化剂
CN102206073B (zh) 一种淤泥免烧砖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60083A (zh) 一种尾矿干粉砂浆
CN102703086A (zh) 一种无机类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6677A (zh) 一种疏浚土复合固化剂及工程建筑材料
CN110668776B (zh) 一种利用固体废渣制备人造砂子、石子、砂粉料的方法
CN113880544A (zh) 一种淤泥软土固化剂及淤泥软土固化方法
CN103319122A (zh) 一种综合利用碱渣的淤泥固化材料
CN105293868A (zh) 一种工业废渣固化淤泥的方法
CN107935509A (zh) 一种用于海相淤泥固化的抗硫酸盐腐蚀固化剂
CN101644052A (zh) 沿海淤泥质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法
CN105198336A (zh) 一种抗大风浪冲击的海岸建筑水泥
CN107098653A (zh) 一种环保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6586A (zh) 含有工业废弃物电石渣的淤泥固化剂及固化方法
CN106145784A (zh) 以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海水拌养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2023A (zh) 一种利用炉渣的淤泥固化剂
CN102432266A (zh) 一种免烧煤矸石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CN102503295B (zh) 一种河湖淤泥非烧结砖及其制备工艺
CN109694167A (zh) 一种淤泥复合型固化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