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5820A - 用于信道估计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信道估计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5820A
CN104685820A CN201380051918.2A CN201380051918A CN104685820A CN 104685820 A CN104685820 A CN 104685820A CN 201380051918 A CN201380051918 A CN 201380051918A CN 104685820 A CN104685820 A CN 104685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ort
large scale
reference signal
accurat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19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5820B (zh
Inventor
M.弗伦内
E.埃里克松
S.索伦蒂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4685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5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5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5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基于关于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估计来自蜂窝通信网络的下行链路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从蜂窝通信网络接收下行链路子帧,其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无线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的子集来估计对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该参考信号对应于蜂窝通信网络中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由于使用准同定位天线端口,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大大改进。

Description

用于信道估计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8月3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679,335的权益,其的公开由此通过引用全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蜂窝通信网络中可以用于估计大尺度或长期信道性质的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展OFDM。基础LTE物理资源从而可以视为如在图1中图示的时间-频率网格,其中每个资源元素(RE)对应于在一个OFDM符号间隔期间特定天线端口上的一个子载波。限定天线端口使得输送天线端口上的符号所在的信道可以从输送相同天线端口上的另一个符号所在的信道推断。每天线端口存在一个资源网格。明显地,如在Erik Dahlman等人的4G LTE/LTE高级移动宽带§10.1.1.7(2011)中论述的,天线端口不必定对应于特定物理天线而相反是引入以例如允许使用多个物理天线来射束形成的更一般概念。至少对于下行链路,天线端口对应于参考信号的传输。从天线端口传输的任何数据然后可以依靠该参考信号用于信道估计以用于相干解调。从而,如果相同参考信号从多个物理天线传输,这些物理天线对应于单个天线端口。相似地,如果两个不同参考信号从相同物理天线集传输,这对应于两个独立天线端口。
在时域中,LTE下行链路传输组织成10毫秒(ms)的无线电帧,其中每个无线电帧由十个大小相等的1ms子帧组成,如在图2中图示的。子帧分成两个时隙,每个具有0.5ms的持续时间。LTE中的资源分配从资源块(RB)或物理RB(PRB)方面描述,其中资源块对应于时域中的一个时隙和频域中的12个邻接15千赫(kHz)子载波。时域中的两个连续资源块代表资源块对并且对应于调度操作所在的时间间隔。
LTE中的传输在每个子帧中动态调度,其中基站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且在LTE发布11(Rel-11)中开始增强PDCCH(ePDCCH)而将下行链路指派/上行链路授权传输到某些用户元素,或用户设备(UE)。PDCCH在每个子帧中在第一OFDM符号中传输并且跨越(或多或少)整个系统带宽。已经对PDCCH所承载的下行链路指派解码的UE知道子帧中哪些资源元素包含以UE为目标的数据。相似地,在接收上行链路授权时,UE知道它应在哪些时间/频率资源上传输。在LTE下行链路中,数据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承载。在上行链路中,对应链路称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ePDCCH的定义在3GPP中发展。这样的控制信令将具有与PDCCH相似的功能性,这是可能的。然而,对于ePDCCH的根本差别是ePDCCH对于它的解调将需要UE特定参考信号(即,解调参考信号(DMRS))而不是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即,共同参考信号(CRS))。一个优势是可对ePDCCH利用UE特定空间处理。
经由PDSCH发送的数据的解调需要估计无线电信道的大尺度信道性质。该信道估计使用传输的参考符号来进行,其中参考符号是参考信号(RS)的符号并且为接收器所知。在LTE中,CRS参考符号在所有下行链路子帧中传输。除帮助下行链路信道估计外,CRS参考符号也用于由UE进行的移动性测量。LTE还支持仅以帮助信道估计以用于解调目的为目标的UE特定RS参考符号。图3图示将物理控制/数据信道和符号映射到形成下行链路子帧的RB对内的资源元素上的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PDCCH占据三个可能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因此,在该特定情况下,数据映射应在第二OFDM符号处开始。因为CRS对小区中的所有UE是共同的,CRS的传输无法容易适应于满足特定UE的需求。这与其中每个UE具有作为PDSCH的部分被置于图3的数据区域中的它自己的UE特定RS的UE特定RS形成对比。
控制区域的长度(其可以在子帧基础上改变)在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中输送。PCFICH在控制区域内在UE所知的位点处传输。在UE对PCFICH解码后,UE知道控制区域的大小以及在哪个OFDM符号中开始数据传输。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指示符(其承载对UE的ACK/NACK响应来通知UE在之前的子帧中的对应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是否被基站成功解码)也在控制区域这两个传输。
在LTE发布10(Rel-10)中,到UE的所有控制消息使用CRS来解调。因此,控制消息具有小区范围的覆盖来到达小区中的所有UE。例外是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其是独立的并且在解调之前不需要接收CRS。根据配置,对于这样的控制信息保留子帧中的前一至四个OFDM符号。控制消息可以分类成仅需要发送到小区中的一个UE的控制消息(即,UE特定控制消息)和需要发送到小区中的所有UE或小区中UE的某一子集(数量超过一个)的控制消息(即,共同控制消息)。
如在图4中图示的,PDCCH型的控制消息使用CRS来解调并且在叫作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倍数个单元中传输,其中每个CCE包含36个RE。PDCCH可具有1、2、4或8个CCE的聚合度(AL)以允许控制消息的链路自适应。此外,每个CCE映射到9个资源元素组(REG),其每个由4个RE组成。这些REG分布在整个系统带宽上以对CCE提供频率分集。因此,根据配置,PDCCH(其由多至8个CCE组成)在前一至四个OFDM符号中跨越整个系统带宽。
在LTE Rel-11中,已经同意引入采用增强控制信道形式的控制信息的UE特定传输。更具体地,已经同意允许使用基于置于数据区域中的UE特定RS来将通用控制消息传输到UE。这通常称为ePDCCH、增强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ePHICH)等。图5图示下行链路子帧,其示出10个RB对和每个具有1个RB对大小的三个ePDCCH区域的配置。剩余RB对可以用于PDSCH传输。对于LTE Rel-11中的ePDCCH,已经同意对于正常子帧和正常循环前缀使用天线端口                                               用于解调,如在图6中图示的。更具体地,图6图示在LTE中用于一个PRB对的ePDCCH的UE特定参考符号(即,DMRS参考符号)的RE位点的示例。注意,在LTE Rel.11中开始,超过一个UE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彼此未知地使用相同DMRS参考符号来解调它们的相应ePDCCH消息。如此,“UE特定”应解释为从UE角度来看。RS端口R7和R9代表DMRS参考符号,其分别对应于天线端口107和109。另外,天线端口108和110可以分别通过在RS端口R7和R9的相邻对上应用正交覆盖(1,-1)而获得。ePDCCH能够对控制信道实现预编码增益。ePDCCH的另一个益处是不同的PRB对(或增强控制区域)可以分配给不同小区或小区内的不同传输点,并且如此,可以实现控制信道之间的小区间或点间干扰协调。这对于异构网络情景尤其有用,如下文论述的。
点的概念结合对于协调多点(CoMP)的技术大量使用。在该上下文中,点对应于这样的天线集,其采用相似方式基本上覆盖相同的地理区域。从而,点可对应于地点处的多个扇区中的一个(即,由增强节点B(eNB)服务的小区的两个或以上扇区中的一个),但它还可对应于这样的地点,其使一个或多个天线全部有意覆盖相似地理区域。通常,不同的点代表不同的地点。天线当它们在地理上充分分离和/或在十分不同的方向上具有天线图指向时对应于不同的点。与从调度的角度来看差不多独立于其他点来操作点的常规蜂窝系统相比之下,对于CoMP的技术必需在不同点之中在调度或传输/接收中引入依赖性。下行链路CoMP操作可包括例如在频谱的重叠或非重叠部分上在不同时间实例处或对于指定子帧从多个点服务于某一UE。服务于某一UE的传输点之间的动态切换通常称作动态点选择(DPS)。在重叠资源上从多个点同时服务于UE通常称作联合传输(JT)。点选择可基于例如信道的瞬时条件、干扰或业务。CoMP操作意在对数据信道(例如,PDSCH)和/或控制信道(例如,ePDCCH)进行。
相同 ePDCCH区域可以由小区内的不同传输点使用或属于彼此未高度干扰的不同小区。典型的情况是在图7中图示的共享小区情景。如图示的,异构网络包括宏节点或宏基站,和宏节点的覆盖区域内的多个低功率微微节点或微微基站。宏节点和微微节点可以使用相同的ePDCCH区域。注意,在该整个申请中,网络中的节点或点通常称为具有某一类型,例如“宏”或“微微”。除非另外明确指出,这不应解释为网络中的节点/点的角色的绝对定量而相反解释为论述关于彼此的不同节点/点的角色的便利方式。从而,关于宏和微微节点/点的论述可以例如正好也能适应于宏与毫微微节点/点之间的交互。
对于在地理上分离的微微节点,例如微微节点B和C,可以再使用相同ePDCCH区域。采用该方式,共享小区中的总控制信道容量将因为在小区的不同部分中再使用指定PRB资源(潜在地,多次)而增加。这确保获得区域划分增益。示例在图8中给出,其中微微节点B和C共享相同的ePDCCH区域。相反,由于接近性,微微节点A和B以及微微节点A和C冒着彼此干扰的风险并且因此,对不与微微节点B和C的共享ePDCCH区域重叠的ePDCCH区域指派微微节点A。由此实现共享宏小区内微微节点A与B或等效地传输点A与B之间的干扰协调。同样,由此实现共享宏小区内微微节点A与C或等效地传输点A与C之间的干扰协调。在一些情况下,UE可需要从宏小区接收ePDCCH信令的部分并且从附近的微微小区接收ePDCCH信令的另一部分。因为PDCCH跨越整个带宽,该区域划分和控制信道频率协调对PDCCH是不可能的。而且,PDCCH因为它依靠使用CRS用于解调而未提供使用UE特定预编码的可能性。
图9图示ePDCCH,其与PDCCH中的CCE相似地分成多个组并且映射到子帧的增强控制区域中的一个。注意在图9中,ePDCCH区域未在OFDM符号零处开始以便适应子帧中PDCCH的同时传输。然而,在不具有PDCCH的未来LTE发布中可存在载波类型,在该情况下ePDCCH区域可以在子帧内从OFDM符号零处开始。
即使ePDCCH实现如上文论述的UE特定预编码和局部化传输,在一些情况下,能够采用广播的宽覆盖范围方式传输ePDCCH,这可是有用的。如果基站(即,eNB)不具有可靠信息来进行对于某一UE的预编码,这是有用的。在该情形中,宽范围覆盖传输更稳健。另一个情况是特定控制消息针对超过一个UE的时候。在该情况下,无法使用UE特定预编码。示例是使用PDCCH的共同控制信息的传输(即,在共同搜索空间(CSS)中)。在这些情况中的任何情况下,可以使用在子帧内多个ePDCCH区域上的分布式传输。这样的分布的一个示例在图10中图示,其中属于相同ePDCCH的四个部分分布在子帧内的多个增强控制区域上。在3GPP ePDCCH开发中已经同意应支持分布式和局部化传输两者。在使用ePDCCH的分布式传输时,如果可以实现天线分集来使ePDCCH消息的分集阶数最大化则也是有益的。另一方面,有时在基站处仅宽带信道质量和宽带预编码信息可用,在该情况下执行分布式传输但不利用UE特定宽带预编码可是有用的。
如上文论述的,增强控制信令(例如LTE中的ePDCCH)提供许多优势。然而,先进网络架构(例如,异构网络架构)和下行链路CoMP导致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地,如下文论述的,发明者已经发现需要有对于改进信道估计技术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公开用于基于关于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估计来自蜂窝通信网络的下行链路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从蜂窝通信网络接收下行链路子帧,其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无线设备基于RS的子集来估计对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这些RS对应于蜂窝通信网络中关于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通过基于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而不是对应于估计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所针对的感兴趣天线端口的单个RS来估计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大大改进。
在一个实施例中,蜂窝通信网络是长期演进(LTE)蜂窝通信网络,并且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增强公众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未假设对应于ePDCCH中的RS的天线端口关于天线端口之间以及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物理资源块之间的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无线设备确定在ePDCCH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是否与两个或以上解调RS(DMRS)端口和/或两个或以上物理资源块关联。如果是这样的话,关于ePDCCH内的RS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包括与DCI消息关联的天线端口,并且优选地与DCI消息关联的所有天线端口。
在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形成无线设备的搜索空间的ePDCCH资源分成两个或以上ePDCCH资源集,其中根据对于蜂窝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相同ePDCCH资源集内的天线端口必须至少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在该实施例中,无线设备基于对应于在相同ePDCCH资源集内并且因此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来估计对于ePDCCH内的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
在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形成无线设备的搜索空间的ePDCCH资源分成两个或以上ePDCCH资源集。无线设备从蜂窝通信网络接收信令,其指示下行链路子帧内相同ePDCCH资源集内的天线端口是否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如果是这样的话,无线设备基于对应于在相同ePDCCH资源集内并且因此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来估计对于ePDCCH内的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在一个另外的实施例中,无线设备可从蜂窝通信网络接收信令,其指示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两个或以上不同ePDCCH资源集内的天线端口是否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如果两个或以上不同ePDCCH资源集内的天线端口准同定位,则无线设备基于对应于在在两个或以上不同ePDCCH资源集内并且因此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来估计对于ePDCCH内的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蜂窝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包括无线电子系统和与该无线电子系统关联的处理子系统。处理子系统经由无线电子系统提供下行链路子帧,其包括多个RS,这些RS对应于根据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的多个天线端口,该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限定在下行链路子帧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内必须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子集。采用该方式,基站使无线设备能够例如基于下行链路子帧内对应于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来估计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蜂窝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包括无线电子系统和与该无线电子系统关联的处理子系统。该处理子系统经由无线电子系统将信息从蜂窝通信网络发送给无线设备,该信息指示在下行链路的子帧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内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使用该信息,使无线设备能够例如基于对应于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来估计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
在阅读与附图关联的优选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公开的范围并且认识到其额外方面。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该说明书中并且形成其一部分的附图图示本公开的若干方面,并且与描述一起起到解释本公开的原理的作用。
图1图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下行链路的资源块;
图2图示3GPP LTE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下行链路的时域结构;
图3图示3GPP LTE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LTE物理控制信令、数据链路和共同参考信号(CRS)的映射;
图4图示属于公众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到3GPP LTE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控制区域的映射;
图5图示在3GPP LTE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增强控制区域或增强PDCCH(ePDCCH)区域;
图6图示用于ePD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示例,其中DMRS端口对应于天线端口;
图7图示对于蜂窝通信网络的异构网络架构;
图8图示不同的ePDCCH资源区域,其中一些ePDCCH资源区域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被异构网络架构中的微微节点再使用;
图9图示包括CCE的下行链路子帧,该CCE属于映射到下行链路子帧中的ePDCCH区域中的ePDCCH;
图10图示包括CCE的下行链路子帧,该CCE属于映射到多个ePDCCH区域以实现分布式传输和频率分集或子带预编码的ePDCCH;
图11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网络,其中无线设备使用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来对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
图12A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网络的一个示例,其中对应于下行链路子帧内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道估计;
图12B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网络的另一个示例,其中对应于下行链路子帧内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道估计;
图13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蜂窝通信网络的操作,用于使用下行链路子帧中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使用参考信号来提供对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道估计;
图14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蜂窝通信网络的操作,用于使用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其中由蜂窝通信网络对准同定位天线端口发信号)的参考信号来提供对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道估计;
图15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蜂窝通信网络的操作,用于使用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其中对蜂窝通信网络预定义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来提供对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道估计;
图16图示子帧内的多个ePDCCH资源区域;
图17A至17C图示不同CRS端口,其对应于在图16的ePDCCH资源区域中找到的不同天线端口;
图18A至18B图示不同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其对应于在图16的ePDCCH资源区域中找到的不同天线端口;
图19图示不同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其对应于在图16的ePDCCH资源区域中找到的不同天线端口;
图20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无线设备的操作,用于基于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来对ePDCCH区域内的参考信号(RS)端口进行信道估计;
图21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无线设备的操作,用于基于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来对ePDCCH区域内的RS端口进行信道估计,其中相同ePDCCH资源集内的天线端口预定义为准同定位;
图22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蜂窝通信网络的基站的操作,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来传输ePDCCH,该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指示ePDCCH资源集中的所有天线端口必须准同定位;
图23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无线设备的操作,用于基于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来对ePDCCH区域内的RS端口进行信道估计,其中准同定位的相同ePDCCH资源集和潜在地不同ePDCCH资源集内的天线端口向无线设备发信号;
图24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23的过程的一个示例;
图25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2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阐述的实施例代表使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实施例所必需的信息并且说明实践实施例的最佳模式。当根据附图阅读下列描述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概念并且将认识本文未特别提及的这些概念的应用。应该理解这些概念和应用落入本公开和附上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注意尽管来自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规范的术语在下文的大部分描述中使用来例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这不应视为将本公开的范围仅仅限制在3GPP LTE。例如但不限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超移动宽带(UMB)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其他无线系统也可从利用本文公开的概念中获益。
在论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之前,发明者所发现的基本问题的论述是有益的。指导3GPP LTE蜂窝通信网络的设计的原理之一是网络对用户设备(UE)的透明性。也就是说,在LTE中,UE能够在没有具体了解调度对其他UE或网络部署的指派的情况下对它的规定信道解调和解码。然而,在例如下行链路协调多点(CoMP)和分布式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等高级情景中,网络透明性的该概念导致UE无法假设子帧内的参考信号起源于蜂窝通信网络中的相同传输点这一事实。
例如,在LTE中,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上的不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可从属于不同传输点的端口传输。即使对于利用来自不同点的控制信令服务于UE存在若干原因,一个应用由使调度算法的部分分布在不同点处使得例如下行链路(DL)传输和与上行链路(UL)传输不同的点关联组成。该情景在本文称为分布式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情景。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从相应点直接提供的控制信令来调度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有意义。作为另一个示例,可用来自不同点的并行数据传输来服务于UE(例如,用于增加数据速率或在点之前的切换期间)。作为另一个示例,系统控制信息可以从“主”点传输并且数据传输可以从其他点(典型地与微微节点关联)传输。在所有上文的示例中,有可能利用ePDCCH上来自相同子帧中的不同点的控制信令来服务于UE,这具有意义。然而,由于网络透明性,UE未感知每个参考信号(RS)端口从其传输的地理位点。
采用解调RS(DMRS)或UE特定RS用于解调数据信道并且可能解调某些控制信道(即,ePDCCH)。DMRS使UE摆脱必须知道传输的许多性质并且从而允许从网络侧使用灵活的传输方案。这称为传输透明性(相对于UE)。然而,发明者发现DMRS的估计精度在一些情形下可不充分。
RS端口的地理分离暗指从对于UE的来自每个端口的瞬时信道系数一般是不同的。此外,甚至对于不同RS端口和RS类型的信道的统计性质可明显不同。这样的统计性质的示例包括对于每个端口的接收功率、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接收时间(即,第一显著信道抽头的时间)、显著信道抽头数量、频移、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在LTE中,基于另一个天线端口的信道的性质、关于对应于天线端口的信道的性质没有什么可以假设。这实际上是维持传输透明性的关键部分。
基于上文的观察,发明者发现UE需要进行对每个RS的每个感兴趣RS端口的独立估计。一般,这导致对某些RS端口的偶尔不足信道估计质量,从而导致不可取的链路和系统性能下降。然而,发明者还发现即使一般从每个天线端口到每个UE的信道大致上是唯一的,根据不同的天线端口是否起源于相同传输点,在不同天线端口之中一些统计性质和传播参数可共同或相似。这样的性质包括例如对每个天线端口的接收功率水平、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接收时间(即,第一显著信道抽头的时间)、频移、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从而,对于一个RS端口的信道估计可基于具有充分相似的信道性质的其他RS端口而进行。
典型地,信道估计算法执行三步操作。第一步骤估计信道的一些统计性质。第二步骤基于估计的统计性质生成估计滤波器。第三步骤将该估计滤波器应用于接收信号以便获得信道估计。估计滤波器可等效地在时域或频域中应用。一些信道估计器实现可未基于上文描述的三步算法,但仍利用相同原理。
第一步骤中滤波器参数的准确估计显然导致改进的信道估计。即使在单个子帧内并且对于一个RS端口从信道的观察获得这样的滤波器参数对于UE原则上通常是可能的,通过使与共享相似统计性质的不同天线端口(即,不同的RS传输)关联的测量组合来提高滤波器参数的估计精度对于UE通常是可能的。此外,信道估计精度可通过使与多个PRB关联的RS组合而提高。
本文公开了用于基于关于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从蜂窝通信网络估计下行链路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的系统和方法。在下文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用于从3GPP LTE蜂窝通信网络估计对于下行链路子帧中包含的ePDCCH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再次,尽管本文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聚焦在LTE上,本文公开的概念可以用于从其他类型的蜂窝通信网络估计对于下行链路并且特别是下行链路子帧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基于下行链路的下行链路子帧内RS的子集来估计对于从蜂窝通信网络接收的下行链路子帧的ePDCCH内感兴趣的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用于估计该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RS的子集对应于蜂窝通信网络中关于ePDCCH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优选地,除对应于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外,估计还基于对应于ePDCCH内感兴趣的天线端口的RS。通过基于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而不是对应于估计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参数所针对的天线端口的仅仅单个RS来估计一个或多个信道性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大大改进。
在该方面,图11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基于子帧内来自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实现信道估计的蜂窝通信网络10。在该实施例中,蜂窝通信网络10是3GPP LTE蜂窝通信网络。如图示的,蜂窝通信网络10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2,其本身包括基站(BS)14。该基站14对定位在对应服务区域或小区内的无线设备(例如无线设备(WD)16)提供服务。RAN 12中包括的基站14可以是宏或高功率基站(即,增强节点B(eNB))、微微或其他低功率基站或其组合。
如在图11中图示并且更具体地在图12A中图示的,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RAN 12和WD 16操作以对WD 16提供分布式UL和DL。特别地,来自WD 16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即,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被指引到RAN 12中的第一点(例如,第一基站14)并且由其调度,而到WD 16的DL数据传输(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从RAN 12中的第二点(例如,第二基站14)传输并且由其调度。这例如在其中WD 16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被指引到微微或低功率基站14并且由其调度并且WD 16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由宏或高功率基站14传输和调度的异构网络情景中可是有益的。在该情况下,到WD 16的下行链路的子帧内的ePDCCH可包括从微微或低功率基站14的ePDCCH(例如,对于上行链路调度的ePDCCH传输)以及从宏基站14的ePDCCH传输(例如,对于下行链路调度的ePDCCH传输)两者。
如下文论述的,为了解调子帧内的ePDCCH,WD 16需要估计对于子帧内的每个感兴趣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或长期信道性质。然而,使用常规信道估计技术,信道估计将需要对每个RS的每个感兴趣RS端口独立进行。这是因为在相同子帧内对于相同或不同RS类型的RS的不同RS端口可以从RAN 12中的不同点传输并且因此可以具有明显不同的大尺度信道性质。此外,相同子帧内不同物理资源块(PRB)中的相同RS端口可以从不同点传输,这再次意指对于那些天线端口的信道性质可以具有明显不同的大尺度信道性质。如上文指出的,使用常规信道估计技术来对每个RS的每个感兴趣RS端口独立进行信道估计将导致对某些RS端口的不足信道估计质量,这将导致不可取的链路和系统性能下降。
为了改进对ePDCCH的信道估计,WD 16基于下行链路子帧内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来对下行链路子帧的ePDCCH内的每个感兴趣RS端口进行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联合估计。如本文使用的,如果输送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所在的信道的大尺度信道质量可以从输送另一天线端口上的符号所在的信道推断,则两个天线端口“准同定位”。大尺度信道性质优选地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移位、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或备选地,大尺度信道性质可以包括对每个端口的接收功率、接收时间(即,第一显著信道抽头的时间)、显著信道抽头数量和频移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基于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来进行信道估计,信道估计的质量大大提高。
如在图11中图示并且更具体地在图12B中图示的,在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RAN 12提供下行链路CoMP,其中到WD 16的下行链路采用协调方式从多个基站14提供。在该情况下,到WD 16的下行链路的子帧内的ePDCCH可包括从两个或以上传输点(例如,两个或以上基站14)的ePDCCH传输。再次,如下文论述的,为了对子帧内的ePDCCH传输解调,WD 16需要估计对于子帧内每个感兴趣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或长期信道性质。然而,使用常规信道估计技术,将需要对每个RS的每个感兴趣RS端口独立进行信道估计。这将导致对某些RS端口的不足信道估计质量,这将导致不可取的链路和系统性能下降。为了改进对ePDCCH的信道估计,WD 16基于子帧内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来进行每个感兴趣RS端口的大尺度信道性质的联合估计。
图13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蜂窝通信网络10的操作。如图示的,WD 16从RAN 12接收下行链路子帧,其中该下行链路子帧包括ePDCCH和该ePDCCH内的多个RS(步骤100)。子帧可包含不同类型的RS,例如共同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ePDCCH利用定位在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ePDCCH资源区域内的PRB。注意ePDCCH资源区域中的RS在本文更具体称为对应ePDCCH RS端口上的ePDCCH RS。下行链路子帧中的RS并且更具体地ePDCCH中的ePDCCH RS可以包括:
-相同和/或不同PRB中具有相同RS类型的多个RS(例如,相同和/或不同PRB中的两个或以上对应DMRS端口上的两个或以上DMRS);和/或
-相同和/或不同PRB上具有不同RS类型的多个RS(例如,相同和/或不同PRB中DMRS端口上的DMRS和CSI-RS端口上的信道状态信息RS(CSI-RS))。
注意CSI-RS和CRS是宽带参考信号。也就是说,CSI-RS和CRS跨下行链路的整个带宽而不仅仅是在EPDCCH中找到。如此,在对例如CSI-RS进行信道分析时,可以使用CSI-RS的整个带宽,而不仅仅是驻存在EPDCCH RB内的部分。由于网络透明性,WD 16未假设任何特定RS端口上的任何特定RS跨下行链路子帧的ePDCCH内的资源块从相同传输点传输。例如,DMRS端口7上的DMRS无法假设为跨不同ePDCCH资源区域或甚至跨相同ePDCCH区域中的不同PRB来自相同传输点。
WD 16然后基于子帧和/或之前的子帧中对应于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来估计对于下行链路子帧的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步骤102)。感兴趣的天线端口对应于ePDCCH资源区域中PRB内的感兴趣ePDCCH RS端口。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是PRB内感兴趣天线端口所起源的传输点与WD 16之间的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该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优选地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移位、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或备选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可以包括对每个端口的接收功率、接收时间(例如,第一显著信道抽头的时间)、显著信道抽头数量和频移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可使用任何适合的联合估计技术来进行,该技术利用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来估计对于期望天线端口的大尺度信道性质。估计优选地基于对应于下行链路子帧内感兴趣的天线端口的RS以及对应于关于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对应于关于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可以包括与感兴趣天线端口相同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RS和/或一个或多个之前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RS。使用一个或多个之前的子帧中的RS可是有益的,在这里例如CSI-RS未在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子帧中传输。明显地,在步骤102中生成的估计可以是对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初始估计或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更新估计。例如,跨多个子帧的估计/更新可以用于改进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
最后,WD 16利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或更具体地利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步骤104)。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WD 16利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来配置由WD 16在时域或频域中应用的估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以进行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性能的信道估计来实现ePDCCH的接收和解调。
在3GPP LTE中,蜂窝通信网络10的关键特征是网络透明性。由于网络透明性,WD 16未感知不同天线端口所起源的RAN 12中的点。如此,为了使WD 16在图13的步骤102中估计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WD 16必须知道哪些天线端口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图14和15图示其中WD 16获得对经由来自RAN 12的信令和经由对于蜂窝通信网络10的预定义规则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了解的两个实施例。
更具体地,参考图14,WD 16从RAN 12接收指示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信息(步骤200)。在优选实施例中,来自RAN 12的信息指示关于ePDCCH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该信息可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或类似物而显式地从RAN 12发信号到WD 16。备选地,该信息可经由例如在ePDCCH中传输的DCI消息而隐式地从RAN 12发信号到WD 16。来自RAN 12的信息指示哪些天线端口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以及那些天线端口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所在的物理资源。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来自RAN 12的信息对WD 16指示哪些天线端口关于下行链路的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准同定位以及那些天线端口关于该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所在的子帧内的物理资源。
过程从该点继续,如在上文关于图13的步骤100-104描述的。更具体地,WD 16从RAN 12接收下行链路子帧,其中该下行链路子帧包括ePDCCH和该ePDCCH内的多个RS(步骤202)。WD 16然后基于子帧和/或之前的子帧中对应于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来估计对于子帧内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步骤204)。感兴趣天线端口对应于ePDCCH资源区域中的PRB内的感兴趣ePDCCH RS端口。在这里,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由在步骤200中从RAN 12接收的信息指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是感兴趣天线端口所起源的传输点与WD 16之间的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该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优选地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移位、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或备选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可以包括对每个端口的接收功率、接收时间(例如,第一显著信道抽头的时间)、显著信道抽头数量和频移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可使用任何适合的联合估计技术来进行,该技术利用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来估计对于期望天线端口的大尺度信道性质。估计优选地基于对应于下行链路子帧的感兴趣天线端口的RS以及对应于关于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对应于关于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可以包括与感兴趣天线端口相同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RS和/或一个或多个之前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RS。使用一个或多个之前的子帧中的RS可是有益的,在这里例如CSI-RS未在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子帧中传输。明显地,在步骤204中生成的估计可以是对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初始估计或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更新估计。例如,跨多个子帧的估计/更新可以用于改进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
最后,WD 16利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或更具体地利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步骤206)。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WD 16利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来配置由WD 16在时域或频域中应用的估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以进行ePDCCH的接收和解调所需要的信道估计。
图15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1的蜂窝通信网络10的操作,其中对蜂窝通信网络10预定义准同定位天线端口。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由限定蜂窝通信网络10的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规范(即,3GPP规范)限定。从而,在该实施例中,RAN 12根据限定必须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来将包括RS的下行链路传输到WD 16(步骤300)。更具体地,该下行链路包括下行链路子帧,其包括ePDCCH。在ePDCCH中传输的RS的RS端口对应于天线端口。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限定天线端口中的哪些必须对于ePDCCH准同定位。从而,也就是说,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限定ePDCCH中的RS中的哪些必须起源于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例如,如在下文详细论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子帧内的ePDCCH资源分成两个或以上ePDCCH资源集,其中WD 16配置成搜索ePDCCH资源集中的至少两个。在该示例中,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可例如规定对应于相同ePDCCH资源集中的所有RS端口的天线端口必须准同定位。然而,注意该示例不是限制性的。规则可限定这样的天线端口,其采用任何期望方式而必须准同定位。
WD 16然后基于子帧和/或之前的子帧中对应于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的子集来估计对于下行链路子帧的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步骤302)。感兴趣的天线端口对应于ePDCCH资源区域中PRB内的感兴趣ePDCCH RS端口。在这里,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对蜂窝通信网络10预定义。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是感兴趣天线端口所起源的传输点与WD 16之间的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该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优选地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移位、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或备选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可以包括对每个端口的接收功率、接收时间(例如,第一显著信道抽头的时间)、显著信道抽头数量和频移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可使用任何适合的联合估计技术来进行,该技术利用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来估计对于期望天线端口的大尺度信道性质。估计优选地基于对应于下行链路子帧内感兴趣的天线端口的RS以及对应于关于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对应于关于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RS可以包括与感兴趣天线端口相同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RS和/或一个或多个之前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RS。使用一个或多个之前的子帧中的RS可是有益的,在这里例如CSI-RS未在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子帧中传输。明显地,在步骤302中生成的估计可以是对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初始估计或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更新估计。例如,跨多个子帧的估计/更新可以用于改进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
最后,WD 16利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或更具体地利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步骤304)。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WD 16利用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来配置由WD 16在时域或频域中应用于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估计滤波器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以进行ePDCCH的接收和解调所需要的信道估计。
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信道估计对从RAN 12的下行链路的子帧内的ePDCCH资源区域中的RS端口进行。在论述这些优选实施例的另外的细节之前,提供子帧内的ePDCCH和各种RS以及可以在ePDCCH资源区域中找到的对应天线端口的论述。在该方面,图16图示LTE下行链路的子帧,其包括多个ePDCCH资源区域。在该示例中,每个ePDCCH资源区域包括前半个子帧(即,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PRB的一部分和后半个子帧(即,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PRB。注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子帧起始处未存在为控制信息(例如,PDCCH)保留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间隔,并且每个ePDCCH资源区域包括完整的PRB对。注意尽管在图16的示例中图示四个ePDCCH资源区域,在子帧中可包括任何数量的ePDCCH资源区域。
图17A至17C图示子帧中的PRB对内的共同参考信号(CRS)。CRS是小区特定RS,其由在每个子帧的PRB内的时间和频率位点处插入的具有预定义值的CRS参考符号组成。图17A图示对应于单个天线端口的CRS端口。相比之下,图17B和17C分别图示对应于两和多至四个天线端口的CRS端口。如此,根据特定配置,子帧内的每个ePDCCH区域可包括从一多至四个CRS端口(即,从承载CRS的一多至四个天线端口)。
图18A和18B图示子帧中的PRB对内的DMRS端口。DMRS是在指派给该特定UE的PRB中传输的UE特定RS。DMRS意在用于对于PDSCH传输的信道估计,特别用于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DMRS包括在子帧中的PRB内的已知时间和频率位点处具有已知值的DMRS参考符号。图18A图示使用12个DMRS资源元素(RE)的两个DMRS端口,其中这两个DMRS端口对应于两个天线端口。相反,图18B图示使用24个DMRS RE的八个DMRS端口,其中这八个DMRS端口对应于八个天线端口。从而,根据特定配置,子帧内的每个ePDCCH区域可包括从一多至八个DMRS端口,其对应于从一多至八个天线端口。
图19图示子帧中的PRB对内的CSI-RS端口。如图示的,在一多至八个CSI-RS端口上在子帧中的PRB对内可以分别存在从一多至八个CSI-RS。每个CSI-RS端口使用PRB对中的两个资源元素。CSI-RS可以由WD使用以用于在DMRS用于信道估计时获取信道状态信息(例如,在LTE Rel-10和Rel-11的传输模式9中)。CSI-RS包括在PRB内的已知时间和频率位点处具有已知值的对于对应CSI-RS端口的CSI-RS参考符号。当CSI-RS在系统带宽的所有PRB中传输时,可以找到图16的ePDCCH资源区域内的对应CSI-RS端口。根据特定配置,子帧内的每个ePDCCH资源区域可包括从一多至八个CSI-RS端口,其对应于从一多至八个天线端口。
图20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WD 16的操作,用于使用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来估计对于子帧的ePDCCH资源区域内的感兴趣RS端口(或对应地,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在该实施例中,WD 16未假设对应于DMRS端口的天线端口关于DMRS端口之间和子帧内PRB之间的大尺度信道性质中的任一个而准同定位。在该实施例中,WD 16从RAN 12接收下行链路(步骤400)并且确定下行链路的子帧中的ePDCCH的DCI消息与两个或以上DMRS端口(例如,对于空间分集传输)和/或两个或以上PRB关联(步骤402)。在该情况下,DCI消息是来自RAN 12的隐式信令,与DCI消息关联的所有天线端口对于子帧准同定位。也就是说,WD 16可以从DCI消息推断与DCI消息关联的所有天线端口对于子帧准同定位。如此,WD 16基于与DCI消息关联的RS端口中的参考符号来估计对于ePDCCH中感兴趣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其中与DCI消息关联的RS端口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步骤404)。最后,WD 16利用该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如上文论述的(步骤406)。
明显地,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可以用于使用DMRS的信道估计。然而,信道估计算法使用多普勒移位、延迟扩展和其他大尺度信道性质。因为CSI-RS是宽频带的并且在时间上是周期性的,这些大尺度信道性质可以从例如CSI-RS获得。然而,为了获得信道性质的正确估计,WD 16必须确保使用CSI-RS获得的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实际上反映与感兴趣DMRS相同的信道。这通过例如利用关于感兴趣DMRS端口而准同定位的CSI-RS端口来估计对于感兴趣DMRS端口的期望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实行。
在基于与感兴趣DMRS端口准同定位的CSI-RS来估计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时,WD 16可以采用任何适合的方式确定哪些CSI-RS与感兴趣DMRS端口准同定位。例如,WD 16可配置成接收两个CSI-RS(即,两个CSI-RS端口)。WD 16然后可以基于资源分配(即,由WD 16接收哪些ePDCCH资源,这由DCI消息指示)来确定哪些CSI-RS端口与感兴趣DMRS端口准同定位。从而,与DCI消息关联的CSI-RS可以用于估计对于感兴趣DMRS端口的大尺度信道性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WD 16可以基于传输方案的类型来确定哪些CSI-RS端口与感兴趣DMRS端口准同定位。更具体地,ePDCCH可以采用局部化模式或分布式模式传输。然后,用于局部化ePDCCH接收的DMRS端口可以限定为与第一CSI-RS端口准同定位并且用于分布式ePDCCH接收的任何DMRS端口可以限定为与第二CSI-RS端口准同定位。
图21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WD 16的操作,用于使用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RS来估计对于子帧内ePDCCH资源集内的感兴趣RS端口(或对应地,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在该实施例中,子帧中的ePDCCH资源区域分成两个或以上ePDCCH资源集。例如,每个ePDCCH资源区域可对应于不同的ePDCCH资源集。然而,ePDCCH资源集不限于此。例如,ePDCCH资源集可包括来自子帧内多个不同ePDCCH资源区域的ePDCCH资源。相反,ePDCCH资源集可仅包括ePDCCH资源区域中的资源的子集。
在该实施例中,WD 16未假设对应于DMRS端口的天线端口关于DMRS端口之间和PRB(其属于不同ePDCCH资源集)之间的大尺度信道性质中的任一个而准同定位。然而,WD 16确实假设相同ePDCCH资源集内的DMRS端口和潜在地所有或一些其他类型的RS端口关于大尺度信道性质中的一个或多个而准同定位。
如图示的,WD 16从RAN 12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步骤500)。WD 16然后基于对应于ePDCCH资源集中的天线端口的RS来估计对于下行链路信号的子帧内ePDCCH资源集中的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步骤502)。根据上文指出的假设,ePDCCH资源集内的RS或更具体地ePDCCH资源集内的RS端口中的参考符号对应于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例如,WD 16可基于相同ePDCCH资源集内的CSI-RS端口来估计对于感兴趣DM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最后,WD 16利用如上文论述的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步骤504)。
图22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RAN 12中的基站14中的一个的操作,用于根据图21的实施例提供下行链路。如图示的,基站14配置ePDCCH资源集(步骤600)。更具体地,基站14将WD 16配置成监视ePDCCH资源集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对ePDCCH配置WD 16的搜索空间)。基站14然后根据相同ePDCCH资源集中的所有天线端口必须准同定位的预定义规则来传输ePDCCH(步骤602)。明显地,在WD 16处,子帧内不同ePDCCH资源集中的天线端口假设为未准同定位。
图23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网络10的操作。该实施例与在上文关于图21和22描述的相似。然而,在该实施例中,RAN 12向WD 16提供这样的信息,其指示相同ePDCCH资源集内的所有RS端口或一些限定的RS端口子集是否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是指示两个或以上不同ePDCCH资源集中的RS端口是否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信息。更具体地,如在图23中图示的,RAN 12对于ePDCCH配置WD 16的搜索空间(步骤700)。特别地,RAN 12配置搜索空间来包括一个或多个ePDCCH资源集。搜索空间的配置可例如经由RRC信令来进行。
另外,RAN 12向WD 16提供指示WD 16可以假设哪些RS端口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的信息(步骤702),其称为准同定位天线信息。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信息指示WD 16是否可以假设相同ePDCCH资源集内的所有RS端口或RS端口的一些子集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还指示WD 16是否可以假设两个或以上不同ePDCCH资源集内的所有RS端口或RS端口的一些子集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因此,例如,如果存在两个ePDCCH资源集,信息指示:(1)相同ePDCCH资源集内的RS端口或RS端口的一些子集是否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以及可选地,(2)两个不同ePDCCH资源集中的RS端口或RS端口的一些子集是否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在步骤702中提供的信息可由例如RRC信令提供。注意尽管步骤700和702图示为独立步骤,步骤700和702可使用单一消息来执行。
之后的某个时候,RAN 12传输下行链路子帧,其包括ePDCCH(步骤704)。WD 16基于RS或更具体地RS端口中的参考符号(其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来估计对于ePDCCH资源集内的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如在步骤702中从RAN 12接收的信息中指示的(步骤706)。WD 16然后利用如上文论述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估计(步骤708)。
图24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网络10的操作,其中WD 16从两个不同基站14(即,两个不同传输点)接收ePDCCH。如图示的,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4(对应于传输点1的基站14)中的一个将配置ePDCCH资源(即,对于传输点1是第一ePDCCH资源集并且对于传输点2是第二ePDCCH资源集)的配置信息传输到WD 16(步骤800和802)。除配置ePDCCH资源集外,基站14将准同定位天线信息传输到WD 16(步骤804)。在该实施例中,准同定位天线信息指示WD 16可以假设相同ePDCCH资源集中的天线端口或对应RS端口准同定位。明显地,尽管步骤800-804图示为独立步骤,对应信息可在单一消息中传输。
之后的某个时候,对应于传输点1的基站14将下行链路子帧传输到WD 16(步骤806),该下行链路子帧包括第一ePDCCH资源集中的ePDCCH传输。在相同下行链路子帧中,对应于传输点2的基站14传输第二ePDCCH资源集中的ePDCCH传输(步骤808)。WD 16基于相同ePDCCH资源集中的RS或更具体地RS端口中的参考符号来估计对于第一和/或第二ePDCCH资源集内的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步骤810)。从而,WD 16基于第一ePDCCH资源集中的所有其他RS端口(其对于该实施例可以由WD 16假设为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来估计对于第一ePDCCH资源集中的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同样,WD 16基于第二ePDCCH资源集中的所有其他RS端口(其对于该实施例可以由WD 16假设为对应于准同定位天线端口)来估计对于第二ePDCCH资源集中的RS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WD 16然后利用如上文论述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估计(步骤812)。
图2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WD 16中的一个的框图。如图示的,WD 16包括无线电子系统18和处理子系统20。该无线电子系统18一般包括模拟部件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数字部件,用于向基站14发送数据和从基站14接收数据。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电子系统18可代表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RF)收发器或独立RF传输器和接收器,其能够将适合的信息无线传输到其他网络部件或节点并且从其他网络部件或节点接收适合的信息。从无线通信协议角度来看,无线电子系统18实现层1(即,物理或“PHY”层)的至少部分。
处理子系统20一般实现层1的任何剩余部分以及对于无线通信协议中的较高层功能(例如,层2(数据链路层)、层3(网络层),等)。在特定实施例中,处理子系统20可包括例如一个或若干通用或专用微处理器或其他微控制器,其用适合的软件和/或固件编程来实施本文描述的WD 16的功能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另外或备选地,处理子系统18可包括各种数字硬件块(例如,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一个或多个现成数字和模拟硬件部件或其组合),其配置成实施本文描述的WD 16的功能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另外,在特定实施例中,上文描述的WD 16的功能性可全部或部分由执行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适合类型的数据存储部件)上的软件或其他指令的处理子系统20实现。当然,对于功能协议层中的每个并且从而对于无线电子系统18和处理子系统20的详细操作将根据特定实现以及WD 16所支持的标准或多个标准两者而改变。
图2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14中的一个的框图。如图示的,基站14包括无线电子系统22和处理子系统24。该无线电子系统22一般包括模拟部件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数字部件,用于向蜂窝通信网络10的对应小区内的无线设备(例如WD 16)发送数据和从其接收数据。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电子系统22可代表或包括一个或多个RF收发器或独立RF传输器和接收器,其能够将适合的信息无线传输到其他网络部件或节点并且从其他网络部件或节点接收适合的信息。从无线通信协议角度来看,无线电子系统22实现层1(即,物理或“PHY”层)的至少部分。
处理子系统24一般实现层1的任何剩余部分(未在无线电子系统22中实现)以及对于无线通信协议中的较高层功能(例如,层2(数据链路层)、层3(网络层),等)。在特定实施例中,处理子系统24可包括例如一个或若干通用或专用微处理器或其他微控制器,其用适合的软件和/或固件编程来实施本文描述的基站14的功能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另外或备选地,处理子系统24可包括各种数字硬件块(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一个或多个现成数字和模拟硬件部件或其组合),其配置成实施本文描述的基站14的功能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另外,在特定实施例中,上文描述的基站14的功能性可全部或部分由执行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RAM、ROM、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适合类型的数据存储部件)上的软件或其他指令的处理子系统24实现。
在该整个公开中使用下列首字母缩写词。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AL      聚合度
-ASIC    专用集成电路
-BS      基站
-CCE     控制信道元素
-CoMP    协调多点
-CRS      共同参考信号
-CSI-RS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SS      共同搜索空间
-DCI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DFT      离散傅里叶变换
-DL       下行链路
-DMRS    解调参考信号
-DPS      动态点选择
-eNB      增强节点B
-ePDCCH  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HICH   增强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符信道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HARQ     混合自动重复请求
-JT         联合传输
-KHz       千赫
-LTE       长期演进
-ms        毫秒
-OFDM     正交频分复用
-PCFICH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RB       物理资源块
-PSS       主同步信号
-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      无线电接入网络
-RB        资源块
-RE        资源元素
-REG       资源元素组
-Rel-10      长期演进发布10
-Rel-11      长期演进发布11
-RF         射频
-ROM       只读存储器
-RRC        无线电资源控制
-RS          参考信号
-SSS         辅同步信号
-UE          用户元素
-UL          上行链路
-UMB        超移动宽带
-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WD          无线设备
-WiMAX      全球互通微波存取
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改进和修改。所有这样的改进和修改视为在本文公开的概念和在后跟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9)

1. 一种配置成在蜂窝通信网络(10)中操作的无线设备(16),其包括:
无线电子系统(18);以及
与所述无线电子系统(18)关联的处理子系统(20),其配置成:
经由所述无线电子系统(18)从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接收下行链路子帧,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
基于多个参考信号的子集来估计对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对应于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中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子集包括:
在不同参考信号端口中传输的对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相同物理资源块中的相同参考信号类型的参考信号;
其中对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相同物理资源块中的相同参考信号类型的不同参考信号端口对应于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子集包括这样的参考信号,其是:
在相同参考信号端口中传输的对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不同物理资源块中的相同参考信号类型的相同参考信号;
其中对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不同物理资源块中的相同参考信号类型的参考信号端口对应于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子集包括:
在不同参考信号端口中传输的对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相同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参考信号类型的参考信号;
其中对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相同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参考信号类型的不同参考信号端口对应于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子集包括:
在不同参考信号端口中传输的对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不同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参考信号类型的参考信号;
其中对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不同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参考信号类型的不同参考信号端口对应于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处理子系统(20)进一步配置成经由所述无线电子系统(18)从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接收指示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信息。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来自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的信息进一步指示所述天线端口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所在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对于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预定义。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天线端口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所在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也由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预定义。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包括对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预定义为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第一天线端口,和指示为经由来自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的信令而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第二天线端口。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所在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也由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预定义。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所在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经由来自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的信令而也对所述无线设备(16)指示。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是长期演进蜂窝通信网络,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
所述无线设备(16)未假设对应于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关于天线端口之间和子帧内的物理资源块之间的大尺度信道性质准同定位;并且
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包括由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发信号的天线端口。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
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是长期演进蜂窝通信网络;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
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包括在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内传输的多个参考信号。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
所述无线设备(16)未假设对应于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内的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任何天线端口关于天线端口之间和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物理资源块之间的长期信道性质准同定位;并且
所述处理子系统(20)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在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消息是否与两个或以上解调参考信号端口关联;
其中,如果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消息与两个或以上解调参考信号端口关联,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包括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消息关联的对于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消息关联的物理资源块的天线端口。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
所述无线设备(16)未假设对应于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内的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任何天线端口关于天线端口之间和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物理资源块之间的长期信道性质准同定位;并且
所述处理子系统(20)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在所述增强物理下行链路信道上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消息是否与两个或以上物理资源块关联;
其中,如果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消息与两个或以上物理资源块关联,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包括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消息关联的对于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消息关联的物理资源块的天线端口。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无线设备(16)关于所述增强公众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包括两个或以上物理资源集,并且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包括两个或以上物理资源集的相同集内的天线端口。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无线设备(16)关于所述增强公众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包括两个或以上物理资源集,并且所述处理子系统(20)进一步配置成:
从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接收指示所述两个或以上物理资源集内的哪些天线端口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准同定位的信息。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来自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的信息指示所述相同物理资源集内的天线端口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并且准同定位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所基于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相同物理资源集中的天线端口。
21.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来自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的信息指示来自所述两个或以上物理资源集的两个或以上不同物理资源集内的天线端口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准同定位,并且准同定位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的估计所基于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两个或以上物理资源集中的天线端口。
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设备(16),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包括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移位、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
23. 一种在蜂窝通信网络(10)中操作无线设备(16)的方法,其包括:
从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接收下行链路子帧,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包括来自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
基于多个参考信号的子集来估计对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感兴趣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对应于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中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与所述感兴趣天线端口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
24. 一种蜂窝通信网络(10)中的基站(14),其包括:
无线电子系统(22);和
与所述无线电子系统(22)关联的处理子系统(24),其配置成:
经由所述无线电子系统(22)提供下行链路子帧,其包括多个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对应于根据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的多个天线端口,所述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限定必须在所述下行链路子帧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内准同定位的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子集。
25. 一种蜂窝通信网络(10)中的基站(14),其包括:
无线电子系统(22);和
与所述无线电子系统(22)关联的处理子系统(24),其配置成:
经由所述无线电子系统(22)将指示在下行链路的子帧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内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的信息从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发送到无线设备(16)。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14),其中所述信息显式地指示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
27.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14),其中所述信息隐式地指示准同定位的天线端口。
28.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14),其中所述子帧包括对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资源集,并且所述信息指示所述相同资源集内的天线端口是否关于一个或多个大尺度信道性质而准同定位。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14),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CN201380051918.2A 2012-08-03 2013-08-02 用于信道估计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 Active CN1046858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79335P 2012-08-03 2012-08-03
US61/679335 2012-08-03
US13/917,717 US9203576B2 (en) 2012-08-03 2013-06-14 Quasi co-located antenna port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US13/917717 2013-06-14
PCT/IB2013/056357 WO2014020580A1 (en) 2012-08-03 2013-08-02 Quasi co-located antenna port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5820A true CN104685820A (zh) 2015-06-03
CN104685820B CN104685820B (zh) 2017-09-26

Family

ID=5002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1918.2A Active CN104685820B (zh) 2012-08-03 2013-08-02 用于信道估计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Link
US (5) US9203576B2 (zh)
EP (1) EP2880807B1 (zh)
JP (1) JP6095778B2 (zh)
KR (1) KR101700543B1 (zh)
CN (1) CN104685820B (zh)
AU (1) AU2013298075B2 (zh)
BR (1) BR112015006729B1 (zh)
ES (1) ES2609881T3 (zh)
HK (1) HK1210885A1 (zh)
IL (1) IL237079B (zh)
IN (1) IN2015DN01734A (zh)
MX (1) MX342204B (zh)
MY (1) MY174964A (zh)
NZ (1) NZ705618A (zh)
PH (1) PH12015500455B1 (zh)
RU (1) RU2599381C2 (zh)
SG (1) SG11201501596XA (zh)
WO (1) WO2014020580A1 (zh)
ZA (1) ZA20150144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207A (zh) * 2015-09-25 2017-04-05 英特尔Ip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移动处理电路和处理信号的方法
CN109891799A (zh) * 2016-09-30 2019-06-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新无线电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管理
CN112713984A (zh) * 2016-06-25 202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1938B2 (en) * 2012-03-09 2015-11-17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control channel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203576B2 (en) 2012-08-03 2015-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Quasi co-located antenna port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US9839009B2 (en) 2012-08-03 2017-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ntrol and/or shared channel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US9155089B2 (en) * 2012-08-10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ID and antenna port configurations for EPDCCH
KR102186240B1 (ko) * 2012-08-31 2020-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684676B (zh) * 2012-09-26 2018-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端口位置关系的通知和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JP6076044B2 (ja) * 2012-11-02 2017-02-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CN103916338B (zh) * 2013-01-08 2019-03-1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KR20150121002A (ko) * 2013-02-21 2015-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규모 mimo를 위한 안테나 포트 간 qcl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050373B1 (en) * 2013-09-27 2021-07-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large-scale channel properties
KR20160098435A (ko) * 2013-12-16 2016-08-18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파일럿 신호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장비
CN105656607B (zh) * 2014-11-12 2019-06-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aa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60223639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832747B2 (en) 2015-09-21 2017-11-28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mobile processing circuit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signals
AU2016395855B2 (en) 2016-03-02 2020-05-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operating with fine timing reference signals transmitted occasionally
EP3437243B1 (en) 2016-03-30 2020-06-17 IDAC Holdings, Inc. Long term evolution-assisted nr flexible radio access
US11038557B2 (en) * 2016-03-31 2021-06-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018743B2 (en) * 2016-07-22 2021-05-25 Apple Inc. QCL (quasi co-location) indication for beamforming management
US10039076B2 (en) 2016-08-22 2018-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claring quasi co-location among multiple antenna ports
EP3345312A1 (en) * 2016-09-30 2018-07-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Quasi co-location for beamforming
KR20190068623A (ko) * 2016-11-04 2019-06-18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하나 이상의 빔 쌍 링크를 사용하는 제어 정보의 송신
US10462796B2 (en) * 2017-02-06 2019-10-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082105B2 (en) 2017-03-17 2021-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LM monitoring using signaled dynamic parameter
US10833744B2 (en) 2017-03-24 2020-1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initiated reselection of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onfigurations
US10615859B2 (en) * 2017-03-24 2020-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onfigurations for a wireless device
CN108632908B (zh) * 2017-03-24 2021-10-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部分带宽无线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0832889A (zh) * 2017-05-02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资源绑定和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US10469298B2 (en) * 2017-05-12 2019-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asing reference signal dens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233612B2 (en) 2017-08-01 2022-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in multi-beam systems
CN112333125B (zh) 2017-09-14 2022-07-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38429B (zh) * 2018-02-09 2022-03-2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49643A (zh) * 2018-02-11 2019-08-20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41905B (zh) * 2018-05-11 202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配置、功控方法和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US11877275B2 (en) * 2018-06-08 202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daptively setting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652691B2 (en) * 2018-07-20 2020-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ed positioning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s
US11668806B2 (en) * 2018-11-12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gger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sets for tracking used for positioning
CN114070522B (zh) * 2020-08-07 2023-04-07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trp场景的上行信道测量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9959A1 (en) * 2009-03-12 2012-01-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5066B2 (ja) * 1998-02-02 2003-1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復調装置
JP3295037B2 (ja) * 1998-07-22 2002-06-2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伝搬路推定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伝搬路推定システム
US6842622B2 (en) 2001-06-28 2005-01-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using speech generation to answer cellular phones
US7499486B2 (en) * 2002-11-27 2009-03-03 Agere Systems Inc. Data transmission rate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396714C1 (ru) * 2006-04-12 2010-08-10 Эл 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опорных сигналов в системе с многими входами и многими выходами (mimo)
ATE504984T1 (de) * 2007-02-07 2011-04-15 Sony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m senden eines signals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US8577363B2 (en) 2008-07-14 2013-11-05 Nokia Corporation Setup of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WO2011008788A1 (en) 2009-07-14 2011-01-20 Dawei Zhang Fluoro-substituted compounds as kinase inhibito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8824384B2 (en) * 2009-12-14 2014-09-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97284B2 (en) * 2010-01-15 2015-11-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47462A1 (en) 2010-05-28 2011-12-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7359910B (zh) 2011-01-07 2020-12-0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CoMP中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8824527B2 (en) * 2011-11-15 2014-09-02 Acorn Technologies, Inc. OFDM receiver with time domain channel estimation
US8995347B2 (en) * 2012-01-19 2015-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ilot scrambling for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KR102094050B1 (ko) * 2012-01-27 2020-03-27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중 캐리어 기반형 및/또는 의사 조합형 네트워크에서 epdcch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또는 방법
WO2013119092A1 (ko) * 2012-02-11 2013-08-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셀 기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데이터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106223A (zh) * 2012-02-11 2014-10-15 Lg电子株式会社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其支持方法及所述方法的设备
CN104170275B (zh) * 2012-02-11 2017-05-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基于多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数据信道的方法
JP6242857B2 (ja) * 2012-04-19 2017-12-06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協力マルチーポイント通信システムに対する基準シンボルポートの準共存識別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4365045B (zh) * 2012-04-20 2018-0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9198070B2 (en) * 2012-05-14 2015-11-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982693B2 (en) * 2012-05-14 2015-03-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50181568A1 (en) * 2012-06-05 2015-06-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50030661A (ko) * 2012-07-09 2015-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수신 또는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554371B2 (en) * 2012-07-16 2017-0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022988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Alexei Davydov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antenna port quasi co-location signalin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perations
US9565572B2 (en) * 2012-07-23 2017-02-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serving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which carrier aggregation scheme is applied and device for same
US9641299B2 (en) * 2012-07-31 2017-05-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aperiodic channel information in multi cell-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686772B2 (en) * 2012-08-01 2017-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communications
US9203576B2 (en) 2012-08-03 2015-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Quasi co-located antenna port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WO2014065525A1 (ko) * 2012-10-25 2014-05-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9959A1 (en) * 2009-03-12 2012-01-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N102349254A (zh) * 2009-03-12 2012-02-08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与移动台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Draft LS response on reference scenarios for antenna ports co-location", 《3GPP TSG-RAN1 MEETING #69 R1- 122540》 *
HUAWEI、HISILICON: "Discussion on antenna ports colloc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9 R1-122512》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207A (zh) * 2015-09-25 2017-04-05 英特尔Ip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移动处理电路和处理信号的方法
CN106559207B (zh) * 2015-09-25 2020-01-03 英特尔Ip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移动处理电路和处理信号的方法
CN112713984A (zh) * 2016-06-25 202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713984B (zh) * 2016-06-25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606788B2 (en) 2016-06-25 2023-03-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891799A (zh) * 2016-09-30 2019-06-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新无线电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管理
US11329849B2 (en) 2016-09-30 2022-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5778B2 (ja) 2017-03-15
JP2015532032A (ja) 2015-11-05
HK1210885A1 (zh) 2016-05-06
US20210007091A1 (en) 2021-01-07
RU2015107443A (ru) 2016-09-20
MX2015001580A (es) 2015-09-29
AU2013298075B2 (en) 2016-03-24
IN2015DN01734A (zh) 2015-05-29
US9203576B2 (en) 2015-12-01
NZ705618A (en) 2017-04-28
ZA201501442B (en) 2016-11-30
US10178661B2 (en) 2019-01-08
RU2599381C2 (ru) 2016-10-10
CN104685820B (zh) 2017-09-26
KR20150038589A (ko) 2015-04-08
BR112015006729B1 (pt) 2020-03-10
EP2880807A1 (en) 2015-06-10
KR101700543B1 (ko) 2017-01-26
IL237079B (en) 2018-12-31
US10785761B2 (en) 2020-09-22
ES2609881T3 (es) 2017-04-24
MY174964A (en) 2020-05-29
PH12015500455A1 (en) 2015-04-20
EP2880807B1 (en) 2016-10-05
AU2013298075A1 (en) 2015-03-19
US20170353949A1 (en) 2017-12-07
BR112015006729A2 (pt) 2017-07-04
US9750008B2 (en) 2017-08-29
US20160088596A1 (en) 2016-03-24
US20190150126A1 (en) 2019-05-16
US20140036800A1 (en) 2014-02-06
US11937249B2 (en) 2024-03-19
WO2014020580A1 (en) 2014-02-06
SG11201501596XA (en) 2015-05-28
PH12015500455B1 (en) 2015-04-20
MX342204B (es)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5820A (zh) 用于信道估计的准同定位天线端口
US20230216709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US9402233B2 (e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positioning
CN113302869B (zh) 用于多传输点(trp)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资源映射
CN113765640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定位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A3032525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location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067583A (zh) 在无线网络中初始化参考信号生成
RU2604649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9155794B (zh) 用于对固定和移动用户的识别和/或概述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6782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侧链路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3446431A1 (en) A radio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US9832763B2 (en) Signalling scheme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CN116472759A (zh) 用于sl通信中的增强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US9473218B2 (en) Signaling scheme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KR2023010300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s를 기반으로 사이드링크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10300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prs를 기반으로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7413603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08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108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