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4369B - 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组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84369B CN104684369B CN201310630307.5A CN201310630307A CN104684369B CN 104684369 B CN104684369 B CN 104684369B CN 201310630307 A CN201310630307 A CN 201310630307A CN 104684369 B CN104684369 B CN 1046843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button hole
- buckle
- block button
-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装结构,包含一壳件及一支撑件。壳件包含一本体及一屏蔽罩体。本体具有至少一卡扣孔。屏蔽罩体罩覆于卡扣孔。支撑件包含一座体及一卡扣块。座体具有一支撑面。卡扣块位于支撑面。卡扣块卡扣于卡扣孔。支撑面接触本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电磁波抑制效果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要垫高电子装置的作法有直接在电子装置之壳体底部冲压出多个凸出结构,或是将多个支撑件以可拆卸地方式组装在电子装置的壳体底部。其中,通过支撑件的方式来垫高电子装置,势必需要在壳体底部形成多个组装孔。由于电子装置的摆放方式至少有直立摆放或水平摆放两种,故当改变电子装置的摆放方式时,则各支撑件则有可能受到干扰而需自壳体上拆除。然而,支撑件自壳体上拆除,则会裸露出各组装孔。并且,因这些组装孔的尺寸太大而无法有效屏蔽电子装置外部的电磁波。因此,如何降低组装孔的尺寸,以提升壳体的屏蔽电磁波的效果将是研发人员应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结构,藉以提升壳件的屏蔽电磁波的效果。
本发明所揭露的组装结构,包含一壳件及一支撑件。壳件包含一本体及二屏蔽罩体。本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孔及至少一第二卡扣孔。二屏蔽罩体分别罩覆于第一卡扣孔与第二卡扣孔。支撑件包含一座体、一弹性板体、至少一第一卡扣块及至少一第二卡扣块。座体具有一支撑面。支撑面接触本体。第一卡扣块位于支撑面。弹性板体的一端连接于座体。第二卡扣块位于弹性板体的另一端。第一卡扣块与第二卡扣块分别卡扣于第一卡扣孔与第二卡扣孔。弹性板体可弹性变形而令第二卡扣块具有卡扣于第二卡扣孔的一卡扣位置及脱离第二卡扣孔的一释放位置。
本发明所揭露的组装结构,包含一壳件及一支撑件。壳件包含一本体及一屏蔽罩体。本体具有至少一卡扣孔。屏蔽罩体罩覆于卡扣孔。支撑件包含一座体及一卡扣块。座体具有一支撑面。卡扣块位于支撑面。卡扣块卡扣于卡扣孔。支撑面接触本体。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组装结构,屏蔽罩体遮盖住本体的部分第一卡扣孔与部分第二卡扣孔而改以面积较小的缺口取代面积较大的第一卡扣孔与第二卡扣孔,进而提升壳件的屏蔽电磁波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以图3的组装结构不含支撑件的状态并以4-4剖面线绘示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弹性板体位于卡扣位置并以5-5剖面线绘示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3的弹性板体位于释放位置并以5-5剖面线绘示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组装结构
100 壳件
110 本体
111 第一面
112 第二面
113 第一卡扣孔
113a 第一内壁面
113b 第一侧边
113c 第二侧边
114 第二卡扣孔
114a 第二内壁面
114b 第一侧边
114c 第二侧边
120 屏蔽罩体
130 缺口
140 遮蔽板体
200 支撑件
210 座体
211 支撑面
220 弹性板体
230 第一卡扣块
231 连接段
232 卡扣段
240 第二卡扣块
250 释放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以图3的组装结构不含支撑件的状态并以4-4剖面线绘示的剖视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组装结构10包含一壳件100及一支撑件200。
壳件100例如为笔记型计算机、准系统或桌上型计算机的主机的外壳。壳件100包含一本体110及二屏蔽罩体120。本体1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111及一第二面112,且本体110具有自第一面111贯穿至第二面112的第一卡扣孔113与第二卡扣孔114。本体110具有形成第一卡扣孔113的一第一内壁面113a及形成第二卡扣孔114的一第二内壁面114a。第一内壁面113a与第二内壁面114a分别于第一面111形成相对的一第一侧边114b与一第二侧边114c。在本实施中,第一侧边113b、114b与第二侧边113c、114c为一直线,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边113b、114b与第二侧边113c、114c亦可以为一曲线。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扣孔113的尺寸与第二卡扣孔114的尺寸相异,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扣孔113的尺寸亦可以与第二卡扣孔114的尺寸相同。
其中一屏蔽罩体120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内壁面113a的第一侧边113b与第二侧边113c,另一屏蔽罩体120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二内壁面114a的第一侧边114b与第二侧边114c,以令二屏蔽罩体120分别凸出于本体110的第一面111,并以拱桥式地罩覆住第一卡扣孔113与第二卡扣孔114。
此外,每一屏蔽罩体120与本体110之间各具有二缺口130。壳件100更包含多个遮蔽板体140。每一遮蔽板体140连接于本体110与屏蔽罩体120,并遮蔽部分缺口130,以进一步缩小缺口130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屏蔽罩体120的相对两侧各连接有一个遮蔽板体140,但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缺口130的最大间隙小于5毫米,使得电磁波无法轻易地通过缺口130,进而提升壳件100的屏蔽电磁波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屏蔽罩体120及遮蔽板体140是壳件100冲压加工形成,并一并冲压出各缺口130及各卡扣孔。
支撑件200组装于壳件100。详细来说,支撑件200包含一座体210、一弹性板体220、一释放板体250、至少一第一卡扣块230及至少一第二卡扣块240。座体210具有一支撑面211。弹性板体220的一端连接于座体210。释放板体250凸出于弹性板体220。第一卡扣块230包含一连接段231及一卡扣段232。连接段231凸出于支撑面211。卡扣段232凸出于连接段231。连接段231穿过第一卡扣孔113,并抵靠于第一内壁面113a。卡扣段232抵靠于第一面111,且支撑面211接触本体110的第二面112。第二卡扣块240位于弹性板体220悬空的一端,并抵靠于第二内壁面114a。其中,弹性板体220可弹性变形而令第二卡扣块240具有卡扣于第二卡扣孔114的一卡扣位置及脱离第二卡扣孔114的一释放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扣孔113与第一卡扣块230的数量以四个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扣孔113与第一卡扣块230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以下或五个以上。
请参阅图5与图6。图5为图3的弹性板体位于卡扣位置并以5-5剖面线绘示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3的弹性板体位于释放位置并以5-5剖面线绘示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5所示,支撑件200组装于壳件100。由于第一卡扣块230的连接段231穿过第一卡扣孔113,并抵靠于第一内壁面113a,且弹性板体220位于卡扣位置而令第二卡扣块240抵靠于第二内壁面114a,以局限支撑件200与壳件100间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此外,第一卡扣块230的卡扣段232抵靠于本体110的第一面111,且支撑面211抵靠于本体110的第二面112,以局限支撑件200与壳件100间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如图6所示,要将支撑件200脱离壳件100时,扳动弹性板体220(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以令第二卡扣块240脱离第二内壁面114a而让支撑件200可以与壳件100分离(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支撑件200与壳件100分离之后,由于屏蔽罩体120与遮蔽板体140罩覆住第一卡扣孔113与第二卡扣孔114,故能够缩减本体110的镂空面积而有效提升壳件100屏蔽电磁波的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组装结构,屏蔽罩体遮盖住本体的部分第一卡扣孔与部分第二卡扣孔而改以面积较小的缺口取代面积较大的第一卡扣孔与第二卡扣孔,进而提升壳件的屏蔽电磁波的效果。
此外,遮蔽板体遮蔽部分缺口,进一步缩小缩口的面积,进而进一步提升壳件屏蔽电磁波的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件,包含一本体及二屏蔽罩体,该本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孔及至少一第二卡扣孔,该二屏蔽罩体分别罩覆于该第一卡扣孔与该第二卡扣孔;以及
一支撑件,包含一座体、一弹性板体、至少一第一卡扣块及至少一第二卡扣块,该座体具有一支撑面,该第一卡扣块位于该支撑面,该弹性板体的一端连接于该座体,该第二卡扣块位于该弹性板体的另一端,该第一卡扣块与该第二卡扣块分别卡扣于该第一卡扣孔与该第二卡扣孔,且该支撑面接触该本体,该弹性板体能够弹性变形而令该第二卡扣块具有卡扣于该第二卡扣孔的一卡扣位置及脱离该第二卡扣孔的一释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支撑面抵靠于该第二面,该第一卡扣孔与该第二卡扣孔分别自该第一面贯穿至该第二面,该二屏蔽罩体凸出于该第一面,该第一卡扣块与该第二卡扣块分别穿设该第一卡扣孔与该第二卡扣孔且抵靠于该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形成该第一卡扣孔的一第一内壁面及形成该第二卡扣孔的一第二内壁面,该第一卡扣块包含一连接段及一卡扣段,该连接段凸出于该支撑面,该卡扣段凸出于该连接段,该连接段穿过该第一卡扣孔,并抵靠于该第一内壁面,该卡扣段抵靠于该第一面,该第二卡扣块抵靠于该第二内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壁面与该第二内壁面分别于该第一面形成相对的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其中一该屏蔽罩体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该第一内壁面的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另一该屏蔽罩体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该第二内壁面的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屏蔽罩体与该本体之间具有二缺口,该壳件更包含多个遮蔽板体,每一该遮蔽板体连接于该本体与该屏蔽罩体,并且每一该遮蔽板体遮蔽该二缺口中一个缺口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缺口的最大间隙小于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件的该二屏蔽罩体为通过冲压加工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更包含一释放板体,连接于该弹性板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卡扣孔的数量为四个,该至少一第一卡扣块的数量为四个,该四第一卡扣块分别卡扣于该四第一卡扣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30307.5A CN104684369B (zh) | 2013-11-29 | 2013-11-29 | 组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30307.5A CN104684369B (zh) | 2013-11-29 | 2013-11-29 | 组装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84369A CN104684369A (zh) | 2015-06-03 |
CN104684369B true CN104684369B (zh) | 2018-03-20 |
Family
ID=5331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30307.5A Active CN104684369B (zh) | 2013-11-29 | 2013-11-29 | 组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8436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91544A (en) * | 1990-06-15 | 1993-03-0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 Personal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shielding |
CN2547093Y (zh) * | 1997-08-20 | 2003-04-23 | 蔡振发 | 电器机壳电磁波阻隔结构的改进 |
CN2865197Y (zh) * | 2006-01-20 | 2007-01-31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机壳结构 |
CN102279621A (zh) * | 2010-06-11 | 2011-12-14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抗静电弹片与装置 |
-
2013
- 2013-11-29 CN CN201310630307.5A patent/CN1046843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91544A (en) * | 1990-06-15 | 1993-03-0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 Personal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shielding |
CN2547093Y (zh) * | 1997-08-20 | 2003-04-23 | 蔡振发 | 电器机壳电磁波阻隔结构的改进 |
CN2865197Y (zh) * | 2006-01-20 | 2007-01-31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机壳结构 |
CN102279621A (zh) * | 2010-06-11 | 2011-12-14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抗静电弹片与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84369A (zh) | 2015-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17830B (zh) | 互锁emi屏蔽物 | |
CN101595771B (zh) | 电子装置的屏蔽结构以及包括屏蔽结构的电子装置 | |
US20130048369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ielding circuitry from interference with a removable shield assembly | |
CN103854565B (zh) | 用于家用电器的显示器及家用电器 | |
CN106817887A (zh) | 屏蔽罩、屏蔽罩组件以及应用该屏蔽罩组件的电子装置 | |
CN104684369B (zh) | 组装结构 | |
CN203895061U (zh) | 一种显示模组 | |
CN101562940A (zh) | 一种扣板连接器屏蔽装置 | |
CN102300445B (zh) | 防止电磁波干扰的屏蔽装置 | |
KR20170100806A (ko) | 접점 커넥터 | |
US20110192626A1 (en) | Apparatus with case | |
CN107018645A (zh) | 屏蔽结构、屏蔽结构制作方法、电路模组与移动电子终端 | |
CN207336998U (zh) | 一种显示器压框式固定结构 | |
CN103008417B (zh) | 电子装置金属壳体的冲压制造方法及壳体 | |
CN206833305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1563343U (zh) | 板对板屏蔽模块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子设备 | |
CN205282472U (zh) | 一种屏蔽结构和具有该屏蔽结构的集成电路 | |
US20110215684A1 (en) | Apparatus with case | |
CN106413298A (zh) | 一种具有显示屏保护结构的面壳及电子设备 | |
TW201711297A (zh) | 抽屜座 | |
CN202135444U (zh) | 一种互相卡合的屏蔽罩 | |
TWI559846B (zh) | 組裝結構 | |
US20150002995A1 (en) | Keyboard | |
CN102612308B (zh) | 一种易拆卸屏蔽罩 | |
CN205385602U (zh) | 麦克风电路板和mems麦克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