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79929A - 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寄生参数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寄生参数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79929A
CN104679929A CN201310637290.6A CN201310637290A CN104679929A CN 104679929 A CN104679929 A CN 104679929A CN 201310637290 A CN201310637290 A CN 201310637290A CN 104679929 A CN104679929 A CN 104679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
design
parameters
parasi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72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若彤
蒋乐乐
程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6372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799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79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9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用以提取封装结构中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的电学参数。其步骤是:建立不同设计尺寸的QFN封装三维物理模型;在一定的频带范围内,采用电磁场全波分析方法提取QFN封装结构的散射参数;建立引线框架和键合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提取的散射参数拟合出该等效电路模型中的RLC集总参数;归纳整理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在不同设计情况下的电学参数数据列表;通过数据分析及拟合算法建立电学参数有关物理参数变化的数学模型;最后可提取任意尺寸下的寄生电学参数。本发明具有设计思路简单清晰,在建立模型后,可不经由软件仿真而直接提取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任意尺寸下的电学寄生参数,因而提高封装设计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寄生参数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领域,更具体为封装结构的SPICE仿真和建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IC)工作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便携式、超薄化、的方向发展,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封装形式及组装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
在现有技术中,QFN封装结构是一种方形扁平无引脚的半导体芯片封装结构。由于QFN封装不像传统的SOIC和TSOP封装那样具有鸥翼状引线,内部引脚和焊盘的导电路径短,自感系数以及封装体内布线电阻很低,所以它能提供卓越的电性能。
对于高速IC-QFN封装结构,影响其高速信号传输,产生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是QFN封装内部产生的寄生效应,其主要来源是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 在高频情况下,由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带来的寄生电学RLC参数会导致延时、反射、串扰、造成信号波形的失真。
由于封装寄生效应对高速器件性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了在高速IC设计中充分考虑寄生参数的影响,需要对封装的电学寄生参数进行提取,以便保持高速IC封装后信号完整性。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适用于QFN封装结构的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不同设计尺寸的物理参数表。 
(2)、建立物理参数表所罗列的不同设计情况的QFN封装的三维物理模型。 
(3)、在电路应用的频带范围内,采用全波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提取某一设计尺寸QFN封装结构的散射参数。
(4)、建立引线框架和键合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其由电阻R、自电感Ls、自电容Cs、互电感Lm、互电容Cm构成。
(5)、利用提取的散射参数拟合出该等效电路模型中的RLC集总参数
(6)、建立对应于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不同设计尺寸的电学参数数据列表。根据选择的设计参数种类,RLC参数是一维至多维函数。
(7)、通过分析数据列表绘制电学参数有关设计参数的函数曲线并结合基础理论,通过拟合算法建立电学参数有关设计参数的数学模型。
(8)、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不经由仿真而快速提取出引线框架和键合线任意尺寸下的寄生参数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成了可计算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任意尺寸情况下的电学参数数学模型,使电路设计者可以进行芯片-封装协同设计,在电路仿真阶段就考虑到封装效应,并在设计中有根据的考虑设计余量,从而有根据的预测封装后的电路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包含引线框和键合线的QFN封装结构三维物理模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引线框架和键合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包括:
(1)、建立QFN封装引线框架和键合线的三维物理模型:给出适用于QFN封装结构的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不同设计尺寸的物理参数,可包括引线框架厚度、管脚间距、键合金属线长度、键合线直径等一种或几种设计参数。每一个参数需给出不少于四个数值的设计尺寸。然后利用三维电磁场分析软件如HFSS建立三维物理模型,模型效果如图1所示。
(2)、提取实物模型的散射参数:在电路应用的频带范围内,采用全波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提取某一设计尺寸QFN封装结构的S参数。
(3)、建立引线框架和键合线的等效电路模型:等效电路模型为两个相同的串联电阻R,两个相同的串联电感Ls,两个相同的并联电容Cs,一个互电感Lm和一个互电容Cm构成,模型效果如图2所示。确定由RLC参数构成的该电路模型的导纳参数矩阵Y矩阵。
(4)、利用提取的S参数经由S参数和Y矩阵的转换关系,推导Y矩阵里的各元素,从而推导出该等效电路模型中的RLC集总参数。
(5)、建立对应于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不同设计尺寸的电学参数数据列表。根据选择的设计参数种类,RLC参数是一维至多维函数。例如,如所选设计参数为键合线直径W,引线框架厚度T,则电参数如电阻R为W、T的函数f(W,T)。利用Matlab软件绘制该函数曲线。
(6)、通过分析数据列表及电学参数有关设计参数的函数曲线并结合基础理论,通过拟合算法建立电学参数有关设计参数的数学模型。
(7)、通过分析数据列表及电学参数有关设计参数的函数曲线并结合基础理论,通过拟合算法建立电学参数有关设计参数的数学模型。如果电参数是多元函数。则采用多元拟合的方法获得数学模型。
多元拟合可采用如下简单的方式,假设电阻R为W、T的二元函数f(W,T)。则首先固定T,改变W,从步骤(5)的电参数列表里得到一个电阻系列。其次,选择合适的函数形式R=f(W),其系数分别为a1,a2, a3…。分别对每一个T固定时的电阻系列进行函数拟合,得到各个T对应的函数系数,则各个系数a1,a2…均为T的函数,即a1=g1(T),a2=g2(T)…然后,分别对a1,a2…进行拟合,找到合适的g1,g2…最后得电阻值为R=f(g1(S),g2(S)…, W)。更多元的拟合可采用同样的方式。
(8)、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不经由仿真而快速提取出引线框架和键合线任意尺寸下的寄生参数大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封装结构中任意设计尺寸的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的电学参数;步骤包括:(1)建立适用于QFN封装结构的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不同设计尺寸的物理参数表;(2)建立物理参数表所罗列的不同设计情况的QFN封装的三维物理模型;(3)在电路应用的频带范围内,采用全波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提取某一设计尺寸QFN封装结构的散射参数;(4)建立引线框架和键合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其由电阻R、自电感Ls、自电容Cs、互电感Lm、互电容Cm构成;(5)利用提取的散射参数拟合出该等效电路模型中的RLC集总参数;(6)建立对应于引线框架和键合金属线不同设计尺寸的电学参数数据列表;根据选择的设计参数种类,RLC参数是一维至多维函数;(7)通过分析数据列表绘制电学参数有关设计参数的函数曲线并结合基础理论,通过拟合算法建立电学参数有关设计参数的数学模型;(8)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不经由仿真而快速提取出任意尺寸下的寄生参数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物理参数表可包括引线框架厚度、管脚间距、键合金属线长度、键合线直径等一种或几种设计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物理参数表的每一个参数需确定不少于四个数值的设计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物理模型采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设计软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等效电路模型将键合引线+引线框架两部分整合在一个电路模型中,等效为两个相同的串联电阻,两个相同串联电感,两个相同的并联电容,一个互电感和一个互电容的二端口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提取的散射参数只包含键合线和引线框架结构的S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对某一具体工作频率下的不同尺寸的电参数值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寄生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对电参数RLC有关引线框架和键合线尺寸的数学关系采用拟合算法来建立函数表达式;如果电参数是多元函数,则采用多元拟合的方法获得数学模型。
CN201310637290.6A 2013-12-03 2013-12-03 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寄生参数提取方法 Pending CN104679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7290.6A CN104679929A (zh) 2013-12-03 2013-12-03 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寄生参数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7290.6A CN104679929A (zh) 2013-12-03 2013-12-03 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寄生参数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79929A true CN104679929A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14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7290.6A Pending CN104679929A (zh) 2013-12-03 2013-12-03 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寄生参数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7992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6193A (zh) * 2016-12-15 2017-05-10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键合线寄生参数测试提取方法
CN106886650A (zh) * 2016-08-31 2017-06-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超宽带氮化镓器件小信号模型及其参数提取方法
CN107330184A (zh) * 2017-06-29 2017-11-07 南通大学 电气组件中的键合线的仿真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09959861A (zh) * 2019-02-19 2019-07-02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 一种微波键合线寄生效应自适应消除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04776A (ja) * 2010-11-15 2012-05-31 Sharp Corp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CN103077290A (zh) * 2013-01-24 2013-05-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nP HBT小信号模型的参数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04776A (ja) * 2010-11-15 2012-05-31 Sharp Corp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CN103077290A (zh) * 2013-01-24 2013-05-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nP HBT小信号模型的参数提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 SIGALOV等: ""Quad Flat Non-lead Package Characterization and Circuit Modeling"",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SYMPOSIUM PROCEEDINGS》 *
NANSEN CHEN等: ""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tructure investigation of quad flat non-lead package for RFIC application"", 《SOLID-STATE ELECTRONICS》 *
WENJUN XIE等: ""EXTRACTION OF PARASITIC PARAMETERS FOR QFN32"", 《INFORMATION,COMPUT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6650A (zh) * 2016-08-31 2017-06-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超宽带氮化镓器件小信号模型及其参数提取方法
CN106646193A (zh) * 2016-12-15 2017-05-10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键合线寄生参数测试提取方法
CN106646193B (zh) * 2016-12-15 2019-03-22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键合线s参数测试提取方法
CN107330184A (zh) * 2017-06-29 2017-11-07 南通大学 电气组件中的键合线的仿真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07330184B (zh) * 2017-06-29 2020-03-24 南通大学 电气组件中的键合线的仿真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09959861A (zh) * 2019-02-19 2019-07-02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 一种微波键合线寄生效应自适应消除系统
CN109959861B (zh) * 2019-02-19 2021-02-19 昆山微电子技术研究院 一种微波键合线寄生效应自适应消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0506B2 (en) Bondwire design
CN103268380B (zh) 一种提高布图效率的模拟集成电路版图的设计方法
CN104679929A (zh) 适合高速ic-qfn封装设计应用的寄生参数提取方法
CN103577627A (zh) 捕获集成电路芯片与芯片封装体之间的互耦合效应
CN111368454B (zh) 一种基于裸片封装结构的SiC MOSFET SPICE模型建立方法
CN106066914A (zh) 考虑串扰效应的静态时序分析方法
CN111914505A (zh) 一种mos器件的建模方法
Mandic et al. Simple and scalable methodology for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ing of IC packages
CN101419645B (zh) Saw滤波器表贴封装方法
CN103186681A (zh) 集成电路封装的电、热特性协同设计方法与流程
Xue et al. Numerical solution for accurate bondwire modeling
CN103186682A (zh) 应用于电子产品封装设计的电、热以及力学集成设计环境
Kim et al.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2.5 D IC with glass interposer
Youn Chip and package-level wideband EMI analysis for mobile DRAM devices
Lu et al.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ire bonding for RF applications
CN113128161A (zh)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的电、热特性协同设计方法与流程
Balan et al. Package parasitics analysis for input/output digital ports
CN109063318A (zh) 基于建模仿真的SiP器件电源完整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13158600B (zh) 基于矩量法的超大规模过孔阵列快速仿真方法
Sun et al. Modeling and design of coplanar structure in QFP80 package for RFIC applications
Sun et al. Design optimization of qfp structure for over 8gbps package applications
US8370777B2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a leadframe IC package model, a leadframe modeler and an IC design system
CN102508936A (zh) 用于bga基板过孔的高频等效电路
Kelander et al. Modeling of 3D packages using EM simulators
Li 3D SiP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