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9295B - 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 - Google Patents

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9295B
CN104659295B CN201310574897.4A CN201310574897A CN104659295B CN 104659295 B CN104659295 B CN 104659295B CN 201310574897 A CN201310574897 A CN 201310574897A CN 104659295 B CN104659295 B CN 104659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se
face
framework
battery cas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48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9295A (zh
Inventor
土屋文明
彭正志
李承翰
陈昱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748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9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9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9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9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9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箍圈。箍圈可弹性变形,并包含框体、多个抵止部及多个固定部。框体具有外环面及内环面。该内环面环绕于电池盒的盒体的外周面,该外环面相对形成该内环面的另一面。抵止部设置于外环面。固定部设置于内环面。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电池盒,其包含箍圈及盒体。盒体具有外周面。框体套设于外周面之外。固定部与外周面相互卡合。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置物箱,其包含箍圈、盒体及箱体。箱体具有开口及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由开口内凹形成,用以容置盒体。容置空间具有导引壁面。抵止部抵接导引壁面。

Description

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动机车之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9,其为绘示中国公告第CN201402824Y号专利中所揭露之一种习知电池盒装置6的立体分解图。由图9可知,该业者所揭露之习知电池盒装置6主要包含有第一本体61、可分离地组合于第一本体61上的第二本体62、可分离地组合于第二本体62上的盖板63、设置于第一本体61上的充电端子模块64以及枢设于第一本体61与第二本体62间的提把65。
特别来说,此前案还揭露第一本体61的第一中央壁611外表面及第二本体62的第二中央壁621外表面分别凸出设有第一导引部618与第二导引部620。第一导引部618与第二导引部620于接近下端处均形成向下倾斜,而电动机车于安装电池盒装置6的结构上亦相对应设有接引部(图未示)。因此,此前案利用第一导引部618、第二导引部620与相对应的各接引部相互配合产生导引作用,即可使得电池盒装置6能够顺利地组合于电动机车默认电池盒装置6的结构中。
发明内容
在上述前案中,虽然其所使用之导引结构,可在安装时起到导引的作用,但是并无法起到使电池盒装置的壳体与电动机车预设用以安装电池盒装置的结构(以下称置物箱)相互紧配的作用,因此当电动机车行驶时,可能会因为路面起伏不平等因素而产生振动,使得电池盒装置的壳体与置物箱相互碰撞而产生异音。再者,在考虑到要紧配使用的情况之下,此种电池盒装置的壳体上的导引结构,并无法配合其他款式的置物箱使用,因此当欲采用不同型号的电池或不同款式的置物箱时,电池盒装置的壳体或置物箱至少其中一者就必须重新进行设计,且此种导引结构若要起到紧配的作用,尚需于电池盒装置的壳体及置物箱在设计及成型时考虑到公差问题,由于此种导引结构对于公差的容忍量较低,往往会造成设计及制造时的复杂度提升。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及制造复杂度低,并且可使电池盒的盒体与置物箱的箱体起到紧配作用的箍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箍圈至少包含以下技术特征:(1)箍圈可弹性变形,并包含框体、多个抵止部以及多个固定部。框体具有外环面以及内环面。该内环面环绕于电池盒的盒体的外周面,该外环面相对形成该内环面的另一面。抵止部设置于外环面。固定部设置于内环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盒。本发明的电池盒至少包含以下技术特征:(2)电池盒包含上述箍圈以及盒体。电池盒的盒体具有外周面。框体套设于外周面之外。固定部与外周面相互卡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置物箱。本发明的置物箱至少包含以下技术特征:(3)置物箱包含上述电池盒以及箱体。置物箱的箱体具有开口以及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由开口内凹形成,用以容置盒体。容置空间具有导引壁面。抵止部抵接导引壁面。
若根据上述(1)~(3)的技术特征,箍圈即可藉由其弹性变形的能力紧密地套设于盒体的外周面之外,并紧密地抵接箱体的导引壁面,进而达到降低设计及制造复杂度,同时使盒体与箱体紧配的功效。因此,当电动机车行驶时,因路面起伏不平等因素而产生振动,使得电池盒的盒体与置物箱的箱体相互碰撞而产生异音的问题即可被解决。
(4)针对上述(1)~(3)的技术特征,其中框体还具有顶环面以及底环面。顶环面与底环面分别连接外环面与内环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抵止部包含抵止面以及斜面。抵止面与斜面彼此相连,并分别毗邻顶环面与底环面。斜面是沿着由顶环面朝向底环面之方向,由外环面逐渐朝向内环面倾斜。抵止面与导引壁面相互抵接。
若根据上述(4)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1)~(3)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当电池盒欲置入置物箱之箱体时,藉由使箍圈以抵止部的斜面朝向箱体的容置空间,即可导引箍圈进入箱体,因此更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
(5)针对上述(4)的技术特征,其中框体具有四个角落,并且抵止部配置于角落之至少其中之二。
若根据上述(5)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4)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还具有增进框体的角落之耐磨耗性与结构强度的功效。换言之,藉由将抵止部分别设置于框体的角落的作法,不仅可补强框体的角落与置物箱之箱体紧配时之耐磨耗性,更有利于使框体维持原本外型。
(6)针对上述(5)的技术特征,其中容置空间具有子空间。电池盒容置于子空间。导引壁面是沿着由开口朝向容置空间底部之方向,逐渐朝向子空间的中央倾斜。
若根据上述(6)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5)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藉由使导引壁面倾斜的作法,当电池盒逐渐接近容置空间的底部时,导引壁面才逐渐与箍圈之抵止面产生紧配的效果。因此,当电池盒进入容置空间但尚未接近容置空间的底部时,电池盒仍可顺畅且无碍地相对导引壁面滑动,故更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
(7)针对上述(5)~(6)的技术特征,其中固定部配置于毗邻角落之至少其中之二。
若根据上述(7)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5)~(6)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同样具有增进框体的角落之结构强度的功效。换言之,藉由将固定部分别设置于毗邻框体的角落的作法,有利于使框体维持原本外型。
(8)针对上述(5)~(7)的技术特征,其中内环面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以及相对的两第二内侧面。第一内侧面分别连接第二内侧面的两相对侧。每一固定部设置于对应之第一内侧面,并连接对应之第二内侧面。
若根据上述(8)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5)~(7)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藉由使固定部设置于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的作法,可使固定部由电池盒之盒体的两相对侧朝框体的中央夹持盒体,因此更具有增加箍圈对于盒体之固定能力的功效。
(9)针对上述(8)的技术特征,其中箍圈进一步包含多个定位部。每一定位部设置于对应之第二内侧面。盒体包含多个卡合部。卡合部位于外周面。每一卡合部与对应之定位部相互卡合。
若根据上述(9)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8)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不仅更具有定位箍圈与盒体之间之相对位置的功效,还可藉由相互配合之定位部与卡合部增加电池盒的组装防呆性。
(10)针对上述(9)的技术特征,其中每一定位部贯穿框体,并基本上呈圆形。
若根据上述(10)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9)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不仅更具有增加定位部与卡合部之间之卡合稳固性的功效,基本上呈圆形之定位部在与卡合部相互卡合时更具有较佳之组装顺畅性。
(11)针对上述(1)~(10)的技术特征,其中箍圈进一步包含两凸出部。凸出部设置于外环面之同一侧。每一凸出部具有弧面。弧面远离外环面凸出,并具有共同之曲率中心轴。曲率中心轴垂直于由顶环面朝向底环面之方向。
若根据上述(11)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1)~(10)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当电池盒以设有凸出部之一侧朝向一平面倒下时,凸出部具有缓冲撞击并保护盒体的功效,且凸出部的弧面具有较大的接触角度,因此还具有可平稳地支撑于不规则平面上的功效。
(12)针对上述(1)~(11)的技术特征,其中箍圈的材料包含橡胶。
若根据上述(12)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1)~(11)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不仅可使箍圈于盒体与箱体之间具有较佳之紧配效果,还具有便宜与环保的优点。
(13)针对上述(1)~(12)的技术特征,其中盒体还具有顶面以及底面。顶面与底面分别连接于外周面的两相对侧。箍圈毗邻顶面。箍圈与顶面毗邻开口。底面毗邻容置空间的底部。
若根据上述(13)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1)~(12)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更具有方便电源线于箱体的开口处插接盒体上毗邻顶面之电性接头的功效,同样毗邻开口之箍圈更可以其凸出部对电性接头起到保护作用。
(14)针对上述(1)~(13)的技术特征,其中盒体更具有接线部。接线部可供电线接头连接。接线部毗邻开口。箍圈毗邻接线部。
若根据上述(14)的技术特征,除了上述(1)~(13)的技术特征的功效之外,当驾驶者欲以盒体内的电池单元经由电源线对电动机车进行供电时,由于盒体上毗邻顶面之接线部亦毗邻箱体的开口,因此可更方便驾驶者进行插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之箍圈不仅设计及制造复杂度低,并且可使电池盒的盒体与置物箱的箱体起到紧配作用。
此外,藉由箍圈之斜面以及容置空间之导引壁面的设计,还可增加电池盒组装至箱体时之组装性。藉由使箍圈的抵止部与固定部的设置位置毗邻框体之角落的作法,还可补强框体的角落于置物箱之箱体与电池盒之盒体之间紧配时之耐磨耗性。藉由箍圈之定位部与盒体之卡合部的相互配合设计,还可增加箍圈与盒体之间之卡合稳固性。并且,藉由箍圈之凸出部的设计,还可起到缓冲撞击并保护盒体之电性接头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电动机车的侧视图。
图2为绘示图1中之置物箱的侧视图。
图3A为绘示图2中之电池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3B为绘示图3A中之电池盒摆放于平面的侧视图。
图4为绘示图3A中之箍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绘示图4中之箍圈的俯视图。
图6为绘示图2中之箱体的俯视图。
图7为绘示图2中之置物箱的俯视图。
图8A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置物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8B为绘示图8A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9为绘示习知电池盒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之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请先参阅图1,其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电动机车1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车1至少包含座垫10、置物箱2、电池盒3以及备用电池盒4。一般来说,电动机车1的置物箱2由较硬之塑料材质所制成,因此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除了至少可容置电池盒3与备用电池盒4之外,还可支撑座垫10以及驾驶者的重量。以下将针对本实施方式之置物箱2的各部件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图3A以及图3B。图2为绘示图1中之置物箱2的侧视图。图3A为绘示图2中之电池盒3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绘示图3A中之电池盒3摆放于平面的侧视图。
如图2至图3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车1的置物箱2还包含箱体20。置物箱2的箱体20具有开口200以及容置空间202。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由开口200内凹形成,用以容置电池盒3。电池盒3包含箍圈30以及盒体32。箍圈30包含框体300以及多个抵止部302。箍圈30的抵止部302由框体300朝外凸出。电池盒3的盒体32具有外周面320。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之箍圈30具有可弹性变形的特性,因此使用者可将箍圈30的框体300撑开,并套设于盒体32的外周面320之外。待箍圈30弹性恢复之后,即可与盒体32呈紧配结合。另外,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具有内壁面202a,而内壁面202a具有对应电池盒3设置之导引壁面202a1。电池盒3可沿着由开口200朝向容置空间202底部之方向D1(如图2所示)置入容置空间202。在电池盒3由箱体20的开口200置入容置空间202之后,框体300的抵止部302可抵接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1。由于箍圈30具有可弹性变形之特性,因此箍圈30的抵止部302同样可与导引壁面202a1呈紧配结合。藉由此结构配置,箍圈30即可藉由其弹性变形的能力紧密地套设于盒体32的外周面320之外,并紧密地抵接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1,进而达到使电池盒3的盒体32与置物箱2的箱体20紧配的功效。当电动机车1行驶时,因路面起伏不平等因素而产生振动,使得电池盒3的盒体32与置物箱2的箱体20相互碰撞而产生异音的问题即可被解决。
于一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材料包含橡胶。藉由以此材料制作箍圈30,即可使箍圈30于盒体32与箱体20之间具有较佳之紧配效果,还具有便宜与环保的优点。
请参照图4以及图5。图4为绘示图3A中之箍圈30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绘示图4中之箍圈30的俯视图。
如图4与图5所示,并配合参照图2至图3B,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还包含多个固定部304。箍圈30的框体300具有外环面300a以及内环面300b。箍圈30的抵止部302设置于外环面300a。箍圈30的固定部304设置于内环面300b。盒体32的外周面320具有对应固定部304的凹凸结构。因此,当箍圈30与盒体32呈紧配结合时,箍圈30的固定部304可与盒体32的外周面320相互卡合。
进一步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抵止部302的数量为四。箍圈30的框体300具有四个角落300e(亦即,转折处),并且抵止部302分别位于角落300e。由于框体300的角落300e为框体300的外凸部位,因此在箍圈30长时间随着盒体32相对箱体20进行组装或拆卸之后,框体300的角落300e往往容易产生磨损。本实施方式藉由将箍圈30的抵止部302设置于框体300的角落300e的作法,可增加框体300在角落300e处的厚度,因此可有效地增进框体300的四个角落300e与置物箱2之箱体20紧配时之耐磨耗性。并且,将箍圈30的抵止部302分别设置于框体300的四个角落300e的作法,还可有效地增进框体300的结构强度,有利于使框体300维持原本外型。
于实际应用中,框体300之角落300e的数量并不以上述之四个为限,应依据盒体32之外周面320的外型以及箱体20之导引壁面202a1的外型而对应设置,而框体300之抵止部302的数量并不限于必须与角落300e之数量相对应。仅将抵止部302配置于角落300e之至少其中之二,仍能达到上述增加框体300的角落300e之耐磨耗性与结构强度的功效。
如图3A与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框体300还具有顶环面300c以及底环面300d。框体300的顶环面300c与底环面300d分别连接外环面300a与内环面300b的两相对侧。箍圈30的每一抵止部302包含抵止面302a以及斜面302b。抵止面302a与斜面302b彼此相连,并分别毗邻框体300的顶环面300c与底环面300d。抵止部302的斜面302b是沿着由顶环面300c朝向底环面300d之方向D2(如图4所示),由外环面300a逐渐朝向内环面300b倾斜。抵止部302的抵止面302a可与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1相互抵接(如图2所示)。藉由此结构配置,当电池盒3欲置入置物箱2之箱体20时,藉由使箍圈30以抵止部302的斜面302b朝向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即可导引箍圈30进入箱体20(因抵止部302之斜面302b的倾斜方向可使得箍圈30更容易滑入导引壁面202a1之间),因此更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
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具有第一子空间202b1。电池盒3容置于第一子空间202b1。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1、202a1是沿着由开口200朝向容置空间202底部之方向D1,逐渐朝向第一子空间202b1的中央倾斜。换句话说,如图2由电动机车1侧面来看,于第一子空间202b1中,藉由在电动机车1前后方向上成对设置之导引壁面202a1、202a1,而形成基本上呈V字型的导槽。藉由导引壁面202a1的倾斜设计,因此更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同样可导引箍圈30进入箱体20(因导引壁面202a1的倾斜方向可使得箍圈30更容易滑入容置空间202),也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
不仅如此,于本实施方式中,当电池盒3于容置空间202中并沿着上述方向D1逐渐接近容置空间202的底部时,箱体20的导引壁面202a1才逐渐与箍圈30之抵止面302a产生紧配的效果。相对地,当电池盒3进入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但尚未接近容置空间202的底部时,电池盒3仍可顺畅且无碍地相对导引壁面202a1滑动,故可更进一步增加组装性。
如图4与图5所示,并配合参照图3A,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固定部304的数量为四,并且固定部304分别毗邻框体300的角落300e。因此,本实施方式将固定部304分别设置于毗邻框体300的四个角落300e的作法,同样可有效地增进框体300的结构强度,有利于使框体300维持原本外型。
进一步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框体300的内环面300b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300b1以及相对的两第二内侧面300b2。内环面300b的第一内侧面300b1分别连接第二内侧面300b2的两相对侧。箍圈30的每一固定部304设置于对应之第一内侧面300b1,并连接对应之第二内侧面300b2(如图5所示)。由图3A与图5可知,藉由使箍圈30的固定部304设置于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300b1的作法,可使固定部304由盒体32的两相对侧朝框体300的中央夹持盒体32,因此更具有增加箍圈30对于盒体32之固定能力的功效。
于实际应用中,箍圈30的固定部304的数量并不限于必须与角落300e之数量相对应。仅将固定部304配置于毗邻角落300e之至少其中之二,仍能达到上述增加框体300的角落300e之结构强度的功效。
如图4所示,并配合参照图3A,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还包含多个定位部306。箍圈30的每一定位部306设置于对应之第二内侧面300b2。电池盒3的盒体32包含多个卡合部322。盒体32的卡合部322位于外周面320。盒体32的每一卡合部322皆可与对应之定位部306相互卡合。藉由此结构配置,不仅具有定位箍圈30与盒体32之间之相对位置的功效,还可进一步藉由相互配合之定位部306与卡合部322增加电池盒3的组装防呆性(例如,藉由排列方式的变化或使结构外型具有方向性)。
于实际应用中,箍圈30之定位部306的数量并不以图4所示之实施方式为限,可依据实际需求而弹性地调整,而盒体32之卡合部322的数量亦须与定位部306之数量相对应。
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的每一定位部306贯穿框体300,并基本上呈圆形。藉由此结构配置,盒体32上的卡合部322即可更深入地与贯穿框体300之定位部306相互卡合,因此可进一步增加定位部306与卡合部322之间之卡合稳固性。另外,基本上呈圆形之定位部306由于外型平滑,因此可在与卡合部322相互卡合时提供较佳之组装顺畅性。
如图3A至图5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箍圈30还包含两凸出部308。箍圈30的两凸出部308设置于框体300的外环面300a的其中一侧之同一侧上,并位于框体300的两相邻角落300e之间。箍圈30的每一凸出部308具有弧面308a。弧面308a是远离框体300的外环面300a凸出,并具有共同之曲率中心轴A(如图4与图5所示)。弧面308a的曲率中心轴A垂直于由顶环面300c朝向底环面300d之方向D2。藉由此结构配置,如图3B所示,当电池盒3以设有凸出部308之一侧朝向一平面倒下时,箍圈30的凸出部308可具有缓冲撞击并保护盒体32的功效,且凸出部308的弧面308a具有较大的接触角度,因此还具有可平稳地支撑于不规则平面上的功效。换言之,即使电池盒3以设有凸出部308之一侧朝向不规则之平面倒下,凸出部308的弧面308a仍可与不规则之平面平稳地接触。
于实际应用中,箍圈30之凸出部308的数量并不以图3A至图5所示之实施方式为限,可依据实际需求而弹性地调整。
请参照图6以及图7。图6为绘示图2中之箱体20的俯视图。图7为绘示图2中之置物箱2的俯视图。
如图2至图3B所示,并配合参照图6与图7,于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盒3的盒体32还具有顶面324以及底面326。盒体32的顶面324与底面326分别连接于外周面320的两相对侧(亦即,图3B中之左右两侧)。箍圈30毗邻盒体32的顶面324。箍圈30与盒体32的顶面324毗邻箱体20的开口200。盒体32的底面326毗邻容置空间202的底部(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盒体32的外周面320还具有接线部320a。接线部320a毗邻盒体32的顶面324。接线部320a毗邻箱体20的开口200。箍圈30毗邻接线部320a。盒体32还包含电性接头(图未示)以及接头盖328。电性接头与接头盖328皆位于接线部320a,且接头盖328盖合电性接头。举例来说,接线部320a的电性接头可供充电线50(如图7所示)之电线接头500连接(如图3B所示)藉由此结构配置,当驾驶者欲以盒体32内的电池单元(图未示)经由电源线28(如图7所示)对电动机车1进行供电时,由于盒体32上毗邻顶面324之电性接头亦毗邻箱体20的开口200,因此可更方便驾驶者进行插接。
进一步来说,由于箍圈30毗邻盒体32的顶面324与接线部320a,因此当电池盒3置入箱体20时,箍圈30亦毗邻箱体20的开口200。并且,箍圈30的凸出部308与盒体32的电性接头位于同一侧。当充电线50的电线接头500与盒体32的电性接头连接时,藉由此结构配置,同样毗邻箱体20之开口200的箍圈30更可以其凸出部308对连接于盒体32上的电线接头500起到保护作用。也就是说,即使电池盒3以设有电线接头500之一侧朝向平面G倒下(如图3B所示),位于同一侧的凸出部308可避免电线接头500与平面G碰撞,进而起到保护电线接头500的功效。
另外要说明的是,如图3A所示,盒体32的接线部320a相对顶面324为一倾斜表面,其是沿着由顶面324朝向底面326之方向D3,朝盒体32的中央逐渐倾斜。藉由此结构配置,当电池盒3置入箱体20时,即使有液体由盒体32的顶面324洒下,接线部320a可具有防止液体直接进入电性接头的功效。
如图6与图7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车1之电源线28的走线路径基本上毗邻箱体20的开口200,因此可就近插接同样毗邻开口200之电性接头。另外,置物箱2的箱体20还具有出线槽204,其毗邻座垫10与箱体20之间的枢接处(亦即,图7的左侧),并经由箱体20的开口200连通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与箱体20的外壁面。藉由此结构配置,在电池盒3置入容置空间202的状态下,外接之充电线50可经由出线槽204而由置物箱2外进入容置空间202中,并插接至盒体32的电性接头。并且,即使座垫10盖合置物箱2,也不会与充电线50相互干涉而发生无法盖合的问题。
如图2与图7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置物箱2还包含固定带26。箱体20的容置空间202还包含第二子空间202b2。第二子空间202b2毗邻第一子空间202b1。更具体来说,第一子空间202b1与第二子空间202b2是在电动机车1前后方向上,一前一后进行配置。备用电池盒4容置于第二子空间202b2中,并具有把手40。备用电池盒4的把手40毗邻箱体20的开口200。固定带26具有第一扣环260以及第二扣环262。固定带26的第一扣环260扣合至固定于第二子空间202b2底部的固定架K上,而第二扣环262可拆卸地扣合至设置于容置空间202的内壁面202a上的另一固定架K1上。因此,驾驶者欲固定备用电池盒4时,可将固定带26的第二扣环262穿过把手40(或直接由把手40上方越过),并扣合至固定架K1,即可藉由紧束固定带26将备用电池盒4固定于容置空间202的第二子空间202b2中,此时藉由框体300的凸出部308抵靠于容置空间202的内壁面202a上,可使备用电池盒4稳定地固定于容置空间202的第二子空间202b2中。
请参照图8A以及图8B。图8A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置物箱2的立体示意图。图8B为绘示图8A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如第8A与图8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置物箱2还包含固定盖24。置物箱2的固定盖24包含盖体240、提把242以及弹性件244。固定盖24的盖体240枢接至箱体20的内壁面202a,并毗邻箱体20的开口200以及盒体32的顶面324。固定盖24的提把242枢接至盖体240上,并与盖体240及内壁面202a之间之枢接处分别位于盖体240的两相对侧。固定盖24的提把242可与内壁面202a相扣合。内壁面202a与盖体240之间的枢接处,以及内壁面202a与提把242之间的扣合处,皆毗邻箱体20的开口200。固定盖24的弹性件244设置于盖体240,并基本上位于盖体240朝向电池盒3的一侧。藉由此结构配置,当固定盖24的盖体240盖合至盒体32的顶面324时,固定盖24的提把242即可与箱体20的内壁面202a相互扣合,且弹性件244可将电池盒3朝向容置空间202的底部压抵,进而使得电池盒3可紧固地固定于箱体20中。相对地,当欲开启固定盖24的盖体240时,藉由往上扳动提把242的方式,使用者即可解除提把242与内壁面202a之间的扣合关系,并将盖体240相对电池盒3掀开。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及制造复杂度低,并且可使电池盒的盒体与置物箱的箱体起到紧配作用的箍圈,至少包含以下技术特征:箍圈可弹性变形,并包含框体、多个抵止部以及多个固定部。框体具有外环面以及内环面。内环面环绕于电池盒的盒体的外周面,外环面相对形成内环面的另一面。抵止部设置于外环面。固定部设置于内环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盒,至少包含以下技术特征:电池盒包含上述箍圈以及盒体。电池盒的盒体具有外周面。框体套设于外周面之外。固定部与外周面相互卡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置物箱,至少包含以下技术特征:置物箱包含上述电池盒以及箱体。置物箱的箱体具有开口以及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由开口内凹形成,用以容置盒体。容置空间具有导引壁面。抵止部抵接导引壁面。根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之箍圈即可藉由其弹性变形的能力紧密地套设于盒体的外周面之外,并紧密地抵接箱体的导引壁面,进而达到降低设计及制造复杂度,同时使盒体与箱体紧配的功效。因此,当电动机车行驶时,因路面起伏不平等因素而产生振动,使得电池盒的盒体与置物箱的箱体相互碰撞而产生异音的问题即可被解决。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框体还具有顶环面以及底环面。顶环面与底环面分别连接外环面与内环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抵止部包含抵止面以及斜面。抵止面与斜面彼此相连,并分别毗邻顶环面与底环面。斜面是沿着由顶环面朝向底环面之方向,由外环面逐渐朝向内环面倾斜。抵止面与导引壁面相互抵接。根据此技术特征,当电池盒欲置入置物箱之箱体时,藉由使箍圈以抵止部的斜面朝向箱体的容置空间,即可导引箍圈进入箱体,因此更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框体具有四个角落,并且抵止部配置于角落之至少其中之二。根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还可具有增进框体的角落之耐磨耗性与结构强度的功效。换言之,藉由将抵止部分别设置于框体的角落的作法,不仅可补强框体的角落与置物箱之箱体紧配时之耐磨耗性,更有利于使框体维持原本外型。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容置空间具有子空间。电池盒容置于子空间。导引壁面是沿着由开口朝向容置空间底部之方向,逐渐朝向子空间的中央倾斜。根据此技术特征,当电池盒逐渐接近容置空间的底部时,导引壁面才逐渐与箍圈之抵止面产生紧配的效果。因此,当电池盒进入容置空间但尚未接近容置空间的底部时,电池盒仍可顺畅且无碍地相对导引壁面滑动,故更具有增加组装性的功效。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固定部配置于毗邻角落之至少其中之二。根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还可具有增进框体的结构强度的功效。换言之,藉由将固定部分别设置于毗邻框体的角落的作法,有利于使框体维持原本外型。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其中内环面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以及相对的两第二内侧面。第一内侧面分别连接第二内侧面的两相对侧。每一固定部设置于对应之第一内侧面,并连接对应之第二内侧面。根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还可使固定部由电池盒之盒体的两相对侧朝框体的中央夹持盒体,因此更具有增加箍圈对于盒体之固定能力的功效。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箍圈进一步包含多个定位部。每一定位部设置于对应之第二内侧面。盒体包含多个卡合部。卡合部位于外周面。每一卡合部与对应之定位部相互卡合。根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不仅更具有定位箍圈与盒体之间之相对位置的功效,还可藉由相互配合之定位部与卡合部增加电池盒的组装防呆性。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每一定位部贯穿框体,并基本上呈圆形。根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不仅更具有增加定位部与卡合部之间之卡合稳固性的功效,基本上呈圆形之定位部在与卡合部相互卡合时更具有较佳之组装顺畅性。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箍圈进一步包含两凸出部。凸出部设置于外环面,并位于两相邻角落之间。每一凸出部具有弧面。弧面远离外环面凸出,并具有共同之曲率中心轴。曲率中心轴垂直于由顶环面朝向底环面之方向。根据此技术特征,当电池盒以设有凸出部之一侧朝向一平面倒下时,凸出部具有缓冲撞击并保护盒体的功效,且凸出部的弧面具有较大的接触角度,因此还具有可平稳地支撑于不规则平面上的功效。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箍圈的材料包含橡胶。根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不仅可使箍圈于盒体与箱体之间具有较佳之紧配效果,还具有便宜与环保的优点。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盒体还具有顶面以及底面。顶面与底面分别连接于外周面的两相对侧。箍圈毗邻顶面。箍圈与顶面毗邻开口。底面毗邻容置空间的底部。根据此技术特征,本发明还可具有方便电源线于箱体的开口处插接盒体上毗邻顶面之电性接头的功效,同样毗邻开口之箍圈更可以其凸出部对电性接头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盒体更具有接线部。接线部可供电线接头连接。接线部毗邻开口。箍圈毗邻接线部。根据此技术特征,当驾驶者欲以盒体内的电池单元经由电源线对电动机车进行供电时,由于盒体上毗邻顶面之接线部亦毗邻箱体的开口,因此可更方便驾驶者进行插接。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之具体实施例之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所提供之箍圈不仅设计及制造复杂度低,并且可使电池盒的盒体与置物箱的箱体起到紧配作用。藉由箍圈之斜面以及容置空间之导引壁面的设计,还可增加电池盒组装至箱体时之组装性。藉由使箍圈的抵止部与固定部的设置位置毗邻框体之角落的作法,还可补强框体的角落于置物箱之箱体与电池盒之盒体之间紧配时之耐磨耗性。藉由箍圈之定位部与盒体之卡合部的相互配合设计,还可增加箍圈与盒体之间之卡合稳固性。并且,藉由箍圈之凸出部的设计,还可起到缓冲撞击并保护盒体之电性接头的功效。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符号说明
1:电动机车 302:抵止部
10:座垫 302a:抵止面
2:置物箱 302b:斜面
20:箱体 304:固定部
200:开口 306:定位部
202:容置空间 308:凸出部
202a:内壁面 308a:弧面
202a1:导引壁面 32:盒体
202b1:第一子空间 320:外周面
202b2:第二子空间 320a:接线部
204:出线槽 322:卡合部
24:固定盖 324:顶面
240:盖体 326:底面
242:提把 328:接头盖
244:弹性件 4:备用电池盒
26:固定带 40:把手
260:第一扣环 50:充电线
262:第二扣环 500:电线接头
28:电源线 6:电池盒装置
3:电池盒 61:第一本体
30:箍圈 618:第一导引部
300:框体 62:第二本体
300a:外环面 620:第二导引部
300b:内环面 63:盖板
300b1:第一内侧面 64:充电端子模块
300b2:第二内侧面 65:提把
300c:顶环面 A:曲率中心轴
300d:底环面 D1、D2、D3:方向
300e:角落 K、K1:固定架

Claims (32)

1.一种箍圈,可弹性变形,该箍圈包含:
一框体,具有一外环面以及一内环面,该内环面环绕于电池盒的盒体的外周面,该外环面相对形成该内环面的另一面;
多个抵止部,设置于该外环面;以及
多个固定部,设置于该内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箍圈,其中该框体还具有一顶环面以及一底环面,分别连接该外环面与该内环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抵止部包含一抵止面以及一斜面,该抵止面与该斜面彼此相连,并分别毗邻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并且该斜面是沿着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的一方向,由该外环面逐渐朝向该内环面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箍圈,其中该框体具有四个角落,并且所述抵止部配置于所述角落的至少其中之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箍圈,其中所述固定部配置于毗邻所述角落的至少其中之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箍圈,其中该内环面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以及相对的两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内侧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对应的该第一内侧面,并连接对应的该第二内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箍圈,进一步包含多个定位部,每一所述定位部设置于对应的该第二内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箍圈,其中每一所述定位部贯穿该框体,并基本上呈圆形。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箍圈,进一步包含两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该外环面的同一侧,每一所述凸出部具有一弧面,所述弧面远离该外环面凸出,并具有共同的一曲率中心轴,并且该曲率中心轴垂直于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的该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箍圈,其中该箍圈的材料包含橡胶。
10.一种电池盒,包含:
一箍圈,可弹性变形,该箍圈包含:
一框体,具有一外环面以及一内环面;
多个抵止部,设置于该外环面;以及
多个固定部,设置于该内环面;以及
一盒体,具有一外周面,其中该框体套设于该外周面之外,并且所述固定部与该外周面相互卡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框体还具有一顶环面以及一底环面,分别连接该外环面与该内环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抵止部包含一抵止面以及一斜面,该抵止面与该斜面彼此相连,并分别毗邻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并且该斜面是沿着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的一方向,由该外环面朝向该内环面倾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框体具有四个角落,并且所述抵止部配置于所述角落的至少其中之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盒,其中所述固定部配置于毗邻所述角落的至少其中之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内环面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以及相对的两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内侧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对应的该第一内侧面,并连接对应的该第二内侧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箍圈进一步包含多个定位部,每一所述定位部设置于对应的该第二内侧面,该盒体包含多个卡合部,位于该外周面,并且每一所述卡合部与对应的该定位部相互卡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盒,其中每一所述定位部贯穿该框体,并基本上呈圆形。
17.如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箍圈进一步包含两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该外环面的同一侧,每一所述凸出部具有一弧面,所述弧面远离该外环面凸出,并具有共同的一曲率中心轴,并且该曲率中心轴垂直于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的该方向。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箍圈的材料包含橡胶。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盒体还具有一顶面以及一底面,该顶面与该底面分别连接于该外周面的两相对侧,并且该箍圈毗邻该顶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盒体更具有一接线部,可供一电线接头连接,并且该箍圈毗邻该接线部。
21.一种置物箱,包含:
一电池盒,包含:
一箍圈,可弹性变形,该箍圈包含:
一框体,具有一外环面以及一内环面;
多个抵止部,设置于该外环面;以及
多个固定部,设置于该内环面;以及
一盒体,具有一外周面,其中该框体套设于该外周面之外,并且所述固定部与该外周面相互卡合;以及
一箱体,具有一开口以及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由该开口内凹形成,用以容置该电池盒,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导引壁面,其中所述抵止部抵接该导引壁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置物箱,其中该框体还具有一顶环面以及一底环面,分别连接该外环面与该内环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抵止部包含一抵止面以及一斜面,该抵止面与该斜面彼此相连,并分别毗邻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该抵止面与该导引壁面相互抵接,并且该斜面是沿着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的一方向,由该外环面逐渐朝向该内环面倾斜。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置物箱,其中该框体具有四个角落,并且所述抵止部配置于所述角落的至少其中之二。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置物箱,其中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子空间,该电池盒容置于该子空间,该导引壁面是沿着由该开口朝向该容置空间底部的一方向,逐渐朝向该子空间的中央倾斜。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置物箱,其中所述固定部配置于毗邻所述角落的至少其中之二。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置物箱,其中该内环面具有相对的两第一内侧面以及相对的两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内侧面的两相对侧,每一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对应的该第一内侧面,并连接对应的该第二内侧面。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置物箱,其中该箍圈进一步包含多个定位部,每一所述定位部设置于对应的该第二内侧面,该盒体包含多个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位于该外周面,并且每一所述卡合部与对应的该定位部相互卡合。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置物箱,其中每一所述定位部贯穿该框体,并基本上呈圆形。
29.如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置物箱,其中该箍圈进一步包含两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该外环面的同一侧,每一所述凸出部具有一弧面,所述弧面远离该外环面凸出,并具有共同的一曲率中心轴,并且该曲率中心轴垂直于由该顶环面朝向该底环面的该方向。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置物箱,其中该箍圈的材料包含橡胶。
31.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置物箱,其中该盒体还具有一顶面以及一底面,该顶面与该底面分别连接于该外周面的两相对侧,该箍圈毗邻该顶面,该箍圈与该顶面毗邻该开口,并且该底面毗邻该容置空间的底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置物箱,其中该盒体更具有一接线部,可供一电线接头连接,并且该接线部毗邻该开口,该箍圈毗邻该接线部。
CN201310574897.4A 2013-11-15 2013-11-15 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 Active CN104659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4897.4A CN104659295B (zh) 2013-11-15 2013-11-15 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4897.4A CN104659295B (zh) 2013-11-15 2013-11-15 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9295A CN104659295A (zh) 2015-05-27
CN104659295B true CN104659295B (zh) 2017-10-13

Family

ID=53250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4897.4A Active CN104659295B (zh) 2013-11-15 2013-11-15 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92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6191B (zh) * 2015-07-24 2020-06-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161261B (zh) * 2017-05-16 2019-04-09 杭州嘉淼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电池的智能单车
TWI666811B (zh) * 2017-12-08 2019-07-21 林建廷 框體、框體組件及電池模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7117A (zh) * 2002-12-10 2004-06-23 ��ʿ��Ƭ��ʽ���� 电器
EP1553012A1 (en) * 2004-01-07 2005-07-13 Campagnolo S.r.l. Coupling of electrical devices for a bicycle
CN201254232Y (zh) * 2008-08-11 2009-06-1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电池收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7117A (zh) * 2002-12-10 2004-06-23 ��ʿ��Ƭ��ʽ���� 电器
EP1553012A1 (en) * 2004-01-07 2005-07-13 Campagnolo S.r.l. Coupling of electrical devices for a bicycle
CN201254232Y (zh) * 2008-08-11 2009-06-1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电池收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9295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2638B (zh) 车辆用边框安装结构
US6265845B1 (en) Portable battery charger having a separate battery pack
JP3570481B2 (ja) パネル取り付けコネクタ
CN104659295B (zh) 箍圈、电池盒及置物箱
CN102858571B (zh) 车体后部的充电用部件安装结构
KR20200086089A (ko) 무선 충전기
CN102859464B (zh) 用于显示器壳体的可移除覆盖板
CN102748567A (zh) 底座及具有该底座的显示设备
CN218416457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
JPS6345785Y2 (zh)
CN211280844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汽车用储物盒
KR101495775B1 (ko) 범용으로 사용 가능한 휴대단말기 배터리용 충전장치
CN203933716U (zh) 多功能手机壳
CN209757293U (zh) 盖件和充电组件
CN209881453U (zh) 一种无线充电托盘组件
CN217753955U (zh) 一种电动车中心罩储物结构
TWI570004B (zh) 箍圈、電池盒及置物箱
CN220341632U (zh) 一种集成式充电座
CN213215754U (zh) 一种组装式饭盒
CN215322057U (zh) 用于机器人的充电桩
CN215734249U (zh) 一种手持式对讲机
CN218385567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电池包
CN219635038U (zh) 一种集成充电功能收纳盒的座椅扶手
EP2343707A2 (en) Optical disc reproduction apparatus
CN212789743U (zh) 游戏卡带扩展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