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8710A -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58710A CN104658710A CN201410856482.0A CN201410856482A CN104658710A CN 104658710 A CN104658710 A CN 104658710A CN 201410856482 A CN201410856482 A CN 201410856482A CN 104658710 A CN104658710 A CN 1046587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shaft
- side fixed
- draw drum
- equiped
- fixed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式单绞线机,其包括左、右侧固定机座及进、出线主轴,出线主轴通过回转驱动伺服电机驱动,进、出线主轴之间通过左、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安装绞弓,左侧固定机座的放线盘容置腔底部装设放线盘驱动转轴左侧固定机座上端部装设第一进线张力轮组,右侧固定机座的收线盘容置腔底部装设收线盘驱动转轴,收线盘驱动转轴通过收线驱动电机驱动,右侧固定机座上端部装设收线张力轮组,进、出线主轴之间的放线盘固定架包括左、右侧固定架及放线盘支持机构,放线盘驱动转轴、放线盘支持机构通孔相应放线驱动电机驱动,右侧固定架装设第二进线张力轮组。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具有设计新颖、布局合理且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材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设计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重要的线材加工设备,绞线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例如铜线、漆包线、镀锡线等)以及电子线(例如电源线、电话线、音频线、视频线、汽车线、网络线等)的绞合;工作时,绞线机将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以达到线材工艺要求。
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绞线机;然而,在实际的绞线加工过程中,现有的绞线机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且稳定可靠性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单绞线机,该新式单绞线机结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且稳定可靠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包括有机架,机架包括有左侧固定机座以及位于左侧固定机座右端侧且与左侧固定机座间隔布置的右侧固定机座,左侧固定机座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进线主轴,右侧固定机座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出线主轴,进线主轴的轴线与出线主轴的轴线对齐布置,进线主轴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进线轴孔,出线主轴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出线轴孔,右侧固定机座的上端部于出线主轴的旁侧装设有回转驱动伺服电机,回转驱动伺服电机与出线主轴驱动连接,进线主轴的右端部螺装有套装于进线主轴外围的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出线主轴的左端部螺装有套装于出线主轴外围的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与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之间装设有两个正对布置且分别呈弧形状的绞弓,各绞弓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装设于相应侧的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以及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
左侧固定机座于进线主轴的下端侧开设有朝前开口的放线盘容置腔,放线盘容置腔的底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水平前后延伸且与放线盘相配合的放线盘驱动转轴,左侧固定机座于放线盘容置腔的外端侧装设有第一放线驱动电机,第一放线驱动电机与放线盘驱动转轴驱动连接,左侧固定机座的上端部于进线主轴的进线侧装设有第一进线张力轮组;
右侧固定机座于出线主轴的下端侧开设有朝前开口的收线盘容置腔,收线盘容置腔的底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水平前后延伸且与收线盘相配合的收线盘驱动转轴,右侧固定机座于收线盘容置腔的外端侧装设有收线驱动电机,收线驱动电机与收线盘驱动转轴驱动连接,右侧固定机座的上端部于出线主轴的出线侧装设有收线张力轮组;
进线主轴与出线主轴之间装设有放线盘固定架,放线盘固定架包括有套装于进线主轴的右端部且位于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右端侧的左侧固定架、套装于出线主轴的左端部且位于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左端侧的右侧固定架,左侧固定架与右侧固定架之间装设有用于承载放线盘的放线盘支持机构,放线盘固定架装设有第二放线驱动电机,第二放线驱动电机与放线盘支持机构驱动连接,右侧固定架装设有第二进线张力轮组。
其中,所述放线盘支持机构包括有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右侧固定架的右侧支持轮轴、装设于所述左侧固定架且可朝右侧固定架伸缩动作的左侧气动伸缩杆,左侧气动伸缩杆的轴线与右侧支持轮轴的轴线对齐布置,所述第二放线驱动电机装设于右侧固定架,第二放线驱动电机与右侧支持轮轴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左侧固定机座与所述右侧固定机座之间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放线盘升降架,放线盘升降架的下端侧装设有电动油压升降驱动机构,电动油压升降驱动机构与放线盘升降架驱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式单绞线机,其机架包括左、右侧固定机座,左侧固定机座上端部装设进线主轴,右侧固定机座上端部装设出线主轴,进线主轴芯部开设进线轴孔,出线主轴芯部开设出线轴孔,右侧固定机座上端部装设回转驱动伺服电机,回转驱动伺服电机与出线主轴驱动连接,进线主轴右端部螺装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出线主轴左端部螺装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左、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之间装设两个绞弓;左侧固定机座开设放线盘容置腔,放线盘容置腔底部装设放线盘驱动转轴,放线盘驱动转轴通过第一放线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左侧固定机座上端部于进线主轴进线侧装设第一进线张力轮组;右侧固定机座开设收线盘容置腔,收线盘容置腔底部装设收线盘驱动转轴,收线盘驱动转轴通过收线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右侧固定机座上端部装设收线张力轮组;进、出线主轴之间装设放线盘固定架,放线盘固定架包括左侧固定架、右侧固定架,左、右侧固定架之间装设放线盘支持机构,放线盘支持机构通孔第二放线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右侧固定架装设第二进线张力轮组。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且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1——左侧固定机座 111——放线盘容置腔
12——右侧固定机座 121——收线盘容置腔
21——进线主轴 211——进线轴孔
22——出线主轴 221——出线轴孔
3——回转驱动伺服电机 41——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
42——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 43——绞弓
51——放线盘驱动转轴 52——第一放线驱动电机
53——第一张力轮组 61——收线盘驱动转轴
62——收线驱动电机 63——收线张力轮组
71——左侧固定架 72——右侧固定架
73——放线盘支持机构 731——右侧支持轮轴
732——左侧气动伸缩杆 74——第二放线驱动电机
75——第二进线张力轮组 81——放线盘升降架
82——电动油压升降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式单绞线机,包括有机架,机架包括有左侧固定机座11以及位于左侧固定机座11右端侧且与左侧固定机座11间隔布置的右侧固定机座12,左侧固定机座11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进线主轴21,右侧固定机座12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出线主轴22,进线主轴21的轴线与出线主轴22的轴线对齐布置,进线主轴21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进线轴孔211,出线主轴22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出线轴孔221,右侧固定机座12的上端部于出线主轴22的旁侧装设有回转驱动伺服电机3,回转驱动伺服电机3与出线主轴22驱动连接,进线主轴21的右端部螺装有套装于进线主轴21外围的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1,出线主轴22的左端部螺装有套装于出线主轴22外围的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2,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1与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2之间装设有两个正对布置且分别呈弧形状的绞弓43,各绞弓43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装设于相应侧的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1以及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2。
进一步的,左侧固定机座11于进线主轴21的下端侧开设有朝前开口的放线盘容置腔111,放线盘容置腔111的底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水平前后延伸且与放线盘相配合的放线盘驱动转轴51,左侧固定机座11于放线盘容置腔111的外端侧装设有第一放线驱动电机52,第一放线驱动电机52与放线盘驱动转轴51驱动连接,左侧固定机座11的上端部于进线主轴21的进线侧装设有第一进线张力轮组。
更进一步的,右侧固定机座12于出线主轴22的下端侧开设有朝前开口的收线盘容置腔121,收线盘容置腔121的底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水平前后延伸且与收线盘相配合的收线盘驱动转轴61,右侧固定机座12于收线盘容置腔121的外端侧装设有收线驱动电机62,收线驱动电机62与收线盘驱动转轴61驱动连接,右侧固定机座12的上端部于出线主轴22的出线侧装设有收线张力轮组63。
另外,进线主轴21与出线主轴22之间装设有放线盘固定架,放线盘固定架包括有套装于进线主轴21的右端部且位于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1右端侧的左侧固定架71、套装于出线主轴22的左端部且位于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2左端侧的右侧固定架72,左侧固定架71与右侧固定架72之间装设有用于承载放线盘的放线盘支持机构73,放线盘固定架装设有第二放线驱动电机74,第二放线驱动电机74与放线盘支持机构73驱动连接,右侧固定架72装设有第二进线张力轮组75。
下面结合具体的动作过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具体为:本发明通过两个放线盘进行放线,其中一放线盘嵌装至左侧固定机座11的放线盘容置腔111内且套卡于放线盘驱动转轴51,第一放线驱动电机52可通过放线盘驱动转轴51驱动该放线盘转动,以实现放线;另一个放线盘放置于左侧固定架71与右侧固定架72之间,且该放线盘通过放线盘支持机构73进行支撑固定,第二放线驱动电机74可通过放线盘支持机构73驱动该放线盘转动,以实现放线;收线盘嵌装至右侧固定机座12的收线盘容置腔121内且套卡于收线盘驱动转轴61,收线驱动电机62可通过收线盘驱动转轴61驱动收线盘转动,以实现收线;其中,卷绕于放线盘容置腔111内的放线盘上的线材依次通过第一张力轮组53、进线主轴21的进线轴孔211、其中一绞弓43、出线主轴22的出线轴孔221,卷绕于左侧固定架71与右侧固定架72之间的放线盘上的线材依次通过第二张力轮组、出线主轴22的出线轴孔221;在本发明工作过程中,回转驱动伺服电机3驱动出线主轴22转动,出线主轴22带动进线主轴21、两个绞弓43旋转,经出线主轴22的出线轴孔221所伸出的两条线材绞合于一起,且完成绞合的线材通过收线张力轮组63后而被卷绕于收线盘。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且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放线盘支持机构73包括有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右侧固定架72的右侧支持轮轴731、装设于左侧固定架71且可朝右侧固定架72伸缩动作的左侧气动伸缩杆732,左侧气动伸缩杆732的轴线与右侧支持轮轴731的轴线对齐布置,第二放线驱动电机74装设于右侧固定架72,第二放线驱动电机74与右侧支持轮轴731驱动连接。在将放线盘放置于左侧固定架71与右侧固定架72之间时,左侧气动伸缩杆732回缩并保证左侧气动伸缩杆732与右侧支持轮轴731之间具有足够空间放入放线盘,待放线盘到位后,左侧气动伸缩杆732伸出并使得放线盘套卡于左侧气动伸缩杆732与右侧支持轮轴731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便于放线盘快速地放置于左侧固定架71与右侧固定架72之间,本发明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为:左侧固定机座11与右侧固定机座12之间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放线盘升降架81,放线盘升降架81的下端侧装设有电动油压升降驱动机构82,电动油压升降驱动机构82与放线盘升降架81驱动连接。
需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电动油压升降机构可由油泵、液压缸组成;当需要将放线盘放入至左侧固定架71与右侧固定架72之间时,工作人员可先将放线盘放置于放线盘升降架81,而后启动电动油压升降驱动机构82,并通过电动油压升降驱动机构82抬起放线盘升降架81,放线盘升降架81最终将放线盘抬起至指定位置。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新式单绞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机架包括有左侧固定机座(11)以及位于左侧固定机座(11)右端侧且与左侧固定机座(11)间隔布置的右侧固定机座(12),左侧固定机座(11)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进线主轴(21),右侧固定机座(12)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出线主轴(22),进线主轴(21)的轴线与出线主轴(22)的轴线对齐布置,进线主轴(21)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进线轴孔(211),出线主轴(22)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出线轴孔(221),右侧固定机座(12)的上端部于出线主轴(22)的旁侧装设有回转驱动伺服电机(3),回转驱动伺服电机(3)与出线主轴(22)驱动连接,进线主轴(21)的右端部螺装有套装于进线主轴(21)外围的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1),出线主轴(22)的左端部螺装有套装于出线主轴(22)外围的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2),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1)与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2)之间装设有两个正对布置且分别呈弧形状的绞弓(43),各绞弓(43)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装设于相应侧的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1)以及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2);
左侧固定机座(11)于进线主轴(21)的下端侧开设有朝前开口的放线盘容置腔(111),放线盘容置腔(111)的底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水平前后延伸且与放线盘相配合的放线盘驱动转轴(51),左侧固定机座(11)于放线盘容置腔(111)的外端侧装设有第一放线驱动电机(52),第一放线驱动电机(52)与放线盘驱动转轴(51)驱动连接,左侧固定机座(11)的上端部于进线主轴(21)的进线侧装设有第一进线张力轮组;
右侧固定机座(12)于出线主轴(22)的下端侧开设有朝前开口的收线盘容置腔(121),收线盘容置腔(121)的底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水平前后延伸且与收线盘相配合的收线盘驱动转轴(61),右侧固定机座(12)于收线盘容置腔(121)的外端侧装设有收线驱动电机(62),收线驱动电机(62)与收线盘驱动转轴(61)驱动连接,右侧固定机座(12)的上端部于出线主轴(22)的出线侧装设有收线张力轮组(63);
进线主轴(21)与出线主轴(22)之间装设有放线盘固定架,放线盘固定架包括有套装于进线主轴(21)的右端部且位于左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1)右端侧的左侧固定架(71)、套装于出线主轴(22)的左端部且位于右侧绞弓回转固定盘(42)左端侧的右侧固定架(72),左侧固定架(71)与右侧固定架(72)之间装设有用于承载放线盘的放线盘支持机构(73),放线盘固定架装设有第二放线驱动电机(74),第二放线驱动电机(74)与放线盘支持机构(73)驱动连接,右侧固定架(72)装设有第二进线张力轮组(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单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盘支持机构(73)包括有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右侧固定架(72)的右侧支持轮轴(731)、装设于所述左侧固定架(71)且可朝右侧固定架(72)伸缩动作的左侧气动伸缩杆(732),左侧气动伸缩杆(732)的轴线与右侧支持轮轴(731)的轴线对齐布置,所述第二放线驱动电机(74)装设于右侧固定架(72),第二放线驱动电机(74)与右侧支持轮轴(731)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式单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固定机座(11)与所述右侧固定机座(12)之间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放线盘升降架(81),放线盘升降架(81)的下端侧装设有电动油压升降驱动机构(82),电动油压升降驱动机构(82)与放线盘升降架(81)驱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56482.0A CN104658710A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56482.0A CN104658710A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58710A true CN104658710A (zh) | 2015-05-27 |
Family
ID=53249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56482.0A Pending CN104658710A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5871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6938A (zh) * | 2019-04-29 | 2019-08-13 | 合肥合宁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钢丝铠装的单绞收线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2448A1 (en) * | 1998-11-13 | 2001-10-25 | John Doherty | Random lay wire twisting machine |
CN2837999Y (zh) * | 2005-11-02 | 2006-11-15 | 上海伟业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电缆绞对机 |
CN201311796Y (zh) * | 2008-08-19 | 2009-09-16 | 周沧海 | 全退扭高速对绞机 |
CN203351296U (zh) * | 2013-07-16 | 2013-12-18 | 山西天祥机械有限公司 | 两单线无扭对绞机 |
CN204440992U (zh) * | 2014-12-31 | 2015-07-01 | 东莞市操胜电线电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
-
2014
- 2014-12-31 CN CN201410856482.0A patent/CN1046587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2448A1 (en) * | 1998-11-13 | 2001-10-25 | John Doherty | Random lay wire twisting machine |
CN2837999Y (zh) * | 2005-11-02 | 2006-11-15 | 上海伟业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电缆绞对机 |
CN201311796Y (zh) * | 2008-08-19 | 2009-09-16 | 周沧海 | 全退扭高速对绞机 |
CN203351296U (zh) * | 2013-07-16 | 2013-12-18 | 山西天祥机械有限公司 | 两单线无扭对绞机 |
CN204440992U (zh) * | 2014-12-31 | 2015-07-01 | 东莞市操胜电线电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6938A (zh) * | 2019-04-29 | 2019-08-13 | 合肥合宁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钢丝铠装的单绞收线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40992U (zh) |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 |
CN201576490U (zh) | 立式绞线机 | |
CN204614543U (zh) | 一种卧式缠绕机 | |
CN104658710A (zh) | 一种新式单绞线机 | |
CN106429618A (zh) | 一种铜线收卷排线装置 | |
CN204440991U (zh) | 一种新式双绞线机 | |
CN104658711A (zh) | 一种新式双绞线机 | |
CN202796258U (zh) | 悬臂式电缆绞线机收线装置 | |
CN101295903B (zh) | 串激式电机定子串绕线包的绕线装置 | |
CN205751703U (zh) | 一种行星式绞线机 | |
CN208284296U (zh) | 单绞机卸轴托盘升降装置 | |
CN201780827U (zh) | 一种改进的自动绞线机 | |
CN2706838Y (zh) | 单绞弓绞线机 | |
CN203188520U (zh) | 能优化空间利用率的储物用吊顶组 | |
CN204102640U (zh) | 多功能电缆绞制装置 | |
CN112008013A (zh) | 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管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541674U (zh) | 一种管绞机 | |
CN204455689U (zh) |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绞线设备 | |
CN206628321U (zh) | 一种纵向放线管绞机 | |
CN208027810U (zh) | 一种多股线芯自动绕制装置 | |
CN214279685U (zh) | 一种新型叉式绞线机 | |
CN210795337U (zh) | 一种电缆生产用单绞机 | |
CN213424715U (zh) | 一种多股线绞线装置 | |
CN206819809U (zh) | 一种大型线缆束丝机 | |
CN214588224U (zh) | 一种可移动电缆并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