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2336A -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2336A
CN104632336A CN201510064602.8A CN201510064602A CN104632336A CN 104632336 A CN104632336 A CN 104632336A CN 201510064602 A CN201510064602 A CN 201510064602A CN 104632336 A CN104632336 A CN 104632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etal layer
thermal
layer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46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2336B (zh
Inventor
周从源
张素静
周福庚
陈瑶
杜康
刘再兴
孙翔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0646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23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2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2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2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23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且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之间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包括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隔热层和加强层。本发明将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并于传感器与后处理器壳体之间增设隔热板,由于后处理器壳体自身与车架的连接处设有减振装置,且隔热板既可以起到隔热作用,也可以起到减振作用,从而传感器避免车架的振动冲击,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后处理传感器,作为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传感器测得的后处理器压力差、氮氧化物浓度等参数,反馈给后处理控制单元,以控制尿素喷射量、排气后处理再生。传感器的可靠安装,直接影响排气后处理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现有的后处理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排气后处理器壳体上方的车架纵梁上,且无任何防护装置。汽车,尤其是卡车,其行驶路况一般较为恶劣,车架纵梁的振动剧烈,排气后处理传感器直接刚性固定在车架纵梁上,其振动也较大,对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气后处理传感器安装在后处理壳体上方的车架纵梁上,而其终端设置于后处理器壳体的内部,造成传感器与其终端之间的连接管线路较长,成本较高,且容易拖挂,导致管线路易损坏,影响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同时传感器直接固定在车架纵梁上,未设置防护装置,传感器容易造成磕碰划伤,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将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并于传感器与后处理器壳体之间增设隔热板,由于后处理器壳体自身与车架的连接处设有减振装置,且隔热板既可以起到隔热作用,也可以起到减振作用,从而传感器避免车架的振动冲击,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且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之间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包括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隔热层和加强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为铝膜层。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设有若干个空腔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设有若干块第一加强板与若干块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互交错,所述空腔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形成。
优选地,所述空腔结构沿所述加强层的法线方向封闭。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由阻燃硅胶发泡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内侧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内侧均为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加强层各有若干层,且二者相间分布。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之间设有安装底板,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底板安装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远离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一面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覆所述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将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并于传感器与后处理器壳体之间增设隔热板,由于后处理器壳体自身与车架的连接处设有减振装置,从而传感器避免车架的振动冲击,且隔热板既起到隔离后处理器壳体热量的作用,又能够起到二次的减振作用,以保护传感器免受温度影响和再次阻隔车架传递的振动,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缩短了其与终端的距离,避免长距离的管线引起拖拽,防止管线交错造成的损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感器安装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在图1-图6中:
1、后处理器壳体,2、安装底板,21、支脚,22、第二安装孔,3、隔热板,31、第一金属层,32、隔热层,33、加强层,34、第二金属层,4保护罩,41、折弯边,5、传感器,6、套筒,7、螺栓,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考图1-图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传感器5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1,且传感器5与后处理器壳体1之间设有隔热板3,隔热板3包括第一金属层31与第二金属层34,以及设置于第一金属层31与第二金属层34之间的隔热层32和加强层33。
上述实施例通过将传感器5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1,并于传感器5与后处理器壳体1之间增设隔热板3,由于后处理器壳体1自身与车架的连接处设有减振装置,从而传感器5能够避免车架的振动冲击,且隔热板3既起到隔离后处理器壳体1热量的作用,又能够起到二次的减振作用,以保护传感器5免受温度影响和再次阻隔车架传递的振动,提高传感器5的使用寿命;同时,传感器5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1,缩短了其与终端的距离,避免长距离管线引起拖拽,防止管线交错造成的损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优选第一金属层31和第二金属层34均为铝膜层。铝膜层成本低,并能够反射热辐射,且对内部的隔热层32和加强层33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仅第一金属层31或者第二金属层34为铝膜层,以起到反射热辐射的作用;或者第一金属层31和第二金属层34分别为其它铁膜、塑料膜等材料。
具体地,加强层33设有若干个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可以进一步起到隔离热量的作用。
加强层33设有若干块第一加强板与若干块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相互交错,空腔结构通过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形成。交错结构能够提高加强层33的强度,同时直接形成空腔结构,不需要专门设置空腔结构,成型简单。
加强层33也可以为一块平板,空腔结构为平板设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或者盲孔,通孔或者盲孔可以是方孔、圆孔或者椭圆孔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空腔结构。
优选若干块第一加强板相互平行,若干块第二加强板相互平行,且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相互垂直交错,该结构成型方便,且强度更高。
空腔结构沿加强层33的法线方向封闭,以增加加强层33的强度,提高隔热板3的支撑能力。空腔结构也可以沿加强层33的法线方向贯通。
具体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与加强层33的法线平行,且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设于两块封闭板之间,两块封闭板封闭空腔结构,以提高加强层33的强度;空腔结构可以为非真空,也可以为真空,优选真空,使隔热效果更好。空腔结构优选正方体结构,以提高加强层33的强度。
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也可以均垂直于加强层33的法线,即空腔结构的轴线平行于加强层33。
通常,加强层33采用聚乙烯阻燃橡胶制成,该种材料取材方便,且成本较低。
隔热层32由阻燃硅胶发泡制成,隔离热量的同时起到减振的作用。当然,隔热层32也可以采用常用的普通隔热材料,如石棉、玻璃纤维等。
优选第一金属层31的内侧和第二金属层34的内侧均为隔热层32,以提高隔热板3的隔热和减振作用。第一金属层31的内侧或者第二金属层34的内侧也可以为加强层33。
隔热层32与加强层33各有若干层,且二者相间分布。以起到更好的隔热和减振的作用。优选隔热板3依次为第一金属层31、隔热层32、加强层33、隔热层32、加强层33、…、加强层33、隔热层32、第二金属层34。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隔热层32与加强层33可以分别仅设置一层,即隔热板3依次为第一金属层31、隔热层32、加强层33、第二金属层34;或者隔热层32为两层,加强层33为一层,即隔热板3依次为第一金属层31、隔热层32、加强层33、隔热层32、第二金属层34;或者隔热层32为3层,加强层33为两层,即隔热板3依次为第一金属层31、隔热层32、加强层33、隔热层32、加强层33、隔热层32、第二金属层34。
隔热板3与后处理器壳体1之间设有安装底板2,传感器3通过安装底板2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1。通过增设安装底板2避免隔热板3与后处理器壳体1直接接触,以提高隔热效果,且方便安装。
传感器5与后处理器壳体1的安装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卡接或者螺钉连接,优选螺钉连接,以方便拆装维修,且可以避免焊接对于传感器5的损伤,保护传感器5,延长传感器5的使用寿命。
隔热板3也可以直接贴于后处理器壳体1,传感器5通过隔热板3连接于后处理器壳体1,其连接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卡接,优选螺钉连接,方便拆装维修,且连接可靠。
具体地,安装底板2靠近后处理器壳体1的一面设有支脚21,安装底板2通过支脚21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1,传感器5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1,以方便安装。
支脚21与后处理器壳体1的安装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卡接或者螺钉连接,优选焊接,以方便加工,节省装配工序,且连接可靠。
支脚2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四个,优选为四个,使连接可靠稳定。
支脚21与安装底板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优选支脚21其中两个与安装底板2一体加工成型,即通过于安装底板2的边缘设置翻边而成,另两个通过焊接连接,以方便加工工艺,且有两个焊接连接,能够在装配时根据后处理器壳体1的具体外形设置位置,方便装配。
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2远离后处理器壳体1一面的保护罩4,保护罩4包覆传感器5。该结构能够避免传感器5的划伤和磕碰,保护传感器5,以延长传感器5的使用寿命。
保护罩4为壳体状,呈“冂”,其侧壁设有散热孔,以增加散热面积,确保传感器5的正常工作。散热孔通常均匀分布于保护罩4的侧壁,为腰型孔,以提高通风散热效果。
保护罩4的上方设置安装工艺孔,通常为与传感器5外形相适配的方孔,以方便装配操作。
保护罩4还可以设置加强筋,一般与保护罩4一体冲压成型。以提高保护罩4的强度。加强筋可以设置有一条或者多条。
具体地,实施时,如图6所示,螺栓7依次穿过传感器5、保护罩4、隔热板3,安装于安装底板2,以方便安装。即于安装底板2设置与传感器5的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22,隔热板3设置与第二安装孔22相适配的第三安装孔,保护罩4设置与第二安装孔22相适配的第四安装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22,通过螺母8锁紧。
螺母8也可以凸焊于安装底板2靠近后处理器壳体1的一侧,或者第二安装孔22设置为与螺栓7相适配的螺纹孔,螺栓7直接螺接于螺纹孔。
优选地,如图5所示,保护罩4设有折弯边41,第四安装孔设于折弯边41,该结构便于加工和装配。
优选地,保护罩4与安装底板2之间设有套筒6,套筒6的长度小于隔热板3的厚度,安装时,能够使隔热板3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防止拧紧力矩减小,螺栓7松动,且能够起到一定的隔振效果;同时避免拧紧力矩太大造成传感器5与隔热板3的损坏。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且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之间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包括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隔热层和加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为铝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设有若干个空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设有若干块第一加强板与若干块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互交错,所述空腔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沿所述加强层的法线方向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由阻燃硅胶发泡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内侧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内侧均为隔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加强层各有若干层,且二者相间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之间设有安装底板,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底板安装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远离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一面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覆所述传感器。
CN201510064602.8A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32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4602.8A CN104632336B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4602.8A CN104632336B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2336A true CN104632336A (zh) 2015-05-20
CN104632336B CN104632336B (zh) 2017-08-25

Family

ID=53211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460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32336B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23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3796A (zh) * 2016-05-18 2016-08-1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模块安装结构
CN110985856A (zh) * 2019-12-12 2020-04-10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保护和线束理顺功能的车用氮氧传感器固定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6412A1 (en) * 2002-04-03 2003-12-11 Cleaire Advanced Emission Control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device to a pipe
DE102010060071A1 (de) * 2010-10-20 2012-05-1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Teil einer Abgasanlage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WO2014044571A1 (en) * 2012-09-20 2014-03-27 Agco International Gmbh Exhaust system mounting
CN204060881U (zh) * 2014-07-24 2014-12-3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cr系统氮氧传感器安装架
CN204436546U (zh) * 2015-02-06 2015-07-0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6412A1 (en) * 2002-04-03 2003-12-11 Cleaire Advanced Emission Control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device to a pipe
DE102010060071A1 (de) * 2010-10-20 2012-05-1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Teil einer Abgasanlage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WO2014044571A1 (en) * 2012-09-20 2014-03-27 Agco International Gmbh Exhaust system mounting
CN204060881U (zh) * 2014-07-24 2014-12-3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cr系统氮氧传感器安装架
CN204436546U (zh) * 2015-02-06 2015-07-0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3796A (zh) * 2016-05-18 2016-08-1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模块安装结构
CN110985856A (zh) * 2019-12-12 2020-04-10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保护和线束理顺功能的车用氮氧传感器固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2336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7059B1 (en) Air guide structure for an engine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KR20100088658A (ko) 내진형 조립식 배관지지가대
CN104632336A (zh)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04436546U (zh)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KR101076052B1 (ko) 선박용 윈도우 박스 결합장치
KR101866328B1 (ko) 모듈러주택의 외장재 규격화를 위한 설계방법
JP2015228661A (ja) 移動体通信用マーカー
CN104145389A (zh) 火灾防护设备
KR20090073821A (ko) 연도용 덕트 조립체
JP2020122616A (ja) ダクト
CN205481974U (zh) 膨胀阀接头与膨胀阀进出管总成
CN205491652U (zh) 波导窗
CN204936804U (zh) 燃油滤清器支架及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
JP6413684B2 (ja) エアガイド
CN103687431B (zh) 用于具有散热需求的设备的安装装置
KR20160050145A (ko) 충돌성능을 만족하는 크래쉬박스 조립체
CN219041146U (zh) 一种户外防护型电箱
CN205498618U (zh) 汽车风扇护风圈及汽车
CN114954682B (zh) 一种车辆的后轮罩骨架及车辆
CN103832250B (zh) 一种汽车及其尾门内饰护板固定装置
CN211858756U (zh) 一种动力电池防护板、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6590179U (zh) 一种抑制四通阀碰撞发出异响的防护结构
CN115366649A (zh) 一种汽车的电池包防护结构及汽车
CN215563544U (zh) 一种吸声功能高的建造内墙
CN211107393U (zh) 内燃动车组顶置动力总成的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